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xué)習(xí)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1
田家
舊谷行將盡,良苗未可希。
老年方愛粥,卒歲且無衣。
雀乳青苔井,雞鳴白板扉。
柴車駕羸牸,草屩牧豪豨。
多雨紅榴折,新秋綠芋肥。
餉田桑下憩,旁舍草中歸。
住處名愚谷,何煩問是非。
古詩簡介
《田家》是唐代詩人王維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此詩描寫了田家的生活狀況和情景。前四句寫田家的缺吃少穿!叭溉椤本湟韵,作者攝取雀、雞、羸牸、豪豨、牧童、農(nóng)夫等各自的動態(tài)入詩,寫所見田夫的辛勤,再以“紅榴”“綠芋”二句概括田夫順應(yīng)自然,過著自然之樂的日子的情況。結(jié)聯(lián)流露出對農(nóng)民的同情和對時政的不滿。全詩語言平易自然,給人以明快清新之感。
注釋
、判袑ⅲ杭磳ⅰ
、屏济缥纯上#禾锢锏那f稼還不能指望上。希:希望,這里是指望的意思。
、抢夏攴綈壑啵豪夏耆诉B粥都舍不得吃。方:正。愛:吝惜,舍不得。
⑷雀乳青苔井:雀兒在長著青苔的井邊洞穴中孵化小鳥。乳:生子,這里是孵化小鳥。
、砂装屐椋何瓷嫌推岬拈T。
、寿鸂迹▃ì):瘦弱的母牛。
、瞬輰郑╦uē)牧豪豨(xī):牧童穿著草鞋放牧著健壯的肥豬。屩:草鞋。豪豨:古書上稱健壯的肥豬。
、陶郏赫蹟,這里是落下的意思。
、团陨岵葜袣w:意思是直到傍晚才從田地里歸家。旁:同“傍”。
、斡薰龋杭从薰。相傳在今山東臨淄西!墩f苑·政理篇》記載:齊桓公逐鹿到一個山谷中,見一老翁,就問這個山谷叫什么名字,那老翁回答說:“這個山谷叫愚公谷”。
、虾螣涸趺锤覠﹦。謙詞。用“何煩”常表示委婉地否定。
賞析/鑒賞
此詩描寫了田家的生活狀況和情景,田家的生活無疑是清苦的,少食無衣,瘦牛破車,穿著草鞋放牧,披星戴月勞動,卻又有其自身的樂趣。中五聯(lián)對仗,意象映對,色彩豐富。末兩句以典作結(jié),雖流露出對農(nóng)民的同情和對時政的不滿,語含憤懣,卻依然透出詩人超世隱居的閑情逸致。全詩語言平易自然,給人以明快清新之感。
作者簡介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遂為河?xùn)|人。開元(唐玄宗年號,公元713—741年)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后,降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yōu)游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2
田家
綠桑高下映平川,賽罷田神笑語喧。
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
古詩簡介
《田家》是北宋文學(xué)家歐陽修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這首詩主要寫的是農(nóng)村社日祭祀田神,以祈豐年的情景。這首詩的前兩句,從農(nóng)村的環(huán)境概貌寫到田家的歡聲笑語;詩的后兩句,從鳩鳴雨歇寫到日上花繁。結(jié)句一個“繁”字,表現(xiàn)了春雨后農(nóng)村生機勃勃的興旺景象。全詩語言清新自然,以輕快的筆調(diào),寫出農(nóng)家生活的樂趣。
翻譯/譯文
高高低低綠桑樹映照平川,社日祭神歌舞后笑語喧天。
林外鵓鴣聲聲叫小雨初停,屋頭紅日送春暖杏花正鮮。
注釋
平川:寬闊平坦的陸地。
賽神:又叫“賽社”,以酬謝神靈。田神:農(nóng)神。喧:喧鬧。
鳴鳩:即斑鳩。
初日:初升的太陽。
綠桑高下:形容桑樹高低錯落。
賽罷田神:指春祭。
笑語喧:喧-噪雜,熱鬧。
鳩:一種小鳥。
屋頭:宅邊,房前屋后。
初日:雨后剛出的太陽。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為作者慶歷七年(1047)春在滁州看到農(nóng)民在結(jié)束祭神活動后互相嬉笑的熱鬧場景,洋溢著歡快氣氛時所作。
賞析/鑒賞
詩人以細致的筆觸,描繪出了江南地區(qū)農(nóng)村的一派自然春光。江南的農(nóng)村岡巒起伏,竹籬茅舍錯落地散布在山岡下面。前面是一派平展的稻田.桑樹高高低低地就栽在屋前屋后,春天來了,桑樹長出了鮮嫩的綠葉,掩映在平川之間。春耕開始時,按風(fēng)俗要向田神祈禱豐年。農(nóng)村的男女老少看完了獻祭田神的歌舞以后,帶著歡快的情緒回到家里。到處洋溢著春天的歡樂。
在下半首中,詩人集中地描寫了春天的景色。江南的春天經(jīng)常會下夜雨,早晨雨停了,陽光照著濕漉漉的新枝嫩葉,顯得特別青翠。鵓鴣鳥在樹上咕咕地叫起來。果然,不一會兒太陽就從東邊屋脊上升了起來。墻頭的杏花經(jīng)過夜雨的滋潤,盛開得更加燦爛,給村莊裝點著絢麗的春光。一幅生動的農(nóng)村自然圖景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作者簡介
歐陽修,北宋仁宗時儒學(xué)家、作家、官員,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文忠,中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曾繼包拯接任開封府尹,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四歲喪父,由其母鄭氏教養(yǎng)。勤學(xué)聰穎,家貧買不起文具,便“以荻畫地”。天圣年間中進士,官館閣?保蛑毖哉撌沦H知夷陵。慶歷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xué)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晚年隱居穎州的歐陽修自號六一居士。六一乃指珍藏的書本一萬卷,三代以來的金石遺文共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與自己一老翁也。
《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3
題諸葛谼田家壁
晚度孔明谼,林間訪老農(nóng)。
行沖落葉徑,坐聽隔江鐘。
後舍燈猶織,前溪水自舂。
無多游宦興,卜隱幸相容。
古詩簡介
《題諸葛谼田家壁》是宋代詩人賀鑄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中首聯(lián)點明時間地點及造訪對象;頷聯(lián)描寫行蹤,先是步履匆匆,然后在田家停留彌久;頸聯(lián)描寫寫農(nóng)家生活的勤勞、樸素,尤為清新曉暢;尾聯(lián)表示對游宦已興趣淡漠,希望能在此歸隱。詩中描繪了農(nóng)村的晚景,反映了詩人厭倦官場,希望歸隱的思想。全詩風(fēng)格平淡,用語直樸,與所表現(xiàn)的情感相一致。
翻譯/譯文
黃昏時我越過諸葛亮谼,迎落葉沿小路策馬匆匆。
歇腳在山林間尋訪老農(nóng),客座邊聞聽得隔江晚鐘。
后屋里燈猶亮農(nóng)婦在紡織,前溪上水推碓無人自舂。
我早已沒多少游宦興致,來隱居希望您能夠相容。
注釋
諸葛谼(hóng):地名,在烏江北八十里,與江南石頭城相望,因諸葛亮而得名。谼:深溝、大谷。
隔江鐘:江對岸寺院里傳來的鐘聲。
燈猶織:燈光交織,形容燈很密。
水自舂(chōng):指水碓,以水作動力的舂米設(shè)備。
游宦(huàn)興:做官的興趣。
卜隱:擇地隱居。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元祐三年(1088年),時詩人任和州管界巡檢。詩人路過諸葛谼時,便寫下這首詩,以記錄夜訪農(nóng)家的經(jīng)過及其感受。
賞析/鑒賞
詩一開頭“晚度孔明谼,林間訪老農(nóng)。”就點明了訪問的時間、地點和被訪的對象。詩的第二句已點明“訪”字。既然是“訪”,就會有一主一賓,有賓主間過從的場面,這是題中應(yīng)有之義。但詩人另出手眼,把賓主間過從的場面統(tǒng)統(tǒng)隱到幕后,只讓自己在舞臺前獨步,寫自己的所行、所見、所言。“夜訪”在詩里不過是提供背景的過場,詩人著意要讓讀者傾聽的,是他自己潛思默運多時的心聲。詩人以“行沖落葉徑”寫夜訪之始。所訪的農(nóng)戶既座落在“林間”,故有“落葉”的小“徑”,而行人步履急促,愈見行色匆匆,又照應(yīng)了首句的“晚度”。一個“沖”字,把行人發(fā)現(xiàn)歸宿之前、之后的焦灼和興奮之情,形象地表現(xiàn)了出來。這個蟄居在深林之中的莊戶人家,對于詩人還別有一種特殊的感召力,所以詩人要像當年陶淵明歸田園時那樣,“乃瞻衡宇,載欣載奔”了。
從“行沖”到“坐聽”,已相隔了一個較長的時間。詩人遙隔大江,能聽到從對岸傳來的鐘聲,這正是萬籟俱寂的夜深時分。唐人張繼《楓橋夜泊》中的:“夜半鐘聲到客船”正是這一句的出處!案艚姟焙汀奥淙~徑”,一寫聽覺,一寫視覺,不僅形象上富有變化,而且在暗示不同的時間方面又各具典型性。入暮時分,物色依稀,需細細共認道路,故有“落葉徑”之所見;夜深人靜,唯有聽覺最為敏感,故有“隔江鐘”所聞。而從“行沖”到“坐聽”,又寫出了心緒由騷動不寧歸于從容怡悅的變化:前者撩亂,一如那落葉紛披;后者寧靜,恰似那鐘鳴悠悠,這種心緒的變化,離不開主人家熱誠的款待、周到的安排、貼心的`話語,詩人雖不著一語,卻都歷歷可見,這里,無論是物色的選擇、敘事的熔裁,還是情景的交融,都可見詩人的匠心獨運之處。
這深夜回蕩在江空上的鐘聲,使詩人起了悠悠之想。夜本來是宜于靜思的,鐘聲更賦予了周圍的一切以深永的意義。詩人如同從中領(lǐng)悟到了什么,眼前這普通的農(nóng)舍,不止是游子的暫時棲息之所,也向詩人昭示了人生的歸宿。燈下夜織,水碾舂米,這些極平凡的畫面,此刻卻十分富有魅力。它們喚醒了詩人內(nèi)心的企求,一種類似陶淵明“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式的體認。夜半猶織,固然勞苦;水流自舂,卻隨性自得。詩人在顧盼之間,透露了長期蘊積在心頭的隱衷?梢姡@首詩頸聯(lián)中所寫的“織”“舂”,既是實寫田家秋作的場景,又象征了詩人心所向往的歸隱的生活方式。詩人是情不自禁地把他心目中理想化的圖景,投射到現(xiàn)實中普通的流水人家上來了。
尾聯(lián)言自己本來就無心遠離家鄉(xiāng)去做那個芝麻官,現(xiàn)在看此地環(huán)境是如此靜謐,民心是如此純樸,真想選擇這導(dǎo)作為隱棲之地,不必到任所去了。詩的末兩句明言詩人倦于宦游、企望歸隱的意愿。然而僅此還不足以言詩。詩人的任務(wù)不在交代事情的本末,而在寫出他一層一層的感情活動來。因而,一次可能是尋常的訪問,在詩人筆下也會成為觀照內(nèi)心波瀾的契機,在平平無奇的素材之中,蘊蓄著深長雋永的詩味。
這首詩平淡的風(fēng)格,和詩人所要表現(xiàn)的、對返璞歸真的退隱生活的歆羨和向往,吻合無間。
《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4
田家·南山嘗種豆
南山嘗種豆,碎莢落風(fēng)雨。
空收一束萁,無物充煎釜。
古詩簡介
《田家》是宋代詩人梅堯臣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前兩句寫農(nóng)民辛勤一年耕作最后卻被風(fēng)雨侵蝕,后兩句寫農(nóng)民收割時只有豆桿,顆粒無收,無物充饑。全詩采用敘事的方式,有條有理、通俗自然的表現(xiàn)出當時農(nóng)民生活的悲慘狀況,表達了詩人勞心民力、民生的拳拳愛國之情。
翻譯/譯文
曾在南山下種豆,卻被風(fēng)雨打落。
辛苦一場,收到的只是一把豆稈,用什么充饑呢!
注釋
1、南山:虛擬地名。
2、碎:細。
3、莢:豆角。
4、空:只。
5、萁(qí):豆秸,豆稈子。
6、釜(fǔ):鍋。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宋景祐三年(1036),梅堯臣時任建德(今屬浙江)知縣。在任職期間詩人常深入民間,見諸多慘狀,內(nèi)心深處感受到了底層勞動人民的苦痛悲愁,故作此詩。
賞析/鑒賞
前兩句寫農(nóng)民在南山種豆,風(fēng)雨打碎了豆角。“南山嘗種豆,碎莢落風(fēng)雨”,詩人選取“種豆”的一個情景,從而說明農(nóng)民的困苦。詩中沒有寫農(nóng)民如何精心照管種下的莊稼。但從快要收割時,一場大暴風(fēng)雨把成熟的豆子全部打壞了的描寫中,可以肯定,農(nóng)民起早摸黑,澆水施肥,鋤草松土,終于使豆子長勢良好,豐收在望?墒,天有不測風(fēng)云,一場風(fēng)雨,把豆子沖爛。這兩句詩人把農(nóng)民的悲慘情狀描寫的淋漓盡致。
后兩句寫農(nóng)民收回一束豆莖后,可鍋里無物可煎!翱帐找皇,無物充煎釜”,辛勤勞動的果實被自然災(zāi)害毀壞,農(nóng)民們毫無辦法,只能收回一束豆桿,不能當飯吃,只能當柴燒,則又要忍饑挨餓。
全詩緊湊自然,先寫種豆,再寫受災(zāi),顆粒無收,最后寫無飯可吃,悲慘之極。詩人用同情的口吻寫出全過程,從而喚起人們的共鳴。
名家點評
當代作家馬天牧《古詩行旅》:“全詩都是敘述,平白自然!
《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5
田家
雞鳴人當行,犬鳴人當歸。
秋來公事急,出處不待時。
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
人言田家樂,爾苦人得知。
翻譯
凌晨雞嗚時人當出行,日落犬吠時人當回歸。
秋來官家勞役逼得急,不分白天黑夜不定時。
昨夜大雨積水達三尺,鍋灶底下淤積一層泥
人們常說田家生活樂,田家苦難你們哪得知。
注釋
公事:指為公家(官府)服徭役。
不待時:不按時。
爾:你,你們,指田家。
賞析
在封建社會里,賦稅和徭役是地主階級政權(quán)殘酷剝削農(nóng)民的兩種基本形式。詩人作首詩揭露繁重的勞役給農(nóng)民帶來的痛苦。
這首詩在主題上沒有逸出元、白“新樂府詩”范圍,也是為農(nóng)民的悲慘生活狀況呼吁。由于陳師道的生活比較接近人民,他對于農(nóng)民生活的描寫更具有震撼力!半u鳴人當行,犬鳴人當歸”看似寫農(nóng)村習(xí)俗。農(nóng)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雞嗚動身;歸來驚動村里的看家狗。這似乎是一幅農(nóng)村風(fēng)俗畫。然而兩個“當”字點題了:本當應(yīng)當這樣,可是由于最近“公事”催促太急,農(nóng)民已經(jīng)不能按時出入了。
“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中的“三尺”是夸張,形容雨特別大。農(nóng)民種莊稼有兩怕,一怕干旱,二怕洪澇!叭哂辍睂儆谔卮蟊┯,足以引發(fā)一場洪水。詩中沒有寫洪水肆虐,卻抓住生活的一個細節(jié):燒飯用的灶,下面聚集著淤泥一一完全損壞了。屋漏沖倒了灶臺,洪水卷來了泥沙。詩人沒有說明,但已經(jīng)暗示災(zāi)害十分嚴重。這一家人不能夠?qū)Ω稙?zāi)荒。他們家的糧食可能沒有剩余,他們無法修復(fù)被雨水毀壞的房子!叭搜蕴锛覙。爾苦人得知!痹娙擞眠@兩句作了回答。不了解農(nóng)民疾苦的官員眼中總有一幅“田家樂”的幻象,而農(nóng)家的重重苦難卻沒人知道。
《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6
田家·晝出耘田夜織麻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
古詩簡介
《田家》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以樸素淺進的語言,熱情地贊頌了農(nóng)村少年兒童熱愛勞動的美好品質(zhì)。
翻譯/譯文
白天去田里辛勤耕種,晚上回來還要織麻布,村里的年輕人各自都得擔負起家庭的重擔;
天真還未懂事的小孩還沒學(xué)會如何去幫助耕種和織布,但也會在桑樹下面學(xué)起了種瓜。
注釋
耘田:田間除草;
績麻:搓麻線;
賞析/鑒賞
上半首寫"村莊兒女"晝耕夜績的勞動生活,贊揚他們年紀雖輕,卻早已"當家",挑起了生活的重擔,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泥土氣息。后半首通過細節(jié)描繪,把從小熱愛勞動而又天真爛漫的農(nóng)村兒童形象刻劃了出來,既生動又富有生活情趣,給全詩增添了活潑輕松的氣氛。
上半首寫"村莊兒女"晝耕夜績的勞動生活,贊揚他們年紀雖輕,卻早已"當家",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后半首通過細節(jié)描繪,把從小熱愛勞動而又天真爛漫的農(nóng)村兒童形象刻劃了出來,既生動又富有生活情趣。
《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7
詠田家、傷田家原文: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翻譯:
二月里蠶兒剛剛出子,就早早的賣掉了一年的新絲,五月里秧苗還在地里,又早早的賣去了一年的新谷。只顧醫(yī)治眼下的毒瘡,也只有剜去自己心上的肉。我但愿君王的心啊,能夠變成一支光明的蠟燭。不要再去照亮那穿著綾羅綢緞的富貴人家的筵席,而只是來照看照看這無衣無食的逃亡莊戶的茅屋。
賞析:
《詠田家》是聶夷中的代表作,也是晚唐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藝術(shù)佳品。詩中運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和鮮明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憤怒地控訴了形形色色的高利貸給唐末農(nóng)民所帶來的深重苦難,表達了詩人對廣大農(nóng)民的深厚同情。此詩問世后,深受唐末統(tǒng)治者重視。據(jù)《資治通鑒》卷載,宰相馮道向后唐皇帝李嗣源述說農(nóng)民痛苦之時,就在朝堂上誦讀了這首詩。
詩的前四句為第一層,主要描寫殘酷的高利貸剝削給廣大農(nóng)民所帶來的剜心割肉般的痛楚。“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寫出了農(nóng)民在青黃不接之時被迫借貸的悲慘境地。二月還未著手養(yǎng)蠶,五月稻子尚處青苗期,然而,貧苦的農(nóng)民迫于生計,為濟燃眉之急,竟不得不以未來的新絲、新谷作抵押,借上“驢打滾”的高利貸!岸薄ⅰ拔濉痹聵O言時間之早,這么早就背上閻王債,足以說明農(nóng)民已到了山窮水盡、骨枯髓干的地步!百u”、“糶”狀其只出不入,深刻反映了農(nóng)民的辛酸血淚和無比痛苦。“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兩句,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出高利貸吮血噬骨的殘酷剝削本質(zhì)。剜卻性命攸關(guān)的“心頭肉”以療眼前毒瘡,是迫不得已,其后果更是不堪想象。舊傷未愈添新傷,窮困伴著死亡行,這就是對當時廣大農(nóng)民瀕臨絕境的高度概括和生動寫照。
詩的后四句為第二層,主要是直抒胸臆,盡吐胸中塊壘,表達詩人對解決正在激化中的社會矛盾的希望和設(shè)想,深寄對“君主”的譏刺之意。詩人把解決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這反映出作者存在一定的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但是,也從另一個側(cè)面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最高統(tǒng)治者“君王”所代表的個人利益。“君王”之“燭”只照地主豪紳,權(quán)貴達官,而其光不可射及逃亡的農(nóng)舍,這就含蓄而尖銳地譏刺了“君王”的不恤黎庶,使讀者能夠透過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思味出那激化社會矛盾的真正罪手。
這首詩之所以向為人們所傳誦,除了它真實而帶有高度概括性地再現(xiàn)了封建社會的黑暗現(xiàn)實、反映了農(nóng)民的痛苦生活、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之外,還在于它有高超的表現(xiàn)技巧。
首先,形象的比喻,高度的概括,使得詩歌的容量更為廣闊。對農(nóng)民被迫借取高利貸及其更慘痛的后果,詩人并未明白道出,而是用“剜卻心頭肉”以“醫(yī)得眼前瘡”來比喻之。剜肉補瘡,并非根本的療毒之策,它只會造成更加嚴重的新局面。這樣以剜肉補瘡來比喻農(nóng)民以借高利貸濟燃眉之急,是再形象不過了,也是再具有高度概括力不過的了。這個比喻,一方面使詩歌的形象具備了可感性,另一方面也深刻地揭示了問題的本質(zhì),使有限的形式容納了無限廣闊深厚的社會內(nèi)容。
其次,鮮明的對比手法的運用,把封建社會中貧富懸殊的階級差別給歷歷如繪的描寫出來了!安徽站_羅筵,只照逃亡屋”,本是對“君王”的希冀之語,但其中卻包含了雙重對比的意味。從“君王”的角度來說,恩澤不均,只顧富室,不恤貧苦,這一對比,就把“君王”的階級立場給鮮明地展示在讀者面前;從社會現(xiàn)實的角度來看,一邊是權(quán)貴豪門華麗的衣著,豐盛的筵宴,一邊卻是無衣無食,貧困破產(chǎn),逃亡在外。這一對比,就把地主富室用高利貸剝削農(nóng)民的嚴重惡果給突現(xiàn)出來了。如此形象的對比,也把作者鮮明的愛憎之情給烘托得淋漓盡致。
此外,這首詩的語言頗質(zhì)樸通俗,感情也很真誠感人,充分顯示了聶夷中駕馭語言、節(jié)制感情的功力。
《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8
原文:
夜宿田家
宋代:戴復(fù)古
簦笠相隨走路岐,一春不換舊征衣。
雨行山崦黃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亂蛙聲里睡,心從化蝶夢中歸。
鄉(xiāng)書十寄九不達,天北天南雁自飛。
譯文:
簦笠相隨走路岐,一春不換舊征衣。
只有斗笠跟著我彷徨在歧路上,一個春季了竟還穿著過冬的衣服。
雨行山崦黃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細雨中艱難地行走在山坳的黃泥坡道上,天黑了才去敲農(nóng)家的白木板門。
身在亂蛙聲里睡,心從化蝶夢中歸。
夜里盡管蛙聲呱噪,還是入夢化為蝴蝶回到了思念中的故鄉(xiāng)。
鄉(xiāng)書十寄九不達,天北天南雁自飛。
可嘆寫了那么多家信十寄九不達,天上的大雁不給傳書而南北竟自飛。
注釋:
簦(dēng)笠(lì)相隨走路岐,一春不換舊征衣。
簦笠:古代的一種有柄的笠。
雨行山崦(yān)黃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山崦:山坳;山曲。
身在亂蛙聲里睡,心從化蝶夢中歸。
化蝶夢:《莊子·齊物論》中莊子曾夢化蝴蝶。李商隱《錦瑟》有“莊生曉夢迷蝴蝶”。
鄉(xiāng)書十寄九不達,天北天南雁自飛。
賞析:
“簦笠相隨走路歧,一春不換舊征衣!痹姷氖茁(lián)總寫漂泊江湖之苦!棒s摇(雨傘和草鞋)、“征衣”這些意象本身就與羈旅生活有密切關(guān)系,積淀了與離情羈思有關(guān)的感情內(nèi)容,因而詩人選取這兩種意象,就給了讀者以離情羈思的暗示。
一人東西漂泊,只有“簦笠”是隨身伴侶,其孤獨落寞之情態(tài)可以想見!白呗菲纭比旨葘懨魉咧凡淼篮芏,又寫明作者是無目的、無方向的漫游。劉安《淮南子·說林訓(xùn)》記載:“楊子見逵路而哭之,為其可以南,可以北!薄板勇贰奔雌缏。楊子見歧路而不知何去何從,因而傷心痛哭,詩人“走路歧”時的愁苦心態(tài)也就不難想見了!耙淮骸秉c明時間,說明作者一個春天都是這樣不停地奔波!芭f征衣”寫明作者現(xiàn)在身上穿的是以前流落江湖所穿的衣服,這說明在“一春”之前也是客居在外,不停奔走。游子的羈旅之愁苦通過時間的延續(xù)曲曲繪出。僅此開頭兩句,就把羈旅之苦寫盡,天涯游子四處奔波、百無聊賴的心態(tài)亦在不言之中。
“雨行山崦黃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頷聯(lián)人題,具體寫日行夜宿的羈旅生活的情狀。出句寫雨中跋涉,寫路途之艱辛。大雨滂沱中在“山崦”上攀登,已不堪其苦,再加上行走于“黃泥坂”上,其困頓艱辛更可想見。對句寫夜宿田家,寫住宿之簡陋。“自板扉”可以想到田家之貧,而住宿其家的游子之苦也就不言而喻了。
“身在亂蛙聲里睡,心從化蝶夢中歸。”頸聯(lián)承頷聯(lián),寫詩人夜宿田家的情景!皝y蛙聲”三字寫出了鄉(xiāng)村之夜所特有的音響。本來,夜幕降臨后,一切都歸于沉寂,只有和煦的清風(fēng)送來遠處的蛙鳴。躺在床上,聽聽這青蛙的合唱,本來應(yīng)有幾分愜意,然而在雨中跋涉了一天的詩人,哪里還有這種雅興,“蛙聲”而日“亂”,則是詩人移情于物,辭因情發(fā)。而在“亂蛙聲”中競能慢慢入睡,這又從另一個側(cè)面寫出了奔波一天之勞累。由于飽嘗羈旅之苦,自然想家,因而下句則寫夢中回鄉(xiāng)。連做夢都想著回家,其鄉(xiāng)情之濃可以想見。然而,人只有在夢中才能“歸”,其心情之痛苦又可想而知!肚f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边@里化用莊周化蝶的典故,抒寫了自身的迷茫悵惘之感!吧怼迸c“心”相對,有身在江湖,心存家園之意,由此可以體會到詩人長年客居在外自有不得已的原因。詩人由于功名上不得意,只得流轉(zhuǎn)江湖,靠獻詩賣藝來維持生活,有家難歸,只是在這里不愿寫明罷了。
尾聯(lián)在前幾聯(lián)所敘寫的基礎(chǔ)上推進一層,抒寫鄉(xiāng)愁。詩人四處漂泊,既是思歸不得,退而求其次,就盼望著得到一紙家書,可惜,就連這一點聊勝于無的安慰也得不到。由于流落江湖,行蹤不定,結(jié)果是“鄉(xiāng)書十寄九不達”。這一不愿接受而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實,對這位長年客居在外、思家心切的詩人來說,內(nèi)心的痛苦是難以用語言形容的。鴻雁在古代是書信的象征,遠離家鄉(xiāng)自然想到托雁傳書,因而目睹空中飛雁,鄉(xiāng)情自然也就更濃!疤炷咸毂毖阕燥w”一句,是景語,也是情語。思鄉(xiāng)之情是無形的、抽象的,雁則是有形的實物,把抽象感情與具體形象結(jié)合起來,這就使無形的鄉(xiāng)情仿佛可觸可見了,從而收到生動的藝術(shù)效果。作者身當此境,目睹征鴻,心已隨之遠去,但恨身無雙翼,依然羈留他鄉(xiāng),則有人不如雁之感。雁天北天南自由翱翔,帶來了無邊愁思,卻偏偏無情,不能帶來鄉(xiāng)書,只是徒增一番愁苦。辛棄疾《祝英臺近》云:“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構(gòu)思已相當新奇。馮去非《所思》“西風(fēng)不寄小銀鉤”的想象卻更深了一層,盼望西風(fēng)在“帶愁來”的同時,也能為他“寄小銀鉤”,但又終于未能變成現(xiàn)實。戴復(fù)古的尾聯(lián)與馮去非詩句意境相似。著一“自”字,使客觀景物帶上了濃厚的主觀色彩,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悵惘之意,無可奈何之情。
《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9
觀田家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古詩簡介
《觀田家》是唐代詩人韋應(yīng)物所寫的一首描寫農(nóng)家生活的五言律詩。該詩語言平實,絕少雕飾,是詩人站在同情人民疾苦的立場上對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實的揭露與抨擊,客觀真實地展示了田家生活的凄楚與悲哀。
翻譯/譯文
春雨過后,所有的花卉都煥然一新。一聲春雷,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都被驚醒了。
農(nóng)民沒過幾天悠閑的日子,春耕就開始了。自驚蟄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農(nóng)活了。
健壯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門口的菜園子收拾收拾,準備種菜了。
他們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經(jīng)很晚了,還得把牛牽到村子西邊的溪溝里讓它飲水。
這樣又累又餓,他們自己卻不覺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潤過的禾苗心里就覺得很是歡喜。
可是即使他們整日這樣忙碌,家里也沒有隔夜的糧食,而勞役卻是沒完沒了。
看著這些,我想起自己不從事耕種,但是奉祿卻是來自鄉(xiāng)里,心中深感慚愧。
注釋
、盘锛遥恨r(nóng)民。
、苹埽╤uì):草的總稱。
、求@蟄(zhé):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
、雀N(gēngzhòng):泛指種田的事。
、蓤銎裕╬ǔ):春天用來種菜,秋天打場的地方。
、示埃喝展狻
、岁蹋▂àn):晚。
、虪伲╠ú):小牛。
、哇荆╭ú):過分勞苦。
⑽膏(gāo)澤:謂貴如油的春雨。
、戏A(lǐn):儲存谷物的屋舍。
、兴迌Γ╯ùchǔ):隔夜之糧。
、厌嬉郏▂áoyì):古時官府向人民攤派的無償勞動。
、覒M(cán):羞愧。
⒂不耕(gēng)者:做官的人。
、缘撌常╨ùshí):俸祿。
、臻偅╨ǘ)里:鄉(xiāng)里,泛指民間。
創(chuàng)作背景
德宗興元元年(784年),詩人任滁州刺史期間,看到春耕時節(jié)田家辛勤勞苦的場景,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田園詩。
賞析/鑒賞
這首《觀田家》通過對農(nóng)民終歲辛勞而不得溫飽的具體描述,深刻揭示了當時賦稅徭役妁繁重和社會制度的不合理。自驚蟄之日起,農(nóng)民就沒有“幾日閑”,整天起早摸黑的忙碌于農(nóng)活,結(jié)果卻家無隔夜糧,勞役沒個完。想起自己不從事耕種,但是奉祿卻是來自鄉(xiāng)里,心中深感慚愧。身為封建官吏能夠這樣自責(zé),確實是難得的。這種思想感情和杜甫等人是相同的,這是唐代田園詩中的一個特點,也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扣住詩題“田家”,從春雨春雷寫起,點出春耕!拔⒂辍倍謱懘河辏冒酌枋址,沒有細密的描繪“微雨”,而將重點放在“眾卉新”三字上,既寫出萬木逢春雨的欣欣向榮,又表達了詩人的欣喜之情!耙焕左@蟄始”以民間傳說“驚蟄”這天雷鳴,而萬蟲驚動,來寫春耕之始。
“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總寫農(nóng)家耕作!皫兹臻e”更是用反問句式道出了農(nóng)民勞作的艱辛。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本唧w寫農(nóng)夫終日忙碌不休的事情。寫農(nóng)忙,既是一年到頭,又是從早到晚,可見時間之長;從空間來講,也是十分廣闊的,既有田地、場院、又有菜圃、澗水。另外“俱”字將農(nóng)夫忙碌無一人輕閑點出,“就理”又寫出農(nóng)夫雖忙,但有條不紊,忙而不亂。這四句是白描手法,語言簡明而無雕飾,自然平淡,極煉如不煉。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這二句寫出了農(nóng)民的勤勞樸實。
“侖廩無宿儲,徭役猶未已”在前面鋪敘農(nóng)忙之后,突然轉(zhuǎn)筆寫到農(nóng)夫的無糧與徭役之苦,筆墨雖樸實,但同情之意流注其間,此二句可使讀者縱觀封建社會農(nóng)夫被壓迫之慘狀。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是詩人以觀感作結(jié)。講食祿不耕者對衣食父母的農(nóng)夫們的艱辛勞作而又饑寒的情況慚然生愧!胺綉M”二字既是對不勞者的譴責(zé),也是詩人對自己宦游食祿生活的自責(zé)。
詩人在此詩中用通俗易懂的詩句描寫了田家的勞碌和辛苦,表達了對其的同情,慚愧官吏的不勞而食。筆法樸實自然,不加渲染夸飾。
《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10
原文: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譯文
爸爸在山上耕田,兒子在山下開荒,都6月份了,地里的稻谷還沒有抽穗,而官家收稅的倉庫已經(jīng)修好了等待征斂。
注釋
、贁幔捍箐z,這里用作動詞。有掘的意思。
、诤蹋汉堂,特指稻苗。
、坌悖汗任锿滤霌P花。
賞析:
中晚唐為數(shù)眾多的憫農(nóng)詩中,短小精悍之作首推李紳《憫農(nóng)二首》,下來就要算聶夷中《田家》了。乍看去,此詩的內(nèi)容之平淡、語言之明白、字句之簡單,幾乎沒什么奧妙可言,但它能以最少的文字取得了很大的效果,顯得十分耐讀,這又決不是偶然的。封建時代農(nóng)民遭受剝削的主要的形式便是地租。在唐末那樣的亂世,封建國家開支甚巨而資用缺乏,必然加重對農(nóng)民的榨取。此詩的寫作目的就在于揭露這樣的黑暗現(xiàn)實。如果正面從收租情事落筆,所費筆墨必多而實際效果未必就好。此詩的寫作特點之一就在于拋開這種正面的描寫,而只選取收租的題前之景,即農(nóng)夫辛勤耕作而官家等待收租情況,“官家已倉”句點到為止,修倉干什么,農(nóng)夫的命運將怎樣,一應(yīng)留待讀者去想。作者省卻許多氣力,卻“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
論者往往知道詩歌語言的具體形象之美,不知道亦有概括抽象之妙!按悍N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詩句,就好在用泛寫的方式,概括了一般豐年的情事,并不以具體形象見長。此詩前二句也一樣,“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并不僅僅是只寫一家父子的事件,而是高度概括了千千萬萬個農(nóng)民的家庭,所謂“夜半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正是農(nóng)家普遍的情事;而“原上田”、“山下荒”也并不特指某山某原,而泛指已耕的熟田和待墾的荒地,從耕田寫到開荒,簡潔有力地刻劃出農(nóng)家一年到頭的辛苦,幾乎沒有空閑可言。十個字具有高度的涵蓋力,增加了詩意的典型性。幾乎成為封建社會農(nóng)村生活的一個縮影。
在揭露諷刺的時候,詩人不發(fā)議論而重在擺事實,發(fā)人深省!傲潞涛葱恪币痪洳粏沃盖f稼未成熟。按正常的情況,四五月麥苗就該揚花(“秀”),“六月”應(yīng)已收割而“禾未秀”,當是遇到了旱情,暗示著歉收。而按唐時兩稅法,六月正是應(yīng)該交納夏稅的時節(jié),所以“官家已修倉!惫偌倚迋},本身就暗示著對農(nóng)民勞動成果的窺伺和即將予以剝奪,而這種窺伺出現(xiàn)在“六月禾未秀”之際,更覺意味深長!昂涛葱恪倍鴤}“已修”,一“未”一“已”,二字呼應(yīng)。農(nóng)家望成的焦灼如焚,官家收租的追不及待,及統(tǒng)治者的不恤民情,種種事實,俱在其中,作者的憂民憫農(nóng)之心亦躍然紙上。
題前攝景,洗煉概括,融情入事,其中任何一種手法都可以收到言簡意長的效果。而此詩恰當?shù)赝瑫r運用這三種手法,藝術(shù)效果也就更加顯著了。
《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11
原文: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廩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譯文
一場微細的春雨百草充滿生機,一聲隆隆的春雷驚蟄節(jié)令來臨。
種田人家一年能有幾天空閑,田中勞作從驚蟄便開始忙碌起來。
年輕力壯的都去田野耕地,場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來了。
從田中歸來常是太陽落山以后,還要牽上牛犢到西邊山澗去飲水。
挨餓辛勞農(nóng)夫們從不叫苦,一場貴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們充滿了喜悅。
糧倉中早已沒了往日的存糧,但官府的派差卻還無盡無休。
看到農(nóng)民這樣,我這不耕者深感慚愧,我所得的俸祿可都出自這些種田百姓。
注釋
田家:農(nóng)民。
卉(huì):草的總稱。
驚蟄(zhé):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
耕種(gēng zhòng):泛指種田的事。
場圃(pǔ):春天用來種菜,秋天打場的地方。
景:日光。
晏(yàn):晚。
犢(dú):小牛。
劬(qú):過分勞苦。
膏(gāo)澤:謂貴如油的春雨。
稟(lǐn):同“廩”。儲存谷物的屋舍。
宿儲(sù chǔ):隔夜之糧。
徭役(yáo yì):古時官府向人民攤派的無償勞動。
慚(cán):羞愧。
不耕(gēng)者:做官的人。
祿食(lù shí):俸祿。
閭(lǘ)里:鄉(xiāng)里,泛指民間。
賞析:
這首《觀田家》通過對農(nóng)民終歲辛勞而不得溫飽的具體描述,深刻揭示了當時賦稅徭役妁繁重和社會制度的不合理。自驚蟄之日起,農(nóng)民就沒有“幾日閑”,整天起早摸黑的忙碌于農(nóng)活,結(jié)果卻家無隔夜糧,勞役沒個完。想起自己不從事耕種,但是奉祿卻是來自鄉(xiāng)里,心中深感慚愧。身為封建官吏能夠這樣自責(zé),確實是難得的。這種思想感情和杜甫等人是相同的,這是唐代田園詩中的一個特點,也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
【《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田家》原文及翻譯賞析03-05
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04-09
寄宿田家原文賞析及翻譯04-25
田家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4-26
田家行原文翻譯及賞析04-13
《觀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11-06
觀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01-27
詠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07-11
觀田家原文翻譯賞析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