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讀后感
《向死而生》讀后感1
一個人如果不走到絕境是很難去回頭對自己的生命進行反思的,尤其像李開復這樣一直很優(yōu)秀,身負盛名,被奉為青年導師的人,所以特別贊同他把自己身患癌癥這件事當作是上天給予他的無上恩典,他說,“疾病是我的導師”。
當一個人的能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就會被自己的能力所束縛,他會有一種一切竟在掌握的自信,而這種自信的極限就是忘記了自己也是一個普通人的根本,此時就會收到老天的狠狠的提醒。
“身體只好用一場大病來警告我,把我逼到生命的最底層,讓我看看自己的無知、脆弱、渺小;也讓我從身體小宇宙的復雜多變,體會宇宙人生的深邃和奧妙!彼岳铋_復先是發(fā)出了“癌癥面前,人人平等”的感慨,經(jīng)過反思驚醒,又進一步深入到“一切事情面前,人人平等”的領(lǐng)悟。
而星云大師對他的“人生難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變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的提醒,更是讓他幡然醒悟,“與其讓千萬人過目即忘,不如讓一倆個人銘記在心!
一向注重效率,想要影響力最大化的李開復痛徹心扉地反省自己,“我可能被太多成功經(jīng)驗沖昏了頭,傲慢而不自知;也許我習慣了考慮效率,所以會推論每件事的因果邏輯,以結(jié)果導向與量化判斷來衡量很多事,然后一步錯、步步錯,錯到最后,連自己都看不出錯在哪里了”。
他鄭重提醒每一個每天身陷忙碌無法自拔的人們,“不要成為‘緊急’的奴隸,人的慣性是先做最緊急的事,但往往因為這么做,而致使重要的事被荒廢。大部分緊急的事情其實是不重要的,而許多重要的事情并不緊急。不要把全部的時間都去做那些看起來‘緊急’的事情,一定要留一些時間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疾病把李開復帶到了生死關(guān)頭,讓他徹底明白,不管是誰都得依賴于自己“身體”而存在,不管是誰。
他才明白什么是對自己而言真正最重要的,這些從他書中一張張和家人朋友的合影就能看得到,“全世界和你最親的人就是你的家人、你的兄弟姐妹”。而他對女兒們的教育態(tài)度也隨之而改變,開始鼓勵孩子發(fā)展自己的獨特個性,挖掘自身內(nèi)在的寶藏。
嗜欲深者天機淺,嗜欲淺者天機深,當一個人所有的欲望都變成一個“活著”的時候,就是他開悟領(lǐng)會天機的時候吧,“當我不再堅持‘一定要怎樣’之后,生命中的活水就嘩啦啦地流動起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緣分也一一展開!薄叭藨(yīng)該順應(yīng)四時而生活,相信身體給你的信號,人體的運作是非常繁復而精密的,一個細胞里面的忙碌程度,絕不亞于一個紐約的運作。醫(yī)生不會比你自己更懂你的身體,養(yǎng)成觀察自己的好習慣”。
從做人的隨緣,到耐心的跟自己的身體和平相處,李開復病后深深悟到任何人為的強求都是一種傷害,順其自然才是根本,“生病之后,我更相信天地之間有一種無形的存在,也許是人類的集體意識,也許就是所謂的‘天地之心’,是一種宇宙意識吧!這些無形的力量,主導了世界的運行,讓世間的一切,在一個平衡、和諧的節(jié)奏下緩慢展開、推進”。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一個人經(jīng)歷了生死,就會更懂得珍惜和感激,正如臉譜網(wǎng)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悼念亡夫時所言:“我學會了感激。對那些我從前習以為常的東西懷有真正的感激——比如生命”。李開復也是如此。
與死亡的擦肩而過讓生性樂觀幽默的他放下了一切重負,重新審視那些一直在身邊的珍貴情誼,與父母妻女兄弟姐妹的,與朋友同事的,甚至是與網(wǎng)上的有緣人的,甚至是與陽光、空氣,大自然的,最后他送出了對讀者最美好的祝愿:追隨己心,感恩一切,幸福生活。
從與死亡交手開始,李開復在書中奉上了他的病中感悟,以及自己對“最有價值的人生”的思考,他承諾自己健康,珍惜和家人朋友的相處,這位被推上閃閃發(fā)光的講臺奉為青年導師的英雄人物,終于放下了固有的執(zhí)著,看到了一切繁華的本質(zhì),“我才發(fā)現(xiàn),我這一生最大的錯誤是,我徹頭徹尾地舍本逐末,把最要緊的事擱到最后,卻把人生最彌足珍貴的時光,浪費在追逐那些看起來五彩斑斕的泡沫!
經(jīng)歷了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考驗,他在父親靈前哭泣懺悔:“我對自己挺失望的”,小時候曾經(jīng)因為犯錯他對父親說過同樣的話,現(xiàn)在,他后悔自己沒有能更早、更深刻的理解父親,只是父親當時溫和回應(yīng)他的聲音猶在耳畔:“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讓自己失望了”。
《向死而生》整本書與其說是自傳,毋寧說是一本發(fā)自肺腑的懺悔錄,每個人都能從中讀出屬于你自己的深切感受,當然從書中我們也看到了李開復本人在死亡面前從驚恐到逐漸超然的轉(zhuǎn)變,一種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姿態(tài)。
當一個人身處絕境無法自助時,就會祈求神靈和一切冥冥中有著無限能力的外在力量,其實,所有一切因果皆在自身,記得曾經(jīng)在老家的一所古廟里看到過一副對聯(lián):若不回頭難替你救苦救難,如能轉(zhuǎn)念毋需我大慈大悲,以此送給開復老師,祝他健康快樂,也送給所有在滾滾紅塵中顛沛流離,摸爬滾打的.我們,時刻提醒自己,欲海無邊,回頭是岸。
《向死而生》讀后感2
從網(wǎng)絡(luò)上得知大病初愈的李開復先生要出一本名為《向死而生》的書,主要講他在經(jīng)歷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后感悟。本著經(jīng)歷過大悲或大喜的人所感悟出的人生真諦畢竟會有其的純粹的邏輯下,我買了李先生的這本書。老實說,之前對李先生的了解知之甚少,單純的知道他是一名杰出的企業(yè)家,成功人士。
沒聽過他的任何一次演講,沒買過他之前出的任何一本書,更不是他微博千萬粉絲之中的一員,如果不是因為李先生患病,如果不是因為李先生將其患病后的感悟?qū)懗蓵,我想我們充其量也就是世界上各自忙碌的兩個陌生人。他不是我的偶像,我也不是他的粉絲。
翻開這本書,就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魔力使你一口氣想把它讀完,期間幾度想停下來寫寫感悟,又擔心沒有完全讀完全書而對筆者的思想產(chǎn)生誤解,最終還是在完整的讀完后寫下這刻骨銘心的感觸和共鳴。
我本人自詡是一個記別人名字很差的人,念大學時曾經(jīng)因為要記住專業(yè)100多個同學的名字頭疼不已。對于之前所讀過的名著書籍中的主人公,若不是讀之前有些許了解,基本上整本書讀完,依舊很難記住里面主要人物的名字,不是因為自己讀的走馬觀花,而是對人名有天生的免疫。
但李先生的這本書卻使我對自己記憶人名這回事有了新的定義,不是我記不住,是作者提的次數(shù)太少?赐昀钕壬臅,我就知道李先生的太太叫先玲。李先生在整本書中,無處不提及他的太太,這是我深刻體會到了一個從鬼門關(guān)走過一場的人,在他心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他過去拿過多少榮譽,也不是他曾經(jīng)給這個社會創(chuàng)造多少價值,而是他的妻子,女兒,母親和親朋。
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蚁胗行┦虑橐苍S當我們接近死亡那一刻才能深刻的體會。我們每一個人不會如李先生一樣的幸運兒,歷經(jīng)生死,劫后重生。但我們又是讓李先生羨慕的幸運兒,因為我們不需要親自去經(jīng)歷生死,看了他的書,我們就可以理解到,當死亡來臨時我們的感悟,可以使我們在離死亡還有一段距離時,就了解在我們這短暫的一生,什么是我們想要的,什么才是我們真正所追求的。
祖先之所以創(chuàng)造貨幣,是將其作為一個等價交換的媒介。如果我們的祖先知曉,他創(chuàng)造出來的東西會無形的吞嗤后代的生活,使大家變成了奴隸,我想祖先應(yīng)該會重新考慮。
我們每個人不必在“工作狂”和“游手好閑”之間二選其一。當然,我們需要工作,我們也需要學習,可是當我們把全部的經(jīng)歷投身于忙碌的工作和學習時,我們可不可以留一點給我們身邊的人——我們的家人和朋友。有時我們會不由得打著‘為他’的旗號,實際上做的卻是滿足一己私欲的事。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很多人都背井離鄉(xiāng),去有更多工作,學習機會的大城市去發(fā)展。每年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屈指可數(shù)。名義上我們在外面闖成就為的是光耀門楣,實際上我們有可能只是為了滿足自己既定的理想,拋棄父母的借口。父母希望獲得子女的陪伴更勝于他們給自己帶來表面的上的光鮮。即便是平淡的生活,只要是全家人在一起那都是一種幸福。但是處在現(xiàn)在社會的我們會鮮少看得懂,亦或許我們是裝作糊涂。
我并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但我有時會想,如果死亡明天來臨,那么今天的我會做些什么。我無數(shù)次的思考這個問題,無數(shù)次都獲得一致的答案,那就是我的家人怎么辦,我的愛人怎么辦,我要怎樣跟我的朋友告別。
在那個思考漩渦里從來沒有一次出現(xiàn)過,我該怎樣交接我的工作,我手上的案子要怎么處理,后面的會議會怎么辦。我不熱愛我的工作嗎?當然不是。
因為它是我衣食的保障,生活的基本?墒钱斔劳鰹l臨時,它就變得那么無足輕重。所以,請不要以工作為借口忽略身邊的親人,因為當你的生命即將走向奄奄一息時,他們才是你整個人生最美好的回憶。
忙碌的工作,無規(guī)律的生活使現(xiàn)在社會的很多人都處于亞健康或不健康。我時常告誡自己和身邊的人,如果做一件事需要以身體的健康為代價,即便我們可以從中獲得巨大的利益,那也必定會是一場失敗的交易。
俗話說千金難買好身體,只有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們才能談及享受生活,陪伴家人和朋友,否則一切都只是徒勞。社會的誘惑太多,需要我們付出的東西也太多,可以無論我們付出什么,也不要付出健康,做任何事業(yè)都要保證在不影響健康的前提,否則就算你筑造美麗的城墻,終歸會因只是海市蜃樓而成泡影。
佛教云‘世界萬物接有緣’讓我們珍惜身邊一切固有的緣分,愛護它,維系它,你會發(fā)現(xiàn)百年后這才是真正的人生財富,也是我們所謂的當之無愧的‘絢爛人生’。
這是一本無論你處在什么情況下都可以細細去品味的一本書,亦或許稱之為感悟更為貼切。
《向死而生》讀后感3
負能量爆棚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不公,越來越發(fā)達的網(wǎng)絡(luò),讓我們看到了有錢人的日常,他們的生活是什么,他們的娛樂是什么,欲壑難填斥著大腦,你開始變得焦躁,嫉妒,憤懣……
金銀細軟,無盡玩樂,羨煞風景,姣好容顏,你看看自己,每天一復一日的工作,只為了也許只夠買一雙鞋的月工資,也許你在朋友圈同齡人里也許還算混的過去,白領(lǐng)的職位,一天下來忙來忙去,坐在電腦面前熬的一臉油光,看看自己還剩下什么,黑眼圈,呼之欲出的大痘,還有那些怎么折騰也掉不下去的贅肉。你開始厭倦你的工作,厭倦你的領(lǐng)導,厭倦周而復始的生活,你開始努力積極向上,希望通過努力換來相應(yīng)的回報。偶爾心煩時候依然想逃離,你開始計劃出行,希望能帶來改變,可是每一次的匆匆旅行回來之后,剩下的卻是囊中羞澀的不安,為什么我的生活是這個樣子的!
人的物質(zhì)基礎(chǔ)和精神世界一定要并駕齊驅(qū),當倆者脫離太遙遠的時候,你會很痛苦,當你擁有眼前的物質(zhì)基礎(chǔ)時,你只能做到在這個范圍內(nèi)滿足自我的精神需求,然而當精神世界遠遠高于物質(zhì)基礎(chǔ)的時候,你的“我執(zhí)”將不被控制,如果佛語能很清楚的用語言來解釋“我執(zhí)”,就是人們執(zhí)著于自己的缺點,自大,自卑,貪婪,自我……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前幾日閱讀了李開復的《向死而生》,“癌癥面前,人人平等”才讀一半了,不知道用什么形容我的心情,罹病一年多,讓李開復經(jīng)歷了生死的考驗,使他發(fā)現(xiàn)是蒼天對他的警醒,不要被無止境的欲望所壓迫,要懂得釋放自己,慢節(jié)奏享受生活,開始感悟親情,開始回憶戀愛時光,開始與自己的靈魂對話,不再那么急迫的效率化的工作,在病中的覺悟,讓李開復清楚的認識到,世界不會因為一個人而改變,無盡的對自己的要求,無形中的壓力,透支的身體,是他用健康換來的事業(yè)上的成功,調(diào)整了自我,放慢了心態(tài),對死亡的畏懼,讓他開始懂得感恩,懂得享受生活。
可是我真的很想說,這本書說的沒錯,因為它講的是李開復,一個已經(jīng)把自我價值最大化的人,一個不需要因為生計而奔波的人,一個不用天天擠公交車還房貸的人,一個不用考慮他孩子未來上哪個小學,一個不用請假就可以旅行的人,他的自我追求依然那么緊迫,導致毒素的激增,身體給了他警示,聰明的人應(yīng)該知道什么時候放手。拋開李開復這樣的勵志偶像尚且這么多煩惱,可見世界是公平的,因為你的眼光只看到了世界的一面,他能擁有羨煞旁人的一切,他同樣也能承受旁人不能承受之重。
在那些我們不能操控的未知中,我們唯能做的只有不斷的修善自我,平寧心境,把想做的能做的事情記下來,一點點一步步的靠近夢想,不要再狂言世界因你而不同了,歸于平淡的心,有容德乃大,無求品自高,放下那些自大,自卑,貪婪,自我。
《向死而生》讀后感4
《向死而生》書中很真誠地跟大家分享了他在患癌之前、之后,以及積極治療病癥的全部過程。語言很平實、很真誠,讀來感覺異常親切。字里行間,感受到李先生對于人生價值重新的參悟和曾經(jīng)自己對成功定義的深刻反思。在他這種堅強又積極的心態(tài)下,病癥的治療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可以說,生病這段時期,是他重新整理自己前半生的最集中的階段。我曾經(jīng)看過李先生的那本《世界因你不同》,很受觸動。今天再看這部新書,更多的是對自身生病前生活工作的認真反思和感悟。
我常提醒自己:“用寬容的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用極大的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
評價一個人是否成功,不是看他的名望、地位,而是看他如何將自己的稟賦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我常說,人生有兩個主要的財富:才華和時間。我們的一生可以說是用時間來換取才華;才華越來越多,但時間越來越少。如果一天天過去,時間少了,才華卻沒有增加,那就是虛度了光陰。所以,必須節(jié)省時間、高效地運用時間。
不要把全部的時間都去做看起來“緊急“的事情,一定要留一些時間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每天管理時間的一種方法是:早上安排今天要做的緊急事和重要事,睡前回顧這一天有沒有做到兩者的平衡。
“其實我們非常脆弱,只要稍稍把追求世俗價值的名利當做自己的人生目標,你真正想做的事往往就被蒙蔽了。我們應(yīng)該花更多的精力,挖掘自己內(nèi)心真正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做什么樣的事,然后守住初心,不受誘惑地盡力去實踐。我想這樣的人生才會圓滿,沒有遺憾!
可以說,這本書,是李開復先生從死神身邊走過一回的深入靈魂的深刻感悟。李先生對家庭,對妻子,女兒的愛,很讓我動容。他通篇都在感謝一直支持幫助他的益友們和家人。我相信,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會福報深厚。也在心里默默為他祈福,祝愿他未來的生活,工作平安,順利。
《向死而生》讀后感5
這本《向死而生》是文壇“精神標桿”史鐵生逝世五周年致敬散文集!拔医(jīng)由光陰,經(jīng)由山水,經(jīng)由鄉(xiāng)村和城市,同樣我也經(jīng)由別人,經(jīng)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緒和夢想而走成了我。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與我擦肩而久駐進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錘煉我,融入我而成為我!
在他的文字里,我們看得到一個人內(nèi)心無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時也在這個人內(nèi)心的起伏中解讀寧靜。他談生死、談人性、談愛情、談寫作……與其說他不畏苦難,不如說他早已站在死里看來生。
整本書一共分為三輯。第一輯“獨坐思往昔”,其中收錄的文章主要是史鐵生追憶與講述一些陳年往事。第二輯“向死而生”,收錄的是作者用一支筆與病魔作斗爭的同時思悟的一些有關(guān)生死的問題。第三輯“思想的蘆葦”,這一輯中的文章最能體現(xiàn)作者非凡的思辨能力,涵蓋關(guān)乎生與死,愛與情,神與人等很多方面。我最喜歡的是第一輯,原因很簡單,在讀飽含苦難的書籍時,還是這種娓娓道來以講故事的形式呈現(xiàn)在眼前,更能讓我接受。后兩輯或許更適合有厚度的,經(jīng)歷過真正苦難的人來讀,也許他們能理解的更透徹一些。
書名隨叫《向死而生》,但這本書中出現(xiàn)比較頻繁的詞眼卻是“愛情”,甚至多過生死。史鐵生對愛情與性的追求不亞于對生的渴求,他認為社會在幫助殘障人士生活能夠更好的同時,最好要能解決殘障人士對愛與性的需求。我一開始認為作者在此話題上的言論過于偏激,在文中他也說到“當然,文責自負!笨珊髞砀淖兾疫@一看法的是一部電影《萬物理論》。這部電影,與史鐵生絲毫不相干。講述的是知名物理學家霍金和他第一任妻子簡始于劍橋大學的愛情故事及霍金患病前后的勵志傳奇;艚鹋c史鐵生經(jīng)歷了類似的苦難,更是有著相似的勵志奮斗歷程,就連對愛情的追求也是如此相同。或許是影視作品更能給我以感官上的刺激,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后,再讀史鐵生的愛情觀,才驚覺,原來如此。
比起愛情,更能吸引我的還是作者關(guān)于“生死”展開的一系列的話題。死的性質(zhì)很單一,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當然人死了之后將去往哪里這就又是另外的話題了。可是活著,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沒有明確的生存目標,只因為生命的慣性才活著。而另一種,就如作者所言“活著,就要做點什么”。作者有所選擇——“左右蒼茫時,總也有條路走,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筆去找。而這樣的找,后來發(fā)現(xiàn)利于此一鐵生,利于世間一顆最為躁動的心走向?qū)庫o!
向死而生,生命不是必須承受苦難,但生命確實有足夠的韌性承受苦難。最后再引用余華《活著》中的一段文字“人間的災(zāi)難,無論落到誰頭上,只要不死,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
《向死而生》讀后感6
生病了,怎么辦?除了求醫(yī)問藥,還有一劑良方,就是讀書。常常與高人和智者對話,心靈會收獲很多支撐和撫慰。多年來,我身體一直不太好,曾從北京作協(xié)副主席史鐵生的《病隙碎筆》,從田虛的《生命的微笑》,從周國平的《人生哲思錄》等著作中受到很多啟發(fā)。今年六月,我在《新民晚報》上斷斷續(xù)續(xù)地讀了李開復的《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的摘編,促使我做出了一個重大抉擇。隨后,我請女兒在網(wǎng)上買了一本。從頭至尾又細細地閱讀、思考,有些章節(jié)還看了好幾遍。
李開復是大名鼎鼎的萬千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的導師。他曾在蘋果、SGI、微軟和Google等多家公司擔當要職。以后,又在北京創(chuàng)辦了創(chuàng)新工場,并任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9月他被查出患癌癥,肚子里竟然長了26個腫瘤。他的人生從光環(huán)籠罩的巔峰一下子跌落到死亡的邊緣。恐怖、憤怒、沮喪和絕望的情緒包圍著他。但是不久,他就鎮(zhèn)靜下來了。積極地尋醫(yī)問藥,自己搜集資料,自己研究病情。終于,在大量的醫(yī)案中發(fā)現(xiàn)了令人振奮的一絲曙光。從此,癌癥帶來的負面情緒開始消退。他積極配合醫(yī)生,接受一切痛苦的治療,相信自己可以在絕境中重生。17個月以后,26個腫瘤消失了。在補修了“死亡學分”以后,他用切身的感悟?qū)懴铝诉@本《向死而生》。
我的半輩子也可謂疾病纏身;家腋谓,肝硬化也已經(jīng)二十多年。4月磁共振顯示,肝臟多發(fā)性結(jié)節(jié)增強,比之前的狀態(tài)有發(fā)展。我很明白,有“增強”就離腫瘤形成不會很遠了。怎么辦,繼續(xù)保守治療還是要選擇新的途徑?為此,我去多家三級甲等醫(yī)院咨詢了知名專家。他們給出了保守治療和肝移植等多套方案,并分析了各自的利弊供我選擇。當時,非常糾結(jié)。移植是一把雙刃劍,幾年前,那位公眾人物移植失敗的陰影還未散去。多數(shù)病人的移植都是在生命的終末期不得已而為之。我現(xiàn)在的狀況尚可,值得去最后一搏嗎?
《向死而生》中“未來自己主宰”和“自己研究病情”兩個章節(jié)對我影響很大。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和相關(guān)網(wǎng)站上許多過來人的真情表述。在思想中和身體里逐漸積聚起了滿滿的正能量。我游澳門和拉斯維加斯都沒有去賭過一把,這回,卻下定決心押上生命賭一把明天。六月底七月初,在中山醫(yī)院正式登記肝移植,并如約交付了押金。
沒有想到,正式登記的第二天上午就接到醫(yī)生電話,說是已經(jīng)有了肝源信息,讓我做好準備。我將信將疑。第三天,沒有動靜,我也沒有認真當回事,想想不可能這么快的。第四天下午四點,我還在外面與朋友聚會,醫(yī)生來電話了,要我一小時內(nèi)趕到醫(yī)院,準備手術(shù)。
謝天謝地,手術(shù)比較順利,但這僅僅是肝移植成功的第一步。為了還能有N年有質(zhì)量的未來,現(xiàn)在,我正嚴格遵照醫(yī)囑,如履薄冰般地關(guān)注著“新朋友”入駐后的各種反應(yīng),爭取能夠平安地度過排異和感染的高發(fā)期。
《向死而生》曰:面對大病“如果自己先失去了勇敢面對和拼命努力爭取的頑強意志,那么“死亡”很快就會變成現(xiàn)實。如果努力后沒有成功,他們會無怨無悔地說至少我努力了。如果你沒有去努力,那你就永遠失去了成功的機會……”
【《向死而生》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有關(guān)“死”的詞語03-18
元稹怎么死的12-13
油然而生造句11-18
幸免一死謎語08-21
《死屋手記》的好句10-16
望而生畏造句3篇06-29
以微笑而生作文600字-微笑12-18
《魯迅詩稿序》《我為何而生》教案08-04
張愛玲的死法名人故事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