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與山巨源絕交書原文閱讀翻譯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shù)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shù)觀點和藝術(shù)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原文閱讀翻譯,歡迎大家分享。
《與山巨源絕交書》,是三國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寫給朋友山濤(字巨源)的一封信,也是一篇名傳千古的著名散文。這封信是嵇康聽到山濤在由選曹郎調(diào)任大將軍從事中郎時,想薦舉他代其原職的消息后寫的。信中拒絕了山濤的薦引,指出人的秉性各有所好,申明他自己賦性疏懶,不堪禮法約束,不可加以勉強。他強調(diào)放任自然,既是對世俗禮法的蔑視,也是他崇尚老、莊消極無為思想的一種反映。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然經(jīng)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xùn)|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間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吾昔讀書,得并介之人,或謂無之,今乃信其真有耳。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強。今空語同知有達人無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內(nèi)不失正,與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老子、莊周,吾之師也,親居賤職;柳下惠、東方朔,達人也,安乎卑位,吾豈敢短之哉!又仲尼兼愛,不羞執(zhí)鞭;子文無欲卿,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濟物之意也。所謂達則兼善而不渝,窮則自得而無悶。以此觀之,故堯、舜之君世,許由之巖棲,子房之佐漢,接輿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數(shù)君,可謂能遂其志者也。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動,各附所安。故有處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論。且延陵高子臧之風(fēng),長卿慕相如之節(jié),志氣所托,不可奪也。吾每讀尚子平、臺孝威傳,慨然慕之,想其為人。加少孤露,母兄見驕,不涉經(jīng)學(xué)。性復(fù)疏懶,筋駑肉緩,頭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悶癢,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轉(zhuǎn)乃起耳。又縱逸來久,情意傲散,簡與禮相背,懶與慢相成,而為儕類見寬,不攻其過。又讀《莊》、《老》,重增其放,故使榮進之心日頹,任實之情轉(zhuǎn)篤。此猶禽鹿,少見馴育,則服從教制;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蹈湯火;雖飾以金鑣,饗以嘉肴,愈思長林而志在豐草也。
阮嗣宗口不論人過,吾每師之而未能及;至性過人,與物無傷,唯飲酒過差耳。至為禮法之士所繩,疾之如仇,幸賴大將軍保持之耳。吾不如嗣宗之資,而有慢弛之闕;又不識人情,暗于機宜;無萬石之慎,而有好盡之累。久與事接,疵釁日興,雖欲無患,其可得乎?又人倫有禮,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臥喜晚起,而當(dāng)關(guān)呼之不置,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釣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動,二不堪也。危坐一時,痹不得搖,性復(fù)多虱,把搔無已,而當(dāng)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素不便書,又不喜作書,而人間多事,堆案盈機,不相酬答,則犯教傷義,欲自勉強,則不能久,四不堪也。不喜吊喪,而人道以此為重,已為未見恕者所怨,至欲見中傷者;雖瞿然自責(zé),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順俗,則詭故不情,亦終不能獲無咎無譽如此,五不堪也。不喜俗人,而當(dāng)與之共事,或賓客盈坐,鳴聲聒耳,囂塵臭處,千變百伎,在人目前,六不堪也。心不耐煩,而官事鞅掌,機務(wù)纏其心,世故煩其慮,七不堪也。又每非湯、武而薄周、孔,在人間不止,此事會顯,世教所不容,此甚不可一也。剛腸疾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fā),此甚不可二也。以促中小心之性,統(tǒng)此九患,不有外難,當(dāng)有內(nèi)病,寧可久處人間邪?又聞道士遺言,餌術(shù)黃精,令人久壽,意甚信之;游山澤,觀魚鳥,心甚樂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廢,安能舍其所樂而從其所懼哉!
夫人之相知,貴識其天性,因而濟之。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節(jié)也;仲尼不假蓋于子夏,護其短也;近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華子魚不強幼安以卿相,此可謂能相終始,真相知者也。足下見直木不可以為輪,曲木不可以為桷,蓋不欲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故四民有業(yè),各以得志為樂,唯達者為能通之,此足下度內(nèi)耳。不可自見好章甫,強越人以文冕也;己嗜臭腐,養(yǎng)鴛雛以死鼠也。吾頃學(xué)養(yǎng)生之術(shù),方外榮華,去滋味,游心于寂寞,以無為為貴?v無九患,尚不顧足下所好者。又有心悶疾,頃轉(zhuǎn)增篤,私意自試,不能堪其所不樂。自卜已審,若道盡途窮則已耳。足下無事冤之,令轉(zhuǎn)于溝壑也。
吾新失母兄之歡,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歲,未及成人,況復(fù)多病。顧此悢悢,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教養(yǎng)子孫,時與親舊敘離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愿畢矣。足下若嬲之不置,不過欲為官得人,以益時用耳。足下舊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賢能也。若以俗人皆喜榮華,獨能離之,以此為快;此最近之,可得言耳。然使長才廣度,無所不淹,而能不營,乃可貴耳。若吾多病困,欲離事自全,以保余年,此真所乏耳,豈可見黃門而稱貞哉!若趣欲共登王途,期于相致,時為歡益,一旦迫之,必發(fā)狂疾。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獻之至尊,雖有區(qū)區(qū)之意,亦已疏矣。愿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為別。嵇康白。
翻譯:
康白:當(dāng)年你曾在穎川太守山嵚面前稱道我不愿意出仕,我常常認為這是知己之言,然而也常常奇怪我的這番意思,在你來說還不是非常清楚的,是從哪里你會知道的呢?前年我從河?xùn)|回來后,顯宗,阿都告訴我說,你議論過想讓我代替你的職位,事情雖然未成,我卻因而知道你原來并不了解我。你通達事故,善于應(yīng)變,對事情多所隨和而對別人很少怪責(zé),而我卻性格率直,心胸狹窄,對很多事情不能容忍,只不過偶然同你認識罷了。近日聽說你升了官,我很驚恐不歡,恐怕你要推薦我出去做官,像廚師不愿讓人說只有他自己在割肉,于是硬要把尸祝也拉去幫助自己一樣,使我手執(zhí)鸞刀,也沾上一身膻腥氣,所以想在這里詳細地給你陳述一下事情可否的道理。
我過去讀書,看到有一種所謂既能兼濟天下而又是耿介孤直的人,有的人曾說不可能有這樣的人,現(xiàn)在才相信這樣的人真是會有的。一個人性格上所不能容忍的事情,真不能勉強他去接受,F(xiàn)在大家都說有一種于世無所不堪的通達的人,表面上跟一般俗人沒有兩樣,而內(nèi)心卻能保持自己的正確主張,能夠隨波逐流而 又一生沒有遺憾,但這只是一種空話而已。老子,莊周,是我的老師,而他們本身卻都居于低賤的官職,柳下惠和東方朔都是通達的人,他們都能安于自己卑微的職位,我怎么能因為未做大官而輕視他們呢?又孔子因為博愛無私,因而不以擔(dān)任執(zhí)鞭的賤職為羞,楚國的子文本來不想做卿相,卻做上了三次令尹的大官, 這是因為君子有著濟世的意向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當(dāng)自己顯達了的時候就能兼濟萬物而并不因為顯達就改變自己原來的志向,自己遭到困厄的時候也能怡然自得而心里沒有什么苦悶。從這種觀點看來,堯、舜的為君于世,許由的隱居山林,張良的輔佐劉邦,接輿的邊走邊歌,行跡雖有不同,而道理全是一樣的(都是順乎本性之所至的)。仰頭瞻望一下這幾位可尊敬的人,他們可以說是能實現(xiàn)自己志愿的人了。所以君子的各種行為,走的道路雖然不同但所得到的結(jié)果是一樣的,隨著自己的本性行動,各都傍依于自得的事物安居無悶,因而在《韓詩外傳》里才有了“有的人為了做官入了朝廷就再也不想出來,有的人為了求名走向山林再也不想回來”的論調(diào)。而且像公子季札以子藏的作風(fēng)為高,司馬相如仰慕藺相如的氣節(jié),這是說一個人的志向所寄托的趨向,是無法強迫他改變的。 我每次閱讀尚子平、臺孝威的傳記,都會感慨地對他們產(chǎn)生仰慕之感,懷念他們的為人。加以少年就失卻嚴父,孤苦無依,因而受到同母兄的驕縱,未有涉獵五經(jīng)之書,自己的性格又散漫懶惰,弄得筋肉鈍馳,頭和臉常常一月半月地不洗一次,不到太悶癢的程度,就不肯洗發(fā)。每次小便,常常忍著不愿起來,一直 憋得使膀胱都顫動起來,才起來就便。又放縱已久,情意高傲散漫,行為簡略失禮,懈怠和散漫互為作用,卻為朋輩所寬容,不指責(zé)自己的過錯。又因為讀了老、莊之書,就更增加我的放蕩,所以使得自己追求榮華進取的心意日益衰退,放任本性的念頭轉(zhuǎn)而日益深厚。這就像捉到的一匹小鹿,假如在幼小的時候使它受 到馴服養(yǎng)育,他就會服從人們的教導(dǎo)管制,假如不是從小,而是等到大了才看見馬絡(luò)頭,那就要急遽地轉(zhuǎn)頭張望,毀壞了所拴的韁繩,不顧一切地狂奔起來,那時雖然用黃金的馬銜來打扮它,用精美的飯萊來喂養(yǎng)它,它還是越發(fā)想念深林和一心在豐草上。
阮嗣宗口里從來不議論別人的過失,我常常效法他,但未能趕得上,他純真的天性超過一般人,與外物互不傷害,只是喝酒有些過量罷了。但即使這樣,也還受到禮教之土所糾彈,恨他像仇人似的,幸而賴有司馬昭把他保護下來罷了。吾趕不上阮藉那樣的賢德,卻有著怠慢松懶的缺點,又不通人情,不懂得隨機應(yīng) 變,不會像石奮那樣的謹慎,而有說話不留余地的毛病。這樣日久天長地與外事接觸,就會同外人的不合日益發(fā)生,雖然想不遭災(zāi)禍,又哪能辦得到呢?又在人與人的關(guān)系上有規(guī)定的一定禮節(jié),在朝廷上有規(guī)定的一定法度,自己極為仔細地考慮過后,感到有一定忍受不了的事有七件,會招致很大壞處的事有兩種。倒 下身來就喜歡晚起,但守門的人又招呼不止,這是第一件忍受不了的事。抱著琴邊走邊唱,在草野間或獵鳥或釣魚,但一做了官吏卒就守著自己,使自己不得隨便行動,這是第二件忍受不了的事。做了官端正地跪坐多時,即使麻痹了也不許動一動。但是我生來又好生虱子,爬搔起來就沒個完,做了官就得裹上官服,向 上官作揖跪拜,這是第三件忍受不了的事。平時不練習(xí)寫信,又不喜歡寫信,而人與人之間的事情很多,不寫信應(yīng)酬吧,就犯了教傷了義,想自己勉強一下自己吧,還不能持久下去,這是第四件忍受不了的事。不喜歡吊喪之類的事,而人事卻以此為重,因而已經(jīng)被不原諒我的人所怨恨,以至有想對我加以陷害的人,我 雖然因此驚恐地受到了指責(zé),但本性難移,想壓抑自己的情意順從世俗,那就違背本性不合實情,歸根到底也不能不受到譴責(zé)。這樣,就成了第五件忍受不了的事。本不喜歡俗人,但還得同他們共事,弄得有時客人滿座,呼叫的聲音都要把耳朵吵聾,囂聲和塵土把這個地方弄得非常污濁,這些俗人為了應(yīng)酬使用出一切 伎倆,在人眼前表現(xiàn)出一切令人作嘔的丑態(tài),這是第六件忍受不了的事情。心本不耐煩,官事卻很煩亂,官府事務(wù)糾纏著自己的心胸,世故人情擾亂著自己的思想,這是第七件忍受不了的事。又常常非難商湯、周武王和輕視周公和孔子,在人面前不住嘴,這件事定會暴露出來為眾人所知,為禮教所不容,這是最大的壞 處之一。有著一付剛腸最痛恨壞人壞事,不在意而放肆地就徑直地說出口來,一遇事就發(fā)作。這是最大的壞處之二。以我這種心胸狹窄的性格,處理這九患,即使沒有發(fā)生外面來的災(zāi)難,也一定要有身內(nèi)的疾病,哪里還能久活在人世呢?同時我還聽到道士說的一種遺言,說服用白術(shù)和黃精.就能使人長壽,我心里很相信實有其事。游玩山川,觀賞魚鳥,我特別喜歡過這樣的生活?墒且坏┳錾狭斯倮,上述的這幾件事便須廢止,我又怎能拋棄自己之所樂而從事于自己之所懼的事呢?
作為二人雙方的互為知己來說,重要的是了解彼此的天性,從而成全彼此的天性。夏禹不逼迫伯成子高一定要做諸侯,是因為要成全伯成子高的氣節(jié),孔子不向子夏借雨傘,是為了不暴露子夏的短處。近來諸葛亮不強迫徐庶非到蜀國不可,華不勉強管寧出來做大官,這些人可以說對朋友的了解和愛護能始終如一, 真是互為知己的了。您要見到一塊挺直的木頭一定不用它做車輪,見到一塊彎曲的木頭一定不用它做屋椽,這是因為不想改變它的本性,想使他們各得其所的緣故吧。以此類推,士農(nóng)工商各有其業(yè),都是以能達到自己的志向為快樂,這種心理只有通達事理的人才能了解,而您是一定能想得到的。不能自己見到一頂好 帽子,就一定要強迫越地的人也要戴這有文采的冠冕,自己喜歡吃爛肉,就用死老鼠來喂養(yǎng)鴛雛吧!我剛在學(xué)習(xí)養(yǎng)生之術(shù),正在屏除榮華富貴,不飲酒食肉,要心里清凈淡泊,貴于寂寞無為。即使沒有上述的“九患”,也不會理睬您所喜歡的東西。何況我還有心悶病,剛轉(zhuǎn)加重,私下捫腹自問,委實忍受不了自己所不樂于從事的事,自己盤算得已經(jīng)十分明確了,假如真的被逼的走投無路,也就只得拼卻一切了,因而希望您不要委屈我,使我入于死地吧。
我的同胞兄新近逝世,心情常常感到凄痛,姑娘年齡剛剛十三,男孩的年齡剛剛八歲,還都未達到成人的年齡,況且我還多病。想到這些悲恨的事情,怎能一言說盡!現(xiàn)在只能是守在自己的茅舍里,教養(yǎng)自己的子孫,經(jīng)常同自己的親屬談敘一下久別之情,敘說一下自己的生平過去,喝上濁酒一杯,彈上清琴一曲,我的志愿就滿足了。您如果要非纏住我不放,也不過就是要替官家找到適當(dāng)?shù)娜诉x,以補助時世的需要罷了。您早就知道我放任散漫,不懂世故,我自己想一切都趕不上今天的在朝做官的人。 如果您因為一般人都喜歡榮華富貴,而獨我能離開它,以遠離榮華認為快樂,這樣講最接近我的真實情況,在我可以說的也就是這一點。但是假如真是才高慮遠,無所不通,而又能不鉆營仕進,那才是可貴的,如果像我這樣是因為多病,想離開事務(wù)多活幾天,以保全自己的余年,那么這種不求榮華的行動卻只能說明我真是一個沒有才能的人罷了。怎么可以見到宦官就稱贊他有貞節(jié)呢?假如您一定強迫我同您一道登上仕途,希望一定把我弄進官場,那時您才能快心,一旦這樣逼迫我,我就一定要發(fā)作瘋病,如果不是對我有深仇,我想您是不會把我逼到這種地步的。 田野的人曾有喜歡用太陽曬背取暖并且愛吃芹子的,于是他就想把這兩件事獻給皇帝,這種行動雖然也含有微小而誠懇的心意,但行動本身卻太遠于事理了。希望您不要像這種人!我的心意就是這樣,寫這封信一方面以此向您解釋,并且以此向您作別!嵇康白。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稱:指稱說嵇康不愿出仕的意志。潁川:指山嵚。是山濤的叔父,曾經(jīng)做過潁川太守,故以代稱。古代往往以所任的官職或地名等作為對人的代稱。
2、知言:知己的話。
3、經(jīng):常常。此意:指嵇康不愿出仕的意志。
4、河?xùn)|:地名。在今山西省夏縣西北。
5、顯宗:公孫崇,字顯宗,譙國人,曾為尚書郎。阿都:呂安,字仲悌,小名阿都,東平人,嵇康好友。以吾自代:指山濤擬推薦嵇康代其之職。嵇康在河?xùn)|時,山濤正擔(dān)任選曹郎職務(wù)。
6、傍通:善于應(yīng)付變化。
7、多可而少怪:多有許可而少有責(zé)怪。
8、狹中:心地狹窄。
9、閑:近來。遷:升官。指山濤從選曹郎遷為大將軍從事中郎。
10、惕然:憂懼的樣子。
11、“恐足下”二句:語本《莊子·逍遙游》:“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币馑际钦f:“即使廚師(庖人)不做菜,祭師(祭祀時讀祝辭的人)也不應(yīng)該越職替代之。這里引用這個典故,說明山濤獨自做官感到不好意思,所以要薦引嵇康出仕。
12、鸞刀:刀柄綴有鸞鈴的屠刀。
13、漫:沾污。
14、并介之人:兼濟天下而又耿介孤直的人。山濤為“竹林七賢”之一,曾標榜清高,后又出仕,這里是譏諷他的圓滑處世。
15、悔吝:悔恨。
16、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春秋時楚國苦縣人,為周朝的柱下史、守藏史。相傳著《老子》五千余言。莊周:戰(zhàn)國時宋國蒙縣人,曾為蒙漆園吏。相傳著《莊子》十余萬言。兩人都是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
17、柳下惠:即展禽。名獲,字季,春秋時魯國人。為魯國典獄官,曾被罷職三次,有人勸他到別國去,他自己卻不以為意。居于柳下,死后謚“惠”,故稱柳下惠。東方朔:字曼倩,漢武帝時人,常為侍郎。二人職位都很低下,所以說“安乎卑位”。
18、短:輕視。
19、仲尼:孔子的字。兼愛:博愛無私。
20、執(zhí)鞭:指執(zhí)鞭趕車的人。《論語·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
21、子文:姓鬭,名谷於菟(gòu wū tū),春秋時楚國人。
22、令尹:楚國官名,相當(dāng)宰相!墩撜Z·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23、濟物:救世濟人。
24、達:顯達。指得志時。
25、窮:指失意時。
26、君世:為君于世。“君”作動詞用。
27、許由:堯時隱士。堯想把天下讓給他,他不肯接受,就到箕山去隱居。
28、子房:張良的字。他曾幫助漢高祖劉邦統(tǒng)一天下,建立漢王朝。
29、接輿:春秋時楚國隱士?鬃佑位鲁䥽鴷r,接輿唱著諷勸孔子歸隱的歌從其車邊走過。
30、揆(kuí):原則,道理。
31、百行:各種不同行為。
32、殊途而同致:所走道路不同而達到相同的目的。語出《易·系辭》:“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33、“故有”二句:語出《韓詩外傳》卷五:“朝廷之人為祿,故入而不出;山林之士為名,故往而不返!
34、延陵:名季札,春秋時吳國公子。居于延陵,人稱延陵季子。子臧:一名欣時,曹國公子。曹宣公死后,曹人要立子臧為君,子臧拒不接受,離國而去。季札的父兄要立季札為嗣君,季札引子臧不為曹國君為例,拒不接受。風(fēng):風(fēng)概。指高尚情操。
35、長卿:漢代司馬相如的字。相如:指戰(zhàn)國時趙國人藺相如,以“完璧歸趙”功拜上大夫!妒酚洝に抉R相如傳》載:“(司馬)相如既學(xué),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
36、尚子平:東漢時人。李善注引《英雄記》說他:“有道術(shù),為縣功曹,休歸,自入山擔(dān)薪,賣以供食飲!薄逗鬂h書·逸民傳》作“向子平”,說他在兒女婚嫁后,即不再過問家事,恣意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終。臺孝威:名佟,東漢時人。隱居武安山,鑿穴而居,以采藥為業(yè)。
37、孤:幼年喪父。露:羸弱。
38、兄:指嵇喜。見驕:指受到母兄的驕縱。
39、駑:原指劣馬,這里是遲鈍的意思。緩:松弛。
40、不能(nài):不愿。能,通“耐”。沐:洗頭。
41、胞:原指胎衣,這里指膀胱。
42、儕(chái)類:指同輩朋友。
43、莊:《莊子》。老:《老子》。
44、任實:指放任本性。
45、禽:古代對鳥獸的通稱。一說通“擒”。
46、見:被。
47、狂顧:瘋狂地四面張望。頓纓:掙脫羈索。
48、金鑣(biāo):金屬制作的馬籠頭,這里指鹿籠頭。
49、饗(xiǎng):用酒食款待。這里是喂的意思。嘉肴:好菜。這里指精美的飼料。
50、阮嗣宗:阮籍,字嗣宗,與嵇康同為“竹林七賢”之一。不拘禮法,常用醉酒的辦法,以“口不臧否人物”來避禍。
51、過差:猶過度。
52、禮法之士:指一些借虛偽禮法來維護自己利益的人。據(jù)《晉陽秋》記載,何曾曾在司馬昭面前說阮籍“任性放蕩,敗禮傷教”,“宜投之四裔,以絜王道!彼抉R昭回答說:“此賢素羸弱,君當(dāng)恕之!崩K:糾正過失,這里指糾彈、抨彈。
53、大將軍:指司馬昭。保持:保護。
54、資:指天賦的資材。
55、慢弛:傲慢懶散。闕:缺點。
56、暗于機宜:不懂得隨機應(yīng)變。
57、萬石:漢代石奮。他和四個兒子都官至二千石,共一萬石,所以漢景帝稱他為“萬石君”。一生以謹慎著稱。
58、好盡:盡情直言,不知忌諱。累:過失,毛病。
59、疵(cī):缺點。釁(xìn):爭端。
60、惟:思慮。熟:精詳。
61、當(dāng)關(guān):守門的差役。不置:不已。
62、弋(yì):系有繩子的箭,用來射取禽鳥。這里即指射禽鳥。
63、痹(bì):麻木。
64、性:身體。
65、把(pá)搔:用于搔癢。把,通“爬”。無已:沒有停止。
66、章服:冠服。指官服。
67、機:同“幾”,小桌子。
68、犯教傷義:指觸犯封建禮教失去禮儀。
69、瞿然:驚懼的樣子。
70、降心:抑制自己的心意。
71、詭故:違背自己本性。不情:不符合真情。
72、無咎無譽:指既不遭到罪責(zé)也得不到稱贊。
73、聒(guō):喧鬧。
74、鞅(yāng)掌:職事忙碌。[2]
75、非:非難。湯:成湯。推翻夏桀統(tǒng)治,建立商王朝。武:周武王姬發(fā)。推翻殷紂王統(tǒng)治,建立周王朝。周:周公姬旦。輔助武王滅紂,建立周王朝。孔:孔子。
76、此事:指非難成湯、武王,鄙薄周公、孔子的事。會顯:會當(dāng)顯著,為眾人所知。
77、促中小心:指心胸狹隘。
78、餌(ěr):服食。術(shù)、黃精:兩種中草藥名,古人認為服食后可以輕身延年。
79、禹:舜以后的帝王,建立夏王朝。伯成子高:禹時隱士!肚f子·天地》:“堯治天下,伯成子高立為諸侯。堯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辭為諸侯而耕。禹往見之,則耕在野。禹趨就下風(fēng),立而問焉,曰:‘昔堯治天下,吾子立為諸侯,堯授舜,舜授予,而吾子辭為諸侯而耕,敢問其何故也?’子高曰:‘昔堯治天下,不賞而民勸,不罰而民畏;今子賞罰,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亂自此始矣。夫子闔行邪,無落吾事!’俋俋乎耕而不顧!
80、假:借。蓋:雨傘。子夏:孔子弟子卜商的字。《孔子家語·致思》:“孔子將行,雨而無蓋。門人曰:‘商也有之!鬃釉唬骸讨疄槿艘玻趿哂谪。吾聞與人交,推其長者,違其短者,故能久也!
81、諸葛孔明:三國時諸葛亮的字。元直:徐庶的字。兩人原來都在劉備部下,后來徐庶的母親被曹操捉去,他就辭別劉備而投奔曹操,諸葛亮沒有加以阻留。
82、華子魚:三國時華歆的字。幼安:管寧的字。兩人為同學(xué)好友,魏文帝時,華歆為太尉,想推舉管寧接任自己的職務(wù),管寧便舉家渡海而歸,華歆也不加強迫。
83、桷(jué):屋上承瓦的椽子。
84、四民:指士、農(nóng)、工、商。
85、度內(nèi):意料之中。
86、章甫:古代一種須綰在發(fā)髻上的帽子。
87、強:勉強。越人:指今浙江、福建一帶居民。文冕(miǎn):飾有花紋的帽子!肚f子·逍遙游》:“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越人斷發(fā)文身,無所用之!
88、鴛雛(chú):傳說中像鳳凰一類的鳥!肚f子·秋水》中說:惠子做了梁國的相,害怕莊子來奪他的相位,便派人去搜尋莊子,于是莊子就往見惠子,并對他說:“南方有鳥,其名為鴛雛……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鴛雛過之,仰而視之,曰:‘赫!’”
89、外:疏遠,排斥。
90、滋味:美味。
91、增篤:加重。
92、無事:不要做。冤:委屈。
93、轉(zhuǎn)于溝壑:流轉(zhuǎn)在山溝河谷之間。指流離而死。
94、悢(liàng)悢:悲恨。
95、嬲(niǎo):糾纏。
96、潦倒粗疏:放任散漫的意思。
97、長才廣度:指有高才大度的人。
98、淹:貫通。
99、不營:不營求。指不求仕進。
100、黃門:宦官。
101、趣(cù):急于。王途:仕途。
102、自非:若不是。重怨:大仇。
103、野人:居住在鄉(xiāng)野的人。快炙(zhì)背:對太陽曬背感到快意。美芹子:以芹菜為美味。
104、至尊:指君主。以上兩句原本出于《列子·楊朱》:“宋國有田夫,常衣缊黂,僅以過冬。暨春東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隩室,綿纊狐狢,顧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镏徽吒嬷唬骸羧擞忻廊州摹⒏蕱犌o芹萍子者,對鄉(xiāng)豪稱之;鄉(xiāng)豪取而嘗之,蟄于口,慘于腹,眾哂而怨之,其人大慚。子此類也。’”
105、區(qū)區(qū):形容感情懇切。
106、別:告別。這是絕交的婉辭。
創(chuàng)作背景
魏晉之際,活躍著一個著名的文人集團,時人稱之為“竹林七賢”,即:嵇康、阮籍、山濤、劉伶、向秀、阮咸、王戎。當(dāng)時,政治上正面臨著王朝更迭的風(fēng)暴。“七賢”的政治傾向親魏,后來,司馬氏日興,曹魏日衰,勝負之勢分明,他們便分化了。首先是山濤,即山巨源,投靠司馬氏作了官,隨之他又出面拉嵇康。嵇康是“七賢”的精神領(lǐng)袖,出身寒門,與魏宗室通婚,故對司馬氏采取了拒不合作的態(tài)度。為了表明自己的這一態(tài)度,也為了抒發(fā)對山巨源的鄙夷和對黑暗時局的不滿,他寫下了這篇有名的絕交書。
作者簡介
嵇康(223—262),字叔夜,譙郡铚縣(今安徽省宿縣西南)人!爸窳制哔t”之一。曾為中散大夫,故世稱嵇中散。他是曹魏宗室的女婿,學(xué)問淵博,而性格剛直,疾惡如仇。因拒絕與當(dāng)時掌權(quán)的司馬氏合作,對他們標榜的虛偽禮法加以譏諷和抨擊,直接觸犯了打著禮教板幌子的謀奪曹氏政權(quán)的司馬昭及其黨羽,結(jié)果遭誣被處死。他臨刑的時候,有三千名太學(xué)生請求以他為師,可見他在當(dāng)時社會上的聲望。他的散文長于辯論,思想新穎,析理綿密,筆鋒犀利,往往帶有憤世嫉俗的情緒。有《嵇康集》。
【與山巨源絕交書原文閱讀翻譯】相關(guān)文章:
與山巨源絕交書原文及賞析07-16
嵇康之死(與山巨源絕交書)12-06
“山濤,字巨源,河內(nèi)懷人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7-16
磨山春天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4-12
《寓山注》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6-15
《龍洞山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6-16
楊巨源《池上竹》閱讀及答案12-29
《城東早春 楊巨源》閱讀答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