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太史升庵全集》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時常需要做些閱讀題,而與閱讀題如影隨形的則是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的領會題意和知識點,有助于個人提升。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太史升庵全集》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諸葛武侯八陣圖,在蜀者二:一在夔州之永安宮;一在新都之彌牟鎮(zhèn)。在夔者蓋侯從先主伐昊,防守江路,行營布伍之遺制;新都為成都近郊,則其恒所講武之場也。
武侯之人品事業(yè),前哲論之極詳,不復剿同其說。獨其八陣,有重可慨者。吏謂侯推演兵法,作為八陣,成得其要。自令行師,更不覆敗,深識兵機者所不能洞了。蓋勝之于多算,而出之于萬全,非借一于背城,而僥幸于深入也。
惜乎!其方銳意以向中原,而溪蠻洞獠,左跳右跋,以裂其勢。外寇方殷,內境自憊,使夫八陣之妙,不得加于二曹三馬之梟敵,而乃止試于七縱七擒之孟荻;天威神算,不騁于中原王者之區(qū)宇,而僅以服南中巴僰之偏方。事機既已遲,精力又已虧,勇賈其余,師用其分,以為大舉,譬之逐盜救火之家,挺刃決水猶恐不及,而內外仇賊,自相乘機胠篋助燎,則雖有倍人之知力,亦自無如之何!侯之不幸,勢正類此。天之所壞,誰能支之?祚去炎漢,不待隕星而后知矣。
嗟乎!國之興亡,天也。而千載之下,君子獨遺恨于蜀漢之事者,非以武侯故耶?至其故壘遺墟,獨為之愛惜不已?乃其忠義之激人,不獨其法制伍之妙也。不然,則竇憲嘗勒八陣以擊匈奴,晉馬隆用八陣以復涼州,是在侯前已有之,而后亦未嘗亡也。功既有成,而后世猶竿所稱述,況能傳其遺跡至今乎?
慎嘗放舟過夔門,吊永安之官,尋陣圖之跡,惟時春初,水勢正殺,自山上俯視,下百余丈,皆聚細石為之,凡八行六十四蕝①。土人言:夏水盛時,沒在深淵,水落依然如故。在吾新都者,其地象城門四起,中列土壘,約高三尺。耕者或鏟平之,經旬余復突出。此乃其精誠之貫,天之所支,而不可壞者,蓋非獨人愛惜之而已耳?
慶陽韓君大之,以進士出宰吾邑,始至,拜侯之荒祠,次觀遺壘,重有感焉。謂慎日:“今陣圖在夔者,有少陵東坡之詩,四方灼知,而此顧泯焉。無所表識,往來者不軾,樵牧者不禁,非缺歟?祠宇行當新之。陣圖所在,欲伐石樹道左,大書曰:‘諸葛武侯八陣圖!幹o,子宜為之!
夫崇賢存古,以示向往焉,循良事也;推表山川,考記往昔者,則史氏職也。遂書之使刻焉。
。ㄟx自《太史升庵全集》卷四,有刪節(jié))
【注】①蕝(jué):標志。
8.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不復剿同其說 剿:抄襲。
B.則竇憲嘗勒八陣以擊匈奴 勒:強取。
C.惟時春初,水勢正殺 殺:消退。
D.往來者不軾 軾:伏軾致敬。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 則其恒所講武之場也 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B. 其方銳意以向中原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
C. 四方灼知,而此顧泯焉 因人之力而敝之
D. 遂書之使刻焉 復鴛言兮焉求
10.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至其故壘遺墟,獨為之愛惜不已?乃其忠義之激人,不獨其法制伍之妙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乃其精誠之貫,天之所支,而不可壞者,蓋非獨人愛惜之而已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1卷文言文中,楊慎為什么要寫本文?請簡要概括。(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8.B(統率,部署)
9.C(連詞,表轉折。A.副詞,表判斷,是;連詞,就。B.代詞,他;代詞,自己。D.兼詞,于之,在碑石上;代詞,什么)
10.
(1)(4分)(人們)到諸葛亮的故地和遺棄的廢墟(來憑吊),僅僅是替它痛惜不已嗎?是因為他的忠義能夠激勵后人,不單單是他的八陣之法指揮軍隊打仗的絕妙啊。(“激”“制”各1分,大意2分)
(2)(4分)這是諸葛亮的精誠貫通(一生),是上天支持的,因而不能夠被損壞,大概不僅僅是人們愛惜他罷了吧?(“貫”“支”各1分,大意2分)
11.(5分)①韓君囑托;②痛惜八陣圖未得大用;③彰顯新都八陣圖的歷史價值;④贊武侯的忠義精誠;⑤考記往昔,崇賢存古。(答對1點給1分,意思相近即可)
【參考譯文】:
武侯諸葛亮的八陣圖,在四川境內有兩處:一處是在夔州的永安宮,另一處是在新都的彌牟鎮(zhèn)。在夔州的大概是諸葛亮跟隨先主劉備進攻吳國,防守長江通道,在路上留下的排兵布陣的遺跡;新都是成都的近郊,(八陣圖遺址)就是諸葛亮常常演練八陣圖的講武場地。
有關諸葛亮的人品和事業(yè),前輩們論述得很詳盡了,我就不再抄襲和他們一樣的說法。唯獨他的八陣圖,有再次可以引起感慨的地方。史書上說諸葛亮推演兵法,研制成了八陣圖,完全掌握了兵法要領。(諸葛亮)自從讓八陣圖用于軍隊打仗,更是沒有打過敗仗,這是深知兵法謀略的人所不能通曉和明瞭的。因為諸葛亮取勝在于多謀略,因而用兵萬無一失,并不是背向自己的城池決一死戰(zhàn),更(不是)深入敵境之后的僥幸取勝。
可惜啊!正當諸葛亮積極向中原進攻的時候,可南方的少數民族,不斷地前來滋擾,來分裂諸葛亮的兵勢。在外敵正盛的時候,國內的防守自然空虛,即使那如此巧妙的八陣圖,卻也沒能應用在對付曹氏父子及司馬父子這樣的勁敵上,竟然只是在七擒孟獲的斗爭中應用;如此威力巨大的八陣圖加上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不能夠用于逐鹿中原的帝王戰(zhàn)爭,卻僅僅作為使巴僰這類邊遠的少數民族臣服的方法。不僅時機早已錯過,精力又大受損耗,鼓足他們剩下的勇氣,兵力被使用到極限,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就好比既要追趕盜賊又要救火的人家,提著刀追趕盜賊和用水滅火都還來不及,可內外的仇人賊寇,各自互相乘機從旁邊撬開箱子把火燒得更大,那么即使有超過別人一倍的智慧和能力,也自然沒有什么辦法!諸葛亮的不幸,情勢正是像這樣。上天要毀壞你,誰能夠支撐維持下去呢?蜀漢的福氣遠去,不等諸葛亮死去就已經知道了。
唉,國家興亡,是天命呀。但是千年以來,只對蜀漢的事情遺憾的君子們,不是因為武侯的緣故嗎?(人們)到諸葛亮的故地和遺棄的廢墟(來憑吊),僅僅是替他痛惜不已嗎?是因為他的忠義能夠激勵后人,不單單是他的八陣之法指揮軍隊打仗的絕妙啊。如果不是因為這些,那么,竇憲曾經憑借八陣來抗擊匈奴,晉代的馬隆用八陣來收復涼州,這些都是在諸葛亮之前就有的,并且遺跡以后也沒有消失。他們的功績已經是現成的,可后世卻很少稱贊傳揚他們,更何況誰能留傳他們的遺跡到今天呢?
我曾經坐船經過夔州,去憑吊永安宮,尋找八陣圖的遺跡。當時正值初春時節(jié),水量正在消退,從山上向下看,下面百丈深的地方,聚集了大量的小石頭組成了八陣圖,總共有八行六十四個標志。當地人說:夏天水多時,八陣圖被淹沒在深水之中,水退去之后,仍然和以前一樣。在我家鄉(xiāng)新都的八陣圖,地勢像城門一樣四方隆起,中間布列土堆,大約有三尺高。耕種的人有時鏟平土堆,過十幾天土堆又冒了出來。這是諸葛亮的精誠貫通始終,是上天維護的,不能夠被損壞的原因,大概不僅僅是人們痛惜他吧?
慶陽的韓君大之,憑借進士身份出任我縣的主管,剛到的時候,就祭拜武侯的荒祠,然后再去參觀八陣遺跡,多有感慨啊。他對我說:“如今在夔州的八陣圖,有杜甫、蘇東坡的詩(宣揚它),天下人都知道,但本地的八陣圖遺跡反而泯沒,沒有任何標記,來來往往的人不表達敬意,打柴放牧的人不加以禁止,不是一種遺憾嗎?祠堂和樓宇應當重新修繕一新。八陣圖的所在地方,要雕刻碑石立在路的旁邊,上面寫上大字:‘諸葛武侯八陣圖’。石碑背面的文字,你應該去寫!
尊崇賢能保存古跡,用以讓后人去憑吊,是非常好的事情;推介標記河山,考證記錄過往之事,就是史官的職責。我于是寫了這篇記文,讓他刻在碑石上。
【《太史升庵全集》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相關文章:
《老學庵筆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12-15
《歐陽修全集》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11-15
《北史蘇綽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1-11
《明史·馬文升傳》試題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7-22
《園史序》的閱讀答案及翻譯06-17
愛蓮說原文翻譯及閱讀答案09-09
《包拯》原文翻譯及閱讀答案10-08
《智囊全集》原文翻譯10-18
《錢蟄庵征君述》的閱讀答案及翻譯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