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徹字通昭秦郡人也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
吳明徹,字通昭,秦郡人也。明徹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墳塋未備,家貧無以取給,乃勤力耕種。時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徹哀憤,每之田中,號泣,仰天自訴。秋而大獲,足充葬用。及侯景寇京師,天下大亂,明徹有粟麥三千余斛,而鄰里饑餒,乃白諸兄曰:“當今草竊,人不圖久,奈何有此而不與鄉(xiāng)家共之?”于是計口平分,同其豐儉,群盜聞而避焉,賴以存者甚眾。
及高祖鎮(zhèn)京口,深相要結(jié)。明徹乃詣高祖,高祖為之降階,執(zhí)手即席,與論當世之務。明徹亦微涉書史經(jīng)傳,頗以英雄自許,高祖深奇之。
太建四年,征為侍中、鎮(zhèn)前將軍,會朝議北伐,公卿互有異同,明徹決策請行?偨y(tǒng)眾軍十三余萬,發(fā)自京師,進逼壽陽,齊遣大將軍皮景和率兵數(shù)十萬來援,去壽陽三十里,頓軍不進。諸將成曰:“堅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審明公計將安出?”明徹曰:“兵貴在速,而彼結(jié)營不進,自挫其鋒,吾知其不敢戰(zhàn)明矣!庇谑枪Ъ纂校拿婕补,城中震恐,一鼓而克,景和惶懼遁走,盡收其駝馬輜重。
會周氏滅齊,九年,詔明徹進軍北伐,明徹軍至呂梁,周徐州總管梁士彥率眾拒戰(zhàn),明徹頻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復敢出。周遣上大將軍王軌將兵救之。諸將聞之,甚惶恐,議欲拔軍。適會明徹苦背疾甚篤,知事不濟,遂從之,及至清口,眾軍皆潰,明徹窮蹙,乃就執(zhí)。尋以憂憤遘疾,卒于長安,時年六十七。(節(jié)選自《陳書·列傳第三》)
34.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感墳塋未備,家貧無以取給 給:衣食充足,豐裕
B.及侯景寇京師,天下大亂 寇:侵擾,劫掠。
C.頗以英雄自許,高祖深奇之 許:夸耀,自夸
D.適會明徹苦背疾甚篤 篤:忠厚.誠實
3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每之田中,號泣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B.高祖為之降階,執(zhí)手即席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C.群盜聞而避焉 纖歌凝而白云遏
D.因退兵守城,不復敢出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6.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吳明徹英雄本色的一項是 ()
、倜恐镏,號泣,仰天自訴 ②公卿互有異同,明徹決策請行 ③計口平分,同其豐儉 ④躬擐甲胄,四面疾攻 ⑤兵貴在速,……吾知其不敢戰(zhàn)明矣 ⑥知事不濟,遂從之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3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
、 當今草竊,人不圖久,奈何有此而不與鄉(xiāng)家共之?(4分)
。2)諸將咸曰:“堅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審明公計將安出?”(4分)
(3)明徹窮蹙,乃就執(zhí)。尋以憂憤遘疾(4分)
【參考答案】
34.D(篤,病情沉重)
35.C(A項中“之”分別為“動詞,到……去”與“用在倒裝的動賓之間,賓語前置的標志”;B項中“為”分別為“介詞,為了”與“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可翻譯成‘呢’”C項中“而”均為“連詞,表承接關系?勺g為‘就’或不譯”D項中“困”分別為“連詞,于是”與“介詞,憑滿、依靠”)
36.B(①述說吳明徹因“天下亢旱”的'哀憤之情;③陳述吳明徹的仁愛之心;⑥述說吳明徹聽從諸將建議撤軍)
37(1)現(xiàn)在草寇盜賊橫行,人都難以考慮長遠,我們有這么多粟麥,為什么不和鄉(xiāng)鄰共同分吃?”(得分點為 “草竊”“圖”“奈何”“共”)
。2)諸將都說:“堅固的城池還沒有攻下來,強大的敵援又在附近,不知明公怎樣定計?”(得分點為“咸”“拔”“審”“安出”)
(3)吳明徹力窮勢迫,只好就擒。不久因憂憤交加而得病。(得分點為 “窮蹙”“ 執(zhí)”“尋”“以”)
38.(1)一是春天,雨后榕葉落滿庭院,讓人錯以為秋風掃落葉。二是自己仕途不順(被貶柳州),遠離故鄉(xiāng),心中凄苦,雖是春日卻感覺如秋天一般。
。2)“共”字說明“凄凄”之感是雙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上羈思的凄凄,突出其分量之沉重。“亂”字寫出了詩人此時的心境,鶯啼本無所謂“亂”,是聽鶯啼之人的心緒煩亂,所以才有“鶯亂啼”的感受。
【參考譯文】
吳明徹,字通昭,是秦郡人。吳明徹幼年成為孤兒,他本性最孝,十四歲那年,因感慨父母去世卻沒有墳地埋葬,家中又窮得無力籌辦,就努力耕種。當時天下嚴重干旱,禾苗莊稼焦桔,吳明徹哀痛悲憤,每次到田里都大哭流淚,仰面向天訴說苦楚。到了秋天獲得大豐收,足夠滿足生活及安葬之用。到侯景侵犯京城時,天下大亂,吳明徹有粟麥三千多斛,但鄰居鄉(xiāng)人卻饑餓不堪,于是就對各位兄長說:“現(xiàn)在草寇盜賊橫行,人人難以考慮長久,為什么有這么多粟麥卻不和鄉(xiāng)鄰共同分吃?”于是按人口平分,自己分得的這份跟鄰居分得的同樣多。盜賊聽說了這件事,就躲避走開了?窟@些粟麥活下來的人有很多。
等到高祖鎮(zhèn)守京口時。高祖十分誠懇地與吳明徹邀約相交。吳明徹于是去拜見高祖,高祖特地親自為他走下臺階迎接,拉著他的手坐在一起,與他商討當世的根本大事。吳明徹又曾略微涉獵過一些史書經(jīng)傳,很有一股英雄自許的氣概,高祖非常賞識他。
太建四年,天子征召他為侍中、鎮(zhèn)前將軍,適逢朝廷商議北伐大事,公卿官員彼此意見不同,吳明徹力排眾議,朝廷最終決定北伐,吳明徹自請出征?傤I各路軍馬十三余萬,從京城出發(fā),進軍迫近壽陽,齊派遣大將軍皮景和領兵數(shù)十萬來救援,在距離壽陽三十里的地方,停兵不進。諸將都說:“堅固的城池還沒有攻下來,強大的援兵又在附近,不知明公將怎樣定計?”吳明徹說:“行軍作戰(zhàn)貴在快速,可是他們卻搭建軍營停止前進,自失銳氣,我斷定他們不敢作戰(zhàn),這是十分明顯的了!庇谑怯H自穿戴盔甲,指揮四面急攻。城中軍民震驚恐懼,擂鼓沖鋒一次,就打下來了。皮景和驚慌恐懼奔走逃遁,(吳明徹)繳獲了他的全部駱駝馬匹和軍用物資。
適逢周氏滅掉了北齊,太建九年,朝廷下詔書命令吳明徹進軍北伐,吳明徹行軍至呂粱。北周的徐州總管粱士彥率部抵抗,吳明徹多次打敗了他。粱士彥于是退兵守城,不敢再出戰(zhàn)。北周派遣上大將軍王軌領兵救援粱士彥,吳明徹的將領們聽說了,非?謶郑娂娮h論撤軍,這時恰逢吳明徹苦于背部患了嚴重疾病,估計這次北伐成功不了,于是依從了建議,當退到清口時,官兵都已潰散,吳明徹力窮勢迫,只好就擒。不久因憂憤交加而得病,死在長安,這年他六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