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的含義》教學反思
《面積的含義》教學反思
一、學生的現(xiàn)實基礎
學生在一、二年級及三年級上學期都接觸過一些平面圖形,而且會算平面圖形的周長,知道并理解周長的含義,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并了解其特征。預習設計僅僅是讓學生說一說“什么是黑板表面的大小”,“課桌面的大小是課桌面的什么?”等等,學生并沒有十分直觀的感受,通過這樣的預習,我認為學生是將“周長”與“面積”進行了嚴重的混淆。于是進行了下列教學。
二、教學過程的預設與調整
1.找周長與物體表面的面積
課始,我直接出示課題,學生提出問題:什么是面積?“周長和面積有什么不同?”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面積。首先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對面積的認識,并用黑板面作為例子來指一指。學生一連上來三個,指的都是周長,下面的同學雖然知道不對,但也不知如何用語言表達。于是我就直接讓學生做書后的習題,先描出物體的邊線,問:“描的是物體的什么?”明確是周長;再讓孩子們涂出物體的表面,問:“現(xiàn)在圖的是什么?”學生:“物體的表面!
師:“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這個物體的面積!迸e例說說。通過這樣直觀的操作活動,使學生分辨清什么面積?通過舉例進一步進行感性的認識,以便下面的抽象。
2.比一比周長和面積
周長指的是長短、面積指的是面的大小本沒有可比性,但是在孩子的思維中它就是纏繞在一起的,在建立足夠的表象之后適時地比較顯得尤為重要,就剛才的題讓孩子們說說周長和面積一樣嗎?
3.建立初步的比較面積的方法
教材兩次進行比較:一是比課桌的面與數(shù)學書的封面的大小,只要一看學生就會知道,我們稱之為觀察;二是兩張大小差不多的長方形紙片的大小比較,必須用“量一量”或重疊的方法才能比較。
三、出現(xiàn)的問題及對策
周長和面積概念的混淆是意料之中的,是因為學生從一維的空間過渡到二維的空間是認知上的飛躍,需要一個過程,同時預習案的設計又過于抽象。應該從淺顯而又直觀的表象入手,讓學生先涂一涂,有了豐富的表象的支撐,再揭示概念。
【《面積的含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含義解析03-07
《周長與面積》教學反思(精選10篇)04-21
面積的認識教師教學反思(通用10篇)05-08
《面積單位》教學設計03-09
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總結02-24
面積和周長的比較優(yōu)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05-09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