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安娜卡列寧娜》的讀后感1000字(通用14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安娜卡列寧娜》的讀后感10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安娜卡列寧娜》的讀后感1000字 1
看完這本書后的第一種感覺就是:不正當?shù)母星樽罱K是不會有好的結(jié)局的,F(xiàn)在想想,這應該是一種很幼稚的想法吧,至少對于這個故事來說。
故事敘述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在背叛自己的婚姻享受一段短暫的婚外幸福之后走向了人生的終點—死亡。在閱讀的過程中或許會因為女主人公對自己婚姻的不忠而對她產(chǎn)生一種厭惡感,認為最后走向死亡的結(jié)局也是她罪有應得的?墒菑恼麄故事來看,真相并不是表面上呈現(xiàn)給我們的。她,是一個懦弱的,一直在勸慰自己的人,認為自己沒有任何過錯,是一種沒有羞恥感的人。在社交界,她是一種美麗的,慈祥的,任何人都喜歡的形象,可是,當她瘋狂之后,為愛情所忙碌,以名譽和兒女為代價的這種行為,讓人困惑和不解。為了愛情,她可以拋棄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顧自身的名譽。或許,這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是一種羞恥,可是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勇敢。眾觀卡列寧娜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她身邊的人,如她的哥哥及尼古拉,在遭受種種不幸之后沒有任何的舉動,只是眼睜睜的接受災難的來臨。而卡列寧娜呢?在一個如此陰暗的社會里,為了自己真正的愛情寧愿拋棄一切,一往直前。在列夫托爾斯泰的筆下,我們看到了一種叛逆的精神,一種敢于與現(xiàn)實社會對抗的精神?袑幠入m然承認自己背叛了家庭,拋棄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她沒有感到羞恥,即使在這個上流社會私通并不少見。因為她覺得真正的愛情是至高無尚的,只要兩個人之間的愛是真誠的。最讓人震撼的是,她選擇了臥軌來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但她的決定并不是為自己之前所做的感到后悔,而是她覺得她和渥倫斯基(情人)之間已經(jīng)沒有愛情可言了,因為她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愛情。這更加體現(xiàn)出她的勇敢,正如現(xiàn)在的人說:自殺的人是勇敢的,因為很少有人去自殺的。
在那時的社會里,充滿著陰暗,有的人選擇默默的承受一切不管是好是壞,是悲是喜,因為他們已經(jīng)沒有任何權(quán)利去改變什么了,他們早已經(jīng)習慣了一種沒有思想,一種麻木,不懂得對生活有任何反叛的人生了,因為他們已經(jīng)被這個社會的枷鎖完全的束縛了,因為他們已經(jīng)不懂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是什么了,他們只在乎名譽和金錢。而有的'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靈魂,有自己的追求。他們不甘愿被社會的枷鎖所束縛,即使遭受的困難會很艱巨,即使最終的結(jié)局不是那么美好甚至是一個悲劇,這一切并不能阻擋他們向往真正的幸福和自由的腳步。在陰暗的社會里,他們的行為或許會遭眾人的唾棄甚至整個社會的的拋棄與孤立,這些都不算什么。就像女主人公被眾人成為行為不檢的女人的時候,她并沒有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是羞恥的,她勇敢的承認了。在列夫托爾斯泰的筆下,一個如此勇敢,叛逆,敢于與社會對抗的女性形象熠熠生輝。
可是,想想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又有多少次勇敢過!或許這個故事可以給我?guī)硪稽c觸動吧:人活著,就應該有自己的思想。不要時刻被周圍的人和事所約束,或者隨波逐流,大學生活,更應該如此。大膽嘗試,不要害怕困難與失敗,嘗試過了,努力過了,即使沒成功那又怎樣?生活就應該多一點挑戰(zhàn),多一點嘗試,這樣才會讓生命更加精彩,才會感覺到生命的意義所在。
《安娜卡列寧娜》的讀后感1000字 2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藝術(shù)價值,使得這部巨著一發(fā)表便引起巨大社會反響。托爾斯泰并沒有簡單地寫一個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過這個故事揭示了俄國社會中婦女的地位,并由此來鞭撻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寫了個人感情需要與社會道德之間的沖突。書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則成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優(yōu)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這個資產(chǎn)階級婦女解放的先鋒,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個性的解放和真誠的愛情,雖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劇只能以失敗而告終。但她以內(nèi)心體驗的深刻與感情的強烈真摯,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劇性命運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膽大的作風以及華麗的文字和恰到好處的張力給這本曠世之作賦予了生命。也讓后人能夠記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安娜·卡列尼娜》這本書是我讀過的相對比較優(yōu)秀的一部小說。風中之燭在風中搖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終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大家都說自己活的是有罪的或者沒罪的,但是讀了這篇文章讓我覺得我們有罪,是因為我們沒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樣的人,拯救像她那樣美麗而高尚的靈魂。因為我們是懦夫,是自私者,是靠良心的憐憫而活著的人。我們都在等待,等待著別的人來拯救我們自己。 我們企盼著幸福有一天會來到身邊。它會伴隨著我們,直至我們生命的結(jié)束。
這是個被壓抑的充滿勃勃生氣的女人,安娜因為羨慕光明,愛上了外表俊美,內(nèi)心空虛的伏倫斯基。對愛情,對幸福的無限渴望是她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恐懼,在幻想之中只為了愛情而活。而一種虛妄的狂熱也籠罩了伏倫斯基,他對安娜一見鐘情,沉迷于她的美麗和獨特氣質(zhì),但更為重要的是,他與安娜的'特殊關(guān)系帶給他有一種征服感,榮辱感。這種虛榮之心決定了他對安娜的愛情十分膚淺。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伏倫斯基對她來說,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這種純潔無暇的愛 使 伏倫斯基自慚形穢,推動著他不得不重新認識與安娜的關(guān)系,對自己的膚淺和輕率表示自責,并在精神上強迫自己進一步愛這個女人。
安娜和伏倫斯基的愛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燒起來,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 道家說,無為而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當在愛的純潔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時候,這種愛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沒有是非之分,沒有對錯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爭。 安娜是另外一個人的妻子,是一個孩子的母親,是社會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愛情的對面,是長期的宗教情結(jié)和大眾意志。這種大眾意志有時表現(xiàn)為道德,有時表現(xiàn)為法律。 而伏倫斯基是一個始終屬于世俗的人,他沒有勇氣與他過去的世界完全斷絕,他無力反抗來反對這種宗教情結(jié)和大眾意志,也就無法幫助安娜擺脫極度危險的精神危機。伏倫斯基和安娜的靈魂屬于兩個不同的精神世界。他們雖然一見鐘情,但他們貌合神離,相距遙遙,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當安娜孤獨無助的時候,伏倫斯基選擇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種花花世界里。 對生活和理想徹底失望的安娜選擇了自殺。她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與不幸。她需要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干擾。她用她的方式尋求到心靈的完全寧靜。 安娜最終沒有與現(xiàn)實妥協(xié),她是一個非常勇敢的女人。很難說在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中能夠容納安娜這樣的女人,我們都企盼著理解、寬容、仁慈,我們都希望我們的世界和平、安寧、充滿人性。但悲劇總是一天天在我們的身邊發(fā)生。如果我們不能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揚純潔的生活,我們的世界不知將會走向何方。當邪惡在社會中橫行的時候,純潔和高尚的東西反而顯得愚昧可笑。這是我們的現(xiàn)實。而文章的作者托爾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樣,直到生命終結(jié),都不與不合理的現(xiàn)實妥協(xié)。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爾斯泰塑造了一個真實的靈魂,她是那么美,潔白無暇,氣質(zhì)非凡。這個靈魂只會活在托爾斯泰的心中,因為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靈魂中的至潔至純。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而她又是我們每個人的一部分,我們讀到她的人都會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內(nèi)心深處的真誠愿望,沒有任何的虛偽和矯飾的內(nèi)心世界。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說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轉(zhuǎn)移,安娜由最初構(gòu)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惡劣、賣弄風情,品行不端),變成了一個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愛情與幸福的"叛女"形象,從而成為世界文學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安娜卡列寧娜》的讀后感1000字 3
《安娜·卡列尼娜》通過安娜追求愛情而失敗的悲劇,列文在農(nóng)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xiāng)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后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小說藝術(shù)上最突出的特點是首次成功地采用了兩條平行線索互相對照、相輔相成的"拱門式"結(jié)構(gòu),并在心理描寫上細致入微、精妙絕倫。小說中那大段的人物內(nèi)心獨白,無疑都是現(xiàn)實主義描寫的典范。
100多年來,《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斷地得到人們的肯定與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響無疑是空前的。它把19世紀批判現(xiàn)實主義推向了最高峰,樹起了一面高聳入云的豐碑。另一方面,人們又把《安娜·卡列尼娜》當做俄國19世紀現(xiàn)實的教科書。正是通過它,許多人了解到了俄國19世紀70年代的社會現(xiàn)實。俄國后來的民主主義革命者對社會的攻擊便是從這里開始的。俄國革命的領導人列寧曾反復閱讀過《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皺了。他說:“托爾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這么多重大的問題,能達到這樣大的藝術(shù)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學中占了一個第一流的位子!
100多年來各國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臺、銀幕、熒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動著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讀者,這正說明安娜形象的藝術(shù)生命力是不朽的。
花了兩小時把電影《安娜.卡列尼娜》看完,整體上來說,電影拍得不錯,就是節(jié)奏快了點兒,以兩小時來概括安娜的一生顯得如此倉促,讓人有點不知所措,不能夠精妙的把握住安娜的個性。安娜的一生是精彩紛呈,大起大落,要想像長篇小說《安娜.卡列尼娜》那樣表達到位的話,電影顯得有點空洞蒼白無力了。然而,電影也足以把整個小說人物的特征反映出來,因為抓住了精華所在。
電影以人物康斯但丁列文的角度來講述故事,康斯但丁列文的真實身份是列夫.托爾斯泰,然而他僅僅是一個講述者,真正的主人公是安娜、伏倫斯基、卡列寧——三個生存在同樣社會上不同性格的人。
安娜給予我的感觸最多,讓我從根本上改變了對一個人的看法。“死時還 沒懂得愛的真諦,那就比死亡本身更可怕了!眲傞_始的這句話我是一直不能理解,或許是因為這話我本身并不曾體會過,然而,俯觀了安娜的一生,看著她走過的日子,感受過她的內(nèi)心想法,到后來完全懂了這句話的含義:這是一種對愛的追求的精神,這是一股為愛犧牲一切的力量,也正是這種力量精神促使了安娜的死亡。
到結(jié)局我始終不肯相信安娜會死去,而且是自殺,因為這種做法對一個明智的人來說本身是愚昧的,但是當時的社會卻逼得她去死,安娜實在是太可憐了。
可憐的安娜是個很真誠勇敢的人,但只能從她追求愛情方面來衡量,正如安娜本人說:她不是一個好妻子和好母親。我并不想抨擊安娜的.出格,但是她相愛的方式確實很另類,所以難以避開世俗眼光的看法。
我覺得在追求愛情這個問題上,一切隨心是最重要的,如果呆在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身邊過日子,心里卻在想著另外一個人,這樣的日子無論如何也沒辦法讓我接受,當然,安娜也不會接受,所以她選擇了一個正確的愛情。關(guān)鍵是她選對了,卻沒有做對,她是以一個非常愚昧的做法開始她新的愛情,當了別人的情婦,紅杏出墻,那她的死很有可能就是因果報應了。何況安娜本身太執(zhí)著了,對愛情的追求蒙蔽了她的眼睛,使得她不但拋夫棄子,甚至懷疑自己的情人,跟伏倫斯基沒有很好的溝通,便斷絕了自己的出路。
總體上來說,安娜是一個可敬又可憐、勇敢有沖動的女人,她的性格注定了她悲慘的一生命運。
伏倫斯基是一個很有魅力的男人,古語說,愛江山更愛美人,伏倫斯基的一生證實了這句話。一個英俊瀟灑、事業(yè)有成的男人,一旦為了一個有夫之婦夜夜不能眠,這種情況確實很容易斷送他的一生。然而,伏倫斯基豁了出去,為了安娜,他確實曾經(jīng)放下一切。伏倫斯基本來就是很聰明的人,他的想法并不像安娜那樣單純,他想擁有安娜,也想擁有自己的事業(yè)和生活,跟安娜僅僅擁有愛情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所以他跟安娜私奔后再次回到圣彼得堡去以法律手段來解決安娜的婚姻問題。
伏倫斯基給了我希望,我一直以為結(jié)局會很完滿,只要安娜等著離婚的消息就行了,多簡單一切就柳暗花明,轉(zhuǎn)機可是存在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前提是安娜不死的話?墒前材葏s斷掉了我的希望,也斷送了伏倫斯基的一生。伏倫斯基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男人,我認為安娜真愛他就不應該懷疑他,真愛他就應該在背后默默支持他,而不是盲目去占有他,所謂物極必反正是安娜的做法體現(xiàn)。用伏倫斯基的話來說,安娜確實不可理喻。
我想,安娜是一個好女人,我卻不會愛上這種女人,人生活在世上本應該快快樂樂的,而安娜卻追求爛漫和曇花一現(xiàn),甚至為此犧牲性命,實在是太無知了。你看,以安娜的做法面對人生,身邊的人都得到了些什么,丈夫沒了妻子,孩子沒了母親,情人沒有了活著意義,那豈是她一個人的事,一死了之還 真是自私。安娜常常讓我惋惜,伏倫斯基卻一直讓我感動,做男人就得像他一樣。
卡列寧這個人一看就知道是很傳統(tǒng)的人,腳踏實地,事業(yè)有成,應該是個好男人。然而,越是深入了解我就越懷疑這個人,可能是日久見人心吧。我在想,也許是他偽裝得太好的緣故,所以身邊的人都說他是一個好人,事實并非如此。一個好人會不讓一個想見孩子想得痛徹心扉的母親見見自己的孩子?一個好人會讓一個自己愛著的女人得不到自己的幸福?答案是,不會。
所以,由此至終,卡列寧把自己包裝起來,滿口經(jīng)文信仰,在基督信徒的偽裝面具下展開他劣質(zhì)的行為,他內(nèi)心本來就是一個小人。他自大,所以要占有一切,他自私,所以容不得別人幸福;他無情,所以折磨妻子,他無義,所以不理睬孩子。我一直搞不懂卡列寧到底有什么追求,看得出他并不愛享受生活,難道他所做的一切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嗎?真為這樣的人感到可悲。
看完電影我才發(fā)覺生活中我們也有他們的影子,為人處事存在他們的痕跡,我只希望不要有人重復他們走過的路,快快樂樂活在當下不是更好嗎?
《安娜卡列寧娜》的讀后感1000字 4
說她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部小說也不為過!偉大在她對人生的反思,對命運的探索,對人類的道德訓誡,是作者崇高人格的流露。
有人說,這是反映舊社會壓抑女性的小說。我從頭到尾,除了看到安娜因為婚外戀一步步墮落深淵,最后一頭撞在火車上外,其他女人都活的有滋有味。而且,安娜在搞婚外戀之前,看看作者怎么描述的:單純,快樂,健康,活潑,一無所缺,生活是如此的幸福。不但自己生活幸福,而且?guī)蛣e的家庭調(diào)解糾紛。
而且,里面最快樂的基蒂,她是多么幸福,多么純潔,她最終找到了幸福的生活,嫁給了單純可愛而又善良的列文。列文最后信了教,找到了精神的歸宿,他其實就是作者自己,從頭到尾都在說作者自己的話,想看懂這部書,就從他身上看。
這里的信教并不是單單的跟村姑念佛一樣信了,而是真正理解了,他只是一種完美精神的代表,并不是指真有。
回顧安娜的人生軌跡,從有一個快樂單純的家庭,快樂的生活,到一個浪子的介入,美名其曰:“愛情”。這個所謂愛情的.到來,帶走了她的一切?
列夫托爾斯泰最擅長的不是揭露社會制度,而是對人類道德的自我審判和思索!這里,矛盾出現(xiàn)了,是要所謂的婚外愛情,還 是要家庭乃至生命。而這個愛情,僅僅是因為對方長得帥,會說漂亮話,而自己家丈夫又是個熱衷事業(yè)的人。是在生活枯燥的情況下所尋找到的一點刺激,就像我們現(xiàn)在年輕人喜歡吸毒一樣。這種愛情可取嗎?答案是否定的!
所謂有惡因必結(jié)惡果,所以安娜最后撞車自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怨不任何人,更怨不了社會制度。
作者不是主觀的,他是讓筆下的人活起來,讓他們按生活的軌跡自動運行,也就是說,真正的作者是嚴格遵循生命軌跡的,而安娜的生命軌跡,最后也只有滅亡!這是天意。天不能容忍她!
如果非要說她是被舊制度害的,那么舊制度為啥不去害基蒂?她也是主人公啊!她為什么過的那么幸福,偏偏有意做給安娜看似的。事實上,她確實要作給安娜看的,同時也是給讀者拿來對比安娜看的,這是偉大的藝術(shù)手法!讓讀者明白作者的苦心。
安娜追求愛情,一步步走向滅亡,毀了家庭,毀了丈夫,也毀了情人。所以有些人說她為愛情而犧牲是多么的崇高時,是愛情完美女性的象征時,我只能無語搖頭。如果那么說的話,安娜卡列尼娜就僅僅是一部支持婚外戀的言情小說,根本不是什么名著,與瓊瑤的小說一樣價值,那么托爾斯泰也僅僅是個男瓊瑤而已,或者張藝謀?擅黠@后面兩人與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一比,就是什么東西。我們應當知道列夫托爾斯泰這個名字的精神重量。
他是真正在小說中思索探討人生的價值:人應該怎么活才能找到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中給我們提供了這樣兩種活法。
第一種:安娜和渥倫斯基。
渥倫斯基,浪子一個,最喜歡調(diào)情,泡妞,遇到有夫之婦安娜,因為她太美了,不論她有沒有家庭,有沒有孩子,明知道這會對她造成多么大的傷害,但還 是比不了自己的情欲,非要把她泡到手不可。所以這里有人說他是一個多么偉大的情人時,是反抗舊社會制度的先鋒時,只能說這人腦子有毛病。當然,渥倫斯基后面的醒悟,讓我們悲哀,因為安娜的自殺,他對生活徹底絕望,為了逃避良心的譴責,走上戰(zhàn)場,可能一去再不回了,因為他是決意去死的,并不是散心。與安娜一樣,其實也是自殺,只是一個更男人,一個更女人而已。但他們兩人是自作自受。如果他們真能怨隨便一個東西,他們也不會自殺。因為他們怨不了任何人,直接是被自己的良心逼到了死路。
安娜,由一個幸福安寧的少婦,被渥倫斯基吸引,最后拋棄丈夫,拋棄兒子,與情人生活在一起。應該說,他們最后如愿以償了,生活在一起應該也是很幸福,社會并沒有給他們多大壓力,最后安娜的死是因為神經(jīng)質(zhì)!她總是懷疑渥倫不忠,一會懷疑這,一會懷疑那,最后為了“報復”渥倫去自殺了!但實際上渥倫一直在對她好。
這種神經(jīng)質(zhì)的原因是什么?簡單,兩個字,良心!
第二種軌跡:基蒂和列文
基蒂是人類中幸運兒的代表,不是因為她嫁給了列文那樣的好丈夫,而是因為她被渥倫斯基甩了!她因為少女的單純無知,喜歡上了體面瀟灑的帥哥-渥倫,而拒絕了鄉(xiāng)下財主列文的求婚。而她父親,一眼看出渥倫是什么人,疼心不已,但幸好,渥倫斯基被安娜迷上了,甩了快要到手的少女基蒂;僭谕纯嘀,也重新反思人生,不停地在尋求和探索生命的意義,而與她一直有相同癖好的人,就是列文,還 有一個就是作者自己。列文是一天到晚都在想許多深奧的話題,整天想怎樣生活才最美好,怎樣才能讓農(nóng)民過上好日子。他最喜歡想象自己有個多么美好的家庭,妻賢子孝,結(jié)果終于如愿了。因為他忠誠可靠,老實善良,所以最后他如愿了,與社會制度沒有任何關(guān)系。他娶到了可愛到極點的基蒂小姐。
有人說這部小說是悲劇,可是看到基蒂和列文這樣美好的結(jié)局,明明就是個愛情喜劇,仲夏夜之夢,看看小說最后的描述,多么溫馨,多么富有哲理。小說沒有以安娜撞車結(jié)尾,而是以一個快樂的家庭結(jié)尾,體現(xiàn)了作者人類本性的美好的展望。人類一定不會像安娜一樣,自取滅亡,而是會像列文和基蒂一樣,在錯誤中不斷自我反省,自我改造,最后完成精神上,道德上的升華,最后再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
當一面在搞轟轟烈烈的婚外戀,在鬧離婚時,一邊在敲鑼打鼓,忙著慶賀新人,多么戲劇的場面啊!將這兩幅情景交織在一起,就是作者的中心思想,教會人們,怎樣才能活得快樂溫馨。
婚姻的問題都是自己造成的 ,喜新厭舊,找其它的女人(或者男人),搞婚外戀,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我們國家就是如此。只有自己克制,好好經(jīng)營自己的婚姻,才不會出問題。而安娜和卡列寧就沒做到這一點。安娜對家庭,對丈夫孩子不負責。我也很生氣, 對卡列寧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安娜卡列寧娜》的讀后感1000字 5
今天,去影院看了喬懷特的新片《安娜卡列尼娜》,以前已經(jīng)看過喬懷特的《傲慢與偏見》與《贖罪》,一直覺得他是位極有才華的導演,也很喜歡凱拉奈特麗和詹姆斯麥卡沃伊兩位頗有實力的演員,雖然此次詹姆斯麥卡沃伊沒有出演。
在看電影前,看了一些影評說這部電影簡直就是部舞臺劇,很多觀眾也覺得這部作品有失喬懷特以往的水準,然而,我卻不這么認為。
我覺得,喬懷特反而是使用了一種大膽的拍攝手法,而突破了以往的拍攝。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大家都知道這是列夫托爾斯泰講述沙皇俄國時期的一部電影,影片的很大一部分實際都在講述上流社會的故事,而在講述上流社會故事的過程中,喬懷特大量使用了類似舞臺劇的手法,可是當講述農(nóng)奴的故事時,又大量采用實景拍攝。當時的沙皇俄國,上流社會的每一個人無不重視別人的看法,因為他們有一套自己不能踰越的規(guī)則,誰踰越了,誰就要受到其他人,甚至整個上流社會的排斥,所以每一個人出現(xiàn)在別人面前時,只是在做別人希望自己成為的人,上流社會希望自己成為的人,是的,他們生活的每一時每一刻,無不在表演,而我們便成了觀眾,而農(nóng)民是不同的,在托爾斯泰看來,他們質(zhì)樸、辛勞,他們理應出現(xiàn)在大自然中,而不是一出表演給人看的戲劇中,因為他們無需表演。另外,讓我們再來看看上流社會踰越規(guī)則之后的結(jié)果有什么不同吧,安娜的哥哥與家庭教師偷漢子,安娜勸自己的嫂子原諒自己的哥哥,因為如果他們離婚,盡管女方?jīng)]有做錯,可是卻要承擔事件的結(jié)果。安娜作為一名女性,卻受到了來自整個上流社會的職責,最終經(jīng)受不了重壓,走上了死亡的`道路。而在影片將近結(jié)尾時,我們看到她的哥哥站在大雪紛飛、黑漆漆的屋外,他的妻子、孩子和客人坐在燈光溫暖的屋內(nèi),從這個鏡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他們沒有離婚,但感情已名存實亡。
另外,有一些小的地方,我認為導演處理的非常好,使整部劇結(jié)構(gòu)緊湊,極具戲劇張力。
例如:安娜和沃倫斯基第一次跳舞時,隨著舞蹈的進行,音樂越來越快,聲音越來越大,而一旁的公主也不斷的看著他們,內(nèi)心焦急,安娜與沃倫斯基則越來越深深的陷入愛情而不可自拔,這段音樂和鏡頭之間處理的非常巧妙,極具節(jié)奏感,同時也突出了三位主人公內(nèi)心的各自感受。
還 有一些轉(zhuǎn)場,我認為處理的非常巧妙,例如:安娜看沃倫斯基賽馬,沃倫斯基還 未出場前,安娜一直不停的扇扇子,扇子越扇越快聲音越來越大,接著,馬蹄聲融入扇子聲,馬蹄聲越來越大,下一個鏡頭中,我們看到沃倫斯基騎馬出場。sound bridge聲音橋的鏡頭連接手法十分巧妙。
還 有一個例子,第一個鏡頭中,我們看到宏偉建筑的圓形屋頂,第二個鏡頭,我們看到同樣為圓形的火車輪子,類似的轉(zhuǎn)場很多,亦十分巧妙。
對于一些時間的過渡,或者地點的過渡,喬懷特也使用了一些很巧妙的方式。而且這部作品讓我覺得他在顏色上的運用也特別好,體現(xiàn)了沙皇時期上流社會的奢華,也表現(xiàn)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例如:安娜和沃倫斯基躺在草地上,我們看到他們身著白衣,白色暗示著他們二人真心相愛,他們的愛是純潔的。而在影片的最后,安娜著一身紅衣,一方面暗示了安娜的選擇付出了“血一般的代價“,一方面暗示了安娜的死亡結(jié)局。
最后,我認為橋懷特在影片中融入了魔幻現(xiàn)實手法,使影片更具一絲神秘意味,總之,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確實突破了以往的古典名著電影創(chuàng)作手法,開創(chuàng)了一個深刻表達思想的新手法。
《安娜卡列寧娜》的讀后感1000字 6
在經(jīng)歷了一場奇怪的感情歷程以后,為了讓自己靜下來,準備看幾本小說,滋養(yǎng)一下心靈。最近剛看完安娜卡列尼娜,又犯了愛入戲的毛病,夜里輾轉(zhuǎn)反側(cè),揣摩書中的人物,閉上眼睛,頭腦中雪亮一片,全無睡意。
對于安娜這個人物,即是可愛又是可憐的。男人紛紛為之傾倒,連沃倫斯基的母親也忍不住說“我都愛上您了”,足見安娜的可愛。但安娜品嘗到愛情的甜美和幸福后,整個身心仿佛被喚醒了,尊嚴、教養(yǎng)、理性、地位,甚至母親的職責都成了讓她痛苦的桎梏。人性里有有真善美,也有自私和欲望,假如人可以退去光鮮的面具和外衣,徹頭徹尾的真實,人心里的魔也會無所畏忌的沖出來,讓人失去內(nèi)在的平和,走向精神崩潰和自我毀滅。雖說安娜在不懂得愛情的時候就嫁人生子,雖說卡列寧比不上沃倫斯基玉樹臨風、風流倜儻,醉心仕途,循規(guī)蹈矩,死要面子都讓安娜不稱心,甚至厭惡,也都不是安娜出軌的有說服力的理由。和很多生氣勃勃的人們一樣,安娜性格里有一股不安分,不惜代價獲取成就感的力量。作為一個無所事事的貴婦,實在缺乏獲得成就感的'途徑,那么擁有一場空前絕后的愛情,正好滿足了這份缺憾。從安娜在火車站上與沃倫斯基第一次邂逅的回眸,在吉提家舞會上嫵媚動人的打扮,都能看到她心里的魔。以及小說快到尾聲處,安娜對愛人疑神疑鬼,心態(tài)失衡,見到吉提的丈夫列文時的那段描寫,她那么清楚自己的魅力,貌似不經(jīng)意地魅惑著男人,然后一轉(zhuǎn)身又把他們完全忘了。后來還在吉提面前刻意提到與列文的見面,強調(diào)自己很喜歡他。她心里的魔就這樣在“追求真實”的召喚下,被引誘出來,擾亂了她的心智,腦子里充斥著妒忌、報復和自我毀滅。這種性格的女人可愛又危險,即使第一段婚姻還算如意,也會因為追求完美且不能自制而早晚要出軌。
愛情能當飯吃嗎?安娜就是那種把愛情當飯吃的人,愛人就是生命,就是一切。她不能接受愛人的心里除了她還放下其他的人和事,她在愛人“因為愛而犧牲了一切”“為愛差點殺掉自己”這些表象中獲得無上的滿足和愛的高潮感。但這正是女人的天真和愚蠢的所在。男人是不能僅靠愛情而活的。雙方需求的不對等最終會導致悲劇的結(jié)局。安娜得到了愛情,卻沒能好好把握。她要的太多,要的太不理智。但如果她理智,也就不會出軌了。她的愛情來勢洶洶,壓倒一切,有瘋狂的成分。男人們夢想得到女人瘋狂的愛,但得到了也就滿意了。瘋狂的必不持久。
另外我想說,小說中展示了俄國19世紀貴族們的生活場景,主人們頭腦發(fā)熱,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寫成神秘的紙條,讓仆人、車夫們穿梭傳遞,窮苦人跑斷了腿也沒人可憐。假如安娜、沃倫斯基都是平頭百姓,工薪族,每天朝九晚五,工作忙得四腳朝天,每天算計著如何付房租,還房貸,柴米油鹽……是否還有時間談這個轟轟烈烈的婚外戀嗎?轟轟烈烈的超凡脫俗的愛情是奢侈品,只屬于有閑有錢的人們啊。我等窮人,還是在大學畢業(yè)剛工作的那幾年里在同學同事朋友里,找個談得來看著順眼的,然后結(jié)婚生娃,好好工作好好過日子,為人類做點有益的事,培養(yǎng)個質(zhì)量合格的下一代,有空去游歷下大好河山,沒事微信上曬曬美食。什么初戀、什么安娜,一切都隨風去吧~
《安娜卡列寧娜》的讀后感1000字 7
其實,說這本書難讀也是不準確的,因為里面的故事還是很簡單的,難讀下去的原因在于名字。故事中的名字都很長,而且對于俄語一竅不通的我來說,完全分不清楚這些名字有什么規(guī)律,每個名字是誰,各個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是什么。好在,讀進去之后就多少明白了,雖然許多人物依然不明白是做什么的。但是幾個主角總算是明白了。
這本書的結(jié)構(gòu)有點兒像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是同時寫了兩條主線,卡列寧及他的妻子安娜和沃倫斯基,吉娣和列文這兩條線,同時兩條線也不是彼此獨立,而是互相糾纏的,人物關(guān)系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很早就聽說了它。我原來以為,這個以人物名字作為書名的書,講的是一個類似于一個被傳統(tǒng)思想束縛的女人對愛情的不斷的追求,最后卻失敗了的故事,要謳歌一下這個女人對愛情的不不懈追求,對家庭社會各種壓力下仍然追求獨立,追求自由,追求自己的愛情,反對禮教束縛的女性的贊美什么的。
我是這么想的,也一直帶著這種思路去看這本書。看的時候,雖然感覺和自己想象的有點兒偏差,但是因為故事很長,所以我覺得在后面會慢慢和我的`想法一致起來。
直到看到這本書四分之三的時候我的想法變了。我突然討厭起安娜這個人來。為什么討厭呢?感到這個女人很自私,什么事情都是第一位的都是替自己想。
(我們暫且不把中國的德、禮放在這個故事里)她說想追求自己的愛情,其實后來看著這種感覺已經(jīng)不是追求愛情了。開始,她和情人有了關(guān)系之后,想和丈夫離婚,丈夫的要求是兒子留下。她要在兒子和情人之間選擇一個,于是她選擇了情人,當他選擇了情人之后,又開始想得到兒子。不可否認她可能對雙方都難以割舍,但是總覺得這樣做她兩邊都對不起。她的目的是情人和兒子都在自己的身邊,可是她這樣做的結(jié)果是兩個都失去了。
她沒有替丈夫想,沒有替兒子想,乃至沒有替她那個情人想,她心里想的全都是自己。她和情人在一起之后,卻又不和丈夫離婚(后來她也同意了,但是丈夫不同意了),為的是不想失去兒子。
這樣一來,按照法律,她和丈夫還是法律上的夫妻關(guān)系。按照法律,只要不離婚,她和情人生的孩子也不屬于情人而是屬于她和丈夫。這樣,她的情人就為難了,他的情人正年輕,而且很富有,他希望能有屬于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家產(chǎn)和自己的事業(yè)能有人繼承?墒侨绻桶材仍谝黄穑筒荒苡凶约旱暮⒆。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想過拋棄安娜,而是盡力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困境。
安娜生她和情人的孩子的時候得了病,如果再懷孕會危及生命,所以她不再懷孕了。這一點和我看過的電視劇不一樣,我一直以為如果她真是喜歡這個情人的話,瑪麗蘇的劇情是她會寧肯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給他生一個孩子。我對她根本沒有那么高的期望。
不過我覺得她一定會和情人起碼商量一下再次懷孕的事情,相對于失去生命,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她的情人應該會理解她?墒撬龥]有,連商量的念頭都沒有,她在想的是怎樣把她的情人拴牢在她的身邊。她的情人,也就一直不知道她不能再次懷孕了。
我不意外這個人決定不再懷孕,因為生命是最寶貴的,自我保護是一種本能,為了自己的生命,做什么事情的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不能接受的是這個人沒有和情人商量,而且說的話讓我極其厭惡,她說的話已經(jīng)和愛情沒有任何關(guān)系,表現(xiàn)出來的是完完全全的心機,那話我沒記下來,也不想再去查,總之就是不想再看第二遍。
我一直在想,她和情人之間的感情是愛情嗎?她和丈夫的關(guān)系很冷淡,所以希望不再這樣下去。她和情人相見的第一面到就是還是很有好感的(暫且不以我們的禮法去考慮這個問題),但是到了后來就全部這些感覺漸漸都看不到了。
客觀地說,她的情人對她算挺好的了,即使在最后的時候她的各種作,各種毫無緣由的異常行為,他都一直在容忍?梢院苊黠@地看出,他不是冷暴力,而是一直在對她寬容。所以我感覺出的這個女人對愛情的追求已經(jīng)有點兒病態(tài)了,追求對愛情的絕對純粹,絕對不和人間煙火沾上半點兒關(guān)系,絕對到她喜歡的人只能在她身邊,不能再和別人有任何交集。
在我看來。這并不是愛情,這甚至算不上兩人之間正常的關(guān)系。整個故事中,沒有一點兒表現(xiàn)出,她為丈夫做了什么,也沒有一點為情人做了什么,全都是別人為她做了什么。我對愛情的理解是,一個人如果喜歡一個人,那更多的是為對方付出什么,而不是從對方那里得到什么,即使不如此,也不應該只想著從對方那里獲取而從不想自己做點兒什么。就算是兩個普通的朋友也不能這樣。這個故事跟我想的差距有點兒大。我不能想象出怎么還會有人這樣想問題。
我沒想明白作者為什么要創(chuàng)造這樣一個人物出來。在后面的作者生活背景中提到,這個人物的原型是跟作者生活得很近的一個人,也許可能是把幾個人的故事放到了一個人身上又經(jīng)過多次修改才改成這樣的吧。
突然想到了金庸先生,在他的故事中把他表哥徐志摩寫成那樣,估計這位俄國的大作家可能也有類似的經(jīng)歷吧。
我其實很希望有一個女生讀一讀這個故事,然后跟我講講從女性視角怎么看待這個人。我想會有這么一個人的,不過不知道什么時候這個人會出現(xiàn)。我讀這本書用了239天,等待這個人出現(xiàn)的時間應該會更長吧。
十年之后我還會再讀一遍這個故事,不知道那個時候我的理解和現(xiàn)在會不會有什么不同。
最后推薦一下這本書。
如果你有時間,可以嘗試著看一看這本書,雖然我不喜歡這個故事,但是這本書里不止這一個故事,而且作者的文筆真是沒的說,描寫的很細膩,每一個人物的刻畫都很細。不論是誰,不論是多大的年齡,什么樣的.工作,一定能在作者的文字里找到和自己共鳴的地方。
你,愿意讀一讀這本書嗎?
《安娜卡列寧娜》的讀后感1000字 8
今天就是七夕節(jié)了,在這一個月內(nèi)也恰好看完了一部關(guān)于愛情的小說——偉大的托爾斯泰的現(xiàn)實主義著作《安娜卡列尼娜》,現(xiàn)在我就來寫寫我的感想。
當我剛看這本書標題的時候,我本以為它說的是安娜的故事,當我讀完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部小說有兩個主線,一個是不做作的農(nóng)場主列文,另外一個則是端莊典雅的安娜,雖然不知道這樣形容她合不合適,但在我心中她是一個美麗果敢的女性,今天我主要說的是安娜的部分。
安娜是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在比較年輕的時候便嫁給了卡列寧,很遺憾的是他們的結(jié)合并不是出于愛,更多的,卡列寧娶她是為了政治,為了自己的仕途。盡管如此,夫妻二人也相敬如賓了十幾年,直到伏倫斯基的出現(xiàn),安娜才開始了她真正的愛情。
也許愛情都是在機緣巧合中誕生的,本來為了兄長婚姻而前來的安娜在火車站遇上了伏倫斯基。伏倫斯基幾乎對她是一見鐘情,而她,也在他眼神中的溫情中莫名地有了一股jiqing。車站里有人被火車碾壓致死,而伏倫斯基為他支付喪葬費的行為則給安娜留下了一個良好的印象。接下來的幾天,安娜順利地解決了兄長奧布朗斯基和嫂子陶麗的婚姻危機,在舞會上又和伏倫斯基cha出了火花,這一次伏倫斯基再也忍不住,他被徹底迷住了。
當安娜意識到不妥,想要逃避的時候,她慌忙坐火車逃回了彼得堡,只是伏倫斯基也跟著她去了彼得堡,這讓安娜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溫暖。在彼得堡,安娜逐漸臣服了伏倫斯基的愛情,甚至為了他在賽馬場事件后直接跟要面子的丈夫坦白了一切。從那一刻起,她在愛情中著了迷,開始了她對抗社會的第一步。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才意識到她對自己的丈夫有多恨。她恨她所處階級的虛偽,狠丈夫處處謙讓的看似高尚的人格和他對功名利祿的追逐,更恨兩人之間的感情的虛假。在對她丈夫坦白后,她痛苦不堪,期待改變,可是丈夫卻極力掩飾他們的分裂,給她寬恕,于是便有了接下來她的這段心理活動:
“他多正確呀!他可是個正人君子!彼f,“當然了,他總是正確的,因為他是個___嘛,他是多么的寬宏大量啊!他可真是個卑鄙無恥的小人!然而時光的逝去,使我明白了,我無法再自欺欺人下去了,既然上帝造出了我,我就需要愛情、渴望生活,我并不是行尸走肉,我沒有罪?墒乾F(xiàn)在呢?假如他殺了我,要是他殺了我,我是可以忍受一切、寬恕一切的,可問題不是這樣。”
她痛恨丈夫為了他自己的仕途,為了他所謂心中的高尚而表現(xiàn)出來的懦弱和什么都不做的寬宏大量,痛恨這個對他沒有愛情的男人失去?袑幍摹案呱小睕]有給她妻子的婚外情畫上句號,甚至加速了他們的分裂。但她不敢離開他的丈夫,因為她知道如果她離開,她會變成一個不守婦道的女人,她會被人羞辱,她會失去自己的兒子,而她不能失去自己的兒子,她更害怕當她拋棄一切時伏倫斯基不再愛她,那時候她將無法生存。生產(chǎn)女兒時的頻臨死亡曾讓她以為死是解脫一切的唯一辦法,而當逃離死神后卻讓安娜義無反顧地奔向了伏倫斯基,她終于奔向了她的愛情。
盡管她過得滋潤了,有了愛情的眷顧,她卻不再受這個世界的歡迎,縱然有人對她理解,她卻無法再在高級社交界中立足。而令我感到痛心還有幾件事,支持安娜的那些人不少是真正意義上墮落的人,像曾經(jīng)支持她的培特西公爵夫人是他人的情婦,卻在得知安娜沒能離婚還拒絕了和她的來往。還有,伏倫斯基的母親本來是喜愛安娜的,甚至在得知兒子有一個高級官員的老婆的情婦而驕傲,但當她明白安娜和自己兒子的事影響到了伏倫斯基的前途時她徹底對安娜厭惡了。
安娜為了愛情犧牲了所有的一切,但她卻沒有獲得她想象中的快樂。她不被社交界接受,她沒有了自己的兒子,而那是自己最深愛的,同時她每天為擔心失去伏倫斯基的愛情而憂愁,心情也是時好時壞,盡管她仍然迷人。
在伏倫斯基獲得了豐厚的家產(chǎn)時,我本以為他們會不再困擾,但后來事情卻越來越糟?袑幈M管對自己曾經(jīng)的妻子不打不罵,也不對她的新生活干擾,但他卻遲遲拒絕和妻子離婚,不解除對妻子的最后枷鎖,在明知道妻子失去兒子無法生活的情況下也拒絕把自己的兒子給妻子,盡管他甚至不怎么愛他自己的孩子。在奧布朗斯基,也就是安娜的兄長再次來勸說卡列寧和她離婚時,卡列寧甚至把這事的決定權(quán)交給了一個睡覺后會胡言亂語的法國人,只因他相信這是神的旨意,諷刺的是,他以前是從不信神的,最終他明確告知他不會同意離婚,從這里我能感受到托爾斯泰濃濃的嘲諷意味。
不能離婚,得不到自己深愛的兒子謝廖沙,這一切讓安娜痛苦,但這不是壓死她的最后稻草。讓安娜最終走向滅亡的是她所追求的愛情。她每天都為失去伏倫斯基的愛情而擔憂,她受不了伏倫斯基離開她,她受不了他對她的敷衍,受不了他表現(xiàn)出來的對她的一絲絲冷漠,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愛情jiqing在變淡,這讓她每天都在痛苦。她總是對伏倫斯基猜忌,總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不管伏倫斯基說了多少遍“我愛你”她仍然隨便猜忌。在這里我不得不說托爾斯泰對人的.思想狀況的描寫實在是太讓人贊嘆了,他對安娜在后期陷入癲狂的愛情中的想法描繪太shenru了。有多少次我都為安娜的想法生氣無比,人們曾說:愛情中人的智商是最低的,由此可見,但我也能理解這些想法。當兩個人如此親近時,總會莫名地互相傷害,安娜曾有過的那些對愛情的瘋狂想法,不正是一個在愛情中陶醉的人嘛?更遑論我也曾有過這些想法,他們是如此真實,讓我不得不懷疑托爾斯泰難道還曾研究過我。
當安娜在又一次爭吵過后對伏倫斯基說“你會后悔的!彼鋵嵰呀(jīng)后悔了,她想跟他說對不起,但她又總想讓自己占優(yōu)勢,她希望死亡結(jié)束一切,于是她又去了火車站,臥軌等待死亡,最終離開了人世。她確實贏了,在愛情中贏了,伏倫斯基確實后悔了,后悔到他對生命也不再有任何追求了,只求去塞爾維亞戰(zhàn)死沙場。兩人從一開始在車站相識,最后在車站結(jié)束彼此的感情征途,真是冥冥中自有定數(shù)。
列文則走上了一條和安娜截然不同的路,他娶上了他心愛的吉娣,收獲了一個美好的結(jié)局。而他在小說結(jié)尾的思考也許正表明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
不過,不管現(xiàn)在碰到什么事情,我的生活,我的整個生活,每一分鐘都不僅不會像從前那樣毫無意義,而且會有明確的善的意義!
是的,明確的善的意義,這就是生命的意義!而安娜,作為時代里的抗爭者,她終究沒能逃脫時代的綁架,她的悲劇不可避免。曾經(jīng),愛情給了她幸福,但最后也是愛情毀滅了她。多少痛苦,也許一個情字就概括了!
《安娜卡列寧娜》的讀后感1000字 9
當初因為看到大部分評論,說此書是說明了女人在社會制度下的悲慘遭遇,和追求自由愛情的先鋒形象,我對這書的印象立馬跌至低點,對列夫托爾斯泰的大文豪印象也跌至低點,雖然我看過他的《戰(zhàn)爭與和平》,但我不相信他用那種惡俗的主題能寫出什么好文章,這不是我眼中的托爾斯泰,所以一直沒看。但最近實在沒好書看,就試試看看吧!結(jié)果……驚為天人!
不敢說這書比戰(zhàn)爭與和平有多好,但是,他的主題和藝術(shù)比前者要更加深入人心,因為牽涉到普通人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靈魂深處。說她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部小說也不為過!偉大在哪?在于她對人生的反思,對命運的探索,對人類的道德訓誡,是作者崇高人格的流露。作者太崇高了,思想太純潔了,太慈悲了,有菩薩心腸,具刀斧之筆。有人說,這是反映舊社會壓抑女性的小說。我從頭到尾,除了看到安娜因為婚外戀一步步墮落深淵,最后一頭撞在火車上外,其他女人都活的有滋有味。而且,安娜在搞婚外戀之前,看看作者怎么描述的:單純,快樂,健康,活潑,一無所缺,生活是如此的幸福。不但自己生活幸福,而且?guī)蛣e的家庭調(diào)解糾紛。從這里,我沒看出作者有半點想反映的意思,所以我對某些評論家,感到相當憤怒!讓我誤會了這部好書十幾年。而且,里面最快樂的基蒂,她是多么幸福,多么純潔,她最終找到了幸福的`生活,嫁給了單純可愛而又善良的列文。列文最后信了教,找到了精神的歸宿,他其實就是作者自己,從頭到尾都在說作者自己的話,想看懂這部書,就從他身上看。這里的信教并不是單單的跟村姑念佛一樣信了,而是真正理解了,他只是一種完美精神的代表,并不是指真有。
回顧安娜的人生軌跡,從有一個快樂單純的家庭,快樂的生活,到一個浪子的介入,美名其曰:“愛情”。這個所謂愛情的到來,帶走了她的一切?列夫托爾斯泰最擅長的不是揭露社會制度,而是對人類道德的自我審判和思索!這里,矛盾出現(xiàn)了,是要所謂的婚外愛情,還是要家庭乃至生命。而這個愛情,僅僅是因為對方長得帥,會說漂亮話,而自己家丈夫又是個熱衷事業(yè)的人。是在生活枯燥的情況下所尋找到的一點刺激,就像我們現(xiàn)在年輕人喜歡吸毒一樣。這種愛情可取嗎?答案是否定的!所謂有惡因必結(jié)惡果,所以安娜最后撞車自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怨不任何人,更怨不了什么社會制度。作者不是主觀的,他是讓筆下的人活起來,讓他們按生活的軌跡自動運行,也就是說,真正的作者是嚴格遵循生命軌跡的,而安娜的生命軌跡,最后也只有滅亡!這是天意。天不能容忍她!作者以他的天之筆也不能容忍她,如果非要說她是被舊制度害的,那么舊制度為啥不去害基蒂?她也是主人公啊!她為什么過的那么幸福,偏偏有意做給安娜看似的。事實上,她確實要作給安娜看的,同時也是給讀者拿來對比安娜看的,這是偉大的藝術(shù)手法!讓讀者明白作者的苦心。
《安娜卡列寧娜》的讀后感1000字 10
“一種仿佛她準備入浴時所體會到的心情襲上了她的心頭,于是她畫了個十字。這種熟悉的畫十字的姿勢在她心中喚起了一系列少女時代和童年時代的回憶,籠罩著一切的黑暗突然破裂了,轉(zhuǎn)瞬間列車高速開來,她拋掉紅皮包,縮著脖子,兩手扶地地投到車廂下面,她微微地動了一動,好像準備馬上又站起來一樣,撲通跪下去了。同一瞬間,一想到她在做什么,她嚇得毛骨悚然。她想站起身來,把脖子仰到后面去,但是什么巨大的無情地東西撞在她的頭上,從她的背后碾過去了!系郏埶∥业囊磺!’她說,感覺無法掙扎……
安娜就這樣死了,我倒在布滿沙塵和煤炭的鐵軌上。一個那么真摯、動人、生機勃勃的生命就這樣逝去;仡櫚材鹊娜松壽E,從有一個快樂單純的家庭,快樂的生活,到渥倫斯基的介入,并美其名曰“愛情”。而這個“愛情”的到來,卻帶走了她的一切?赐赀@篇文章,我覺得托爾斯泰最擅長的不是揭露社會制度,而是對人類道德的自我審判和思索。安娜是要所謂的婚外情,還是要家庭,這個十分矛盾的問題即使放在現(xiàn)在,也應該能引起人們的深思。而這個“愛情”,僅僅是因為對方長得帥,能用甜言蜜語打動她。
安娜應該是一個誠實、勇敢、十分有人格尊嚴感的女性,當她要脫離原來的生活時,她勇敢地向丈夫決裂。她是一個正直而不放蕩的女人,她追求真摯的愛情,她曾對渥倫斯基說:“愛,我所以不喜歡那個字眼,就因為它對于我有太多的意義,遠非你能理解的。”安娜掙扎在貴族社會虛偽的污泥里,極力想得到超脫,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婦女不是被玩弄的對象,不是男性生活的點綴品。她將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摯的愛情里,企圖尋到道路來徹底解放自己和人格,為此,她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
安娜對愛情的追求與對上流社會虛偽腐的厭惡之間的沖突,是安娜最終悲劇的主要原因。這種沖突首先體現(xiàn)在于丈夫卡列寧的矛盾中,卡列寧是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她之所以需要家庭,是因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這樣一個點綴品。他對宗教、對文化的愛好,只不過是升官的敲門磚而已?袑庍@種冷漠、虛偽、一心想往上爬的思想,是安娜所不能容忍的。當渥倫斯基相愛了。
然而渥倫斯基只是使她陷入一個更虛偽更欺騙的處境中,這個社會就是通過他展現(xiàn)了貴族階級的自私與冷酷無情,最終把安娜逼上悲劇的絕境。
細細品味完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安娜在當時那種環(huán)境下的痛苦與無奈。安娜的命運值得同情但更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她被逼上絕路,是社會的罪過,她的死更是對河岸社會的一個反抗,她對自由愛情的追求,對自身人格解放的追求,都應該值得我們學習。
《安娜卡列寧娜》的讀后感1000字 11
昨晚把《安娜·卡列寧娜》看完了,是簡版的,了解了大概內(nèi)容,F(xiàn)在看書大有:“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味道。
書中有段話我始終不能理解:
“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臉,就連左臉也由他打;如果有人奪走了你的上衣,連襯衣也給他……”
我曾經(jīng)看到過前一句,是在一篇佛學的文章里。但我一直不明白,這就是佛學的忍辱負重的精神嗎?這就是“慈悲為懷”的闡述嗎?為什么?
說不清看了這本書什么感覺。
“安娜在年輕時由姑母做主嫁了大她二十歲的官僚卡列寧,一直安于賢妻良母的生活。但與渥倫斯基的邂逅,又重新喚醒了她對生活和愛情的追求。當時的上流社會,私通并不少見,但安娜不愿長期欺騙丈夫,毅然把她與渥倫斯基的曖昧關(guān)系公開,從而被上流社會拋棄,同時也被卡列寧報復。她拼命掙扎,但還是無法擺脫悲慘的命運,最后臥軌自殺!
書中也有段對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假定你結(jié)了婚,你愛你的妻子,但是又被另一個女人迷篆…”
“對不起,我不理解這樣的假設,怎么可能呢?正像我不理解我怎么能在用過餐后馬上又到面包店里去偷面包一樣!
“為什么不哪?面包有時那么的香,很難抵擋它的誘惑的1奧布隆斯基邊說邊笑。
列文也笑著說:“無論發(fā)生了什么事,都不要去偷面包。”
奧布隆斯基大笑起來:“我遇上道學先生了。如果有兩個女人,一個非常愛你,但你卻不能給她愛;另一個為你犧牲了一切,而且對你無所求。你會怎么辦呢?悲劇往往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
“假使你愿意聽我的意見,我就說,我不相信會有這樣的事發(fā)生!
“你始終如一,這是你的優(yōu)點,也正是你的缺陷。你有始終如一的性格,你要整個生活也是始終如一的.,但問題是,現(xiàn)實生活決不可能這樣的,人生一直在變化,生活是多彩的!
列文嘆了口氣,沒有回答。……
我在書外同樣嘆了口氣。
人,太復雜,太麻煩了!
很多時候事情并非橫是橫,豎是豎的。
但是看到列文的比喻我還是忍俊不禁,有意思!
我想起上學時的一件事,有個學習較好的同學抄作業(yè),同學都意外,問:你怎么會抄作業(yè)?同學反問:“放著作好的飯菜不吃,為什么還要再去做?”
這是哪種邏輯啊?
安娜的結(jié)局比較悲慘,她得到幸福了?我以為沒有,有也是短暫的或強裝的,否則她怎會臥軌?
不同的社會成就不同的故事
《安娜卡列寧娜》的讀后感1000字 12
這是一部厚重的書,不僅在于它近千頁的篇幅,還在于它所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真實的歷史畫面、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激烈的思想沖突與真摯的情感。
安娜與伏倫斯基和列文與吉蒂兩條愛情線索相互交錯描述,一悲一喜,一暗一明,相互纏繞又豁然分道揚鑣,悲喜相襯,令人悵然。同時夾雜大量對土地與農(nóng)民關(guān)系的敘述、政治評論,對現(xiàn)有社會制度缺陷和隨資本主義發(fā)展沙皇制度所暴露出的弊端以及上層社會奢侈生活的批判與不滿,也抱有對時人提出的解決辦法懷有質(zhì)疑而自己卻無法提供更好的方案而產(chǎn)生的`沮喪。前者是本書的特性,后者是托爾斯泰作品的共性,時代使然嘛。
愛情與法律關(guān)系,世俗觀念與宗教信仰,個人對幸福追求和社會倫理道德等等這些之間存在著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ハ嗖录膳c不信任則是安娜個人悲劇的催化劑,而她的臥軌自殺則是時代悲劇的體現(xiàn)。仔細分析好像誰都是對的,拼湊在一起便全都是錯的,必須有無辜的人做出無辜的犧牲,否則就是集體的毀滅。
個性是人物的靈魂,矛盾是情節(jié)發(fā)展的動力,將個性鮮明的人物揉合進一個又一個矛盾里,故事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老托爾斯泰長于此道,加之他對現(xiàn)實生活的切身體會與對世事的真知灼見使他的文章具有深厚的底蘊。
托爾斯泰的作品所考慮的問題主要又一個即要不要給農(nóng)民土地。農(nóng)奴制剛剛廢除,生產(chǎn)力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龐大又落后的沙皇俄國在突飛猛進的英法面前相形見絀。占全國九成以上的農(nóng)民大多耕種著地主的土地,沒有生產(chǎn)積極性,作為大地主的托爾斯泰在個人利益與農(nóng)民利益之間徘徊。怎樣實現(xiàn)利益的最大化,使生產(chǎn)資料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是托爾斯泰所關(guān)心的問題。資本主義在俄國有了一定的發(fā)展,而農(nóng)業(yè)卻長期停滯不前,造成的巨大貧富差距遠遠超出安全系數(shù)而俄國還要進行對外戰(zhàn)爭。在作家看來只有讓土地所有權(quán)給占絕大多數(shù)的農(nóng)民,農(nóng)業(yè)才會欣欣向榮,國家才會安定并正常發(fā)展,但這勢必損害占統(tǒng)治地位的地主階級的利益,而列夫?托爾斯泰正是其中之一。
對于安娜?卡列寧娜的對愛情的追求,我無法作出公正合理的評價。一是因為在現(xiàn)代中國這是一件極其容易解決的事情(到民政局走一遭用不了一個小時),而在遙遠時代的遙遠俄國的復雜關(guān)系令我難以理解;二是正處于青春期的我對于“愛情”并沒有一個準確清晰的概念,所以不敢妄加評論。只是覺得兩個人在一起,裝點呆、賣點傻,何必分清“絲瓜藤和肉豆須”。
《安娜卡列寧娜》的讀后感1000字 13
《安娜卡列寧娜》是俄國文學巨匠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在中國,一個人就算沒聽說過列夫·托爾斯泰、不知道《安娜卡列寧娜》這部小說,十有八 九也聽說過《安娜卡列寧娜》開篇的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僅是這,應該就可以看出托翁的作品在中國的影響力。
其實,早在初中時,我就看過《安娜卡列寧娜》的開頭,后來又不止一次地嘗試看這部小說,依然只看了開頭。我已記不得一次次阻礙我看下去的是那么多長長的容易搞混淆的名字還是似乎永遠看不到結(jié)尾的篇幅。我決定這次無論如何都要把書看完。然而我發(fā)現(xiàn),哪怕文中像“奧布隆斯基”和“斯捷潘阿爾卡季奇”這般的頻繁切換已經(jīng)極少會對我造成困擾,完成《安娜卡列寧娜》的閱讀對我來說仍然不容易——我前后花了三個月才看完。不是小說晦澀難懂,實在因為我對內(nèi)容無法感興趣,而它還那么長。
安娜的確勇敢,可是如果所有人都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因此不能幸福,這勇敢就是匹夫之勇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從始至終都不曾同情過安娜,也從未羨慕過她和弗龍斯基的那段愛情,甚至我覺得安娜的丈夫才是可悲值得憐憫的。安娜和弗龍斯基的感情從一開始就是錯誤:弗龍斯基是貪戀安娜的美貌和由此散發(fā)的獨特魅力,安娜則是被弗龍斯基的追求給她平靜如死水的婚姻生活帶來的刺激和新鮮感沖昏頭?∧忻琅g的一見鐘情實屬正常,然而奢望僅僅靠著漂亮的容顏來維系一段持久的愛情也是荒謬。弗龍斯基是當時俄國上流社會一個典型的花花公子,他也有一些優(yōu)點,對安娜也不算壞,然而紈绔子弟身上的輕浮和浪蕩也一點兒不少,他那膚淺的愛情根本承受不了安娜飛蛾撲火般的決心,這就注定了安娜的悲劇結(jié)局。這段愛情我無法理解更無法欣賞,故事讀得艱難就在情理之中了。其實相比較與安娜的這條主線,另一條平行的主線列文的經(jīng)歷對我的吸引力還大一些。雖然列文也有一些明顯的缺點,但他和基蒂的愛情更接地氣,讓我心生歡喜。
雖然就個人喜好來說,我無法給《安娜卡列寧娜》更多積極的評價,但就小說的偉大程度來講,我不敢有半點微詞。《安娜卡列寧娜》描寫的人物眾多,而稍微重要一些的人物都有其獨特又鮮明的.個性。不僅如此,在小說里,我們可以知曉那個時代俄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上流社會里普遍的愛情婚姻狀況,一個變革的時代里不同人的思想和精神狀態(tài),當時俄國的經(jīng)濟和科技發(fā)展情況等等?梢哉f,如果你想大致了解一下19世紀的俄國,又不愿意讀一些略顯枯燥的歷史著作,那么很多問題都可以從《安娜卡列寧娜》中找到答案。
這寥寥千來字算是對我斷斷續(xù)續(xù)花了三個月的時間閱讀《安娜卡列寧娜》一個草率的交代。因為這閱讀的艱難,我感覺以后可能不會再有勇氣去挑戰(zhàn)閱讀列夫·托爾斯泰的其他長篇小說,所以,對大文豪托翁的在天之靈我想我更沒法兒好好交代了。
《安娜卡列寧娜》的讀后感1000字 14
我喜歡有情趣一點的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因為我自己缺少那種東西。最怕和一本正經(jīng)的男人呆在一起,因為會很不自在,最可怕的是那個男人可能還是假正經(jīng)。做作的女人很丑,做作的男人卻讓人覺得很惡心?催^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寧娜》的人可能知道,安娜的丈夫——卡列寧。說到卡列寧,讓我想起了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中那頭狗,它也叫卡列寧。不過我覺得米蘭昆德拉的卡列寧比安娜的丈夫有趣多了,至少在主人面前它只是一頭狗。不像卡列寧,在安娜面前,時時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圣人,而不是一個丈夫,不是一個情人。
卡列寧可以說一個很合格的丈夫,但也是世上最失敗的丈夫,最沒有男人氣質(zhì)的情人。因為他看著安娜的情人,弗龍斯基在他的家里和自己的妻子當眾調(diào)情竟然都不發(fā)怒,要是一個正常的男人,稍微有點血氣的,肯定是要向弗龍斯基下戰(zhàn)書的。放到現(xiàn)實里,脾氣差一點的男人,說不準就將那情人直接打死了。而他卻轉(zhuǎn)過身出去了,把自己的家留給安娜和她的情人。知道他當時在想什么嗎?他在想:挑戰(zhàn)是不和理的,會敗壞自己的名聲,會讓自己很難堪。安娜知道自己是愛她的,他這是給她一個機會,希望她會悔改。最后安娜到死都沒有悔改,她拋棄了卡列寧,狠心離開了最愛的兒子——阿廖沙。只因為卡列寧沒法給她愛情,她沒看到卡列寧的愛情,她追求的愛情他給不了。她和弗龍斯基到國外去了,她追求她的愛情去了。最后為了愛情,她自殺了,她鉆進了那輛疾馳而來的火車,結(jié)束了她痛苦的一生。因為這個世界給不了她愛情。
女人是一種奇怪的動物,也是一種可憐的動物。她們可以為了一段感情不顧一切,因為她擔心以后再也遇不到一個讓自己心動的人,所以他她們愿意孤注一擲,拿一生去賭一段愛情,沒給自己留任何退路。通常女人都不太喜歡大道理,戀愛中的女人更是患了聾耳病。深陷感情中的女人根本不思考,更多是受感情的驅(qū)使,感情是她生活下去的全部動力。看過席絹寫的一句話:一個女人要有很多很多的愛,沒有很多的愛,就要有很多很多的錢,沒有錢有健康也是好的。說來說去,對一個女人來說更重要的'還是一個‘情’字。難道卡列寧的條件還不好嗎,可是安娜還是走了,因為她要的是愛情,而不是一個時時想著自己的行為是否足夠高尚的圣人。說到底他最愛的還是他自己,還是他自己的名譽,他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她的感受。不難理解為什么看到卡列寧,安娜心里就會生出源源不斷的厭惡。
一個男人愛不愛自己,女人比任何人都清楚。不管外界怎么說這個男人,不管他在別人眼里多優(yōu)秀,多不可得。你給不了我愛情,就不是一個好情人,好丈夫。女人要的是一個愛自己的情人,而不是一個時時等著自己去反省去后悔的圣人,這樣的寬恕留不住一個女人,她更愿意看到一個男人為自己頭破血流。因為從這些行動中,她看到了這個人是在乎自己的。一個圣人不配得到女人的愛情,因為他時時注意的是自己是否足夠高尚,而不是身邊的這個人在想什么,她為何痛苦為何哭泣。
【《安娜卡列寧娜》的讀后感1000字】相關(guān)文章:
《安娜卡列寧娜》讀后感01-20
《安娜·卡列寧娜》讀后感06-27
安娜卡列寧娜讀后感10-09
安娜卡列寧娜讀后感10-21
讀《安娜卡列寧娜》有感08-31
安娜卡列寧娜讀后感(精選6篇)07-31
安娜卡列尼娜影評04-07
安娜卡列寧娜讀后感(通用10篇)03-04
安娜卡列尼娜閱讀感想03-02
《安娜·卡列尼娜》學習筆記精選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