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無名》優(yōu)秀觀后感(精選6篇)
看完一部經(jīng)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3《無名》優(yōu)秀觀后感(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無名》優(yōu)秀觀后感1
“原來是這樣……”這是我看整部電影過程中,說最多的最一句話。甚至當我走出電影院在回家的路上,想到其中某一段情節(jié)的因果關系時,恨不得返回去再看一遍驗證一下猜想。
能讓觀影者有這樣的體驗,這一切要歸功于導演。
《無名》的敘事不是常規(guī)的線性敘事,而是采用逆向、閃回、重合等方法敘述,所以我一上來看的'有些云里霧里。但是我很快就發(fā)現(xiàn),這是導演使用的障眼法。
你看到的開始,就未必是開始,你看到的結束,也不一定就真的結束。
《無名》像是導演一張精心編織的網(wǎng),看客們的認知像是依附在網(wǎng)上密密麻麻的魚。每當網(wǎng)一抖落,總會有幾條漏網(wǎng)之魚,顛覆之前的認知。
等電影過半,那些細節(jié)、鋪墊不斷浮出水面,連接,重合,回溯,追因,觀影人的思路完全被導演帶動起來,你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開始認真回想前半段的那些可能會被遺漏的細節(jié),反反復復,樂此不疲。
像是得到了一塊心儀已久的拼圖,雖然送給你的時候已經(jīng)拼好了,但是當真正擁有它的那一刻,誰不想再重新過把親自拼裝的癮呢。
這時候,誰還顧得上打瞌睡,昏昏欲睡呢?
“拼圖給你了,因果也給了你。拼圖怎么處理,就看你的了!蔽曳路鹇牭綄а菰谖叶厙虖埖恼f道。
《無名》優(yōu)秀觀后感2
民國,戰(zhàn)爭,潛伏。這樣的背景本身就充滿了戲劇性。那《無名》里的人,也要如此。
何先生就不用說了,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存在。第一個鏡頭剛出來,他的眼里就已經(jīng)盛滿了波瀾壯闊。
同樣是“漢奸”,何先生不像易先生那樣的狠辣果決,而是給人老練厚重的感覺。尤其是是和黃磊初次交鋒中的運籌帷幄,氣勢直接拉滿,哪怕不清楚前因后果,也能讓人一秒入戲。
周迅出場的出彩也同樣精彩。往那里一站,就是渾然天成的一出戲。也許是導向的偏愛,這個影片里的女性都給我一種暗夜玫瑰的神秘感,哪怕只是個小女孩,當純真的眼眸對上嗜過血的瞳孔,依然能展現(xiàn)出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女性的獨特魅力填補了這個電影里很多未來得及說出口的.故事留白。
而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當屬葉先生。但最開始給我的印象并不刻板。這要感謝導演,給葉先生塑造了一個“吃貨”形象,(開玩笑,哈哈哈)。一個會搶同事幾塊排骨的人,會吐煙圈玩兒的人,總覺得他還沒有壞的那么徹底。當然,葉先生令人印象深刻的另一面,是暴力輸出。這個影片里,葉先生貢獻了百分之八十的精彩動作戲。和我一起看的家人跟我說,光看他洗了多少次手,就知道打了多少架。這是多少喜歡刺激場面的觀影者的福音。
除此之外,能看出導演在場景布置、光影、構圖、配樂、隱喻上都下足了功夫,每一處都是“費盡心機”。比如我看到一半才發(fā)現(xiàn),每次配樂一變激烈,哪怕表面情節(jié)多平淡,都暗喻著情節(jié)的高潮來了。雖然發(fā)現(xiàn)的有點晚遺漏了很多,但等我二刷的時候,相信一定會找到更多的亮點。
《無名》優(yōu)秀觀后感3
“我不想這樣,但我被逼到了這里,我無處可躲。我只能選擇這樣直接血腥的方式,最猙獰的人也最無力!
這是我從這部電影里,感受到的最直接的感情觀,戰(zhàn)爭觀。
提及感情,首先是人物的愛情觀。
《無名》里的感情戲不多,留白的卻很多。本身恰逢亂世,根本就沒有給他們太多時間去細數(shù)過去,就連提及都是多年之后。
亂世中不該兒女情長,潛伏者的愛,注定要銷聲匿跡。
但人有七情六欲。大愛更需小愛支撐。
何先生的愛情是提心吊膽,葉先生的愛情是心尖滴血。
他們都在為愛報仇,都在為同一個信仰努力。但不同的是選擇的路不同,一方為愛前進,一方為愛停留。不能說誰對誰錯,停留的也曾付出所有,前進的也曾迷茫無措。
退出本身也意味著傳承。
不過話說回來,何先生的奔赴美好何嘗不是葉先生期望的歸途?
但現(xiàn)實時,葉先生更加沒有退路。
他靠近的腳步被獵殺的獵物擋住,他只能暗處保護,只能小心提醒,只能暗自祈禱,忍受愛人尖刀撻伐。
“不妨再等一等,不再壓抑的那一刻。”
《無名》的片尾曲里,這一句就像是葉先生的內心獨白。他心里的千言萬語,一個字都沒法說,只能心底無數(shù)次安慰自己,只能在每次用暴力解決完問題后,一遍遍清洗血跡,一遍遍看鏡中面目全非的自己。
每一次水龍頭的沖刷,都帶著他對血的厭惡和無力。他厭惡暴力,厭惡麻木,但這不是他能選擇的,他也不知這樣的.日子還要過多久。
就像電影里那只待宰的羔羊,那陰暗地表的總也洗不完的厚厚積血,那些被水泥封住的喉鼻,那些被侵略者強硬裹挾卷進戰(zhàn)爭洪流里的普通種花人。
“我不想這樣,但我被逼到了這里,我無處可躲。我只能選擇這樣血腥的方式反抗,最猙獰的人也最無力。”
如果可以選擇,誰不想做個普通人。沐浴在白天的日光里,擁有最簡單的友情和愛情。
但戰(zhàn)爭在繼續(xù),家園在失守。我們深陷迷霧泥沼,看不清來日方向。
不過那又如何,我們依然向往光明。
只有掙脫了一個半小時的陰暗,最后以葉先生為代表的潛伏者走在光明里的那一個鏡頭,才顯得如此珍貴。
那是無數(shù)暗中潛伏的伙伴,拼盡全力,獻出一切,才換來的。
這其中倒下的大部分人,可能都沒有留下姓名,身份,甚至全尸、墳墓。
但這些無名者的心中有光,他們可以不問來處,不尋歸處。只期盼新世界的到來,等那一縷微光落下:
“等無名者陽光閃耀的那天!
慶幸的是,它已經(jīng)來到。
《無名》優(yōu)秀觀后感4
在年初一去電影院觀影是近幾年我家的新節(jié)日儀式感,所看影片選了《無名》,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抗戰(zhàn)時期的諜戰(zhàn)題材全家人都喜歡。
本來我是帶著點兒“可能這是一部主要觀看對象為粉絲”的影片的心態(tài)的,但是從一開場,我就徹底改觀了這種多少有些戲謔的心情,不得不被電影鏡頭帶入其中情境,認真觀看起來。
結論是我很喜歡這部電影,從昨晚看完影片到現(xiàn)在過去24小時了,仍然在回味其中的一些細節(jié)。
所以這將是一篇比較認真的觀后感,優(yōu)點缺點我都會談到。為了不劇透,我將盡力不談情節(jié),只說令我非常喜歡的關于電影表達本身的部分,以及我感覺到稍顯不足的部分。
首先談談我喜歡的部分。最喜歡的就是本片的鏡頭表達,通過不同風格的畫面來替故事訴說著它的心思。例如,前一秒唯美純凈平和的潔白羔羊,下一秒就是一鍋胡亂燉著的肉,甚至連能令人產(chǎn)生食欲的好顏色都沒有。這種反差畫面鏡頭,在本片里出現(xiàn)很多次,或許希望觀眾感受到視覺沖擊,或許僅僅是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著現(xiàn)實的殘酷。不論是什么,這些不需要臺詞的畫面,就是電影這種藝術形式最直觀的一種表達。
攝影畫面的色彩上,在黑白灰對比,暗色調和明色調的運用,都有值得好好品味的地方。使我比較深刻記住的是那碗噼啪亂跳的蝦。環(huán)境的顏色都不鮮明,唯獨那碗活蝦的料汁的暗紅色令我感覺刺眼,那顏色和牢房里的地面上永遠洗不干凈的血污豈不是一樣?而蝦這個掙扎跳躍的主角雖然被泡在料汁里,卻也分明是黑灰色的。導演想說什么欲言又止,但恐怕觀眾是可以領會到的了。這就是鏡頭的語言,是攝影的溝通方法,是電影的表達藝術。
鏡頭里的一些特寫細節(jié),也是在講述線索,仿佛是猜謎,每一點蛛絲馬跡都是在幫觀眾推測出情節(jié)的鏈條關系。至于這些鏡頭所透射出的種種隱喻和思索,則是另一種讓觀眾回味的地方,各人都會有各自的解讀,所以產(chǎn)生的后勁也是很大的'。
敘述。電影不是按照時間順序或者事件發(fā)展順序講述故事,也就是說,是非線性敘事模式?赡苓@種方式不是每個觀眾都適應或者喜歡的,我很喜歡,并且我驚喜地聞到了一點黑澤明的味道。
其實這個故事在影片結束的時候,把事件按照時間順序重排,觀眾會發(fā)現(xiàn)其實并不復雜,甚至可以說是個比較簡單的故事。因為在那個年代,我們那些為了民族抗爭奮斗在隱秘戰(zhàn)線的先輩們的故事,大體上都是沒有驚天動地精彩紛呈的,他們越是平常才越是勝利的保證,甚至很多生死攸關的經(jīng)歷是能用一句話就概括得完的。正是如此,我覺得這個非常規(guī)的講述方式更合適,更容易讓觀眾印象深刻。
開篇看起來的“東一句西一句”的講述,我認為是一種對每個人物的素描,然后針對每個人物開始各自表述。也就是說,這種插敘倒敘和人物視角的切換,是將每個人物逐步豐滿立體的過程。比起平鋪直敘的講故事方式有利于故事情節(jié)理解來說,這個看起來雜亂無章的方式顯然更有利于塑造人物的層次感,就好像散文那樣,“形散意不散”。
這也呼應了片名《無名》,它想講的是一群人,而不僅僅是講一個故事。對于一個并不算復雜的故事來說,這個非線性敘事的方式給人物樹立是起到了助力的。
不夠完美的部分。前面說了很多的畫面和色彩的表達,搭配上相對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可能會讓一些觀眾覺得影片有點形式大于內容了。我認為影片想引起人們注意的那些過于龐雜的歷史過往的方方面面,實在不是一個故事一部電影就能說得完的,能用鏡頭語言給觀眾留下一些記憶,已經(jīng)是一部好電影了。但如果故事能更加豐滿一些,一定會讓對信息量和邏輯性上要求更高的觀眾得到滿足和享受。
演員方面只說說王一博。王一博的角色適配度其實是超出我的預想的,他的表現(xiàn)是合格的,甚至可以得分更高點。日語臺詞和上海話臺詞都非常加分,武戲也是個加分項。
可我也不得不說他的演技不足的地方。和梁朝偉以及日諜長官對戲的時候還好,因為有年齡和地位的差距,他表現(xiàn)得謙遜和弱勢并沒有什么明顯的不合適。反而是與平輩的“同僚和朋友”的王傳君對戲的時候,讓我感覺略顯不足。尤其是最后和王傳君對峙一段,明顯沒有接住王的氣場,若能體現(xiàn)出內心情感沖突后更堅定強烈的“必殺”的殺氣,就完美了。
說了這么多,肯定有我沒有講到的地方,但我自己喜歡和覺得有遺憾的點基本上是交代完了?傮w來說我很喜歡這部電影,是一部值得再看的影片,也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各種細節(jié),欣賞電影這種藝術形式種種的細膩之處的影片。
也借《無名》向那些生前無名,故后仍然無名的英雄們致敬。
《無名》優(yōu)秀觀后感5
在今年的春節(jié)檔比賽中,自預告片樹立起“超級商業(yè)大片”的旗幟以來,導演程兒的《無名》一直伴隨著大量討論甚至爭論,因此,在豆瓣平臺“未命名”的短評欄中有一個標記,“目前觀眾的意見截然不同,一些短評是隨機顯示的,請仔細參考”。這種爭議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導演程耳與眾不同的個人風格,甚至成為“觀看門檻”,限制了作品與觀眾對話的可能性。從1999年的畢業(yè)短片《罪犯》開始,程耳在敘事結構、鏡頭美學、人性探索等方面的風格化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之后,他又陸續(xù)創(chuàng)作了《第三人》、《邊陲風云》、《羅曼蒂克消亡史》、《無名》四部故事片。他始終堅持“作者導演”的核心地位,融合了標簽化和視聽風格的敘事特點。
在《無名》中,導演程爾將1941年至1945年的主要時間和空間設定在上海,并描述了一場發(fā)生在“孤島”時期的“隱秘”和“秘密戰(zhàn)爭”,為觀眾呈現(xiàn)了一部“常規(guī)”熟悉但“看似錯誤”的非常規(guī)間諜電影。在努力成為一部“商業(yè)酷電影”的過程中,導演程爾的“作者秀”仍在幕后。因此,《無名》不可避免地有一點“扭曲”,受到評論和市場的威脅,但它仍然隱藏著當前中國電影創(chuàng)作中最稀缺的角色——對形象“美感”的癡迷和對角色“三維”的塑造。
風格化視聽語言的使用一直是程耳電影獲得好評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一特點在《羅曼蒂克消亡史》等前作中形成了自己的體系,而《無名氏》則繼續(xù)延續(xù)這種“程序美學”風格。例如,對稱構圖已成為《羅曼蒂克消亡史》中程耳電影的關鍵詞。例如,杜布在黑暗中將小劉從上海送走的.全景鏡頭。在Anonymous中,對稱構圖被使用得更頻繁、更有意義。它通過對稱的構圖反映了混亂的時代背景下的一種虛假的秩序感,這也意味著電影不強調表面的外部沖突,更強調人物的內心沖動。在電影中,幾乎每頓飯都采用了對稱構圖,每頓飯也是一場游戲。在最后的五人餐中,日本酋長被作為畫面的對稱軸,其他四個角色坐在兩側。座位安排與混淆日本人的兩個陣營相反。照片的右側是疑似共產(chǎn)黨的何先生和王先生,照片的左側和右側是被視為叛徒的唐部長和葉先生,開始了這頓飯的游戲。
在程耳的電影中,有意識地運用聲音也是一大特色。例如,他經(jīng)常使用聲音的前后搖擺來改變場景,例如,他會親自為主題曲寫詞,作為電影的腳注。在《無名》中,聲音和繪畫相反的幾個應用加強了觀眾的視聽體驗和情感感受。例如,在顯示1938年9月廣州空襲的片段中,背景音是日本空軍的廣播,廣播內容是午餐的選擇。然而,這張照片是空襲的黑暗景象。兩者的對比讓觀眾感受到戰(zhàn)爭的殘酷和荒謬;在舞廳和特務部門血腥審訊室之間的交叉蒙太奇開始時,背景音樂是舞廳優(yōu)美的舞曲,這反映了那個時代是一個奢侈和血腥的荒謬時代。對成二來說,圖片和聲音是他表達的重要元素。
通過觀察程耳導演的作品序列,他的人物塑造經(jīng)歷了對《罪犯》、《第三人稱》和《邊境風云》等以個人為中心的特寫鏡頭的追蹤,到《羅曼蒂克消亡史》演變?yōu)橐粋大時代的群像造型,通過將其一貫的人性探索主題置于動蕩的時代,利用對特殊環(huán)境中社會生活的零散描述,重建宏大敘事,審視人性本質。匿名者也是如此。雖然賀先生和葉先生是這部電影的中心人物,但其他角色也有自己的亮點。例如,張先生的反叛革命不僅令人憤慨,而且是對其反叛革命原因的人性化解讀,因為他“我是一個弱者,不適應大變革的時代”的自我陳述很簡單,而他想要回到廣西蓋房子,過上平凡的生活的愿望,雖然自私,但也讓觀眾感到厭戰(zhàn)。另一個例子是特工汪先生,他選擇“以政治為生”。因為方小姐與自己的陣營不同,她殺害了朋友的未婚妻,而且因為她為日本人工作,所以她父親的生日聚會只能有一張桌子,這讓他很傷心。在他的身體里,他代表了那些在動蕩的時代里沒有信仰、隨波逐流的人。何先生和葉先生的塑造也是分散的。在廣州,何先生親眼目睹了一只跛腳的中國狗被國民黨官兵趕出防空洞,最終死于空襲大火的場景。這段經(jīng)歷證實了他的革命信念,這一點可以從他的“勸降”自述中看出:“廣州已經(jīng)被轟炸一年多了。有高射機槍嗎?沒有,有人在做什么嗎?沒有”,雖然這是一個捏造的劇本,但也反映了Mr。
他目睹了生命和堅定信念的喪失。然后在上海,他們傳遞信息,審問蔣小姐,處理張先生的叛亂,會見他的妻子,并策劃與葉先生的戰(zhàn)斗……除了何和葉之間的激戰(zhàn),每一部分的敘事都是點對點的,支離破碎。葉先生的刻畫也是如此。日常審訊、處理公爵的尸體、會見日本官員以及在舞廳觀看方小姐也都很分散。在這種零散敘事的過程中,它不僅給觀眾留下了思考人物過往歷史和其他信息的空間,也為電影創(chuàng)造了散文的詩意。
《無名》優(yōu)秀觀后感6
春節(jié)期間,去看了電影《無名》和《深海》,再去看評價,發(fā)現(xiàn)兩極分化嚴重,有連呼叫好的,有說看不懂的。表面上,《無名》和《深海》兩者無一相同,但我卻發(fā)現(xiàn)同一個弱點,就是故事性不足。
電影《無名》相對好一些,因為梁朝偉、周迅、黃磊都太會演戲了,他們對電影人物角色的詮釋都很有層次,所以叫好的觀眾有一點是客觀的,即表演太給分了。
一般來說,由人物延伸出去的劇情應該有足夠多的沖突,《無名》這部片子片長128分鐘,但它有多少沖突來體現(xiàn)其戲劇性呢?屈指可數(shù)。
于是導演想出一個“高級”的好辦法,即故意錯亂的時間敘事線。簡單地說,這個片子一小時完全講得下,但由于許多情節(jié)回放了兩三次之多,幾番操作之下,片長被撐開了一倍多。
有人解構說,這是為了呈現(xiàn)出電影“拼圖”的高級感。
有人被這種“拼圖”的高級感所感動,認為這展現(xiàn)了電影人的鉆研精神,但我私以為這種感動有點自作多情——觀眾從不虧欠電影人任何東西,電影人奉獻才華,我們報之以票房,這才是大家平等溝通的基礎。
我一直堅信藝術包括電影,其實是需要大量練習的,通過不斷冒險與試錯,才能明白剔除“華麗卻沒用的”這條也很重要——《無名》電影完全被支離破碎的敘事節(jié)奏給搞亂了,雖然故事的“拼圖”出來了,但脈絡卻寸斷。所以電影故事不能只看形式,華而無實,形式應為內容服務。
再說電影中的非線性敘事,這不是一個新概念。
26年前上映的《甜蜜蜜》里也用過,不過篇幅短暫。該片講述了改革開放初期,從中國內地來香港討生活的黎小軍和李翹結識,兩個孤獨異鄉(xiāng)人產(chǎn)生出了真愛的故事。影片結尾一個短暫的倒敘呼應開頭,讓人恍然大悟,原來十年前男女主角兩人第一天來香港的那一天就相遇了!本片屢次被網(wǎng)友評為愛情經(jīng)典,卻從沒被人奉為“高級愛情經(jīng)典”。
電影《無名》中,王一博飾演的葉先生,表演整體尚可,雖然和其他老戲骨的演技比還有差距。但該片定位為“超級商業(yè)片”,要的是市場回報,王一博充當?shù)?是電影里的流量擔當,對于整部電影來說,這個優(yōu)點足夠突出。
然而有點別扭的是,電影《無名》在強調自己是“超級商業(yè)片”的同時,還不肯放棄文藝片的個性。編劇、導演,甚至剪輯都是程耳一人包攬,實屬非常個人的操作。這樣做的優(yōu)勢很明顯,喜歡“文藝片+諜戰(zhàn)片”這類影片的觀眾會很喜歡,但劣勢也很明顯,目標人群比較小眾,不喜歡這類電影格調的人會難以接受,甚至表示看不懂。
電影看不懂不是觀眾的錯,關鍵是導演打不打算讓觀眾看懂?我有個朋友說,電影圈也要經(jīng)濟復蘇,高喊“超級商業(yè)片”無可厚非,但一邊要追求商業(yè)片的高回報,一邊又給觀眾設置高級文藝片的門檻,是很奇怪的事。
我想說,如果“超級商業(yè)片”的目的是娛樂大眾,那么就應該讓離開電影院的人們帶著觀影的滿足和精神上的共鳴離開,而不是帶著所謂的“高級感”的錯覺,懷著似是而非的心情離開影院。
【《無名》優(yōu)秀觀后感】相關文章:
描寫無名樹的高三優(yōu)秀作文11-07
無名的詩歌06-23
無名的小草12-22
《浴血無名川》優(yōu)秀觀后感范文(通用5篇)06-25
無名旅館散文04-16
無名的煩惱詩歌06-25
無名詩歌06-23
師出無名成語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