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語文《復魯絜非書》原文及譯文
復魯絜非書
姚鼐
桐城姚鼐頓首,絜非先生足下:相知恨少,晚通先生。接其人,知為君子矣。讀其文,非君子不能也。往與程魚門、周書昌嘗論古今才士,惟為古文者最少。茍為之,必杰士也,況為之專且善如先生乎!辱書引義謙而見推過當,非所敢任。鼐自幼迄衰.,獲侍賢人長者為師友,剽取見聞,加臆度為說,非真知文、能為文也,奚辱命之.哉?蓋虛懷樂取者,君子之心。而誦所得以正于君子,亦鄙陋之志也。
鼐聞天地之道,陰陽剛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陰陽剛柔之發(fā)也。惟圣人之言,統(tǒng)二氣之會而弗偏,然而《易》、《詩》、《書》、《論語》所載,亦間有可以剛柔分矣。值其時其人告語之,體各有宜也。自諸子而降,其為文無有弗偏者。其得于陽與剛之.美者,則其文如霆,如電,如長風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決大川,如奔騏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鐵;其于人也,如馮.高視遠,如君而朝萬眾,如鼓萬勇士而戰(zhàn)之.。其得于陰與柔之美者,則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風,如云,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嘆,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觀其文,諷其音,則為文者之性情形狀,舉以殊焉。
且夫陰陽剛柔,其本二端,造物者糅,而氣有多寡進絀.,則品次億萬,以至于不可窮,萬物生焉。故曰:“一陰一陽之.為道。”夫文之多變,亦若是也。糅而偏勝可也;偏勝之極,一有一絕無,與夫剛不足為剛,柔不足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今夫野人孺子聞樂,以為聲歌弦管之會爾;茍善樂者聞之,則五音十二律,必有一當,接于耳而分矣。夫論文者,豈異于是乎?宋朝歐陽、曾公之文,其才皆偏于柔之美者也。歐公能取異己者之長而時濟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觀先生之文,殆.近于二公焉。抑人之.學文,其功力所能至者,陳理義必明當;布置取舍繁簡廉肉不失法;吐辭雅馴,不蕪而已。古今至此者,蓋不數(shù)數(shù)得,然尚非文之至。文之至者,通乎神明,人力不及施也。先生以為然乎?
秋暑惟體中安否?千萬自愛。七月朔日。
6.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鼐自幼迄衰. 衰:衰老
B.如馮.高視遠 馮:憑借
C.而氣有多寡進絀. 絀:減少
D.殆.近于二公焉 殆:接近
7.下列各句中的“之”與例句“抑人之學文”用法一致的一項是(3分)
A.奚辱命之.哉 B.其得于陽與剛之.美者
C.如鼓萬勇士而戰(zhàn)之. D.一陰一陽之.為道
8.文章第二段作者闡述了什么觀點?主要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4分)
9.把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茍為之,必杰士也,況為之專且善如先生乎。4分)
。2)觀其文,諷其音,則為文者之性情形狀,舉以殊焉。(4分)
參考答案
6.B(馮,登臨)
7.D
8.古代文學分為陽剛與陰柔兩種風格(2分),主要運用了比喻論證、對比論證。(2分)
9.(1)假如寫了古文,必定是杰出人才,何況像先生這樣既擅長并且寫得好呢!(茍,判斷句,專且善,況……乎,各1分)
。2)觀看他們的文章,誦讀文字的聲音,可見寫文章人的性格氣質及外在表現(xiàn),全部都不相同啊!(每句1分,特別注意“諷”“形狀”“舉”“殊”的翻譯)
參考譯文
桐城姚鼐頓首,絜非先生足下:知心的人可恨太少了,這么晚才認識先生。與您一接觸,就知道您是一位君子。讀您的文章,感到不是君子就寫不出這樣的文章。以前曾與程魚門、周書昌談論古今以來的才華出眾的人士,只有古文寫得好的人最少,假如有古文寫得好的,必定是杰出人才,何況像先生這樣既擅長并且寫得優(yōu)美呢!委屈您來信且過于謙虛,推崇我也有些過分,不是我能領受的。我從幼年直到衰老,得以結交有才能的長者作為師友,襲取他們的見聞,再加上自己的推測猜想,而成為自己的學說,并非真正懂得文章,能寫文章,豈不辜負了您的期望嗎?虛心樂意向人學習是君子的胸懷,而談一下自己的心得以求得君子的指正,也是我的一種鄙陋的愿望啊。
我聽說天地的大道理就是陰陽剛柔罷了。文章是天地的精英,是陰陽剛柔生發(fā)而來的。只有圣人的話,能夠使二氣會合而不偏頗。但是《易》、《詩》、《書》、《論語》中也偶爾有剛柔可以相分的情況。那個時代和那時的人,以語錄為體裁,各有其適合之處。從諸子以下,他們寫文章沒有不各有所偏的。那些得到陽剛之美的,他們的文章如雷霆,如閃電,如山谷中的強風,如高山峻嶺,如決流的大河,如奔騰的駿馬;他們的光芒如明亮的太陽,如烈火,如黃金鏤嵌的鐵器;得到陽剛之美的人,如登高望遠,如帝王接見臣民,如鼓舞千萬名勇士去戰(zhàn)斗。那些得到陰柔之美的,他們的文章如旭日東升,如清風、云霞、輕煙,如深林間彎曲的小河,如水的波紋,如珠玉的光輝,如鳴叫的鴻雁飛入空闊的天際;得到陰柔之美的人,深沉得像是嘆氣,高遠得像是有所思考,火熱得像是高興異常,傷心得像是悲哀無比?此麄兊奈恼拢犓麄兊穆曇,可見寫文章人的性格氣質及外在表現(xiàn),全部都不相同啊!
陰陽剛柔,起初是兩個方面,上天把它們糅為一體,但氣有多有少;加以增減,那么品類等次就有億萬,以至于不能窮盡,萬物就產生了。所以說:“一陰一陽就是道。”文章富于變化,也是如此;祀s之后偏重于某一方面是可以的,偏重到極端,剛和柔只有一種而另一種絲毫沒有,和那種不剛不柔的都不可稱為文章,F(xiàn)在那些粗野的俗人和小孩子聽音樂,認為是歌聲和弦樂管樂的匯聚;假如懂音樂的人去聽,那么五音十二律,必定一一區(qū)別,耳朵一聽就能分辨清。論文的道理難道和這個有什么不同嗎?宋朝的歐陽修、曾鞏的文章,他們的文采都偏重于陰柔之美。歐陽修能取別人的長處而不時地吸收,曾鞏能避開自己的短處而不再犯。看您的文章,比較接近歐、曾二公了。人們學習寫文章,他功力所能達到的,不過是能將道理說明白,布局結構繁簡不失法度,語言典雅修潔、不蕪雜罷了。自古至今能做到這一點的,不是太多,但這還不是最好的文章。最好的文章,通于神明,人力難以達到。您說對嗎?
初秋較熱,身體好嗎?千萬保重!七月初一。
【高中語文《復魯絜非書》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書魯亮儕事》原文及譯文賞析04-14
《書魯亮儕事》的原文及譯文賞析03-22
《墨子·魯問》原文附譯文賞析12-16
高中語文《棄書捐劍》原文及譯文09-19
高中語文《投筆從戎》原文及譯文04-13
《書憤》原文及譯文04-19
高中語文《賀若弼傳》原文及譯文12-15
高中語文《記承天寺夜游》原文及譯文07-25
高中語文《送東陽馬生序》原文及譯文07-27
素書原文以及譯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