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維也納森林教學反思
穿越維也納森林教學反思
《穿越維也納森林》的教學設計以“穿越”為主線索,將全文的三段故事串了起來,線索清晰、整體感強:進入森林,看到蜿蜒多姿的多瑙河兩岸美麗如畫的景色,聆聽了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輕松和愉悅。繼續(xù)穿越,來到了海里根斯泰特,遇見了被確診得了神經性耳聾癥的貝多芬。接著來到了欣特布呂爾,拜訪了舒伯特。最后登上卡倫山上的卡倫古堡,放眼遠眺整片森林、整座城市,回顧一路穿越的點點滴滴,感悟森林和音樂家?guī)Ыo我們的精神力量。用“穿越”來統(tǒng)領全文的學習和感悟,既符合原文的結構,又提升了感悟全文的整體性。
在學習每一個故事的時候,也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推行遞進式感悟,將感悟推向更高的層次。例如,在學習第二個故事的時候,先請學生讀讀課文,說說自己的初步感受。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了解到學生大多能從貝多芬當時因疾病而心懷不平的情緒。這時,再提供給學生一份貝多芬的生平簡介,要求結合課文,四人小組交流各自的感受。由于提供了較為詳細的學習資料,此時學生能從貝多芬得了耳聾以后的偉大音樂成就中,體會到他不向命運低頭的人生態(tài)度。最后,組織學生再讀讀課文,聽聽《命運交響曲》,啟發(fā)理解“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的真正含義。三次不同層次的感悟,以課文的語言文字為主要抓手,結合內容拓展、啟發(fā)思考、激發(fā)情感,幫助學生體會到面對命運的挑戰(zhàn),要奮力抗爭,做命運的主宰這樣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另外,要補充的是在整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不同層次的感悟的重點也是不一樣的。首先是通過第1、2節(jié)的學習,初步感知維也納森林的景色之美。其次,在學習第3節(jié)到第5節(jié)的時候,分別感受三個故事的不同情緒。最后,結合第6節(jié)的學習,啟發(fā)學生回顧整個穿越過程,感受課文內涵。
人生感言、生活啟示……這些課文內涵有時較為集中在課文的某個段落,更多的時候它們散落在文章的角角落落、字里行間,需要在教學時加以兼顧和整理。加強對全文的整體感悟、或是局部內容的整體感悟,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從感悟的角度來看,它需要的是相關聯(lián)著的感悟內容、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問題的感悟方式等等,于是,強調對內容的整體感悟就成了必然。
凸現(xiàn)整體感悟需關注以下兩點:第一,確立整體感悟點,忌點多雜亂。整體感悟的內容較多,必須理清線索,方能有效感悟;還應尋找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感悟要點,以此組織課堂教學,統(tǒng)領全文感悟。確立了明確的感悟點,將大大提高感悟的整體性,使得感悟的內容更集中、內涵更鮮明的凸現(xiàn)出來,有利于加大感悟的深度和廣度。
【穿越維也納森林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大全06-24
教學反思的作用10-28
seasons教學反思04-27
《驚蟄》教學反思03-07
蝸牛的秘密教學反思04-01
《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05-31
《剝豆》教學反思02-06
0的認識教學反思09-21
《登山游戲》教學反思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