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健康寶寶膳食平衡10大守則
孩子的體質,如果拿一個天平去比喻,最重要的就是“平衡”二字。身體一旦失衡,各種問題便之出現(xiàn)。
這個時候,親們一定不能焦慮,首先要穩(wěn)下心來(焦慮,也會造成孩子的身體反應),閉上眼睛,想想看,天平的一邊是孩子的體質,一邊是孩子吃進去的食物。
媽媽需要仔細辨別:
是否吃進去的食物軟硬、大小、數(shù)量和孩子身體發(fā)育需要、吸收能力相平衡?
今天攝入的動物性食材和植物性食材攝入的比例孩子消化起來是否很輕松呢?
家庭生活的環(huán)境、節(jié)氣是否對孩子的情緒和發(fā)育有影響呢?
寶寶餐絕不等同于成人餐,并非細一點、煮得時間長一點就可以的。要想寶寶吃得好長的壯,首先要掌握膳食平衡原則。
Rayman媽媽教你把握膳食平衡10大原則。
一、保持酸堿平衡
酸堿平衡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平衡狀態(tài)之一。健康人體,包括小寶寶,身體的酸堿度總是維持在7.35~7.45之間,呈現(xiàn)一種弱堿性的內穩(wěn)態(tài)。超出這個范圍后,不管是偏酸,還是偏堿,都會導致亞健康,比如厭食、乏力、精神委靡等,嚴重的甚至會影響智力發(fā)育和身體的生長。
健康人體液的pH值在7.35~7.45之間,呈弱酸性,剛出生的小嬰兒就是這個值。當pH偏酸到7.2左右的時候最容易成為病毒的培養(yǎng)基,就是說最適合病毒生長。所以,愛生病的都是體質偏酸的寶寶。他們還容易出現(xiàn)易哭鬧、煩躁、吃睡都不好、易感冒、皮膚脆弱、抵抗力差、模仿能力和反應能力都比較差等情況;而體質偏堿性的寶寶吃、睡、玩相對規(guī)律,模仿能力、學習能力較強。
營養(yǎng)學將食物分成兩大類:呈酸性食物和呈堿性食物。食物的酸堿性與本身的pH值無關,是指吃到肚子里代謝出來的產(chǎn)物到底是酸性的、還是堿性的。
不必太過留意吃的是酸性食品還是堿性食品。從營養(yǎng)平衡的角度來說,寶寶在吃魚肉主食的時候也要適當吃蔬菜水果(0~3歲寶寶輔食的酸堿比例是1∶3)。酸性體質可以通過日常飲食調整成堿性體質。酸性食物包括:魚、肉、谷物等。在果蔬中,草莓、西紅柿、馬鈴薯、菠菜中含有草酸,和鈣結合容易形成草酸鈣(容易形成結石而且影響鈣吸收),不要一起吃。堿性食物包括:大多數(shù)蔬菜、水果。茶就是一種非常優(yōu)秀的呈堿性飲料(食療滿月以后適用,可以用嬰兒專用大麥茶)。
二、食物寒熱溫涼的平衡
根據(jù)天(節(jié)氣)、地(地域環(huán)境、食物品性)、人(體質)的反映不同,媽媽們可以自己調整寶寶身體的平衡。比如,夏天喝綠豆湯,冬天吃涮羊肉,就是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對食物四性平衡的考慮。春夏熱的時候要喝綠茶,到了秋冬冷的時候應該喝紅茶,因為紅茶是暖胃的。吃螃蟹的時候一定要吃生姜,因為海鮮屬于寒涼的食物,特別是螃蟹,吃的時候搭配生姜就形成了一種平衡。如果沒有生姜,只吃螃蟹,保證吃過一會兒就得上廁所。寶寶受寒、感冒、流清鼻涕或者風涼肚痛就一定要用暖胃升火的生姜驅除寒氣。反之,如果寶寶因內熱而流鼻涕,應該用清熱去火的食物搭配來平衡體質。這樣一種辯證的思想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對小寶寶的飲食更有指導性意義。
三、攝取種類和方式的平衡
1.雜食和廣食
媽媽給寶寶準備輔食,一定要做到雜食和廣食?犊拇笞匀惶峁┙o我們人類很多可食用的植物性食物,共有7大類,分別是谷類、豆類、薯類、真菌類、藻類、水果類、蔬菜類;可食用的動物性食物有6大類,分別是肉類、蛋類、奶類、禽類、魚類和甲殼類。選擇飲食時不偏不廢廣泛攝取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平衡膳食。
我國德州地區(qū)的某個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片小麥,嚴重缺鋅麥稈、麥葉上全是斑塊,但收割時一測量,發(fā)現(xiàn)麥粒里不缺鋅。這件事給了我們一個啟示——為后代,這是大自然永遠的法則。懷孕時如果胎兒嚴重缺鈣,母體會自動脫鈣來補充胎兒的營養(yǎng)需求,這并非母親的行動,而是生物進化所帶來的一種法則,一切要為了后代。麥稈本身缺乏營養(yǎng),那是因為營養(yǎng)全部都補充到麥粒中去了,所以,成熟的麥粒不會缺鋅。也因為如此,我們的祖先才選擇了吃種子來維持健康,這是非常智慧的選擇?藏悹栐凇吨袊】嫡{查報告》中寫了這么一句話,“美國人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都來自垃圾食品,把美式快餐,或是精致的谷類加工到如此細致的程度,以至于不得不人工添加礦物質和維生素,先把那東西去掉,再往里添,這個做法本身是很荒唐的。”所以,吃經(jīng)過精細加的食物,不如直接吃大自然賦予我們的食物。
2.不偏食
再一個就是五味調和、不可偏食。很多人口重,加上過早給寶寶食用成人飯菜,導致寶寶腎臟負擔過重,埋下健康隱患。世界范圍內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高血壓與鹽的攝入量成正比。以一個人平均每天的攝鹽量統(tǒng)計:愛斯基摩人每天吃4克,高血壓患病率為4%;美國人每天吃10克,患病率為10%;中國人大約吃14克,患病率約為13%;北京人每天吃18克,高血壓患病率在全國名列前茅;北海道農民每天吃27克,高血壓患病率高達40%,為世界之最。一般規(guī)律是攝鹽量越少,高血壓患病率越低。
亞洲營養(yǎng)協(xié)會標準為:
成年人每10千克體重每日食鹽量為1克。
4個月以內的寶寶不建議攝入鹽。
4~12個月的寶寶食鹽量為成年人單位體重的25%,即0.025克/日/千克。
1~3歲的嬰幼兒食鹽量為成年人單位體重的40%,即0.04克/日/千克。
按照這個標準,中國大多數(shù)寶寶都超標了。
四.五味平衡
食物有甘、酸、苦、辛、咸五味,五味調和相得益彰,過多過少都會使某一味的作用過偏,帶來弊端,影響健康。
五.粗細糧平衡
中華民族從生活實踐中認識到五谷雜糧是重要的主食,粗糧中的很多營養(yǎng)物質是細糧中不具備的,F(xiàn)代人吃慣了精米白面,不妨讓粗糧重返餐桌。五谷雜糧中富含的淀粉、膳食纖維以及B族維生素是其他食物無法比擬的,因此要保證寶寶每天吃五谷雜糧,這不僅對日;顒印⑸L發(fā)育和健康至關重要,也為飲食習慣和身體健康打下了良好基礎。五谷雜糧分細糧和粗糧。大米、小麥等因為口感比較好,被稱為細糧;粗糧包括谷類、豆類和薯類。
六、食速快慢的平衡
經(jīng)?匆姼改缸吩趯殞毱ü珊竺嫖癸,或者催著寶寶吃,過后又說他吸收得不好、偏食、挑食、不愛吃飯……總之問題多多。對于進餐速度,醫(yī)書中是這樣記述的:“食不欲急,急則損脾,法當熟嚼令細。”不論粥飯點心,都應該嚼得細細的再咽下去。咀嚼是幫助消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寶寶的脾胃功能還不夠完善,咀嚼能力差,狼吞虎咽是幼小的消化道難以適應的,于是就容易出現(xiàn)問題。建議父母養(yǎng)成好習慣,經(jīng)常提醒寶寶:“多嚼嚼!多嚼嚼!”細嚼慢咽的寶寶腸胃功能都不錯,生病少。即便生病,也會因為吸收的底子好、抵抗力強而快速度過。
七.饑與飽的平衡
古語有云:“要想小兒安,三分饑與寒。”寶寶腸胃小,一次吃不了多少;但活動量大,一會兒就餓。很多父母怕麻煩,希望寶寶一次多吃點,就不停地催促,這種情況下很容易造成寶寶積食,甚至幾天不愿意吃東西。建議多準備些小零食:幾顆棗、一塊南瓜、一片面包抹點芝麻醬、鵝肝醬、乳酪什么的……做到先饑而食,先渴而飲,饑不可太饑,飽不可太飽。這就是饑與飽的平衡原則。
八.冷熱平衡
要注意寶寶膳食的冷熱平衡。很多小寶寶一到夏季就咳嗽,因為吃了一肚子冰激凌,胃里溫度比外邊低了30℃。胃的溫度一下降,旁邊肺的溫度也隨著下降了,造成毛細血管不擴張,自然就會咳嗽。到了秋天換季時,冷空氣一刺激也會咳嗽,都是同一個道理。所以,古代有一句話叫“熱食傷骨,冷食傷肺,熱無灼唇,冷無冰齒。”就是說熱別燙著嘴,冷別涼著牙,要控制好了,這才是健康飲食之道。
九.動靜平衡
食前忌動,食后忌靜。小寶寶也一樣。飯前動來動去的,一定不專心吃飯;吃得多了,血液跑到胃里幫助消化,接著睡覺,身體休息胃也休息,吸收得當然不好了。因此建議父母,要給寶寶養(yǎng)成好的飲食習慣,固定進餐位置,將所有玩具拿走,不要打開電視以免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告訴寶寶吃飯時要專心,飯后可以帶寶寶適當活動。
十.就餐身心平衡
最后一個平衡叫胃好恬愉,就是吃飯前后需要的心理環(huán)境平衡。有些高級飯店都播放著輕樂,就是為了讓人神經(jīng)松弛。除了大腦,我們人類還有一個“腹腦”,就是腹部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腹腦胞的量不比大腦少,大概有一千億個神經(jīng)細胞。一旦毒素進入胃腸道,腹腦會最先察覺,然后產(chǎn)生保護性反應,同時向大腦發(fā)出警告。所以,吃了有毒的東西會嘔吐,生氣了會胃疼……這些都是腹腦的保護性作用。俗話說,“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就是在進食過程中要避免一切不良情緒,要把飯吃好。小寶寶尤其要注意。要幫助寶寶避免進餐過程中的情緒起伏,平靜愉快的心情有利于消化功能正常運行。進餐前后保持良好情緒對健康的意義十分重要。
【健康寶寶膳食平衡10大守則】相關文章:
關于秋游的健康守則10-09
保姆看護寶寶安全守則11-25
祝福寶寶健康的成長的句子10-29
安全駕駛守則和交通守則08-28
營養(yǎng)膳食報告05-13
高考守則07-15
村民守則08-19
老公守則08-25
護士守則08-22
餐廳員工守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