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原文及翻譯賞析
《月夜》原文及翻譯賞析1
春江花月夜原文: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唐代〕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裴回,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春江花月夜拼音解讀:
chūn jiāng cháo shuǐ lián hǎi píng,hǎi shàng míng yuè gòng cháo shēng 。
yàn yàn suí bō qiān wàn lǐ,hé chù chūn jiāng wú yuè míng!
jiāng liú wǎn zhuǎn rào fāng diàn,yuè zhào huā lín jiē sì xiàn 。
kōng lǐ liú shuāng bù jué fēi,tīng shàng bái shā kàn bù jiàn 。
jiāng tiān yī sè wú xiān chén,jiǎo jiǎo kōng zhōng gū yuè lún 。
jiāng pàn hé rén chū jiàn yuè?jiāng yuè hé nián chū zhào rén?
rén shēng dài dài wú qióng yǐ,jiāng yuè nián nián zhǐ xiāng sì 。
bù zhī jiāng yuè dài hé rén,dàn jiàn cháng jiāng sòng liú shuǐ 。
bái yún yī piàn qù yōu yōu,qīng fēng pǔ shàng bù shēng chóu 。
shuí jiā jīn yè piān zhōu zǐ?hé chù xiāng sī míng yuè lóu?
yù hù lián zhōng juǎn bù qù,dǎo yī zhēn shàng fú huán lái 。
cǐ shí xiāng wàng bù xiāng wén,yuàn zhú yuè huá liú zhào jūn 。
hóng yàn cháng fēi guāng bù dù,yú lóng qián yuè shuǐ chéng wén 。
zuó yè xián tán mèng luò huā,kě lián chūn bàn bù huán jiā 。
jiāng shuǐ liú chūn qù yù jìn,jiāng tán luò yuè fù xī xiá 。
xié yuè chén chén cáng hǎi wù,jié shí xiāo xiāng wú xiàn lù 。
bù zhī chéng yuè jǐ rén guī,luò yuè yáo qíng mǎn jiāng shù 。
相關(guān)翻譯
春天浩蕩的江潮水和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仿佛是隨著湖水一起浦觀出來。月光照耀著春江,港港的光華隨著萬里的永波閃動,奔流的江水都無不閃耀著明亮的月光。江洗市市曲曲地繞著長滿花草的原野,月光照耀著無邊的花草林木,好像著了一層細唐的雪珠。在如水的月空下無從覺察到霜氣,小洲上自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讓人看不分明。江水和天空成了一個顏色,纖塵未染一般純凈,校潔的天空中一輪抵月高懸著。江畔是何人最打看見明月,江月又是何年最初照耀世人?
人生世世代代沒有個窮盡,只有江月年復一年地總是相似。不知江月在等待著何人,只見長江日日夜夜不停地滾滾東流。高去的一片白云悠放飄蕩,青楓浦上送別的人不勝憂愁。誰家的游子在今夜春江上劃著一葉小舟?何處有人在明月樓上升起相思?可憐明月在樓上徘徊不去,應該會照到那處于離別中的人兒的梳妝鏡臺。月光照進思婦的門帝,卷簾亦不走,照在搗衣站上,排去又還來。此時彼此共望同一輪月卻無法聽到對方的聲音,愿隨著多情的月光沈走來照耀君子你啊。鴻雁長久不停地飛翔也飛不出這無邊的月光世界,月光下水中的魚龍?zhí)S,泛起陣陣波紋。昨夜夢見繁花落在幽靜的水潭上,可憐春天已經(jīng)過去了一半,人還來歸還家鄉(xiāng)。江水帶著春光流走,將到盡頭了,江潭上的月亮又復將西落。西斜的月亮漸漸下沉,藏在茫茫的海霧里,渤海的瑞石和瀟湘之間隔著無限通遠的路程。不知有幾人能乘著月光歸還,落月?lián)u蕩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相關(guān)賞析
這是一首宮體詩,被聞一多先生潛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一孤篇,壓過全唐!按航ㄔ乱埂睘闃犯f題,屬(清商曲。吳聲歌》。相傳始于南朝陳后主,但本詩除了曲調(diào)名沿用舊體外,內(nèi)容和風格都與以前供宮廷娛樂的歌曲大異其趣。
在一個月光膠潔的晴澈夜晚,詩人張若虛臨于春江邊,看著浩瀚無垠的江潮及月光F那片澄微無際的世界,牽動起無限情思。詩人謳歌優(yōu)美的自然,贊頌純潔的愛情,將詩情畫意與哲理熔于爐,營造出一片幽深渺遠的意境。
開篇寫景,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詩人把“月華”作為主體,作為情感的紐帶,從“明月共潮生”寫到“落月?lián)u情滿江樹”,以月的運行來布局,展現(xiàn)了一個完整的心路歷程。在月光的照耀下,哪處春江不反射著明月的光輝呢。詩人神思飛躍,在寫錄的同時又在探索著宇宙和人生的奧秘,個體的生命雖然短暫有限,但人類的存在卻同那日日升起在江上的明月一樣,綿延不息。緊接著,詩人便向我們展現(xiàn)出一幅具體的人生圖景,—幅思婦游子的人生圖景,引入愛情這一飄蕩在人世間永恒的旋律,將景與情巧妙相連,引人人勝!春、江、花、月、夜,這五種藝術(shù)形象集中體現(xiàn)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gòu)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shù)境界。
沈德潛云:前半見人有變易,月明常在,江月不必待人,惟江流與月同無盡也。后半寫思婦悵惘之情,曲折三致。題中五字安放自然,猶是王、楊、盧、駱之體。(《唐詩別裁集》)
作者介紹
張若虛張若虛,揚州(今屬江蘇)人,生卒年、字號均不詳。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其詩僅存二首于《全唐詩》中。
《月夜》原文及翻譯賞析2
【原文】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賞析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注釋】
《西江月》: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diào)。
黃沙:黃沙嶺,在江西上饒的西面。
別枝驚鵲:枝,另一枝,有“使……‘別枝’”之意。
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
見(xi&agra一ve;n):出現(xiàn),展現(xiàn)。
【翻譯】
樹上睡夢中的喜鵲被明亮的月光驚醒了,以為天亮了,從一根樹枝跳到了另一根樹枝上;輕輕吹拂的夜風不時送來蟬兒的陣陣鳴叫。田野里稻花的芳一香陣陣飄來,喧鬧的蛙兒好像在訴說著豐收的年景。
天邊偶爾還可以看得見點點星光在閃爍,轉(zhuǎn)眼之間山前竟然稀稀疏疏地下起了雨來。趕緊避雨吧,可一向熟悉的茅店竟找不到了,拐過一段彎路跑到小溪的橋上,嘿,土地廟樹林邊的那家茅舍小店忽然展現(xiàn)在眼前。
【賞析】
辛棄疾(1140-1207),南宋杰出的愛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先后任湖北、江西、湖南安一撫使等職。任職期間,曾采取過各種強兵富國措施。他一生堅持抗金,但遭到主和派的打擊,因此,曾長期閑居江西農(nóng)村,熟悉了鄉(xiāng)村生活。他的詞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與蘇軾并稱“蘇辛”。作品有《稼軒長短句》。
這首詞就是辛棄疾貶官閑居江西時的作品。作品在構(gòu)思上頗有特點,上下兩闕分別抓住特點描寫了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事物。
上闕:重點寫晴朗的夜晚。詞人抓住“明月”、“清風”、“稻花”、“蛙聲”的特點,描繪了一個清朗、幽靜、豐收在望的夜晚。詞人從視覺上以“驚鵲” “別枝”突出月光之明亮;從聽覺上以“半夜鳴蟬”反襯夜半清風之煦暖,以“說豐年”渲染“蛙聲”之渾厚雄壯熱鬧;從嗅覺上以“稻花”飄來的芳一香給人豐收的想象。簡短四句話,寥寥幾種事物的勾畫,一個清朗、幽靜、溫馨、恬淡、悅耳、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就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了。凡是有農(nóng)村生活經(jīng)歷的人,似乎都可以從中體會到這一動人場景。
下闕:這里與上闕不同,上闕寫的是大環(huán)境,大背景,而這里詞人筆鋒一轉(zhuǎn),由遠及近地敘寫眼前的驚喜,“七八個”說明月光明亮,可見的只有幾顆大而亮的星星在閃爍,可見夜之明朗!皟扇c”說明雨點稀疏,一走而過而已,可見是隨風而來的陣雨。然而,那也得避一避呀,于是想起原來這里曾經(jīng)有一個茅舍小店,此時卻看它不見,正在這“山重水復疑無路”之際,“路轉(zhuǎn)溪頭忽見”,拐過一道彎路,走上小溪橋頭,那座茅舍小店忽然展現(xiàn)在詞人面前。欣喜若狂的程度仿佛就在我們眼前。
這首詞充分反映了詞人對豐收所懷有的喜悅和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之情。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喧鬧,從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官抒寫了夏夜的村野風光的幽美。全詞筆調(diào)靈活生動,親切輕快,情景交一融,優(yōu)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是古典詞作中以農(nóng)村生活為題材少有的佳作。
《月夜》原文及翻譯賞析3
春山月夜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翻譯/譯文
春天的山中有許多美好的事物,只顧迷戀玩賞,天黑了,竟然忘了歸去。
掬起一捧泉水,泉水清澄明澈照見月影,撫弄山花,山花馥郁之氣溢滿衣衫。
唯興所適,哪里還計算路程的遠近。而當要離開時,對眼前的一花一草又是深深的依戀。
夜風送來了鐘聲。翹首南望,只見遠方的樓臺隱現(xiàn)在一處青翠山色的深處。
賞析/鑒賞
詩的開頭點出:春天的山中有許多美好的事物,自己游春只顧迷戀玩賞,天黑了,竟然忘了歸去。這兩句,提綱挈領(lǐng),統(tǒng)率全篇。以下六句,具體展開對“勝事”與“賞玩忘歸”的描述。一、二句之間,有因果關(guān)系,“多勝事”是“賞玩忘歸”的原因。而“勝事”又是全詩發(fā)脈的地方。從通篇著眼,如果不能在接著展開的三、四句中將“勝事”寫得使人心向往之,那么,其余寫“賞玩忘歸”的筆墨,勢將成為架空之論。
在這吃緊處,詩人舉重若勁,毫不費力地寫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不能設(shè)想還有比這更為恰到好處的描寫了:第一,從結(jié)構(gòu)上來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筆筆緊扣,自然圓到。一、二句波紋初起,至這兩句形成高潮,以下寫賞玩忘歸的五、六兩句便是從這里蕩開去的波紋。第二,這兩句寫山中勝事,物我交融,神完氣足,人情物態(tài),兩面俱到。既見出水清夜靜與月白花香,又從“掬水”“弄花”的動作中顯出詩人的童心不滅與逸興悠長。所寫“勝事”雖然只有兩件,卻足以以少勝多,以一當十。第三,“掬水”句寫泉水清澄明澈照見月影,將明月與泉水合而為一;“弄花”句寫山花馥郁之氣溢滿衣衫,將花香衣香渾為一體。藝術(shù)形象虛實結(jié)合,字句安排上下對舉,使人倍覺意境鮮明,妙趣橫生。第四,精于煉字!稗洹弊,“弄”字,既寫景又寫人,既寫照又傳神,確是神來之筆。
詩人完全沉醉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了。唯興所適,哪里還計算路程的遠近。而當要離開時,對眼前的一花一草怎能不懷依依惜別的深情呢!這就是詩人在寫出“勝事”的基礎(chǔ)上,接著鋪寫的“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二句的詩意。這兩句寫賞玩忘歸,“欲去”二字又為折入末兩句南望樓臺埋下伏筆。
正當詩人在欲去未去之際,夜風送來了鐘聲。他翹首南望,只見遠方的樓臺隱現(xiàn)在一處青翠山色的深處。末兩句從近處轉(zhuǎn)向遠方,以聲音引出畫面。展示的雖是遠景,但仍然將春山月下特有的情景,用愛憐的筆觸輪廓分明地勾勒了出來,并與一、二、三句點題的“春山”、“夜”、“月”正好遙相呼應。
綜上所述,可見三、四兩句是全詩精神所在的地方。這兩句在篇中,如石韞玉,似水懷珠,照亮四圍。全詩既精雕細琢,又出語天成,自具藝術(shù)特色。
《月夜》原文及翻譯賞析4
作品原文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作品注釋
。1)滟(yàn)滟:波光蕩漾的樣子。
。2)芳甸(diàn):芳草豐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瑩潔白。
(4)流霜:飛霜,古人以為霜和雪一樣,是從空中落下來的,所以叫流霜。在這里比喻月光皎潔,月色朦朧、流蕩,所以不覺得有霜霰飛揚。
(5)。╰īng):水邊平地,小洲。
(6)纖塵:微細的灰塵。
(7)月輪:指月亮,因為月圓時象車輪,所以稱為月輪。
。8)窮已:窮盡。
(9)江月年年望相似:另一種版本為“江月年年只相似”。
(10)但見:只見、僅見。
(11)悠悠:渺茫、深遠。
。12)青楓浦上:青楓浦,地名。今湖南瀏陽縣境內(nèi)有青楓浦。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暗用《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逼稚希核叀!毒鸥琛ず硬罚骸八兔廊速饽掀。”因而此句隱含離別之意。
(13)扁舟子:飄蕩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14)明月樓:月夜下的閨樓。這里指閨中思婦。曹植《七哀詩》:“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15)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閨樓,徘徊不去,令人不勝其相思之苦。
。16)離人:此處指思婦。
。17)妝鏡臺:梳妝臺。
。18)玉戶:形容樓閣華麗,以玉石鑲嵌。
。19)搗衣砧(zhēn):搗衣石、捶布石。
。20)相聞:互通音信。
。21)逐:追隨。
。22)月華:月光。
。23)文:同“紋”。
。24)閑潭:幽靜的水潭。
。25)復西斜:此中“斜”應為押韻讀作“xiá”。
(26)瀟湘:湘江與瀟水。
。27)碣(jié)石、瀟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遙遠,相聚無望。
。28)無限路:極言離人相距之遠。
(29)乘月:趁著月光。
。30)搖情:激蕩情思,猶言牽情。
作品譯文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么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么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臺。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夜里夢見花落閑潭,可惜的是春天過了一半自己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蕩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創(chuàng)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陳后主所作,原詞已不傳,《舊唐書·音樂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樹后庭花》、《堂堂》,并陳后主作。叔寶常與宮中女學士及朝臣相和為詩,太樂令何胥又善于文詠,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此曲!
后來隋煬帝又曾做過此曲。《樂府詩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煬帝的兩篇。張若虛的這首為擬題作詩,與原先的曲調(diào)已不同,卻是最有名的。具體的創(chuàng)作背景已不可考。
作品鑒賞
整篇詩由景、情、理依次展開,第一部分寫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寫了面對江月由此產(chǎn)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寫了人間思婦游子的離愁別緒。
詩人入手擒題,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里的“海”是虛指。江潮浩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涌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像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chuàng)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lián)系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在此處卻別開生面,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眰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是緊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來的。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一輪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著什么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騰遠去。隨著江水的流動,詩篇遂生波瀾,將詩情推向更深遠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無情,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zhuǎn)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
“白云”四句總寫在月夜中思婦與游子的兩地思念之情!鞍自啤薄ⅰ扒鄺髌帧蓖形镌⑶。白云飄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蹤不定!扒鄺髌帧睘榈孛,但“楓”“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罢l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因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shè)問,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詩情蕩漾,曲折有致。
接下“可憐”八句承“何處”句,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然而詩人不直說思婦的悲和淚,而是用“月”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悲淚自出。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一是浮云游動,故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光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婦作伴,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臺上、玉戶簾上、搗衣砧上。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真誠地依戀著她。這里“卷”和“拂”兩個癡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xiàn)出思婦內(nèi)心的愁悵和迷惘。共望月光而無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遙寄相思之情。“鴻雁長飛光不度”,也暗含魚雁不能傳信之意。
最后八句寫游子,詩人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他的思歸之情!氨庵圩印边B做夢也念念歸家——花落幽潭,春光將老,人還遠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襯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霧隱遮了落月;碣石、瀟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遙遠!俺脸痢倍旨又氐劁秩玖怂墓录牛弧盁o限路”也就無限地加深了他的鄉(xiāng)思。他思忖:在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幾人能乘月歸回自己的家鄉(xiāng)。他那無著無落的離情,伴著殘月之光,灑滿在江邊的樹林之上。
整體把握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結(jié)構(gòu),以整齊為基調(diào),以錯雜顯變化。三十六行詩,共分為九組,每四句一小組,一組三韻,另一組必定轉(zhuǎn)用另一韻,像九首絕句。這是它整齊的一面。它的錯綜復雜,則體現(xiàn)在九個韻腳的平仄變化。開頭一、三組用平韻,二、四組用仄韻,隨后五六七八組皆用平韻,最后用仄韻結(jié)束,錯落穿插,聲調(diào)整齊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對偶句和流水對,起承轉(zhuǎn)合皆妙,文章氣韻無窮。
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jīng)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沙、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游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xiàn)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這幅畫卷在色調(diào)上是以淡寓濃,雖用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shù)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xiàn)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取景考究
初唐詩人張若虛的名篇 《春江花月夜》,被前人譽為“孤篇蓋全唐”之杰作。被聞一多先生贊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張若虛是揚州人,無可爭議。然而,對《春江花月夜》詩的取景地點,卻有不同的說法。
至今有三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說法是曲江,一種說法是大橋,一種說法是瓜洲。
曲江說
在眾多對《春江花月夜》的介紹中,認為是寫揚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揚子津一帶。揚州文化研究所所長韋明鏵說,“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睂懙木褪翘拼粠У木吧。
秦漢時期,長江上的廣陵潮便已是一大名勝奇觀,曲江的廣陵潮便已是一大奇觀,當年潮涌上溯至廣陵城南曲江江段時,因水道曲折,又受江心沙洲牽絆,形成怒濤奔涌之勢。其波瀾壯闊的宏偉景象使無數(shù)騷人墨客蕩氣回腸,也留下許多傳世的文字詩篇。如西漢大文學家枚乘的《七發(fā)》:“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遠方交游兄弟并往觀乎廣陵之曲江!爆F(xiàn)今學者一般認為,廣陵潮完全消失在公元766到779年唐代大歷年間。
“張若虛生活的時代,廣陵潮還沒有完全消失,他依然能看到潮起潮涌的景象!表f明鏵說,比他略小的詩人李白在《送當涂趙少府赴長蘆》詩里,曾留下了‘便睹廣陵潮’之句。另外一位唐代詩人李紳在《入揚州郭》序中也曾說到:“潮水舊通揚州郭內(nèi),大歷以后潮信不通。李欣詩‘鸕鶿山頭宿雨晴,揚州郭里見潮生’,此可以驗!
“在月圓之夜,詩人站在曲江邊,賞月觀潮,有感而發(fā),作了這首‘春江花月夜’!表f明鏵說,全詩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刻畫一幅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爐,充滿幽美邈遠、惝恍迷離、五彩炫目、氣通蒼穹的夜景。
瓜洲說
“初唐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孤篇壓全唐’,千古傳誦,讓天下人皆知瓜洲。詩中借對春、江、花、月、夜的生動描述,贊詠了千年古鎮(zhèn)瓜洲江畔清幽如詩的意境之美和邈遠的人生感悟!遍L期從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說,瓜洲自古素有“長江運河第一古鎮(zhèn)”的美譽,是中國唯一一座位于長江與運河交匯處的古鎮(zhèn)。歷史上的瓜洲,既是商旅要津,又是兵家要沖,還是人文要地。李白曾過瓜洲古渡,作《題瓜洲新河餞族叔舍人賁》。白居易詩《長相思》中有“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之句。
據(jù)了解,瓜洲正在打造“春江花月夜”景區(qū),以揚州詩人張若虛“孤篇蓋全唐”的巔峰之作《春江花月夜》為主題,完美展示瓜洲的古鎮(zhèn)風貌和獨特風情。在體現(xiàn)“春”之韻、“江”之景、“花”之美的基礎(chǔ)上,充分挖掘“月”文化、發(fā)展“夜”經(jīng)濟,扮靚古鎮(zhèn)的“詩情畫意、浪漫情懷”。
大橋說
“‘春、花、月、夜’四景隨處皆有,而‘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一景象,就發(fā)生在大橋鎮(zhèn)的南部揚子江江畔!遍L期從事大橋文史研究的學者顧仁認為,唐代揚州的海岸線在今泰州與江都接壤的中間部位,也就是今大橋鎮(zhèn)的東部邊緣。站在大橋鎮(zhèn)的南部揚子江江畔,既可看江,又可望海,加上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就能覓得“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詩句。其次,晚唐詩人羅隱在開元寺寫了《廣陵開元寺閣上作》一詩。他在詩中描寫所見景觀時有這樣兩句:“江蹙海門帆散去,地吞淮口樹相依!绷_隱與張若虛相距的年代只有百數(shù)十年,應該說張若虛所描寫的“江”、“!钡乩砦恢米兓淮螅C明了大橋鎮(zhèn)一帶是當時的長江入?,只有在大橋鎮(zhèn)的江畔才能取得描寫《春》詩里“江”和“!钡拿谰。
顧仁說,大橋鎮(zhèn)的古地名與詩中的詩句也完全吻合。古時大橋名白沙,詩人在詩句中寫道:“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本褪钦f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水邊平地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了。這正是古鎮(zhèn)名稱和當時實景被詩人煉成了詩句,而詩人的詩句復又印證了古鎮(zhèn)名稱和江畔的地貌。
作者簡介
張若虛(約660—約720),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兗州兵曹。生卒年、字號均不詳。事跡略見于《舊唐書·賀知章傳》。中宗神龍(705~707)中,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于京都,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玄宗開元時尚在世。張若虛的詩僅存二首于《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yōu)美,韻律宛轉(zhuǎn)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
《月夜》原文及翻譯賞析5
原文: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譯文
夜色深沉,月光窗照半邊庭院,北斗星橫在天上,南斗星也已西窗。
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覺到了初春暖意,還聽得春蟲叫聲穿透綠色窗紗。
韻譯
夜半更深明月西掛照亮半邊人家,
北斗七星橫臥南斗六星也已傾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溫暖氣息,
還聽得春蟲叫聲穿透綠色的窗紗。
注釋
更深:古時計算時間,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暗里。
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顆亮星。
闌干:縱橫,這里指橫窗的樣子。
南斗:有星六顆。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稱“南斗”。
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新:初。新透:第一次透過。
賞析:
【評析】:
詩是抒寫感受大自然物候變化的,清新而有情致。這類詩是詩人對外界自然事物、氣候加以精細體察而萌發(fā)于心的一種敏感、靈感凝成的景象。詩的首二句是寫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闌干,暗隱時辰流轉(zhuǎn);后二句是寫俯視,大地靜謐,夜寒料峭,蟲聲新透,感知春之信息。構(gòu)思新穎別致,不落窠臼,用語清麗細膩,妙然生趣。(劉建勛)
【簡析】:
劉方平是盛唐時期一位不很出名的詩人,存詩不多。但他的幾首小詩卻寫得清麗、細膩、新穎、雋永,在當時獨具一格。
據(jù)皇甫冉說,劉方平善畫,“墨妙無前,性生筆先”(《劉方平壁畫山水》),這首詩的前兩句就頗有畫意。夜半更深,朦朧的斜月映照著家家戶戶,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則寵罩在夜的暗影中。這明暗的對比越發(fā)襯出了月夜的靜謐,空庭的闃寂。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橫斜。這不僅進一步從視覺上點出了“更深”,而且把讀者的視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讓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之中也籠罩著一片夜的靜寂,只有一輪斜月和橫斜的北斗南斗在默默無言地暗示著時間的流逝。
這兩句在描繪月夜的靜謐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顯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點。如果詩人的筆僅僅停留在這一點上,詩的意境、手法便不見得有多少新鮮感。詩的高妙之處,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徑,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個獨特的、很少為人寫過的境界。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币拱敫,正是一天當中氣溫最低的時刻,然而,就在這夜寒襲人、萬籟俱寂之際,響起了清脆、歡快的蟲鳴聲。初春的蟲聲,可能比較稀疏,也許剛開始還顯得很微弱,但詩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從中聽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靜謐的月夜中,蟲聲顯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標志著生命的萌動,萬物的復蘇,所以它在敏感的詩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聯(lián)想。
三、四兩句寫的自然還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實際上所蘊含的卻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這構(gòu)思非常新穎別致,不落俗套。春天是生命的象征,它總是充滿了繽紛的色彩、喧鬧的聲響、生命的活力。如果以“春來了”為題,人們總是選擇在艷陽之下呈現(xiàn)出活力的事物來加以表現(xiàn),而詩人卻撇開花開鳥鳴、冰消雪融等一切習見的春的標志,獨獨選取靜謐而散發(fā)著寒意的月夜為背景,從靜謐中寫出生命的萌動與歡樂,從料峭夜寒中寫出春天的暖意,譜寫出一支獨特的回春曲。這不僅表現(xiàn)出詩人藝術(shù)上的獨創(chuàng)精神,而且顯示了敏銳、細膩的感受能力。
“今夜偏知春氣暖”,是誰“偏知”呢?看來應該是正在試鳴新聲的蟲兒。盡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蟲兒卻首先感到在夜氣中散發(fā)著的春的信息,從而情不自禁地鳴叫起來。而詩人則又在“新透綠窗紗”的“蟲聲”中感覺到春天的來臨。前者實寫,后者則意寓言外,而又都用“偏知”一語加以綰結(jié),使讀者簡直分不清什么是生命的歡樂,什么是發(fā)現(xiàn)生命的歡樂之歡樂!跋x聲新透綠窗紗”,“新”字不僅蘊含著久盼寒去春來的人聽到第一個報春信息時那種新鮮感、歡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緊相呼應!熬G”字則進一步襯出“春氣暖”,讓人從這與生命聯(lián)結(jié)在一起的“綠”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氣息。這些地方,都可見詩人用筆的細膩。
蘇軾的“春江水暖鴨先知”是享有盛譽的名句。實際上,他的這點詩意體驗,劉方平幾百年前就在《月夜》詩中成功地表現(xiàn)過了。劉詩不及蘇詩流傳,可能和劉詩無句可摘、沒有有意識地表現(xiàn)某種“理趣”有關(guān)。但宋人習慣于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認識明白告訴讀者,而唐人則往往只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詩意感受,不習慣于言理,這之間是本無軒輊之分的。(劉學鍇)
《月夜》原文及翻譯賞析6
明月夜留別
朝代:唐代
作者:佚名
原文: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
別后相思人似月,云間水上到層城。
譯文
在即將離別的時刻,我們就像明月一樣默默無言。此時萬籟俱寂,月光撒滿了大地,我們的內(nèi)心就像月光一樣充滿著柔情。離別后,我就像月光普照天南地北一樣,對你的思念之情也追蹤到任何一個地方——不管是天涯海角還是海陲邊塞。
注釋
層城:古代神話謂昆侖山有層城九重。后也用以比喻高大的城闕。
鑒賞
不僅如此,詩的前兩句,每一句中都有“人”和“月”字,這就使詩的前兩句的句法更加工整而復雜了。實際上,詩的前兩句也可變?yōu)椤半x人無語卻有情,明月有光卻無聲”,或者為了合于平仄,也可以改為“離人無語卻有情,有光明月卻無聲”這樣就將人和月分開描寫,前句寫人,后句寫月,但詩人此處卻偏偏將人和月交織地描寫在一起,兩句中都有人和月。從第一句看,兩人分離時都沒有什么話說,而月亮也沒有聲音,四周很寂靜,似乎沒有什么感情,但第二句馬上一變,明月雖然無聲,卻有著潔白的光亮,而兩人分離時雖然緘言,保持著沉默,內(nèi)心里卻百感交集,充滿著離情別緒,這樣一寫,句與句之間就有一種起伏,一種變化。不僅使人感到人有情,就連月也有情。
前二句是寫兩人在明月下依依不舍的分手時情景,后二句轉(zhuǎn)而描寫離別后情景。作者是個女子,從末二句的口氣來看,第三句中的“人”也應該是指一位女子。她不僅離別有情,別后相思也依然有情。這從“人似月”三字即可看出。這三字看似平淡,言外之意都很多,有著承上啟下的意義。從承上講,前二句雖然月無聲,只有光,但就如同人無語卻有情一樣,都是有情物,而此處說“人似月”,就是說此刻的人依然如月一樣,仍是有情物。從啟下講,月亮每天夜里從云中映射到水中,又從水中爬到層城,年年歲歲,周而復始,表現(xiàn)其時間之長,而“人似月”,正是為了說明人的相思也是天天如此,夜夜如此,說明其相思時間之長之久。月亮皎潔無聲,離人相思無語,其情卻如同月光,云間、水上、層城,無處不在。足見相思之深沉、綿密,如詩如畫。詩從月光下離人的依依惜別,到月光下閨女的獨自相思,從頭至尾都將人、月合寫,以人喻月,以月形人,寫得十分有情味,又別致。
參考資料:
《唐詩鑒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34-235頁
《月夜》原文及翻譯賞析7
蒼蒼金陵月,空懸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業(yè)大江流。
綠水絕馳道,青松摧古丘。
臺傾鳷鵲觀,宮沒鳳凰樓。
別殿悲清暑,芳園罷樂游。
一聞歌玉樹,蕭瑟后庭秋。
注釋
蒼蒼:蒼白色。
帝王州:指金陵曾為六朝古都。
列宿:指天上的星宿。
霸業(yè)大江流:意思是古代的帝王霸業(yè)已似江水一般逝去。
絕:沖斷。
馳道:《三輔黃圖》: “馳道,天子所行道也!
古丘:指六朝時的陵墓。
臺傾鳷鵲觀:意思是鷦鵲觀樓臺已傾壞。一鷯鵲觀,六朝時所建宮室,今無考。
宮沒鳳凰樓:意思是鳳凰樓宮室荒投。鳳凰樓,在鳳凰山上。南朝宋元嘉年間所建。
清暑:清暑殿,在臺城內(nèi),晉孝武帝所建。雖暑月尤有清風,故以為名。
芳園罷樂游:意思是樂游園里已經(jīng)沒有了游樂。芳園,指游樂園,在覆舟山南,北連山筑臺觀,苑內(nèi)造正陽、林光等殿。
玉樹:即《玉樹后庭花》。
注釋
蒼蒼:蒼白色。
帝王州:指金陵曾為六朝古都。謝眺詩《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列宿:指天上的星宿。
霸業(yè)大江流:意思是古代的帝王霸業(yè)已似江水一般逝去。
絕:沖斷。
馳道:《三輔黃圖》: “馳道,天子所行道也!
古丘:指六朝時的陵墓。李白《登金陵鳳凰臺》有“晉代衣冠成古丘力”詩句。全句意思是古墓已壞,長滿松樹。
臺傾鳷鵲觀:意思是鷦鵲觀樓臺已傾壞。一鷯鵲觀,六朝時所建宮室,今無考。
宮沒鳳凰樓:意思是鳳凰樓宮室荒投。鳳凰樓,在鳳凰山上。南朝宋元嘉年間所建。因有風集此,·赦名。
清暑:清暑殿,在臺城內(nèi),晉孝武帝所建。雖暑月尤有清風,故以為名。(見《景定建康志》)
芳園罷樂游:意思是樂游園里已經(jīng)沒有了游樂。芳園,指游樂園,在覆舟山南,北連山筑臺觀,苑內(nèi)造正陽、林光等殿。
玉樹:即《玉樹后庭花》。
賞析
月光照著南京,詩人不盡悲從中來。星星還是那幾顆星星,而金陵的王氣卻像東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了。路之盡頭是浩淼的湖水,古墓上的蒼松翠柏老態(tài)龍鐘;昔日那么繁華的媽鵲觀、鳳凰樓、清暑殿和樂游苑,也都荒廢殘破,少有人來。蕭瑟的秋風中,還可以聽到陳后主所作的《玉樹后庭花》。
金陵自三國東吳以來,連續(xù)是好幾個朝代的首都,在帝王將相的經(jīng)營下,它的繁華程度和消費水平達到了頂點。東晉在這里定都以后,建造清暑殿,重樓復道,是夏天乘涼的好地方。南朝宋修馳道,一直通到玄武湖,長達十余里。鳳凰山上有鳳凰樓,覆舟山下有樂游苑,從山南到山北,排列著大大小小的宮觀臺榭。南朝齊詩人謝眺作詩說:“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洲!笨梢娝诋敃r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在作為政治中心的金陵,文學藝術(shù)也發(fā)展繁榮起來。這首先是因為皇帝的提倡,而且好幾位皇帝就是文學家或藝術(shù)家,在他們周圍聚集了大批文士;其次也因為金陵地處江南,民歌流行,藝術(shù)土壤豐厚,滋養(yǎng)出華麗璀璨的藝術(shù)之花。
但這一切都成為過去。面對著傲岸的詩人李白,只剩下蕭瑟的秋風和素凈的月光。秋風里,隱隱傳來《韋樹后庭花》的樂聲,這種靡靡之音,這種亡國之音,這昭示著金陵衰落原因的曲子,現(xiàn)在還在被人唱著!
《月夜》原文及翻譯賞析8
月夜
杜甫〔唐代〕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譯文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輪圓月,只有你在閨房中獨自遙看。遠在他方憐惜幼小的兒女,還不懂得你為何思念長安?蒙蒙霧氣沾濕了你的鬢發(fā);清冷的月光使你的玉臂生寒。什么時候才能在一起共同靠在透光的窗簾或帷幔旁,讓月光擦干兩人的思念的淚。
注釋
鄜(fū)州:今陜西省富縣。當時杜甫的家屬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長安。
閨中:內(nèi)室?矗x平聲kān。
憐:想。
未解:尚不懂得。
香霧云鬟(huán)濕,清輝玉臂寒:寫想象中妻獨自久立,望月懷人的形象。
香霧:霧本來沒有香氣,因為香氣從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發(fā)出來,所以說“香霧”。望月已久,霧深露重,故云鬟沾濕,玉臂生寒。
云鬟:指高聳的環(huán)形發(fā)髻。
清輝:阮籍詩《詠懷》其十四:“明月耀清暉。”
虛幌:透明的窗帷。
幌:帷幔。
雙照:與上面的"獨看"對應,表示對未來團聚的期望。
淚痕:隋宮詩《嘆疆場》“淚痕猶尚在!
賞析
這首詩借看月而抒離代,但抒發(fā)一不是一般代況下一夫婦離別之代。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時代一特征,離亂之痛和內(nèi)心之憂熔于一爐,對月惆悵,憂嘆愁思,而希望則寄托于不知“何時一一未來。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安。一頷聯(lián)是說,可憐幼小一兒女,怎懂思念一心酸。
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賞自然風光,而是“憶”安一,而小兒女未諳世事,還不懂得“憶”安一。∮眯号弧安唤鈶浺环匆r妻子一“憶一,突出了首聯(lián)那個“獨一字,又進一層。
在前四句中,“憐一字和“憶一字,都不宜輕易滑過。而這,又應該和“今夜一、“獨看一聯(lián)系起來,加以品味。明月當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一“獨看一,則心目中自然有往日一“同看一和未來一“同看一。未來一“同看一,留待結(jié)句點明。往日一“同看一,則暗含于一、二聯(lián)之中。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過同看鄜州月而共憶”安一往事。安史之亂以前,作者困處”安達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時間,是與妻子在”安度過一。和妻子一同忍饑受寒,也一同觀賞”安一明月,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一記憶。當”安淪陷,一家人逃難到了羌村一時候,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共憶”安一往事,已經(jīng)不勝其辛酸!如今自己深陷亂軍之中,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安,那“憶一就不僅充滿辛酸,而且交織著憂慮和驚恐,這個“憶一字,是含意深廣,耐人尋思一。往日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憶”安,雖然百感交集,但尚有妻子為自己分憂;如今呢,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安,“遙憐一小兒女們天真幼稚,只能增加他一負擔,哪能為她分憂!這個“憐一字,也是飽含深代,感人肺腑一。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一頸聯(lián)是說,蒙蒙霧氣,也許沾濕了妻子一鬢發(fā);冷冷月光,該是映寒了妻子一玉臂。
第三聯(lián)激過妻子獨自看月一形象描寫,進一步表現(xiàn)“憶”安一。霧濕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憶念愈深,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一代景。當想到妻子憂心忡忡,夜深不寐一時候,自己也不免傷心落淚。兩地看月而各有淚痕,這就激起了作者結(jié)束這種痛苦生活一希望;于是以表現(xiàn)希望一詩句作結(jié):“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一“雙照一而淚痕始干,則“獨看一而淚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題為“月夜一,字字都從月色中照出,而以“獨看一、“雙照一為一詩之眼!蔼毧匆皇乾F(xiàn)實,卻從對面著想,只寫妻子“獨看一鄜州之月而“憶”安一,而自己一“獨看一”安之月而憶鄜州,已包含其中。“雙照一兼包回憶與希望:感傷“今夜一一“獨看一,回憶往日一同看,而把并倚“虛幌一(薄帷)、對月抒愁一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時一一未來。采用這種從對方設(shè)想一方式,妙在從對方那里生發(fā)出自己一感代,這種方法尤被后人當作法度。全詩詩旨婉切,章法緊密,明白如話,感代真摯,沒有被律詩束縛一痕跡。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月夜》原文及翻譯賞析9
《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出自唐詩三百首全集,其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劉方平。其全文古詩如下: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
「前言」
《月夜》是唐代詩人劉方平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記敘作者對初春月夜氣候轉(zhuǎn)暖的獨特感受。詩的前二句寫景,記敘星月西斜,夜深人靜。詩的后二句記所聞、所感,因蟲聲透過窗紗傳來,感到已到春暖時節(jié)。詩中描繪了一種優(yōu)美寧靜而富有生機的境界,令人感到物候在變化,又是靜美的。
「注釋」
、鸥睿汗艜r計算時間,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圃律肴思遥涸鹿庵徽樟亮巳思曳课莸囊话,另一半隱藏在黑暗里。
、潜倍罚涸诒狈教炜张帕谐啥沸蔚钠哳w亮星。
、汝@干:這里指橫斜的樣子。
、赡隙罚河行橇w。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稱“南斗”。
、势翰胖,表示出乎意料。
、诵拢撼。新透:第一次透過。
「翻譯」
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傾斜了,南斗星也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你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一遭兒傳到了屋子里來了。
「賞析」
唐詩中,以春和月為題的不少;蛟伌壕岸袘,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詩寫春,不唯不從柳綠桃紅之類的事物著筆,反借夜幕將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點的事物遮掩起來,寫月,也不細描其光影,不感嘆其圓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調(diào)進半片月色,這樣,夜色不至太濃,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種蒙朧而和諧的旋律。
首句的“半人家”是詩中的佳筆,它寫出了莊戶人家的農(nóng)舍一半為銀白色月暉所包圍,而另一半?yún)s依然坐落在黑暗中。而組合村莊的大片農(nóng)舍都是這樣一邊有光,一邊陰暗。如此著色,便使黑者更黑,白者更白,在用光上便能更加突出主體(村落)。這要比讓描寫的景物全都搽上一層亮色更醒目,也更有藝術(shù)美。有不少注本謂“半人家”是指一半人家,倒也能說得通,但詩句卻無一點靈氣了!霸律肴思摇笔恰案睢倍值木唧w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闌干南斗斜”,以互文手法解釋,即北斗和南斗都發(fā)生了傾斜變化,這樣就可看出時間的推移,已從入夜而接近更深了。此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兩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靜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為月輪西斜,詩以星斗闌干為映襯,這就構(gòu)成兩句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
恬謐的春夜,萬物的生息遷化在潛行!敖褚蛊簹馀.蟲聲新透綠窗紗”,正是詩人全身心地去體察大自然的契機而得到的佳句,運用了典型示范的筆法來加強春色迷人的主題,其運用的主要意象便是蟲聲。又有“新透綠窗紗”補加,更給人以清新右愛的感覺。因為這蟲聲本來已是夠清脆悅耳的了,再讓它通過“綠窗紗”,似乎將它過濾了一遍,將那些不規(guī)整的雜首全都清除掉,剩下的當然全是樂音了。從蟲芥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說明詩人有著深厚的鄉(xiāng)村生活的根柢。因此。這兩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沒有長期鄉(xiāng)村生活經(jīng)驗的人固然說不出;便是生活在鄉(xiāng)村,也并非人人都說得出來。今夜蟲鳴,究竟是第一回還是第幾回,誰去注意它,這須得有心人,還應該有一顆詩心。一個“新”字,飽含對鄉(xiāng)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說清新,又有欣悅之意。
詩中說“春氣暖”自“今夜”始,表明對節(jié)候變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語洋溢著自得之情。寫隔窗聽到蟲聲,用“透”。給人以生機勃發(fā)的力度感。窗紗的綠色,夜晚是看不出的。這綠意來自詩人內(nèi)心的盎然春意。詩人之所以不描寫作為春天表征的鮮明的外在景觀。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氣氛來烘托詩的意境,就是因為這詩得之于詩人的內(nèi)心。詩人是以一顆純凈的心靈體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的。詩的前二句寫景物,不著一絲春的色彩。卻暗中關(guān)合春意,頗具蘊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氣暖”。結(jié)句的“蟲聲”,“綠窗紗”互為映發(fā)。于是春意俱足。但這聲與色,仍從“意”(感覺)中來。詩人并非唯從“蟲聲”才知道春氣已暖,“春氣暖”是詩人對“今夜”的細微感覺,而“蟲聲”只是與其感覺冥合的一個物候。如此描寫月夜,詩人對季節(jié)、時間、空間感受非常敏銳,因此不落俗套,富于創(chuàng)新。由蟲聲而知春暖春意春至春景,讓人的喜悅之情油然而生,詩句構(gòu)思和藝術(shù)表現(xiàn)都見新巧,一感一聽,生了一喜,頗具新意。全詩寫得自然流暢,生趣橫溢,洋溢著詩人對春天、對生命的贊頌。唐代田園詩成為一個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詩一二者并不多見,象本詩這樣深得陶體真趣的,就更為寥寥。
《月夜》原文及翻譯賞析10
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
偷桃竊藥事難兼,十二城中鎖彩蟾。
應共三英同夜賞,玉樓仍是水精簾。
古詩簡介
《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愛情詩,前二句謂月下幽會的愛情生活和道教修煉的生活很難兩全齊美,想同深鎖在道觀里的宋華陽姊妹是何等艱難,后二句月色美好,詩人希望與宋華陽姊妹共賞明月,料想玉樓上的水晶簾仍像以前那樣透明光潔。這首詩前兩句運用典故,后兩句正反相合,加濃了情深意厚,美事難成的寓意。
翻譯/譯文
偷桃竊藥是兩件美事,可惜難兩全。玉陽碧城十二樓,曾經(jīng)幽禁過彩蟾。
本來我應跟三位美女,一起欣賞月光團圈。那華陽觀玉樓,仍然像透明的水精簾。
注釋
、潘稳A陽姊妹:作者在玉陽山學道時暗戀的宋華陽姊妹,均是女道士。
、仆堤遥旱澜虃髡f,謠王母種桃,三千年一結(jié)子,東方朔曾三次偷食,被謫降人間。竊藥:《淮南子·覽冥訓》載,后羿在西王母處求得不死的靈藥,嫦娥偷服后奔入月宮中。
、鞘牵阂嘧魇䴓、十二層城,道教傳為仙人居處,此借指道觀。彩蟾:神話傳說月中有蟾蜍,因借以指月,此指代宋華陽姊妹。
、热ⅲ喝浠,指三位女性,即宋華陽姊妹。
⑸水精簾:質(zhì)地精細而色澤瑩澈的簾子。
創(chuàng)作背景
唐文宗太和八年(834),長安城發(fā)生了震撼朝野的“甘露之變”,李商隱也受其影響,在彷徨中決定到玉陽山去“學仙”,約為四年,這時結(jié)識了女道士宋華陽姊妹,也可能因此產(chǎn)生了戀情!对乱怪丶乃稳A陽姊妹》詩就寫下了當時這種初戀的情感。詩人早已向宋華陽姊妹發(fā)出過自己情愛的信息,但始終未收到宋氏姊妹返回消息,當然詩人仍存有幻想,實現(xiàn)自己的情感愿望,于是在“月夜”重寄自己的相思,因而創(chuàng)作了這首詩。
賞析/鑒賞
首兩句是詩人心中發(fā)出的感喟,一種深情的阻隔,即使近在咫尺,也形同天涯,可望而不可即。先引用兩個典故來喻意,一是用嫦娥偷靈藥得仙人月,來喻宋氏姊妹已飛升成仙,一是用東方朔三次偷王母蟠桃事來喻詩人自己,作者說:但仙、凡兩境界,“事難兼”啊,今夜我只能望著高樓,“彩蟾”被鎖在深閣,城關(guān)重重,哪能相見呢?這兩句中“兼”與“鎖”兩詞寫出了人間種種阻隔,心愿與現(xiàn)實總是相違,在情愛生活中同樣如此,對詩人而言,人間無形阻難感受更深了。
后兩句點出“月夜”,詩人此時此景的想像與感受應是如此的:在這明月皎潔,月光如銀,安詳寧靜的夜晚是多么好的時光啊,如果我們?nèi)讼嗑塾谏剿そ侵g,開懷言志,情感交觸,共賞明月,然而這僅是一種夢幻和想象了,抬頭一望,我只能出神地仰視一下你們高樓上懸掛的水精簾了。這時抒情主人公的心情只能是詩人在絕句《嫦娥》詩中寫的兩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了。
此詩后兩句在構(gòu)思上有一個特色,即“應”與“未”對舉,“正”與“反”相合,這更加濃了情深意厚,美事難成的寓意。句中“共”與“仍”也是相反相承的,“共”是美好的意愿,而“仍”卻蘊藏了生活中多少阻礙與不測?磥砝钌屉[是深于情感的,但是否能沖過對于功名之企求,恐怕也只是“玉樓仍是水精簾”了,做人的難度也就在這里。
《月夜》原文及翻譯賞析11
古詩簡介
《月夜》是被禁于,望思家的有感之作。借助想象,抒寫妻子對自己的,也寫出自己對妻子的。全構(gòu)想新奇,情真意切,深婉動人。
翻譯/譯文
今的圓圓的是多么皎潔美好,妻子卻一個人在閨房中獨自望月:希望相公快點回來!幼小的兒女卻還不懂思念在的父親,還不能理解對月懷人的心情。夜露深重,你烏似的頭發(fā)被打濕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什么時候才能和你一起倚著窗帷,仰望,讓月光照干我們彼此的淚痕呢?
注釋
⑴鄜(fū)州:今陜西省富縣。當時的家屬在鄜州的羌(qiāng)村,在長安。
、崎|中:內(nèi)室。
、强,讀平聲。
、葢z:想。
、晌唇猓荷胁欢谩
、氏泖撸╤uán)濕,清輝玉臂寒:寫想象中妻獨自久立,望月懷人的形象。香霧:霧本來沒有香氣,因為香氣從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發(fā)出來,所以說“香霧”。望月已久,霧深露重,故云鬟沾濕,玉臂生寒。謂:“未嘗有香,而無微之詩云:‘香云淡覺微和!莆磭L有香,而盧象詩云:‘云氣香!癜矗红F本無香,香從鬟中膏沐生耳。如詩‘和香九重城’,則以香借形也。梁章隱《詠素馨花》詩:‘細花穿弱縷,盤向綠云鬟!痹器,古代婦女的環(huán)形發(fā)飾。
、饲遢x:詩《詠懷·其十四》“明月耀清暉!
、烫摶希和该鞯拇搬;,帷幔。
、碗p照:與上面的"獨看"對應,表示對未來團聚的期望。
⑽淚痕:詩《嘆疆場》“淚痕猶尚在。”
賞析/鑒賞
這首詩借看月而抒離情,但抒發(fā)的不是一般情況下的夫婦之情。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時代的特征,離亂之痛和內(nèi)心之憂熔于一爐,對月惆悵,憂嘆愁思,而希望則寄托于不知“何時”的未來。
在一二兩聯(lián)中,“憐”字,“憶”字,都不宜輕易滑過。而這又應該和“今夜”、“獨看”聯(lián)系起來加以吟味。明月當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獨看”,則心目中有往日的“同看”和未來的“同看”。未來的“同看”,留待結(jié)句點明。往日的“同看”,則暗含于一二兩聯(lián)之中!敖褚灌~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边@透露出他和妻子有過“同看”鄜州月而共“憶長安”的。安史之亂以前,作者困處長安達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是與妻子在一起度過的。和妻子一同忍饑受寒,也一同觀賞長安的明月,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當長安淪陷,一家人逃難到了的時候,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憶長安”,已不勝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亂軍之中,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那“憶”就不僅充滿了辛酸,而且交織著憂慮與驚恐。這個“憶”字,是含意深廣,耐人尋思的。往日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雖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為妻子;如今呢,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遙憐”小兒女們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負擔,不能為她分憂。這個“憐”字,也是飽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孩子還小,并不懂得想念,但不能不念。從小孩的“不念”更能體現(xiàn)出大人的“念”之深切。
第三聯(lián)通過妻子獨自看月的形象描寫,進一步表現(xiàn)“憶長安”。霧濕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憶念愈深,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當想到妻子憂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時候,自己也不免傷心落淚。兩地看月而各有淚痕,這就激起了作者結(jié)束這種痛苦的希望;于是以表現(xiàn)希望的詩句作結(jié):“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雙照”而淚痕始干,則“獨看”而淚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題為《月夜》,字字都從月色中照出,而以“獨看”、“雙照”為一詩之眼!蔼毧础笔乾F(xiàn)實,卻從對面著想,只寫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而自己的“獨看”長安之月而憶鄜州,已包含其中!半p照”兼包回憶與希望:感傷“今夜”的“獨看”,回憶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虛幌”(薄。、對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時”的未來。采用這種從對方設(shè)想的方式,妙在從對方那里生發(fā)出自己的感情,這種方法尤被后人當作法度。全詞詞旨婉切,章法緊密,明白如話,感情真摯,沒有被束縛的痕跡。
《月夜》原文及翻譯賞析12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韻譯】戌樓響過更鼓,路上斷了行人形影;秋天的邊境,傳來孤雁悲切的鳴聲。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遠方兄弟;望月懷思,覺得故鄉(xiāng)月兒更圓更明。
可憐有兄弟,卻各自東西海角天涯;有家若無,是死是生我何處去打聽?
平時寄去書信,常常總是無法到達;更何況烽火連天,叛亂還沒有治平。
【賞析】
這首詩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這年九月,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于戰(zhàn)亂之中。當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于戰(zhàn)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对乱箲浬岬堋芳词撬敃r思想感情的真實記錄。在古典詩歌中,思親懷友是常見的題材,這類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單憑作者生活體驗是不夠的,還必須在表現(xiàn)手法上匠心獨運。杜甫正是在對這類常見題材的處理中,顯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詩一起即突兀不平。題目是“月夜”,作者卻不從月夜寫起,而是首先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路斷行人,寫出所見;戍鼓雁聲,寫出所聞。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涼景象。沉重單調(diào)的更鼓和天邊孤雁的叫聲不僅沒有帶來一絲活氣,反而使本來就荒涼不堪的邊塞顯得更加冷落沉寂!皵嗳诵小秉c明社會環(huán)境,說明戰(zhàn)事頻仍、激烈,道路為之阻隔。兩句詩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這就是“月夜”的背景。
頷聯(lián)點題!奥稄慕褚拱住,既寫景,也點明時令。那是在白露節(jié)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霸率枪枢l(xiāng)明”,也是寫景,卻與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寫的不完全是客觀實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xiāng)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覺,偏要說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這種以幻作真的手法卻并不使人覺得于情理不合,這是因為它極深刻地表現(xiàn)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xiāng)的感懷。這兩句在煉句上也很見工力,它要說的不過是“今夜露白”,“故鄉(xiāng)月明”,只是將詞序這么一換,語氣便分外矯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說:“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語,多離析或倒句,則語健而體峻,意亦深穩(wěn)。”(《麈史》)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為神奇的本領(lǐng)。
以上四句信手揮寫,若不經(jīng)意,看似與憶弟無關(guān),其實不然。不僅望月懷鄉(xiāng)寫出“憶”,就是聞戍鼓,聽雁聲,見寒露,也無不使作者感物傷懷,引起思念之情。實乃字字憶弟,句句有情。
詩由望月轉(zhuǎn)入抒情,過渡十分自然。月光常會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鄉(xiāng)之念。詩人今遭逢離亂,又在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他的綿綿愁思中夾雜著生離死別的焦慮不安,語氣也分外沉痛!坝械芙苑稚ⅲ瑹o家問死生”,上句說弟兄離散,天各一方;下句說家已不存,生死難卜,寫得傷心折腸,令人不忍卒讀。這兩句詩也概括了安史之亂中人民飽經(jīng)憂患喪亂的普遍遭遇。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緊承五、六兩句進一步抒發(fā)內(nèi)心的憂慮之情。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尚且常常不達,更何況戰(zhàn)事頻仍,生死茫茫當更難逆料。含蓄蘊藉,一結(jié)無限深情。讀了這首詩,我們便不難明白杜甫為什么能夠?qū)懗觥胺榛疬B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那樣凝煉警策的詩句來。深刻的生活體驗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zhuǎn)圓熟,結(jié)構(gòu)嚴謹!拔葱荼眲t“斷人行”,望月則“憶舍弟”,“無家”則“寄書不達”,人“分散”則“死生”不明,一句一轉(zhuǎn),一氣呵成。
在安史之亂中,杜甫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既懷家愁,又憂國難,真是感慨萬端。稍一觸動,千頭萬緒便一齊從筆底流出,所以把常見的懷鄉(xiāng)思親的題材寫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頓挫。
《月夜》原文及翻譯賞析13
月夜 / 夜月
朝代:唐代
作者:劉方平
原文: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譯文
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傾斜了,南斗星也傾斜了。
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你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一遭兒傳到了屋子里來了。
注釋
、鸥睿汗艜r計算時間,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圃律肴思遥涸鹿庵徽樟亮巳思曳课莸囊话,另一半隱藏在黑暗里。
⑶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顆亮星。
⑷闌干:這里指橫斜的樣子。
⑸南斗:有星六顆。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稱“南斗”。
、势翰胖硎境龊跻饬。
⑺新:初。新透:第一次透過。
鑒賞
唐詩中,以春和月為題的不少。或詠春景而感懷,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詩寫春,不唯不從柳綠桃紅之類的事物著筆,反借夜幕將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點的事物遮掩起來,寫月,也不細描其光影,不感嘆其圓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調(diào)進半片月色,這樣,夜色不至太濃,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種蒙朧而和諧的旋律。
此詩首揭“更深”二字,為以下景色的描繪確定了基調(diào),也給全詩籠罩一種特殊氛圍!霸律肴思摇笔恰案睢倍值木唧w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闌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兩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靜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為月輪西斜,詩以星斗闌干為映襯,這就構(gòu)成兩句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
恬謐的春夜,萬物的生息遷化在潛行!敖褚蛊簹馀x聲新透綠窗紗”,正是詩人全身心地去體察大自然的契機而得到的佳句。從蟲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說明詩人有著深厚的鄉(xiāng)村生活的根柢。因此。這兩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沒有長期鄉(xiāng)村生活經(jīng)驗的人固然說不出;便是生活在鄉(xiāng)村,也并非人人都說得出來。今夜蟲鳴,究竟是第一回還是第幾回,誰去注意它,這須得有心人,還應該有一顆詩心。一個“新”字,飽含對鄉(xiāng)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說清新,又有欣悅之意。
詩中說“春氣暖”自“今夜”始,表明對節(jié)候變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語洋溢著自得之情。寫隔窗聽到蟲聲,用“透”。給人以生機勃發(fā)的力度感。窗紗的綠色,夜晚是看不出的。這綠意來自詩人內(nèi)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們就可以明白:詩人之所以不描寫作為春天表征的鮮明的外在景觀。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氣氛來烘托詩的意境,就是因為這詩得之于詩人的內(nèi)心。詩人是以一顆純凈的心靈體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的。詩的前二句寫景物,不著一絲春的色彩.卻暗中關(guān)合春意,頗具蘊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氣暖”。結(jié)句的“蟲聲”,“綠窗紗”互為映發(fā)。于是春意俱足。但這聲與色,仍從“意”(感覺)中來。詩人并非唯從“蟲聲”才知道春氣已暖,“春氣暖”是詩人對“今夜”的細微感覺,而“蟲聲”只是與其感覺冥合的一個物候。因此,詩的意蘊是深厚的。構(gòu)思的新穎別致,決定于感受的獨特。唐代田園詩成為一個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詩一二者并不多見。象本詩這樣深得陶體真趣的。就更為寥寥。至于說本詩有無隱微之情的寄托,于字面無證,不好去穿鑿。
《月夜》原文及翻譯賞析14
原文:
月夜憶舍弟
朝代:唐朝
作者: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鳴叫。
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jié)氣,月亮還是故鄉(xiāng)的最明亮。
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
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zhàn)亂頻繁沒有停止。
注釋
1.舍弟:謙稱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樓上的更鼓。戍,駐防。
3.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后,就開始宵禁。
4邊秋:一作“秋邊”,秋天的邊地,邊塞的秋天
5.露從今夜白:指在氣節(jié)“白露”的一個夜晚。
6.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弟兄分散,家園無存,互相間都無從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長:一直,老是。
8.達:到。
9.況乃:何況是。
10. 未休兵:戰(zhàn)爭還沒有結(jié)束。
賞析:
這首詩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這年九月,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于戰(zhàn)亂之中。當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于戰(zhàn)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对乱箲浬岬堋芳词撬敃r思想感情的真實記錄。詩中寫兄弟因戰(zhàn)亂而離散,杳無音信。在異鄉(xiāng)的戍鼓和孤雁聲中觀賞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鄉(xiāng)憶弟之情。顛沛流離中的詩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為國家而悲痛。
《月夜》原文及翻譯賞析15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譯文
皎潔的月光從樹枝間掠過,驚飛了枝頭喜鵲,清涼的晚風吹來仿佛聽見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陣陣蛙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天邊幾顆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還在土地廟的樹林旁,道路轉(zhuǎn)過溪水的源頭,它便忽然出現(xiàn)在眼前。
注釋
西江月:詞牌名。
黃沙:黃沙嶺,在江西上饒的西面。
別枝驚鵲:驚動喜鵲飛離樹枝。
鳴蟬:蟬叫聲。
舊時:往日。
茅店:茅草蓋的鄉(xiāng)村客店。
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
見:同“現(xiàn)”,顯現(xiàn),出現(xiàn)。
賞析:
【評解】
這首詞是辛棄疾貶官閑居江西時的作品。著意描寫黃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山村風光。
情景交融,優(yōu)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是宋詞中以農(nóng)村生活為題材的佳作。
【集評】
唐圭璋等《唐宋詞選注》:作者以寧靜的筆調(diào)描寫了充滿著活躍氣氛的夏夜。一路行來,有清風、明月、疏星、微雨,也有鵲聲、蟬聲,還聞到了稻花香。走得久了,忽然看到那家熟識的小店,可以進去歇歇腳,愉悅之情,油然而生。
艾治平《宋詞名篇賞析》:這是一首筆調(diào)靈活,不假雕琢,不事堆砌,語淺味永,摹寫逼真的佳作,是一幅頗有審美價值的淡墨畫——充滿著農(nóng)村生活氣息的夏夜素描。
賞析
這是辛棄疾中年時代經(jīng)過江西上饒黃沙嶺道時寫的一首詞。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開始到上饒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間,他雖也有過短暫的出仕經(jīng)歷,但以在上饒居住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詞作。詞中所說的黃沙嶺在上饒縣西四十里,嶺高約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兩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畝。這一帶不僅風景優(yōu)美,也是農(nóng)田水利較好的地區(qū)。辛棄疾在上饒期間,經(jīng)常來此游覽,他描寫這一帶風景的詞,現(xiàn)存約五首,即:《生查子》(獨游西巖)二首、《浣溪沙》(黃沙嶺)一首,《鷓鴣天》(黃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本詞。
辛棄疾的這首《西江月》前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表面看來,寫的是風、月、蟬、鵲這些極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經(jīng)過作者巧妙的組合,結(jié)果平常中就顯得不平常了。鵲兒的驚飛不定,不是盤旋在一般樹頭,而是飛繞在橫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為月光明亮,所以鵲兒被驚醒了;而鵲兒驚飛,自然也就會引起“別枝”搖曳。同時,知了的鳴叫聲也是有其一定時間的。夜間的鳴叫聲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鳴,而當涼風徐徐吹拂時,往往特別感到清幽?傊,“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來“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卑讶藗兊年P(guān)注點從長空轉(zhuǎn)移到田野,表現(xiàn)了詞人不僅為夜間黃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潤,更關(guān)心撲面而來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聯(lián)想到即將到來的豐年景象。此時此地,詞人與人民同呼吸的歡樂,盡在言表。稻花飄香的“香”,固然是描繪稻花盛開,也是表達詞人心頭的甜蜜之感。而說豐年的主體,不是我們常用的鵲聲,而是那一片蛙聲,這正是詞人匠心獨到之處,令人稱奇。在詞人的感覺里,儼然聽到群蛙在稻田中齊聲喧嚷,爭說豐年。先出“說”的內(nèi)容,再補“聲”的來源。以蛙聲說豐年,是詞人的創(chuàng)造。以上四句純?nèi)皇鞘銓懏敃r當?shù)氐南囊股降赖木拔锖驮~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卻是洋溢著豐收年景的夏夜。因此,與其說這是夏景,還不如說是眼前夏景將給人們帶來的幸福。
不過,詞人所描寫的夏景并沒有就此終止。如果說詞的上闋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繪,那么下闋卻顯然是以波瀾變幻、柳蔭路曲取勝了。由于上闋結(jié)尾構(gòu)思和音律出現(xiàn)了顯著的停頓,因此下闋開頭,詞人就樹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運用對仗手法,以加強穩(wěn)定的音勢!捌甙藗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在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輕微的陣雨,這些都是為了與上闋的清幽夜色、恬靜氣氛和樸野成趣的鄉(xiāng)土氣息相吻合。特別是一個“天外”一個“山前”,本來是遙遠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筆鋒一轉(zhuǎn),小橋一過,鄉(xiāng)村林邊茅店的影子卻意想不到地展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詞人對黃沙道上的路徑盡管很熟,可總因為醉心于傾訴豐年在望之樂的一片蛙聲中,竟忘卻了越過“天外”,邁過“山前”,連早已臨近的那個社廟旁樹林邊的茅店,也都沒有察覺。前文“路轉(zhuǎn)”,后文“忽見”,既襯出了詞人驟然間看出了分明臨近舊屋的歡欣,又表達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遠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體現(xiàn)了作者深厚的藝術(shù)功底,令人玩味無窮。
從表面上看,這首詞的題材內(nèi)容不過是一些看來極其平凡的景物,語言沒有任何雕飾,沒有用一個典故,層次安排也完全是聽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卻有著詞人潛心的構(gòu)思,淳厚的感情。在這里,我們也可以領(lǐng)略到稼軒詞于雄渾豪邁之外的另一種境界。
【《月夜》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月夜》原文及翻譯賞析07-16
月夜原文、翻譯、賞析12-25
月夜原文,翻譯,賞析09-06
月夜原文翻譯及賞析12-04
月夜原文賞析及翻譯04-28
月夜原文翻譯及賞析大全11-25
杜甫《月夜》原文翻譯與賞析04-11
杜甫月夜原文翻譯及賞析05-06
《月夜憶舍弟》原文翻譯及賞析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