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說《文化苦旅》讀后感范文
時光流轉千年前,在風沙彌漫的戈壁中,有這樣一群人,伴著駝鈴聲陣陣,手上的獵旗隨朔風飄揚。沙塵迷了眼,模糊了遠方的視線。一串串厚重的腳印,打開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大門。領頭的那人,叫張騫。
時光流轉千年后,在了無人煙的大漠上,天空下飛鳥絕跡,有一人背負行囊踏上這片土地。他閃爍著光芒的眼膜中,是那堅定的信仰。他不是冒險家,他是個文人,去尋覓曾消失不見的文明,亦是在探索古人的智慧。他,叫做余秋雨。遼闊蒼穹中,唯他一人走在這充滿艱辛的路上;熠熠星河,唯他一人日復一日地走在那孤獨的文化路上。
我于是翻開了這本《文化苦旅》,在精神世界里追尋著余秋雨先生的足跡。
沙山月泉相映好
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光與影以最暢直的線條進行分割,金黃與黛赭都純凈得毫無斑駁,像一面用巨大的篩子篩過一般,熱浪翻涌起的風將沙山勾勒成優(yōu)美的線條。他停下腳步,駐足于鳴沙山上,向遠處火得燦爛的夕陽致敬。轉身,他眼睛一亮,在這雄奇壯闊的鳴沙山后,竟又一輪明月般清澈的溪流,山上狂風肆掠,山下水平如鏡,他知道,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月牙泉。巍巍鳴沙,娟娟月泉,就這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正如北方人的粗獷與江南人的靈秀組成了中國這個群。
他曾說:“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人生才顯靈動,世界才顯精致。”他走在路上,走過了沙山月泉相映好。
陽關歷史自嘆惋
他繼續(xù)走在風沙席卷的沙漠中,只見一座高高的石碑矗立在沙丘上,周圍一派荒蕪,甚是頹廢不堪。他漸漸走近,只見石碑上模糊不清的刻痕印著兩個字“陽關”。曾記否,陽關古時是通商之地,關隘重鎮(zhèn)。如今城墻早已如過眼煙云般不復存在,昔日的繁華景象如夢般閃現(xiàn),那輝煌的歷史不會有人想起,只那孤傲的巨石獨自守望,幽咽的聲音對往來的人發(fā)出無盡的控訴。他忽然想起王維溫厚的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彼匀挥窒肫鹉鞘O一時的唐人風范,那豪邁、灑脫、上進、大度……可那唐人風范還是抵不過歲月的磨折,終是消散不見。正如余秋雨先生在書中這樣寫道:“陽關坍塌了,坍塌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身后,沙墳如潮在;身前,寒峰如浪!彼陉栮P的嘆息中,走向下一處文化。
莫高窟絕美壁畫
走進漆黑的石窟,那殘破的壁畫雖已不完美,但還是能夠看到古人的智慧與才能。他仿佛看到,幾千年前,人們在這修整壁畫,來自各地的商旅駝隊、僧人等一群有一群人來這里駐足觀賞。金光透過窗戶,折射到壁畫上,洋溢起神秘的金輝。莫高窟的壁畫記錄了中國的歷史,如一位老者,見證了朝代的興衰、歲月的輪回、生命的存亡。它的顏色是厚重的,沉淀了幾千年的風沙,令世人仰慕。
莫高窟最終被譜寫成一首意蘊深長的詩,一支悠遠回旋的古曲,一個永不泯滅的神話。余秋雨先生感受著莫高窟的情誼,繼續(xù)行走在文化之路上。
他走在路上,以他那熱血沸騰的意志、堅定不移的信念,走在文化解密、文化傳承的路上,他重新走過那消失的古文明,仰著頭,朝那充滿希冀的文化圣地走去。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余秋雨先生走在文化之路上,亦是走在人生之路上,他肩負使命,就是去傳承古人的智慧與文明。
走在路上,我們亦不忘初心,踽踽前行,與信仰一路同行。
【小說《文化苦旅》讀后感】相關文章:
文化苦旅讀書感文化苦旅閱讀體會12-13
《文化苦旅》教案06-23
文化苦旅作文01-28
文化苦旅經(jīng)典段落05-11
《文化苦旅》好詞06-17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04-10
文化苦旅閱讀筆記06-08
文化苦旅閱讀感悟10-07
《文化苦旅》讀書感想06-18
書寫文化的苦旅作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