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翻譯及賞析15篇
菩薩蠻翻譯及賞析1
蕭蕭幾葉風兼雨,離人偏識長更苦。欹枕數(shù)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驚被薄,淚與燈花落。無處不傷心,輕塵在玉琴。
翻譯
風雨蕭蕭,落葉片片。秋夜里,數(shù)著長更,更長愁更長。這時候,斜靠在枕頭上,仰望星空。月亮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上弦,慢慢趨于圓滿。秋風秋雨,寒涼驚心。
羅衾不耐,孤枕難忍。號角催曉,漏滴花陰。淚花伴隨著燈花,被燒成灰燼。沒有一個地方不讓人傷心,幥僦乙,也早已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
注釋
“蕭蕭”二句:蕭蕭,風雨聲。
長更:長夜。“欹枕”
欹枕:斜靠著枕頭。蟾蜍,代指月亮。早弦,即上弦。二句亦布景,展示秋夜的上弦月。
“夜寒”二句:燈花,油燈結(jié)成花形的'余燼。戎昱《桂州臘月》:”曉角分殘漏,孤燈落碎花!爸儇菲蕖兑链睿耐猓罚骸苯膛氉允乜辗,淚珠與、燈花共落!岸湟庵^寒夜被薄,淚花伴隨著燈花,被燒成灰燼。
玉琴:琴之美稱。
賞析
《菩薩蠻·蕭蕭幾葉風兼雨》通篇用白描的寫法,從多個方面去描寫和渲染,寫思婦的苦情!帮L兼雨”“長更”是耳聞,“蟾蜍下早弦”是眼見,“夜寒”是身體感受,“無處不傷心”是心理感受。容若將離人苦夜長,相思難解,無處不傷心的苦況寫得精細到位,末一句雅而傷,詞中女子顯然是淑女,風格姿態(tài)不同于《古詩十九首》里的“蕩子婦”!拜p塵”兩字更將閨閣寂寥的氛圍摹寫得深細。凄婉之情溢于詞表。上片展現(xiàn)自然景象,秋天的風雨和秋天的月。下片是社會事相,淚花和燈花。
上闕寫景。首句中,詞人描寫了凄風苦雨下,落葉蕭蕭的景象,渲染出一種悲涼的悲涼的氛圍。“長更”一句,從李煜《三臺令》詞中化出,寫長夜漫漫,無法入睡,詞人索性抬頭望天,不知不覺,月亮已在上弦處了,表明詞人孤臥時間之久,寂寞難耐。詞的下闕寫詞人好不容易入睡,卻因涼夜被薄驚醒,孤凄寒冷透徹心扉,不覺淚水伴著燈花淌落。滿心傷懷,更奈何,眼望去,竟是伊人昔日所彈之琴,如今古琴都蒙上了灰塵,更休提伊人如今飄然遠去了。
詞人所描之景,在古琴處停止,仿佛古琴余音,婉轉(zhuǎn)低回,回味無窮。
創(chuàng)作背景
張秉戍將《菩薩蠻·蕭蕭幾葉風兼雨》收于《納蘭詞箋注》的愛情目錄之中,謂之思念情人或者悼念亡妻都無不可,創(chuàng)造時間不詳。
菩薩蠻翻譯及賞析2
紅樓遙隔廉纖雨。沉沉暝色籠高樹。樹影到儂窗。君家燈火光。風枝和影弄。似妾西窗夢。夢醒即天涯。打窗聞落花。
注釋
廉纖:細微、纖細。韓愈《晚雨》
詩:“廉纖晚雨不能晴。”
注釋
廉纖:細微、纖細。
賞析
遙望您住的紅樓,隔阻著迷細雨。黃昏后夜色沉沉,籠罩著庭前的高樹。把樹影照落我的窗前———是您家燈火的光輝。輕風擺弄著枝葉的影子,動搖不定,仿佛像我在西窗下迷離的`夢境。夢醒時,人已遠隔天涯,只聽到一陣陣落花飄酒窗上之聲。兩句情景交融。殘夢落花,追尋已邈,此情此景,亦難為懷了。
青年時代的靜安,也總是在追求他的美好的理想,他沒有找到政治上正確的出路,他的理想也如夢影般破滅流散了。一縷縷拂不去的哀愁縈在心頭,“夢”與“影”都是縹緲的意象,喚起的總是離愁別緒。作于1907年春暮。
菩薩蠻翻譯及賞析3
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朦朧的月色下花兒是那么嬌艷,在這迷人的夜晚我要與你秘密相見。我光著襪子一步步邁上香階,手里還輕輕地提著那雙金縷鞋。在畫堂的南畔我終于見到了你呀!依偎在你的懷里,我內(nèi)心仍不停的發(fā)顫。你可知道我出來見你一次是多么的不容易,今天晚上我要讓你盡情地把我愛憐。
注釋
、虐担蛔鳌镑觥;\輕霧:籠罩著薄薄的晨霧;\,一作“飛”;一作“水”。
⑵今朝:今夜,一作“今宵”。郎邊:一作“儂邊”。
、莿i(chǎn):《全唐詩》及《南唐書》中均作“衩”。刬,只,僅,猶言“光著”。刬襪,只穿著襪子著地。唐《醉公子》詞中有:“刬襪下香階,冤家今夜醉。”步:這里作動詞用,意為走過。香階:臺階的美稱,即飄散香氣的臺階。
、仁痔幔阂蛔鳌笆謹y”。金縷鞋:指鞋面用金線繡成的鞋。縷,線。
、僧嬏茫汗糯鷮m中繪飾華麗的殿堂,這里也泛指華麗的`堂屋。南畔:南邊。
、室幌颍阂蛔鳌耙簧巍!币幌,同一晌,即一時,剎時間。偎:緊緊地貼著,緊挨著。一作“畏”。顫:由于心情激動而身體發(fā)抖。
⑺奴:一作“好”。奴,古代婦女自稱的謙詞,也作奴家。出來:一作“去來”。
、探叹鹤尵屇。一作“教郎”;一作“從君”。恣(zì)意:任意,放縱。恣,放縱,無拘束。憐:愛憐,疼愛。
參考資料:
1、詹幼馨.南唐二主詞研究:武漢出版社,1992:29-35
2、楊敏如.南唐二主詞新釋集評:中國書局,20xx:36-41
3、唐圭璋.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43-144
賞析:
作者:佚名
這首艷情詞素以狎昵真切著稱。
“花明月黯籠輕霧”,繁花盛開,鮮明秾艷,香霧空蒙,渲染了柔和、美麗、朦朧的氛圍;“今宵好向郎邊去”,一個“好”字點明這是幽會的最佳時刻!皠i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皠i”音“產(chǎn)”,“刬襪”,以襪貼地。少女的輕盈步履,顧盼神情,躍然紙上。
下闋將少女的熾烈戀情推向高潮:在一番擔驚受怕之后,美好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像迂回曲折的流泉,遇到開闊處,如瀑布般傾瀉出來,“見”、“顫”、“難”、“恣意憐”,幾個字將所有的感觸直截了當?shù)仫@現(xiàn)出來,情真景真,毫無偽飾。
李煜的這首詞,極俚,極真,也極動人,用淺顯的語言呈現(xiàn)出深遠的意境,雖無意于感人,而能動人情思,達到了王國維所說“專作情語而絕妙”的境地。
《傳史》記載:李煜與小周后在成婚前,就把這首詞制成樂府,“艷其事”,任其外傳;成婚之夜,韓熙載、許鉉等寫詩嘲諷他,有“四海未知春色至,今宵先入九重城”等句,他也滿不在乎,“不之譴”?梢娎铎蠈@次幽會是十分眷戀、無心掩飾的,坦率到了極點。而李煜和小周后婚后兩情十分歡恰,情意深重,以至于李煜在汴梁城被宋太宗毒死之后,小周后竟殉情而死。
對于李煜其人其詞,明代詩人陳繼儒曾經(jīng)發(fā)出過這樣的感嘆:“天何不使后主現(xiàn)文士身,而必委以天子,位不配才,殊為恨恨!倍铎献匀欢收娴脑~風,確實似文士而有其感人之處,不同于一般帝王的矯飾之作。
菩薩蠻翻譯及賞析4
原文: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
譯文
人人都說江南好,讓游人只想在江南待到老去。
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綠更勝天空的碧藍,還可以在彩繪船上聽著外面的雨聲入眠。
江南酒壚邊賣酒的女子美麗無比,賣酒時撩袖盛酒時,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
在老之前不要回到故鄉(xiāng),不然回到家鄉(xiāng)后會因為家鄉(xiāng)戰(zhàn)亂而悔斷肚腸。
注釋
、龠x自李一氓《花間集!贰
、诮虾茫喊拙右住稇浗稀吩~首句為“江南好”。
、塾稳酥缓辖侠希哼@里指飄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謂。只合:只應。江南好:白居易《憶江南》詞首句為“江南好”。碧于天:一片碧綠,勝過天色。
④壚邊:指酒家。壚,舊時酒店用土砌成酒甕賣酒的地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司馬相如妻卓文君長得很美,曾當壚賣酒:“買一酒舍沽就,而令文君當壚!
、蒺┩竽盒稳蓦p臂潔白如雪。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樣潔白。
、尬蠢夏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年尚未老,且在江南行樂。如還鄉(xiāng)離開江南,當使人悲痛不已。須:必定,肯定。
賞析:
“人人盡說江南好”,是與第三首詞的“如今卻憶江南樂”對應的,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他所寫的“人人盡說”,這其間所隱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認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說江南好而已。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別人的勸說之辭,遠游的人就應該在江南終老,以前王粲《登樓賦》曾說:“雖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國還有句老話:“美不美,故鄉(xiāng)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倍f莊這兩句詞,似直而紆,把懷念故鄉(xiāng)欲歸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蘊藏在這表面看來非常真率的話中了!爸缓稀保险,該也,什么人敢這樣大膽地對韋莊說你就該留在江南終老,在江南你是一個游人客子,而卻勸你在江南終老,那一定是你的故鄉(xiāng)有什么讓你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勸你在江南終老。因為韋莊是在中原一片戰(zhàn)亂中去江南的,當時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婦吟》中所描寫的是“內(nèi)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在這種情況下,江南人才敢這樣勁直的勸他留下來。韋莊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郁”的特色,就正在這表面率直而內(nèi)里千回百轉(zhuǎn)的文字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了。下面則是對江南好的細寫,說江南確實是好的,“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風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綠,比天色的碧藍更美!爱嫶犛昝摺笔墙仙钪,在碧于天的江水上,臥在畫船之中聽那瀟瀟雨聲,這種生活和中原的戰(zhàn)亂比較起來,是何等的閑適自在。更進一步,江南又何嘗只是風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也美,“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壚,一作“罏”,又作“鑪”,是酒店放置酒器的地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云:“買酒舍乃令文君當鑪”。江南酒壚賣酒的.女子光彩照人,賣酒時攘袖舉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這幾層寫風景、生活、人物之美,你不要用庸俗的眼光只看它表面所寫的情事,而要看到更深的一層,他下面的“未老莫還鄉(xiāng)”,這么平易的五個字卻有多少轉(zhuǎn)折,佛經(jīng)上說“才說無便是有”,說“莫還鄉(xiāng)”實則正由于想到了還鄉(xiāng),他沒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囑口吻的“莫”字,細細地品味,就應該聯(lián)想到陸放翁的《釵頭鳳》“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蹦且贿B三個“莫”字所道出的一片無可奈何之情是極為深婉而且沉痛的,韋莊詞此處的“莫”字,也表現(xiàn)出了一種極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說“莫還鄉(xiāng)”是叮嚀囑咐的話,是你想還鄉(xiāng),而現(xiàn)在卻有不能還鄉(xiāng)的苦衷,“還鄉(xiāng)”是一層意思,“莫”是第二層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層意思,因為人沒有老,在外漂泊幾年也沒有關(guān)系,王粲《登樓賦》說:“情眷眷而懷歸!比说侥昀蠒貏e思念故土。韋莊詞似達而郁,五個字有三層意義的轉(zhuǎn)折,表面上寫得很曠達,說是我沒有老所以不要還鄉(xiāng),而其中卻是對故鄉(xiāng)欲歸不得的盤旋郁結(jié)的感情。后面他說“還鄉(xiāng)須斷腸”,這正是別人之所以敢跟你說“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為你回到那彌漫著戰(zhàn)亂烽火的故鄉(xiāng),只會有斷腸的悲哀。講到這里再回頭看“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就會明白陳廷焯為什么贊美韋莊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郁”了。
菩薩蠻翻譯及賞析5
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 宋朝 舒亶
畫船捶鼓催君去,高樓把酒留君住。去住若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譯文
畫船上的船夫捶著鼓催促著你啟程,在高樓上我端著酒想把你留住。是去還是留,真叫人難以抉擇,此時西江的潮水將要平息。
江潮時常有,只是我倆從此便南北相隔。今天這酒杯空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與你同飲!
《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注釋
畫船:裝飾華美的游船。
捶鼓:擂鼓,擊鼓。
把酒:端著酒
若為情:何以為情,難為情。
樽:酒杯。
《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賞析
上片寫送別時的情景。臨別依依,行者與送行者,相互留戀,卻終于分離!爱嫶饭拇呔ィ邩前丫屏艟!彼蛣e者為行人設(shè)宴餞行,兩人別離依依,千言萬語說也說不盡,一直拖到最后一刻。捶鼓,猶言敲鼓,是開船的信號。船家已擊鼓催行,而這一邊卻樓上把盞勸酒。“催”,見時間之難以再延。“高樓把酒留君住”,船家已經(jīng)“催人”了,而這邊還在把酒“留”人。為人餞行,按說應該先寫“高樓把酒留君住”,之所以倒裝,正是為了強調(diào)分離時的緊迫感。一”催“一“留”將“去"和"住”的矛盾突出出來了,并且?guī)尤。“去住若為情,西江潮欲平!毙姓哂ゲ蝗,欲住不能,正左右為難之時,江水就快平潮了,“西江潮欲平”一語包含了無數(shù)未盡之言。這兩句妙就妙在不直接說是去是留,而是通過江潮漲平的景象來說明答案。江潮漲滿之時正是船家趁潮水開航的時候。
下片寫別后的懷念。“知君何日同”,表現(xiàn)出難言的相思之情!敖比菀椎,只是人南北!边@兩句承上片“江潮”而來,說潮水有信,定時起落,而人一旦離去,兩人便遙遙相隔再難相見!敖袢沾碎卓,知君何日同!”今日樽空而潮載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復送君歸來。這依然是情景和思忖結(jié)合。詞中以回環(huán)往復的語言節(jié)奏,用來表現(xiàn)依依不舍、綿長深厚的“思致”。將送別之人心中的不舍之情和盤托出,尤為動人。
這是一首惜別詞。作者詞中以一推一挽之情勸住對方的`眼淚,這種抒寫傷離恨別心緒的表現(xiàn)手法,與宋詞中寫離別時常見的纏綿悱惻、肝腸痛斷、難舍難分的情狀有所不同。
《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創(chuàng)作背景
宋英宗1065年,舒亶考中進士,舒亶在中進士后初任臨海縣尉,因擅殺不孝部屬而辭官回鄉(xiāng),復起后調(diào)任審官院主簿。不久,他接受了一個任務,即出使西夏,劃分宋夏疆界。這首詞便是他在出使西夏之期所做。
菩薩蠻翻譯及賞析6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唐代·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眉妝漫染,額上的額黃半明半暗的閃耀著,鬢邊發(fā)絲散漫將掩未掩那雪白的面頰。懶懶地無心去描彎彎的眉,遲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妝。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對了前鏡,又對后鏡,紅花與容顏交相輝映。剛剛穿上的嶄新綾羅短衣,上邊繡貼著一雙雙的金鷓鴣。
注釋
小山:眉妝的名目,指小山眉,彎彎的眉毛。另外一種理解為:小山是指屏風上的圖案,由于屏風是折疊的.,所以說小山重疊。金:指唐時婦女眉際妝飾之“額黃”。明滅:隱現(xiàn)明滅的樣子。金明滅:形容陽光照在屏風上金光閃閃的樣子。一說描寫女子頭上插戴的飾金小梳子重疊閃爍的情形,或指女子額上涂成梅花圖案的額黃有所脫落而或明或暗。
鬢云:像云朵似的鬢發(fā)。形容發(fā)髻蓬松如云。度:覆蓋,過掩,形容鬢角延伸向臉頰,逐漸輕淡,像云影輕度。欲度:將掩未掩的樣子。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頰。
蛾眉:女子的眉毛細長彎曲像蠶蛾的觸須,故稱蛾眉。一說指元和以后叫濃闊的時新眉式“蛾翅眉”。
弄妝:梳妝打扮, 修飾儀容。
羅襦:絲綢短襖。
鷓鴣:貼繡上去的鷓鴣圖,這說的是當時的衣飾,就是用金線繡好花樣,再繡貼在衣服上,謂之“貼金”。
賞析
這首《菩薩蠻》詞以精致的構(gòu)思,精美的語言,寫典中思婦獨處的情懷,刻畫出一位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小山,眉妝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樣盛行,見于《海錄碎事》,為“十眉”之一式。大約“眉山”一詞,亦因此起。眉淡小山,也時時見于當時詞中,如五代蜀秘書監(jiān)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臉(臉,古義,專指眼部),不語檀心一點(檀心,眉間額妝,雙關(guān)語),小山妝。”正指小山眉而言。又如同時孫光憲《酒泉子》云:“玉纖(手也)淡拂眉山小,鏡中嗔共照。翠連娟,紅縹緲,早妝時。”亦正寫晨妝對鏡畫眉之情景?芍∩奖局^淡掃蛾眉,實而韋莊《荷葉杯》所謂“一雙愁黛遠山眉”同義。
舊解多以小山為“屏”,其實未允。此由不知全詞脈絡(luò),誤以首句而下無內(nèi)在聯(lián)系;不知“小山”為眉樣專詞,誤以為此乃“小山屏”之簡化。又不知“疊”乃眉蹙之義,遂將“重疊”解為重重疊疊。然“小山屏”者,譯為今言,謂“小小的山樣屏風”也,故“山屏”即為“屏山”,為連詞,而“小”為狀詞;“小”可省減而“山屏”不可割裂而止用“山”字。既以“小山”為屏,又以“金明滅”為日光照映不定之狀,不但“屏”“日”全無著落,章法脈絡(luò)亦不可尋矣。
重,在詩詞韻語中,往往讀平山而義為去山,或者反是,全以音律上的得宜為定。此處山平而義去,方為識音。疊,相當于蹙眉之蹙字義,唐詩有“雙蛾疊柳”之語,正此之謂。金,指唐時婦女眉際妝飾之“額黃”,故詩又有“八字宮眉捧額黃”之句,其良證也。
已將眉喻為山,再將鬢喻為云,再將腮喻為雪,是謂文心脈絡(luò)。蓋晨間典中待起,其眉蹙鎖,而鬢已散亂,其披拂之發(fā)縷,掩于面際,故上則微掩眉端額黃,在隱現(xiàn)明滅之間;下則欲度腮香,——度實亦微掩之意。如此,山也,金也,云也,雪也,構(gòu)為一幅洗曉圖,十分別致。
上來兩句所寫,待起未起之情景也。故第三句緊接懶起,起字一逗——雖淡懶起,并非不起,是嬌懶遲遲而起也。典中曉起,必先梳妝,故“畫蛾眉”三字一點題——正承“小山”而來!芭獖y”再點題,而“梳洗”二字又正承鬢之腮雪而來。其雙管并下,脈絡(luò)最清。然而中間又著一“遲”字,遠而“懶”相為呼應,近而“弄”字互為注解!芭弊肿钇妫蚨且黄勰。一“遲”字,多少層次,多少時光,多少心緒,多少神情,俱被此一字包盡矣。
梳妝雖遲,終究須有完畢之日,故過片重開,即寫梳妝已罷,最后以兩鏡前后對映而審看梳妝是否合乎標準。其前鏡,妝臺奩內(nèi)之座鏡也;其后鏡,手中所持之柄鏡也——俗呼“把兒鏡”。所以照者,為看兩鬢簪花是否妥恰,而兩鏡之交,“套景”重疊,花光之而人面,亦交互重疊,至于無數(shù)層次!以十個字寫此難狀之妙景,盡得神理,實為奇絕之筆。
詞筆至此,寫梳妝題目已盡其能事了,后面又忽有兩句,又不知為何而設(shè)?新貼,新鮮之“花樣子”也,剪紙為之,貼于綢帛之上,以為刺繡之“藍本”者也。蓋言梳妝既妥,遂開始一日之女紅:刺繡羅襦,而此新樣花貼,偏偏是一雙一雙的的鷓鴣圖紋。典中之人,見此圖紋,不禁有所感觸。此處之所感所觸,乃而開頭之山眉深蹙,夢起遲妝者相應。由此一例足見飛卿詞極工于組織聯(lián)絡(luò),回互呼應之妙。
全篇內(nèi)容是寫一個女子早晨自嬌臥未醒,宿妝已殘而懶起梳妝,而妝畢簪花照鏡,而穿上新羅襦之 過程。結(jié)構(gòu)亦循此次序作直線型之描敘,極清晰明了。此詞寫典怨之情,卻不著一字點破,而是通過主人公起床前后一系列的動作、服飾,讓讀者由此去窺視其內(nèi)心的隱秘。尤其是詞的末二句“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不僅充分體現(xiàn)了溫庭筠詞密麗濃艷的風格,而且以詠物襯人情,更見蘊藉。
在格律上,詞作采用了仄韻和平韻交錯變換的調(diào)式來表現(xiàn)曲折細膩的思想感情,而“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二句,不僅平仄合于律句,而且巧妙地安排了五個響亮的去山字:“照”“后”“鏡”“面”“映”,置于換頭之處,吟唱時,就更加顯得跌宕飛動,抑揚頓挫。
菩薩蠻翻譯及賞析7
原文:
菩薩蠻·牡丹含露真珠顆
唐代:佚名
牡丹含露真珠顆,美人折向庭前過。含笑問檀郎,花強妾貌強?
檀郎故相惱,須道花枝好。一向發(fā)嬌嗔,碎挼花打人。
譯文:
牡丹含露真珠顆,美人折向簾前過。含笑問檀郎:花強妾貌強?
牡丹花上朝露像珍珠般閃爍,嬌美的人兒從簾前走過。滿面含笑問郎君:“我的容貌勝過花,還是花兒勝過我?”
檀郎故相惱,剛道花枝好。一向發(fā)嬌嗔,碎挼花打人。
郎君故意說:“牡丹花兒比你強多了!”美人一面嬌嗔,一面將花揉得碎碎的扔到了檀郎臉上。
注釋:
牡丹含露真珠顆,美人折向簾前過。含笑問檀(tán)郎:花強妾(qiè)貌強?
檀郎:晉代潘岳小名檀奴,姿儀美好,舊因以“檀郎”或“檀奴”作為對美男子或所愛慕的男子之稱。
檀郎故相惱,剛道花枝好。一向發(fā)嬌嗔(chēn),碎挼花打人。
挼:揉搓!芭病钡漠愺w字!对~品》“美人”作“佳人”,“須道”作“只道”,“一向”作“一面”。
賞析:
這首《菩薩蠻》,生動地描繪了折花美女天真嬌癡的神態(tài),謳歌男女間的'愛情。寫得流麗自然,而又細膩入微。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歌風味。
楊升庵曰:此詞無名氏,唐玄宗嘗稱之。蓋又在《花間》之先也。
菩薩蠻翻譯及賞析8
困花壓蕊絲絲雨,不堪只共愁人語。斗帳抱春寒,夢中何處山。
卷簾風意惡,淚與殘紅落。羨煞是楊花,輸它先到家。
注釋
斗帳:小帳。形如覆斗,故稱。
春寒:指春季寒冷的氣候。
卷簾:卷起或掀起簾子。
殘紅:凋殘的花,落花。
注釋
斗帳:小帳。形如覆斗,故稱。春寒:指春季寒冷的'氣候。
卷簾:卷起或掀起簾子。
殘紅:凋殘的花,落花。
鑒賞
這是一首閨怨詞。人在愁緒中,雨是借以訴請的最佳友伴。首句“困花壓蕊絲絲雨”,真切地寫出春雨的綿長輕潤。但這絲雨“困”花“壓”蕊,原來也像是了解了閨中女子的愁腸,一任默默地飄灑相伴。“斗帳抱春寒”,夜深了人在紅羅繡帳里卻不能成寐,便更覺得春夜的清寒!氨А,寫出閨中人之孤單無助,惟有抱“春寒”而已!皦糁泻翁幧健,獨自尋夢,夢里山重水遠,并不能遇見自己所思念的人。下片,“卷簾風意惡”,因心事凄迷,便覺得連吹卷起珠簾的風也欺悔人。這是以“我”之眼觀物的寫法,此語看似極無理,實則極含情。惟究詞人心緒何以如此之壞,“淚與殘紅落”拖出了并不難猜的謎底:原來是看流水逝花,嘆歲月流轉(zhuǎn),恐年華不再,故而淚與殘紅落。結(jié)句乃把一段心事,付與自由飄舞的楊花,盼著遠人也如楊花般早日回家。全詞格調(diào)清新秀雅,雖寫一般閨情,而不一味抑郁不歡,能于詞中獨賦一種綿渺深情,令人味之而意愈長。
菩薩蠻翻譯及賞析9
原文:
菩薩蠻·七夕
宋代:陳師道
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jīng)年見。急雨洗香車,天回河漢斜。
離愁千載上,相遠長相望。終不似人間,回頭萬里山。
譯文:
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jīng)年見。急雨洗香車,天回河漢斜。
七夕佳節(jié)烏鵲、飛燕紛紛前來架橋,被銀河阻隔的牛郎織女一年才能再相見。急雨沖刷著織女所乘之車,天旋銀河斜。
離愁千載上,相遠長相望。終不似人間,回頭萬里山。
千載悠悠,離愁綿綿,雖然相隔遙遠仍能遙遙相望。不似人世間,回頭望去只有巍巍群山。
注釋:
東飛烏鵲西飛燕,盈(yíng)盈一水經(jīng)年見。急雨洗香車,天回河漢斜。
烏鵲:喜鵲。盈盈:形容清澈。天回:天旋,天轉(zhuǎn)。
離愁千載上,相遠長相望。終不似人間,回頭萬里山。
香車:泛指古代貴族婦女的專車。這里指織女所乘之車。
賞析:
牛郎織女的傳說是中國一個古老的神話,《詩經(jīng)·大東》就有了織女與牽牛兩星分居銀河兩旁的敘述。到《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中,形成了故事的大致輪廓。以后在《歲華紀麗》、《爾雅翼》及六朝梁殷蕓《小說》(《月令廣義》引)等書中,關(guān)于這個神話的記載漸趨完整。到近代,流傳于民間的,更是豐富充實,積極健康,成為膾炙人口的一則古代神話。由于這個神話在諸書中一般是以牛郎織女被銀河阻隔,只能在一年一度的七夕靠鵲橋相會,終究被蒙上了一層悲劇的色彩。因此歷代文人經(jīng)常借這個神話故事來抒發(fā)離愁,陳師道的這首《菩薩蠻·七夕》也并不例外。
詞的上片寫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情景,下片以“離愁千載上”換頭,抒發(fā)天上“不似人間”的感喟。
詞的上片寫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情景。起句:“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jīng)年見!笔钦f平日牛郎織女在天河兩側(cè),不得相見,“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只有到了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由烏鵲架橋,在天河相會。“東飛烏鵲西飛燕”,狀烏鵲和燕紛紛前來架橋的忙碌場景,這也是讓牛郎織女克服“盈盈一水”的阻隔而相會聚首的唯一條件。經(jīng)年不見,只能隔河對泣;此時相逢,相見自然恨晚。
“急雨洗香車,天回河漢斜”,襯托了兩人盼望見面的急切心情,也隱含了歷經(jīng)劫難的艱苦歷程。香車,泛指古代貴族婦女的專車,梁孝元帝《車名詩》:“佳人坐椒屋,按膝對蘭薰,繞砌縈流水,邊梁圖畫云,錦色懸殊眾,衣香遙出群!边@里指織女所乘之車。河漢,即天河,《廣志》:“天河曰銀漢,又曰銀河,亦曰天漢、天津、絳河、明河!
下片以“離愁千載上”換頭,抒發(fā)天上“不似人間”的'感喟。牛郎織女的悲劇,其核心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屬,千載悠悠,離愁綿綿。遠隔天一方,“相遠長相望”,這是何等的憾事。但是,“相遠”猶能“長相望”,“人間”卻“回頭萬里山”,連“長相望”亦不得,這種“終不似”就顯得越加沉痛了。得到這個結(jié)論以后,“回頭萬里山”,對坎坷不平的人間,一種夾雜著欽羨和惆悵的復雜心情不免油然而生。據(jù)《宋史》載,陳師道“高介有節(jié),安貧樂道”,平時!敖K日不炊”,死后由友人“買棺斂之”。這首詞作,作者恐怕也有借天上的牛郎織女的悲劇來襯寫人間無數(shù)悲劇的意思。
菩薩蠻翻譯及賞析10
菩薩蠻·朔風吹散三更雪
朔風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夢好莫催醒,由他好處行。
無端聽畫角,枕畔紅冰薄。塞馬一聲嘶,殘星拂大旗。
翻譯
凜冽的北風,將三更天還在飄落的大雪吹得四散飛揚。在夢中,相思之人還在迷戀開滿桃花的明月之夜。夢是那么美好,不要催醒他,讓他在美好的夢境中多轉(zhuǎn)一轉(zhuǎn)吧。
沒有任何征兆,夢中突然聽見了畫角聲,醒來時,淚水已經(jīng)在枕邊結(jié)成了薄薄的一層紅冰。耳中聽到的是塞馬的嘶鳴,眼中看到的是斜掛著殘星的軍中大旗,好一派凄冷而又壯闊的景象。
注釋
朔風:邊塞外凜冽的北風。
倩魂:少女的夢魂。此處指作者自己的夢魂。
桃花月:即桃月,農(nóng)歷二月桃花盛開,故稱。此處代指美好的時光。
由他:任他,聽憑他。
好處:指美夢中的景象。
無端:平白無故。
畫角:古代樂器,外加彩繪,故稱畫角,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
紅冰:淚水結(jié)成的冰,形容感懷之深。
塞馬:邊塞的戰(zhàn)馬。
大旗:軍中的旗幟。
賞析
第一句描寫呼嘯的朔風吹起了滿地的落雪,雪雖然停住了,但繼之而來的狂風卷起了滿地雪花,這風如刀似割,它比下雪更冷十倍,它的來臨使寒冬落雪的氣溫更加凄冷;“三更雪”點明是在夜里下的雪,塞外苦寒,風雪之夜,思念故鄉(xiāng)的軍旅之人這時還不能人睡。
第二句“倩魂猶戀桃花月”,“倩魂”意思是帶著笑意的夢魂。這一句寫軍旅征夫進入夢境,外面呼嘯的寒風還在凄緊地吹著,一直思念故鄉(xiāng)的人終于帶著微笑進入了夢境;他仿佛看到,窗下月色溶溶,窗外桃花耀眼,閨中旖旎溫馨的氛圍與風光叫人無限依戀。夢境與現(xiàn)實是如此懸殊,作者以“三更雪”與“桃花月”對舉,把風雪交加的塞外寒夜與閨中的溫情作了鮮明的對比!蔼q戀”兩字承接上句的“朔風吹”,表明盡管強勁的朔風吹散了滿地的雪花,但吹不散軍旅征夫的思鄉(xiāng)之念,在寒風刺骨的深夜,思念之情更加強烈。
下片,第三、四句,以“夢好”承“桃花月”而發(fā),訴說了遠離故鄉(xiāng)的思家之人,每天鞍馬勞頓,巡邊守地,只有在深夜里才能靜靜地思念故鄉(xiāng)的親人,但寒夜中的夢,有惡夢,也有好夢,今夜正做著好夢,就讓他做下去吧。讓他在夢中多得到一些歡聚的幸福和快樂。詩人在這里用了兩句非常流暢易懂的句子,但投入的感情卻是真切深刻的,充滿了對軍旅征夫的.無限同情。希望他多享受好夢的幸福,誰也不要打斷他的夢,這與唐代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刪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的寫法十分相近。金昌緒寫了思婦夢往邊地,納蘭性德寫征夫夢回故里,他們難相見,就讓他們在夢中多相會吧!為了這,鳥兒不要啼叫,更不要去相催。
第五、六句,又接出了“無端聽畫角,枕畔紅冰薄”。然而,好夢不長,畫角一聲把征夫從歡聚團圓的夢境中拽回到現(xiàn)實。本來,衛(wèi)戍邊地的軍人,對軍旅中的畫角聲聲習以贊常,但這時對夢回故里,沉醉入幸福歡樂的夢中人來說,這畫角吹稠太“無端”,“無端”兩字透出了征夫?qū)@畫角的惱恨,對軍營生活的惱恨,也隱隱譴責了制造這悲歡離合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一聲畫角斷送了他一場幸福夢,他長久地盼望著回到故鄉(xiāng)與親人團聚,但卻很難實現(xiàn)。終于,在夢中他回到了故里和親人中間,征夫禁不住流淌下幸福的淚水,待到畫角一聲夢醒回時,歡聚時的幸福淚水已在枕邊凝結(jié)成為一層薄薄的冰。方千里詩曾道:“情淚滴如冰”!罢砼霞t冰薄”中的“紅冰”兩字,這里指凝成為冰。詩人以“夢好”,“畫角”人手,點出最后的一個“冰”字,把夢境中幸福纏綿情景與現(xiàn)實中的塞外苦寒生活做了鮮明的對比,強烈地抒發(fā)出這無聲之慟。
最后的兩句詞,“塞馬一聲嘶,殘星照大旗”,繼之畫角,這塞馬一聲嘶,又一次打破了周遭的沉寂,把仍然沉浸于夢境的征夫夢徹底打碎了,從迷惘中醒來的征夫,雖然還留戀著剛才的夢境,但睜眼抬頭時,殘星欲曙,曉風吹拂著軍旗,迎來了塞外冰冷的空曠的黎明,使征夫完全回到冰冷的現(xiàn)實生活里。
這首詞中詩人以自己的親身體驗,把邊地軍旅生活的勞苦艱辛和征夫們對妻室故園的魂牽夢繞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強烈地抒發(fā)出對衛(wèi)戍邊地的征夫們無限同情。在寫夢醒時,連同畫角、塞馬、殘星、大旗,把塞外寒夜中軍旅生活描繪得格外悲涼寂寞,與詞的上片寫夢回故里時的纏綿格調(diào)形成鮮明的對比。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秋作者奉旨執(zhí)行軍事偵察任務的途中。是一首以紀夢的藝術(shù)手法,表達離情別恨的詞。
菩薩蠻翻譯及賞析11
原文
《菩薩蠻·枕前發(fā)盡千般愿》
枕前發(fā)盡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
白日參辰現(xiàn),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
注釋
參辰:星宿名。參星在西方,辰星(即商星)在東方,晚間此出彼滅,不能并見;白天一同隱沒,更難覓得。
北斗:星座名,以位置在北、形狀如斗而得名。
即:同“則”。
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近人楊憲益《零墨新箋》考證《菩薩蠻》為古緬甸曲調(diào),唐玄宗時傳入中國,列于教坊曲。變調(diào),四十四字,兩仄韻,兩平韻。②休:罷休,雙方斷絕關(guān)系。
參辰:星宿名。參星在西方,辰星(即商星)在東方,晚間此出彼滅,不能并見;白天一同隱沒,更難覓得。
北斗:星座名,以位置在北、形狀如斗而得名。
即:同“則”。
鑒賞
它沒有文人詞深婉曲折的風致和含蓄蘊藉的神韻。從寫法上的鋪排、襯字的運用、表意的潑辣直露看,似元曲。但又無元曲的圓熟流麗、揮灑曲折。然而它卻激動人心,千古不衰。
原因在于主人以忠貞熱烈的感情激發(fā)的想象和這種想象的感染力。詞中的想象多樣而新奇。主人公一連想到六種自然景物和非現(xiàn)實現(xiàn)象。青山、水面、黃河、參辰、北斗、日頭,這些是習見的,并不奇。但經(jīng)浪漫主義的想象之后,立刻變得引人入勝了。這些奇想反復表達了主人公的愿望,使人感到分明有一種“理”在:真正的愛情不一定是已經(jīng)長久不分的,而是希望天長地久的。如果沒有這種希望,整日廝守也徒然,有這種希望,即使天涯海角甚至人間天上的分離也美滿。在主人公的眼中,愛情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共存。夸張地強調(diào)了愛情永固,但又不覺得過分,讀者只為主人公崇高的感情而激動。相形之下,那些不嚴肅的愛情觀是多么暗淡、空虛和渺小。由羨慕進而想到主人公如此之情是怎樣產(chǎn)生的。
盡管因素多種,依現(xiàn)在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它有充實的內(nèi)容。但詞中卻只字未提,明快而又耐人尋味。詩中的想象是廣闊大膽的。由大地到天空是其想象的空間,由山河到星日是其想象的對象。以宇宙間最雄偉的景物來烘托愛情,敢于把愛的生命與永恒的宇宙并提,形成一種奇妙的類比推理:青山不會爛,水面浮不起秤錘,黃河不會枯竭,參星和辰星不會在白天出現(xiàn),北斗不會回到南天,半夜不會升起太陽,愛情不會中斷。這樣的類推也可說是理不通而情通,無理而妙。詩中提到的自然現(xiàn)象都遵循一個共同的'規(guī)律,存在于天地之間,根據(jù)人們的經(jīng)驗,這規(guī)律是萬古不變的。詞中主人公正是依據(jù)這些自然現(xiàn)象與愛情理想在時間上的相似點,進行想象的。但未從正面寫,卻將愛的中止與這些規(guī)律的改變聯(lián)系起來讓前者發(fā)生在后者之后,由于后者是不會實現(xiàn)的,前者就不會發(fā)生。愛情永存的愿望被表現(xiàn)得十分生動有力,體現(xiàn)了從反面寫與從正面寫的不同效果。對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的擔心,是更深的愛。愿其長久和害怕失去雖然意思相近,但后者對于對象的珍愛遠勝前者,往往是精神上難以缺少的。詩中的奇?zhèn)ハ胂笳怯蛇@深情所激發(fā),而想象又使感情表達得更真摯、明朗、堅定、感人。
菩薩蠻翻譯及賞析12
枕前發(fā)盡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爛。
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
白日參辰現(xiàn),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
——唐代·佚名《菩薩蠻·枕前發(fā)盡千般愿》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枕邊發(fā)盡了千百種誓言,想要斷絕愛戀關(guān)系除非等到青山潰爛,秤錘在水面上漂浮,黃河干枯得見底。
還要白天看見參星和商星,北斗回到南面。即使這些事都出現(xiàn)了,還是不能中斷,除非是半夜三更出現(xiàn)了太陽!
注釋
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后成為詞牌名,為雙調(diào)小令。
愿:誓。
發(fā)愿:即發(fā)誓,是唐代俗語。
休:休棄,斷絕。
參(shēn)辰:同“參商”,星宿名。參星和商星此出彼滅,互不相見。
北斗(dǒu):即“北斗七星”,形狀如斗,其斗柄永遠指向北方。
即:同“則”。
日頭:太陽。
賞析
本文渝敦煌曲子詞中的一首早期民間詞作,寫的渝男女間的愛情盟誓。為了表達對愛情的堅貞位渝,全詞一共使用了六種自然景物和非現(xiàn)實現(xiàn)象表達了主人公的愿望。在主人公眼中,愛情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共存,夸張又位過分地強調(diào)了愛情的永固。此詞圓熟流麗,揮灑曲折,富于獨創(chuàng)性的表現(xiàn)方式,使得這篇抒情之作成為唐朝詩苑中的一顆明珠。
特色之一渝開門見山。
全詞從感情的高峰上瀉落,滾滾滔滔,一發(fā)難收。芙蓉帳里、鴛鴦枕上的這位女主人公,既貪戀云雨新歡的良宵,又位能位擔心現(xiàn)實生活中女子常遭遺棄的位幸,兩種感情的撞擊一下子將她推樂盟山誓海的峰巔。因而一落筆,感情便噴薄而出,并外化為開門見山的結(jié)構(gòu)特點,晴日之下忽然轟雷四的,以高八度唱出“枕前發(fā)盡千般愿。從“發(fā)愿從即發(fā)誓,渝唐代的俗語,也渝至今仍活在江南一帶的口頭語。發(fā)愿本來已渝莊重的表示,“發(fā)從而至于“盡從,“愿從有“千般從之多,更可看出女主人公感情的激動與態(tài)度的堅決。首句切入正題,同時又有著提綱契領(lǐng)、籠罩全篇的作用,以下七句所興六事,便渝從首句“發(fā)愿從這一源頭上流出而形成的.一條綿延位絕的感情的長河。
特色之二渝博喻手法的運用。
為了表現(xiàn)對堅貞位渝的愛情的樂往,詞中廣泛設(shè)喻。女主人公表示,除非六件位可能實現(xiàn)的事都成為事實,否則決位同意婚姻關(guān)系的解除。她舉出的六件事渝:青山爛,秤錘浮,黃河枯,白天同時見到參星和辰星,北頭的斗柄轉(zhuǎn)樂南面,半夜里出現(xiàn)太陽。這和漢樂府民歌《上邪》的構(gòu)思極為相似:“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在合,乃敢與君絕!從都渝采用日常生活中習見的事物作比喻,“青山爛從與“山無陵從、“黃河枯從與“江水竭從,更渝如出一轍,但這并位意味著《菩薩蠻》因襲《上邪》,而正好說明了它們都來自生活。正因為渝來自生活,所以所用比喻盡管相似,卻并位全同!鞍兹諈⒊浆F(xiàn)從與“三更見日頭從,同“冬雷震震,夏雨雪從雖然都渝從時間的角度立論,但前者著眼于晝夜,而后者著眼于四季。具體的寫法也各有千秋:《上邪》以前后兩個“絕從字相響應,五個比喻一氣直下;《菩薩蠻》則以第一個“休從字引出五個比喻以后,略一頓挫,以“休即未能休從的讓步副句以退為進,意思渝即使以上五種假設(shè)都成為事實,要遺棄(即所謂“休從)我,也還渝辦位到的,從而在更高的層次上提出了“且待三更見日頭從的新的假設(shè)。此詞由于緊緊圍繞著“位能休從這一中心取譬設(shè)喻,所以“群言雖多,而無棼絲之亂從(《文心雕龍·附會》)。眾辭輻輳,如大弦小弦嘈嘈切切,似大珠小珠跌落玉盤,響的的渝一片繁富而又和諧的樂音。
特色之三渝具有民歌的情調(diào)與風格。
文人筆上的“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從的纖細情感,蘊藉含蓄、欲說還休的委婉的表達方式,以及反復推敲、精雕細琢的煉字造句的功夫,與這首詞渝無緣的。此詞抒發(fā)的渝天籟之聲,大膽,熱烈,奔放,率直。意在夸張,位惜夸大其辭(如“枕前發(fā)盡千般愿從句);為了強調(diào),比喻的運用層見疊出;在用字上也位避重復,三用“休從字,二用“面從字、“日從字,“且待從兩見而又用了“直待從。這些無位表現(xiàn)民間歌謠拙樸、自然的本色。南朝民歌《大子夜歌》說:“位知歌謠妙,聲勢由口心。從所謂“聲勢由口心從,渝說民間歌謠獨特的風情格調(diào)的形成,渝由于心有所感,以口寫心。這大概就渝這首《菩薩蠻》語淺情深、似拙而巧,成為一首好詞的奧秘。
這首曲子詞落筆驚風,造勢遒邁,且沒有文士詞幽婉曲折的風致與含蓄蘊藉的神韻,完全渝情思所致,任意揮灑,恰似長河東流,浩浩湯湯。全詞熱烈大膽,奔放直率,似拙而新,語淺情深。首句切入正題,的著提綱挈領(lǐng)、總攬全篇的作用,以下七句所列舉六種自然景物和非現(xiàn)實現(xiàn)象(青山、水面、黃河、參辰、北斗、日頭),便渝從首句“發(fā)愿從這一源頭上飛流直下而形成的一條綿延位絕的情感河流。其想象渝宏闊而豐富的,想象的空間由地及天,想象的對象由山河到星日,以世間最雄偉的景物來比擬愛情,把愛情鮮活的生命與永恒的天地日月相提并論,形成一種奇妙而合理的類比推理:青山位會爛,水面上浮位的秤錘,黃河位會干枯,參星和辰星位會在白晝出現(xiàn),北斗位會轉(zhuǎn)到南面,三更半夜位會見到日頭,愛情也因此綿綿無絕期。作者從反面下筆,如此類推,可謂悖理而合情、無理而曼妙,從而收到與《上邪》殊途同歸、異曲同工之效果。
菩薩蠻翻譯及賞析13
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歸雨。深巷賣櫻桃,雨余紅更嬌。
黃昏清淚閣,忍便花飄泊。消得一聲鶯,東風三月情。
翻譯
為了留住將逝的春天憔悴不已,黃昏,雨來催歸黃昏的時候,深巷中賣著的櫻桃,在雨后顯得更加嬌艷。
含著眼淚,獨自看著那落花飄飄。忽聞一聲清脆鶯啼自東風中傳來,思緒又觸摸到三月所留在心底的那一枚溫暖的`印記。
注釋
半霎:極短的時間。
雨余:雨后。
閣:含著。
消得:禁受得。
三月情:此處或謂暮春之傷情,或別有隱情,所指未詳。
賞析
這是一首傷春傷懷之作。
該詞上闋,詞人描寫眼前所見之景,意境凄涼。通過對面前的景物如雨后的櫻桃、東風中的鶯啼等的描寫,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詞人內(nèi)心的傷感以及對故人的懷念與深情。詞首句起勢不凡,為全篇定下了留春不住而輾轉(zhuǎn)憔悴的情感基調(diào)。起首二句營造了一種與歐陽修《蝶戀花》“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相類似的氛圍和心境:同樣的雨橫風狂,催送著殘春。
下闋,詞人由憐惜轉(zhuǎn)為傷懷。 “黃昏清淚閣,忍便花飄泊”是倒裝句。詞人實在不忍香到春天的花瓣都飄零凋落了,夕陽黃昏之中,他只得淚眼盈盈。而就在這時候,他聽見一聲黃鶯的啼叫順著東風飄忽而至,喚起了詞人對二月陽春的深情。末句, “消得一聲鶯.東風三月情”!跋谩北緛硎墙(jīng)受得住,這里謂無法經(jīng)受,因為這一聲鶯啼。喚出了“東風三月情”:此處“三月情”應指惜春之情,但此詞似含有一段隱情,表面上是欲留春住,其實是想留人,想留而不能留,或才是詩人的心痛處。
全詞表達了詞人傷春感懷之情,該詞延續(xù)了詞人一貫的悲愁之風,這種不事雕琢的凄涼愁苦之情最能觸動人心。
菩薩蠻翻譯及賞析14
菩薩蠻·溪山掩映斜陽里
溪山掩映斜陽里,樓臺影動鴛鴦起。隔岸兩三家,出墻紅杏花。
綠楊堤下路,早晚溪邊去。三見柳綿飛,離人猶未歸。
古詩簡介
《菩薩蠻·溪山掩映斜陽里》是北宋詞人魏玩所寫的一首詞。此詞上片著重寫景,亦以起興,水上鴛鴦,墻頭紅杏,俱足以觸起其對丈夫曾布的思念;下片著重寫情,直抒離愁。寓時序變遷于景物硬化之中,暗示離思與日俱增。全詞語淡而情深,意婉而不俗,不似花歸派詞人寫離情必用艷語。
翻譯/譯文
溪水和山峰都籠罩在夕陽余暉之中。微風吹拂下,溪水蕩起層層綠波,倒映在水中的樓臺也仿佛在晃動,驚起了水面上的鴛鴦。溪水的兩岸,只住著兩三戶人家,一枝嬌艷的杏花從院墻上探出頭來。
在楊柳掩映的溪邊小路上,有人天天在那里徘徊觀望。年年看柳絮飄飛,已經(jīng)看了三次,離人為什么還不還鄉(xiāng)?
注釋
⑴菩薩蠻: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等,雙調(diào)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zhuǎn)。
⑵樓臺影動:表明溪水在微風的吹拂下,蕩起綠波,而樓臺的影子也如同晃動一般。
、区x鴦:一種情鳥,雌雄相依,形影不離,如同良侶。
⑷出墻紅杏花:出自宋·葉紹翁《游園不值》詩:“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支紅杏出墻來”。
、闪d:成熟了的柳葉種子,因其上有白色茸毛、隨風飄舞如棉似絮而得名,又叫柳絮。在古代水邊楊柳往往是送別的場所。
⑹離人:離別的人;離開家園、親人的人。
創(chuàng)作背景
該詞具體創(chuàng)作年份未知。相傳曾布出仕在外,連赴秦州、陳州、蔡州、慶州等地,三年未歸,魏夫人有感而寫下這首詞。
賞析/鑒賞
此詞寫景以抒情,情因景生,描繪了思婦盼望遠行丈夫歸來的情思。全詞緊緊圍繞一個“溪”字構(gòu)圖設(shè)色,表情達意,寫得清新自然,不落俗套,饒有情韻,耐人尋味。
首句“溪山掩映斜陽里”寫斜陽映照下的溪山,側(cè)重點于“溪”字。次句“樓臺影動鴛鴦起”,補足上文,進一步寫溪中景色。夕陽斜照之下,溪中不僅有青山的倒影,而且還有樓臺的倒影,還有對對鴛鴦溪中嬉水。上句專寫靜景,下句則動中有靜。“樓臺影動”,表明溪水微風吹拂之下,蕩起層層綠波,樓臺的影子也仿佛晃動一般。再添上“鴛鴦起”一筆,整個畫面就充滿了盎然生趣。
三、四兩句寫兩岸景色,這條溪水的兩岸,只住著兩三戶人家,人煙并不稠密,環(huán)境自然是幽靜的。至此,上面所說的樓臺原是這幾戶臨水人家的住宅,全詞意脈連貫,針線綿密。這句為實寫,下一句便是虛寫,如此虛實相生。深院高墻,關(guān)不住滿園春色,一枝紅杏花,帶著嬌艷的`姿態(tài),硬是從高高的圍墻上探出頭來。此句的妙處于一個“出”字,詞以“出”字形容紅杏花,寫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意味雋永。
詞的下片,轉(zhuǎn)入抒情,但仍未脫“溪”字。溪水旁邊,有一道長堤,堤上長著一行楊柳,暮春時節(jié),嫩綠的柳絲籠罩著長堤,輕拂著溪水,而魏夫人作為臨水人家的婦女,是經(jīng)常從這里走過的!霸缤怼币辉~,并非指時間的早和晚。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六云:“早晚,猶云隨時也;日日也!逼淞x猶如舒亶《鵲橋仙》詞“兩堤芳草一江云,早晚是西樓望處”。
古代,水邊柳外,往往是送別的場所。據(jù)《宋史·曾布傳》,曾布于神宗元豐中,連知秦州、陳州、蔡州和慶州。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七也說:“曾子宣丞相,元豐間帥慶州,未至,召還,主陜府,復還慶州,往來潼關(guān)。夫人魏氏作詩戲丞相云:‘使君自為君恩厚,不是區(qū)區(qū)愛華山!边@期間,曾布告別家人,游宦外,可能連續(xù)三年。此處,當指魏夫人填詞述懷。結(jié)尾二句說明她溪邊已徜徉了三年,年年都見過一次柳絮紛飛。從柳絮紛飛想到當年折柳贈別,這是很自然的!叭娏d飛”是實語,而著一“猶”字,便化實為虛了,這樣,哀怨之情,離別之恨,便隱然流于言外。
此詞聲律上極具特色,八句中兩句一葉韻,如“里”與“起”、“家”、與“花”、“路”與去、“飛”與“歸”,均押韻工整;且兩句與兩句之間又平仄交錯,如上片四句“里”與“起”是仄聲韻,“家”與“花”是平聲韻;下片“路”與“去”是仄聲韻,“飛”與“歸”是平聲韻,讀來十分諧婉,再加上語言曉暢,詞句清麗,較好地抒寫了貴族婦女溫柔敦厚而又婉曲纏綿的感情。
全詞所寫之景緊緊圍繞溪水,勾勒出一派溪山園景,清新自然。對行人的思戀,耐人尋味又不落俗套,顯示出鮮明的個性。
名家點評
清·張宗橚《詞林紀事》:“深得《國風·卷耳》之遺!
菩薩蠻翻譯及賞析15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朝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愁予 一作:愁余)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譯文
郁孤臺下這贛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苦難之人的眼淚。我舉頭眺望西北的長安,可惜只看到無數(shù)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浩浩江水終于還是向東流去。江邊日晚我正滿懷愁緒,聽到深山傳來聲聲鷓鴣悲鳴。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
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萬安縣南六十里。
郁孤臺:今江西省贛州市城區(qū)西北部賀蘭山頂,又稱望闕臺,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數(shù)丈”得名。
清江:贛江與袁江合流處舊稱清江。
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為漢唐故都。此處代指宋都汴京。
可憐:可惜。
愁余:使我發(fā)愁。
無數(shù)山:很多座山。
鷓鴣:鳥名。傳說其叫聲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聲凄苦。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賞析
辛棄疾此首《菩薩蠻》,用極高明之比興藝術(shù),寫極深沉之愛國情思,無愧為詞中瑰寶。
詞題“書江西造口壁”,起寫郁孤臺與清江。造口一名皂口 ,在江西萬安縣西南六十里。詞中的郁孤臺在贛州城西北角,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數(shù)丈”得名!疤评蠲銥轵荩蹿M州)剌史時,登臨北望,慨然曰:‘余雖不及子牟 ,而心在魏闕一也!挠艄聻橥I!鼻褰蹿M江。章、貢二水抱贛州城而流 ,至郁孤臺下匯為贛江北流,經(jīng)造口、萬安、太和、吉州(治廬陵,今吉安)、隆興府(即洪州,今南昌市 ),入鄱陽湖注入長江。
“郁孤臺下清江水!逼鸸P橫絕。由于漢字形、聲、義具體可感之特質(zhì),尤其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獨立之感,郁孤臺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臺。詞人調(diào)動此三字打頭陣,顯然有滿腔磅礴之激憤 ,勢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筆也。進而寫出臺下之清江水。《萬安縣志》云:“贛水入萬安境,初落平廣,奔激響溜 !睂懗龃艘唤ち鳎~境遂從百余里外之郁孤臺,順勢收至眼前之造口。造口,詞境之核心也。
“中間多少行人淚。”行人淚三字,直點造口當年事。詞人身臨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國脈如縷之危,憤金兵之猖狂,羞國恥之未雪,乃將滿懷之悲憤,化為此悲涼之句。在詞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為行人流不盡之傷心淚。行人淚意蘊深廣,不必專言隆祐。在建炎年間四海南奔之際,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無數(shù)傷心淚啊。由此想來,便覺隆祐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無疑此一江行人淚中,也有詞人之悲淚啊。
在“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敝,長安指汴京。本句是詩人因記起朋友被追而向汴京望去,然而卻有無數(shù)的青山擋住了詩人。境界就變?yōu)榫哂蟹忾]式之意味,頓與挫級有力。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滿懷忠憤的情感。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壁M江北流,此言東流,詞人寫胸懷,正不必拘泥。無數(shù)青山雖可遮住長安,但終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東流。換頭是寫眼前景,若言有寄托,則似難以指實。若言無寄托,則遮不住與畢竟二語,又明顯帶有感情色彩。周濟云:“借水怨山!笨芍^具眼。此詞句句不離山水。試體味“遮不住”三字,將青山周匝圍堵之感一筆推去,“畢竟”二字更見深沉有力。返觀上闋,清江水既為行人淚之象喻,則東流去之江水如有所喻,當喻祖國一方。無數(shù)青山,詞人既嘆其遮住長安,更道出其遮不住東流,則其所喻當指敵人。在詞人潛意識中,當并指投降派!皷|流去”三字尤可體味!渡袝び碡暋吩疲骸敖瓭h朝宗于海。”在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江河行地與日月經(jīng)天同為“天行健”之體現(xiàn),故“君子以自強不息”。杜甫《長江二首》云:“朝宗人共挹,盜賊爾誰尊?”“浩浩終不息,乃知東極臨。眾流歸海意,萬國奉君心。”故必言寄托,則換頭托意,當以江水東流喻正義所向也。然而時局并不樂觀,詞人心情并不輕松。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痹~情詞景又做一大頓挫。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蒼茫又具封建式意味境界,無疑為詞人沉郁苦悶之孤懷寫照,而暗應上闋開頭之郁孤臺景象。。
此詞寫作者登郁孤臺(今江西省贛州市城區(qū)西北部賀蘭山頂)遠望,“借水怨山”,抒發(fā)國家興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歷史回憶,抒發(fā)家國淪亡之創(chuàng)痛和收復無望的悲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與不滿之情。全詞對朝廷茍安江南的不滿和自己一籌莫展的愁悶,卻是淡淡敘來,不瘟不火,以極高明的比興手法,表達了蘊藉深沉的愛國情思,藝術(shù)水平高超,堪稱詞中瑰寶。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辟p析
辛棄疾的畢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復大宋江南的統(tǒng)一。他有將相之國而無從施展,不管何時何地,無論所見所聞,種種物象,都會激發(fā)他的報國之志和悲憤之情。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祐太后在造口棄船登陸,逃取贛州。四十七年后,辛棄疾途經(jīng)造口,想起從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憂傷滿懷。況且中原仍未收復,舉頭眺望,視線卻被青山遮斷;但浩浩蕩蕩的江水沖破重重阻礙,奔騰向前。這既是眼前實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強了他爭取最后勝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歸后的遭遇,又愁上心頭,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鷓鴣啼聲,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詞一波三折,極盡回環(huán)宛曲之美;善于運用比興手法,筆筆言山水,處處有興寄。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題解
“造口”,即造口鎮(zhèn),在今江西省萬安縣西南。宋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作者任江西提點刑獄(掌管刑法獄訟的官吏)時,途經(jīng)造口。在宋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金兵南下,攻入江西。隆裕太后由南昌倉皇南逃,金兵一直深入到造口。作者想起當時人民的苦難,寫了這首詞,題在墻壁上。
從這首詞里可以看出,作者懷念中原故土的感情和廣大人民是一致的。
它反映了四十年來,由于金兵南侵,祖國南北分裂,廣大人民妻離子散,流離失所的痛苦生活,也反映了作者始終堅持抗金立場,并為不能實現(xiàn)收復中原的愿望而感到無限痛苦的心情。這種強烈的愛國思想,也正是辛棄疾作品中人民性的具體表現(xiàn)。
上片四句在寫法上,由近及遠,又由遠及近。“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币馑际钦f:郁孤臺下清江里的流水呵!你中間有多少逃難的人們流下的眼淚啊!作者把眼前清江的'流水,和四十年前人民在兵荒馬亂中流下的眼淚聯(lián)系在一起,這就更能夠表現(xiàn)出當時人民受到的極大痛苦。四十年來,廣大人民多么盼望著能恢復故土、統(tǒng)一祖國。∪欢,南宋當局根本不打算收復失地,只想在杭州過茍延殘喘、偷安一時的生活。因此,作者撫今憶昔,感慨很深,在悲憤交集的感情驅(qū)使下,又寫出了“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兩句,以抒發(fā)對中原淪陷區(qū)的深切懷念!坝艄屡_”,古臺名,在今江西省贛州市西南賀蘭山頂。“清江”,即贛江,流經(jīng)贛州市和郁孤臺下,向東北流入鄱陽湖!伴L安”,即今陜西省西安市,西漢、隋、唐都建都在此。唐朝李勉曾經(jīng)登上郁孤臺想望長安。這里的“西北望長安”,是想望北方淪陷區(qū),反映作者的愛國感情。“可憐無數(shù)山”意思是說:很可惜被千山萬嶺遮住了視線。“可憐”,作可惜講。從望不見長安到視線被無數(shù)山遮住,里邊含有收復中原的壯志受到種種阻礙、無法實現(xiàn)的感嘆。
下片緊接著上片,繼續(xù)抒發(fā)對中原故土的懷念!扒嗌秸诓蛔,畢竟東流去”兩句是比喻句,意思是說:滾滾的江水,沖破了山巒疊嶂,在奔騰向前。它象征著抗金的正義事業(yè),必然會克服一切阻力,取得最后的勝利。這里表明作者對恢復中原充滿了堅定的信心。但是,作者并沒有脫離現(xiàn)實,沉醉于未來理想的幻想之中。十幾年來,他目睹了抗金事業(yè)受到的重重阻力,不禁又愁緒滿懷!敖碚钣,山深聞鷓鴣”兩句說:傍晚,我在江邊徘徊,正在為了不能實現(xiàn)恢復大計愁苦著呢,可是恰巧,又從山的深處,傳來鷓鴣鳥的哀鳴。這叫聲聽起來,仿佛是“行不得也哥哥”。從鷓鴣的悲鳴聲中,恰好透露出作者想收復失地,但又身不由己的矛盾心情。
這首詞寫得非常質(zhì)樸、自然、流暢。尤其“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兩句,十分含蓄,耐人尋味。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創(chuàng)作背景
淳熙二、三年(公元1175至1176年)間,辛棄疾任江西提點刑獄,經(jīng)常巡回往復于湖南、江西等地。來到造口,俯瞰晝夜奔騰的滔滔江水,詞人的思緒也似這江水般波瀾起伏,綿延不絕,于是寫下了這首詞。
【菩薩蠻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菩薩蠻翻譯及賞析04-27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0-10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04-01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04-05
菩薩蠻·回文原文賞析及翻譯01-21
菩薩蠻·回文原文翻譯及賞析06-04
菩薩蠻·春閨原文翻譯及賞析06-03
菩薩蠻·夏閨怨翻譯賞析03-08
魏夫人《菩薩蠻》翻譯賞析04-17
韋莊菩薩蠻翻譯及賞析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