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李揆傳原文及翻譯
最近小編有留意到很多同學在找舊唐書李揆傳原文及翻譯,那么小編今天就為大家?guī)砹,請看看下面的內容吧?/p>
舊唐書李揆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李揆字端卿,祖籍隴西成紀人,而家于鄭州,代為冠族。少聰敏好學,善屬文。開元末,舉進士,獻書闕下,詔中書試文章,擢拜右拾遺。乾元初,兼禮部侍郎。揆嘗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實,徒峻其堤防,索其書策,深昧求賢之意也。其試進士文章,曰:“大國選士,但務得才,經(jīng)籍在此,請恣尋檢!庇墒菙(shù)月之間,美聲上聞,自此頗承恩遇,遂蒙大用。時京師多盜賊,有通衢殺人置溝中者,李輔國方恣橫,上請選羽林騎士五百人以備巡檢。揆上疏曰:“昔西漢以南北軍相攝,故周勃因南軍入北軍,遂安劉氏;食媚媳毖,文武區(qū)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變,將何以制之?”遂制罷羽林之請。
揆在相位,決事獻替,雖甚博辨,性銳于名利,深為物議所非。又其兄皆自有時名,滯于冗官,竟不引進。同列呂諲,地望雖懸,政事在揆之右,罷相,自賓客為荊南節(jié)度,聲問甚美。懼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諲管內抅求諲過失。諲密疏自陳,乃貶揆萊州長史同正員,揆既黜官,數(shù)日,其兄皆改授為司門員外郎。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初,揆秉政,侍中苗晉卿累薦元載為重官。揆自恃門望,以載地寒,意甚輕易,不納,而謂晉卿曰:“龍章鳳姿之士不見用,麞頭鼠目之子乃求官!陛d銜恨頗深。及載登相位,因揆當徙職,遂奏為試秘書監(jiān),江淮養(yǎng)疾。既無祿俸,家復貧乏,孀孤百口,丐食取給。萍寄諸州,凡十五六年,
其牧守稍薄,則又移居,故其遷徙者,蓋十余州焉。元載以罪誅,除揆睦州刺史,入拜國子祭酒、禮部尚書,為盧杞所惡。德宗在山南,令充入蕃會盟使,加左仆射。行至鳳州,以疾卒,興元元年四月也,年七十四。
譯文
李揆,字端卿,祖籍隴西成紀,安家于鄭州,世代是顯貴的豪門世族。少年時聰敏好學,善于寫文章。開元末年,應試進士,向皇帝建言獻策,皇帝下詔讓中書省考察他的文學才能,破格任命為右拾遺。乾元初年,兼任禮部侍郎。李揆認為過去主管科考的部門取士,大多不考查他們實際能力,只是提高標準,索查他們讀過的書籍,完全違背求取賢才的意圖。他在應試文章中寫道:“作為大國選士的目的,只求得到真正的人才,考試時可把經(jīng)籍放在眼前,
請他們任意查找!币虼藥讉月之后,對他好的評價傳到皇上耳中,從此后很受皇上的恩遇,于是被重用。當時京城盜賊橫行,有的在當街殺了人把尸體扔到水溝中,此時李輔國專權,他上奏皇上請求選調五百名羽林騎士以備巡視。李揆上疏說:“過去西漢時用南軍、北軍統(tǒng)轄管理京城,所以周勃才有機會從南軍進入北軍誅滅呂氏,才安定了劉氏天下;食O置南衙北衙,把文官和武官加以區(qū)分,用來互相偵察監(jiān)督。現(xiàn)在用羽林軍代替金吾衛(wèi)軍巡夜,
假如突然有不同尋常的變故,將用什么控制局面呢?”于是皇上沒有采納用羽林軍巡夜的請求。
李揆在宰相職位上,決斷大事,提出興利除弊、官吏進退的主張,雖然非常博學善辯,但他生性熱衷于追名逐利,深受人們非議。還有他的哥哥李皆在當時本來就有名望,卻停留在閑散官吏的位置上,他竟然不加推薦。同列的宰相呂諲的地位名望雖然與李揆懸殊,但處理政事的'能力卻在李揆之上。呂諲被罷相后,以賓客的身份做荊南節(jié)度,聲望非常好。李揆懼怕他再入朝當宰相,于是密令直省機構到呂諲所屬的地方捏造呂諲的過失。呂諲密奏皇上陳述了自己的實情,皇上就貶李揆到萊州做職務同正員的長史。李揆罷官后,過了幾日,他的哥哥李皆改任為司門員外郎。后來過了幾年,李揆通過考核被任命為歙州刺史。當初,李揆當政時,侍中苗晉卿多次推薦元載擔任要職。但李揆自恃是名門望族,認為元載出身貧寒,心中很是輕視,不任用他,且對苗晉卿說:“風采出眾的賢士不被任用,而貧賤窮酸的小人卻來求取官職!痹d懷恨很深。等到元載登上相位,乘李揆應當調職時,就上奏朝廷讓李揆做秘書監(jiān),到江淮養(yǎng)病。李揆既沒有祿俸,家境又貧乏,老少百余口人,靠乞討維持生活。他像浮萍一樣漂泊于多個州郡,共十五六年,當?shù)氐目な亻L官對他稍有輕薄,就又遷居,所以他搬遷的地方,大約有十多個州。元載因罪被殺后,朝廷任命李揆為睦州刺史,又入京擔任國子祭酒、禮部尚書,被宰相盧杞所嫉恨。德宗皇帝駕幸山南時,命令李揆充任與番邦
會盟的特使,加封左仆射。他們一行完成使命回到鳳州時,李揆因病而死,死時是興元元年四月,享年七十四歲。
【舊唐書李揆傳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舊唐書·李揆傳》原文及翻譯06-14
《李揆傳》原文及譯文07-14
關于《舊唐書·李巨川傳》原文及翻譯06-24
《舊唐書韓愈傳》原文及翻譯12-06
李揆字端卿原文及翻譯06-10
《舊唐書、李揆傳》文言文練習附答案03-13
《舊唐書馮定傳》原文及翻譯12-06
《舊唐書殷侑傳》原文及翻譯12-06
《舊唐書張儉傳》原文及翻譯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