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語為政原文及譯文
本篇主要內(nèi)容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系、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yǎng)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范疇的進一步闡述。
【原文】
21 子曰: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眾星共(4)之。
【注釋】
(1)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說統(tǒng)治者應以道德進行統(tǒng)治,即德治。
(2)北辰:北極星。
(3)所:處所,位置。
(4)共:同拱,環(huán)繞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周君)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huán)繞在它的周圍。
【評析】
這段話代表了孔子的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說,統(tǒng)治者如果實行德治,群臣百姓就會自動圍繞著你轉。這是強調(diào)道德對政治生活的決定作用,主張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原則。這是孔子學說中較有價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國的基本原則是德治,而非嚴刑峻法。
【原文】
22 子曰: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無邪(3)。
【注釋】
(1)詩三百:詩,指《詩經(jīng)》一書,此書實有305篇,三百只是舉其整數(shù)。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無邪:此為《詩經(jīng)魯頌》上的一句,此處的思作思想解。無邪,一解為純正,一解為直,后者較妥。
【譯文】
孔子說:《詩經(jīng)》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評析】
孔子時代,可供學生閱讀的書還不很多,《詩經(jīng)》經(jīng)過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對《詩經(jīng)》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無邪來概括它。《論語》中解釋《詩經(jīng)》的話,都是按照思無邪這個原則而提出的。
【原文】
23 子曰:道(1)之以政,齊(2)之以刑,民免(3)而無恥(4),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5)。
【注釋】
(1)道:有兩種解釋:一為引導;二為治理。前者較為妥貼。
(2)齊:整齊、約束。
(3)免:避免、躲避。
(4)恥:羞恥之心。
(5)格:有兩種解釋:一為至;二為正。
【譯文】
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tǒng)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guī)矩了。
【評析】
在本章中,孔子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孔子認為,刑罰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規(guī)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國家時有不同于法制的特點。但也應指出:孔子的為政以德思想,重視道德是應該的,但卻忽視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順(5),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釋】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識,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順:對此有多種解釋。一般而言,指對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見也能正確對待。
(6)從心所欲不逾矩:從,遵從的意思;逾,越過;矩,規(guī)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guī)矩。
【評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yǎng)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huán)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作人的規(guī)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yǎng)達到了最高的境界?鬃拥牡赖滦摒B(yǎng)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guī)范,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原文】
25 孟懿子(1)問孝,子曰:無違。(2)樊遲(3)御(4),子告之曰:孟孫(5)問孝于我, 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注釋】
(1)孟懿子:魯國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孫,名何忌,懿是謚號。其父臨終前要他向孔子學禮。
(2)無違:不要違背。
(3)樊遲:姓樊名須,字子遲?鬃拥牡茏樱瓤鬃有46歲。他曾和冉求一起幫助季康子進行革新。
(4)御:駕馭馬車。
(5)孟孫:指孟懿子。
【譯文】
孟懿子問什么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后來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樊遲說:不要違背禮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后,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評析】
孔子極其重視孝,要求人們對自己的父母盡孝道,無論他們在世或去世,都應如此。但這里著重講的是,盡孝時不應違背禮的規(guī)定,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孝?梢姡⒉皇强辗旱、隨意的,必須受禮的規(guī)定,依禮而行就是孝。
【原文】
26 孟武伯(1)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2)。
【注釋】
(1)孟武伯:孟懿子的兒子,名彘。武是他的謚號。
(2)父母唯其疾之憂:其,代詞,指父母。疾,病。
【譯文】
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鬃诱f:對父母,要特別為他們的疾病擔憂。(這樣做就可以算是盡孝了。)
【評析】
本章是孔子對孟懿子之子問孝的答案。對于這里孔子所說的父母唯其疾之憂,歷來有三種解釋:1.父母愛自己的子女,無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夠體會到父母的這種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謹慎小心,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時擔憂,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擔憂了,表明父母的親子之情。3.子女只要為父母的病疾而擔憂,其他方面不必過多地擔憂。本文采用第三種說法。
【原文】
27 子游(1)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2),不敬,何以別乎?
【注釋】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吳人,比孔子小45歲。
(2)養(yǎng):音yàng。
【譯文】
子游問什么是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只是說能夠贍養(yǎng)父母便足夠了。然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yǎng)。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贍養(yǎng)父母與飼養(yǎng)犬馬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評析】
本篇還是談論孝的問題。對于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一句,歷來也有幾種不同的解釋。一是說狗守門、馬拉車馱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說犬馬也能得到人的飼養(yǎng)。本文采用后一種說法,困為此說比較妥貼。
【原文】
28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1)。有事,弟子服其勞(2);有酒食,先生(3)饌(4),曾是以為孝乎?
【注釋】
(1)色難:色,臉色。難,不容易的意思。
(2)服勞:服,從事、擔負。服勞即服侍。
(3)先生:先生指長者或父母;前面說的弟子,指晚輩、兒女等。
(4)饌:音zhuàn,意為飲食、吃喝。
【譯文】
子夏問什么是孝,孔子說:(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評析】
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談論有關孝的問題?鬃铀岢男ⅲw現(xiàn)在各個方面和各個層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一個共同的思想,就是不僅要從形式上按周禮的原則侍奉父母,而且要從內(nèi)心深處真正地孝敬父母。
【原文】
29 子曰:吾與回(1)言,終日不違(2),如愚。退而省其私(3),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
【注釋】
(1)回:姓顏名回,字子淵,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30歲,魯國人,孔子的得意門生。
(2)不違:不提相反的意見和問題。
(3)退而省其私:考察顏回私下里與其他學生討論學問的言行。
【譯文】
孔子說:我整天給顏回講學,他從來不提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論,發(fā)現(xiàn)他對我所講授的內(nèi)容有所發(fā)揮,可見顏回其實并不蠢。
【評析】
這一章講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滿意那種終日不違,從來不提相反意見和問題的學生,希望學生在接受教育的時候,要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對老師所講的問題應當有所發(fā)揮。所以,他認為不思考問題,不提不同意見的人,是蠢人。
【原文】
210 子曰:視其所以(1),觀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
【注釋】
(1)所以:所做的事情。
(2)所由:所走過的道路。
(3)所安:所安的心境。
(4)廋:音sōu,隱藏、藏匿。
【譯文】
孔子說:(要了解一個人),應看他言行的動機,觀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這樣,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
【評析】
本文主要講如何了解別人的問題。孔子認為,對人應當聽其言而觀其行,還要看他做事的心境,從他的言論、行動到他的內(nèi)心,全面了解觀察一個人,那么這個人就沒有什么可以隱埋得了的。
【原文】
211 子曰:溫故而知新(1),可以為師矣。
【注釋】
(1)溫故而知新:故,已經(jīng)過去的。新,剛剛學到的知識。
【譯文】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就可以當老師了。
【評析】
溫故而知新是孔子對我國教育學的重大貢獻之一,他認為,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這一學習方法不僅在封建時代有其價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認的適應性。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因此,溫故而知新是一個十分可行的學習方法。
【原文】
212 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釋】
(1)器:器具。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像器具那樣,(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評析】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應該擔負起治國安邦之重任。對內(nèi)可以妥善處理各種政務;對外能夠應對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說,君子應當博學多識,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個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觀全局、領導全局,成為合格的領導者。這種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處。
【原文】
213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譯文】
子貢問怎樣做一個君子?鬃诱f:對于你要說的話,先實行了,再說出來,(這就夠說是一個君子了)。
【評析】
做一個有道德修養(yǎng)、有博學多識的君子,這是孔子弟子們孜孜以求的目標?鬃诱J為,作為君子,不能只說不做,而應先做后說。只有先做后說,才可以取信于人。
【原文】
214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
【注釋】
(1)周:合群。
(2)比:音bì,勾結。
(3)小人:沒有道德修養(yǎng)的凡人。
【譯文】
孔子說: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評析】
孔子在這一章中提出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點之一,就是小人結黨營私,與人相勾結,不能與大多數(shù)人融洽相處;而君子則不同,他胸懷廣闊,與眾人和諧相處,從不與人相勾結,這種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積極意義。
【原文】
215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1),思而不學則殆(2)。
【注釋】
(1)罔:迷惑、糊涂。
(2)殆;疑惑、危險。
【譯文】
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評析】
孔子認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和思不能偏廢。他指出了學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學的弊端。主張學與思相結合。只有將學與思相結合,才可以使自己成為有道德、有學識的人。這種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動中有其值得肯定的價值。
【原文】
216 子曰:攻(1)乎異端(2),斯(3)害也已(4)。
【注釋】
(1)攻:攻擊。有人將攻解釋為治。不妥。
(2)異端:不正確的言論。另外、不同的一端。
(3)斯:代詞,這。
(4)也已:這里用作語氣詞。
【譯文】
孔子說:攻擊那些不正確的言論,禍害就可以消除了。
【原文】
217 子曰:由(1),誨女(2),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注釋】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學生,長期追隨孔子。
(2)女:同汝,你。
【譯文】
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
【評析】
本章里孔子說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對于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人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盡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么,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原文】
218 子張(1)學干祿(2),子曰:多聞闕(3)疑(4),慎言其余,則寡尤(5);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注釋】
(1)子張:姓顓孫名師,字子張,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歲,孔子的學生。
(2)干祿:干,求的意思。祿,即古代官吏的俸祿。干祿就是求取官職。
(3)闕:缺。此處意為放置在一旁。
(4)疑:懷疑。
(5)寡尤:寡,少的意思。尤,過錯。
【譯文】
子張要學謀取官職的辦法?鬃诱f: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說,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說出來,這樣就可以少犯錯誤;要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謹慎地去做,就能減少后悔。說話少過失,做事少后悔,官職俸祿就在這里了。
【評析】
孔子并不反對他的學生謀求官職,在《論語》中還有學而優(yōu)則仕的觀念。他認為,身居官位者,應當謹言慎行,說有把握的話,做有把握的事,這樣可以減少失誤,減少后悔,這是對國家對個人負責任的態(tài)度。當然這里所說的,并不僅僅是一個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與行二者關系問題上的觀念,是對上一章知之為知之的進一步解說。
【原文】
219 哀公(1)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2):舉直錯諸枉(3),則
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1)哀公:姓姬名蔣,哀是其謚號,魯國國君,公元前494 ̄前468年在位。
(2)對曰:《論語》中記載對國君及在上位者問話的回答都用對曰,以表示尊敬。
(3)舉直錯諸枉:舉,選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錯,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譯文】
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百姓服從呢?孔子回答說: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邪惡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把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tǒng)治了。
【評析】
親君子,遠小人,這是孔子一貫的主張。在選用人才的問題上仍是如此。薦舉賢才、選賢用能,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選官用吏,唯親是舉,非親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會被選用?鬃拥倪@種用人思想可說在當時是一大進步。任人唯賢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貴的價值。
【原文】
220 季康子(1)問:使民敬、忠以(2)勸(3),如之何?子曰:臨(4)之以莊,則敬;孝慈(5),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注釋】
(1)季康子:姓季孫名肥,康是他的謚號,魯哀公時任正卿,是當時政治上最有權勢的人。
(2)以:連接詞,與而同。
(3)勸:勉勵。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4)臨:對待。
(5)孝慈:一說當政者自己孝慈;一說當政者引導老百姓孝慈。此處采用后者。
【譯文】
季康子問道:要使老百姓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而努力干活,該怎樣去做呢?孔子說:你用莊重的態(tài)度對待老百姓,他們就會尊敬你;你對父母孝順、對子弟慈祥,百姓就會盡忠于你;你選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會互相勉勵,加倍努力了。
【評析】
本章內(nèi)容還是在談如何從政的問題?鬃又鲝埗Y治、德治,這不單單是針對老百姓的,對于當政者仍是如此。當政者本人應當莊重嚴謹、孝順慈祥,老百姓就會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又努力干活。
【原文】
221 或(1)謂孔子曰:子奚(2)不為政?子曰:《書》(3)云:‘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谟姓(4),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注釋】
(1)或:有人。不定代詞。
(2)奚:疑問詞,相當于為什么。
(3)《書》:指《尚書》。
(4)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講;一作延及講。
【譯文】
有人對孔子說:你什么不從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說:《尚書》上說,‘孝就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堰@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從事政治,又要怎樣才能算是為政呢?
【評析】
這一章反映了孔子兩方面的思想主張。其一,國家政治以孝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資格擔當國家的官職。說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張。其二孔子從事教育,不僅是教授學生的問題,而且是通過對學生的教育,間接參與國家政治,這是他教育思想的實質,也是他為政的一種形式。
【原文】
222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1),小車無軏(2),其何以行之哉?
【注釋】
(1)輗:音ní,古代大車車轅前面橫木上的木銷子。大車指的是牛車。
(2)軏:音yuè,古代小車車轅前面橫木上的木銷子。沒有輗和軏,車就不能走。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它靠什么行走呢?
【評析】
信,是儒家傳統(tǒng)倫理準則之一?鬃诱J為,信是人立身處世的基點。在《論語》書中,信的含義有兩種:一是信任,即取得別人的信任,二是對人講信用。在后面的《子張》、《陽貨》、《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
【原文】
223 子張問: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于夏禮,所損益(3)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注釋】
(1)世:古時稱30年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釋為朝代。
(2)因:因襲:沿用、繼承。
(3)損益:減少和增加,即優(yōu)化、變動之義。
【譯文】
子張問孔子:今后十世(的禮儀制度)可以預先知道嗎?孔子回答說:商朝繼承了夏朝的禮儀制度,所減少和所增加的內(nèi)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繼承商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和所增加的內(nèi)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將來有繼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況,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
【評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一個重要概念:損益。它的含義是增減、興革。即對前代典章制度、禮儀規(guī)范等有繼承、沒襲,也有改革、變通。這表明,孔子本人并不是頑固保守派,并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時代,他也不反對所有的改革。當然,他的損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變周禮的基本性質為前提的。
【原文】
224 子曰:非其鬼(1)而祭之;諂(2)也。見義(3)不為,無勇也。
【注釋】
(1)鬼:有兩種解釋: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這里泛指鬼神。
(2)諂:音chǎn ,諂媚、阿諛。
(3)義:人應該做的事就是義。
【譯文】
孔子說:不是你應該祭的鬼神,你卻去祭它,這就是諂媚。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
【評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義和勇的概念,這都是儒家有關塑造高尚人格的規(guī)范。《論語集解》注:義,所宜為。符合于仁、禮要求的,就是義。勇,就是果敢,勇敢?鬃影延伦鳛閷嵭腥实臈l件之一,勇,必須符合仁、義、禮、智,才算是勇,否則就是亂。
拓展內(nèi)容
論語為政的賞析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翻譯及出處,孝道一直都是從古至今最推崇的仁義道德,百善孝為先。
【出處】《論語·為政》
【原文】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譯文】
孟武伯問什么是孝?鬃诱f“做父母的一心為兒女的疾病擔憂!
【讀解】
乍一看來,孔子的回答真有點牛頭不對馬嘴的味道。人家問什么是孝。他卻回答說父母一心為兒女的疾病擔憂。但我們稍加體會,就會發(fā)現(xiàn)圣人真是和平常人不一般,他的回答實際上非常深刻而精妙,依然是微言大義,他的意思是說“你要問什么是孝嗎,想一想你生病時父母為你擔憂的那種心情吧!這樣你就會知道怎樣盡孝道了。“說穿了,所謂孝不外乎是對父母愛心的回報你只要記得自己生病時父母是如何的焦急,而以同樣的心情對待父母,這就是孝。這種心情,這種幼時躺在病床上望著爸爸媽媽滿懷愛憐地為自己喂湯喂藥的溫馨體驗,不是時常在我們的腦際縈回,在文學家的筆端流淌嗎?
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中華上下五千年來,歷來如此。孟武伯問孝文言文意思賞析你弄明白了嗎?記得關注我們網(wǎng)站噢!
論語為政經(jīng)典名句賞析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薄墩撜Z·為政》
孔子說:“只知道讀書,卻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讀書,就會疲憊而無所獲!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聰明智慧。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墩撜Z·為政》
孔子說:“溫習以前學過的知識,能從中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收獲,就可以擔當別人的老師。”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
孔子說:“做一個人卻不講信譽,我不知道這怎么能行。就像大牛車沒有輗,小馬車沒有軏,這車怎么行走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開始有志于學問;三十歲時,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時,我對一切道理都能通達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歲時,我明白了什么是天命;六十歲時,我對聽到的一切都可以明白貫通、泰然對待了;到七十歲,我便隨心所欲,不會有越出規(guī)矩的可能了!边@是孔子晚年對自己一生學習修養(yǎng)的概括總結,說明他一生從不間斷地學習修養(yǎng),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個較大的進步,直至晚年達到最高境界。幾千年以來,無數(shù)的人都把這段話作為勉勵自己的座右銘。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順”也分別成了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的代名詞而廣泛流傳。
《點絳唇·金谷年年》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王孫去。萋萋無數(shù),南北東西路。
注釋:
金谷:即金谷園,指西晉富豪石崇洛陽建造的一座奢華的別墅。因征西將軍祭酒王詡回長安時,石崇曾在此為其餞行,而成了指送別、餞行的代稱。
王孫:貴人之子孫。這里指作者的朋友。
萋萋:草盛貌。
譯文:
金谷園中年年歲歲姹紫嫣紅,春色滿園,這亂哄哄的春色究竟是誰安排的。園外花落之處,遍地煙光雨露草色萋萋。
遠處又傳來送別的曲聲,一曲歌聲回蕩在春色籠罩下的長亭前。傍晚游人漸漸消逝于遠方,只有遍地無窮無盡的春草,長滿條條大路的兩邊。
賞析:
前兩句用典,寫人去園空、草木無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皝y生”二字,顯出荒蕪之狀!罢l為主”的嘆問,點明園的荒涼無主,蘊含著詞人對人世滄桑的慨嘆。三、四句渲染襯托,描寫無主荒園在細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紛墜,枝頭稀疏的余花,也隨濛濛細雨飄逝“滿地”,境界開闊而情調(diào)婉傷。雖寫雨中落花,卻含草盛人稀、無可奈何的惆悵,為寫離別奠定感情基調(diào)。以下幾句寫離情!坝质请x歌,一闋長亭暮”此句情景交融,長亭,亦稱十里長亭,古人送行餞別之地;此暗指別意綿綿,難舍難分,直到日暮。詞人抓住特定時刻,刻畫出這幅黯然銷魂的長亭送別的畫面。最后“王孫”三句,是全詞之主旨。凝望著親人漸行漸遠,慢慢消失了,唯見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無涯。 結尾處詞人以景結情,渲染了無限惆悵和依依惜別的感情,給人留下無窮的想像。整首詞的語言清新柔婉,屬婉約一派。
作者介紹:
林逋 (967~1028) 字君復,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學,恬澹好古,不趨榮利,隱居于西湖孤山。未娶,以種梅養(yǎng)鶴自娛,人稱“梅妻鶴子”。卒謚和靖先生。善行書,工于詩。其詩多描寫隱居生活,能以疏淡之筆墨,勾畫出形象生動的畫面。尤長于詠梅,以《山園小梅》最負盛名。存詞3首,清麗雋永。有《林和靖詩集》。
【論語為政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論語為政原文及翻譯04-26
論語為政篇原文及翻譯01-14
論語原文及譯文02-09
《論語十則》原文及譯文11-02
《論語》名句及譯文02-10
論語全文及譯文04-06
孔子《論語》全文及譯文07-21
《師說》的原文及譯文07-20
《郢書燕說》原文及譯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