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評課稿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評課稿1
《認識人民幣》在培智學校的一個教學難點,在仔細聽了學校王老師的授課之后,感到這是一堂比較成功而且有實效性的數學課。本節(jié)課通過學生認識人民幣、猜認商品價格、連線等環(huán)節(jié)進行階梯式教學,不僅出色的完成了知識目標,同時非常注意對智障學生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拓展訓練。
這堂課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有這樣幾點:
1、讓生活走進數學
人民幣的認識對培智學生來說有雖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實際生活中,只認識人民幣是遠遠不夠的,認識人民幣的`目的是為了使用它,體現它的社會價值。因此王老師在整個教學中這個思想一直貫穿始終:在拿幣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在那幣的過程中學會簡單的付幣,提高社會交往和實踐能力。這樣既調用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又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有親近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
2、課堂成為學生實踐體驗的場所。
智障教育的教學原則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情景性原則。它要求教師不僅在教學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出情景,而且也要求教師在學生的生活場景中進行教育活動。因此,二者都強調“用生活來教育”, 在“連線”這一教學活動引發(fā)了學生極大的興趣,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既有學生的觀察與思考,又有學生的操作與表述;既有學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師恰當的引導和點撥;不同程度的學生也有不同的要求,能力弱一點的同學由能力好的同學帶領,分組合作學習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關注,使整個教學活動形成一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立體交叉互動。在這互動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參與實踐機會,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學生真正地動了起來,課堂活了起來。
3、德育目標的滲透到課堂
積極、向上的學習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為品質,對于智障學生來說有時比學習數學知識更重要。綜觀這堂課,整個教學過程師生完全是一種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關系,課堂氣氛是和諧的、寬松的。教師在結課時的 “不能亂花錢、撕錢” 的提示,很自然地對學生進行了愛護人民幣的教育,富德育于教學中。
當然這堂課也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1、讓學生操作的過程中放手再大一點:可以角色扮演,讓扮演買東西的學生說要買什么,扮演售貨員的學生說要多少錢,買東西的學生付款,然后再進行模擬,可能效果會更好。
2、教師的語言可以再簡練一些,畢竟這是數學課而不是生活課。
3、可做些課件,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大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評課稿2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重點是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和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難點是1元及1元以下人民幣的換算及應用。雖然人民幣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不是一個新知識,但是學生對于人民幣的認識只是停留在一個初淺的認識階段。奧蘇伯爾說過:影響學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大多數學生認識1元,1角,5角,這些人民幣在生活中比較常見,學生基本都能分辨。但2角的紙幣現在比較少見,所以有可能不認識。至于1分、2分、5分這些已經離我們現在的生活很遠了,對于現在的學生是陌生的。
陳老師這節(jié)課設計了幾個前測問題,通過前測了解到大部分的孩子對人民幣還是有一定的認識的。根據這前測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陳老師通過學生作品的展示,以一個問題“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覺的進一步認識了人民幣。
第二環(huán)節(jié)人民幣的'分類中,陳老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操作、去感知、去實踐,學生的熱情高漲,對人民幣的分類更輕松,對進一步認識人民幣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這里安排小組合作學習,互相交流,讓全體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為學生提供了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提供了充分的活動與交流的機會。當然分完后,最好能立即要求學生整理好學具。
第三環(huán)節(jié)教學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時,陳老師同樣運用前測題目“怎么拿出1元錢”,分析學生的不同拿法,從而明確1元=10角=2個5角。雖然使學生知道1元=10角并不難,但對其的應用是本課的難點,針對這一難點,陳老師給學生準備了60角和60分,在3元=()角換幣時,讓學生動手圈一圈,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材料,對突破這樣的難點是非常有幫助的。
第四環(huán)節(jié)模擬購物活動中,既然認識了錢,就是為了要學會買東西,因而最后的環(huán)節(jié)陳老師設計了解決實際問題:買東西。這里陳老師是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來解決的,我想如果變成一張練習單,讓生先動手做做,再匯報是否更好一些?
總體來說,本節(jié)課的教學已經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課堂設計也由“給出知識”轉向“引起活動”得到“經歷、體驗”,是一節(jié)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課。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評課稿3
我們一起學習了黃老師執(zhí)教的《認識人民幣》一課,黃老師在《認識元角分》一課中創(chuàng)設出一個和諧、互動的生活課堂。
在課堂中,黃老師主要以“活動”為主線,把“學數學”變?yōu)椤白鰯祵W”。這節(jié)課的設計,把認識人民幣的全過程用看一看(去商場買東西)→認一認、說一說(小組合作初步認識人民幣)→分一分(帶孩子認識了硬幣、紙幣,認識人民幣單位)→換一換、算一算、買一買(1元=10角,1角=10分)等幾個活動串連在一起,使整個教學過程形成一個動態(tài)的教學活動整體。在這一動態(tài)的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如認識人民幣,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采用小組合作互相介紹的形式,這引發(fā)了學生極大的興趣,經驗庫中的儲存被充分調動。
教學一開始,教師出示小朋友到商店購物的情境,學生馬上聯(lián)想到要用錢,產生學習動機,并初步體會人民幣的作用。小組內認識人民幣,對人民幣進行分類后,又創(chuàng)設一元超市購物的問題情境,通過合作交流,體驗不同的`付款方法,學生有強烈的嘗試欲望。老師創(chuàng)設1元錢能買哪些東西的購物情境,學習元、角、分之間的進率,學生的學習情緒到了高潮,人人參與簡單的購物活動,充分體驗如何取幣、付幣、找?guī),體驗1元錢的價值,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整節(jié)課以“生活”為依托,把“生活經驗”變?yōu)椤皩W習經驗”。在實際生活中,只認識人民幣是遠遠不夠的,認識人民幣的目的是為了使用它,體現它的社會價值。所以,這節(jié)課以購物為引入,在購物中學習人民幣的相關知識,做到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及操作活動中,認識了人民幣單位元角分以及元角分之間的關系。教師適時加入合作交流、購物換錢活動,做到了生生、師生的多維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