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蔡澤傳》原文與翻譯
原文:
蔡澤者,燕人也,游學干諸侯小大甚眾,不遇。去之趙,見逐。之韓、魏,遇奪釜鬲①于途,蔡澤乃西入秦。將見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澤,天下雄俊弘辯智士也。彼一見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奪君之位!狈饿侣劊谷苏僦。蔡澤入,則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見之,又倨。范雎讓之曰:“子嘗宣言欲代我相秦,寧有之乎?請聞其說!”蔡澤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吳起、越之大夫種,其卒然亦可愿與?”范雎知蔡澤之欲困己以說,復謬曰:“何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義之至之,忠之節(jié)也。是故君子以義死難,視死如歸。生而辱,不如死而榮。士固有殺身以成名,惟義之所在,雖死無所恨,何為不可哉!”蔡澤曰:“今商君、吳起、大夫種之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稱三子致功而不見德,豈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豈不期于成全邪!身與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庇谑欠饿路Q善。乃延入坐,為上客。
后數(shù)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昭王召見蔡澤,與語,大說之,拜為客卿。范雎因謝病請歸相印。昭王新說蔡澤,遂拜為秦相,東收周室。蔡澤相秦數(shù)月,人或惡之,俱誅,乃謝病歸相印,號為綱成君。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莊襄王,卒事始皇帝。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質于秦。
太史公曰:韓非子稱長袖善舞,多錢善賈,信哉是言也!蔡澤等世所謂一切辯士,然游說諸侯,至白首無所遇者,非計策之拙,所為說力少也。及羈旅入秦,取秦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強弱之勢異也。然士亦有偶合,賢者多如此子,不得盡意,豈要勝道哉!然此子不困厄,惡能激乎!(《史記范睢蔡澤列傳》)
注釋:①釜鬲:行廚炊具②三子:指商君、吳起、大夫種,他們都是功成被殺。
譯文:
蔡澤,燕國人.游學四方,向所在諸侯求取官位,(都沒有獲得機會.)到趙國,被驅逐.又前往韓,魏,在路上,所帶行廚炊具又都給別人搶去了,于是蔡澤只好向西到秦國.蔡澤準備去見秦昭王,就(用計)先派人揚言,用以激怒秦國宰相范雎,說:"燕人蔡澤,是天下見識高超,口辯厲害的智慧之人,他一拜見秦王,秦王一定會使你窘迫而(蔡澤)定會奪取你的相位."范雎聽說后,派人召蔡澤來見.蔡澤進見,卻只長揖之禮而不下拜,本來早就(惹得)范雎不高興.等到接見后,蔡澤的態(tài)度又很倨傲放肆,范雎于是責備他說:你曾經揚言要取代我做秦國宰相,難道有件事嗎請允許我聽聽你的說法!"蔡澤說:"假使像商君,吳起,大夫種那樣的結局,也可以作為祈向的愿望嗎"范雎料到蔡澤故意引用這三人之事,是要用這些說辭來堵住自己的嘴.于是就詭辯地回答說:"為什么不可以!像這三個人,本來就是仁義的極致,忠誠的標準.因此君子為保持節(jié)義可以以身殉難,視死如歸.活著而受辱沒,還不如為節(jié)義死去而榮耀.士人本來就有殺身成名的,只要仁義所在,即便死也無所怨恨,為什么不可以!"蔡澤說:"商君,吳起,大夫種作為人臣,做得對;但那些君主,卻錯了.所以,世人稱這三人盡了忠孝之功而不得好報,難道羨慕他們那樣不得好報而白死么人們建功立業(yè),難道不期望成全嗎!性命和功名都得成全的,這是最好的愿望.功名可以使后世景仰而性命卻失去的,這就次一等了;性命雖得茍全,但聲名卻蒙受污辱,這就是最下的一等了."聽到這里,范雎稱許蔡澤的話.于是請他入座,待為上賓.
過后幾天,范雎上朝,把蔡澤的情況向秦昭王作了稟報.秦昭王召見蔡澤,同他談話,大為喜悅,授予他客卿之位.范雎于是托言有病情昭王允話他歸還相印.秦召王新寵蔡澤,于是授予蔡澤宰相之位,并在他的輔佐下滅了東周.蔡澤做秦相幾個月后,有人說他的壞話,中傷他,蔡澤害怕被殺,于是就托言有病歸還相印,秦昭王封他為綱成君.在秦國十多年,奉事昭王,孝文王,莊襄王,最后奉事秦始皇.蔡澤作為秦國使者出使燕國,在燕國三年,就讓太子丹被送入秦國當了人質.
太史公評論說:韓非子稱"長袖善舞,多錢善賈".這句話說的真對啊.蔡澤等世上的'一切辯士,雖然游說諸侯,但(大都是)到了頭白也沒有入仕的機會.這并非他們的計策拙劣,而是因為游說的力度不大.等到入秦作客,取得卿相之位,功垂天下的原因,是(游說力度)強弱形勢本來就不一樣,憑藉不同罷了.辯士也有偶然遇到好機會的;天下有很多象蔡澤一樣的賢能之人,卻沒有遇到好機會,所以就不能盡展他們的才能,(這樣的事)又哪能一一數(shù)得盡呢!然而,蔡澤如果不被厄境所困,又哪能激勵自奮呢!
【《史記·蔡澤傳》原文與翻譯】相關文章:
《史記·蔡澤傳》原文及翻譯04-03
《史記·蔡澤傳》全文及譯文05-12
《史記·蔡澤傳》的閱讀答案和譯文12-23
蔡澤傳文言文翻譯04-06
宗澤傳原文及翻譯04-11
宗澤傳原文翻譯04-11
《史記·董仲舒?zhèn)鳌吩募胺g03-16
史記列女傳原文及翻譯03-09
《史記·吳起傳》原文及翻譯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