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讀后感(通用12篇)
導語: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面,讀了自私的基因這本書,你都從中感悟到了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淖运降幕蜃x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1
基因在億萬年的進化長河中廝殺幸存并不是因為它們本身懂得競爭和爭取,自私只是一個比喻。基因才不懂得要存活下來自己必須得做什么,必須得擁有什么條件,得適應什么環(huán)境,存活就存活了,那些億萬年來死亡消失的基因連自己敗在哪里都不會知道,就像這些幸存下來的基因也不會知道為什么偏偏是自己得以幸存,或許,只是一個很隨機很偶爾的機遇。自私只是一個比喻,人類的比喻。
很喜歡作者的這種表述方式,喜歡他談論這些東西的口吻。喜歡他一再強調自己只是在用一個人們的都很喜歡都很容易理解的比喻來闡述基因的不自覺無意識無目的性。喜歡他有時候得費力的向我們說明,些些的矛盾我在會意的時候往往內心里是充滿笑容的。
作者用自私這個比喻想要表達的卻和自私這樣一個人類術語完全相悖的'理念。有時候我看著這些矛盾的表述不禁佩服起作者來。正如作者所說,他只能用這個我們都能理解的比喻來做這次闡述,所以,這個標題很恰當卻又很不恰當。
其實讀完這本書是和DM巴斯的進化心理學混著讀的,讀完還是有些想法的,只是自己的能力實在有限,也表達不出什么。不過相信以后會有機會的。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2
這是嚴琦推薦的一本書,生物學方面的書,據(jù)說是進化論方面的經典著作。不過全文通俗易懂,中間稍微擺弄了一點淺顯的博弈論知識,完全不妨礙外行人如我來閱讀。
針對動物進化問題,作者道金斯認為自然選擇的基本單位不是個體或種群,而是基因,自私的基因。并把我們人類及其他所有動物都描述成是我們的基因創(chuàng)造的機器。所有的行為都可以歸結為基因的自私行為,即為了更好的復制,傳播。所有的利他行為,也僅僅是自私目的.下的有限利他行為。
還好作者強調了,“不涉及到意識的動機”,要不然真的有點像嚴琦說的那樣有點“反人類了”。正因為這樣,在看書的時候,我時刻提醒自己,這是在講沒有意識的動物,這是在講沒有意識的動物。作為一個人類,我還是希望世界能美好一點的,雖然,基因可以這樣的自私。慶幸的是,作者提到了意識的非一般的作用。特別是在講到意識的產生的時候,“把意識視為一個進化趨向的終點”,生存機器最終從主宰它們的基因手中解放出來,變成有能力,甚至是有拒不服從能力的決策者,比如說拒絕生育。
雖然要知道這本書寫的不是基于人類的行為,但作為一個外行人的收獲,也許更多的是將人類納入這些“準則”中去思考,反思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自私行為和利他行為。當然,最好是同時懷著一顆積極的心。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3
閱讀了《自私的基因》一書,我受益匪淺。該書的作者道金斯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和別具一格的觀點不動聲色地揭露了生命的本質,回答了人類存在的意義。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了一個顛覆我們習慣認知的觀點——所有的生物包括人類都是基因為了延續(xù)自身所利用的機器。最初,我?guī)е闷嫘暮桶胄虐胍傻膽B(tài)度讀了下去,最后才覺得震撼與驚奇。我折服于作者強大的聯(lián)想和滴水不漏的解釋。
道金斯認為,父母對子女的愛事實上是一種親代投資,是基因為了延續(xù)自身,控制親代對子代進行撫養(yǎng)。而兩性之愛,則是生物為了用有限的親代投資撫養(yǎng)更多的子女,以保證基因的延續(xù),所以利用異性的.親代投資,撫養(yǎng)現(xiàn)有子代。
但是,人類恰恰是自然中標新立異的群體,我們由于文化的因素,不完全受制于基因。我們會收養(yǎng)與我們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會不顧一切地愛一個人,會在子女的文化教育上付出巨大。我覺得,也許正因為文化,人類才能夠約束自私的本性,人類才有了七情六欲,有了比生存更高的追求,才變得與眾不同。
這本書帶我深入了解了生物的行為動機,基因的強大控制力,人類的生而不凡。我驚嘆自然的精妙,生命的精妙,更驚嘆人類的偉大。它是我生物學習的啟蒙書,讓我終生難忘,終生受益。
人類是自然進化的奇跡。我們因基因而存在,因基因而生活;因文化而不同,因文化而進步。這兩者推動著我們人類從過去走向未來,從平原走向頂峰,從當下走向未知的終點。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4
大約是年齡的原因,現(xiàn)在的我對所有的小說喪失了興趣,只肯去閱讀一些我感興趣并能記住的書藉。
英國人理查德道金斯在40多年前出版的《自私的基因》是我很感興趣的科普讀物,我曾向很多朋友推薦過。當下,我與全中國的人們一樣都因疫情而宅在家中,對于有趣的書,當然值得再次翻閱。
時間回到40億年前的地球,科學家們將那時的海洋稱之為“原始湯”,在原始湯中極偶然的產生了大的有機分子,某個時刻,一個非凡的有機分子偶然形成,它能夠復制自己,這之后漫長的時間里,生命產生。
幾十億年后,它們早已不是海洋之中游曳的分子了,它們在天空中飛翔,它們在山林中奔跑,它們遍布地球的每個角落,它們是你,它們是我,它們是我們。
科學家們稱它們?yōu)榛,而我們就是基因生存的容器?/p>
此時坐在電腦前的你,或是正在你旁邊呼呼大睡的貓,我們的身體里,總有著某些共同的相似的基因,它們都來自于40億年前的原始湯。
基因是不朽的。
它們一代一代的從一個個體轉到另一個個體,并用自己的方式操縱著這些個體:它們將在這些個體衰老死亡前拋棄個體容器,實現(xiàn)轉移。以這樣的方式,它們在億萬年的時間里,得以永存。
個體是不穩(wěn)定的.,它們不停地出現(xiàn)與消失,生命渺小如微塵,但是基因卻像鉆石一樣長存。
我們人類的生命是短暫的,短的幾年幾十年,長不過百年。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從大概率上來講,體弱多病的總是老年人,而年輕人總是顯得身強體壯。那是因為,基因這個鬼東西,它需要人們在年輕強壯時生育繁衍,一旦實現(xiàn)后代延續(xù),基因已經得到了傳承,那么,之前的那個軀體容器,老、破、殘、死,都不再影響基因的生存,再也與它無關,將會得到它無情的拋棄。
所以基因就是自私的。
有的基因能生存100萬年以上,而有的基因甚至第一代都熬不過,原因在于長壽的基因都掌握著看家本領,即它們善于制造供它們生存的容器,它們讓容器一代代的進化適應環(huán)境。地球上生物大滅絕共發(fā)生了五次,最近的一次是6500萬年前的恐龍大滅絕。隨之而消逝的,是它們的基因。
按照理查德道金斯的定義,運氣不論好壞并無規(guī)律可循,一個一貫敗陣的基因不能怪自己運氣不好,因為它本來就是個“壞的”基因。這一點,與達爾文的進化論是一致的。
雖然地球上物種滅絕了一次又一次,但始終還是有生存下來的物種,原始人“阿爾迪”的第一塊骨骼化石于1992年在埃塞俄比亞出土,他生活在距今440萬年以前。亦即,我們人類,在這個地球上已經繁衍了440萬年。
我們盡管已經完成了基因的繁衍功能,但就每個個體來說,還是想要盡量地生存得更加長久,不甘于只是承載基因的容器。理查德道金斯發(fā)現(xiàn),成功基因的一個普遍特性就是,它們通常把它們的生存容器的死亡時間拖至個體生育之后。
因此,他提出了兩個有趣的觀點,第一,人類可以延長生育時間,即可以拖到40歲以后再繁衍后代,這樣才能讓基因對你手下留情;第二,我們可以想辦法去“愚弄”基因,讓它以為它所寄居的個體比實際的要年輕。即,你在一個老年個體中越能模仿或模擬青年個體的特點,不論這些特點看來是多么表面化,那個老年個體應該生存得越久。
這是一種“擬態(tài)“。
其實在自然界中為了生存下去,物種的擬態(tài)比比皆是。比如枯葉蛺蝶,會擬態(tài)一片枯葉來逃避昆蟲天敵的獵殺,使它生存期更長久;蘭花螳螂不僅可以擬態(tài)成白色,還可以隨著蘭花的生長而變色,更是迷惑天敵獵殺獵物的高手。
中年人或老年人擬態(tài)年輕人,就可以迷惑基因,讓它以為你還很年輕,于是,它會給你更長的歲月。
如果說這本書帶給了我什么啟示,那就是更加堅定的保有我的赤子之心,保有身上的少年氣。
既然生物學上已經給出了支持年輕化的理由,那么在心靈上也就更加釋然了。所以你才可以像年輕人一樣任性妄為敢愛敢恨,所以你才可以像年輕人一樣勇敢熱血異想天開,因為你的基因啊,它就以為你是一個年輕人。
人到中年的周華健彈著吉它微笑著唱出《少年》:
“昂首走了好久好遠,在世界的盡頭撒野,卻想念最初的少年……我唱著每一首歌,留住的快樂。有些路用力走著,有些傷用生命愈合,我還能微笑著活著
……歲月總是跑在靈魂的前面,好在還有一點信念陪我們完成每一天。別忘記心中的少年,狂奔的勇敢的最初的少年“。
別忘記心中的少年。他像鉆石一樣永存。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5
我們的基因從何而來?不朽的雙螺旋——這只是《自私的基因》第三章的小標題,卻是道出了基因的最基本特點,從遠古而來。
我們人類是復雜而高級的物種,有思想、有技術,能控制地球上的資源、對其他物種有生殺予奪的權力,是地球的主宰。而作者理查德·道金斯卻認為基因控制了人類以及其他一切物種:地球上千姿百態(tài)的物種都只是生存機器。是誰的生存機器?是基因的!我們都是同一種復制基因,即雙螺旋DNA分子的生存機器,根據(jù)道金斯的理論,在我身上存在的雙螺旋,一個來自父親、一個來自母親,這二條DNA的基因組上溯至唐宋元明清三國秦漢春秋戰(zhàn)國到三皇五帝,基因組一脈相傳,我相信在近3000年的時間里,我的DNA沒有大的突變,我和我的祖先在作為人類這個物種上也沒有多大的改變,一代又一代的祖先同時也包括我,我們的軀體作為保護基因的載體,為基因的正常運作提供了穩(wěn)定環(huán)境的“皮囊”。而基因所做的只是復制、遺傳。
幾乎要把自己作為宇宙中心的人類來說,作者的這個觀點有點讓人難以接受,我們作為基因的載體,也只承擔了一個短暫的瞬間而已,我們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我們的基因能在更長時間、更多空間里長久的.遺傳下去。我們以及其他一切動物都是各自的基因所創(chuàng)造的機器,以供基因源源不斷的復制生存下去——這就是本書的論點。
道金斯在本書中向我們闡述了這樣的觀點,自私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成功的基因一個突出特性就是其無情的自私性,這種基因的自私性通常會導致個性行為的自私性;同時基因為了達到其自私的目的,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會滋長一種有限的利他主義。但這種利他主義的出發(fā)點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我們所認同的無私的母愛,作者的觀點確是:母愛不過是自私的維護自己的下一代,希望自己后代得以延續(xù)并優(yōu)化的體現(xiàn)。雖然這個觀點太過無情,卻也讓人無法辯駁。
剛才說過我們的基因和幾千年前祖先傳給我們的那條DNA沒啥大的差別,但大不同的是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幾千年文化科技知識的積累,社會總體氛圍等等,這一切的發(fā)展可以說更有利于生存機器的生存。作者在道出人的自私基因的同時說道:“我們具備足夠的力量去抗拒那些與生俱來的自私基因,在必要時,我們也可以抗拒那些灌輸?shù)轿覀兡X子里的自私母體!蔽覀冏鳛榛虻妮d體而被創(chuàng)造,但我們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去反對我們的締造者。
人類社會發(fā)展至今,基因也以另一種溫和的方式來體現(xiàn)自私的一面,比如這幾千年間形成的社會道德體系、法律法規(guī)等,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今天,基因的個體自私行為要適應群體發(fā)展的需要,就如上面提到的有限的利他主義;蛳胍d綿不絕的延續(xù),他的載體就需要一個穩(wěn)定的生存環(huán)境、很好的社會氛圍,于是人類這個物種基因,為了更好的繁衍生息,保護著其他低等物種,保護著地球這個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盤。
基因在客觀上是自私的,和諧發(fā)展始終是這個社會必不可少的元素。比如目前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基因,一上來就想滅殺宿主人類,終將會被人類滅殺,如果其基因變異到能和人類共存,那將是長久的勝利。獨樂樂,體現(xiàn)的是基因個體的自私,眾樂樂,體現(xiàn)了基因既利他更利己的自私,說明基因已經開啟了更高級的自私行為。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6
這段時間有機會品味過《自私的基因》這本對當今社會有著巨大影響的巨作,真是思緒萬千。在我看來這就好比對達爾文的《進化論》有著相輔相成的作用,它得意更好的向人們展示基因傳承之間的重要聯(lián)系和本質所在,我想基因是沒有錯的這只是他單純的本能而已。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生物所謂的行為其實都是由本身的基因來操作控制的,打個比方父母會對自己的后代盡心盡力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保護自己的后代,人人都知道因為父母是愛我們的。然而通過書中的觀點來看根源可能并不是那么的正確,因為一切都會歸根于基因的內在的自私行為,也就是基因想要傳承下去那么就會給予父母一種要保護自己的孩子的本源意識以此來達到讓自己的基因后代生存下去的目的。聽上去是殘酷的,但其實從基因的角度來說這就是為了生存下去而必須存在的手段。想來這聽上去是十分殘酷的,也會有人去質疑此觀點的正確與否,其實不管它是不是徹底遵循規(guī)律的,但這無疑就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本書的作者公開表明自己是無神論者,所以此作品也是其用來闡述自己觀點的重要著作之一。當我們讀過此書之后我們不得不去深思,人的根源就是基因內部的潛意識,基因的生存意識也是天生的。就像有的人做的是自私的事情,有的人卻喜歡無私的奉獻。其實這無非是“利己行為”和“利他行為”的差別,在我看來本質上都是為了能夠是自己過得更好。也就是說這里的自私的基因并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種只會為了私欲而進行無休止的行為的貪婪的人,其實是在某一種情況下我們?yōu)榱耸亲约耗軌蚋玫乇H聛砦覀儾坏貌蝗ミx擇明面上對我們有利的一方面,因為從基因的角度來說我們必須要在能夠保全自己的情況下才會去選擇適當?shù)倪M行無私行為。打個比方,當一個父親在和他很好的朋友進行合作一起打拼開公司時,自己的孩子這時需要進入大學進修,老父母也已經年邁,正是最需要經濟支持的時刻,若是繼續(xù)進行這種不穩(wěn)定的賺錢方式無疑是具有很大的風險因此就算是對方覺得不理解覺得是你對不起他,但是為了自己的家庭我想大部分人都會選擇這個時候去向對你拋出橄欖枝的穩(wěn)定企業(yè)奔去。就此而言我們仔細想想這到底能不能夠稱為自私呢?這就是之前提到過的所謂不論是利己還是利他都是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好。就像有的人認為一直幫助別人就是自己的樂趣,自己就能夠過得很快樂這從另一方面來說就是為了能夠讓自己得到快樂而做出的無私行為。所以從根本上還是沒有改變基因自私的本質。
基因最大的樂趣與根本目的所在就是擴大領地,傳承后代。然而雌雄之間的結合也在基因的思考范圍之內,計劃生育對于基因來說是必要的。然而不同的物種也決定雌雄利益的不同。在人類之間雌雄結合就好比開了一家公司而后代就好比經營盈利,在整個公司的'經營之中雌性一般付出資源的較多,因此雌性會十分慎重的選擇。這也是基因的本能自私主義所在,同時基因為了能夠更好的生存也就是利己就會選擇幫助他人比如大魚需要小魚去對他的口腔進行清潔,就會吞入一些小魚,然而在這同時小魚也要生存也是為了自己能夠更好的生存下去就會吃一些大魚體內的營養(yǎng)物質,這也無法說出到底是誰不厚道,這就是基因為了能夠更好的成長,為了能夠傳承的更久遠因此將自己與他人就行合作,這也就是為了能夠強大自己。
縱觀整部書籍得知我們平時所理解的自私與無私與基因的自私并不是一回事我們行為上的利己行為和利他行為不過是基因為了更好的發(fā)展自己從而變化而出的不一樣的行為,自私的基因就是如此,本書觀點深刻到需要我們去反復斟酌。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7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向我們闡述了這樣的觀點,自私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生物的大部分行為和性狀,都是為了提高自己的適合度,或者說是提高某個控制這種性狀基因的適合度。連生物的利他行為,其出發(fā)點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即:幫助別人是為了別人能幫助我。
整本書所闡述的觀點很有說服力,語言也比較通俗易懂,其理論亦是“達爾文”的理論,只是以一種達爾文并未選擇的方式來表達,文中將“基因”擬人化,亦表達出一種冷酷無情的信息,有點過于純粹,但我們也許可以用新的'視角去窺探很多不曾被注意的東西。
閱讀《自私的基因》,大多只能被作者的思想牢牢鎖住,找不到反駁的機會,只能夠理解他、認同他。我們說“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情感,但道金斯的思想卻讓你看到,母愛只不過是自私地維護自己的下一代,希望自己后代得以延續(xù)并得以優(yōu)化的體現(xiàn)。
很多人曾對道金斯的自私基因論提出質疑,他們認為人是有意識的動物,不可能輕易淪為基因的奴隸。其實,這恰恰是道金斯基因自私的真正意義所在。
論道金斯在道出人的自私基因的同時說道:“我們具備足夠的力量去抗拒那些與生俱來的自私基因,在必要時,我們也可以抗拒那些灌輸?shù)轿覀兡X子里的自私母體。”我們作為基因的載體而被創(chuàng)造,但我們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去反對我們的締造者。
可以說,人生來自私或者人性本惡,但卻并不丑惡,在自私的基因之下,不論我做事是利己還是順便利他,很多事情其最終的結局還是有益的。所以我們不用糾結于人最原始的善惡,他們并不能代表什么,我們真正該去做去發(fā)掘的是人性善良之面的巨大能量。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8
30億到40億年前,一個本來平平無奇的分子意外獲得的一種瘋狂的能力——復制自己——從而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中得以瘋狂擴散。而在復制過程中意外出錯又導致了各種不同的分子的產生,但他們都具有復制的基本能力,如果沒有錯誤的復制,這個世界就不會那么多姿多彩,但是大多數(shù)的錯誤復制又是有害的會被自然選擇淘汰的。
之后經過幾十億年的自然選擇,這些最早的分子變成了現(xiàn)在世界上的各種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使自己的基因繼續(xù)在這個世界上擴散下去,他們的行為都是為了這個自私的目的,結果卻發(fā)展出了許多利他的行為。而其中比較特別的一種動物,人類,因為其大腦,從而發(fā)展出了另一種復制基因——文化——從而有了對抗自私的基因的新方式。
有趣的知識點:
1、自然選擇使行為有利于自己的基因遺傳擴散的基因生存下來,從而導致生存下來的基因都是自私的,有目的的,即可以將自身的基因繼續(xù)傳遞下去。
2、載體(身體)并不復制其本身,它們只負責傳播復制因子,而復制因子不做任何行為,不觀察世界,不捕食,也不逃避被捕食,它們只為載體設定最基本的程序讓載體來做這件事。
3、穩(wěn)定的行為策略(ESS)指種群中大部分成員采用某種行為策略,而該行為策略的好處是其他行為策略所不及的,且任何偏離這個行為策略的其他策略都會受到懲罰。完全利他的善良不是一種ESS,因為其他人會利用他的善良來獲利,而完全的善良毫無招架之力,只會很快滅絕,而完全的惡意在完全的善意滅絕后也無法繼續(xù)生存。
4、為了使自己能夠在這個世界生存繁衍,基因大多數(shù)的行為都是自私的利己行為,只有當利他行為更有利于基因生存繁衍時,這個利他行為才會被保留。比如生物的群居是因為群居比單獨生活更能讓個體生存繁衍下去,共生行為也是;父母撫養(yǎng)孩子是為了讓孩子成長繼續(xù)繁衍自己的.基因;近親相互友好互讓,是因為我們的基因和近親的基因有很大的相似,而把這個資源讓給需要的近親而不是自己用,可以讓相似的基因獲得更多的繁衍,而如果這種謙讓行為是不利于謙讓基因的擴散的話,這個謙讓基因就會很快因為無法繁衍而消失,所以謙讓總是保持在讓自己基因能夠獲利的程度。
5、我們的兄弟姐妹和我們的基因相似程度其實同我們子女與我們的基因程度一樣,所以使我們的子女生存繁殖和使我們的兄弟姐妹生存繁殖對我們的基因的好處是一樣的。但為什么我們還是對自己的子女更好呢,因為子女比兄弟姐妹更好區(qū)分,而且一般子女比兄弟姐妹更需要撫養(yǎng),對自己子女投資多一些更有利于基因繁衍。而昆蟲中甚至有為了撫養(yǎng)姐妹而放棄自身生育的職蟻,因為他們與能生育的姐妹之間的基因相似度甚至高于該姐妹與蟻后的相似程度,他們比蟻后更喜歡姐妹能夠生存繁衍。
6、動物有計劃的進行計劃生育(生固定數(shù)量的后代或者減少生育后代的個數(shù)),是因為生的多不一定更利于基因的繁衍,因為太多的后代可能因為資源不足而導致更高的死亡率。而少量生育能夠保證這些后代更多的活下來去繁衍。
7、父母為了保證自己有更多的存活后代,有時會給不同的后代不同程度的資源投入。比如提早淘汰體弱多病的、矮小的后代,因為天生不強壯的后代會有很大的概率浪費資源;給年齡幼小的后代更多的資源,因為年齡幼小的后代更需要照顧。而同代之間也會為了資源而競爭,所以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父母總是盡量做到一視同仁。
8、兩性的最基本差別在:雄性的性細胞比雌性性細胞要小得多,數(shù)量要多得多。這導致雄性在生育后代中一開始投資的很少,一個雄性在一個時間段可以與許多的雌性同時繁衍從而使自己的基因大量擴散,而一個雌性在一段時間內只能繁衍一次自己的基因,如果繁衍失敗,雌性的損失遠遠大于雄性。但同時雌性掌握是否生育的選擇權,所以對于狡猾的雄性,雌性一般采取兩種策略。一、幸福家庭策略,經過提前的考量確定雄性投入足夠的資源后才同意與其繁衍后代。二、大丈夫策略,雌性在養(yǎng)育孩子上不再計較是否得到雄性的幫助,但只挑選優(yōu)秀的基因進行繁衍,這就會導致只有小部分雄性可以獲得繁衍的機會,而大部分的雄性無法得到繁衍機會。
9、生物之間的行為不是獨立的,而是交互的,特別是群居在一起的生物,他們的目的開始可能是自私的,但是在大自然中自私行為得到的收益往往不如互利互惠原則,而同時有懲罰設定的互利互惠又能夠讓完全自私的行為無法獲利,所以有懲罰措施的互利互惠往往會被自然選擇。就像重復的囚徒困境中,針鋒相對策略(一開始表示合作,之后每次復制對方上次的行為,對方上次背叛,自己就背叛回來,對方上次合作,自己就繼續(xù)合作),能夠給囚徒們帶來最大的利益。
10、如果寄生生物將基因傳遞給后代的方式與宿主不同,它就會通過各種方式害了宿主。如果與宿主相同,寄生生物就會做到幫助其宿主繁殖,因為這同樣使自己繁衍。隨著演化進行,它將不在是一個寄生生物,而將與宿主合作,甚至最終融入宿主組織,完全無法辨認其原為寄生蟲。我們實際是所有古代寄生生物合成的群體(我們體內的質粒、線粒體等可能以前都是寄生蟲)。
11、文化其實就像另一種復制因子,它能夠從一個大腦復制到另一個大腦,能夠突變演化,能夠與多種文化結合一起促進傳播(比如上帝與教堂、婚姻、教規(guī)、地獄等文化結合加速傳播),文化要生存延續(xù)下去,就必須有生存的價值能夠適應當時的文化環(huán)境被更多的大腦接受。而文化是擺脫了基因演化的另一種全新的演化途徑,他可以傳播完全無私的文化,是對抗自私的基因的唯一途徑。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9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僅僅多了一個變數(shù)。怕是再細微的謬誤,在時間長河不斷積累下,都會被無限放大。也正是這些細微的謬誤,成就了你我,成就了這個美麗的世界。
因此,謬誤再不是貶義。錯也成了無限可能的一種。我們總是做著各種各樣的嘗試,每種嘗試在某個角度總有一種有利于某一個個體或集體,現(xiàn)實或虛擬的解釋。便是這種解釋,讓我們在嘗試的過程中獲取著不同體驗。再由自然法則大刀闊斧的挑剔著嘗試的結果。
成功是一種結果,失敗是一種結果,堅持是一種結果,放棄也是一種結果。每種結果都將在新的世界生根發(fā)芽,以各種形式將結果的信息傳遞給其他人。再由其他人根據(jù)自身生長環(huán)境對于這種信息作出相應的反映,或接受,或排斥,都成了信息的映射。
書中描述一個蠻有意思的角度,肉體是基因開的車,每個基因都希望可以穩(wěn)定的長久的盡可能多的傳播出去;谶@個假設,基因會根據(jù)道路的變化調整車的軌跡,改變車的外貌,甚至改變車的功能。
似乎與前些日子的一些感悟相佐——信息的表征是傳播。如果把基因也看成一個個信息包,所有表現(xiàn)出來的,無非是如何保障讓自己的信息可以完整的傳播出去。
這里又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信息的傳播是需要載體的,這些載體除了攜帶信息本身,還攜帶了更多東西。這些附加的東西最初可能并不重要,但是隨著傳播次數(shù)的增加,附屬的東西可能會反向影響信息本身。
比如人們對黑暗,對高頻噪聲的恐懼。很可能就是直接被寫在了基因里,源自百萬年間人們受到的來自黑暗來自發(fā)出高頻噪聲的物體的侵害。在病毒中可能更容易找到這樣的例子,比如對抗生素免疫的變異體。變異的病毒分類出的個體同樣具有免疫的特性。
如此,會反思生不帶來死不帶走,歸塵歸土的說法。其實我們世間往來一遭是為了留下些什么的。比如后代在某種程度上是50%的我們自己,又比如著書立說,工作生活的過程中,我們也把自己對世間萬物的態(tài)度與感悟輻射了出去。不管愿意不愿意,與我們接觸的人與物都會因為我們而發(fā)生或多或少的改變。而這些改變有極大的可能會有部分通過遺傳或者其他形式再次輻射出去。
換而言之,只要我們活著,我們就在不斷的成為他人的或者他物的一部分。直到百年之后,或火葬,或土葬。不過是將一點殘留重新劃回萬物運轉。
再聊個小類比,一個朋友公司為了業(yè)務發(fā)展,將營銷團隊獨立開來成為若干產品代理商,自負盈虧。若將企業(yè)看成一個智慧生命向外表征意識的話,在這個階段,就相當于原來依附于智慧生命的組件突然也有了意識。而這些意識相當一部分是有原公司繼承下來的。但是新的.意識受限于原有的智慧生命。當業(yè)務發(fā)生重新調整的時候,獨立開來的銷售團隊可能會重回組織,獨立意識也將被收回。相當于人類個體的誕生于消失。
當然也有極個別發(fā)展的很好的可以脫離智慧生命的控制,獨立開來另行開辟新的市場。換而為人怕是為圣,修仙之道了,也就是傳說中的置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是并不是每個智慧生命都希望以獨立自由的方式生活……這個也很有意思。
最近的感悟總是覺得一切組織都是相近的。無論是菌落,蜂群,蟻群,還是像人一樣的細胞集合,亦或家庭,企業(yè),國家。同樣是遵守著類似的基本規(guī)則。總有方法可以解釋歸類。越是這樣以為,便約覺得有個冥冥在看著我們,在寫好的條條框框里快樂或者不快樂的玩耍著,愛著,恨著,悠閑著,忙碌著……
縱然基因寫了許多相近,但是我們仍是彼此不同的,人間一遭,還是要留下些什么,哪怕只是給那個冥冥看呢……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10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弊R字之初,這句話被奉為真理存于腦海。這句話說人生來都是善良的,之所以會出現(xiàn)好人和壞人之分,是受到后天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所致。直到現(xiàn)在我對此仍然深信不疑,所以始終讓自己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做一個好人。但是,隨著社會中越來越多的關于人性的令人發(fā)指的不良事件走進我們的生活,我想不只是我,許多人都開始懷疑這句已流傳千百余年的“人性本善”的真理。若人性本善,為什么有那么多人會泯滅良知;若人性本善,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即使進過牢獄仍然死性不改?
如果說我們不在相信人性本善,那么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無疑是最有力的說教武器。道金斯說人具有與生俱來的自私基因,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人與黑猩猩的進化史有99。5%的共同之處,但古往今來人類都習慣性把自己看做是萬物之主。古時候“人定勝天”的征服萬物的思想是最好的體現(xiàn);現(xiàn)代社會,雖然人們已漸漸學會與萬物和諧共處,但我們仍然認為人是最高級的動物。然而,對于一個進化論者來說,這樣的認識卻是錯誤的。認為某一物種比另一物種高尚都毫無根據(jù),因為任何物種都經過十幾億年的自然選擇而來,在這個縱向的發(fā)展過程中,橫向優(yōu)劣比較顯得沒有意義。
道金斯試圖用很多自然界的實例來向我們說明人的自私與生俱來,即人性本惡。他的思想足以顛覆我們所信仰的一切偉大之事,其論據(jù)的完美性和邏輯性也讓你無從反駁。閱讀《自私的基因》你只能被作者的`思想牢牢鎖住,找不到反駁的機會,只能夠理解他、認同他。我們說“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情感,但道金斯的思想卻讓你看到,母愛只不過是自私地維護自己的下一代,希望自己后代得以延續(xù)并得以優(yōu)化的體現(xiàn)。不錯,這是道金斯想要告訴我們的,但這樣冷血的世界也不是道金斯最終想要。單單沉于本性乃惡的哀悼,未免有失道金斯思想的深度。
有很多人曾對道金斯的自私基因論提出質疑,他們認為人是有意識的動物,不可能輕易淪為基因的奴隸。其實,這恰恰是道金斯基因自私的真正意義所在。論道金斯在道出人的自私基因的同時說道:“我們具備足夠的力量去抗拒那些與生俱來的自私基因,在必要時,我們也可以抗拒那些灌輸?shù)轿覀兡X子里的自私母體!蔽覀冏鳛榛虻妮d體而被創(chuàng)造,但我們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去反對我們的締造者,反對自私的基因復制暴政。
道金斯也曾說過,他打算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之后補寫第二卷,對人類作一些論述,然而他發(fā)現(xiàn)《美德的起源》正合最初的構想。這也說明作者并沒有因為人永恒的自私基因而否認了人性的美。
可以說,人生來自私或者人性本惡,但卻并不丑惡,在自私的基因之下,不論我做事是利己還是順便利他,很多事情其最終的結局還是有益的。所以我們不用糾結于人最原始的善惡,他們并不能代表什么,我們真正該去做去發(fā)掘的人性善良之面的巨大能量。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11
讀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我陷入了沉思,《自私的基因》中充滿想象力。我開始體會到任何生物,包括我們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機器。我們知道基因不會思想,但由這些基因所創(chuàng)造的我們不僅可以理解我們自身,同時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擺脫它們無聲無息的控制。正如作者所言:“讓我們設法通過教育把慷慨大度和利他主義灌輸?shù)饺藗冾^腦中去吧!因為我們生來是自私的。讓我們懂得我們自私的基因居心何在。因為這樣我們至少可以有機會去打亂它們的計劃,而這是其他物種從來未能希望做到的。
這本書是實實在在的認知科學。用自達爾文以來所創(chuàng)建的進化的生命觀,揭示出生命世界里那使人無法認知的秘密,使我們能夠穿越千變萬化的具體生命形式而直指秘密的核心。他顛覆了我們對自然界的看法,也開啟了另一道完全不同于先前認識得自然界之門。現(xiàn)代生物學告訴我們,就算是我們的子孫后代,事實上也無法真正延續(xù)我們自己。我們的身體只是一群彼此協(xié)同也勾心斗角的基因暫時構建以延續(xù)它們生命的機器。
《自私的基因》描述了大自然中復制、變異和淘汰簡單的三種機制可以演變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現(xiàn)象里的.林林總總。 本文語言簡明通俗,妙趣橫生使人一讀就懂,妙趣橫生。結構安排的也非常合理,邏輯性很強,不會那么繁雜讓人云里來,霧里去的。文章中提出的:我們生來是自私的。人類窺見了社會關系中基本的對稱性和邏輯性,在我們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之后,我們的政治見解當會重新獲得活力,并對心理學的科學研究提供理論上的支柱。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必將對我們受苦受難的許多根源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這一觀點,對于我們了解和認知自然界是相當重要的。
讀完這本書給我留下的沉思就如書中所說:我們從哪里來,又將到哪里去。生命有何意義,我們該如何認知自己?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12
經典大作就是不一樣,盡管是幾十年前寫的關于進化理論的書籍,新的理論和技術不會出現(xiàn)在里面,但《自私的基因》這本書建立的解釋體系,仍然是強大的。
從我的閱讀記錄來看,我對關于本原問題的好答案有很濃的興趣,《自私的基因》給為什么各種生物會像現(xiàn)在這個樣子?的問題提供了一個邏輯自洽且證據(jù)充分的答案。
自私在這本書里,只是一種擬人的說法,方便說明而已,我們大可以這樣理解:基因的自私性質,是指它有自發(fā)增加自己數(shù)量的趨勢,就和物體在高處總有下落趨勢、高溫物體自發(fā)向低溫傳熱的性質一樣,是物理規(guī)律、化學規(guī)律等。
實際上,全書對進化的一個根本邏輯可以這樣概括:為什么會這樣呢正常來說,不這樣的都被淘汰了(死掉了)。
從宇宙形成之初,物質已經存在(比這一部分更深入的問題只能交給物理學家了),此書從這樣的條件開始。在某個條件下,例如壓力、溫度等,某些粒子和另外一些粒子容易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結構,而另外一些,因為不穩(wěn)定,無法形成或者無法維持某種結構這時,可以把穩(wěn)定的結構看作進化了,它們比其他粒子更多,打比方說,假設原來的宇宙只有H原子和O原子,某種環(huán)境下形成了H20,也形成了H2O2,但H20因為性質穩(wěn)定而占很大比例,H2O2很少或者徹底被分解,可以看作H2O前進了一步。
根據(jù)上面的邏輯去演繹,各種各樣的分子機緣巧合之下,碰到了其他分子,形成更穩(wěn)定的分子,各種分子達到了比例穩(wěn)定的`狀態(tài),穩(wěn)定的分子不再容易碰到其他分子形成更穩(wěn)定的狀態(tài)了。
有些有機物,可以復制自己據(jù)我的理解,應該就是堿基之間的連接與分開吧,也可以對應形成氨基酸,進而形成蛋白質。這里算是基因吧。有些基因形成的蛋白質可以包裹基因分子,因此更穩(wěn)定,它的數(shù)量會逐漸增加。
不同的基因會碰到一起,有時候可以連接在一起,如果連接在一起可以穩(wěn)定,或者形成了互利,形成的保護更好,他們的數(shù)量也會變多(不是它們主觀想要互利,而是自然界只有穩(wěn)定的東西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積累變多的)。漸漸地,基因就變成了基因集合,進而形成生命。
單個基因不一定能分好壞,在不同的集合里,同一個基因就不一定是好是壞。假定草食動物對應合適的牙齒和胃由兩個基因管理,碰巧出現(xiàn)了肉食的牙和草食的胃,它們的搭配不好,所以就被淘汰了。作者以賽艇為例說明,劃槳最好以左右平均搭配為好,在一個右手漿手多的環(huán)境,左手漿手的加入更能提高成績。
作者極力避免提到意識這東西,更不用說人。他把各種各樣的生物歸類為生存機器,和當初保護基因分子的蛋白質一樣,把行為都看作是基因制造的物質的外在表現(xiàn),是基因這個程序設定好的。(當然,他也說了,對行為的控制是遲滯的、延時的)。
這種基因控制行為的理論基礎,解釋了各種各樣的行為,包括、父母兒女/兄弟姐妹的愛、蟻后奴役工蟻、鳥一窩該生幾個蛋等等。即使在個體層面上的利他行為,拋開意識對行為的干擾,也可以理解為基因增加自己數(shù)量的手段。這里并不是說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有目的性的,而是說不同的行為,包括利他行為,都符合以每個基因在盡力使自己變多為基礎的演繹。
我個人延伸的部分:
人是有意識的,而不是單純受基因控制,盡管受基因控制的行為還真的不算少。也不知道從哪個階段的動物就算是有意識。我覺得,用書中同樣的邏輯去推理應該是這樣的:在一群無意識的生物中,出現(xiàn)了幾個有一定記憶力的生物,后者顯然比前者有更強的生存能力,進而擴大了比例;然后,記憶和預計未來的能力在進化歷程中越來越重要;慢慢地,基因的程序出現(xiàn)了放權,即原來慣有的代碼是無論如何你要做這事,新的代碼變成了如果長期來說那樣做更好,你可以那樣做而不用這樣做我猜想這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礎,我們可以形成文化、建立制度,使我們的長期利益可以提高。以博弈來說,作弊可以在短期獲益,但合作可以使很長一段時間的總獲益提高。記憶能力、推理能力弱,不懂得合作等等的,自然就不容易生存下來,被淘汰了。
小時候我就想過,身體的構造真好,一些東西不用腦子控制就自然做了,腦子只需要思考,現(xiàn)在想來,這完全是反過來了,應該是無意識的基礎還在,意識能力的發(fā)展對基因有了更好的保護看看人類在地球上的統(tǒng)治力就知道了,同時也可以觀察到有些人類不想發(fā)生的身體變化,還是會發(fā)生,放權的程度不足以讓意識完全控制自己這個生存機器)。
目前來說,人的意識的自主度還是相當高的,很多情況下人不必像一個機器,可以更像一個人。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相關文章: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09-01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10-12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范文06-26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精選10篇)03-08
自私的說說05-05
自私的作文10-03
自私的母愛03-20
自私的父愛07-26
自私的句子03-03
自私的母愛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