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的概念及表示評課稿范文
一、讓數學的文化品位與人文精神滲透到日常數學課堂中
《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已把“數學文化”作為一個模塊而單獨設立,并提出:“通過在高中階段數學文化的學習,學生將初步了解數學學科與人類社會發(fā)展之間的相互作用,體會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人文價值,開闊視野,尋求數學進步的歷史軌跡,激發(fā)對于數學創(chuàng)新原動力的認識,受到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體會數學的美學價值,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意識。”案例中在課的最后,通過“南轅北轍”的寓言用向量的方向性類比生活中的方向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同時把智育與德育聯系起來,使本節(jié)課走向高潮。很多青年教師談起數學文化,總認為在課堂上能給學生介紹一點數學家、數學史就能體現出數學文化的教學模式。其實不然。張奠宙教授說:“不要把數學文化等同于數學史,應該從文學、語言、科學、哲學等諸多方面進行揭示!币虼,新課程下的數學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文化素養(yǎng),讓數學的文化品位與人文精神滲透到日常數學課堂中。
二、讓模式創(chuàng)新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
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多是以導入、講授(新課)、鞏固三者為主要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模式。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說不好,它流行于我國50年之久,還未見衰退,足以說明這種教學模式的生命力之強。但一個老師不能只使用一種教學模式,尤其是《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育要以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中心,以提供有價值的數學和倡導有意義的學習方式為基本點。在此理念下,數學教學應是數學活動的過程。教師要重視知識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親自參與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激發(fā)學習數學興趣,培養(yǎng)運用數學的意識與能力。
1、創(chuàng)設情境
數學知識有著嚴密的邏輯性與高度的抽象性,許多抽象的數學知識都是基于一定的情境而構建與發(fā)展的。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圍繞《新教材》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能把自然和社會的各種現象融合進去,滿足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要求。如:本節(jié)課中把數學問題學習鑲嵌在具體的“貓追老鼠”、“拔河比賽”、“南轅北轍”等問題情境中,使數學知識注入了生動的生活氣息,從而賦予了生動、豐富的意義。沒有問題或問題情境作前提,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也就無從談起。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思維,使他們帶著濃厚興趣去愉快地學習。
2、數學探究
數學探究即數學探究性課題的學習,是學生圍繞某個數學問題,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先前的`課堂教學為便于控制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也為了在單位時間內向學生傳授更多的內容,教師往往自己唱主角;新課改的課堂要求抑制課堂上“滿堂灌”、“填鴨式”教學現象,把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采取講述、談話、討論、實驗相結合的方式,在課堂上不斷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探究新知;通過與學生談話、交流來督促學生學會應知和應會的東西。師生互動的課堂則能更好地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本節(jié)課以探究為主線,通過體驗、探究、聯想、變式、發(fā)散、辨析、比較等具體的形式,采用談話互動的方式教學,所有的問題全由學生自愿、主動站起來作答,課堂氣氛很活躍。以致有的聽課老師認為是課前演練多次的結果,事實上,筆者當時正帶著高三,該班的學生第一次接觸,設置該課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真實”、“有效”,同時也是對自己課堂駕馭能力的檢驗。
3、問題解決
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數學應該是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數學哲學上講,決定一個學生數學修養(yǎng)的高低,最為重要的標志是看他如何看待數學,如何理解數學,能否運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去觀察、分析日常生活現象,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皢栴}解決”是實現把“身邊的數學”引入課堂教學的有效載體。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應作為學校數學教育的中心”!皢栴}解決”強調讓學生“做數學”來學習數學,強調把實際問題數學化。本節(jié)課中在向量的概念導出以后,我拋出這樣一個問題讓同學們思考:“向量的概念讓我們聯想到生活中的哪些體驗?”通過師生互動,學生找到諸如:陽光普照、自行車的輻條、鐘表的指針等感性的體驗。這樣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三、讓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不再是“陽春白雪”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要重視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應用,有條件的地區(qū),要盡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計算機和有關軟件,提高教學效率!北菊n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貓追老鼠”、“拔河比賽”、“南轅北轍”等課件實現了課程的整合,收到了傳統教學手段不可能達到的效果。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評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將心比心評課稿01-20
梯形評課稿01-20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
回聲評課稿01-10
新疆評課稿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