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道元《孟門山》原文翻譯及欣賞
酈道元是作山水文的大家,他的《水經(jīng)注》,在對祖國山川景物的描寫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不少篇章,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酈道元《孟門山》原文翻譯及欣賞,希望對你有幫助。
【原文】:
河水南徑北屈縣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風山,風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門山!渡胶=(jīng)》曰:“孟門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黃堊涅石!薄痘茨献印吩唬骸褒堥T未辟,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滅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故《穆天子傳》曰:“北登孟門九河之隥!泵祥T,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河之巨阸,兼孟門津之名矣!
此石經(jīng)始禹鑿;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
其中水流交沖,素氣云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其水尚崩浪萬尋,懸流千丈,渾洪赑怒,鼓若山騰,浚波頹疊,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
【翻譯】:
。ㄇ耙欢危
河水南面經(jīng)過北屈縣舊城西,西面四十里有風山,風山西面四十里,是河南孟門山!渡胶=(jīng)》記載:孟門山,山上多金玉,山下多黃沙土和涅石!痘茨献印酚涊d:龍門未開辟,呂梁未鑿出,河水從孟門之上流出,慢慢地溢出,逆流而上,沒有丘陵、高阜阻擋,稱之為洪水。大禹疏通河道,稱之為孟門。所以《穆天子傳》記載:北登孟門,是九河的斜坡。
。ê笠欢危
孟門,就是龍門的入口。實在是河中的巨大隘口,又被稱作“孟門津”。傳說中龍門是大禹所鑿出,河道因被水沖擊而非常寬闊,水被山所夾很長的一段,兩邊都是懸崖,高處的巨石好像靠在懸崖上就要掉下來似的。古人曾說:“水不是石匠的鑿子,卻能夠進入石頭中!闭娴牟诲e!龍門水流交匯沖擊,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樣飄在空中,在遠處行走的人,猶如是被霧氣纏繞,往云霧的深處望去真有一種撼人心魄的感覺。河水激起萬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憤怒的赑(bì 古時一種動物),波浪像崇山峻嶺,激流交疊,直奔下游而去。我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龍門的時候,四匹馬拉的車也絕對追不上。
【鑒賞】:
《河水》中的“孟門山”一節(jié),即是其中之一。此節(jié)主要描寫了黃河經(jīng)過孟門山這一地段時,兩岸山峰的險峻,河水的急流洶涌。展示了祖國山河雄偉壯觀的景色。全文可分三段。
第一段概括介紹孟門山。文由寫水始。黃河經(jīng)屈縣故城西,過風山,彎彎曲曲流經(jīng)八十余里,到孟門山。酈道元由水引山,引出之后再具體點出山的地理位置:在黃河南岸。酈道元這樣用筆,使山有托,水有依,比孤立地介紹山給人的印象要深刻,且在文章的開始,就使水山齊出,為后文的具體描寫作了鋪墊。接下去寫山的礦藏:“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黃堊涅石!奔扔袠O寶貴的金、玉,又有黃土和可作涂料的黑石。不言山的價值,而其價值自現(xiàn),突出了山的“內(nèi)在美”。然后寫山的古況及名稱來歷:在遠古洪水泛濫之時,孟門山也同其它山阜一樣,被滔滔洪水淹沒,它的“內(nèi)在美”、“外在美”是不被人們認識的。古圣人大禹領(lǐng)導人民疏通河道,開鑿孟門,治服洪水,孟門山才見天日,并由此得名。酈道元在介紹孟門山的古況及名稱來歷的同時,描述了洪水泛濫的可怕情景:“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滅之”。表現(xiàn)了水的兇,為后文寫水設(shè)了伏筆,但兇水終被治服,也顯示了古代人民開發(fā)黃河的功績。接下去寫孟門山的風光:“北發(fā)孟門九河之隥!北鄙厦祥T山巔,可見九曲的大河。登山遠望,孟門山一帶風光盡收眼底,從天而降的黃河之水,不顧路途的曲折艱難,源源不斷地滾滾而來,是那么波瀾壯闊、堅韌不拔。這段最后,酈道元又以自己的見聞,對孟門山給予介紹:“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河之巨阸,兼孟門津之名矣!”對孟門山的具體位置、古況、名稱作了進一步的說明,增強了形象感和可信度。
以上是文章的第一段。酈道元在這段中主要用粗線條勾勒孟門山,概括寫它的風光,但它卻起著統(tǒng)領(lǐng)全文的作用,以下兩段的具體描寫,都將圍繞孟門山展開。這一段的寫作特點,其一是緊緊圍繞孟門山著筆。酈道元寫黃河的流經(jīng),是為了引出孟門山;寫礦藏,是為了突出孟門山;寫古代洪水,是為了介紹孟門山的歷史、點明其名稱由來。其二是借用前人的話描述孟門山。寫礦藏,引《山海經(jīng)》;寫古況及名稱來歷,引《淮南子》;寫風光,引《穆天子傳》。酈道元征引前人的話來描述孟門山,說明孟門山很久以來就是名山,受到前人的重視。酈道元這樣用筆,既把孟門山的`情況介紹給了讀者,同時又含前人對其認識、評價,收一箭雙雕之效。
第二段寫孟門兩岸山勢。酈道元先寫河道寬闊:“河中漱廣”。洶涌的河水把河道沖刷得很寬闊,而且還將繼續(xù)沖刷下去,河道也還將繼續(xù)加寬。接下去寫河谷幽深:“夾岸崇深”。兩岸高峰聳立,下有急流駛過,高岸急流相襯,更顯河谷幽深。以上表面上寫的是河寬、谷深,實際上表現(xiàn)的是山間廣闊、山的高聳。孟門,“經(jīng)始禹鑿”而成,河從孟門穿過,河寬,門自闊。孟門兩框,就是河的兩岸,孟門一帶的河岸就是山,山也就是岸。河寬,顯示出兩岸山峰被寬急的河水分開,遙遙相對,空間無比廣闊;谷深,顯示出高峻的山峰挺拔聳立。這里門與岸、岸與山是統(tǒng)一的,酈道元不言山闊山自闊,不言山高山自高。接下去寫山險:“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辈粌H崖岸欲倒又止,而且巨石也是似墜非墜的樣子。其險也若此,又有誰不望之心寒,聞之膽戰(zhàn)呢?這段的最后,酈道元以“水非石鑿,而能入石”古語,揭示了孟門兩岸山勢奇險形成的原因,顯示了水的力量,同時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這一段,是酈道元在上文總括孟門山的基礎(chǔ)上,對孟門兩岸山勢的具體描寫。其特點,一是層次清晰有序。酈道元對山勢的描寫,是以不同的視角來進行的。遠望“河中漱廣”;俯察“夾岸崇深”;仰視“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層次清晰,井然有序,這樣描寫出來的景,給人的感覺是全。二是動靜結(jié)合!皟A崖返捍”,崖岸即倒,但又是堅實的;“巨石臨危,若墜復倚”,石欲落,但又是可靠的。這樣寫,動中見靜,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見其景,描寫出來的景,給人的感覺是真。
第三段寫孟門一帶水勢。對水勢的描寫,酈道元主要從三方面著筆。一是浪急:“水流交沖,素氣云浮”。孟門一帶滔滔的河水浪打浪,水浪的相互撞擊,濺起眾多細小水珠,浮在寬廣的河面上,如同云霧一般。二是寫浪高:“崩浪萬尋,懸流千丈,渾洪贔怒,鼓若山騰,浚波頹疊”。兇猛狂怒的河水,崩起浪濤萬尺,懸流一落千丈,鼓起的浪濤如萬山奔騰,層層巨浪翻滾而來。如此狂濤巨浪,實屬罕見。三是寫流急:“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比绻浅酥穹ぃ瑥拿祥T下龍門,其速度之快,即使是坐上四匹快馬駕駛的車,也是望水莫及的。酈道元在此用“非駟馬之追也”的否定句式,肯定了水的迅疾。
在這段里,酈道元對水勢的描寫,筆力千鈞,成功地描寫了河水奔騰、濁浪排空、一瀉千里的景色。對水勢的描寫,酈道元除了正面直接描寫之外,還運用了側(cè)面渲染烘托的方法!巴鶃磉b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用人的感受,渲染了水的洶涌。“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用《慎子》中的話,寫出了水的流急,雖未直言水之迅猛,而迅猛之勢畢現(xiàn)。
孟門的自然山水是雄偉的、壯麗的,再經(jīng)酈道元生花妙筆的描繪,就更顯得瑰麗無比。酈道元筆下的孟門山,山勢高峻,峰崖崢嶸,孟門水,洶涌澎湃,駭浪翻騰,奇山異水,相得益彰。讀此文,不禁使人對孟門峽奇景產(chǎn)生熱烈向往之情,引起我們對祖國河山的熱愛。有人說“古人記山水手,太上酈道元”。這個評價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酈道元簡介
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北魏范陽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平東將軍、青州刺史、永寧侯酈范之子,我國著名地理學家、文學家。
酈道元故居在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境內(nèi)。
在酈道元兄弟五人中,道元為長,承襲其父永寧侯爵位,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害于關(guān)中(今陜西臨漳縣)。酈道元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酈范年少有為,在太武帝時期給事東宮,后以卓越才能成為優(yōu)秀的軍師,曾經(jīng)做過平東將軍和青州刺史。酈道元也先后在平城(北魏前期的首都,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陽(北魏都城于公元493年南遷至此)擔任過騎都尉、太傅掾、書侍御史、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將等中央官職,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擔任過冀州鎮(zhèn)(今河北省冀縣)東府長史、魯陽郡(今河南省魯山縣)太守、東荊州(今河南省唐河縣)刺史、河南(今洛陽)尹等職。
酈道元前半生,北魏正值鼎盛時期。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統(tǒng)一北方之后,經(jīng)過獻文、文成等諸多帝王的勵精圖治,至后來的北魏孝文帝的積極改革,北魏國力日漸強盛。酈道元也跟隨孝文帝等人致力于統(tǒng)一大愿的實現(xiàn)。然而,在孝文帝死后,北魏從500年開始,國內(nèi)矛盾又開始高漲起來,逐漸走下坡路,至527年,六鎮(zhèn)叛亂,四方騷動。在國家正值多事之秋的時候,酈道元慷慨殉國。長空孤雁鳴,秦山鳥悲歌,在流星閃過之時,一代英豪就此隕落。
嚴謹求實的酈道元
(1)酈道元在做官期間,“執(zhí)法清刻”,“素有嚴猛之稱”,故頗遭豪強和皇族忌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酈道元在奉命赴任關(guān)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蕭寶夤受汝南王元悅慫恿派人把酈道元一行圍困在陰盤驛亭(在今陜西省臨潼縣東)。亭在岡上,沒有水吃,鑿井十幾丈,仍不得水,最后力盡,和他的弟弟酈道峻以及兩個兒子一同被殺害。
(2) 酈道元對所得各種資料先進行分析研究,再親自實地考察,采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例如古書上記載:春秋末年晉國的大貴族智伯曾說:“汾水可以淹沒魏氏諸侯的都城安邑,而絳水可以淹沒韓氏諸侯的都城平陽!贬B道元對此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親自沿著這兩條河考察,發(fā)現(xiàn)汾水河床高,安邑處在東岸低洼處,可能被汾水淹沒;而平陽地勢高于絳水河床,絳水絕不可能淹沒平陽。他又根據(jù)各種記載,在“谷水”的注中更正了《水經(jīng)》以“澗水”為“淵水”之誤。酈道元這種細心求真的態(tài)度,足以為現(xiàn)代研究者的楷模。
《水經(jīng)注》其格局壯闊,以西漢王朝的疆域為基礎(chǔ)外,還涉及當時許多域外地區(qū),包括今印度、中南半島和朝鮮半島若干地區(qū),覆蓋面積已超越前人甚廣。時間上,上起先秦,下至南北朝,約2000多年。
酈道元將豐富的自然及人文地理有系統(tǒng)地融入廣闊的時空架構(gòu)中,《水經(jīng)注》因此可以說是我國第一部以水系為主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明清以后,許多學者對《水經(jīng)注》進行廣泛而深入的研究,掀起了所謂的“酈學”。
。3)文學貢獻
酈道元生于仕官家庭,父親酈范作過青州刺史,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出任尚書郎,以后歷任潁川太守,東荊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職,看來他一生在政治上還是有所建樹的。孝昌三年任官右大使時,在陰盤酈道元驛(今希臨潼附近)為雍州刺史蕭寶寅殺害。酈道元一聲生勤于讀書和著述。 《魏書》卷八十九說:"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jīng)》四十卷, 《本志》十三篇,又為《七聘》及諸文,皆行于世。"但除 《水經(jīng)注》外,其余著作都已亡佚。
酈道元從少年時代起就愛好游覽。他跟隨父親在青州時候,曾經(jīng)和友人游遍山東。做官以后,到過許多地方,每到一個地方,都要游覽當?shù)孛麆俟袍E,留心勘察水流地勢,探溯源頭,并且在余暇時間閱讀了大量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漸積累了豐富的地理學知識。他一生對我國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調(diào)查、考證和研究工作,并且撰寫了地理巨著——《水經(jīng)注》,為我國古代的地理科學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酈道元《孟門山》原文翻譯及欣賞】相關(guān)文章:
孟門山文言文原文翻譯05-15
孟門山文言文及翻譯04-11
孟門山文言文字詞翻譯04-09
孟門山節(jié)選文言文翻譯02-17
游嶺門山詩原文欣賞06-23
酈道元《三峽原文》及翻譯04-10
《三峽》酈道元原文及翻譯03-10
優(yōu)孟諷諫原文及翻譯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