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天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
夢天原文翻譯及賞析1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dāng)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翻譯
肥水汪洋向東流,永遠(yuǎn)沒有停止的時候。早知今日凄涼,當(dāng)初真不該苦苦相思。夢里的相見總是看不清楚,趕不上看畫像更加清晰,而這種春夢也常常無奈會被山鳥的叫聲驚起。
春草還沒有長綠,我的兩鬢已成銀絲,蒼老得太快。我們離別得太久,慢慢一切傷痛都會漸漸被時光忘去?刹恢钦l,讓我朝思暮想,年年歲歲的團圓夜,這種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注釋
肥水:源出安微合肥紫蓬山,東南流經(jīng)將軍嶺,至施口入巢湖。
種相思:留下相思之情,謂當(dāng)初不應(yīng)該動情,動情后尤不該分別。
丹青:泛指圖畫,此處指畫像。
紅蓮夜:指元夕。紅蓮,指花燈。
評解
作者曾幾度客游合肥,并與一歌妓相愛。當(dāng)時的歡聚,竟成為他一生頗堪回憶的往事。在記憶中,她的形象十分鮮明。然而伊人遠(yuǎn)去,后會無期;厥淄,令人思念不已,感慨萬千。夢中相見,又被山鳥驚醒。思念之苦,真覺得“當(dāng)初不合種相思”了。愁思綿綿,猶如肥水東流,茫無盡期。誰使兩人年年元宵之夜,各自有心頭默默重溫當(dāng)年相戀的情景!詞中所流露的傷感與愁思,即是為此而發(fā)。全詞深情繾綣,纏綿哀婉。
題解
本詞是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元夕為懷念合肥戀人所作。這首記夢詞,題目是《元夕有所夢》,作于寧宗慶元三上元宵節(jié)。上片先寫對昔日戀情的悔恨,再寫夢中無法看清情人的怨恨,足見作者戀情之深熾。下片說別久傷悲以至愁白了鬢發(fā),煞拍兩句想像在元宵在放燈之夜,對方也在悲苦相思,語極沉痛。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按何淳G”,乃就正月十五元宵時節(jié)而講,早春尚寒,草木未綠;“鬢先絲”則寫詞人一夜夢醒,突然喚醒二十年前之戀情,忽而感覺到人已兩鬢斑白,青春消逝,這才發(fā)覺昔日戀情似乎已然淡漠,于是逼出“人間別久不成悲”的感慨。所謂“不成悲”者,是指久別相思,由激情外露轉(zhuǎn)向深沉內(nèi)斂,由多愁善感變?yōu)殡[忍節(jié)制,顯出一種“不成悲”的淡漠與遲鈍,實際是一種更深藏更沉郁的悲愁。全詞情致深婉空靈。
賞析一
這首《鷓鴣天·元夕有所夢》,乃姜夔為懷念身在合肥的戀人而作,作于寧宗慶元三年(1197)元宵節(jié)之時。據(jù)夏承燾先生考證,姜夔在初遇合肥戀人時,約為二十余歲,在他三十六歲這年,曾經(jīng)兩次到過合肥!敖B熙元年(1190),姜夔再客合肥,此年冬,姜夔戴雪詣石湖,授范成大以詠梅之《暗香》、《疏影》新聲兩闋,成大喜以歌妓小紅為贈。”而作此詞時,姜夔已是四十二歲,與舊戀人初遇已相隔近二十年。
上闕首句“肥水東流無盡期”,點明了當(dāng)初相戀的地方,并借水流悠悠、綿綿無盡之意,謂已相思亦是了無盡期。“當(dāng)初不合種相思”,表面上有怨極生恨的后悔之意,稱當(dāng)初就不應(yīng)該發(fā)生這段感情,然實則說,自已根本就擺脫不了這段刻骨銘心的戀情,始終被相思纏繞,太過苦惱。有李太白《秋風(fēng)詞》“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dāng)初莫相識”之感慨!皦糁形幢鹊で嘁姟眲t寫出了詞人夢中的遺憾。在夢里,戀人的面容模糊依稀,沒有畫像那般清晰。潛在地表明了詞人在這二十年里,刻未能忘戀人的樣子,時常在她的畫像前流連這樣一個事實。結(jié)句“暗里忽聞山鳥啼”沉痛已極,離別已久,又相隔遙遠(yuǎn),只能在夢中相見了,然而,這模糊不清晰的夢,竟然還被鳥啼聲驚醒。情傷若斯,痛徹心脾。
下闕起首句“春未綠、鬢先絲”,言春乍始,然發(fā)已先白;也暗寫自已二十年來,傷春如故的恒久之思!叭碎g別久不成悲”道出人間世情的悲哀。分別久了,人的情感已變得麻木不堪,再也感覺不到當(dāng)初離別時的那種銘心刻骨的痛苦了。暗合佛家“有情皆幻,有色皆空”之理。然細(xì)細(xì)想來,世情歡愛,又莫不如此,讀之心中尤覺感傷!罢l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兩句,點出主旨,收結(jié)全篇。在元夕之夜,你是否會觸景生情想起了我?而我對你的思念,你是否又能感應(yīng)到?這個問題是個天問,沒有答案,只有身在兩地的雙方各自心里明白。由此推求出,這段戀情在元夕之夜的花燈會,曾有過甜蜜地回憶。在這一特定的時刻,能夠引發(fā)彼此的回憶和相思。
東坡云:“言有盡而意無窮者,天下之至言也!痹撛~情境深永,含而不露,其意可神會,無法以言語盡達(dá),心有戚戚者,自會其中之意。
賞析二
據(jù)夏承燾先生《姜白石編年箋!房甲C,作者年輕時在合肥與戀人相識相愛,此后為生計四處飄泊,與戀人離多聚少。但詞人終生思念情人,詞中時有所涉。這首詞是透露戀人信息和相戀時地最為顯豁的一首。上片寫因思而夢,醒來慨嘆夢境依稀,識認(rèn)戀人面貌不清;又夢境短暫,才相遇卻被山鳥啼醒。下片由元夕春至換意,寫出歲月蹉跎之嘆!叭碎g別久不成悲”又出新意,反折而出。全詞空靈蘊藉,耐人咀嚼。
夢天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
玉輪軋露濕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翻譯
譯文
天色凄清,老兔寒蟾正低聲嗚咽,月光斜照,半開的云樓粉壁慘白。玉輪軋著露水沾濕了團圍的光影,桂花巷陌欣逢那身帶鸞佩的仙娥。俯視三座神山之下茫茫滄海桑田,世間千年變幻無常猶如急奔駿馬。遙望中國九州宛然九點煙塵浮動,那一片海水清淺像是從杯中傾瀉。
注釋
夢天:夢游天上。
老兔寒蟾:神話傳說中住在月宮里的動物。詩人想象自己在月宮中桂花飄香的路上遇到了仙女。
三山: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萊、方丈、瀛洲。這里卻指東海上的三座山。
齊州:中州,即中國!渡袝び碡暋费灾袊芯胖。這兩句說在月宮俯瞰中國,九州小得就像九個模糊的小點,而大海小得就像一杯水。
泓:量詞,指清水一道或一片
賞析
浪漫主義詩歌的突出特點是想象奇特。此詩寫夢游月宮的情景,前四句寫在月宮之所見;后四句寫在月宮看人世的感覺。詩人的用意,主要不在于對月宮仙境的神往,而在于從非現(xiàn)實的世界冷眼反觀現(xiàn)世,從而揭示人生短暫,世事無常的道理!独铋L吉集》引黎簡的話說:“論長吉每道是鬼才,而其為仙語,乃李白所不及。九州二句妙有千古!薄短圃娍臁吩u價說:“命題奇創(chuàng)。詩中句句是天,亦句句是夢,正不知夢在天中耶?天在夢中耶?是何等胸襟眼界,有如此手筆!”
在這首詩中,詩人夢中上天,下望人間,也許是有過這種夢境,也許純?nèi)皇抢寺髁x的構(gòu)想。
開頭四句,描寫夢中上天。第一句“老兔寒蟾泣天色”是說,古代傳說,月里住著玉兔和蟾蜍。句中的“老兔寒蟾”指的便是月亮。幽冷的月夜,陰云四合,空中飄灑下來一陣凍雨,仿佛是月里玉兔寒蟾在哭泣似的。第二句“云樓半開壁斜白”是說,雨飄灑了一陣,又停住了,云層裂開,幻成了一座高聳的樓閣;月亮從云縫里穿出來,光芒射在云塊上,顯出了白色的輪廓,有如屋墻受到月光斜射一樣。第三句“玉輪軋露濕團光”是說,下雨以后,水氣未散,天空充滿了很小的水點子。玉輪似的月亮在水汽上面輾過,它所發(fā)出的一團光都給打濕了。以上三句,都是詩人夢里漫游天空所見的景色。第四句則寫詩人自己進(jìn)入了月宮!胞[佩”是雕著鸞鳳的玉佩,這里代指仙女。這句是說:在桂花飄香的月宮小路上,詩人和一群仙女遇上了。這四句,開頭是看見了月亮;轉(zhuǎn)眼就是云霧四合,細(xì)雨飄飄;然后又看到云層裂開,月色皎潔;然后詩人飄然走進(jìn)了月宮;層次分明,步步深入。
下面四句,又可以分作兩段!包S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笔菍懺娙送膳恼勗。這兩句可能就是仙女說出來的。“黃塵清水”,換句常見的話就是“滄海桑田”:“三山”原指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這里卻是指東海上的三座山。它原來有一段典故。葛洪的《神仙傳》記載說:仙女麻姑有一回對王方平說:“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于往日會時略半耳。豈將復(fù)為陵陸乎?”這就是說,人間的滄海桑田,變化很快!吧街蟹狡呷,世上已千年”,古人往往以為“神仙境界”就是這樣,所以詩人以為,人們到了月宮,回過頭來看人世,就會看出“千年如走馬”的迅速變化了。
最后兩句,是詩人“回頭下望人寰處”所見的景色!褒R州”指中國。中國古代分為九州,所以詩人感覺得大地上的九州有如九點“煙塵”!耙汇钡扔谝煌羲@是形容東海之小如同一杯水被打翻了一樣。這四句,詩人盡情馳騁幻想,仿佛他真已飛入月宮,看到大地上的時間流駛和景物的渺小。浪漫主義的色彩是很濃厚的。
李賀在這首詩里,通過夢游月宮,描寫天上仙境,以排遣個人苦悶。天上眾多仙女在清幽的環(huán)境中,你來我往,過著一種寧靜的生活。而俯視人間,時間是那樣短促,空間是那樣渺小,寄寓了詩人對人事滄桑的深沉感慨,表現(xiàn)出冷眼看待現(xiàn)實的態(tài)度。想象豐富,構(gòu)思奇妙,用比新穎,體現(xiàn)了李賀詩歌變幻怪譎的藝術(shù)特色。
夢天原文翻譯及賞析3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宋朝 姜夔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dāng)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沉 同:沈)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譯文
肥水汪洋向東流,永遠(yuǎn)沒有停止的時候。早知今日凄涼,當(dāng)初真不該動情。夢里相見時還趕不上看畫像清晰,而這種好夢也常常無奈會被山鳥的叫聲驚起。
春草還沒有長綠,我的兩鬢已成銀絲。離別的時間太久,慢慢一切傷痛都會漸漸被時光抹去?刹恢钦l,讓我在這元夕朝思暮想,這種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注釋
鷓鴣天:詞牌名,據(jù)傳詞名取自鄭隅詩“春游雞鹿塞,家在鷓鴣天”,又稱“思越人”“剪朝霞”“驪歌一疊”“醉梅花”“思佳客”。雙調(diào),上片四句,押三平韻,二十八字,下片五句,押三平韻,二十七字,共五十五字。上片第三、四句及下片兩個三字句多用對仗,用“大石調(diào)”。
元夕:舊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
肥水:源出安徽合肥紫蓬山,東南流經(jīng)將軍嶺,至施口入巢湖。
種相思:留下相思之情,謂當(dāng)初不應(yīng)該動情,動情后尤不該分別。
丹青:泛指圖畫,此處指畫像。
紅蓮夜:指元夕。紅蓮,指花燈。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賞析一
據(jù)夏承燾先生《姜白石編年箋!房甲C,作者年輕時在合肥與戀人相識相愛,此后為生計四處飄泊,與戀人離多聚少。但詞人終生思念情人,詞中時有所涉。這首詞是透露戀人信息和相戀時地最為顯豁的一首。上片寫因思而夢,醒來慨嘆夢境依稀,識認(rèn)戀人面貌不清;又夢境短暫,才相遇卻被山鳥啼醒。下片由元夕春至換意,寫出歲月蹉跎之嘆!叭碎g別久不成悲”又出新意,反折而出。全詞空靈蘊藉,耐人咀嚼。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賞析二
這是透露戀人信息和相戀時地非常顯豁的詞作。上片先寫對昔日戀情的悔恨,再寫夢中無法看清情人的怨恨,足見作者戀情之深熾;下片說久別傷悲以至愁白了鬢發(fā),煞拍兩句想像在元宵在放燈之夜,對方也在悲苦相思,語極沉痛。全詞意境空靈蘊藉,語言自然清勁,耐人咀嚼。
頭兩句揭示夢的原因,首句以想象中的肥水起興,興中含比。肥水分東、西兩支,這里指東流經(jīng)合肥入巢湖的一支。明點“肥水”,不但交待了這段情緣的發(fā)生地,而且將詞人拉入到遙遠(yuǎn)的沉思。映現(xiàn)在詞人腦海中的,不僅有肥水悠悠向東流的形象,且有與合肥情事有關(guān)的一系列或溫馨或痛苦的回憶。東流無盡期的肥水,在這里既象是悠悠流逝的歲月的象征,又象是在漫長歲月中無窮無盡的相思和眷戀的象征,起興自然而意蘊豐富。正因為這段情緣帶來的是無窮無盡的痛苦思念,所以次句筆調(diào)一轉(zhuǎn)翻怨當(dāng)初不該種下這段相思情緣。
“當(dāng)初不合種相思”中的“種”字用得精妙無比。相思子是相思樹的果實,故由相思而聯(lián)想到相思樹,又由樹引出“種”字。它不但賦予抽象的相思以形象感,而且暗示出它的與時俱增、無法消除、在心田中種下刻骨鏤心的長恨。正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心頭,又上眉頭!保ɡ钋逭眨安缓稀倍,出語峭勁拗折,貌似悔種前緣,實為更有力地表現(xiàn)這種相思的真摯深沉和它對心靈的長期痛苦折磨。
“夢中未比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比膬删淝蓄}內(nèi)“有所夢”,分寫夢中與夢醒?坦窍嗨,遂致入夢,但由于長期睽隔,夢中所見伊人的形象也恍惚迷離,覺得還不如丹青圖畫所顯現(xiàn)的更為真切。細(xì)味此句,似是作者藏有舊日情人的畫像,平日相思時每常展玩,但總嫌不如面對伊人之真切,及至夢見伊人,卻又覺得夢中形象不如丹青的`鮮明。意思翻進(jìn)一層形成更深的朦朧意蘊。下句在語言上與上句對仗,意思則又翻進(jìn)一層,說夢境迷蒙中,忽然聽到山鳥的啼鳴聲,驚醒幻夢,遂使這“未比丹青見”的形象也消失無蹤無處尋覓了。如果說,上句是夢中的遺憾,下句便是夢醒后的惆悵。與所思者睽隔時間之長,空間之遠(yuǎn),相見只期于夢中,但連這樣不甚真切的夢也做不長,其情何堪?上片至此煞住,而“相思”、“夢見”,意脈不斷,下片從另一角度再深入來寫,抒發(fā)夢醒后的感受。
換頭“春未綠”關(guān)合元夕,開春換歲,又過一年,而春郊尚未綠遍,仍是春寒料峭:“鬢先絲”說自己輾轉(zhuǎn)江湖,蹉跎歲月雙鬢已斑斑如霜,縱有芳春可賞,其奈老何!兩句為流水對,語取對照,情抱奇悲,造意奇絕。
“人間別久不成悲”句則是全詞感情的凝聚點,飽含著深刻的人生體驗和深沉的悲慨。真正深摯的愛情,總是隨著歲月的積累而將記憶的年輪刻得更多更深,但在表面上,這種深入骨髓的相思卻并不常表現(xiàn)為熱烈的爆發(fā)和強烈的外在悲痛,而是象在地底運行的巖漿,在平靜甚至是冷漠的外表下潛行著熾熱的激流。又象是地表之下的地下河,深處奔涌激蕩,外表卻不易覺察。特別是由于年深歲久,年年重復(fù)的相思和傷痛已經(jīng)逐漸使感覺的神經(jīng)末梢變得有些遲鈍和麻木,心田中的悲哀也積累沉淀得太多太重,裹上了一層不易觸動的外膜,在這種情況下,就連自己也仿佛意識不到內(nèi)心深處潛藏的悲哀了。
“多情卻似總無情”(杜牧《贈別二首》),這“不成悲”的表象正更深刻地反映了內(nèi)心的深切悲痛。而當(dāng)作者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時,悲痛的感情不免更進(jìn)一層。詞人在幾天前寫過的一首同調(diào)作品中有“少年情事老來悲”,正與此同。這是久經(jīng)感情磨難的中年人更加深沉內(nèi)含、也更富于悲劇色彩的感情狀態(tài)。在這種以近乎麻木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刻骨銘心的傷痛面前,青年男女的卿卿我我、纏綿悱惻便不免顯得浮淺了。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奔t蓮夜,指元宵燈節(jié),紅蓮指燈節(jié)的花燈。歐陽修《驀山溪·元夕》:“剪紅蓮滿城開遍”,周邦彥《解語花。元宵》:“露浥紅蓮,燈市花相射”,均可證。歇拍以兩地相思、心心相知作結(jié)。與李清照“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相同!皻q歲”照應(yīng)首句“無盡”。這里特提“紅蓮夜”,似不僅為切題,也不僅由于元宵佳節(jié)容易觸動團圓的聯(lián)想,恐怕和往日的情緣有關(guān)。古代元宵燈節(jié),士女縱賞,正是青年男女結(jié)交定情的良宵,歐陽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柳永的《迎新春》可以幫助理解這一點。
因此年年此夜,遂倍加思念,以至“有所夢”了。說“沉吟”而不說“相思”,不僅為避免重復(fù),更因“沉吟”一詞帶有低頭沉思默想的感性形象,頗有李商隱“月吟應(yīng)覺月光寒”的意境!案髯灾,既是說彼此都知道雙方在互相懷念,又是說這種兩地相思的況味(無論是溫馨甜美的回憶還是長期別離的痛苦)只有彼此心知。兩句用“誰教”提起,似問似慨,如泣如訴,象是怨恨某種不可知的力量使雙方永遠(yuǎn)睽隔,又象是自怨情癡不能泯滅相思。正是“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fēng)與月!保W陽修《玉樓春》)在深沉刻至的“人間別久不成悲”句之后,用“誰教”二句作結(jié),這是一句提空描寫,變實為虛、化人為物,詞的韻味顯得悠長深厚,含蘊空靈。
情詞的傳統(tǒng)風(fēng)格偏于柔婉軟媚,這首詞卻以清健之筆來寫刻骨銘心的深情,別具一種峭拔雋永的情韻。全篇除“紅蓮”一詞由于關(guān)合愛情而較艷麗外,都是用經(jīng)過錘煉而自然清勁的語言,可謂洗凈鉛華。詞的內(nèi)容意境也特別空靈蘊藉,純粹抒情,絲毫不及這段情緣的具體情事。所謂“意愈切而詞愈微”,“感慨全在虛處”,正是此詞的特點。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賞析三
這首《鷓鴣天·元夕有所夢》,乃姜夔為懷念身在合肥的戀人而作,作于寧宗慶元三年(1197)元宵節(jié)之時。據(jù)夏承燾先生考證,姜夔在初遇合肥戀人時,約為二十余歲,在他三十六歲這年,曾經(jīng)兩次到過合肥!敖B熙元年(1190),姜夔再客合肥,此年冬,姜夔戴雪詣石湖,授范成大以詠梅之《暗香》、《疏影》新聲兩闋,成大喜以歌妓小紅為贈!倍鞔嗽~時,姜夔已是四十二歲,與舊戀人初遇已相隔近二十年。
上闕首句“肥水東流無盡期”,點明了當(dāng)初相戀的地方,并借水流悠悠、綿綿無盡之意,謂已相思亦是了無盡期!爱(dāng)初不合種相思”,表面上有怨極生恨的后悔之意,稱當(dāng)初就不應(yīng)該發(fā)生這段感情,然實則說,自已根本就擺脫不了這段刻骨銘心的戀情,始終被相思纏繞,太過苦惱。有李太白《秋風(fēng)詞》“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dāng)初莫相識”之感慨。“夢中未比丹青見”則寫出了詞人夢中的遺憾。在夢里,戀人的面容模糊依稀,沒有畫像那般清晰。潛在地表明了詞人在這二十年里,刻未能忘戀人的樣子,時常在她的畫像前流連這樣一個事實。結(jié)句“暗里忽聞山鳥啼”沉痛已極,離別已久,又相隔遙遠(yuǎn),只能在夢中相見了,然而,這模糊不清晰的夢,竟然還被鳥啼聲驚醒。情傷若斯,痛徹心脾。
下闕起首句“春未綠、鬢先絲”,言春乍始,然發(fā)已先白;也暗寫自已二十年來,傷春如故的恒久之思。“人間別久不成悲”道出人間世情的悲哀。分別久了,人的情感已變得麻木不堪,再也感覺不到當(dāng)初離別時的那種銘心刻骨的痛苦了。暗合佛家“有情皆幻,有色皆空”之理。然細(xì)細(xì)想來,世情歡愛,又莫不如此,讀之心中尤覺感傷!罢l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兩句,點出主旨,收結(jié)全篇。在元夕之夜,你是否會觸景生情想起了我?而我對你的思念,你是否又能感應(yīng)到?這個問題是個天問,沒有答案,只有身在兩地的雙方各自心里明白。由此推求出,這段戀情在元夕之夜的花燈會,曾有過甜蜜地回憶。在這一特定的時刻,能夠引發(fā)彼此的回憶和相思。
東坡云:“言有盡而意無窮者,天下之至言也。”該詞情境深永,含而不露,其意可神會,無法以言語盡達(dá),心有戚戚者,自會其中之意。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評解
作者曾幾度客游合肥,并與一歌妓相愛。當(dāng)時的歡聚,竟成為他一生頗堪回憶的往事。在記憶中,她的形象十分鮮明。然而伊人遠(yuǎn)去,后會無期;厥淄,令人思念不已,感慨萬千。夢中相見,又被山鳥驚醒。思念之苦,真覺得“當(dāng)初不合種相思”了。愁思綿綿,猶如肥水東流,茫無盡期。誰使兩人年年元宵之夜,各自有心頭默默重溫當(dāng)年相戀的情景!詞中所流露的傷感與愁思,即是為此而發(fā)。全詞深情繾綣,纏綿哀婉。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是姜夔為懷念身在合肥的戀人而作,作于公元1197年(宋寧宗慶元三年)元宵節(jié)之時。據(jù)現(xiàn)代詞學(xué)家夏承燾考證,姜夔在初遇合肥戀人時,約為二十余歲,在他三十六歲這年,曾經(jīng)兩次到過合肥。“公元1190年(紹熙元年),姜夔再客合肥,此年冬,姜夔戴雪詣石湖,授范成大以詠梅之《暗香》《疏影》新聲兩闋,成大喜以歌妓小紅為贈!倍鞔嗽~時,姜夔已是四十二歲,與舊戀人初遇已相隔近二十年。
【夢天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相關(guān)文章:
曉夢原文翻譯及賞析03-10
李賀夢天原文及翻譯10-17
夢李白·其一原文翻譯及賞析08-21
沁園春·夢孚若原文翻譯及賞析08-19
鷓鴣天·桂花原文、翻譯及賞析03-23
蘇軾《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03-11
黃庭堅《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03-10
天末懷李白原文翻譯及賞析07-16
《天末懷李白》原文及翻譯賞析02-23
蒼梧謠·天原文翻譯及賞析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