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下戴望舒原文及賞析
賞析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夕陽下戴望舒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晚云在暮天上散錦,
溪水在殘日里流金;
我瘦長的影子飄在地上,
象山間古樹底寂寞的幽靈。
遠山啼哭得紫了,
哀悼著白日的長終;
落葉卻飛舞歡迎
幽夜底衣角,那一片清風。
荒冢里流出幽古的芬芳,
在老樹枝頭把蝙蝠迷上,
它們纏綿瑣細的私語,
在晚煙中低低地回蕩。
幽夜偷偷從天摸來,
我獨自還戀戀地徘徊;
在這寂寞的心間,我是。
消隱了憂愁,消隱了歡快。
賞析:
這首《夕陽下》是詩人早期的作品,描寫的是一個寂寞者的形象。詩歌中的“我”即為主要意像,“晚云”、“溪水”等等即為氛圍意象,無疑是渲染出一種悲涼的氛圍,表現(xiàn)出主意像在這樣的`氛圍中的情懷。
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是詩人,更何況是生于錦繡江南的戴望舒。對愛的渴望,對人事的本能疑慮,使青年詩人的每一行間都充滿著一種或柔情或憂慮的調(diào)子——在他人看來或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但在戴望舒的自身卻確乎是真實可感的。
詩的前兩句具象描繪——“晚云在暮天上撒錦,溪水在殘日里流金”,很顯然是李清照那首懷舊傷今的名詞《永遇樂》頭二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碧”的化用,李詞接下來是一設問:“人在何處?”《夕陽下》的詩句仿佛是這個設問的某種回答:“我瘦長的影子飄在地上,像山間古樹的寂寞的幽靈! 首節(jié)即把全詩那種凄涼冷戚的基調(diào)確立。尤其是詩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顯得太過凄苦悲涼。隨后的兩節(jié),回到對凄清的具象環(huán)境的刻畫。先是遠山以哭泣來哀悼白天的結束,與之對舉的是落葉以飛舞來歡迎即將到來的暗夜,然后是荒冢,幽深地、神秘地含著多少迷人的故事,連老樹枝頭的蝙蝠都著了迷,它們“纏綿瑣細”地談論著,順著晚間泛起的水霧向“我”傳來,仿佛“我”的思緒也被引向了那荒冢中的故事。 最后一節(jié)回到主人公“我”這里來,當幽深的黑夜從天邊襲卷而來,“我”(我的思緒)并未被黑暗吞沒,“我”還獨守著寂寞,一種說不上是憂愁,亦說不上是歡快的寂寞。通讀完全詩,最敲擊人心靈的字眼是“寂寞”。這世上,有的人為“寂寞”憂愁;有的人為“寂寞”歡樂;而詩人仿佛是用一種非常感性的視角在享受“寂寞”,又用一種理性的思索在品味“寂寞”,這是面對寂寞的個性超脫。幽夜偷偷地從天末歸來這兩句最為典型。
作者簡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安,又名戴夢鷗。筆名艾昂甫、江思、戴望舒等。浙江杭縣(今杭州余杭區(qū))人。是現(xiàn)代中國詩壇上負有盛名的“雨巷詩人”。中國現(xiàn)代派象征主義詩人,為中國現(xiàn)代象征派詩歌的代表。他的詩歌和詩論極富個性,雖然總量不多,卻“以少勝多”,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他是一位現(xiàn)代派象征主義詩歌代表人物,在中國新詩發(fā)展史上占有不容忽視的地位。他的《雨巷》、《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等詩篇,堪稱中國新詩的杰作。
【夕陽下戴望舒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華下原文及賞析02-16
華下原文翻譯及賞析02-16
戴望舒《雨巷》教學賞析12-25
秋下荊門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浣溪沙·一半殘陽下小樓原文及賞析08-16
還原文及賞析01-19
月夜原文及賞析01-18
遠游原文及賞析01-18
清明原文及賞析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