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城濮之戰(zhàn)原文及翻譯
城濮之戰(zhàn)原文及翻譯全文內容有哪些內容呢?我們一起來參考下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范文,歡迎閱讀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城濮之戰(zhàn)原文及翻譯
夏四月戊辰,晉侯、宋公、齊國歸父、崔夭、秦小子懿次于城濮。楚師背酅而舍,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誦曰:“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惫裳。子犯曰:“戰(zhàn)也!戰(zhàn)而捷,必得諸候,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無害也!惫唬骸叭舫莺?”欒貞子曰:“漢陽諸姬,楚實盡之。思小惠而忘大恥,不如戰(zhàn)也!睍x侯夢與楚子搏,楚子伏己而嘏其腦,是以懼。子犯曰:“吉。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
子玉使斗勃請戰(zhàn),曰:“請與君之士戲,君馮軾而觀之,得臣與寓目焉!睍x侯使欒枝對曰:“寡君聞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為大夫退,其敢當君乎!既不獲命矣,敢煩大夫謂二三子:戒爾車乘,敬爾君事,詰朝將見!
晉車七百乘,韅、靷、鞅、靽。晉侯登有莘之虛以觀師,曰:“少長有禮,其可用也!彼旆テ淠,以益其兵。
己巳,晉師陳于莘北,胥臣以下軍之佐當陳、蔡。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將中軍,曰:“今日必無晉矣!”子西將左,子上將右。胥臣蒙馬以虎皮,先犯陳、蔡。陳、蔡奔,楚右?guī)煗。狐毛設二旆而退之,欒枝使輿曳柴而偽遁,楚師馳之,原軫、郄溱以中軍公族橫擊之。狐毛、狐偃以上軍夾攻于西,楚左師潰。楚師敗績。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敗。
晉師三日館、谷,及癸酉而還。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宮于踐土。
鄉(xiāng)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為楚師既敗而懼,使子人九行成于晉。晉欒枝人盟鄭伯。五月丙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丁未,獻楚俘于王:駟介百乘,徒兵千。鄭伯傅王,用平禮也。己酉,王享醴,命晉侯宥。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內史叔興父策命晉候為侯伯,賜之大輅之服、戎輅之服,彤弓一,彤矢百,艫弓矢千,鉅氅一卣,虎賁三百人。曰:“王謂叔父:‘敬服王命,以綏四國,糾逖王慝!睍x侯三辭,從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揚天子之丕顯休命!笔懿咭猿。出入三覲。
衛(wèi)候聞楚師敗,懼,出奔楚,遂適陳。使元喧奉叔武以受盟。癸亥,王子虎盟諸侯于王庭,要言曰:“皆獎王室,無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隊其師,無克祚國,及而玄孫,無有老幼!本又^是盟也信,謂晉于是役也,能以德攻。
初,楚子玉自為瓊弁玉纓,未之服也。先戰(zhàn),夢河神謂己曰:“畀余,余賜女盂諸之糜。”弗致也。大心與子西使榮黃諫,弗聽。榮季曰:“死而利國,猶或為之,況瓊玉乎!是糞土也,而可以濟師,將何愛焉?”弗聽。出,告二子日:“非神敗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實自敗也。”既敗,王使謂之曰:“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子西。孫伯曰:“得臣將死,二臣止之,曰:‘君其將以為戮。’”及連谷而死。
晉侯聞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為呂臣實為令尹,民奉己而已,不在民矣。”
譯文
夏天四月初三,晉文公、宋成公、齊國大夫國歸父、崔夭、秦國公子小子懿帶領軍隊進駐城濮。楚軍背著險要的名叫郄的丘陵扎營,晉文公對此很憂慮。他聽到士兵們唱的歌辭說:“原野上青草多茂盛,除掉舊根播新種!睍x文公心中疑慮。狐偃說:“打吧!打了勝仗,一定會得到諸侯擁戴。如果打不勝,晉國外有黃河,內有太行,也必定不會受什么損害!睍x文公說:“楚國從前對我們的恩惠怎么辦呢?”欒枝說:“漢水北面那些姬姓的諸侯國,全被楚國吞并了。想著過去的小恩小惠,會忘記這個奇恥大辱,不如同楚國打一仗。”晉文公夜里夢見同楚成王格斗,楚成王把他打倒,趴在他身上吸他的腦汁,因此有些害怕。狐偃說:“這是吉利的征兆。我們得到天助,楚王面向地伏罪,我們會使他馴服的!
子玉派斗勃來挑戰(zhàn),對晉文公說:“我請求同您的士兵們較量一番,您可以扶著車前的橫木觀看,我子玉也要奉陪觀看!睍x文公讓欒枝回答說:“我們的國君領教了。楚王的恩惠我們不敢忘記,所以才退到這里,對大夫子玉我們都要退讓,又怎么敢抵擋楚君呢?既然得不到貴國退兵的命令,那就勞您費心轉告貴國將領:準備好你們的戰(zhàn)車,認真對待貴君交付的任務,咱們明天早晨戰(zhàn)場上見。”
晉軍有七百輛戰(zhàn)車,車馬裝備齊全。晉文公登上古莘舊城的遺址檢閱了軍容,說:“年輕的和年長的都很有禮貌,我們可以用來作戰(zhàn)了。”于是晉軍砍伐當?shù)貥淠,作為補充作戰(zhàn)的器械。
四月初四,晉軍在莘北擺好陣勢,下軍副將胥臣領兵抵擋限陳、蔡兩國軍隊。楚國主將子玉用若敖氏的六百兵卒為主力,說:“今天必定將晉國消滅了!”子西統(tǒng)率楚國左軍,斗勃統(tǒng)率楚國右軍。晉將胥臣用虎皮把戰(zhàn)馬蒙上,首先攻擊陳、蔡聯(lián)軍。陳、蔡聯(lián)軍逃奔,楚國的右軍潰敗了。晉國上軍主將狐毛樹起兩面大旗假裝撤遲,晉國下軍主將欒枝讓戰(zhàn)車拖著樹枝假裝逃跑,楚軍受騙追擊,原軫和郄溱率領晉軍中軍精銳兵力向楚軍攔腰沖殺。狐毛和狐偃指揮上軍從兩邊夾擊子西,楚國的左軍也潰敗了。結果楚軍大敗。子玉及早收兵不動,所以他的中軍沒有潰敗。
晉軍在楚軍營地住了三天,吃繳獲的軍糧,到四月八日才班師回國。四月二十九日,晉軍到達衡雍,在踐土為周襄王造了一座行官。
在城濮之戰(zhàn)前的三個月,鄭文公曾到楚國去把鄭國軍隊交給楚國指揮,鄭文公因為楚軍打了敗仗而感到害怕,便派子人九去向晉國求和。晉國的欒枝去鄭國與鄭文公議盟。五月十一日,晉文公和鄭文公在衡雍訂立了盟約。五月十二日,晉文公把楚國的俘虜獻給周襄王,有四馬披甲的兵車一百輛,步兵一千人。鄭文公替周襄王主持典禮儀式,用從前周平王接待晉文侯的禮節(jié)來接待晉文公。五月十四日,周襄王用甜酒款待晉文公,并勸晉文公進酒。周襄王命令尹氏、王子虎和內史叔興父用策書任命晉文公為諸侯首領,賞賜給他一輛大輅車和整套服飾儀仗,一輛大戎車和整套服飾儀仗,紅色的弓一把,紅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十把,黑色的箭一千支,黑黍米釀造的香酒一卣,勇士三百人,并說:“周王對叔父說:‘恭敬地服從周王的命令,安撫四方諸侯,監(jiān)督懲治壞人。’”晉文公辭讓了三次,才接受了王命,說:“重耳再拜叩首,接受并發(fā)揚周天子偉大、光明、美善的命令。”晉文公接受策書遲出,前后三次朝見了周襄王。
衛(wèi)成公聽到楚軍被晉軍打敗了,很害怕,出逃到楚國,后又逃到陳國。衛(wèi)國派元喧輔佐叔武去接受晉國與諸侯的盟約。五月二十八日,土子虎和諸侯在周王的廳堂訂立了盟約,并立下誓辭說:“各位諸侯都要扶助王室,不能互相殘害。如果有人違背盟誓,圣明的神靈會懲罰他,使他的軍隊覆滅,不能再享有國家,直到他的子孫后代,不論年長年幼,都逃不脫懲罰。”君子認為這個盟約是誠信的,說晉國在這次戰(zhàn)役中是依憑德義進行的征討。
當初,楚國的子玉自己做了一套用美玉裝飾的馬冠和馬秧,還沒有用上。交戰(zhàn)之前,子玉夢見河神對自己說:“把它們送給我!我賞賜給你宋國孟諸的沼澤地!弊佑癫豢纤徒o河神。子玉的兒子大心和楚國大夫子西讓榮黃去勸子玉,子玉不聽。榮黃說:‘人死了能對國家有利,也要去死,何況是美玉!它們不過是糞土,如果可以用來幫助軍隊得勝,有什么可以吝惜的?”子玉還是不聽。榮黃出來告訴大心和子西說:“不是河神要讓令尹打敗仗,而是令尹不肯為民眾盡力,實在是自找失敗!背姂(zhàn)敗后,楚王派人對子玉說:“如果你回楚國來,怎么對申、息兩地的父老們交代呢?”子西和大心對使臣說:“子玉本來想自殺,我們兩入攔住他說:‘國君還要懲罰你呢!弊佑竦搅诉B谷就自殺了。
晉文公聽到子玉自殺的消息,喜形于色他說:“今后沒有人危害我了!楚國的為呂臣當令尹,只知道保全自己,不會為老百姓著想。
注釋
晉侯:指晉文公重耳。
宋公:宋成公,襄公之子。
國歸父、崔夭:均為齊國大夫。
秦小子懿:秦穆公之子。
城濮:衛(wèi)國地名,在今河南陳留。
背:背著。
酅(xī):城濮附近一個險要的丘陵地帶。
誦:不配樂曲的歌曲。
原田:原野。
每每:青草茂盛的樣子。
舍其舊:除掉舊草的根子。
新是謀:謀新,指開辟新田耕種。
表:外。里:內。
山:指太行山,河:黃河。
漢陽:漢水北面。
搏:徒手對打,格斗。
伏己:伏在晉文公身上。
嘏(gǔ):吮吸。
得天:面朝天,意思是得到天助。
伏其罪:面朝地像認罪。
柔之:軟化他,意思是使他馴服。
斗勃:楚國大夫。戲:較量。
得臣:子玉的字。
寓目:觀看。
大夫:指斗勃。
二三子:指楚軍將領子玉、子西等人。
戒:準備好。
詰朝:明天早上。
韅(xiǎn):馬背上的皮件。
靷(yǐn):馬胸部的皮件。
鞅(yāng):馬腹的皮件。
靽(bàn):馬后的皮件。
有莘(shēn):古代國名,在今河南陳留縣東北,虛,同“墟”,舊城廢址。
陳、蔡:陳、蔡兩國軍隊屬于楚軍右?guī)煛?/p>
中軍:楚軍分為左、中、右三軍,中軍是最高統(tǒng)帥。
子西:楚國左軍統(tǒng)帥斗宜申的字。
子上:楚國右軍統(tǒng)帥斗勃的字。
旆(pèi)裝飾有飄帶的大旗。
輿曳柴:戰(zhàn)車后面拖著樹枝。
中軍公族:晉文公統(tǒng)率的親兵。
橫:攔腰。
館:駐扎,這里指住在楚國軍營。
谷:吃糧食,指吃楚軍丟棄的軍糧。
衡雍:鄭國地名,在今河南原陽西。
踐土:鄭國地名,在今河南原陽西南。
鄉(xiāng)(xiàng):不久之前。
役:指城濮之戰(zhàn)。
致其師:將鄭國軍隊交給楚軍指揮。
子人九:鄭國大夫,姓子人,名九。
行成:休戰(zhàn)講和。王:指周襄王。
駟介:四馬披甲。
傅:主持禮節(jié)儀式。
用平禮:用周平王的禮節(jié)。
宥:同“侑”,勸酒。
嚴氏、王子虎:周王室的執(zhí)政大臣。
內史:掌管爵祿策命的官。
策命:在竹簡上寫上命令。
侯伯:諸侯之長。
大輅(lù)之服:與禮車相配套的服飾儀仗。
戎輅之服:乘兵車時的服飾儀仗。
艫(lú):黑色。
鉅氅(jùchǎng):用黑黍米和香草釀成的香酒。
卣(yǒu):盛酒的器具。
虎賁(bēn):勇士。
叔父:天子對同姓諸侯的稱呼。這里指晉文公重耳。
糾:檢舉,逖(tì):懲治。
慝(tè):壞人。()丕:大。
顯:明。
休:美。出入:來回。
三覲:進見了三次。
元喧(xuān):衛(wèi)國大夫。
奉:擁戴。
叔武:衛(wèi)成公的弟弟。
要(yāo)言:約言,立下誓言。
殛(jí):懲罰。
俾:使。
隊:同“墜”,滅亡。
克;能。
祚:享有。
瓊弁:用美玉裝飾的馬冠。
纓:套在馬脖子上的革帶。
畀(bì):送給。
孟諸:宋國地名,在今河南商丘東北;糜:同“媚”,水邊草地。
孟諸之糜:指宋國的土地。
大心:孫伯,子玉的兒子。
榮黃:榮季,楚國大夫。
連谷:楚國地名。
毒;危害。莫余毒;莫毒余。
為呂臣:楚國大夫,在于玉之后任楚國令尹。
奉己:奉養(yǎng)自己。
不在民:不為民事著想。
《城濮之戰(zhàn)》簡介
城濮之戰(zhàn)的原文是出自于《左傳—城濮之戰(zhàn)》,描寫了城濮之戰(zhàn)交戰(zhàn)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內容詳盡、手法簡練,非?陀^地記錄了這一場戰(zhàn)爭。
首先,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楚國實力不斷膨脹,與陳、蔡、鄭、許等國進行會合,自稱為王,但是晉、宋等國不贊同楚國的做法,拒絕與眾國進行會合。于是,楚國召集其他國家準備對宋國進行討伐。
其次,寫了事情的經過,宋國被眾多楚軍和其他諸侯國的兵隊所圍攻,宋國選擇向晉國請求幫助。晉國認為這是一個稱霸中原的好機會,于是答應援救宋國。在援救的過程中,晉國先是通過攻打楚國的附庸國來誘導楚國來進行相救,但是這個辦法行不通。晉國又想出了一個讓楚國與同盟國秦、齊產生矛盾的計策,順勢讓秦、齊與晉國進行結盟來增強晉國的實力。這個計策非常奏效,楚國不得已將軍隊撤出了宋國的都城。但其中楚國的主將子玉非常不服氣,請求楚成王答應他出兵消滅晉軍,楚成王答應了他的請求。子玉先與晉國進行談判,但是晉國沒有按照他的要求去做,還把楚國的使者進行關押,導致子玉憤怒之極。子玉追晉軍到達城濮之地,派人前去向晉國發(fā)起挑戰(zhàn)。晉文公接受了子玉的請求,在城濮進行了一場聲勢宏大的戰(zhàn)役。晉軍針對楚軍的弱點進行進攻,導致楚國失去了左右兵力,最終楚軍選擇了撤兵逃跑。
最后,介紹了事情的結果,結果就是以晉軍的勝利而宣告戰(zhàn)爭的結束。晉文公還被周襄王命為侯伯,實現(xiàn)了稱霸中原的目標。
揭秘城濮之戰(zhàn)誰贏了
楚國為了爭奪中原的霸主地位,以本來屈服于楚國的宋國投靠了晉國為理由,親自率領軍隊對宋國進行討伐,晉國出手營救了宋國。之后,楚、晉在城濮進行了會戰(zhàn),晉國贏得了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
楚國攻打宋國,把宋國的國都包圍了起來。宋成公命人來向晉國求救,脛骨的大夫都認為這是一個稱霸中原的好機會。但是晉文公考慮到楚國的兵力比晉國強,而且宋國也不靠近晉國,大老遠地去援兵非常困難。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狐偃提出了好的建議:“衛(wèi)、曹兩國投降于楚國,是楚國的盟友,如果我們去攻打這兩個國家,楚國肯定會來救的。這樣宋國就能脫險了!庇谑牵瑫x文公聽取了狐偃的意見,很快就攻下了曹、衛(wèi)兩國?墒,楚國見此卻無動于衷,仍舊在攻打宋國。宋國又派人向晉國求救,晉國的主將為晉文公想出了萬全之策,利用齊、秦的貪婪給他們一些好處把他們收買。不出所料,這兩個國家照單全收,最后還投靠了晉國。
在聽到齊、秦與晉國結盟之后,楚成王趕到局勢不妙便開始撤兵,但是他的主將仍然盲目地想要跟晉軍進行決戰(zhàn)。晉文公因為之前答應過楚國要對楚軍退避三舍,于是他們的軍隊退到了城濮之地。子玉將軍隊分成三軍,中間為最強的兵力,晉軍根據(jù)對方布局的勢力,先選擇擊敗敵方左右兩翼,再用計謀讓子玉上當。最終,晉軍的計策得到了很好地運用,楚軍落敗而逃,子玉在半路上選擇了自殺。
關于城濮之戰(zhàn)的成語是什么
成語“退避三舍”出自城濮之戰(zhàn),成語的意思是主動退讓九十里,也比喻退讓河回避,避免發(fā)生沖突。
晉文公繼位以后,整頓內政,大力發(fā)展晉國,使得晉國漸漸地強大起來。楚國這時候正在不斷擴大自己的領域范圍,此次率領楚、陳、許等五國攻打宋國。宋國派人請求晉國進行援救,大臣們對晉文公說:“楚國總是欺負中原諸侯,主公要輔助有困難的國家來成就自己的霸業(yè),現(xiàn)在正是時候!庇谑,晉文公擴充隊伍,建立軍隊,去救宋國。
之后,晉國攻下了依附于楚國的曹、衛(wèi)兩國。后來利用齊、秦跟楚國的矛盾又與齊、秦進行結盟。楚成王聽到三國攻打楚國,便立即宣布退兵。但是成得臣并不想中途而廢,讓楚成王答應他出兵,楚成王只派了少量的兵力給他。成得臣先讓晉軍釋放衛(wèi)、曹兩國,但是晉文公卻在暗地里答應恢復他們的地位,但是要他們與楚國絕交。成得臣聽到后非常生氣,于是他便下令進攻。
楚軍一進攻,晉文公立即命軍隊往后退,晉軍有點不法理解,為什么一個國君要讓一個臣子呢?狐偃解釋說:“當初楚王曾經幫助過主公,主公曾經答應過楚王要是兩國交戰(zhàn)會退避三舍。今天撤退是為了實現(xiàn)當初的諾言。要是我們對楚王動了兵我們就理虧了。我們退了兵,如果他們還不善罷甘休,那我們再打不遲!睍x軍一口氣退到了城濮,但是成得臣并不甘心,還很傲慢地下戰(zhàn)書。晉國選擇了迎戰(zhàn),運用對策,把楚軍殺的七零八落,楚軍的士兵紛紛逃走,成得臣在半路上覺得沒法進行交代于是選擇了自殺。
城濮之戰(zhàn)象棋的故事
城濮之戰(zhàn),這場影響春秋時期的大戰(zhàn)最終以晉軍的勝利而宣告結束。在這場戰(zhàn)爭中,不可一世的楚軍幾乎全軍覆沒,失去了稱霸中原的機會。而反觀晉國,除了拖住楚軍主力的下將之外其他的兵力并沒有受到多少影響,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場勝戰(zhàn)。
這場耗時將近四個月的大戰(zhàn),晉國君臣團結,臣子為君主出謀劃策,軍隊上下一心,在政治、軍事、外交三方面合力出擊,步步為營,來回布局,設計縝密,一步步讓敵軍陷入自己的圈套之中,戰(zhàn)爭就像跟下棋一樣,誰能算的越準算,手段越高,誰贏的機率就越大,楚成王空有強大的勢力,但不會進行計算,就算再給他們增強兵力也只能落敗而逃,哪能比得上足智多謀的晉文公呢?
當然,就算晉文公下棋下的多么厲害,但是沒有一副好棋子,也不能這樣輕易地大敗楚國。晉文公多虧擁有先軫狐偃等這一些好用的棋子,為他出謀劃策,晉文公才能得心應手,在戰(zhàn)爭上占據(jù)有利的地位。
城濮戰(zhàn)役是結束了,晉文公的這盤棋也下完了,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這部好棋是如何進行布局的。
首先,選對幫手非常重要,晉文公選擇了齊、秦大國的支持,都是實力非常雄厚的大國,再看一下楚國的聯(lián)盟鄭、許、陳、蔡,自己的國家還沒穩(wěn)定還想幫其他的國家,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其次,人際關系,晉文公流亡在外的時候就已經交到了許多同盟,再加上他又講義氣,自然會有許多人選擇投奔他。
最后,是用人的方面,在晉文公身邊的心腹都是些有勇有謀的人士,晉文公在城濮戰(zhàn)爭時耐心聽取他們提出的意見,為戰(zhàn)爭的勝利提供了保障。
春秋時期城濮之戰(zhàn)是哪兩個國家
春秋時期,楚、晉為爭奪中原霸主地位展開了一場具有戰(zhàn)略性大型戰(zhàn)役。在這場戰(zhàn)爭中,楚軍在實力上占了優(yōu)勢,但是晉軍善于利用計謀,在策略上采取了后發(fā)制人、揚長避短的仿真,從而擊敗了傲慢不羈的楚軍,雄踞中原。
城濮之戰(zhàn)的導火線是晉軍援助宋國導致楚軍沒有攻下宋國。在晉文公同意援助宋國的時候,楚、晉之間的戰(zhàn)爭就正是打響了。晉國沒有直接去營救宋國,而是攻打趨附于楚國的曹、衛(wèi)兩國,這兩個國家相繼被晉國攻克。之后,晉軍讓宋國去賄賂齊、秦兩國,讓他們勸楚國不要再打宋國了,另外晉國又送了土地給宋國以示自己抗楚的決心。楚國沒有聽從齊、秦的建議,從而使得齊、秦兩國大怒,這兩個國家就順勢與晉國結盟。
楚成王見勢不妙就下令撤兵,讓主將子玉撤離宋國。但是子玉沒有認識到當時的局面,依然堅持與晉國進行對戰(zhàn)。楚成王搖擺不定,但仍然派兵給子玉。子玉等到增援之后,更加狂妄了,他要求晉國放了曹、衛(wèi)兩國。晉國想了一個萬全之策,在私下答應恢復曹、衛(wèi)兩國,但要跟楚國斷絕關系,曹、衛(wèi)兩國也照做了。子玉非常生氣,于是決定攻打晉國。晉軍的大部隊退到了城濮之地,晉軍以“誘敵深入”的計謀讓楚軍落入了他們的圈套,子玉被晉軍撤退的假象所蒙蔽,導致最后被楚軍擊潰,只能落荒而逃。
城濮之戰(zhàn)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城濮之戰(zhàn)中,晉軍贏得了勝利,楚軍卻落敗而逃。這場戰(zhàn)爭中的主要指揮的人物是戰(zhàn)爭勝負的關鍵。從晉國的國君到臣子都是有智慧和膽識的,但楚國卻不能相提并論了。
先來說下晉國的國君晉文公,晉文公年輕時經歷長期流亡生活的磨練,增長了他的膽識和才干,在治理軍隊方面有自己的想法和策略,能夠善于觀察當時的情況,虛心采納大臣們的正確建議。例如,在宋國來向晉國請求增援的時候,根據(jù)晉國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謹慎小心,結合晉國的兵力和晉國的地理位置,沒有盲目地出兵直接救援宋國,而是認真聽取大臣們的建議,選擇先攻打楚國的盟國曹、衛(wèi)兩國,想因此來救出宋國。但是,楚國沒有因此而撤離宋國。宋國又派人來請求支援,這次的晉文王更加小心謹慎,他考慮到如果不答應出兵就會使得宋國降服于楚國,但是出了兵憑晉軍的實力也是不太容易能取勝的。在這危機的時刻,晉文王聽取了大將先軫的建議,認為他的計謀想得十分周到。很快,楚成王果然上了當,使得晉、楚的軍事力量有了很大的變化。
再來分析一下楚國的國君楚成王。楚成王用柔寡斷,沒有成見,不善于爭取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聯(lián)盟,在作戰(zhàn)智慧上也有很大的失誤。在齊、秦建議撤軍時,楚成王不同意他們的意見還跟這兩個國家翻臉,導致齊、秦投奔晉國,從這點可以看出楚王的昏庸無能。后來,子玉堅持要攻打晉國的時候,他也沒有及時進行勸阻,而是抱著一種僥幸的心理同意子玉去攻打晉國。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后為魯國太史。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于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城濮之戰(zhàn)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巨鹿之戰(zhàn)》原文及翻譯11-16
殽之戰(zhàn)原文及翻譯08-05
泓之戰(zhàn)原文及翻譯08-01
肥水之戰(zhàn)原文及翻譯01-09
崤之戰(zhàn)原文及翻譯08-31
《秦晉崤之戰(zhàn)》原文及翻譯11-08
淝水之戰(zhàn)原文及翻譯07-26
崤之戰(zhàn)原文和翻譯07-29
城上原文翻譯及賞析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