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做研究》讀后感
讀了鄭金洲教授的《教師如何做研究》一書,對研究成果的表述有了更為清晰的理解,感受頗多。鄭金洲教授是我“認識”的比較早的一位專家型的學者,說起認識也是通過他的著作走進他,下面把我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克服兩種傾向,提升研究成果。
鄭金洲教授在談到教育敘事時指出:教育敘事的兩種不良傾向是碎片化和描述化。對于教育敘事,我自有我很深的體會,我并不贊同鄭教授所說的碎片化,雖然對于專家而言是碎片,但對于一線教師而言是自己辛勤耕耘的結果,我們剛開始寫教學隨筆的時候不要害怕是碎片,正是這些碎片讓自己的思考更深入,當我們擁有很多這樣碎片的時候,要學會梳理,用自己的思想把碎片穿成美麗的項鏈。從不知道怎么寫到寫得比較好,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書寫中去反思,在反思中去提升。當我們書寫到一定程度后就應該克服這兩種傾向,寫出一些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內容,提升研究的成果。
二、堅持書寫隨筆,享受幸福教育。
作為教師要堅持記教學隨筆,教學隨筆是在一種在無意識的形態(tài)下回顧自己行走的歷程,留下自己的心靈軌跡。正如一位哲人所言:“走別人的路,雖然省力,卻很難留下自己的足跡,走自己開辟的路,卻充滿著奮斗的歡樂和笑聲!被仡2003年以來我用教學隨筆記錄課改的歷程,記錄和教師一起研究的過程,記錄教學的點點滴滴,如今當我翻閱自己近80萬字的隨筆,我享受到更多的還是幸福。書寫教學隨筆就是在大海邊撿拾一個一個美麗的貝殼,只要我們堅持去撿,一定會滿載而歸。從我書寫教學隨筆的心路歷程中告訴我:堅持就是一種品質,在堅持中拉長自己的人生幸福,享受幸福的教育。在書寫隨筆中梳理自己思考的過程中,我越來越感受到教育教學的幸福所在。讓我們在書寫隨筆中進行反思,在書寫教學隨筆中享受幸福的教育。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借助科研提升反思的效果,在反思中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在學?蒲兄袌猿謺鴮戨S筆,享受幸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