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嘩與騷動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喧嘩與騷動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喧嘩與騷動讀后感1
《喧嘩與騷動》是?思{的第一部成熟之作,作為“約克納帕塔法世系”小說的代表作,作家傾注了許多心血,也是他最鐘情的作品。小說書名取自于莎士比亞《麥克白》的第五幕第五場,在這一場中,主人公有一大段獨白:“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畫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白癡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嘩與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丙溈俗栽趬粝肫茰、家破人亡時所流露出的絕望、虛無的情緒,與處于沒落、解體中的美國南方子弟的心緒在某種程度上是一致的,同時也體現(xiàn)了作者“人生如演戲,世界是荒漠”的創(chuàng)作思想。
《喧嘩與騷動》通過對康普生家庭成員的遭遇變故和日趨頹唐的精神世界的描寫,反映了美國南方莊園主貴族階級走向沒落的必然趨勢和南方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淪喪覆亡,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對資本主義價值標準進行了批駁!缎鷩W與騷動》的創(chuàng)作以美國南方大地為根基,表現(xiàn)了南方新舊體制交替轉換過程中傳統(tǒng)觀念與現(xiàn)代意識、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與沖突。作品最富有光彩的部分是對人物內心的體驗與描摹,揭示出身處困境的人的痛苦與不安、將對南方歷史的追溯、反思與人物的失落、沉淪、掙扎一一融人作品之中,使作品多義朦朧、內涵深遠。
意識流手法的運用是福克納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大特點。有評論家指出:“他是人的內心活動的挖掘者和表現(xiàn)者,他雖然也描繪了一些社會狀況和人物的外在行動,但是他最擅長并成為自己藝術特色的還是對人物內心的刻畫,在許多情況下,他是通過表現(xiàn)人物的內心活動來塑造人物與表現(xiàn)時代的。”人的內心世界是神秘莫測、瞬息萬變的,《喧嘩與騷動》在表現(xiàn)這方面內容時顯示出了高超的.技巧。在前三章里,作者著力表現(xiàn)人物的內心真實,展示人的感受、情緒、聯(lián)想等種種意識流動的痕跡,尤其是對人物的異化人性、病態(tài)心理、扭曲性格予以了充分的展示。班吉的基于精神疾患產生的混沌、錯亂的癡呆型意識流,精神瀕臨崩潰的昆丁自殺前產生的理性色彩與絕望情緒交織的情意型意識流,滿懷功利心的杰生冷靜又偏執(zhí)的理性意識流以立體交叉的復合方式呈現(xiàn)出來,多層次、多角度的意識彼此映襯、相互交融,形成了從直覺虛幻到理性明晰的全方位意識形態(tài),使作品具備了無窮的張力。
?思{是一個善于運用神話原型的作家,他總是“試圖在集希臘一羅馬,希伯來因素之大成的人類神話和現(xiàn)代歷史之間建立一種普性的關系”。
《喧嘩與騷動》是他運用神話的一個范例。他以基督受難周的事件為原型,為小說安排了一個對應的神話結構,使小說具有了超越時空的意義。小說中1928年的三個日期,正是那一年的基督受難日、復活節(jié)前和復活節(jié),昆丁自殺的1910年6月2日則是圣體節(jié)的第八天。因此,康普生家的歷史便與基督受難的歷史產生了關聯(lián),增添了作品寓意的普遍性和深刻性。每一章里都有與基督經歷大致平行的內容,基督的圣潔、莊嚴正好反襯出了康普生們的卑微、萎靡,他們違背了基督臨終時對門徒的告誡:“你們要彼此相愛。”愛的匱乏使家庭分崩離析,使他們陷入困境,耶穌基督的受難、復活拯救了人類,康普生們卻走向了毀滅,反諷意味不言而喻。此外,夏娃的墮落引發(fā)了人類的災難,凱蒂的墮落則導致了康普生家的覆亡;小昆丁私奔出逃的情景與耶穌復活的場面是相似的……這些神話原型的運用更有利于表現(xiàn)南方社會的歷歷史命運和人類的精神危機,并將作品主題升華到探討人類命運的高度,使作品從平凡、淺近走向了超越與永恒。
喧嘩與騷動讀后感2
喧嘩與騷動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從班吉的角度來寫的,班吉是凱蒂的小弟弟,他是個先天性白癡。
一九二八年,他三十三歲了,但是智力水平只相當于一個三歲的小孩。
他沒有思維能力,腦子里只有感覺和印象,而且還分不清它們的先后,過去的事與當前的事都一起涌現(xiàn)在他的腦海里。
所以,在他的敘事當中,常常是混亂的,敘事到一件事的時候,又會因為當中的一些事物,聯(lián)想起另一件事。
如果沒有譯者的注解,我還真不知道他在講什么事。
但我還好奇,譯者又是怎么知道班吉講的就是那件事,我即使聯(lián)系上下文也看不出。
看來,我的智力水平真的是很低啊。
但通過班吉的講敘,我還是可以了解到,班吉對姐姐凱蒂有很深的感情。
第二部分是從康普生家族的長子昆丁的角度來敘事的。
他是一個哈佛高材生,但他能上哈佛是因為家里買了一塊很大的地的緣故,也就是說,他能進哈佛,并不是因為他的智商,而是金錢。
剛開始看這部分的時候,還有點納悶,昆丁雖沒有高智商,但他的腦子應該比班吉好很多吧。
為什么他的講敘也這么不正常嗎?后來,看了一些評論,知道昆丁在講這段的時候,精神也處于極度的亢奮之中,因為他在考慮自殺的事情。
想想也對,一個要自殺的人,他的精神也正常不到哪里去。
從他的講敘中,我發(fā)現(xiàn)昆丁其實很善良,他給一個吉普賽女孩食物吃,又送她回家。
后來雖然被她家人誤以為是昆丁要拐賣這個小女孩,但他也沒有為他的這些善行辯解幾句。
他也非常的愛他的妹妹,凱蒂失身后,他也要決定跟她的男人決斗。
雖然他跟那個男人最終沒有決斗,但他因為由于對那個男人因對凱蒂的侮辱的憤恨而產生的勇氣,還是很容易看出他對凱蒂非常的在乎。
但我不明白,他在乎凱蒂的到底是她本身呢?還是她的貞潔?如果真的愛凱蒂,應該在凱蒂失身后,更加的關心、安慰她。
而不是選擇自殺,在地獄里與她相遇。
也許,這就是一個要選擇自殺的人的邏輯吧,看完這本書后,雖然不太明白其中的一些意思,但還是有點慶幸:我之所以看不懂,是因為我是一個正常的人,一個正常人的邏輯要明白曉得一個非正常人的思維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但寫到這里,我又有點疑問,那些“瘋子”的思維,有誰能真正懂的呢?難道是他們的同類人嗎,但“瘋子”本身都已經喪失或混淆了思辨的能力了,又怎么曉得別人的想法呢?所以我很好奇。
福克納當初寫這本書的時候,到底是想寫給誰看的?
第三部分是從杰生的角度來敘述的。
杰生應該可以說是康普生家族里面比較正常的一個人,因為他既不是白癡,又沒有自殺的念頭,更沒有一些放蕩的行為。
但他既生為康普家的人,無論康普生太太怎么說杰生好,他還是繼承了家普生家我認為一些共性的思維特點:瘋顛的,非正常的,瘋狂的。
杰生的“瘋”我覺得是因為他的自私自利、貪婪無情所造成的。
這點在現(xiàn)實中也還是可以找到例子的,有些人為了追求金錢、地位,確實會導致精神失常。
通過杰生的講敘,我發(fā)現(xiàn)杰生絕對是惡的代表。
他阻擾姐姐凱蒂對她女兒急切的想念之情,并且還利用這點來給自己生利。
別說他跟凱蒂是親兄妹了,即使他跟凱蒂沒有任何的血緣關系,一個常人也絕不會做出這樣的事的。
但就杰生的這樣一個人,作為康普生家族的權威康普生太太還不對地夸杰生好。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康普生家族沒落的必然性。
【喧嘩與騷動讀后感】相關文章:
騷動的季節(jié)散文12-04
不擾亂上課秩序不大聲喧嘩的保證書02-15
農夫與蛇讀后感03-02
李白與杜甫讀后感07-22
《李白與杜甫》讀后感03-01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01-05
名著《我與地壇》讀后感03-25
《農夫與蛇》課文讀后感03-02
戰(zhàn)爭與和平讀后感09-12
老舍與讀書讀后感作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