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怎樣做教育教學研究講座聽后感范文
我們怎樣做教育教學研究講座聽后感范文
正是一年春好處,在這楊柳堆煙的暮春時節(jié),聽聞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教育學院副院長楊九俊教授要來我校講學,帶著敬仰、激動和振奮的心情,我們早早來到會場靜候楊教授的到來和他的精彩講座。一直認為聆聽真正大家、名家的講座是一種享受,果然,結構嚴謹、妙語連珠的講座令人醍醐灌頂,酣暢淋漓。
講座伊始,楊教授從“誰在做教育教學研究”這個問題切入,認為現(xiàn)在的教育教學研究都是由特定的共同體在做,而不是某個人的單打獨斗。上!扒嗥謱嶒灐钡膶W術團隊就是這種共同體,倡導情境教育的李吉林老師、以一個學生的日記令人刮目相看的某優(yōu)秀教師,也包括如你我一般的普通老師,只要從事教育教學研究,其背后必定有一個團隊在支撐。在團隊內(nèi)部,必須有成員對主持人領隊者的認同,有大家對所做工作、所進行研究的認同,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是自由的主體,他們通過對話形成共識,這種團體就像一個交響樂團。
在“為誰做教育教學研究”這個問題上,楊教授首先強調(diào)教育教學研究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人生、為了自己的內(nèi)心,而不是或者至少不僅僅是為了獲取更高的社會評價。楊教授以為了爭口氣而做教學研究的數(shù)學名師顧廣林為例,指出教師要善于把異己的東西轉化為本體的東西。同時,楊教授認為我們在做研究的同時應該也必須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不斷豐富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做自己內(nèi)心認可的事情。這也是提醒在座的每位老師,無論是教學還是教學研究,都要立足于生命的豐滿,精神的豐盈,這才是教育的真道。
接著,楊教授談了我們在做教育教學研究中應該具備的五種意識。從教育現(xiàn)場出發(fā),最終回到教育現(xiàn)場來的現(xiàn)場意識,強調(diào)的是研究必須有人間煙火味,不能脫離教育教學的實際場景。教育教學研究還需要有問題意識,當說到很多一線教師反映工作太忙,沒有好的研究主題和素材可寫時,楊教授以無錫市錫山高級中學語文老師張克中為例,張老師近年來筆耕不輟,發(fā)表了數(shù)量可觀的文章,而其所寫文章的由頭大多源于課堂上,那些像閃電一樣炸響教室的學生觀點、愚蠢之極的回答以及備課時的“靜夜思”都是他寫作的素材,我們的創(chuàng)作素材就來源于每一天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就看你是否有主動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的心。說到價值意識,楊教授以“板書時側著身子板書以環(huán)視教室并可及時與學生交流”為例,強調(diào)的是知識背后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圍繞方法意識、理論意識,楊教授指出教育教學研究必須基于一定的理論,采用合適的方法或者方法組合。
許多教師在寫論文時都會有“一堆餃子滿茶壺”的感受,怎樣凝練表達往往是教育教學研究中的瓶頸問題,楊教授用“一個基準”、“三個領域”、“兩種本領”、“四種境界”來歸納凝練表達的方法。一個基準指要有深刻體驗的某種發(fā)現(xiàn);三個領域是教育哲學、實踐模式和教學風格,楊教授認為這是名師的三張牌,如斯霞老師童心母愛的教育哲學、隨課文分散識字的教學實踐模式、精細嚴謹大氣的教學風格;兩種本領指講故事和結構化的本領,講結構化的故事不正是我們這些一線教師教育教學成果表達的重要方式嗎,這里楊教授建議教師要學會把文章寫長以增強結構化表述的本領。而經(jīng)驗性表達、科學性表達、個性化表達、形成自己的關鍵詞則是教師們表達教育教學成果由低到高的四種境界。
適逢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yǎng)對象教師一組工作會議活動在我校舉行,使得我校教師有此機會聆聽楊九俊教授如此精彩而又接地氣的講座。楊教授在熱賣的新書《幸福教育的樣子》中曾指出“創(chuàng)造性教學是教師的幸福境界”,創(chuàng)造性教學需要探索、需要研究,而由此通往的幸福境界不正是李校長倡導“幸福二中”所追求的嗎?
【我們怎樣做教育教學研究講座聽后感】相關文章:
《笑對人生》家庭教育講座聽后感09-27
心懷感恩笑對人生的家庭教育講座聽后感11-22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教案02-25
《賈志敏老師的講座及課堂實錄》聽后感09-13
《麋鹿》解析聽后感03-19
《地球之歌》聽后感08-28
時間煮雨_聽后感想03-03
大瀑布的葬禮聽后感03-19
聽聽秋的聲音聽后感10-12
《淋雨一直走》聽后感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