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計劃吧。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1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為初中生的品德、思想發(fā)展設立的課程之一,也是必修的一門課程,從中學生的教學任務出發(fā),制定此計劃,幫助初中生了解道德、法制方面的常識,做一個遵法守法的中學生。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因為正處于青春期的開始階段,思想上開始進入逆反期,本屆學生從總體上有較強的求知欲,但有很大的一部分的學困生,要想總體水平得到提高,則必須很抓這一部分學生的學習,同時,一些小學的不良習慣還未改變,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絕大多數學習不夠自覺,有個別學生學習不自覺,上課精力不集中,講話,不注意聽講,作業(yè)又不認真按時完成,教師要多用心。教師嚴格要求學生、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使這一部分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由于剛上初中大多數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較差,雖然思想品德的內容接近中學生的生活,就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但無法與我們的生活相聯系不能很好的運用到生活中,本期在加強學生基礎訓練的同時,還應特別注重綜合能力的訓練。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四個單元:“青春時光”、“做情緒情感的主人”、“在集體中成長”和“走進法治天地”。分十課教學內容:青春的邀約、青春的心弦、青春的證明、揭開情緒的面紗、品出情感的韻味、“我”和“我們”、共奏和諧樂章、美好集體有我在、法律在我們身邊、法律伴我們成長。
三、實施目標的方法和措施:
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注意學生的接受性,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強化學生學習的建構性。激發(fā)和提升學生的體驗,用活動激發(fā)和提升學生的體驗。在親身體驗中發(fā)展。
2、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互動活動蘊涵著人文關懷,在學生的互動活動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突出探究式學習,主題探究是每一個單元的靈魂,如何組織主題探究。加強學生的道德實踐,討論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條件。
3、搞好教學還要抓好以下幾個問題: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
這是教學的基礎。分析透徹活動和材料,這是傳授概念、觀點的前提。組織好體驗活動,這是促進學生內化的手段。、指導好實踐活動,這是實踐學生良好行為的途徑。
4、認真鉆研教材,積極捕捉課改信息,盡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個性品質。把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及時與學生溝通,搞好師生關系。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幫助學生理解教學重難點,訓練考點、熱點,強化記憶,形成能力,提高成績。
5、改進教學方法,用多媒體課件,實物等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教學,力求課堂的多樣化、生活化和開放化,力爭有更多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機會。精講多練,在教學新知識的同時,注重舊知識的復習,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讓學生在練習、測試中鞏固提高,減少遺忘。
四、教學進度表
本學期共28課時,具體安排如下:第一單元青春時光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2
道德與法治課程旨在為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確保本學期教學任務的順利開展與有效實施,特此制定以下教學計劃。首先,我們將從道德教育入手,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和豐富的案例分析,引導學生理解并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等,以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其次,在法治教育方面,我們將結合具體法律知識和現實生活中的案例,幫助學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權利義務,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和他人合法權益。此外,我們還將注重實踐教學,通過組織模擬法庭、道德辯論會等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學習和成長,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最后,我們將定期進行教學效果評估,通過問卷調查、小組討論、個人報告等形式,收集學生反饋,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內容,確保教學質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fā)展需要?傊,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將以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通過系統(tǒng)的理論學習和豐富的實踐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法治觀念,為他們的人生之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在身心快速發(fā)展的時期,他們每天都在接觸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這些接觸不僅豐富了他們的生活體驗,也使他們的思想觀念得以形成和發(fā)展。然而,由于年齡和認知水平的限制,他們的社會辨識力尚處于發(fā)展階段,這使得他們的思想雖具初步形態(tài),卻可能對行為產生影響。我負責的教學班級涵蓋了不同層次的學生,部分學生還存在一些不良的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確保學生能夠扎實掌握基礎知識,還要引導他們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道德素養(yǎng),學會如何正確地為人處世。同時,重視能力素質教育,旨在通過教學幫助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二、教學資源分析
《道德與法治》課程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起點,旨在塑造品德高尚、樂于探索、熱愛生活的兒童,是一項生活導向型綜合教育課程。此課程具備以下幾個核心特性:1。 生活導向:課程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關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與挑戰(zhàn)。2。 開放性: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接納并融合多元文化視角,促進學生思維的廣度與深度。3。 活動性:通過實踐活動增強學習體驗,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實踐中領悟道德與法律的知識。教材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則,包括:— 思想性原則: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與社會責任感! 科學性原則:確保課程內容的準確性和科學性,符合青少年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 現實性原則:緊密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現實,增強課程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綜合性原則:整合道德、法律、社會等多方面的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活動性原則:通過設計多樣化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實踐能力。基于上述課程標準和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教材采用主題單元的形式展開教學,并著重凸顯以下特色:— 主題單元化:圍繞特定主題組織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相關知識! 重點突出:在每個單元中明確教學目標,強化關鍵概念和技能的訓練。
1、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起點,實現學科知識的綜合與融合,并非單純遵循傳統(tǒng)的道德教育框架或條目體系來構建學習內容,而是聚焦于青少年全面而豐富的生活體驗,從他們日常生活的真實情境出發(fā),重新編織進學習的主題之中,從而實現各學科內容的有機整合與深入探索。通過這種方式,教材不僅能夠反映學生的現實生活需求,還能夠促進學生對多元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的提升。它鼓勵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跨學科地運用所學知識,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的教學設計旨在幫助學生建立起對生活實踐的深刻理解,同時增強他們面對未來挑戰(zhàn)時的適應性和競爭力。綜上所述,這種以學生真實生活為原點的教材編寫方法,旨在打破學科界限,將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教材試圖“以適應學生現實生活為起點,幫助他們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為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fā)展、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發(fā)展到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1)通過現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chuàng)造,讓學生們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fā)熱愛生活的情感;
。2)通過在生活中引入典型的實際問題,我們能夠激發(fā)學生們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讓他們更加深入地融入生活,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展現了其多樣的個性,還展現出了豐富的智慧,這種經歷對于他們的成長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同時,這樣的實踐也能夠培養(yǎng)他們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時,他們能夠更加自信、堅韌地去應對。
。3)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征的過程導向設計為切實地引導活動型教學的'開展,教材設計將改變傳統(tǒng)教材編寫中以教師的“教”組織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消解以“預成的學習結果"為核心的教材組織模式下課文加練習的刻板結構,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fā)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里呈未分化狀態(tài)的整體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tài)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tǒng)整。
3、為了激發(fā)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并確保教材的靈活性與廣泛適用性,我們應精心挑選那些具有普適性的主題單元,其中包含的活動題材需具備實際參與的可能性,以使教材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載體,更是實踐活動的指南。這意在整合并利用各地獨特的自然、人文資源及其豐富的經濟、文化背景,同時考慮師生自身的經驗與興趣,從而構建一個多元化的課程資源系統(tǒng)。通過這樣的設計,我們?yōu)榻處熀蛯W生提供了二次創(chuàng)新的空間,鼓勵他們在實踐過程中對教材內容進行個性化調整與深入探索。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一年的教育,學生們基本上掌握了學校生活的常規(guī),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大多數學生展現出文明禮貌的行為,能夠遵循課堂紀律,積極投入到學習之中,并且能夠以健康安全的方式生活。然而,也有一些學生較為頑皮,自我約束力較弱,在課堂活動或是集體活動中難以自我管控,甚至有模仿社會上不恰當行為的跡象。在教學過程中,需根據每個學生當前的發(fā)展狀態(tài)調整教學策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四、主攻方向
1、嚴格要求,引導學生掌握基本觀點、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通過采用豐富多樣的趣味教學手段,我們旨在深化對學生的集體意識、愛國情懷、尊重師長與遵守紀律等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我們的目標是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各方面能力,從而營造出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和勤奮求知的學習風氣。通過這種方式,我們不僅能夠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塑造學生的人格品質,使他們成長為有責任感、有愛心、遵紀守法的公民。我們鼓勵創(chuàng)新思維、團隊合作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我們也注重營造一個充滿愛與尊重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歸屬感與幸福感,激發(fā)他們的內在動力,促進其健康成長。
五、教學 評價 方案
1、旨在培養(yǎng)學生深刻理解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核心價值,引導其掌握正確的價值判斷能力,構建穩(wěn)固的是非觀念,進而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水準。同時,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鼓勵他們在面對問題時能夠主動尋求解決策略,運用科學知識去解答疑惑。通過一系列教育活動與實踐,旨在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使其在未來的生活中具備更強大的決策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評價內容:重點考核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具體內容為教材和日常行為表現。
3、在日常學習評價體系中,我們關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課堂參與度。具體而言,學習態(tài)度的評估涵蓋預習表現,占比30%,而課堂學習狀態(tài),包括專注聽講、積極互動和主動回答問題等方面,則構成了剩余70%的評價權重。在課堂學習狀態(tài)的評估中,我們將學生的整體表現劃分為四個等級:優(yōu)秀、良好、合格和需努力,以全面反映其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和學習投入。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按照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要求,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適應教學改革形勢發(fā)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推進教研教改,優(yōu)化課堂教學,凸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努力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精神,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力,全面落實培優(yōu)轉差方案,切實把教學質量提高。
二、教材單元分析
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綜合課程,教材體現了綜合性、過程性、實踐性特點。”據此,以初中學生生活經驗為依據,以青春生命在與他人、與集體、與社會、與國家以及全球關系中的自我發(fā)展為線索,以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為中心,遵循生活邏輯,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國情方面的知識領域,凝練三年六冊教材各個單元的學習主題,統(tǒng)籌安排各年級教育。其中七年級上冊主要包括:
第一單元:本單元以“成長的節(jié)拍”為主題,體現了學生初中生活的基調,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第一單元作為對初中生活開端的理性闡述,具有統(tǒng)領全套教材的'意義,既是學生整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起點,也是全套教材建構的邏輯起點。對于剛剛步入中學校門的學生而言,中學時代是一個全新的人生階段的開始。面對生活和學習的變化,學生會有各種感受,也可能有各種困惑和問題。教材不是讓學生被動去適應這些變化,而是把變化看成是生命成長饋贈給自己的禮物,認識到新的階段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接納變化,在積極面對中學學習、自我探索等課題中中成長。
第二單元:友誼的天空。學會與朋友交往,處理交友中的問題既是學生道德和心理發(fā)展在本階段的核心任務,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開后學生實際的需要,在學生生命成長中具在重要的意義。2016年 2月,《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征求意見稿)》出臺,“積極交往,有效互動,建立和維系良好的人際關系”被作為中國學生發(fā)展應具備的核心素養(yǎng)提出。青少年期的同伴關系,不僅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大,朋友之間親密感也進一步增加。這一方面提高了中學生友誼的質量,另一方面,也對學生的交友態(tài)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單元:師長情誼。承接上一單元學會與同伴交往,本單元則是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師生關系、親子關系和家庭關系,是人際交往的繼續(xù)與延伸。師長是中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他人”,學生和師長的關系如何,直接影響到學習和生活質量。到了青春期以后,隨著青少年自我意識的凸顯,他們要求擺脫依賴、走向獨立的愿望和行動增強,有時會和師長產生沖突。教材不回避青少年成長可能帶來的各種沖突與矛盾,在尊重學生的獨立愿望、成長需要的基礎上,引導他們走近師長,看到沖突背后“愛”的流動,通過主動對話和交流達成相互理解。
第四單元:生命的思考。本單元生命教育的內容在七上教材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冊前三個單元的價值升華,也為學生一生的健康成長打好生命的底色。雖然課程設置上只是作為一個單元內容來呈現,但對生命教育的關切貫穿整套教材始終。
三、教學進度安排(以實際工作日計算)
周 次
教學內容
第1周(9.1)
開學第一課
第2周(9.4-8)
第一課1.1中學序曲 1.2少年有夢
第3周(9.11-15)
第二課2.1學習伴成長 2.2享受學習
第4周(9.18-22)
第三課 3.1認識自己 3.2做更好的自己
第一單元復習
第5周(9.25-28)
第四課友誼與成長同行4.1-4.2
第6周(10.1-6)
中秋、國慶節(jié)假期
第7周(10.7-13)
第五課交友的智慧5.1-5.2
第二單元復習
第8周(10.16-20)
第一二單元復習
第9周(10.23-27)
(單元)期中考試
第10周(10.30-11.3)
第六課 師生之間 6.1-6.2
第11周(11.6-10)
第七課 親情之愛 7.1-7.2
第三單元復習
第12周(11.13-17)
第八課 探問生命8.1-8.2
第13周(11.20-24)
第九課珍視生命9.1-9.2
第14周(11.27-12.1)
第十課 綻放生命之花10.1-10.2
第15(12.4-8)
第四單元復習
第16周(12.11-15)
第三、四單元測試
第17周(12.18-22)
第18周(12.25-29)
第19周(1.2-5)
模擬測試
第20周(1.8-12)
期末復習
第21周(1.15-19)
期末考試
第22周(1.22-25)
寒假放假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4
一、教材結構
七年級(上冊)教材設四個單元,共10課。上冊為1-4單元,每個單元2課或3課,每課一般安排2課時,每冊安排20課時左右,留出一些課時用于研究性學習、社會調查、社區(qū)活動等實踐活動,每單元實踐活動安排2課時。
二、教材分析
七年級上冊教材為了針對適應新的環(huán)境和學習生活,解決適應與學會調適的矛盾,設立了四個單元的內容。由“成長的節(jié)拍”(中學時代,學習新天地,發(fā)現自己)、“友誼的天空”(友誼與成長同行,交友的智慧)、“師長情誼”(師生之間、親情之間)到“生命的思考”(探問生命,珍視生命,綻放生命之花),以成長為核心,涵蓋、整合有關學習、自我探索、交往和生命的話題。從引導學生生活、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出發(fā),依據課程標準中內容標準的相關要求,本冊教材設立了相對獨立的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
第一單元作為對初中生活開端的理性闡述,具有統(tǒng)領全套教材的意義。既是學生整個初中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起點,也是全套教材建構邏輯的起點。對于剛剛步入中學校門的學生而言,中學階段是一個全新的人生階段的'開始,面對生活和學習的變化,學生會有各種感受,也可能會有各種困惑和問題。教材不是讓學生被動去適應這些變化,而是把變化看成是生命成長饋贈給自己的禮物,認識到新的階段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接納變化,在積極面對中學習、自我探索等課題中成長。本單元以“成長的節(jié)拍”為主題,體現了學生初中生活的基調,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單元:
“友誼的天空”,學會交往,處理交友中的問題既是學生道德和心理發(fā)展在本階段的核心任務,也是初中生活全部展開后學生實際的需要,在學生生命成長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青少年期的同伴關系,不僅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大,朋友之間親密感也進一步增加。這一方面提高了中學生友誼的質量,另一方面,也對學生的交友態(tài)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單元:
承接上一單元學會與同伴交往,本單元則是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師生關系、親子關系和家庭關系,是人際交往的繼續(xù)與延伸!皫熼L”是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他人”,學生和師長關系如何,直接影響到學習和生活質量如何。教材不回避青少年成長可能帶來的沖突與矛盾,在尊重學生獨立愿望、成長需要的基礎上,引導他們走近師長,看到沖突背后“愛”的流動,通過主動對話和交流達到相互理解。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5
一、本學期,我將擔任七(1)(2)(3)(4)(18)班五個班的道德與法治課教師。為了適應教學改革形勢的發(fā)展要求,我將努力探索新的課程標準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從根本上改變我的教學觀念,積極推動素質教育,優(yōu)化課堂教學。我將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導,努力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精神,注重提升學生的能力,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并將感恩教育貫穿始終,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格。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于身體和知識快速發(fā)展的階段,每天都接觸到社會。他們的想法往往反映了社會現實,但由于年齡和知識的限制,他們對社會的辨別能力還在形成之中。盡管他們的思想不夠成熟,但也會對其行為產生影響。我所教授的五個七年級班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學生還有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既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道德素質,還要加強能力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整體內容主要涵蓋了青春時光、情緒管理、集體生活和法治教育這四個方面。這些內容都是以學生生活為出發(fā)點,通過對實際情境的感性接觸來呈現。隨著學生生活的擴展,后續(xù)教材也會對這些內容進行進一步的拓展。在青春時光方面,教材涉及了三個課題:青春的邀約(我的悄然變化、成長不僅限于身體)、青春的心弦(男生女生,青春的萌動)以及青春的證明(青春飛揚、青春有內涵)。情緒管理方面,教材涉及了揭開情緒的面紗(探究青春的情緒,如何管理情緒)以及品出情感的韻味(我們的情感世界,通過品味情感來成長)。在集體生活方面,教材涵蓋了“我”和“我們”(集體生活邀請我、集體生活塑造我)、共奏和諧樂章(單音與和聲、節(jié)奏與旋律)以及美好集體有我在(向往美好集體,我與集體共同成長)。至于法治教育方面,教材涵蓋了法律在我們身邊(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我們的權益)以及法律伴我們成長(法律為我們提供保護,我們與法律同行)這兩個課題。
四、教學目標
1、力爭學期檢測一大部分學生的成績能夠有所進步。
2.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創(chuàng)設綜合性學習場景,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樂于探索、積極交流與合作。通過這樣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進行討論,并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
五、教學措施
(一)、做好教學常規(guī)工作
1、鉆研學習新課程標準,學好教學改革新理論,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教研理論水平。
2、把握好新教材的.編寫目的和教學要求,提高駕馭新教材的能力。
3、加強教研活動,積極參與集體備課,多角度學習。認真研究他人、他校的先進教學經驗,實現相互借鑒,互相促進,全面提升教學能力的目標。
4、積極開展課堂評優(yōu)活動,不斷優(yōu)化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大膽開拓創(chuàng)新。
5、我會自覺地履行教學的各項常規(guī)工作,并按照高質量和適當的數量完成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單元測驗等任務。尤其重視實施課堂目標導向的教學方法。
(二)、積極參加教研,提高業(yè)務水平
1、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提高教研能力積極撰寫教學 論文 或教學設計。
2、積極投入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理論水平。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再學習,通過閱讀百科全書,吸收與道德與法治學科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當代社會新科技發(fā)展信息,并將其融入到教學實踐中,使教學更加有說服力。
(三)、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1、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通過口頭表達、實際操作和思維活動積極參與學習。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運用討論、演講、閱讀、自主學習和練習等多種形式,以活躍課堂氛圍,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我們積極幫助學困生克服困難。通過與學困生進行個別溝通,我們做好思想工作,鼓勵他們充分發(fā)揮潛力。在課余時間,我們提供靈活的輔導,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興趣,并增強自信心。
3、開展互助學習活動,提倡優(yōu)生幫助差生,將每個班級劃分為若干學習小組,明確每個小組的責任和要求。小組組長負責監(jiān)督學習進程,檢查復習、預習和練習情況,并及時給予反饋,以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4、嚴抓思想工作。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思想狀況,做好工作,嚴格要求學生,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四)、強化德育功能,開展課堂活動
1、配合德育,挖掘功能。配合學校德育活動,充分挖掘道德與法治課的教育功能。
2、嚴于自律,倡導教書育人。我立足于本職工作,熱心向學生傳授真理,通過言傳身教來教育他們。我對待學生平等對待,愛護他們的成長。我的工作態(tài)度認真細致,盡責盡職,努力教育學生理解道理,動情感受知識的魅力,希望能夠讓學生喜歡上思想品德課,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感恩之心。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6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負責七年級五個班的道德與法治課,共有學生260余名,他們來自不同的學校,基礎水平也參差不齊。并且,進入初中后,思想品德課被劃入中考學科,學科壓カ變大。因此,無論是教學還是學生,學習都有一定的難度。為此,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fā)展進步.同時,做到與時俱進,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嚴格要求學生,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教材分析
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共有四個單元的內容。第一單元共有三課內容,主要僅映了學生剛入初中時的新奇和愉快,以及教會他們學會學習、做更好的自己。第二單元有兩課,第三單元也是兩課,這兩個單元主要是幫助學生學會與同學老師相處,學會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和智慧,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糸和集體觀念。第四單元共有三課內容,本單元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尊重、愛護自然生命,提升學生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意識.該四個單元的學習要盡量結合學生成長特點和當今時政加以整理、補充、說明,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三、學期教學目標
1、了解中學生活新變化,盡快適應初中生活。
2、懂得學習是人成長的需要,學會享受學習。
3、知道自我意識對個人成長的重要作用,掌握認識自我的途徑和方法.
4、積極主動與同學、朋友相處,養(yǎng)成熱情開朗的性格。
5、了解教師工作的特點,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和表揚,提高師生交往的能力.
6、認識生命是父母賦予的,學會溝通交流,換位思考。
7、尊重、愛護自然生命,提升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意識。
四、改進教學的措施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具體措施
(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倡導學生在課前根據課本和教輔資料進行提前預習提倡學生到生活中自己搜集相關的實例。
(2)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利用課本中的小欄目材料進行討論、舊納,在互動討論中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3)加強學生的道德建設,組織討論現實生活與自我成長的問題。
2、注意的問題
(1)充寧了解學生生活實際,這是教學的基礎。
(2)分析透徹徹課本教材和活動材料,這是傳授知識的前提。
(3)組織好學生對知識點的內化體驗,促進對知識的吸收。
五、個人教學業(yè)務學習安排
1、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素質。關心國家大事,學習黨的方針、政策,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2、通過網絡、刊物等渠道,搜集名師事跡,認真學習體會他人優(yōu)秀的教學經驗。
3、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樹立新的教學理念,認真學習教育方法,研究學法和教法,研究教材重品和難點,研究課程標準,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
4、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培訓、學習,并做好學記錄。認真練習“三筆一話"基本功,提高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教學的能力。
六、教學改實驗(本學科小課題研究)
(敘述教學改革中所研究問題、研究問題的目標、研究措施方法、研究過程、預設研究成果)
1、研究課題:政治課如何進行貼近學生的案例式教學。
2、研究目標:了解本校政治課教師使用案例式教學的現狀,為提升教師錄活運用案例式教學的能力提出有效措施。
3、研究措施方法=行動研究法、觀察法、訪談法、調查法、總結法。
4、研宅過程:選擇課題一設計研究方案一作干題報告一探索研究一報告研究成果一討論研究結果。
5、預設研究成果:明晰本校政治課教師使用案例式教學方法的現狀。提出切實可行的提升教師運用案例教學能力的措施。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7
一、學生情況分析
處于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以及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頻繁接觸社會,這些體驗往往反映出他們對社會現狀的理解。然而,由于年齡和知識的局限,他們的判斷力尚未成熟,思想形態(tài)尚在發(fā)展中,這些思想雖然未定型,卻能顯著影響他們的行為選擇。我負責的教學班級涵蓋了四個七年級班,學生們的學習基礎和行為習慣差異明顯,其中不乏存在一些不良習慣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確保學生能夠牢固掌握基礎知識,還要引導他們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道德品質,學會如何成為一個有擔當的人。同時,應注重能力素質教育,旨在激發(fā)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操作技能。
二、教學資源分析
1、從學生真實生活出發(fā)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教材不是從傳統(tǒng)德育的規(guī)范體系或德目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著眼于少年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fā),重新融入學生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2、在構建教材時,我們秉持的核心理念是將適應并提升學生現實生活的質量作為出發(fā)點,旨在通過教育幫助他們達到高質量、幸福感滿的生活狀態(tài)。這一理念貫穿整個教材的編寫過程與基調,圍繞著如何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判斷力、選擇力、適應力以及超越自我的能力,以實現個人幸福、社會價值以及更廣泛的全人類福祉這一核心生活教育主題。教材特別強調生活指導的功能,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幸福生活的能力,并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的潛能。
。1)以現實生活中的場景捕捉與再現的方式,引導學生們體驗生活中的美好與愉悅,從而激發(fā)出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通過引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學生自己在探尋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參與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展示多樣化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yǎng)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3)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征的過程導向設計為切實地引導活動型教學的開展,教材設計將改變傳統(tǒng)教材編寫中以教師的“教”組織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消解以“預成的學習結果"為核心的教材組織模式下課文加練習的刻板結構,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fā)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里呈未分化狀態(tài)的整體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tài)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tǒng)整。
3、為了促進教師與學生的深度參與,保持教材的靈活性與廣泛適用性,我們可以精心挑選通用性強且貼近實際的活動主題,使教材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活動開展的指南。通過這樣的設計,我們能夠整合來自不同地域的豐富自然、人文資源,以及獨特的經濟、文化背景,同時充分考慮師生的個人經驗與興趣愛好,從而構建一個全面而多元的課程資源體系。這一體系旨在為師生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間,鼓勵他們在實踐活動中進行二次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以此激發(fā)學習熱情,提升教學效果。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一年的學習,孩子們基本懂得了學校生活規(guī)則,初步養(yǎng)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多數學生文明有禮貌,能遵守課堂學習規(guī)定,能積極學習,能安全健康地學習生活。還有少數學生比較頑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課堂上、集體活動中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甚至個別孩子有模仿社會上不良言行的現象。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現有情況調整教學,用不同的方法開展教學,激勵所有孩子努力學習。
四、主攻方向
1、嚴格要求,引導學生掌握基本觀點、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為了全面培育學生的道德情操、智力發(fā)展、身心健康、藝術修養(yǎng)與勞動實踐能力,我們采用多樣化的趣味教學手段,著重強化集體意識、愛國情懷、尊師重道與遵紀守法等核心價值觀教育。旨在促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均衡成長,進而營造出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與學術風氣。具體實施上,我們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組織團隊合作項目、實施愛國主義教育課程、設置行為規(guī)范評比等多樣化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同時,鼓勵學生參與藝術創(chuàng)作、體育競技、科技實踐以及志愿服務等多元化的實踐活動,以期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團隊合作能力、審美情趣與勞動習慣,從而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五、教學 評價 方案
1、旨在引導學生深刻理解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價值,鼓勵其具備客觀分析事物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而提升個人道德素養(yǎng)。通過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精神,增強他們面對問題時的主動解決意識,并教導他們在處理問題時能夠運用科學知識與方法,以促進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
2、評估項目主要關注學生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實踐,具體涵蓋教材內容與日常行為表現。
3、在對學生進行日常學習評價時,我們主要關注兩方面:學習態(tài)度與課堂參與度。其中,學習態(tài)度部分由預習情況占比30%,以及綜合評估課堂學習狀態(tài)(包括聽講、參與及回答問題的情況)占70%來構成。我們對學習態(tài)度給予四個等級評價,分別是優(yōu)秀、良好、合格和需要努力,以此反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投入程度。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總結05-26
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個人工作總結05-19
道德與法治的評課稿08-18
道德與法治評課稿10-29
道德與法治評課稿02-23
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總結06-30
道德與法治教學個人工作總結05-19
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工作總結(精選16篇)07-06
道德與法治評課稿范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