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覓中華》讀后感 推薦度:
- 《尋覓中華》讀后感 推薦度:
- 《尋覓中華》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尋覓中華》讀后感范文(精選6篇)
當(dāng)閱讀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尋覓中華》讀后感范文(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尋覓中華》讀后感1
如果說讓我的文章成為囂囂塵世的正宗,這個念頭我沒想過,也從不敢想。我只是想闡述一下我的觀點,印證心中的那句:讀過,愛過,寫過。
讀《尋覓中華》,仿佛獨自行走在歲月的長河中,從炎黃戰(zhàn)蚩尤的激流險灘中逃脫;聽到了古神話里的酸甜苦辣;目睹了王懿榮的苦痛煎熬;領(lǐng)略了大唐詩文的稍遜風(fēng)騷;嘆息過文化革命的流短誹長。這些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以致于現(xiàn)在憑借腦中殘留的文字,去問想那一幕幕跌跌撞撞,風(fēng)霜雨月的畫面,都會觸目驚心,感嘆萬分。
因為讀過,所以愛過。
有時我在想,人生何嘗不是中華文明歷史發(fā)展五千年的縮影,從饑不裹腹的少年,到荊棘叢生的成年,到跌跌撞撞的中年,再到步履蹣跚的老年,人生冷暖飽嘗過一路跌跌撞撞實現(xiàn)了他現(xiàn)有的輝煌。中華民族從小到大,中華文化由淺到深,五千年前誰能料到中華民族的繁榮與強大,這又使我聯(lián)想到人生,“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
我經(jīng)常說“我愛中華”,我愛她什么?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不,這些都太顯淺。我愛她的文化,不是盛世的點綴,而是黑夜的'蠟燭。舉個例子,這本書令我感觸最深的是,文化被摧殘,文人被批判,他們顧不上高談闊論,總是帶著一種悲壯的激情,在人生艱難的道路上進行拼搏,首先要改變他們的生存條件,同時還要放棄自己的精神追求,但他們不會從此埋沒,因為他們不會心甘情愿地就此沉淪。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留給我們的與其說是一段痛苦的回憶,不如說是中華人民意志的體現(xiàn)與文化的不朽。
文章中我們看到豐富多彩的生命和形形色色的人群,其中最令我動容和敬佩的是司馬遷,被百般蹂躪地體無完膚之后,依然身殘志堅。他沒有因此患得患失,裹足不前,也沒有消沉頹喪,迷失墮落,而是以一種重生的心態(tài),一種堅強的意志力,用余生寫下這一部宏偉著作,升華了自己,影響了后人。既然這樣,那么我們在人生旅途中為何青松被雪壓而倒?我想,答案不言而喻。當(dāng)往昔所有的誤會與嘲笑再也不能打擊我們對生活的熱情時,但往昔所有的不幸與負累再也不能動搖我們的人生觀念時,當(dāng)我們終能以一種微笑的姿態(tài)回顧自己這些年來走過的人生歷程時,我們也許會感覺到:我們真正生活過——以一種脫俗的心態(tài)與激情。這些何嘗不是中華民族潛在的,以一種精神滲入每個華夏子孫的血液中,源遠流長!
生命在前行中頓悟,歲月在積累中升華,沉淀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以文字的方式流淌在余秋雨的筆下,同時注入我們心中。
行走在歲月的旅途中,發(fā)現(xiàn):天佑中華!
《尋覓中華》讀后感2
讀書是一種高雅的情趣,它使我們了解的更多,它在精神上激勵著我們前行,歷史則是一個民族的根,如果歷史沒有了,那么這個民族也會一步步失敗,中國歷史博大精深,使我愛不釋手,讀史使人明智。我跟隨余秋雨的腳步回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軍閥割據(jù)混戰(zhàn),天下可以說是沒有太平之日,也正是這個時期,出現(xiàn)了許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絕對是大家都知道的軍事家,他在我們的心目中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一想到他我便想起了曹操,他的謀略并不比諸葛亮差,讀余秋雨對他的描述,我更加確信了自己的觀點。論詩詞曹操的詩詞肯定高于諸葛亮,他的遠大抱負為人所敬佩,在這混戰(zhàn)的年代,他是勇敢的開拓者。掌握大權(quán)、愛惜人才,決心拿下荊州,他的雄心壯志不僅僅是體現(xiàn)在詩詞上,而是他的作為。后人都把諸葛亮說的像“神”,甚至可以說成“仙”,而對于曹操的態(tài)度卻十分冷淡、奸詐、狡猾,然而曹操并不比諸葛亮要低那么幾截。曹操是偉大的,他在文學(xué)上的造化要比諸葛亮高得多,他失敗無數(shù)次換來成功,無人能敵,但最終敗給了自己,但他的精神永存。
曹操是位偉大的父親,而且他有兩個出色的'兒子曹丕、曹植。曹丕也是杰出的文學(xué)家,在歷史上人們總是說曹丕要比曹植更出色,其實不然,曹丕雖然登了大位,但他在文學(xué)上卻受到了圍堵,上是父親,下為弟弟,曹家三人的造詣都很高。我認(rèn)為他們?nèi)烁嗟氖潜ж摬煌f皇帝,曹丕絕對排行老二,而文學(xué)應(yīng)該是曹操,他的詩給人以激動,讀過后能理解他在當(dāng)時的心情,他把自己的遠大理想托到詩中,似夢確真確現(xiàn)實。而對于曹植,他由于官場失意,因而顯得悲涼,他在無權(quán)位中渡過了他的一生。但他的詩卻令人崇拜。父子三人的權(quán)位懸殊,生態(tài)各異、性格不一,但在文學(xué)方面卻有共同的語言,從中有抱負、有感悟、有嘆息。
曹操在現(xiàn)代人看來是負面形象,其實真正曹操卻恰恰相反。他面對功力、名利最后都是統(tǒng)統(tǒng)不要了。他喜歡平靜,也許是對人生的思考,也許是對未來的向往,他主張薄葬,不喜歡大金大銀在自己死后又裝飾自己,他思想先進,他來的瀟灑走的更瀟灑,他不喜歡被后人找到,只愿獨自一人在這山林之間傾聽著鳥語,伴著花香,遠離亂世。不只是他,曹家三人都是鄙視厚葬,曹丕和曹植死后都是穿著平時的衣服安然離世,他們的思想大致相同。亂世出英雄,他們展現(xiàn)的是當(dāng)時社會的特征,表現(xiàn)出的是高尚的人格。
《尋覓中華》讀后感3
對文化的態(tài)度,決定著一個政治人物的基本品格。正事這般,忘不了秦始皇所做過的焚書坑儒,忘不了明太祖那對文字的苛刻,以至于大興文字獄詆毀了中國燦爛的文化。文化,他就站在那兒,束手無策地,既有摧殘,又有進取,但跟多的還是豐富的主調(diào)。
剛開始接觸到這本書時,本以為是對中國歷史的一再該書罷了,實則不然,盡管文字的內(nèi)容像是在敘史,但又是一種如此輕松的表述,興趣自然來了。慢慢地,我跟隨著余秋雨先生尋覓起那不斷探索著的文化來。
混亂割據(jù)過后,國家慢慢趨向統(tǒng)一,然后又是混戰(zhàn),接著統(tǒng)一,像是譜好的曲子,各諸侯國不約而同地一起奏響了這悲鳴曲。終于,令我著迷的唐朝在這曲子中誕生了!
唐朝,一個繁盛一時的朝代,它孕育了唐詩,涌現(xiàn)出李白,杜甫這類偉人,文化從這又開始高度發(fā)展。在談唐朝之前,我不由得想起北魏來—比唐朝早出現(xiàn)230多年的一個國家。想到它自然是有原因的',北魏有著大唐的基因:
談及一個國家自然先從領(lǐng)導(dǎo)人說起,孝文帝,鮮卑族,典型的游牧民族,在一番戰(zhàn)斗后建立北魏,完成了黃河流域的統(tǒng)一。接著就是鞏固統(tǒng)治這項重大工程了,然而就在這,孝文帝卻做了一項重大決定—實行漢化措施!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征服過一片土地,到頭來還要順從當(dāng)?shù)氐男问,真是狼狽。不過,反過來想,游牧文明又怎么會使中原本土的文化喪跡呢?實行漢化必然是歷史所趨。況且在孝文帝之前的道武帝也有過漢化的想法,但終敵不過群臣的憤怒,漸而漸之,道武帝變得精神分裂,甚至隨手殺人!這般狼狽的死了,但他留下的思想?yún)s被孝文帝保留了,而且實現(xiàn)的完美。孝文帝承受住了這些壓力,全國上上下下的輿論均當(dāng)作耳邊風(fēng),精神意志是多么的堅定!他的苦痛只有自己承受,以一人之痛換全國之福。這種精神著實令我敬佩。北魏就這樣有了大唐的基因,將文化推向繁榮的關(guān)鍵一步。
唐詩是唐朝的標(biāo)志。論起唐詩就得歸功于科舉制了,有了它唐詩才得以發(fā)展起來。從小我們就會被“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這類的詩句。讀不懂李白的灑脫,每每讀他的詩,字句間都透露著一種思鄉(xiāng)感。如此思鄉(xiāng),但不回鄉(xiāng)有事為何呢?原因只有一個,因為他是李白。照余秋雨先生的觀點來看,李白的生命需要陌生,他的生命屬于陌生。的確這般,印象中的李白總是被貶,皇帝也不過是把他身邊即興作詩罷了,這并不是李白想要的。也就這般,在大家眼中,李白好像就只會寫寫詩罷了,也就因這樣變得陌生起來。至于杜甫,一個憂愁纏身的人,面對國家的分裂與百姓的災(zāi)難也只能默默作嘆,安史之亂使得它他整個人都垮了,他變得更加憂愁了,只顧愁了。
詩人的思想總是獨特,而朝廷沒有他們的容身之地,一直不理不睬,久之,繁盛慢慢走向滅亡,悄無聲息地,沒有阻攔地,走向滅亡。
文化像水,二領(lǐng)土像盤,當(dāng)一個盤子被一塊塊分裂,水怎么還盛得?之后便是五代十國了,這片古老的土地又被分割得不成樣子。如此這般,文化的發(fā)展斷斷續(xù)續(xù),經(jīng)歷了幾次大起大落。文化在這樣的背景下發(fā)展,步履維艱。
《尋覓中華》讀后感4
初讀《尋夢中華》時,并無較大的觸動,直到遇到了阮籍和嵇康兩位才子,內(nèi)心的漣漪才一點點暈開。
廣武澗,澗水汨汨,城基廢弛,天風(fēng)浩蕩,落葉滿山,只聽得一聲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阮籍的這聲嘆息成為今后千余年許多既有英雄夢又有寂寞感的歷史人物的共同心聲?扇罴]有因此厭惡塵世,他在一批批認(rèn)識的和不認(rèn)識的文人名士的新墳叢中,憬悟到了生命的極度卑微和極度珍貴,他選擇了做與造物同體,與天地并生,逍遙浮世,與道俱成的.“大人”,做一個獨特的“大人”。
正是因此,他對官場像游戲般灑脫,對待禮教像仙人般輕視。他為人坦率,灑脫,不拘泥于傳統(tǒng)的禮教習(xí)俗。就拿他的母親去世這件事來說吧,他在母喪之日喝酒吃肉,完全不顧禮教,但他對母親死亡的悲痛,和其他孝子一樣,甚至更深。由此看來,他只想活得真實和自在,并不在乎世俗的眼光。
再來說說嵇康吧,他是曹操的曾孫女婿,與阮籍是好朋友,和阮籍一樣,他也向往擺脫約束,回歸自然,享受悠閑的人生。但他似乎更瀟灑,長期隱居山陽,后來在洛陽城外開了個鐵匠鋪,每天在大樹下打鐵,沒有人要他打,只是自愿,也沒有實利目的,只是覺得有意思,嵇康活得實在是自由!
對于朋友,哪怕是一丁點兒的心理隔閡,也會使他焦灼和痛苦,為此他寫了兩封絕交信,卻落了個“不孝者的同黨”的罪名而被殺,但他死得從容,死得淡然。
馬策認(rèn)為,一代名士玄談,醉酒,嗜藥,嘯聚山林,睥睨當(dāng)世,造就了“魏晉風(fēng)度”,可我認(rèn)為,它更代表了對人生的追求,對人生的灑脫,對自由的向往以及對人生態(tài)度的執(zhí)著,F(xiàn)實生活中我們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阮籍做到了,嵇康也做到了,可我們呢?我們只知道被當(dāng)做異類很難受,可生命是極度短暫的,何必在乎他人的眼光讓自己活得不愉快呢?夢想是注定孤獨的旅程,既然我們選擇了去遠方追逐夢想,留給世界的就會是背影,何必在乎那么多呢?寫到這里,我更加欽佩阮籍了,那一次,他沒有其他任何理由,只為美麗,只為青春,只為異性,只為生命,真真正正的哭了,他哭得抽象又哭得淋漓盡致。我想,我們也應(yīng)像阮籍一樣,做自己,做真正的自己,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努力活的真實自在。
曾幾何時,我為了讓周圍的人都認(rèn)同我,喜歡我,漸漸地改變著自己,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甚至是模仿別人,還記得當(dāng)時為了讓自己成為焦點,對朋友掏心掏肺,可到頭來,我并不快樂,越來越討厭自己,那些所謂的朋友,也漸漸離我遠去,這并不是我想要的!大概以前的我,就是少了像阮籍那樣的灑脫吧。
是啊,人活著,并不是為了取悅別人,是為了讓生命有意義。為了自己內(nèi)心的向往,被別人不理解又如何?被別人討厭又如何?人生短暫,我們應(yīng)該向竹林七賢那樣,活的真實自在,活得瀟瀟灑灑!
魏晉風(fēng)度,將絕世獨立!
《尋覓中華》讀后感5
回望歷史,在依依云水、渺渺帆影里看朝代在連綿戰(zhàn)火中興衰替代;看偉人在世事沉浮中屢遭劫難?床粖A雜利益的君子之爭,看亂世爭霸的背后又有怎樣的蘊含,看世事變遷中文明的融合,看滄海桑田中巨星的隕落。
尋覓中華,是尋覓刑場上嵇康神秘的千古絕響;是尋覓老子的烏托邦社會;陶潛的桃花源;尋覓佛教的淵源以及取經(jīng)者悲壯的跋涉……
五千年歷史上,每個朝代的皇帝身邊總有一種人——檢舉揭發(fā)專業(yè)戶,或者總有一個把好人認(rèn)成反面角色的最高統(tǒng)治者。嵇康、蘇軾是撞上了檢舉揭發(fā)戶;杜甫和司馬遷是栽在了皇帝手中。但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麻煩都來自內(nèi)心的善良、自身的才華和叛逆、反抗的性格。在古代,似乎制造一起冤案只是徒手之勞。揭發(fā)戶只需給受害者安上一個低俗、能引起公憤的罪名。而皇帝只需認(rèn)正面角色為反面人物就好了。有多少風(fēng)華正茂、才華橫溢的財政毀在了小人手中。但這些寫的一手好字、作的一通好文的文人又能說什么呢?王維被貶,岐王的臉變得比翻書還快。李林甫壟斷考場,扔掉了杜甫的卷子······
但詩歌是個王國,唐朝時王國中最美的地域。唐代詩歌蓬勃發(fā)展,包羅天地,開放自然,唐代的自由平和為唐代詩歌蓬勃發(fā)展起了重大作用。
巍巍大唐,包羅萬象,心態(tài)平和,氣韻高華。唐代是一個開放的時代,不斷收納各路文化,人類的'璀璨文明在這里交融生華。唐朝的繁盛在中國歷史上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對《尋覓中華》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會昌三年六月二十七日夜間,長安東市燃起到那場大火,燒了四千四百余家商鋪,但這四千多家商鋪才二十四行,不到整個東市的八分之一。由此可見東市商業(yè)貿(mào)易的繁榮。盛唐在于它的心態(tài),在于它包羅萬象,也許這比一個國家有無懈可擊的國力、軍事更重要。
天真爛漫的時代造就同樣的詩人;安史之亂后的頹廢卻也造就了為中華文明注入生機的詩人。李白、王維、杜甫是唐代有興到衰的真實寫照。他們的人生際遇、享受的快樂、遭受的劫難亦是時代的特點。頂級的繁華走向衰落總需要見證,這三位巨匠級詩人當(dāng)是最好的見證著。
公元七四四年,相差十一歲的李白和杜甫相遇。一個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個早已名滿天下;一個活躍于安史之亂前,一個繁盛在安史之亂后。他們代表著兩個不同的時代,卻擁有相同的愛好,是彼此的知心。作者對李杜相遇的看法生動有趣:就像大鵬和紅雁的相遇,一時間巨翅翻舞,山川共仰。但在他們分手后,鴻雁不斷為這次相遇高鳴低吟,而大鵬則已悠然于南溟北海。
王維家境富裕,十八歲進入長安諸王府,二十一歲考進士又拿了解頭做了京官。因岐王僭越觀黃獅子舞,貶到兩千里外的濟州小城,遭遇了他的“生存落差”。王維與李白一樣都被岐王妹妹————玉真公主所癡迷。安史之亂后,王維被安祿山擄去任偽職,唐肅宗反攻長安得勝后,成了被全國聲討的叛臣,與李白“世人皆殺”類同。但王維、杜甫、李白三位巨匠都挺過來了。王維的詩禪意安閑、智看一花;李白的詩浪漫灑脫,飄逸豪放;杜甫的詩沉郁頓挫、浩蕩大氣!有了這三人的帶領(lǐng),唐詩展現(xiàn)出了詩歌應(yīng)有的韻律和典雅,達到了詩歌領(lǐng)域的巔峰。
亂世又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時代?亂世如麻!亂在朝廷!
朝廷無法成為一個持久的存在,它的存在方式是不斷更迭的。五千年文明頻繁的更替,為亂世的出現(xiàn)提供了背景。時代更替是亂世的一大特點。單從唐朝滅亡到宋朝建立前的這五十幾年時間里,北方黃河流域相繼出現(xiàn)了五個王朝,南方出現(xiàn)了九個割據(jù)政權(quán),加上山西,合稱“五代十國”。戰(zhàn)爭更是亂世的特點。其實每個朝代都有戰(zhàn)爭,只不過沒有亂世頻繁。但亂世總?cè)鐣一ㄒ滑F(xiàn),某一時間就“彈指間,檣櫓灰飛煙滅!
戰(zhàn)爭不會斷,但文明不會因戰(zhàn)爭的干擾而中斷自己的發(fā)展,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中國文明一脈相承。其中,最頑強的文明是佛教;最具創(chuàng)造力的文明在明清。
歷史是時代的合稱,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獨特的閃光點:三國群雄義氣昂揚,魏晉名士清談叛逆,嵇康沉溺于打鐵,李白癡迷于山水……
撥開繁花,在時代中感受中國歷史的曲折與魅力;除卻云霧,在歷史中尋覓中華文明的頑強與璀璨!
《尋覓中華》讀后感6
繁華的街景滲透著璀璨的光輝,破敗的殘垣亦書寫著恢弘的歷史。我們只需要知道,中華民族有著美麗的基因,而文化的長河淙淙流淌,引領(lǐng)者我們?nèi)ひ捴腥A。
我們無從給文化的起源下一個準(zhǔn)確的定義,但它卻看似與歷史相輔相成,文化支撐著時代,時代連成了歷史,而歷史造就了文化。無論是大漠孤煙的鐵胄兵戈,還是繁盛喧囂間的琴棋書畫,都澆灌出一朵生機勃勃的文化萌芽。而文化又影響著一代人的思想,扶持著君主的謀略,改變著時代,牽引起歷史。文化可由歷史而展現(xiàn),歷史因文化而得以延續(xù)。
通過作者余秋雨在書中的介紹,我發(fā)現(xiàn)儒家文化貫穿于歷史大潮的絕大部分。自其出現(xiàn),人們的思想便找到了一個明確的追求。儒家照應(yīng)了世人的思想,因為在一個思想如此活躍的時代,一個學(xué)說能夠得到廣泛的認(rèn)可并加以傳播,說明這可以作為一個時代的精華,使人豁然開朗,流傳下來?鬃蛹捌錃v代學(xué)生不斷努力地壯大儒家文化,也令其后代懂得了思考。這種文化可以不完美,但它卻展現(xiàn)著一代人的自由,承載的時代和諧多元化的社會風(fēng)氣,也成了中華文化長河中最自由、澄澈的一段,滋潤著其所流經(jīng)的歷代人們的思想,反射出一種民族文化的光輝。
而本書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是有關(guān)唐代文化的部分。文化的融合、詩歌的繁盛,已經(jīng)成為這一時代很突出的特征。一個空前的盛世,可以很瑰麗壯闊,而它的文化卻是在車水馬龍背后流淌著的一股靜馨的力量。佛教的融入使中華文化在剛毅中有了一種柔性之美。這種文明沒有與之前的文明產(chǎn)生過激的沖撞,而是互溶于彼此,使文化有了兩種不同風(fēng)格的燦爛。一個人同時接受著兩種文明的濡養(yǎng)。他的思想散漫卻不失邊際,規(guī)矩卻不失自由。這是另一方面的喚醒,兩種文化互相彌補,使一切看上去前衛(wèi)而和諧。從此,文化又被滴入一抹優(yōu)雅的'隨性的色彩。
唐詩是我最熟悉而又最期待的了。文人的筆墨總是有感情的,跟著現(xiàn)代文人的筆跡去探尋古代文化是級富趣味的。我很榮幸能夠如此近距離地接觸李白,一位引字為文便是詩的文豪。他隨性、自由,騎著馬,達達的馬蹄下浸滿了他的浪漫氣息,F(xiàn)在讀起他的詩,不得不被那灑脫的文筆所折服。他把盛世美景記錄,將自己的喜怒愁苦訴諸筆端。文字在他的筆下富有了靈氣,大膽的排列,構(gòu)成了一種曠達神秘之美。無需做作,只是真實。
中華文化的長河生生不息,我期待,現(xiàn)代人也能有思考,為中華文化構(gòu)建雄偉壯闊的未來。
【《尋覓中華》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尋覓中華閱讀答案06-04
《尋覓中華》讀后感10-04
《尋覓中華》讀后感范文10-02
《尋覓中華》讀后感范文04-26
余秋雨的《尋覓中華》讀后感08-31
《尋覓中華》的讀后感范文(精選12篇)08-30
尋覓中華讀后感范文(通用6篇)08-30
讀《尋覓中華》有感范文(精選5篇)08-30
尋覓的作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