語文教師觀課報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師觀課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師觀課報告1
《熱愛生命》的作文指導,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的習作要求。但是,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對生命的意義缺乏深刻的理解,寫好以“生命”為話題的作文,實屬不易。因此,老師必須在此之前將“功課”做足,引導學生認真感悟本單元課文中一個個形象、具體的人物和事例。從不同角度反映對生命的思考,對人生的感悟。
因此,在導入本課時,教師直接進入正題,努力引導學生遵循課文,學習課文中的范例:明了文章內容,歸納這幾篇課文的異同,力爭幫助學生理解寫作的范圍,讓四年級的孩子真正懂得,我該寫哪個方面的內容,很好的引導學生確定選材的范圍?梢詮淖匀唤绲膭又参锷砩细惺艿缴膬群,也可以從自己身邊的人的事情中感受到人們對生命的熱愛。
四年級的孩子,不過是九歲十歲的樣子,在他們身邊所發(fā)生的“神奇的生命現(xiàn)象和生命的故事”也有不少,只要我們的寫作指導貼近他們的生活,就可以成功地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引爆他們寫作的強烈欲望。這時候,學生不再是游離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經營的編造者,而是體驗生活的主角,表現(xiàn)生活的`高手;孩子們的習作就可以做到內容言之有物,感情真摯動人,很好地展現(xiàn)個性魅力。為達到這個目的,教師搜集了許多圖片,孩子們被震撼了,心底的那一份真切的情感被隱隱牽動!皩懢唧w”是學生習作中難以解決的問題。老師從范文入手,給學生一個真實的范例,讓學生從中體會“寫具體”的寫作方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如何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塑造人物,如何以自己的心理活動來烘托人物。有了具體范例,學生有了實際體會,領略了方法,自己的習作也就“水到渠成”。課下同學們已經搜集了許多熱愛生命的資料,把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現(xiàn)象或是自己身邊熱愛生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這一話題,讓孩子們獲得了發(fā)言的機會,一時間教室里氣氛活躍,大家暢所欲言。我被孩子們對生命的感悟所感動。原來,在我們眼里的小孩子,其實在他們的內心有著那么豐富的情感,孩子的善良、真摯讓我動容。在此基礎上,孩子順利地度過了選材關!因此,練筆的要求下達后,學生們可以仿照課文或者老師的例文,抓住自己最感動的瞬間著力刻畫,這樣,文章的最精彩部分可以完成,無疑,這又突破了學生寫作中的又一個難點。
讓作文走進學生,成為學生的生活,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責任。一堂高效課一定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鼓勵學生把生活當做寫作的源泉,以課文為本,廣泛閱讀,學習并掌握一定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培養(yǎng)自改能力,相信,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一定會得到長足的進步。當新的課程體系逐步走向教師的教學活動的時候,讓我們共同在這片土壤中辛勤耕耘,相信,來年一定會碩果累累,百花盛開。
語文教師觀課報告2
20xx年7月7日—7月21日,我有幸參加了初中語文教師網絡。為期十多天的培訓轉瞬即逝。時間雖然比較短,但是通過這次培訓,我深深地被專家教授們對教育教學中的許多精辟見解所折服,更被班級學員們的參加培訓的熱情所感染,雖然苦點,累點,但我要說:“樂中學,學中樂。”站在職業(yè)生涯的起跑線上,我走過了困惑,經歷了緊張,也曾有過無助,但這些都成為了過去,因為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收獲很多。
一、 聆聽專家講課,在收獲中提高
打開電腦,我馬上就被這樣全新的培訓方式所吸引住了,特別聽了專家們的報告,更是被專家們獨到的教育理論所吸引。“書到用時方恨少”聆聽了以后,自己的思想真可謂是豁然開朗,許多困擾了自己很長一段時間的教育教學問題也得到了迎刃而解。他們所講的東西對我來講,我的感觸非常大,“紙上得來終覺淺”,在以后的工作實踐中,我要更加重視人文思想的滲透,使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更加完美。除此之外,老師們講到同樣的文本,時代不同,人文思想也會有所變化,對于文本不能只停留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層面上,這一點是要注意的。通過培訓學習,我明白了人文思想是現(xiàn)代教育中最重要的思想。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挖掘文本。所學的專業(yè)課程,使自己的理論功底更扎實了。
二、 與學員們互動,在感悟中進步
本次培訓,用這樣的一句詩來描述再恰當不過了,那就是“天光云影共緋徊,”有的說學生課堂學習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注意效果。有的說對于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教師首先要對學生充分肯定,然后再慢慢引導學生,這樣不會傷學生的自尊心,也體現(xiàn)了人文關懷。也有的.指出這種現(xiàn)象是時常發(fā)生的,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大家各抒己見,我也談了自己的看法,這樣的互動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帶來的進步是任何催化劑都無法做到的。所以我要說,沒有互動,就不可能產生智慧的火花,更不能拓寬我的視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專業(yè)技能。因為交流我充實了自己;因為互動,我獲得了進步相信。通過學習,我將把自己的感悟應用于實踐,到那時,自己的工作將是更加得心應手了。
三、個人在職研修,在反思中提升
我認真地完成了六項學習任務,不僅每兩天撰寫一篇教學反思日志,而且還不斷加強自身業(yè)務學習。通過學習和反思,我認識到未來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師,而不再是“教書匠”。教師要想從“教書匠”轉為科研型教師,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給自己不斷充電,消除職業(yè)倦怠。由于我們從事的教育事業(yè),面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其次要明確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標: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滲透的自覺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學事例的進行思索;在行動中研究——探索問題解決的方案。最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進行實施:
(1)加強教育理論學習多積累為今后的課題研究準備好科學依據;(2)把每一節(jié)課或平時的教學所思所得及時記錄,進行積累為今后的科研準備實踐材料;(3)找準自己教科研的切入點,注重科研的針對性、實效性。
同時教師要成為研究者,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寫成論文。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課本上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探究。
總之,這次培訓是一次對教師專業(yè)成長極有意義的培訓,帶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教學不僅是一門復雜的學問,同時又是一門高超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去研究,不斷地去反思,不斷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們才會在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語文教師觀課報告3
我參加20xx年初中語文遠程研修收獲頗豐,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總結我此次遠程研修活動的心得體會。
一、主動才能得到收獲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我們要有“道”可傳,有“業(yè)”可授,時能解“惑”,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充實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非常好的途徑。課程團隊給我們組織了這么好的一個平臺,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利用。唯有主動才能搶占先機,唯有主動才能取得豐碩的研修成果。這種主動包括主動學習課程視頻和文本資料,主動參與在線研討、班級研討,主動學習、收集、整理平臺上每日發(fā)表上傳的好資料,同時主動做出自己的評價,在這一過程中還要主動接受專家的引領,主動與同行交流等等。
二、交流才能常進步
學習,需要耐得住寂寞,關起門來用心鉆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遠關起門來搞建設,我們還要嘗試走出去和引進來,這種走出去和引進來就是交流的過程。而交流是我們學習成長的催化劑,很多平時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可能因為對方的一句點撥就有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肖伯納說,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朋友之間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們每個人就有兩種思想了。但我覺得我們很可能不單單因為交流有了兩種思想,我們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過程中產生多種思想,所以這遠非一個“一換一”、“一換二”的交流,而是“一換多”的交流。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
在研修中這種交流就包括很多種,比如你讀文本資料,從文本資料中獲得知識和思想,你將寫出的文章發(fā)表出去,別人讀你的文章而與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獲;又比如我們給別人評論,會吸引來作者或其他學員回復,然后再回復下去,或者參與班級研討和在線研討,這種交流就是一種非常及時的交流;甚至我們還可能由此而結交些許好友,大家相約著面對面交流。總之,交流讓我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讓我們收獲更多的思想,也讓我們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當然,在主動學習和主動交流之后我們還要學會主動反思和總結,這個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課程標準是統(tǒng)帥
我認為對課標的正確落實源于對課標的準確理解。但反觀現(xiàn)狀,我們對課標在教學中本應有的地位已經忽視很久了。對課標的重視不夠,我們很多老師已經很久沒有(甚至從來沒有)認認真真看過課標了,更遑論研究解讀課標。很多老師平時教學往往就看兩本書:教材、教參;新老師可能再加幾本優(yōu)秀教案之類的書;熟悉教材的老教師可能連教參都不翻了。其實大家都知道,課程標準體系嚴密、內容豐富,是我們教學設計對照的標桿、教學評價依托的依據。我們所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編制都是源于課標的,課標才是最高統(tǒng)帥,但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往往局限于教材和教參,甚至對教參中“對應的課程標準”也不大在意,只有在做說課評比、優(yōu)質課準備等比較“重要”的事時才想起翻翻課程標準對這一課是怎么要求的。
四、吃透教材
我認真學習拷貝的視頻和文本資料,張開思維的觸角,學人所長,取其精華的同時我也在對比思考,在對比中,我發(fā)覺我對教材體系的理解和掌握是如此的膚淺,這也是我們年輕老師往往薄弱的地方,但是沒通過對比,自己往往沒有這么強烈的感覺。所以在研修的第二天,我就開始給自己多安排了一項任務:回歸教材,認真研讀。通過認真研讀,再將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掌握與研修結合起來,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后來的學習也證明我的這個反思是對的。
所以,在沉浸于研修資料何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我們教學研究的一塊主陣地,這塊陣地要守住,還要守好,研究它,吃透它。
五、研修之路是鼓勵之路,溫情之路
在此次研修中,我認識了很多學員,也認識了很多優(yōu)秀的老師、專家,他們都給了我誠摯的鼓勵,非常感謝他們!
我們在研修中知識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華,頭腦得到充實的同時,情感也時時受到關愛暖流的滋潤。這次研修,很值。
語文教師觀課報告4
我最近非常榮幸參加了小學語文遠程研修活動,6節(jié)課下來,我對6位老師的授課情況的整體印象是:異彩紛呈,各有千秋。現(xiàn)將自己的感受總結如下:
一、課前感情交流充分,做到師生心貼心。多數(shù)老師注重課前的交流,以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消除陌生感,活躍氣氛。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調節(jié)了一下學生心里的緊張氣氛。
二、教態(tài)和藹可親,及時鼓勵有信心。首先,無論是男老師還是女老師,讓聽課的老師覺得他們不是面對著一群學生,而是他們的朋友或孩子,談話或問問題,都是面對面的`形式,感覺很自然、隨便。多數(shù)老師采用親切地謂,讓孩子們一聽就感覺到親呢,立刻喜歡上了這個老師。另外,老師們及時的鼓勵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幫孩子們樹立了學習信心。
三、教學環(huán)節(jié)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吸人心;旧厦抗(jié)課都做到了環(huán)節(jié)銜接的自然醒目,如行云流水,一點也不硬,教學過程中也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聽課老師覺得輕松、不生硬,沒有累得感覺。真正做到了順學指導。
四、以讀代講練語感,細節(jié)教學是關鍵。在課堂上,語文老師自身就帶有了課堂中應有的感情,在教學中,拿出重點段落,讓學生自讀、齊讀、帶感情讀、教師范讀、教師引讀等多種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語感,從而體會課文的真正意境和內涵,使教學達到了高潮,使學生情緒激昂,情真意切!
以上就是我的感受以及分析,研修讓我真正意識到自己的渺小與孤陋寡聞,意識到了自己如同井底之蛙。遠程教育研修也激發(fā)了我對教育事業(yè)更加真實的愛戀。為我們一線教師的交流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這里我們可以暢所欲言,解惑釋疑。參加本次小學語文遠程培訓,有幸聆聽各位名師講課,我感慨頗深,受益匪淺。在這段學習生活中,我每天累并快樂著……因為,我收獲了知識,更收獲了友情。通過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養(yǎng)和業(yè)務綜合能力,對于個人今后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教育教學工作也有了一種新的理解。 在這次觀課的過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一定深鉆文本,努力提升自己。
語文教師觀課報告5
一、春風拂面—(導入部分)
這是一篇議論文,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比較陌生,因此新課導入部分是至關重要的,怎樣讓學生很快地進入文本,使他們接近文本,更*地理解課文這是值得我們執(zhí)教者思考的。而老師的導入就像一陣春風一樣,令學生神清氣爽。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許多學生們熟悉的名人,立刻渲染了課堂的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情感體驗立即被這陣春風喚醒。就像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老師曾說過“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前提是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要變處處牽著學生走的教師主宰式,為順著學生的學來“導”的啟發(fā)引導式!辈芾蠋煹恼n堂正是這句話的體現(xiàn),老師在課始從科學家的不懈努力說起,讓學生自己產生疑問“真理是怎樣誕生的'”,并對課題簡單理解,其實就是對文章主要觀點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為學習下**好了鋪墊。
二、春雨如絲—(詞語教學,方法滲透)
縱觀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人文感悟大大超過了對語言文學的感悟。有的教師甚至把語文教學中最基礎的語言訓練拋到了腦后,或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詞語教學是語言訓練中的重頭戲,如果沒有扎扎實實的詞語訓練,那精彩紛呈的人文感悟又從何談起呢?我認為,要彰顯語文教學的人文色彩,必須從扎實有效的詞語教學入手。而曹老師的詞語教學宛如春雨,那樣細膩那么縝密,令人耳目一新。曹老師在本堂課的詞語教學中,讓學生選一個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自己的理解,并不是讓孩子孤立地解釋詞義。
而對于文本引用的三個事例,學生一讀就懂。但是如果缺少深層次的比較研究,就難以發(fā)現(xiàn)作為議論文所引用的事例和記敘文所寫事件的差異,也難以發(fā)現(xiàn)因不同的觀點而選擇不同的事例這些重點等。這些議論選材和表達的特點,是需要作為引導者的教師特別的指導,講述,學生才會去關注。當然,教師又不宜在文本知識上做過多講解,要少用“論證,論點,論據“之類的術語。正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學中,曹老師抓住三個事例的共同特點,大膽取舍,精讀第一個事例,研讀中提出一連串的問題:
如“1、這個事例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2、哪部分寫得最簡單?為什么作者將“發(fā)現(xiàn)問題”和“得出結論”想寫?
3、是不是發(fā)現(xiàn)問題,就輕松找到真理呢?這中間會有怎么樣的過程呢?
4、課文還寫了兩個事例,再對比第一個事例,看看這段話在寫法上,內容上有什么相同?”
等等,這些問題的提出看似完成課堂目標,實則也將學習方法無聲息地滲透給學生,曹老師用最常見的提問促使學生將閱讀的重點轉移到關注三例的內容和表達上,進而關注三例的表達效果和意圖上。從中,學生自然而然地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文體在敘事時的差異,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觀點在引用3例時的詳略。
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曹老師的“追問”藝術,著名語文專家呂叔湘說過“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而不是傳授語文知識”。曹老師對于文本的三個事例不是簡單地概括了事,而是在概括的基礎上再設問題,并在層次上形成了一定的難度梯度,很好地補充與挖掘了文本的深度,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考能力,體現(xiàn)了教師的功底,很難得。
三、雨后春筍—(以問促學,方法運用)
閱讀是學生的個體行為,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體驗和理解。有人認為,這是一篇枯燥的議論文,有什么好讀的呢?但曹老師都充分地讓學生在讀中品析,讀中感悟真理。就像層層剝筍一樣,與孩子們一起攻破一個個問題,完成一個個小目標。在重點研讀第一個事例時,曹老師就讓學生有層次,有目的地去讀好重點語句,通過多次默讀,自由讀,個別讀,找出事例中的規(guī)律來,后兩個例子作為略寫,曹老師采用了對比閱讀法,架設三個科學事例之間的聯(lián)系性,引導學生初步感受三個科學事例表達的共性,更精彩的是張老師巧妙地設計第二自然段的學習,突破了課文的重難點。第二段在課堂出現(xiàn)過兩次。第一次是在課始曹老師用范讀的方式來引出課文的真理,揭示課堂;第二次是通過三個事例的對比朗讀引出此段話,通過再讀讓學生感受文本語言的規(guī)范,準確巧妙使用符號語言所表達的獨特效果。最后曹老師利用引讀法,讓學生正確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傊,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讓學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使學生對課題,對課文的認識也得到了升華。
語文教師觀課報告6
一.春風拂面-(導入部分)
這是一篇議論文,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比較陌生,因此新課導入部分是至關重要的,怎樣讓學生很快地進入文本,使他們接近文本,更深入地理解課文這是值 得我們執(zhí)教者思考的。而老師的導入就像一陣春風 一樣,令學生神清氣爽。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許多學生們熟悉的名人,立刻渲染了課堂的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情感體驗立即被這陣春風喚醒。就像全 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老師曾說過“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前提是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要變處處牽著學生走的教師主宰式,為順著學生的學來“導”的啟發(fā)引導式! 曹老師的課堂正是這句話的體現(xiàn),老師在課始從科學家的不懈努力說起,讓學生自己產生疑問“真理是怎樣誕生的”,并對課題簡單理解,其實就是對文章主要觀點 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為學習下文做好了鋪墊。
二.春雨如絲-(詞語教學,方法滲透)
縱觀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人文感悟大大超過了對語言文學的感悟。有的教師甚至把語文教學中最基礎的語言訓練拋到了腦后,或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詞語教學 是語言訓練中的重頭戲,如果沒有扎扎實實的詞語訓練,那精彩紛呈的人文感悟又從何談起呢?我認為,要彰顯語文教學的人文色彩,必須從扎實有效的詞語教學入 手。而曹老師的詞語教學宛如春雨,那樣細膩那么縝密,令人耳目一新。曹老師在本堂課的詞語教學中,讓學生選一個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自己的理解,并不是讓孩 子孤立地解釋詞義。
而對于文本引用的三個事例,學生一讀就懂。但是如果缺少深層次的比較研究,就難以發(fā)現(xiàn)作為議論文所引用的事例和記敘文所寫事件的差異,也難以發(fā)現(xiàn)因不同的 觀點而選擇不同的事例這些重點等。這些議論選材和表達的特點,是需要作為引導者的教師特別的指導,講述,學生才會去關注。當然,教師又不宜在文本知識上做 過 多講解,要少用“論證,論點,論據“之類的術語。正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學中,曹老師抓住三個事例的共同特點,大膽取舍,精讀第一個事例,研 讀中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如“1.這個事例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2.哪部分寫得最簡單?為什么作者將“發(fā)現(xiàn)問題”和“得出結論”想寫?3.是不是發(fā)現(xiàn)問題,就輕松找到真理呢?這中間會有怎么樣的過程呢?4.課 文還寫了兩個事例,再對比第一個事例,看看這段話在寫法上,內容上有什么相同?”等等,這些問題的提出看似完成課堂目標,實則也將學習方法無聲息地滲透給 學生,曹老師用最常見的提問促使學生將閱讀的重點轉移到關注三例的內容和表達上,進而關注三例的表達效果和意圖上。從中,學生自然而然地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文體 在敘事時的差異,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觀點在引用3例時的詳略。
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曹老師的“追問”藝術,著名語文專家呂叔湘說過“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而不是傳授語文知識”。曹老師對于文本的三個 事例不是簡單地概括了事,而是在概括的基礎上再設問題,并在層次上形成了一定的難度梯度,很好地補充與挖掘了文本的深度,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考能力,體現(xiàn)了教 師的'功底,很難得。
三.雨后春筍-(以問促學,方法運用)
閱讀是學生的個體行為,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體驗和理解。有人認為,這是一篇枯燥的議論文,有什么好讀的呢?但曹老師都充分地讓學生在讀中品 析,讀中感悟真理。就像層層剝筍一樣,與孩子們一起攻破一個個問題,完成一個個小目標。在重點研讀第一個事例時,曹老師就讓學生有層次,有目的地去讀好重 點語句,通過多次默讀,自由讀,個別讀,找出事例中的規(guī)律來,后兩個例子作為略寫,曹老師采用了對比閱讀法,架設三個科學事例之間的聯(lián)系性,引導學生初步 感受三個科學事例表達的共性,更精彩的是張老師巧妙地設計第二自然段的學習,突破了課文的重難點。第二段在課堂出現(xiàn)過兩次。第一次是在課始曹老師用范讀的 方式來引出課文的真理,揭示課堂;第二次是通過三個事例的對比朗讀引出此段話,通過再讀讓學生感受文本語言的規(guī)范,準確巧妙使用符號語言所表達的獨特效 果。最后曹老師利用引讀法,讓學生正確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總之,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讓學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使學生 對課題,對課文的認識也得到了升華.
四.春光燦爛-(回歸整體,理解觀點)
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說“真情的交融,使師與生雙方都同時感受教與學的無窮的趣味與自身的無法估量的潛力,使教學活動進入師生對話、充滿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我覺得張老師的課堂就有這樣的魅力。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曹老師力求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并給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的時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 進行思考,圈畫,交流,匯報,解讀,表達,舉例等。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語文知識的陽光照進每個孩子的心中,讓他們在語文課堂上都能有所收獲.
【語文教師觀課報告】相關文章:
語文教師觀課報告03-02
語文教師觀課報告03-15
語文教師觀課報告10-15
語文觀課報告06-01
語文觀課報告03-10
語文觀課報告08-11
小學語文觀課報告03-16
語文研修觀課報告03-16
小學語文觀課報告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