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精選21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1
在讀《文化苦旅》時,我感覺自己的靈魂好似跟隨余秋雨先生踏上了“文化苦旅”之路。余秋雨先生是當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學者、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家。以書中文字為媒介,先生筆下所展現(xiàn)的文化世界精彩紛呈。文化是滋養(yǎng)一個民族靈魂的源泉,文化也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質(zhì)的紐帶。中國文化經(jīng)歷千年時間的洗禮和外來文化的沖擊,很多部分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瀕臨滅亡。在惋惜的同時,余秋雨先生通過此書訴說文化的滄桑,努力喚醒我們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意識。
文化苦旅中不僅有濃厚的文學氣息,使我感悟人生,還有一些脫離常識、獨具魅力的事物,顛覆了我對原有歷史的一些認知。文化從起始到它未盡的終點,對于旁觀的人來說,那種苦難的感覺是大打折扣的。真正苦的,是這趟旅程和背負這趟旅程的人,風餐露宿,翻山越嶺,只為了傳播文化的魅力,尋找文化未結(jié)束的終點。
余秋雨先生在書中談到傳說中的白娘子所蘊含的人文意義:“她是妖,又是仙,但成妖和仙都不心甘,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燦爛:只想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痹谟嘞壬磥,白娘子的一切拼搏和災難禍福都是為了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而最終沒有做到,譜成一曲悲劇,在傳說中鎮(zhèn)壓白娘子的法海和雷峰塔在此脫俗,成為了某種帶有悲劇色彩的象征意義。而在此之前,我終究沒有擺脫思維定勢,理所當然地把其中白蛇與許仙及法海的糾纏反復,僅僅歸類為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
受到文學氣息的感染,當我開始下定決心去開拓進取,探尋人生的真理,在這個過程中我發(fā)覺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對于我們?nèi)松繕说闹笇。“何時才能問津人類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我認為真正健全的人格應該是多種傾向與狀態(tài)的和諧統(tǒng)一?吹竭@句話,我突然發(fā)覺現(xiàn)在擁有的青春激情是非常寶貴的,時光之里山南水北,許多人渴求,卻求而不得。讓我忍不住心潮澎湃產(chǎn)生了強烈共鳴,幾乎熱淚盈眶著拜讀此書。
這本書不僅引發(fā)了我對人生的思考,而且還讓我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領域,使我對歷史越來越感興趣。在本書的序篇中,余秋雨先生就曾經(jīng)寫到過敦煌石窟的往昔。從前我只耳聞敦煌石窟曾經(jīng)的燦爛輝煌,只知曉它現(xiàn)在的腐朽破敗,卻不曾想到,著名的國家寶藏敦煌石窟的榮枯竟與一個畏縮膽小的道士有關。歷史是容易讓人心生怨恨的,我批判那個道士鼠目寸光、愚昧無知,怨恨那鼎盛時期的.敦煌文化竟然曾被他一手掌握?蓺v史就是歷史,這本身便是是一個屬于過去的詞匯!霸僖膊蝗テ诖龤v史的震顫,只有凜然安坐著的萬古湖山!彪m然歷史能告訴我們種種不可能,但它代表著過去,是永遠無法挽回的曾經(jīng)。
而后先生寫到的另一個我很感興趣的歷史知識是“株連流放”。余秋雨先生在《流放寧古塔》一篇中曾提及,“在統(tǒng)治者看來,中國人都不是個人,只是長在家族大樹下的葉子,一片葉子看不順眼了,證明從根本上就不好,于是一根大樹連根兒拔掉!彼坪踉诠糯y(tǒng)治者眼中,民眾并不是人,而是一堆葉子,生長在用每一個家族宗親的族譜串聯(lián)而成的大樹上。樹上的葉子就是家族里的民眾,他們并不預先知曉哪一片葉子會出事而禍及自己,更不知自己的一舉一動到了什么時候會危害到整棵大樹,于是他們只能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此這般,中國失去了獨立的個體意識,卻也未得到集體的凝聚力。如果一棵大樹上沒有一片葉子敢于獨立面對風的吹拂和霜的飄灑,那么整個樹林也便成了沒有生氣的死林。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學者、藝術理論家等諸多身份之間來回切換,但是當他作為一名散文家時才是最讓人折服的。他寫過多篇抒情散文,用筆獨具匠心,感人至深卻不著痕跡。在這本《文化苦旅》的文章中,不僅獨具智者的理性思辨,而且充斥著一份濃濃的真摯情感。我想,這才是余秋雨先生的文章打動人心的重要原因。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2
前些年,粗讀過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對《西湖夢》這一篇記憶猶新。盛夏,因孩子小升初,新學校布置的暑期作業(yè)中有親子伴讀,于是攜孩子再逛書店,購得新版《文化苦旅》,其中美文有較大改動,粗粗翻閱過后,目光落在《杭州宣言》上。作為新杭州人,對于杭州,對于西湖,總是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文學大家的筆下再次神游,展開對這座城市的靈魂之旅。
對于西湖,我感觸頗深。幼年時家住同省浦江老家,就從父輩口中聽得描述,那美輪美奐的湖光山色,那浪漫溫情的民間傳說,那雋永婉約的唐詩宋詞都給西湖蒙上華麗的面紗。聽說明代時一位日本使臣游西湖后寫過這樣一首詩:昔年曾見此湖圖,不信人間有此湖。今日打從湖上過,畫工還欠費工夫?梢娢骱拇_是令人驚艷的美。隨著工作的變動,十年前舉家遷居杭城,很快近距離地欣賞到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西子,更讓人感到它的真實和親民。日子漸久,繁忙的工作讓我疏離了西湖,它變得清晰而遙遠。
而今,我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余秋雨先生的《杭州宣言》時,杭城的山山水水又開始在眼前閃現(xiàn)。我在文中暢游,從沒有這樣深入地了解過杭州,感受它的前世今生,深掘它的文化內(nèi)涵,體會它的欣喜悲歡。
馬可·波羅曾在游記中說,杭州是世界上最高貴、最美麗的城市。他來自于歐洲人心目中最美麗的城市威尼斯,對于城市美景有足夠的評判眼光。航海家們沒有抵達杭州,但杭州一直隱隱約約地晃動在他們的心理羅盤之一。而作為如今生活在杭州的我,這種幸福感是油然而生的。
春天的西湖桃紅柳綠,草長鶯飛。漫步在蘇堤、白堤,如今我的眼中不僅僅是如醉春煙,更有對大文豪白居易、蘇東坡的敬佩和緬懷。西湖是當年他們?yōu)榱撕汲前傩彰馐芩疄、旱災之苦,而開展的浩大的民生工程,恩澤后人。他們不僅解決了水患,更是給子孫留下這曼妙的風景和傳世的美名。
白居易這位文學巨匠,站在唐代詩歌的巔峰,卻絲毫沒有傲慢在文化的身份里,而是用泥土和石塊寫詩,成天忙碌在浩大的水利工程之中。致力于實實在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改造,給杭州人民留下了比《長恨歌》、《琵琶行》、《秦中吟》、《新樂府》更瑰麗的作品——西湖。 北宋時,杭州還再次迎來一個文學巨匠——蘇東坡。他兩度為官杭州。任通判和知州。與白居易一樣,他到這座城市的時候,也一點兒沒顯出曠世詩人的模樣,而是變成了一位徹徹底底的水利工程師。甚至,比白居易還徹底。讀到這里,我不禁為杭州的幸運而倍感歡欣。
余先生也說 “西湖給人以疏離感”。 初到杭城時,我也很有同感。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人生的感悟也越來越多。有時的迷茫,亦如浩渺的湖水,讓人有莫名的憂愁,淡淡的揮之不去。畢竟是大學者,我無法全然領會余先生心中和筆下抽象和充滿象征性的`西湖,但是我能感受到面對西湖時,他的那種無奈和落寞。也許就像燃盡繁華之后歸于平淡的人生吧。
說到西湖,一定會想到最膾炙人口的傳說白娘子。杭州居然用一池清清亮亮的湖水,用一條宜雨宜雪的斷橋,用一座坍而又建的雷峰塔來侍奉她。亦仙亦妖的白娘子并沒有像人們津津樂道的戲劇中一樣,為了許仙而心甘情愿的被壓在雷峰塔下。她最大的傷心處是不能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和許仙終老一生。余先生說:“雷峰塔只是一個歸結(jié)性的造型,成為一個民族精神界的愴然象征! 我想,這便是對西湖文化的一種很好的詮釋。
文章最后一段話給人以醍醐灌頂,余先生說:“如今的杭城呈現(xiàn)出了一個貫通千年的人文宣言。這個宣言,曾經(jīng)由錢镠親自指導,由白居易、蘇東坡參加起草,由白娘子從旁潤飾,又由今天的建設者們接筆續(xù)寫。宣言的內(nèi)容,很復雜,又很簡單:關于美麗,關于自然,關于生態(tài),關于人間!
在文中,我從另一個角度重新感受杭州、欣賞西湖,體會著一位大學者深刻的見解和精辟的剖析以及他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和深邃的靈魂。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3
這幾日,正在閱讀余秋雨先生所著的《文化苦旅》,并不是說如何認真地研究,只是睡前一篇,信手翻閱。手棒這本《文化苦旅》,隨著作者的筆觸在字里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jié)束,本應陶醉于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卻無法使自己陶醉,心頭莫名地涌出一種苦澀的感覺。這書里寫的,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著古老文化遺產(chǎn)的范欽的后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cè)面,令人為之汗顏,為止慨嘆。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閱, 啜飲著文化的甘泉, 印刻著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他的牽引,腦中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枝干虬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艷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 。余秋雨鄙棄陳詞濫調(diào),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著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著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著一支輕柔婉轉(zhuǎn)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
初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嘆于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凄苦的哲語。是什么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游刃有余?是一種閱歷,一種修養(yǎng)。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無處不見證著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閱歷和修養(yǎng)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大段大段的`運用排比,比喻的修辭,帶給我一個感覺就是“美”,美極了,心中暗自想象,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寫出余這樣美的文章,當然,并不是模仿他,我要寫出自己的風格。
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內(nèi)容可謂古往今來,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秘與圣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艷,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在描述的字里行間,作者的那種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見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即使是很深奧的東西,在余深入淺出的講解下,也能被我們所理解并接受,甚至在書的基礎上,自己對于那些問題也有了更全面,更客觀的見解。從而引發(fā)了讀者對文化的某種反思,在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
本書值得我們?yōu)橹潎@的不僅有豐富的書寫內(nèi)容,更有如詩般的語言,讀起來婉轉(zhuǎn)動人,像細水長流般敲進我心門。比如《江南小鎮(zhèn)》這篇文章中的語言就顯得那么的富有詩意,特別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聯(lián),“淺諸波光云影,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lián)道盡了江南小鎮(zhèn)的魅力。江南小鎮(zhèn)它不是經(jīng)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于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zhèn)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
曾有位西方的哲人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像是在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就好像是在和余面對面對話一般,他用他那淵博的學識,為我們講述一個又一個沾有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諦的故事?吹綍弦恍行械奈淖,在腦中想象著,揣測著,倒是真的如同身臨其境一般,一不小心,就踏入了另一個世界。讀書時,我能深切的感受到作者的深情,作者語調(diào)時而平和,時而輕快,偶爾,在傷心處,或許會蹙眉輕嘆。四壁的文字間,可以讓我感知到怎樣咆哮的狂風在我指間游走,怎樣綿長的細雨帶給旅人無盡的鄉(xiāng)愁,怎樣回旋的流水唱著抑揚有致的曲調(diào)。的確,余秋雨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后的回味,焦灼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
聽著花鳥蟲魚的歌聲小憩一會,心中卻泛起一陣不可名狀的惆悵;蛟S我也感受到了歷史氣壓的沉重,禁不住一些誘人沉思的片段和作者自身感慨。每每讀到發(fā)人深省的句子,思緒就不經(jīng)意間地游離開去,整個人便癱軟下來,腦中一片空白,無力再讀?傄捶磸蛷偷貜拈_頭連到結(jié)尾,然后繼續(xù)讓某句話引發(fā)的聯(lián)想散漫地在我的神經(jīng)中游蕩。慢慢地迷戀上這種感覺,這是歷史文化悠久的魅力熏陶著我,感染著我。仿佛是旅程中的“苦”,實則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4
我一直以為,人與書有緣,就像人與人。
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又一次邁進圖書室。
不經(jīng)意間,我的目光與大師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相遇。尚未翻幾頁,便感覺他的文字如浪如濤,一波一波,一陣一陣在心底洶涌。清新雋永的思想智識、真誠顯明的觀點,還有字里行間的性靈趣味,從娓娓談敘中撲面而來。很輕易地,就用文字的長鏡頭,把所有行走中的美景拉近到我的眼前,一朵一朵、一瓣一瓣,在心靈的枝條上婉轉(zhuǎn)綻放。
原來,當文化與旅行相遇,不僅僅是眼睛的愉悅,更是心靈的頓悟、精神的豐實啊。我與大師的相遇,不經(jīng)意間就擁有了心靈的感應,匍匐在大師的字里行間領略著縷縷書香的韻味。
最先看了大師寫的《五城記》。開封曾經(jīng)的器宇、現(xiàn)在的堅強,蘭州的深厚和沖撞,成都的美麗和淡泊,廣州的鮮花和悠閑,南京的輝煌,在大師的筆下,如五個性情各異的美女和帥男,可愛、可親、可評。大師筆下的城市,讓你透過浮華,在輕松和濃厚中,很快了解了它們的.性情。不是表面上慣見的浮華,而是將人文、地理、歷史揉碎攪拌,拿捏得渾然一體,舉重若輕,巧妙無比,讓你在歷史的厚重和滄桑中,用心靈觸摸到眼前這方美景的神韻與內(nèi)涵。
大師寫西湖,由景及人、由景及事、由景及史、由史及人,名人名事名景名詩交融上陣,玄艷、黯淡、潑野在他筆下左右逢源,寫盡風情。我敢肯定,這樣對西湖的寫法,再沒有第二個人。末了,他在《西湖夢》收筆時嘆道:“大凡風景絕佳處都不宜安家,人與美的關系,竟是如此的蹊蹺。過于玄艷的造化,會產(chǎn)生一種疏離,無法與它進行家常式的交往。正如家常飲食不宜于排場,可讓兒童偎依的母親不宜于華麗!
這一段話,突然使我想到女人和女人之間的友誼。美女和美女之間的隔離,平女與美女之間的疏離,不也是如此嗎?前者因為爭艷,后者因為太玄艷。隔離和距離,便形成了心靈的距離,也就“不便進行家常式的交往和聊天”。
《筆墨祭》算是本書里的一篇比較長的文章。主題是呼吁挽回毛筆文化,提倡現(xiàn)代社會人需要在書法藝術中獲得審美慰撫,藝術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藝術化要相融相依。文中羅列、品評了古人今人各種書法觀念,他在結(jié)尾筆鋒一轉(zhuǎn),又輕輕松松甩出一段精辟的入心入肺的文字:“健全的人生須不斷立美逐丑,然而,有時我們還不得不告別一些美,張羅一個個酸楚的祭奠。世間最讓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對美的祭奠!
美的祭奠,說得多好!在美不斷消逝的今天,用這樣的文字來懷念美、呵護美,本身就是一種智慧。這些精辟的哲思溢滿字里行間。如智者的火花,在電光火石間,先是灼了我的眼,再是暖了我的心。這些文字如棒子,不時敲擊著我的心肺。不得不讀讀停停,靜下來思索和消化,讓被文字棒擊的心潮一點點平息。
一樣的旅行,不一樣的美。作者用文化的眼睛、智慧的思想、隨性的文筆,盡情流淌著他的學養(yǎng)和才智。在他筆下張揚的文化和飛舞的智慧里,一處處的名景,先是從外表美到骨子,再從骨子放縱到靈魂,一山一水一城都神采奕奕、深情款款。
這是一種大美。
大美的散文,就是這樣邁著不一般的步伐,在時間的大河里玄艷。即便是隔十年甚至幾十年,我輩也還是只有讀、只有嘆。怎么趕?這輩子,也許都望塵莫及啊。這,就是學者型作家的魅力。胸中漲滿了文化,筆頭吸飽了知識,在藝術的點染中,無論輕涂淡抹,怎么都干濕濃淡總相宜、墨到句香。
世界上最讓人消受不住的事,莫過于和這樣的好書擦肩而過。世界上最讓人感到美好的事,莫過于能在這樣的好書中,感受藝術的熏陶和精神的滌蕩。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5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身榮位高之際,辭職探尋文化遺跡的歷史文化散文集,其起點也難、其過程也艱、其后果也煩,用作者的話來說,《文化苦旅》就是外出的浪子,給自己帶來的麻煩難以計數(shù)。但是,先生的“苦果”,為我們釀出了甜酒,一場自然、歷史、文化、文人、思想的盛宴和洗禮。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四場旅行,太大太深太苦,所以我只能撿二三事說說。
如夢起點,是我讀來最輕松的一部分,勾起了我對家鄉(xiāng)鄉(xiāng)土人情的回憶和思考。我也來自一個小山村,也常和小伙伴打打鬧鬧結(jié)隊去上學,我們那個小學也是一座寺廟改建而成的,原來叫觀音寺,不知什么原因就成了我們讀書的地方。直到我小學畢業(yè)了,校門外的一塊空地上還立著一個小寺廟,雖然因為是“違建”而空蕩蕩的,但那也是我們課余的一個去處,也是我們的一片回憶,F(xiàn)在想來,無論是書中的牌坊、寺廟還是信客,還是我們上學的觀音寺,還是奶奶們燒香的小廟,都是一種寄托或信仰,引導和支撐著人們在追求和努力著。當然,余秋雨所觀察到的也許是意識形態(tài)、文明或者文化間的沖突,但是我感受到的,也許也是作者所追求的,是這些沖突背后的共同愿望,那就是文化形態(tài)所寄托的向上、向善初心,這也是不同文化共存和和諧發(fā)展的基石和準則。
在中國之旅中,余秋雨先生帶我領略了13處古跡,從都江堰出發(fā),道士塔、莫高窟……一路走到天一閣,全程充滿了對祖國歷史遺跡的敬意,對歷史曲折的叩問,對中華文化的探尋。相形之下,我受閱歷所限,更受膽氣所限,至今只到過祖國幾個有限的省份,所以初讀時有點跟不上作者時空轉(zhuǎn)換的節(jié)奏,有點難以體會作者的“苦衷”。因為往常旅行,我只喜寄情山水之間,極少流連于人文古跡,加之歷史知識貧乏,所以很難透過那一個個碑、塔、亭,看到一段歷史和一群豐滿的人像。但是讀后反思,就是我這種淺嘗輒止的輕浮之態(tài),以及如我一般的千萬漠視茫然之人,正在毀壞或者看著毀壞又一段段的歷史和文化,才會頻頻出現(xiàn)歷史古跡的毀舊建新、掠奪式開發(fā)和歷史劇泛濫。我們都是這個國家、社會和民族的一份子,但內(nèi)心卻是自立和封閉的`,沒有把自己放在大范圍之內(nèi)去看待舉手投足所帶來的波瀾,所以感嘆文化散失、信仰淪喪也就成為了必然,因為個體的不負責任最終將帶來集體的瘋狂,這既是現(xiàn)在的我們所不愿意看到的,但卻在不自覺地演繹著的。
一切歷史、一切文化,最終都要由人去創(chuàng)造、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余秋雨先生最后用一些身邊的人的寫實,刻畫了一個完整的人生之旅,書寫了文化人之苦。他們用畢生心血推動著文化的進步,卻陷于嫉妒、諂媚的攻擊中,但他們并沒有“折筆、棄筆、毀筆、葬筆”,最終撐到了“文化孽力”不爭自毀,成為文化長河中的經(jīng)典和偉大肖像。這一文化自證和文人平反的過程,也許就像余秋雨先生母親的一生,“一辯論就進入他們的邏輯系統(tǒng),必定上當”。所以,永遠只有微笑,只有傾聽,只有靦腆,最多,只有沉默,才能穿過黑暗,戰(zhàn)勝歷史的碾壓和生活的煉獄,最終笑到最后。
隨著余秋雨先生走過苦澀的文化之旅,我更深更切地感受到了中國歷史的博大,中國文化的艱深,中國文人的根骨,其涅磐過程之艱辛、之苦悶、之久遠,難以想象。好在余先生等一代代文化標桿,替我們提煉了苦藥,我們常人只需要嘗甜憶苦就行了。但是,是不是我們就只能坐享其成、恍若路人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其實,文化不僅僅是文物古跡、書法中醫(yī)、經(jīng)史子集,端午吃粽子、春節(jié)貼春聯(lián)也是文化,文化無處不在也潤物無聲,需要我們細心呵護和執(zhí)著堅守。當我們每一個人少在旅行時的碑塔上刻一筆,多讀幾本經(jīng)典著作,多傳承一項傳統(tǒng)習俗時,我們就已經(jīng)在輕輕松松的允吸歷史文化的甜蜜了。所以,文化不“苦”,旅行也不“苦”,拯救、傳承、弘揚中華歷史文化并不難,只在一頁頁紙間,在一寸寸山河間,在你我舉手投足間。
文化、文明、文華,就在生活中,就在躬行處。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6
恍惚記得很久之前,有個朋友告訴我西泠印社的旁邊有個古董店。
那個時候我還把“西泠”讀作“西冷”,自然對一家小小的古董店沒什么興趣。但是時間一點一點延長,那時的我大概也不會想到,在幾年后一個“清明雨紛紛,行人欲斷魂”的日子里,我還是去找了這家不明存在的古董店。
這幾年里我對于古董店總是有莫名的執(zhí)念。大概是對那些歷史沉淀的東西有莫名的好感。博物館里的只能稱物,它們被安靜整齊地擺放在一個地方,每天面對幾盞燈,面對幾撥人。古董店里的呢,應該算古董,不論真假,它們的陳列,都是故事。
可能這就是古董吸引我的原因,也是那家神秘古董店吸引我的原因。
當我終于乘上去往西泠印社的公交車,在西湖邊某條道路上穿行的時候,我突然萬分慶幸這次心血來潮。
作為一個杭州人,我對西湖卻并沒有特別熟識的`感覺。只是知道有這么一個湖,它有著名十景,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是杭州的驕傲。小時候來過幾次,觀賞游玩,大概只記得當時的豆腐干挺好吃。
所以,當我獨自來到湖邊,難得清冷的公車載著我東奔西走的時候,也給了我更多的時間看看這個熟悉又陌生的西湖。
杭州這座城應該最愛梧桐。
特別要是法國梧桐,高大魁梧,所以愿意將梧桐成片的栽在西湖邊。其間還夾雜了些柳樹的影子,初春的柳枝剛發(fā)新芽,弱柳扶風大概就是這種姿態(tài)。這就顯得梧桐更偉岸了些,扭曲的樹干,偌大的蔭蔽。盡管市樹是香樟,但杭州愛梧桐不無道理,因為這也是生命,自然的生命,梧桐比香樟更隨意,更鋪張。
西泠印社確實沒有公車上冷清,反而很熱鬧。大多數(shù)人應該就是因為“天下第一名社”這個稱號慕名而來。進門就是一棵巨大的香樟。根須蜿蜒地猙獰,樹干爬滿了青苔,鋪天蓋地的綠蔭毫不掩飾枝葉的放肆。游人只能驚嘆了。
西泠印社的大名用冷綠色刻在一石碑上,旁邊是一簇春天的紅花,開得正好。身后就是一座丘陵。上山的石階沒有刻意修平整,反倒是像亂石堆成的臺階。昨夜下的雨濕冷著,更顯得小路濕滑難走。我只得小心翼翼地走,小心翼翼看著路,小心翼翼地發(fā)現(xiàn)了山路上各種植物,被雨珠打得蒼翠蒼翠,傲然立著。我還期望著山上是不是有一個很隱秘的地方藏著傳說中的古董店?上е挥袔讉亭子,幾個石凳,一個滿是錦鯉的水塘,和一座意味深遠的塔。
我坐在西湖的長椅上,喝著水,看著面前的湖與樹。
西泠印社同西湖一樣。目光所到之處,除了游人,要么是樹,要么是水。它們比我們更清楚自然的意義。連神話傳說里亦仙亦妖的白蛇,都是生于水,隱于山水環(huán)繞的雷峰塔。
放下水瓶,翻開手上的《文化苦旅》。余秋雨先生說:“這一來,杭州就呈現(xiàn)出了一個貫通千年的人文宣言!惫律竭@個地方,像西湖中的一個小島,西泠挑了一個很好的地方建立社址。亦山亦水,亦孤亦環(huán)。
馬可·波羅如此大力贊揚一個城市,當然有他自己的道理,F(xiàn)在我們回想起他至高的評價,仍會覺得名副其實。
杭州的美,大多是集中在了西湖。而西湖的美,全然是這些山山水水,樹樹花花。蘇軾與白居易比我們更早懂得了西湖的美在何處,于是他們竭盡全力浚河道,清藻荇,治湖水。這才有了后來的南宋都城臨安。杭州比其它地方更明白自然對于我們的意義。
這是一個只屬于杭州的宣言。
“宣言的內(nèi)容,很復雜,又很簡單:關于自然,關于生態(tài),關于美麗,關于人間。”春天的西湖水蕩漾著,湖旁低垂的迎春花黃艷艷的,映著水中的倒影。法國梧桐還是那么魁偉,密密的青苔攀附著粗糙的樹干,出奇的安靜。這就是春水道梧桐。我們需知,在自然面前的我們,何其渺小。而自然的美麗,又何其偉大。
我捧著書突然笑了。我想我已經(jīng)找到了我心心念念的古董店。
西湖之美就是杭州的古董,自然之美就是西湖的古董。
這就是一個關于杭州的宣言,關于西湖古董的故事。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7
第一次讀《文化苦旅》這本書時日已經(jīng)頗久了,只記得當時讀完其中的一篇便已被余秋雨先生嚴肅深沉卻又遼闊邃遠的筆觸深深折服了。之后這本書便在腦海里久久揮之不去。輾轉(zhuǎn)良久,在一家書店購得此書,心里甚為歡喜。讀完這本書卻還是很久之后的事了,至于如此,一是正因自己生性懶散,雖喜愛讀書卻極少認真坐下來耐住性子讀書,當時學業(yè)也頗為繁重,二是此書實在太過于厚重,整個散落于大江南北山川河流的一代一代的中國文化都被余秋雨先生拖曳、描摹出來,若匆匆瀏覽此書也罷,要是細細品味的活,不啻于同余秋雨先生一道在那些隱匿著中華文化的山川河流、塔窟寺廟、湖鎮(zhèn)樓閣走了一遭,原本頗為閑散的心境變得肅然,也會被這些撲面而來的還帶著些山水氣息卻磅礴浩蕩的文化格律壓抑的靈魂一緊,心頭便沒由來的多了幾許沉重之感。便再也簡單不起來了。余秋雨先生也在自序中說,“我本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筆卻比過去寫的任何文章都要蒼老。”
中國古代的文人基于傳統(tǒng)文化的定位,大都有“學而優(yōu)則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報效祖國的理想,世世代代也都背負著這種宿命。于是,他們十載寒窗苦讀,只為有朝一日能夠入朝為官,既光耀了門第,有為國家盡了些許力量。然而,官場的黑暗卻是他們沒有想到的,帝王的昏庸也是他們沒料到的,奸佞之臣蒙蔽著皇帝的眼睛,魅惑著皇帝的心術,整日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他們無奈了,彷徨了,想要喚醒著腐朽的'朝廷,卻觸怒了權貴,被佞臣們視為骨中之刺,于是,幾番讒言便被罷黜貶謫,流放到千里之外。滿腹才華卻遭人妒忌,也罷,這高堂容不下我,便揮揮衣袖,整整衣冠,去那些個山水之間吟詩作對罷。只是這離去的背影,多少有些踉蹌。他們在這片土地上行走,每到一處,便把滿腹衷腸向那里的山水吐露,滿腹悲哀與無奈也向這山水吐露,醉于山水,嘆于人生,他們不想這樣,卻只能這樣。在這種與自然互相傾吐的過程中,生命和自然交融,自己的文化人格深深淺淺也就烙印在這些山山水水里了。這幽翳的高山綠水之間,藏著多少故事,多少無奈與控訴,可惜,這山常青,水長流,這無聲的嘆息與詢問只換來幾聲山澗鳥鳴罷了。
如今,我們在人類禮貌建造的城市里研究思考著古文化,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復、莽莽蒼蒼的大地上。而一個有著極其敏銳的文化視覺和極其敏感的文化良知的人在這片土地上行走,每到一處,那些個亭臺樓閣湖光山色中藏匿倒映著的文化脈搏豈能不跳出來訴說著自己千百年來的寂寞和無奈,這樣的旅途,豈會簡單。跋山涉水勞累的身體,疾筆思索勞累了靈魂,不正是一場“苦旅”嗎。
歷史總是嚴肅的,維系著一個民族靈魂發(fā)展以及走向的文化也是輕率不了的,當我們從歷史當中尋找文化存留下來的腳印的時候,這無疑會變成最嚴肅枯燥甚至有些沉悶卻又絲毫不敢懈怠的工作了。哪怕他們藏匿于山水之中,帶來了山的靈動與水的柔美,更多的是增添了幾分山的巍峨與水的磅礴。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民族,五千年的積淀凝聚著這個民族的血脈根源。這片土地養(yǎng)育了這個民族,凝練了這股血脈,也鑄就了這種人格。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五千年,早就和這片土地融為了一體,她記載著我們的歷史,蘊藏著我們的文化,昭示著我們的人格,每走一步都能找到讓人思索回味的事跡。這天,物質(zhì)生活日益滿足,可我們的精神又該向哪個方向走呢?歷史流淌到這天,前路該怎樣走,或許該回頭看看來時的路,看看古人走過的那些山山水水、樓閣棧道。我們的歷史文化藏在于山水之間,腳步太過幽深,不踏破鐵鞋又怎會柳暗花明。我們現(xiàn)代人的人格該如何構建,或許還是該看看古人的人格構建,這是我們的血脈,而這又該去問那些個高山深谷。
歷史在嘆息,在訴說著一個古老民族的悲切和深沉。只愿那些先知先覺關心著我們精神走向的站在時代之前的人們,多去聽聽這山谷的足音,或許我們就該知道明天該往哪兒走了。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8
大詩人蘇軾曾說過——“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奔饶媛枚侄既绱藶⒚,那么,苦旅呢?余秋雨先生帶我走進了《文化苦旅》,我記得那是一個令人躁動的夏日,我在堆滿書籍的房間中品《文化苦旅》。
我們對這個世界知道得還是實在太少。無數(shù)的未知包圍著我們,才使人生保留迸發(fā)的樂趣。我不敢對我們過于龐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后的回味,焦灼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的年輕。也許這就是先生的本心罷。
他這“旅”并非同陶淵明般“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的山水田園之旅,而是一種“人文探尋”之旅。尋古人曾站過的地方,用先輩的眼光去思考同一事物,對歷史多情,無形中就會加重人生的負載,感嘆帝王多情,亡國滄桑。由歷史滄桑感引發(fā)出人生滄桑感。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后一點少年英氣。不過,真正走得遠,看得多了,也會有不知所措。文化和人生的種種定位畢竟還有很多可以選擇的余地。也許,正是這種彈性的容忍幅度,最終決定著一種文化、一種人生的心理年齡和更新可能。
余秋雨曾說:“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十分贊同,因為一個人的皮表可能會老去,但歲月無法阻止一顆心年輕。
他以理性的思考和詩性的語言寫著了《道士塔》,以對民族文化深沉的熱愛傾訴一腔熱血,喚醒人們對文化掠奪的思考。
先生之風,使我不禁想起中國近代時的戰(zhàn)事連連,且先不討論割地賠款,也不嘆民不聊生,只一把火,燒盡了整個圓明園。呵,八國聯(lián)軍燒得只是圓明園嗎?不,他們燒得是明清兩代的文化瑰寶,是千百年的文化積淀,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自尊。每每在照片上,在書本上,在電視上看到圓明園的斷壁殘垣,好想走上前去擁抱她,擁抱這流淚的圓明園,擁抱這泣血的中華文明。忽想起現(xiàn)代曾有人提議重建圓明園,也許此人本是好意,我卻不以為意。縱你有能工巧匠恢復百年前的亭臺樓閣,縱你有琳瑯滿目的奇珍異寶裝點,縱你有文人騷客為此題詞作賦,但,回不去了,文化的紅線一旦斷裂便很難再系上。倒不如留下這滿目瘡痍,叫后世千千萬萬的子孫以此為戒——你若不發(fā)憤圖強,就連老祖宗留下的燦爛文化也無法保護。也難怪余秋雨先生發(fā)出這樣的質(zhì)疑:“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jīng)文!”
在生命的幾十年里,總有一些自己所悲傷的吧?朋友,知己,卻如那熟悉的陌生人,莞爾一笑便閃過了,生命是獨自走來又獨自走去的。正如他所說,“一個又一個,一代又一代,飄然而來,溘然而逝!
有一位哲人說過,我們一生會與十萬余人相遇,與數(shù)萬人打招呼,與數(shù)以千計的人成為朋友,與數(shù)百個人成為知音,與幾個人親近,可到了最后,只有你一個人。
我希望,告別不會痛苦,因為弱勢的我不能承受如此的悲傷,我更希望,沒有告別。他是教授,我是學生。有如此共鳴是我的榮幸。我想靈魂不一定歸于冷清與沉潛,希望他們歸于內(nèi)心的平靜吧……
“希望也只是希望罷了,何況這實在是一種奢望!
西方一位哲人說過:“只有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才會領悟真正的人生哲理!庇嗲镉陮τ谖幕慕(jīng)典評論便是他滄桑后博發(fā)而出的哲思。蘇東坡三十七歲便自稱“老頭”,他頗有蘇東坡“老夫聊發(fā)少年狂”的那種放達。放達于山水世界,放達于文化天堂。他曾說他常佇立,于觀察自然與人交際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明史中,余秋雨先生將犀利的筆觸直接伸向歷史,伸向人文,他勇于批判歷史,針砭時弊;他敢于發(fā)表見解,針針見血,這真是《文化苦旅》不同于其他散文之處,這正是《文化苦旅》長久不泯的精神所在。對于靈魂與精神的刻畫,猶記得莫高窟里那位無知道士的愚蠢行徑,猶記得長江入?谀莻特殊群落一上海人的精明驕傲與能說會道。正是對于不被大眾看到的內(nèi)涵的深度挖掘,正是對于社會形態(tài)的方方面面的反映與體現(xiàn),成就了這部書的魅力與價值。
這是余秋雨先生在本書的自序中說的最后一句話。作為游歷國內(nèi)“文化山水”之人,他的希望即是筆下的的文字“有一種苦澀后的回味,焦灼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
而我的確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了,這人文山水所留給他的苦澀與釋然。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9
夏季暴雨傾盆的夜晚,世俗的喧囂被一時澆滅,在黯淡的燈光下,見到這般滋潤蘊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在小楷的包圍中默默端坐。夜雨的詩意中,心里泛起一陣陣漣漪。輕輕地觸摸這泛黃的紙張,我踏上別樣的旅程,有著文字這般安靜的旅伴。
第一篇便是直白的開頭,簡單有序的描寫,卻沒有任何蒼白無力的表現(xiàn)。一步一步走近,滿載敦煌文化的車隊留下深深的車轍,道士塔旁凄艷的晚霞印入我的眼簾。剎那間,原本乏力癱軟的身軀隨著靈魂起舞,在芳香四溢的舞臺上找到了我專屬的味道。這是我耳熟能詳?shù)慕豁憳罚恳淮舴寄芤鹞业墓缠Q。這無盡的旅程的第一站就俘獲了我那顆即將熱血沸騰的心。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閱,與耳邊的喧囂隔絕,留下一片心靈凈土,啜飲著文化的甘泉,印刻著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他的牽引,腦中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枝干虬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艷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余秋雨鄙棄陳詞濫調(diào),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著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著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著一支輕柔婉轉(zhuǎn)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這如同一塊天然的璞玉,把瑕疵與光澤一并展現(xiàn),一切都未經(jīng)雕琢,一切都回歸它本來的面目。我領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創(chuàng)造的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那翻滾咆哮的長江水;見識了中國華麗的文化瑰寶之地莫高窟與天一閣;拜訪了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zhèn),精致幽深的`蘇州園林。
山重水復,無言的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
走走止止,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回憶滲入了筆墨之中。
聽著花鳥蟲魚的歌聲小憩一會,心中卻泛起一陣不可名狀的惆悵;蛟S我也感受到了歷史氣壓的沉重,禁不住一些誘人沉思的片段和作者自身感慨。每每讀到發(fā)人深省的句子,思緒就不經(jīng)意間地游離開去,整個人便癱軟下來,腦中一片空白,無力再讀?傄捶磸蛷偷貜拈_頭連到結(jié)尾,然后繼續(xù)讓某句話引發(fā)的聯(lián)想散漫地在我的神經(jīng)中游蕩。慢慢地迷戀上這種感覺,這是歷史文化悠久的魅力熏陶著我,感染著我。仿佛是旅程中的“苦”,實則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多年前,父親也曾踏上過這段旅程,不知他又是如何定義的呢?
而今天,我要拋棄所有的憂傷和疑慮,踏著文化的腳印,去追逐無盡的潮水,漂泊在思想的云端。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么,每一次留駐都將是新的出發(fā)。
一字一字,是旅行的腳印,深淺不一;一句一句,是幾百年踉蹌的路程,彎曲綿長;一頁一頁,如一舀甘甜的泉水,似一碗濃厚的熱茶,而我便是極干渴的旅人。慢慢品嘗,總有那么幾句話值得去反復回味,讓我心中的情感為之翻騰,有一種直至肺腑的莫名的喜愛。
那些隱于山川河流的前人的蹤跡,流傳于千家萬戶的盛世傳奇,有著我們不曾了解的模樣。在他所描述的秀麗絕美風光之后,對民族,對歷史,對生命的探討,對不羈的中國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都撼動著人心。
無需華麗的辭藻來凸顯出文章的深度,聽他娓娓道來,感受到那深邃蒼涼的歷史命運和對中華大地深深的依戀?偸怯袩o盡的柔情,總是有磅礴的氣勢,總有那份使人身臨其境的魅力。四壁的文字間,可以讓我感知到怎樣咆哮的狂風在我指間游走,怎樣綿長的細雨帶給旅人無盡的鄉(xiāng)愁,怎樣回旋的流水唱著抑揚有致的曲調(diào)。的確,余秋雨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后的回味,焦灼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
山、河、湖、海、森林、峽谷……每一個地方都隱匿著無數(shù)似真似幻的傳說。會有多少蘊藏呢?簡直連想也不敢想了。然而,正是這樣的世界,這樣的多元,這樣的無限,才值得來活一活。(本段摘自余秋雨---洞庭一角)
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我愿一直走下去,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為了尋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10
我讀文化苦旅,擁著一顆對文化虔誠的心,只是不想褻瀆了文化,也不想曲解文化的意義與內(nèi)涵。
初讀文化苦旅,看著“文化苦旅”四個字,我就鬧不明白了,文化怎么會是苦旅呢?或許,是我看著字面意思就隨意斷章取義了吧;或許是我過于膚淺,不了解余秋雨老先生深厚的文化心境;或許是我的心太年輕,解讀不了文化的底蘊;或許是我壓根就沒有文化的脈絡,疏通不了流動的文化血液;又或許是腦海中某種不自覺的元素,蠢蠢欲動……人的思維跨越了多元發(fā)展的空間,個中文化滋味,又有誰能夠輕易領會呢?
撇開作家不談,撇開余老先生不說。還沒有開始賞讀之前,我就想,“文化苦旅”,難道是文化的形成是一段痛苦的歷史集合體,或者文化的形成是一段艱難而痛苦的旅途,或者文化是人類的一次痛苦的心旅歷程,又或者形形色色的故事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集結(jié)成了一本文化冊子,又或者文化本身就是一場旅行,是苦澀的。當然,我知道,單從字面上理解,對文化本身,是一種不誠懇的態(tài)度。
回過頭來,了解文化,還得考慮時間,空間,主觀,客觀。讀文化苦旅,具體的,我記不清花了多長時間把它完成,也許是一個月之前開始的'事情了吧。我知道,要把一本書讀透,短短的數(shù)月是不夠的,但我們還是能夠膚淺的了解到一些東西,對于充實我們的腦容量還是極其有意義的。
文化苦旅,由一篇篇精美的散文拓展開來,韻味十足。每讀一篇散文,我都會刻意地去咀嚼、去回味,并不自覺地想像:文中淋漓盡致的描述,那該是一種什么樣的意味、什么樣的場景呢?我想,余老先生寫每一篇散文,都好像是親身經(jīng)歷過一般,否則,怎會寫得出如此切身的感受和貼切的文化載體?
讀完一整本文化苦旅,我感受到:余老先生并不是以文化而寫文化,并不是抓著文化不放,也不是以文化脈絡而展開。各種石窟文化、宗教文化、游記文化、文人文化、藏書文化、上海文化、風土人情文化、古城文化、船舶文化、漂泊文化、信客文化、傳記文化、華語文化、墓碑文化等等,把各種文化寫的酣暢淋漓,寫的靈活生動、生龍活虎。余老不以文化而寫文化,又處處滲透出文化的靈魂;余老不糾纏文化,卻全是文化的載體。
對于文化苦旅,余老說,“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于龐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有一種苦澀后的回味,焦灼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我想,文化是一段苦澀的心旅歷程,然后經(jīng)過時間的積淀和空間的融合而形成的。
開篇就以一篇散文道士塔舒展開來,細心地讀完它,我們都會有一種對莫高窟文化的敬重;同時,也會爆發(fā)一股對道士王圓箓莫名的憤怒和恨意。的確,文化能夠給我們一種苦澀后的回味。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其中奧妙,我們又能參透多少呢?文化是歷史深深的積淀,余老先生一路親身感受,一路對文化景點、文人深深的敬意。一路走來,游記文化,也是那么意蘊深遠。
余老把自己的切身的感受,穿插到了文化之旅中,把各種文化寫的活靈活現(xiàn),讓人好生艷羨,也讓我們對深厚的文化擁有著無比的自豪與驕傲。
全書上下,基本上大半部分都是由名勝古跡而延伸開來的文化枝節(jié),在名勝古跡中穿插了各式各樣的文化,可能名勝古跡只是一個飽含文化的載體,收藏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后面少部分寫了人物敘事傳記文化,漂泊留學的文化,特別是對到新加坡的國人寫的很貼切。最后文尾,稍微寫了一個日本在新加坡鮮為人知的墳地文化而作結(jié),不免我們會對日本抱有極強的抵觸和憤恨心理。
讀罷一整本文化苦旅,我覺得一切的文化與各種時代背景息息相關;文化苦旅的構造與余老先生生活的時代背景牽連在一起。所有的文化形成,是一段艱難的過程,也是時間上的集結(jié),是一場人們認知上和心靈上的苦旅。
文化的形成是苦澀的,需要經(jīng)過空間的熏陶和時間的渲染。知曉一些我們之前不知道的文化,我們會有一種苦澀的回味,同時還會產(chǎn)生一種對文化深深的敬意。文化,是一場苦旅,一場心靈上和行程上的苦旅!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11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余秋里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共235萬字,有《道士塔》、《莫高窟》、《陽關雪》、《沙原隱泉》、《柳侯祠》、《白蓮洞》、《都江堰》、《三峽》、《洞庭一角》、《廬山》、《貴池儺》、《青云譜隨想》、《白發(fā)蘇州》、《江南小鎮(zhèn)》、《寂寞天柱山》、《風雨天一閣》、《西湖夢》、《狼山腳下》、《上海人》、《五城記》、《牌坊》、《廟宇》、《夜航船》、《吳江船》、《信客》、《酒公墓》《老屋窗口》、《廢墟》、《夜雨詩意》、《筆墨祭》、《藏書憂》、《臘梅》、《家住龍華》、《三十年的重量》、《漂泊者們》、《華語情結(jié)》、《這里真安靜》三十七篇。這本書的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跡的的背后卻隱藏著人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其中最為感觸的是《道士塔》和《風雨天一閣》這兩遍。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jié)來說吧,文章是這樣寫的: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圣地,怎么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折怎么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時已是20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醞釀著新世紀的突破。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于創(chuàng)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
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家投來羨慕的眼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里轉(zhuǎn)轉(zhuǎn),就像一個老農(nóng),看看他的宅院。他對洞窟里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著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xiàn),農(nóng)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干燥,一會兒石灰已經(jīng)干透。什么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凈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當幾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文化苦旅臘梅讀書筆記 在一個干干凈凈的農(nóng)舍里,她們婀娜的體態(tài)過于招搖,她們?nèi)崛岬臏\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里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讓原先幾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賴,才幾下,婀娜的體態(tài)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說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說從沒干過這種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于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里是鼻子,這里是手腳,總算也能穩(wěn)穩(wěn)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胡子,像模象樣。道士吐了一口氣,謝過幾個泥匠,再作下一步籌劃。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著慘白的墻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guī)缀醪粫詣,眼前直晃動著那些刷把和鐵錘!白∈郑 蔽以谛牡淄纯嗟睾艉,只見王道士轉(zhuǎn)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閑人何必喧嘩?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
是的,在這篇文章中寫了作者對于那位道士做法的不滿,在文章中,他喊了“住手!”有寫道:“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是阿,為什么作者會這樣?他不忍心,不忍心那位道士毀掉那一個個婀娜多姿的雕像,那是歷史,歷史!歷史為什么會被一個道士的手中毀掉?就那樣,一下子得毀掉了,不忍心,不忍心那般美麗的雕像不見了,在道士的手下,一下子變得灰飛煙滅,不給我們現(xiàn)在的世人觀看的余地,一個道士,在金錢和權力的促使之下,變得如此的殘忍,做得如此得發(fā)狂,我相信,不只我和余秋雨先生感到無比的惋惜,相信,在讀了《文化苦旅》的每一位讀者也會感到深深的嘆息和心痛吧,這就是為什么《文化苦旅》這本書的“苦”字意義的所在了吧!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12
我讀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便被封面上那一望無際的大沙漠所吸引。封面上的沙漠,沉靜而悠遠,夕陽的余輝在那里投下一片陰影,近在眼前的是一道道車輪碾過的痕跡。這些軌跡,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文化的艱辛跋涉?抑或是文化的苦苦追求與探索?
而我覺得,文化只有苦行,才有它從古至今永不衰竭的魅力。
這本書本身的資料并不甘甜,正因里頭夾雜著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味道。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在它們的背后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
“只有書籍能把個高貴的生命早已遺逝的信號傳遞給你,只有書籍能把一切完美和智慧比較著丑陋與愚蠢呈現(xiàn)給你!
我?guī)е缇吹那榫w翻開了它,跟隨余秋雨的腳步,去重新認識這些古老深厚的禮貌,沒有膚淺的歡笑,有的只是與作者一齊感慨,一齊深思。
《風雨天一閣》寫了一座經(jīng)歷數(shù)百年風雨滄桑的普通的樓閣,被一代代人世代保護著,卻終被強盜偷竊所騷擾,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其悲愴的文化奇跡”。天一閣承載的禮貌與歷史太多太多。天一閣的命運正是當時中華文化的命運,中華的許多許多文化寶藏在靜靜地經(jīng)歷數(shù)百年甚至數(shù)千年的風雨洗禮之后,竟未為人所敬,不為人所珍,最終落入虎口。而當其幾近滅亡時,人們才恍然醒悟,慌忙中搜尋回幾粒殘碎不堪文化碎片,嘆息不已,可惜已晚了。
《蘇東坡突圍》使我明白才華橫溢、豪放高達的一代文豪蘇東坡被一群奸詐卑鄙、強詞奪理的小人誣陷時的無奈與痛苦,被排擠,被批判,被嘲笑,被流放,可他卻并未喪失繼續(xù)發(fā)奮生活、前進的勇氣。我小時候曾為蘇軾美妙清澈的水調(diào)歌頭所傾心,為他“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壯志所震撼,此刻則為他的涅盤重生所深深感動和欽佩。他的自省不是一種走向乖巧的心理調(diào)整,而是一種極其誠懇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個真正的自身。他漸漸回歸于清純和空靈,習慣于淡泊和靜定。他的藝術和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升華,他真正的成熟了。在歷史和文化中永遠地站住了腳,永不流放。
《一個王朝的背影》,讓作者在歷史的文化長廊中苦苦跋涉,躊躇在山水之間,和那些狂放潦倒、多情多愁的文人才子傾訴衷腸。以一個經(jīng)歷幾番興衰的承德避暑山莊為縮影和主線,反映出清王朝的興盛與滅亡軌跡,為我們映現(xiàn)出一段煙雨蒙史,讓我們體味歷史,深深感觸。
秋雨先生說:“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么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笔堑模松鸁o非是漫長歷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這日,還要繼續(xù)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shù)人一生的執(zhí)著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于尋找。因此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fā)出人生淪桑感!边@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正因無論你擁有多么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文化苦旅》帶領著我在歷史長河中漫游。我們面前出現(xiàn)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xiàn)了,他們的身上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們中的多數(shù)還是逃脫不掉那杯具性的結(jié)局。
如此多的歷史的真相和文化的美麗多愁在書中鋪展開來,一種從未有過的穿越的恍惚在心底蕩漾開去。雖然我們對文化的了解可能只是一點點的表面,但我分明聽到了那樣深沉的腳步聲,咚咚咚,在叩響中國文化的大門。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13
這場說走就走的苦旅,異常艱辛,卻能讓人感觸那么深刻,這文化之旅,還是苦。∵@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這一點,我就想到了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一點點加深。當然,由于我才識淺薄,在此,我就和各位談談這中國之旅。
中國,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出生地,具有獨一無二的歷史以及文化,同時這光鮮亮麗的背后,是多少前人的努力和付出,又是有多少無情毀滅后像野草一樣頑強。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富強民族。
而余秋雨先生這次中國之旅讓我感觸最深,首先提到了——我的山河。作者在感慨,中國原來的封閉,自己埋頭耕種,自給自足,對于外面的世界,連看的興趣都沒有。用穩(wěn)定、保守、統(tǒng)一、集政的方式來維持下去。雖然中國的缺點很多,但是最看不上十九世紀的歐洲國家用非常資本的手段來侵犯安靜的中國。
作者像古代的詩人一樣,行走在山河之間,那么作者筆下的第二站——都江堰,讓我有了新的體會。
萬里長城,守護了千千萬萬子民,都江堰,工程雖小,只是一個水利工程,但也可以成為一個長城的后輩。它保住了一個天府之國——四川。
這都江堰是尤為震撼,文中有寫道“這種比賽又極有規(guī)矩,奔著奔著,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的一下裁割為二,直竄出去,兩股水分別撞到了一道堅壩,立即乖乖地轉(zhuǎn)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堅壩上撞一下,于是有根據(jù)筑壩者指令來一番調(diào)整”。而這歸功于遙遠的李冰。
看似是在治水,事實上,確實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只有這樣,才能天人合一,無我無私,長生不老。只要李冰的精魂不散,轟鳴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遺言。道便如此。
莫高窟大家誰不知道,敦煌莫高窟,中國的又一大財寶,佛教從印度帶來和希臘的文明包羅在里面,這里所蘊含的,是兩個大文明的精彩,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就連歷史上,最殘忍的暴君,都愿意為莫高窟做一點好事,不過這又能發(fā)生什么故事呢?我們?nèi)タ纯础?/p>
時間說起1900年6月22日。王圓箓王道士在一處洞窟的墻壁是空的,也許還會有洞穴,和一個姓楊的人挖開一看,果然是驚喜,一個滿滿的藏經(jīng)洞!可惜我們的.王道士,不知道他打開了一扇轟動世界的門戶,一門永久的學問,無數(shù)位為此耗盡終生的才華橫溢的學者,只可惜,他不知道。這莫高窟的文化,像甲骨文一樣重要,可惜,因為那次,就再也無法解讀了。
匈牙利的一位學者名叫斯坦因,以及一位賣國賊蔣孝琬,和王圓篆談判,從一開始幾部經(jīng)書到最后九千多個經(jīng)卷、五百多幅繪畫打包整整花了七天,用了二十九個大箱子,三匹馬才能拉動。果然,最后王圓箓還是沒有抗拒那一點馬蹄銀的誘惑。唉,就如詩人李曉樺的詩歌一般“我好恨,恨我沒有早生一個世紀!”對于斯坦因這樣的學者,我何嘗不硬一些呢?今天,那位名叫斯坦因的學者不再引人關注永遠闃寂無人,反倒是王圓箓的那個道士塔,卻天天游人如潮,不過誰也沒有投來尊重的目光。
轉(zhuǎn)眼間又來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一群美國學者宣稱,因為白俄羅斯士兵的破壞,要“拯救”莫高窟,拯救?哪是拯救?用化學溶劑把墻上的壁畫粘到紗布上帶回美國,欲望的強烈促使他們又一次來,居然這次還要在莫高窟大動手腳。這里,我們不得不感謝一位叫做陳萬里的翻譯,雖然是美國雇來的翻譯,卻心中有國,在來的第二天,騙那些人身體不適,其實就是告訴那些村民美國人要破壞。至此,我們要對這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人表示致敬,“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莫高窟,是如此的神圣,就連最有權威的皇帝,在它的面前,乖的像個孩子,莫高窟,就如活的歷史一樣,一批一批的工藝家,在這里雕刻出只屬于自己朝代的風彩,看著看著,一批批歷史就如仙女一般飛到面前。它記錄著我們歷代祖先的信仰和悲歡,長久凝視,百般叮嚀。
苦旅并未結(jié)束,我們的苦旅也即將開始,看著前人正確或者錯誤的一舉,我們沉思,或者說,不得不陷入沉思……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14
在短短的一個寒假里我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去社會實踐。雖然比較忙但我還是做了一件我認為最有意思的事情。我把余秋雨教授寫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
雖然來不及仔細去揣摩但確實讓我感觸很深,尤其是《風雨天一閣》至今都使我記憶憂心。
一個家族背負著艱守一座藏書樓(中國古老文化)的命運。范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xiàn)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范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么呢?這正式余教授所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么呢?
范欽曾經(jīng)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jiān)獄。但他豪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后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一個真正稱職的藏書家所表現(xiàn)出來的超越常人的強健的職業(yè)道德品質(zhì)。
說到這里,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我們這些學生,有哪一個能像范欽那樣監(jiān)守正義,監(jiān)守自己的.崗位。或許有但也是極少數(shù)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來諷刺現(xiàn)代人,但是我還是要批判我們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內(nèi),同學們,所有讀書的人們,我們早就應該反省一下了。對我們來說范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說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么辦呢?學成之后又為了什么呢?等等這些尖銳的問題值得我們?nèi)ド钏肌?/p>
繼續(xù)往下說,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范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監(jiān)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chǎn)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jiān)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xiàn)在,有誰會愿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范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范天沖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yè),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為有了像范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xiàn)在的。
說到這里我又要開始批判些什么。想到讀書人,現(xiàn)在的讀書人(有些人)說說是書生,毫不考慮自己的言行舉止,說不該說的話做不該做的動作。而且讀書為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為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說是監(jiān)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范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還有那些可惡致極的污吏,他們絲毫沒有一點職業(yè)道德,簡直像行尸走肉一樣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范欽好比是天使,而這些貪污的官,濫用職權的人就是惡魔,總有一天這些惡魔,會被天上的那些像范欽這樣的天使給帶去,進化那骯臟的心的。
《文化苦旅》使我對讀書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我們讀書人讀書不能只為自己,要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樣讀書人才是讀書人。
而且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自不意的文化,不虛度光陰,真正的領悟中華民族的優(yōu)異文化,并且發(fā)揚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堅決不做學成之后,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為搓責和困難而放棄學業(yè)的人。
一個人擁有了良知和強大的毅力才能領悟到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fā)揚炎黃子孫數(shù)千百年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余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史。我也會將其細細品嘗的。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15
初讀這本書,是高英課上老師曾經(jīng)推薦過,然后自己花了整整好幾個月的時間來仔細閱讀過至少兩遍。今天終于看完了,還是想靜下心來堆文砌字一番,其實也算是醞釀了好幾天了!蕭瑟的寒風,伴著淅瀝的小雨,昏暗的天空籠罩著寂靜的夜晚,難得的意境。 《文化苦旅》,或許這樣的天氣更適合閱讀吧。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種典型的文化散文,它擺脫了沉湎于自己的小天地,而表現(xiàn)為一種情懷,更為慷慨豪邁的大散文。其文,始終是心頭情感的沉積;其思,其憂,更是我們精神所皈依的圖騰。體現(xiàn)在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一種浩然而不矯情的雍容與大氣,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內(nèi)在沖動與感悟,一種涌動著激情與靈性的智慧與思考。筆端飽蘸著深切的民族憂患意識,字里行間充盈著越邁千年的睿智哲思。
翻開泛黃的書卷,仿佛踏上歷史的列車,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的開篇,和著異鄉(xiāng)漂泊者的腳步聲而結(jié)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后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欲意含蓋”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讓一顆不堪負重的心靈,只能用沉默的眼淚來回答歷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與太多的無可奈何。
原來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
讀《文化苦旅》第一遍時,對這本書的感覺是復雜的,除了感慨,對有些篇章某種語氣的厭煩也是強烈的。這種厭煩主要出現(xiàn)在作者時不時站到歷史代言人的角度上發(fā)表感懷之刻,更在《狼山腳下》一篇中到達了頂峰。那些對文化進行總結(jié)式陳詞的語氣與對古今文人命運的對比推斷讓人心里總不自覺的產(chǎn)生某種不耐煩,文中把種種文化的來龍去脈都籠絡進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下一一解說!文字很美,卻很沉重。
可在厭煩的同時,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銳。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盡了上海人的尖刻與斤斤計較,又通過謙讓與不謙讓的比較深入到文化的差異中去,又怎么不是以小見大?再翻幾頁,蘇杭與星羅棋布的江南小鎮(zhèn)們又溫柔的用吳儂軟語煙波暮靄把剛才的對立情緒抹去,惆悵,豁然,緊張……然后把書放下,嘆口氣,再讀。
這樣復雜的情緒一直伴隨我讀完最后一頁。既然說不清,理不順,那就必須再讀一遍(哈哈),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緒平復下來,所有的感想沉淀出來,才深深體會到,張狂也好,空泛也罷,每一個字背后卻都是深切而誠懇的情感與傾訴,就如同那句“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一樣,背負了太多的重壓與積蓄到不得不爆發(fā)的深切悲憤,題目本身太大,平實的由淺入深由小見大是多么得不易!
這份真摯,在《廢墟》中表現(xiàn)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們》中變成一種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聲長嘆。是的,如果他不站出來揮手,呼喊,不管語氣是否不夠謙卑,我們的時代究竟又有誰更有資格更應該肩負起這樣的重量呢?或者說,難道真要具備某種資格某種背景才能站出來呼喊呼吁嗎?
文字上的完美盡管艱難,但畢竟是一種“技”,可修煉,可學習,可提高,還可炫耀;而文字背后的真實感、緊迫感,一種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煉,這些,更是《文化苦旅》區(qū)別于其他散文的核心,這些,才讓我這樣對歷史本來并不大興趣的讀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篤篤聲與船槳劃破江面的水濤聲……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更是超越一切的力量,真正地為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字,因為真,才會苦;因為沉重,才會枯燥……
《文化苦旅》真如其名,讓人如在文化旅途中跋涉,苦苦累累,磕磕碰碰,長路漫漫。不至于讓自己在茫茫人海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16
我拿到的《文化苦旅》是牛皮紙的封面,書內(nèi)的紙張泛著青黃。我不知這樣安排是否刻意,只是當我翻開它的時候,不禁莞爾:它,與余秋雨先生自命的“漂泊旅程”倒真是十分相襯。
讀它的時候,我也正在旅途中,同樣懷了一份“旅”的心情,只不過,我的這段旅程要舒適安逸得多。合上它的時候,我仍在旅途。坐在一輛稍有些顛簸的大巴車上,輕輕撫過牛皮封面上四個工整卻厚重的黑色大字,心中久久無法平靜。我想,我和先生一同,作了一次漂泊,只不過,我,漂泊在墨跡里。
山
先生寫過的山很多,我卻偏偏記住了一座沙山。那座依傍著月牙泉的,鳴沙山。閉眼,是大漠一望無際的黃沙?僧斘冶犻_雙眼,看到的卻是那幾座連綿的沙山。松軟,緩緩滑動的細沙,時而隨風高旋,時而沉默于腳下。血色殘陽,金黃戈壁,美不勝收。
這一路,雖然我僅將手指覆于書頁上的墨跡,卻分明感到自己和先生一起爬了這沙山。我仿佛可以感受到腳下所踩的沙地的`起伏和柔軟,感覺到下陷的沙粒流動的觸感。我心中的那份急躁,竟是由“不能迅速登頂”而生。所生一雙健康善于爬山的腿,卻奈何不了這眼前的鳴沙山,換了誰,都難免有些急躁。但先生教會了我怎樣心平氣和怎樣忍耐與堅持。慢慢地,一點一點向沙山的山頂靠近。站在山頂俯瞰月牙泉的那刻,我只想抬頭與先生相視一笑。
那明晃晃的月牙泉對我的誘惑不比先生小,于是“哧溜、哧溜”的幾步,又一次來到山底。順順當當?shù),沒有前仆,沒有后仰。
突然被自己的會心一笑驚醒,回想腦海中的那座沙山,金燦燦,明晃晃,熠熠生輝。
洞
人們說,這是一個普通的溶洞;先生說,此洞要么不進,進去便是半個詩人。
踏著先生的足印,我也同樣跌跌撞撞地往里面走。這是一個漆黑的洞。伸手可觸到凹凸不平的石壁,抬頭就是無數(shù)尖銳的鐘乳石。頭頂蝙蝠橫飛盤旋,腳底盲魚游竄,或許,這就是闡述歷史應有的氣氛?
有水聲,或許是千百年前的水?有叫聲,或許是千百年前古老生物的后代?我不知道。只是我知道,當我的手撫過一行行墨跡的時候,我仿佛正撫過一扇石幔,那上邊嵌著海螺貝殼,還有古老的珊瑚,在我心底重重一擊。那一瞬,滄海變桑田。
我是追隨先生的腳步進入這個洞的。這個洞,在我眼前是那么神秘,卻又那么滄桑。人類的祖先曾出現(xiàn)在這里,他們舉著明明滅滅的火把,如電影片段快速在我的眼前回放閃過。歷史磕磕絆絆,終于走到了今天,這個洞似乎就是它的眼,漆黑深邃,卻帶著讓人無法抗拒的親切感,靜靜地看著如今的人們,給這沉寂了千年的洞穴,再一次帶來人的生氣與新鮮的腳印。
它的名字,是白蓮洞。
湖
西湖,是一個太老太老的話題。世人皆寵的西湖,總一次又一次被提起。盡管已去過多次,岸邊的石板石磚,細小的土粒,以至柳樹干上有個特殊的紋路我都記得清晰。但再次看到先生寫這個題目,一時竟有了初次邂逅時的心動感覺。西湖很厚重,的確,就像先生說的,它積淀了太多的朝代。跟著先生,從未觸碰過西湖水的我,終于觸到了。它細細地從我的指縫間穿過。我跟著先生,從宋代勝跡游到清代遺宅,恍惚著穿越了四個朝代,誰能在此刻告訴我歷史的真諦?怕是,誰都道不清吧。
在這西湖畔,我看到一位位文豪、詩人、才女、隱士從這里經(jīng)過,還有兩段神話般唯美的愛情故事。猛然抬頭,我看到先生定定在湖岸迎風而立,若有所思。
眼前那被薄紗蒙了許久的西湖終于除去了迷茫,斷橋無言,荷群無言,碧水無言,可我,卻什么都聽見了。
一次又一次,小心翼翼地觸碰著青黃紙張上的墨跡,我想,我是作了一次漂泊的。在墨跡中,跟著先生從荒涼大漠,行至溫婉華中,再到精致的江南。一路顛簸,一場苦旅。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17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里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于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xiàn)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無數(shù)學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diào)是憑借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余秋雨先生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xiàn)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nèi)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著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xiàn)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著少年的激情,享受著老年的清閑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余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著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fā)現(xiàn)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chuàng)造過盛世,人們?yōu)榱吮A糇≡?jīng)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xù)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于人為,但歸根結(jié)底,還是源于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于他們的曾經(jīng),便永遠無法活著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為,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云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fā),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fā)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fā)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nèi)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升華。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蛟S,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蛟S,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nèi)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抽一枝柳條,折一只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走進余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18
讀書,讓我既沒有富庶的生活,仍擁有富庶的生命,讓我清貧至今也樸素至今;甚至日后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我的嫁妝。我未入過繁華之境,未聽過喧囂聲音,未見過太多生靈,未有過滾燙心情,但書本給了我所有智慧和感情。
走,不為終點
進入20xx年,元月選讀的并非《文化苦旅》。那天晚上,是記憶中第二次丫頭給我推薦這本書了:“媽媽,你知道余秋雨嗎?”“知道,但他的書讀得不多。”“你讀讀《文化苦旅》吧?”孩子興沖沖從書柜給我拿來,不忍掃人家的興,便窩在沙發(fā)上隨手翻開。
“文化的旅程是苦、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訴苦旅!膘轫撨@樣一句話讓我對內(nèi)容產(chǎn)生幾分期待。許是過了40不惑,品嘗生活諸多,知道“苦”字后面總是隱藏耐人尋味的厚重。隨心所欲,慢慢翻閱,順從文字牽引,去尋覓企圖遇見的絕美行旅。其實,我之前對游記是不太感冒的,但翻過幾頁,卻發(fā)現(xiàn)這本書里的每一筆卻比過去讀得那些借景抒情的文字沉甸許多,靈性的山水遇到作者,封存久遠的文化內(nèi)涵也就奔瀉而出。沉溺其中,竟有些無法自拔。
《文化苦旅》分為四個部分: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山水物象,大漠荒原,處處留下作者的足跡,也留下作者的思考,字字真言,處處真心。一個個古老的物像,描述大漠荒荒,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以柔麗凄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形神俱佳地表現(xiàn)了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tài)人情;通過文化人格、文化良知的描述和回憶,展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以及文化走向。
《道士塔》《莫高窟》有對民族屈辱歷史的感嘆,有對愚昧的中國道士及賣國者的.批判,有對中國古代燦爛文化被毀的悲哀。與此同時,余秋雨又對莫高窟的燦爛藝術有著深切熱情,“它們?yōu)橛^看者而存在,期待著仰望的人群!闭蛉绱耍庞幸环N警醒:“我們是飛天的后人。”情感的抑揚、低落、升華,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此起彼伏,顯示出中國學者特有的文化心態(tài)和生存心態(tài)。
寫西湖的文章并不少,但真正從西湖的碧水柔波看出它在中國人文景觀上獨具的內(nèi)蘊的又有幾位!段骱䦃簟繁銓⑸剿耐,人性與非人性等人格、道德、社會的多重思路一一鋪展。在余秋雨筆下,山水景觀,人文世態(tài),歷史變遷,自我生命體驗渾然一體,行止于古今之間,盤旋于歷史文化長河,而又返歸于存在之境!暗巧絼t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敝皇侨藢ψ匀坏臏\層次情感反應,只有以這種激動為情感喚起,并能進而深刻地體悟自然獨具的人文內(nèi)涵,生命意味者才真正感知了自然的生命力。
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咆哮的長江水,文化瑰寶莫高窟與天一閣,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zhèn)……一幕幕被文字雕刻得那么清晰、真實、有質(zhì)感。余秋雨用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描繪著一幅幅蒼勁渾厚的山水畫,書寫一支支輕柔婉約的小夜曲,帶著我們?nèi)ジ惺苋A夏五千年歷史的興衰與悲涼。細細咀嚼后,就會發(fā)現(xiàn)這本書里的文章都有一個共同的意象,想借山水古跡探尋中國文人艱辛跋涉的腳。簩で蟆耙环N再親昵不過的人文文化”,“一種把自然與人情搭建得無比巧妙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這本書,很苦。寫書的人,更苦。
其實,《文化苦旅》中嵌生個“苦”字,表明了作者行程之苦,修行之艱。正像他自己所言:“‘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引發(fā)出人生滄桑感。山重水復,無言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的確,讀余秋雨的文字會有一種苦澀的回味,焦灼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
造就人的,莫過于書了。一本本書,在人們面前一頁頁翻著,就像一道階梯,人們由它走向更高的思想境界。
走,不為終點,只為已劃下的曲線。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19
文化苦旅,之所以稱作文化苦旅,是因為每一篇文章將景色與文化結(jié)合,以《西域喀什》為例,一共五章的篇幅,前四章均已文化開頭,先是從各個文化的比較,包括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古巴比倫文化來引出喀什這是“文化匯聚的福地”這個觀點,又以張騫的出使西域,包括印度佛教東傳作證。對于文化的凸顯可見一斑。
再說說剛才提到的《沙原隱泉》,文辭華麗卻不顯露于外,不張揚,文章質(zhì)樸富有哲理又不失文采,僅有大師級的作家才能忘懷文筆,到這么一種大師級的境界?此奈恼拢男亻熯_,別人的游記都是融情于景,身系景中。他呢,則是站在上帝的視角,俯瞰大地!渡吃[泉》給人一種旅程的慢動作回放的感覺。他最令我佩服的是能用很美的語言把大道理講出來。
孔子曾說過: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其實不僅僅做人要這樣,文章也是如此,我認為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就做到了。
在他所描述的秀麗絕美風光之后,對民族,對歷史,對生命的探討,對不羈的中國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都撼動著人心。明明有時候描述的是美景,卻在看完文章之后引人沉思,看完一篇文辭優(yōu)美的文章后仍能令人沉思,單是這一點就足夠稱為一個好的散文家了。
但不單是這樣,它會讓讀者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讀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嘆人生百態(tài)。他會讓你與作家產(chǎn)生共鳴。哇,我怎樣沒想到;誒,好像還真是這樣;是呀是呀,常常會讓你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從字里行間,我能夠看到一個哲人瘦瘦的影子,背著手,低著頭,縱情山水,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嘆、震憾,他婉惜、嘆息,他傷感、高興。皺著眉在慢慢地踱著,讀者也與這位哲人一齊品味歷史,體驗文化。每讀到一個地方,都會身歷其境,都會有志趣高雅的文人為伴,應對都江堰,我如蒼茫的士卒;應對江南的小鎮(zhèn),我心曠神怡,應對西域古城,我如千年前行走在大沙漠的商人。這種共鳴令我敬佩不已。
當茶余飯后咀嚼著其中優(yōu)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無需華麗的辭藻來凸顯出文章的深度,聽他娓娓道來,感受到那深邃的歷史命運和對中華大地深深的依戀。余秋雨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后的'回味,冥思后的放松。
余秋雨先生有著極高的探索精神,他翻山越嶺,用其獨特的視角引領廣大讀者對中國的深層文化進行深思,掀開了歷史沉重的面紗喚醒了國人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別人寫景無非寫這個景多么多么美,但寫到頭,無非還是這美景罷了,但余秋雨先生就從文化層面切入,這樣才讓人津津樂道,也能夠說是這種獨特的眼光成就了這本書。
《文化苦旅》光說文化文化了,再解釋解釋苦旅,我認為一個是旅行苦,一個是資料本身的苦澀。前者作者浪跡天涯,風塵仆仆,不說別的,單說作者在《沙原隱泉》那一章里爬沙漠,就夠辛苦的了,也可稱得上是“苦旅”了。后者是文化的苦行,這本書本身的資料并不甘甜,正因里頭夾雜著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酀奈兜,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味道。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在它們的背后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
可能有的人即使讀完了這本書,對文化的了解也只是一點點的表面,但我分明聽到了那樣深沉的敲門聲,咚咚咚,在叩響中國文化的大門!段幕嗦谩肪腿缫凰覍Ш酱龑ьI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文化苦旅》也能夠說做是一場心靈的盛宴,背上旅行的包裹,為文化的傳承而吶喊,為中國文化找一個確切的目標,我們責無旁貸。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20
漂泊旅程,莽蒼大地,行過之后,是苦澀的回味。
走走停停,華發(fā)早生,苦到極致,是甜美得升華。
邂逅《文化苦旅》,它正躺在同學的臂彎中,淺黃色與黑色的封面連帶醒目的“苦”字給我一種文學重壓,我好似處在一片低氣壓中。在心里“嘖”了一聲,我飛快地擦身而過,不給自己造成相形見絀的心理壓力。好笑的是,我在幾年后于一排排書架上發(fā)現(xiàn)它,又鬼使神差地買下了它;蛟S是我想挑戰(zhàn)看看,幾年前畏懼的書入了今天的我的眼睛,還是否是一種畏懼。
一、有關文化人格
60華里的莫高窟壁畫才情滿溢、空靈神秘,1000多年的生命在此蒸騰。藝術映射心靈,玄秘潔凈如它是一種永久的向往,如夢如幻。閱讀著其中的文字,我多想跟著時光穿越到1000多年前,靜靜佇立看這壁畫形成的偉大過程,繁雜的內(nèi)心世界也會因欣賞了獨一無二的藝術而安定下來。我又登頂柔情似水的鳴沙山,飽覽純凈的光影分割,心中鳴起天樂般的梵唄。轉(zhuǎn)眼,又被熨帖大地的月牙泉宛若從天邊來的靜謐祥和吸引。老尼為何愿意孤守荒涼浮囂之地呢?我不能很理解,心里才想是她看透了繽紛人世背后的簡單原體,寧愿用余生領悟這里滿滿一世界的禪機。我們常常做詩歌賞析,詩人們總有許多化不開的哀愁,比如柳宗元!扒进B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我總以為柳宗元十分享受無人打擾的狀態(tài),以為“孤”、“獨”二字又是詩人與生俱來的感性和矯情。直到我讀了《柳侯祠》,才改變對這首詩錯誤的理解。
柳州的柳侯祠,安放著他的靈魂,他一生的坎坷凄楚。隱藏在其短暫、孑然一身人生下的,是文采斐然,是渴望興盛的文化人格,待華夏少年去解讀……只可惜,我這華夏少年卻一直誤解了他,誤解了慘遭謫戍詩人們的人生。我慚愧不已,我這般不諳世事,只顧游樂,全然不知活在封建制度下的中國文人遭受的苦難,還嘲笑他們的矯情和無病呻吟。學了這么多年的語文,背過這么多首古詩,我沒有對一首感同身受過,更別說為世人的厄運扼腕嘆息。
二、有關生命
我們從何處來到這里?又從這里走向何處?一定有很多人也提出過這個疑問,但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沒有意義。你還記得那個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的桃花源嗎?你是否想過那樣一個蓬萊仙境為何留不住貧困辛勞的漁人呢?因為人是無法遺忘的。不能忘了自己更不能忘了生命的意義;蛘卟皇菫榱藥е瞻谆氐劫n予你生命的黑洞去,而是要為了熱愛的生活執(zhí)著奮斗,蒸發(fā)出自己的世界。正如《武陵人》中所說“這里的幸福取消了我思索的權利”。
崎嶇的黃土地上,一雙腳實實地嵌入又提起,留下一串寂寞的腳印。信客日復一日來往于鄉(xiāng)鎮(zhèn)之間,包裹里揣著一家又一家人對彼此的遙想思念。沒有電話、e-mail的時代,盡管呼吸著同一海拔處的`空氣,濃稠的思念呵,也直叫人呼吸困難,如抵咽喉。信客這個偉大的職業(yè)人群,用自己大半生為別人的生命送去春露陽光。他們被懷疑誣陷,也平白落入過無端的紛爭,但他們?nèi)栽诒M著自己的綿薄之力為兩頭的人們造福。常有人說:“不要為別人活著!钡蚁,一個人的一輩子,若有一群人值得你跋山涉水,即使不能名垂青史,也不至于死后在墓志銘上寫下可悲的碌碌無為。
一個晴天,我在家中的院子讀完了最后一個字,算來自己竟花了大半月讀此書,后面又用了三天寫成這篇讀后感,合上書本時,感覺自己也經(jīng)歷了八千里路云和月。那鋪天蓋地溫和的陽光清洗了身上的浮塵,快樂因子在體內(nèi)輕盈跳躍著。漂泊旅程,莽蒼大地,行過之后,是苦澀的回味;走走停停,華發(fā)早生,苦到極致,是甜美得升華——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 21
夜幕降臨,一切的喧鬧歸于平靜。
在無數(shù)個如此寂靜的夜里,細細體會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
一盞清燈的余光里品一杯淡淡的綠茶,古人說,定中求靜是喝茶的最高境界,而我卻仿佛在飄散的茶香里看到了余秋雨,他就坐在我面前和我品茗論文,于是我不由自主地加入了他遠行的隊伍,天高地闊之間,走上這一趟漂泊于華夏蒼茫大地上的苦諦之旅。朦朧中走入敦煌,走入那被破落的悲涼籠罩的道士塔,看到的是一方慘白的石屋,一個漠然的表情,一具無知的軀體,一抹西天凄涼的晚霞,一支載著一個文明古國文化的車隊……一個愚昧無知的王道士,一筆壓在炎黃子孫肩上的文化重債,如果有一種心情可以描繪這一種痛,那一定叫做――“恨”!
《易經(jīng)》里一句“天一生水”造就了一代藏書樓――天一閣。站在偌大的天井里,順著那搖搖晃晃的木梯向上望,似乎看到了那無數(shù)泛黃的書頁里記載的滄桑變化,看到了一代代范氏子孫堅守而執(zhí)著的身影,看到了那個為了進藏書閣而嫁進范家卻終不得愿的女子幽怨的神情……蒼老的屋宇和庭院,百年的期許和守侯――風雨天一閣,一座由信念、責任支撐起來的文化樓閣。
還有那個南荒之地的柳侯祠,一代文豪的凄涼注腳。當滿腹經(jīng)綸被車輪馬蹄搗碎,脆亮的吆喝填滿了疏朗的胸襟,惟有這寂寞的柳侯祠固執(zhí)地肅立著,徹底洗去人世的喧鬧……在無法對話的地方尋找對話,于是對話也一定變得異乎尋常。余先生說“朝廷萬萬未想到,正是發(fā)配南荒的御批,點化了民族的精靈。”是這樣吧,柳宗元,他用終年養(yǎng)育他的荒蕪鑄就了晝夜不眠的文化之林。
手捧著《文化苦旅》,隨著作者的筆觸在字里行間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jié)束,本應陶醉于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心頭卻莫名地涌出一種苦澀的感覺。
初看《文化苦旅》,書名中的“苦”字一度讓我疑惑,是指漫長旅程中經(jīng)歷的勞苦嗎?!然而,當隨著余先生的指引,完整地走過這一段旅程,才恍然大悟,其實――苦于身無所謂苦,苦于心才實為苦。
余秋雨先生說:“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么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然而,即使只是一個個的“點”,人們也還得孜孜不倦地追求那歷史長河中的“線”。無數(shù)人的足跡串聯(lián)成歲月的年輪,一如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是一種參合著太多悲傷、惋惜、屈辱的.輝煌。探尋這樣的歷史,無疑是沉重而傷痛的,是一段“行者無疆,思者無涯”的心路歷程,正如余先生自己所說“文人似乎注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辈贿^我以為,這是文人最大的痛苦,卻也是最大的幸福,因為苦澀后的回味會讓我們了解,正是有著無數(shù)人艱難而執(zhí)著的追尋,才能在歷史的天空中留下這么多偉大的“點”,那是――對人生的認知,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思考!
歷史的魅力往往在于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中,難于尋覓。所以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的人是永遠不可能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無疑,余秋雨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獲便是這本《文化苦旅》――他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探尋文化的足跡;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尋求人生的真諦。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fā)出人生淪桑感!边@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啟示。在感悟歷史的同時感悟人生,何嘗不是一種收獲?
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生命之路總是曲折坎坷,回望曾經(jīng)留下的足跡,就會明白,苦難是人生路上的泥土,只有深切體會苦諦苦境的人,才能把泥土握成黃金,才能造就人生的厚重感,因為在深沉的痛苦里,庸人選擇逃避和遺忘,而智者卻更深刻地體會了存在。
走這一趟苦諦之旅,尋覓的是綿長歷史的足跡;震撼的是璀璨文化的魅力;豐富的是多味人生的閱歷;留下的是苦澀回味的收獲。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500字】相關文章: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書筆記07-27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書筆記05-11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書筆記05-11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08-31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08-08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書心得04-18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通用05-17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700字09-23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精選11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