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1
鷓鴣天·寄李之問
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陽關(guān)曲,別個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
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古詩簡介
《鷓鴣天·寄李之問》是宋代歌妓聶勝瓊為寄贈李之問而作的一首詞。上片詞人以眼前之景,寫主觀感受,反映詞人與心愛的人分別時的痛苦心情。下片既寫臨別之情,又寫別后思念之情,實與虛寫結(jié)合,現(xiàn)實與想像融合為一。全詞語言新雅,真切自然,流連繾綣。
翻譯/譯文
你離開鳳城的時候,玉樓是變得那樣的慘白,花朵也開得如此悲愁。就連為你餞行的蓮花樓下,那柳樹也顯得青青悠悠。我舉起酒杯唱一首《陽關(guān)曲》為你送別,伴你過了一程又一程,卻終需分離!
真希望能和你在夢中相會,但是好夢又難尋成。有誰知道我此時的情懷?我只有在枕上默默流淚,而天也在階前暗暗飄雨,隔著窗兒,里外一起滴到天明!
注釋
鷓(zhè)鴣(gū)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等。雙調(diào)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五句三平韻。
玉慘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臉。
鳳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蓮花樓:餞飲之處。
陽關(guān):即《陽關(guān)曲》,古人送別時唱此曲。
人人:那個人,指所愛的人。
程:里程,古人稱一站為一程。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明代梅鼎祚《青泥蓮花記》載,禮部屬官李之問因任職期滿來京城改官,遇見詞人,非常喜愛,兩人遂歡好。不久李之問將要出京,詞人為之送別,餞飲于蓮花樓,唱了一首詞,末句云:“無計留春住,奈何無計隨君去。”李之問大為感動,遂又停留時日。后因家中催促,李之問只得回家,在半路上收到詞人寄來的這首詞。
賞析/鑒賞
詞的上片,回憶送別情景。開篇兩句“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寫送別時的傷感!坝瘛迸c“花”比喻詞人的'美貌,“慘”與“愁”是說送別的愁苦,由于難舍難分,使得詞人花容憔悴,愁容滿面。蓮花樓下柳色青青,既點明送別是在春季,同時也與王維詩“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寫景相合,申明送別之意。段末兩句“尊前一唱陽關(guān)后,別個人人第五程”寫最后的離別。在餞別的酒席上,詞人滿懷深情地唱起了《陽關(guān)曲》,然后,她依依不舍地為李之問送了一程又一程。上片敘事中兼有抒情,描寫出女詞人的一往情深。
詞的下片,寫別后相思的凄傷。首二句“尋好夢,夢難成”寫痛苦相思,好夢難成。送別之后詞人便處于深切的思念之中,但無由相見,便只好寄希望于夢中相會。然而“尋好夢,夢難成”,夢中相會竟然也成為奢望。一句“況誰知我此時情”道出了女詞人內(nèi)心強烈的孤獨與苦悶。最后兩句“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畫面感人而意境凄靜深沉,顯示了詞人獨特的個性,也突現(xiàn)了詞的獨特的美。“簾前雨”與“枕前淚”相襯,以無情的雨聲烘染相思的淚滴,窗內(nèi)窗外,共同滴到天明。詞人把人物的主體活動(枕前淚)與雨夜的客觀環(huán)境(階前雨)疊加在了一起,對夜雨中情景交融的描繪,更顯得深刻細膩。而“隔個窗兒”使窗外之景與窗內(nèi)之人融合在一起!半A前雨”的每一聲滴落,仿佛都敲打在詞人的心頭,令人心碎。詞人以“枕前淚”與“簾前雨”這兩幅畫面相聯(lián)相疊,而“隔個窗兒”更見新穎,突出了詞人的獨特之處,也更深化了離別之苦,因為這里所刻畫的“滴到明”,不僅是“簾前雨”,而且也是“枕前淚”。這“滴到明”的不僅是“階前雨”,更是詞人的“枕前淚”。淚如雨,雨如淚,無限的相思令詞人深陷于孤獨、凄惶的痛苦之中。
《鷓鴣天·寄李之問》雖出自歌妓之手,但感情真摯,形象生動,語言通俗易懂,在宋代情詞中,別具一格。
名家點評
清·許昂霄《詞綜偶評》:風(fēng)致如許,真所謂我見,猶憐者也。
清·況周頤《蕙風(fēng)詞話續(xù)編》:純是至情語,自然妙造,不假雕琢,愈渾成,愈稂粹。于北宋名家中,頗近六一、東山,方之閨帷之彥,雖幽棲、漱玉,未遑多讓,誠坤靈間氣矣。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2
鷓鴣天·惜別
一曲危弦斷客腸。津橋捩柂轉(zhuǎn)牙檣。江心云帶蒲帆重,樓上風(fēng)吹粉淚香。
瑤草碧,柳芽黃。載將離恨過瀟湘。請君看取東流水,方識人間別意長。
注釋
一曲危弦:彈奏一曲。
危:高。
弦:泛指樂器。
捩:扭轉(zhuǎn)。
牙檣:飾以象牙的帆檣。
注釋
一曲危弦:彈奏一曲。
危:高。
弦:泛指樂器。
捩:扭轉(zhuǎn)。 牙檣:飾以象牙的帆檣。
鑒賞
離愁別恨,也是一個亙古常新的主題。但在寫法上卻各有不同,因而詞的藝術(shù)感染力也就各異。嚴仁的這首詞,以借景抒情取勝。
“一曲危弦斷客腸”。寫樓上別筵情景:宴席將散,一曲哀弦,愁腸欲斷。萬種愁情,借琴曲傳出,令人魄蕩魂銷。首句便給通篇定下了基調(diào),接著,作者又將筆對準到河橋附近的帆船上:人已進船,船舵和桅、“一轉(zhuǎn)”,包含幾許離愁別恨!這一句由將別而即別,詞意推進一層,惜別的氣氛更為濃厚!敖摹本溆杉磩e轉(zhuǎn)到方別。帆隨云動,寫出了似為云所“帶”的主觀感覺!皹巧稀币痪洌瑥膶Ψ街P,終于拈出一個“淚”字來,把抒情氣氛推上了高峰。
以上兩句互為對偶,各寫一方,將惜別之情,寫得深摯感人。
下片直接抒寫離情別意。頭兩句仍為寫景。碧草芳美,岸柳才芽,青春作別,倍覺魂銷。正是“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兩句以美好的春景,反襯惜別之情!拜d將”一句將看不見、摸不著的“離恨”寫得具體而有分量。結(jié)拍二句改設(shè)問為肯定語氣,是全詞一氣寫分別至此必然的.感情蘊積。以悠悠不盡的東流江水,喻綿綿不斷的離別愁情,使主題進一步深化,令人回味不絕。
作者在上片借景抒情,層次分明,步步推進,雖不點破,卻蘊蓄著濃厚的惜別之情,是融情于景的典范。下片惜別之情滔滔而出,親切可感,表現(xiàn)出作者相當高的藝術(shù)水準。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3
鷓鴣天·綠橘梢頭幾點春
綠橘梢頭幾點春。似留香蕊送行人。明朝紫鳳朝天路,十二重城五碧云。
歌漸咽,酒初醺。盡將紅淚濕湘裙。贛江西畔從今日,明月清風(fēng)憶使君。
翻譯
綠橘梢頭尚有橘花未謝,好像要留下香蕊來送別行人。君要官職高升,明天就要進京朝拜皇上。升官進京是天祥人瑞的好事。
歌聲漸漸沙啞,喝了點小酒微微有點醉。感到悲傷,就盡情哭泣,任憑紅色的淚水滴濕了黃色的衣裙。贛江西邊從今天開始,明月與清風(fēng)就在回憶著使君。
注釋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思越人”、“醉梅花”。雙調(diào),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紫鳳:紫色鳳凰。喻指非凡的人品。
朝天:朝見帝王。
十二重城:意即十二樓城。
五碧云:五色彩云之意,多用以喻宮闕。
贛江:江西省最大河流,注入鄱陽湖,長江中游重要支流。
明月清風(fēng):二者為自然界清高之物,其所憶念者自必為不俗之人。
賞析
這是描寫一個歌女送“使君”進京情景的作品。開篇點明時間是在春末,本是橘樹花朵還未盡謝的自然現(xiàn)象,在送別人的眼中卻仿佛橘樹也有人的心意,刻意地留幾朵花以挽留將要遠行的人。接下去點明“使君”是要去往京城,且前程似錦,暗示“使君”是一定要走的,又進一步顯出送別人的'復(fù)雜心情,一方面她是為“使君”高興的,也希望他能有個好前程;另一方面也確實不舍得讓他遠離自己。
下片寫?zhàn)T行宴上,眾人灑淚而別。因為難過,歌終于唱不下去了。有心事導(dǎo)致小酌幾杯便有了醉意,大家終于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女子哭得淚水打濕了裙子。結(jié)尾二句表明心跡,將不會忘記“使君”,而那深深的思念,連贛江西畔的明月清風(fēng)也會被沾染上的。
全詞借景物抒情,又描繪出一幅美麗的江邊送別圖,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創(chuàng)作背景
從詞意看,贛州太守任滿回京,作者令營妓歡歌以送,而此詞便是作者在離筵席上所作。綠橘開花表明時間是在春末夏初,行人即后文的“使君”。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4
原文:
鷓鴣天·酬孝峙
清代:錢繼章
發(fā)短髯長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qū)こJ,仿佛終南石里藤。
閑倚杖,戲臨罾。折腰久矣謝無能。熏風(fēng)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詞字字冰。
譯文:
發(fā)短髯長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qū)こJ,仿佛終南石里藤。
此人頭發(fā)很短,胡須很長,眉毛突起棱角分明,病后容顏消瘦,顴骨高聳,比那光頭垂眉、閉目參禪的和尚還怪模怪樣。而他好似終南山石縫中生長出來的一根蔓延的青藤,任憑嚴霜侵襲、暴雨擊打,都等閑視之。
閑倚杖,戲臨罾。折腰久矣謝無能。熏風(fēng)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詞字字冰。
他時而輕拄手杖閑適漫步,時而在水邊撒網(wǎng)捕魚消遣光陰。為官多年,要他再出任官職,他以沒有能力為借口推辭了。陣陣炎熱的東南風(fēng)沒有消解池亭中暑氣,而他新作的詞卻字字像冰一般清冷。
注釋:
發(fā)短髯(rán)長眉有棱,病容突兀(wù)怪于僧。霜侵雨打?qū)こJ,仿佛終南石里藤。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思越人”、“醉梅花”,雙調(diào),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韻。孝峙(zhì):即王屋,其字孝峙,明末文學(xué)家。發(fā)短:剃短發(fā)。髯:胡須。眉有棱:眉毛突起而棱角分明。棱,物體表面的條狀突起棱角。這里形容眉毛突起。病容突兀:言病后容顏消瘦,顴骨高聳。突兀,高聳,指顴骨凸起。怪于僧:連和尚都不如。清初,許多士人遁入佛門,不與統(tǒng)治者合作。尋常:經(jīng)常,平時。霜侵雨打:指政治和仕途上的坎坷如同雨雪風(fēng)霜。終南:終南山,在今西安市南。
閑倚杖,戲臨罾(zēng)。折腰久矣謝無能。熏風(fēng)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詞字字冰。
臨罾:指水邊網(wǎng)魚。罾,有支架的魚網(wǎng)。折腰:指出任官職,用東晉文學(xué)家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歸隱的典故。謝無能:推辭說沒有能力承擔。謝,推辭,拒絕。熏風(fēng):和風(fēng),指東南風(fēng)或南風(fēng)。字字冰:字字像冰一般清冷。
賞析:
此詞描繪著一位愛國詞人的肖像上片起句以“發(fā)短”而起,不但具有很強的時代感,而且暗示了主人公不屈的性格。同時,詞人以“髯長”反襯了“發(fā)短”,并借此描繪了漢族男子傳統(tǒng)的壯美風(fēng)度和瀟灑氣概!懊加欣狻北砻媸窃趯懨济,實則通過棱棱眉毛暗示眼睛炯炯眼神。到此,一位頭發(fā)很短、胡須很長、眉毛高聳、怒目睜睜的形象躍然紙上!安∪萃回9钟谏!边@是描寫主人公的容顏衰弱,暗示了主人公難以訴說的復(fù)雜情感。
接著的“霜侵雨打?qū)こJ,仿佛終南石里藤”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意,暗含了“隱居”之意。上片結(jié)尾,詞人通過有著很強的生命力的“石里藤”一任“霜侵雨打”而表現(xiàn)出“尋常事”,暗示了主人公內(nèi)心的堅強。前兩句是主人公面容表象的大特寫鏡頭,充分顯示其怪異;后兩句則是主人公心態(tài)意象的比擬式描摹,著力傳達其堅強。
下片以閑游、戲釣的飄逸氣度,通過清峻自立的'形象,進一步申足了上片遺世獨立、傲岸不羈的個性,同時自然地生發(fā)為“折腰久矣謝無能”的詞意。首先,詞人描寫了主人公不為官的閑游,戲釣的愜意。接著說“折腰久矣謝無能”,通過暗用東晉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和“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語典表現(xiàn)出主人公堅決不與清朝統(tǒng)治者合作的氣節(jié)。
接著借“熏風(fēng)未解池亭署”來暗示了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的險惡,借“字字冰”暗示主人公內(nèi)心的凄涼。其中,“熏風(fēng)”跟上片“霜侵”詞意前后呼應(yīng),共同渲染著象征著殘酷苦澀的社會現(xiàn)實,同時也反激著、映襯著主人公骨骼硬、心意冷,不畏險惡,不屑于清政府籠絡(luò)漢族士子的高官厚爵,寧可隱居深山窮壤、苦熬櫛風(fēng)淋沐雨的凄楚生活,卻始終錚錚然清峻自立的高兀形象。
此詞上片通過描寫外貌,突出了主人公病態(tài)怪異形象,表現(xiàn)了他堅忍不拔的性格特點;下片以閑游、戲釣的飄逸氣度,進一步表現(xiàn)了主人公遺世獨立、傲岸不羈的品格,映襯出主人公清峻自立的高兀形象。全詞用典貼切,形象鮮明,由風(fēng)貌到氣質(zhì),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以簡潔勁拔的白描手法,絲絲入扣地熔鑄出主人公的立體塑像。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5
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 宋朝 晏幾道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譯文
在酒席筵邊,唱的是小令,我見到了玉簫。銀燈把她映照,只一曲輕歌,便顯出嫵媚嬌嬈。在歌聲中醉倒,誰能認為這是一種遺憾而產(chǎn)生懊惱呢?歌聲停歇了,帶著余音歸來,酒意還不見消。
春天如此靜悄,春夜如此漫長,遲遲不見破曉。仰望碧空的游云,難道它跟楚國宮殿一樣地天遠路遙。做個夢吧,只有夢境才能打破束縛人的框框條條,這是夢,還是真,反正我踏著滿地楊花走過了謝家的小橋。
《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注釋
小令:短小的歌曲;玉簫:此代指一位歌女。唐范攄《云溪友議》卷中《玉簫記》載:唐韋皋少游江夏,館于姜氏。姜令小青衣玉簫伏侍,因漸有情。韋歸省時,約五至七年娶玉簫。后衍期不至,玉簫遂絕食死。后轉(zhuǎn)世,仍為韋侍妾。尊:同“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銀燈:表明燈火輝煌。
夜迢迢:形容夜漫長。
碧云天:天上神仙所居之處。楚宮:楚王之宮殿,此暗用楚王與巫山神女的典故。
夢魂:古人以為人的靈魂在睡夢中會離開肉體,慣得:縱容,隨意,拘檢:檢束,拘束。
謝橋:唐宰相李德裕的侍妾謝秋娘是當時著名的歌妓,李曾作《謝秋娘》悼念她。后世因以“謝娘”泛指歌妓,以“謝家”泛指歌兒舞女的居處,“謝橋”代指通往煙花巷陌的路。張泌《寄人》詩:“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賞析
詞寫春夜懷人,深情款款,搖曳多姿。上闋寫一見鐘情的`感動!疤龐啤,足見傾心愛慕之甚。歇拍兩句又是極限化的描寫,強調(diào)極端的陶醉之情和拼死拼活的行為。下闋寫別后的思念和渴望。春夜悄悄且迢迢,夜空高深莫測,美人是仙女,遙不可及,現(xiàn)實中不能相會,只好付諸一夢了,夢雖虛幻,但卻是自由的,可以任情任性,無拘無束地愛。
起句寫酒筵初遇!白鹎啊秉c相遇之地。唐范攄《云溪友議》載有韋皋與姜輔家侍婢玉簫的戀情故事。韋皋少寓姜氏府,與玉簫有情。韋皋辭歸,留一玉指環(huán),相約七年來娶,及逾期不來,玉簫絕食而死,后韋皋憶舊,玉簫轉(zhuǎn)世與韋聚合。玉簫韋郎兩世姻緣的故事,成為古代盛傳的風(fēng)流佳話。這里以“玉簫”代指伊人,或許雙方當時心許神會,有一段情緣!般y燈”,表明這是一次燈火輝煌的宵宴!耙磺龐啤,寫出伊人色藝出眾,也體現(xiàn)了詞人對之由衷的傾倒和加意的頌美。“歌中”兩句緊承“一曲”而來,寫宵宴盡歡而散。“歌中醉倒”,見出陶醉之深,“唱罷歸來”見出流連之久。拼上“醉倒”而無遺憾,夜深“歸來”而醉意尚濃.充分表現(xiàn)出詞人興致的高昂。那么詞人不僅陶醉于醇酒,陶醉于妙曲,更為麗人嬌艷的儀容和溫馨的柔情蜜意所醉倒,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說上闋是寫歌筵艷遇之樂.那么下闋則是寫歸來相思之苦。前三句從兩人時空的阻隔處著筆,春光是那么寂靜,黑夜是那么漫長,雖然同戴一個碧澄澄的天字,然而伊人的閨閣卻無比遙遠!俺䦟m”在此借指玉簫居處,也暗示其人飄然消逝。兩人形跡阻隔,蓬山萬里,無緣相遇。佳會難再。人問世的肉體形骸,難以超越時間、空間、社會、物質(zhì)、禮俗等等條件的制約,而神魂夢思則可以自由地翱翔。人們現(xiàn)實中無法重溫的感情滿足,難以實現(xiàn)的精神追求。卻可以在夢幻中求得某種補償!皦艋陸T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就是以夢會故人來彌合現(xiàn)實的憾恨。夢魂是向來不受管束的,今夜又踏著楊花走過謝橋與伊人相會!疤罨ā、“過謝橋”顯示夢境的迷離縹緲,極有意趣。相思難逢,寤寐思服,形之夢境,非只一次,可見小晏的鐘情,離思的沈摯。
全詞兩種場景,兩種氣氛,由宴集之酣暢到孤眠之清寂,以溫馨的現(xiàn)實比襯飄忽的夢幻,先實后虛,結(jié)拍出語新警,意趣幽緲,余味不盡。
《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晏幾道一首著名的懷人詞。詞人在酒筵間結(jié)識一位歌喉婉轉(zhuǎn)而容顏華艷的女郎,別后不能忘情而卻無緣再相聚。于是發(fā)于歌來寄托自己深切的懷思。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6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翻譯
肥水汪洋向東流,永遠沒有停止的時候。早知今日凄涼,當初真不該苦苦相思。夢里的相見總是看不清楚,趕不上看畫像更加清晰,而這種春夢也常常無奈會被山鳥的叫聲驚起。
春草還沒有長綠,我的兩鬢已成銀絲,蒼老得太快。我們離別得太久,慢慢一切傷痛都會漸漸被時光忘去?刹恢钦l,讓我朝思暮想,年年歲歲的團圓夜,這種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注釋
肥水:源出安微合肥紫蓬山,東南流經(jīng)將軍嶺,至施口入巢湖。
種相思:留下相思之情,謂當初不應(yīng)該動情,動情后尤不該分別。
丹青:泛指圖畫,此處指畫像。
紅蓮夜:指元夕。紅蓮,指花燈。
評解
作者曾幾度客游合肥,并與一歌妓相愛。當時的歡聚,竟成為他一生頗堪回憶的往事。在記憶中,她的形象十分鮮明。然而伊人遠去,后會無期;厥淄,令人思念不已,感慨萬千。夢中相見,又被山鳥驚醒。思念之苦,真覺得“當初不合種相思”了。愁思綿綿,猶如肥水東流,茫無盡期。誰使兩人年年元宵之夜,各自有心頭默默重溫當年相戀的情景!詞中所流露的傷感與愁思,即是為此而發(fā)。全詞深情繾綣,纏綿哀婉。
題解
本詞是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元夕為懷念合肥戀人所作。這首記夢詞,題目是《元夕有所夢》,作于寧宗慶元三上元宵節(jié)。上片先寫對昔日戀情的悔恨,再寫夢中無法看清情人的怨恨,足見作者戀情之深熾。下片說別久傷悲以至愁白了鬢發(fā),煞拍兩句想像在元宵在放燈之夜,對方也在悲苦相思,語極沉痛。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按何淳G”,乃就正月十五元宵時節(jié)而講,早春尚寒,草木未綠;“鬢先絲”則寫詞人一夜夢醒,突然喚醒二十年前之戀情,忽而感覺到人已兩鬢斑白,青春消逝,這才發(fā)覺昔日戀情似乎已然淡漠,于是逼出“人間別久不成悲”的感慨。所謂“不成悲”者,是指久別相思,由激情外露轉(zhuǎn)向深沉內(nèi)斂,由多愁善感變?yōu)殡[忍節(jié)制,顯出一種“不成悲”的淡漠與遲鈍,實際是一種更深藏更沉郁的悲愁。全詞情致深婉空靈。
賞析一
這首《鷓鴣天·元夕有所夢》,乃姜夔為懷念身在合肥的戀人而作,作于寧宗慶元三年(1197)元宵節(jié)之時。據(jù)夏承燾先生考證,姜夔在初遇合肥戀人時,約為二十余歲,在他三十六歲這年,曾經(jīng)兩次到過合肥!敖B熙元年(1190),姜夔再客合肥,此年冬,姜夔戴雪詣石湖,授范成大以詠梅之《暗香》、《疏影》新聲兩闋,成大喜以歌妓小紅為贈!倍鞔嗽~時,姜夔已是四十二歲,與舊戀人初遇已相隔近二十年。
上闕首句“肥水東流無盡期”,點明了當初相戀的地方,并借水流悠悠、綿綿無盡之意,謂已相思亦是了無盡期!爱敵醪缓戏N相思”,表面上有怨極生恨的后悔之意,稱當初就不應(yīng)該發(fā)生這段感情,然實則說,自已根本就擺脫不了這段刻骨銘心的戀情,始終被相思纏繞,太過苦惱。有李太白《秋風(fēng)詞》“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之感慨!皦糁形幢鹊で嘁姟眲t寫出了詞人夢中的遺憾。在夢里,戀人的面容模糊依稀,沒有畫像那般清晰。潛在地表明了詞人在這二十年里,刻未能忘戀人的樣子,時常在她的畫像前流連這樣一個事實。結(jié)句“暗里忽聞山鳥啼”沉痛已極,離別已久,又相隔遙遠,只能在夢中相見了,然而,這模糊不清晰的`夢,竟然還被鳥啼聲驚醒。情傷若斯,痛徹心脾。
下闕起首句“春未綠、鬢先絲”,言春乍始,然發(fā)已先白;也暗寫自已二十年來,傷春如故的恒久之思!叭碎g別久不成悲”道出人間世情的悲哀。分別久了,人的情感已變得麻木不堪,再也感覺不到當初離別時的那種銘心刻骨的痛苦了。暗合佛家“有情皆幻,有色皆空”之理。然細細想來,世情歡愛,又莫不如此,讀之心中尤覺感傷!罢l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兩句,點出主旨,收結(jié)全篇。在元夕之夜,你是否會觸景生情想起了我?而我對你的思念,你是否又能感應(yīng)到?這個問題是個天問,沒有答案,只有身在兩地的雙方各自心里明白。由此推求出,這段戀情在元夕之夜的花燈會,曾有過甜蜜地回憶。在這一特定的時刻,能夠引發(fā)彼此的回憶和相思。
東坡云:“言有盡而意無窮者,天下之至言也。”該詞情境深永,含而不露,其意可神會,無法以言語盡達,心有戚戚者,自會其中之意。
賞析二
據(jù)夏承燾先生《姜白石編年箋校》考證,作者年輕時在合肥與戀人相識相愛,此后為生計四處飄泊,與戀人離多聚少。但詞人終生思念情人,詞中時有所涉。這首詞是透露戀人信息和相戀時地最為顯豁的一首。上片寫因思而夢,醒來慨嘆夢境依稀,識認戀人面貌不清;又夢境短暫,才相遇卻被山鳥啼醒。下片由元夕春至換意,寫出歲月蹉跎之嘆!叭碎g別久不成悲”又出新意,反折而出。全詞空靈蘊藉,耐人咀嚼。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7
原文
鷓鴣天·楓落河梁野水秋
楓落河梁野水秋。淡煙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塢黃茅店,夢倚高城赤葉樓。
天杳杳,路悠悠。鈿箏歌扇等閑休。灞橋楊柳年年恨,鴛浦芙蓉葉葉愁。
翻譯
紅彤彤的楓葉已經(jīng)凋落了,剩下光禿禿的老樹干,站在河橋上一望,野水退落,呈現(xiàn)出秋的寂寥。喝醉了躺在小山村里面破舊的屋子里面,睡夢中卻是睡在富麗堂皇的高樓中。
天是那么遙遠,路是這樣的悠長。和心愛的人奏樂執(zhí)扇的時間已經(jīng)一去不復(fù)返。灞橋邊的楊柳長的依然很旺盛,但水中的荷花已經(jīng)脫去華麗的外衣。看到他們這些景象,就想到了自己逝去的年華。
注釋
河梁(:代指送別之地。
衰草:干枯的草。
小塢:小山村的客店。
塢:四面高中間低的山間村落。
赤葉樓:周圍種了楓、槭類樹木的樓,這里指裝修豪華的房子。
赤葉:生長在我國中部的一種樹葉茂密的樹木。
杳杳:形容幽靜深遠的樣子。
悠悠:遙遠悠長。
箏:指奏樂。
鈿: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裝飾品;或在木器上和漆器上用螺殼鑲嵌的花紋。
灞橋楊柳:漢人送別,在灞橋折柳,放“灞橋楊柳”意指離別。
鴛浦芙。阂庵改耆A老去,自傷遲暮。
芙。汉苫ǖ膭e名。
注釋
、俸恿海簶蛄骸
、阼描茫荷钸h幽暗貌。
、塾朴疲哼b遠。
④鈿箏:嵌金為飾之箏。
⑤芙。汉苫ǖ膭e名。
賞析
該詞上闋寫旅途風(fēng)景、詞人醉夢情景,下闋言離愁別恨,抒發(fā)懷人的感情,整首詞層次清晰,語盡而意不盡。
“楓落河梁野水秋,澹煙衰草接郊丘”一句寫途中秋景,以“河梁”作為觀景的出發(fā)點,視線遍及周圍紅葉掉光的楓樹,枯澀干涸的“野水”,遠處淡淡繚繞的煙氣霧靄,連天的郊野、山丘,以及漫山遍野的衰瑟秋草。這兩句,準確而傳神地抓住最能表現(xiàn)秋月黃昏郊原景色的典型化物象,富有立體感地描繪出一幅旅人眼中的秋色圖景,渲染出秋的寥廓與蒼涼、蕭瑟,作者將觸目所及的景色,濃縮在短短十四個字內(nèi),由近及遠描繪出深秋的蕭條氣象,從而引發(fā)作者愁苦的.情緒,因此下文“醉眠小塢黃茅店”一句便接續(xù)得十分自然。
但從詞意上來看,從寫景直接過渡到“醉眠”,中間其實留有空白。小令因其篇幅短小,故而不可能鋪排渲染情感的演變。此處景物中蘊涵的情緒,只能由讀者親自去體會。
作者行至山中村落,進到一家茅草搭蓋的陋店,飲而醉,醉而眠,眠而人夢,“夢倚高城赤葉樓”,夢見自己回到了繁華的城市,在一座遍值楓樹的高樓上斜倚欄桿。詞意到此戛然而止,作者并未交代他在那座“高城赤葉樓”上做了什么,但聯(lián)系“醉眠”一句來看,身在陋店,夢見高樓,現(xiàn)實與夢境的對比,十分鮮明,因而加倍表現(xiàn)出作者的愁深難解。夢中的“赤葉”與此前所見“楓落”相照應(yīng),筆致細密。作者因見“楓落”而生愁,以致人夢得見,景情交融的蘊藉不露,競至于此。
下闋由醉夢至清醒,只見“天杏杏,路悠悠”,作者仍行走在無邊無際的征程之中。這一句仍是狀寫眼前之景,“杳杳”、“悠悠”兩個疊詞,余韻悠長,備顯惆悵憂傷。天遠路長一方面是實寫,另一方面也是作者情緒外化的結(jié)果。因做了一場好夢,醒來之后,原本就很長的路途此時顯得更長了,不知何時才能走完,也不知何時才是歸期。
作者滿懷愁情,想到夢中高樓之上的美好時光,再聯(lián)系現(xiàn)實中的冷清寥落,不由得感嘆“鈿箏歌扇等閑休”,那些歌舞歡笑的生涯,輕易就結(jié)束了。“等閑”二字,點出現(xiàn)實的無情和不由分說。緊接著,自然接出“灞橋楊柳年年恨,鴛浦芙蓉葉葉愁”的傷感慨嘆。
結(jié)尾兩句抒寫別恨和遲暮之感!澳昴辍闭f明別恨無止無盡,暗合前面“天杳路悠”之語!叭~葉”則表示愁之深廣沉重。詞人浪跡天涯,到處播下相思情種,離別于他自然是時有發(fā)生的了!傍x浦芙蓉”句,化用賀鑄《踏莎行》中“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句意,言浦中的綠荷于“紅衣脫盡”(即繁花凋落)后,再沒有“蜂蝶”來依慕(即無人垂顧)了。灞橋楊柳年復(fù)一年的離苦別恨,水中的夏荷一經(jīng)凋落,便只余荷葉,“愁”自己在秋冬來臨之際,將逐漸枯老。此句既與“秋”的蕭瑟相呼應(yīng),又流露出作者對自己長年羈旅在外、年老體衰的深沉喟嘆。此二句以精美工整的對仗,借物言情,表達了詞人哀嘆流年、自傷遲暮的深沉悲慨。
創(chuàng)作背景
徽宗大觀、政和之際,蘇庠曾依蘇固與徐俯、洪芻等結(jié)詩社于江西,在澧陽(今湖南澧縣)筑別墅以供游憩。高宗紹興年間,蘇庠與徐俯同被皇帝征召,只有他自己不前往朝廷,隱居直到去世。此詩寫于作者推掉皇帝征召游玩于山水,路過一小山村時見景思情有感而發(fā)。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8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朝代:宋代
作者:晏幾道
原文: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憶當年,你手捧玉盅把酒敬,衣著華麗人多情;我舉杯痛飲拼一醉,醉意醺醺臉通紅?v情跳舞,直到樓頂月、挨著樹梢向下行;盡興唱歌,使得桃花扇、疲倦無力不扇風(fēng)。
自從離別后,總想重相逢,多少次、你我重逢在夢中。今夜果真喜相逢,挑燈久坐敘別情,還恐怕、又是虛幻的夢中境。
注釋
、羸p鴣天:詞牌名,一名《思佳客》,一名《于中好》。雙調(diào)55字,押平聲韻。 此詞黃升《花庵詞選》題作《佳會》。內(nèi)容寫相熟的歌子久別重逢。
、诓市洌捍复┎室碌母枧。
、塾耒姡赫滟F的酒杯。
、苻眨╬àn)卻:甘愿,不顧惜。卻:語氣助詞。
、菸璧蜅盍鴺切脑拢焊枧枳寺,直舞到掛在楊柳樹梢照到樓心的一輪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轉(zhuǎn),直唱到扇底兒風(fēng)消歇(累了停下來),極言歌舞時間之久。 桃花扇,歌舞時用作道具的扇子,繪有桃花。歌扇風(fēng)盡,形容不停地揮舞歌扇。這兩句是《小山詞》中的名句,晁補之說它“不蹈襲人語而風(fēng)調(diào)閑雅,自是一家!
⑥同:聚在一起。
、摺敖裣倍洌簭亩鸥Α肚即濉吩姟耙龟@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化出。剩:讀“錦”,只管。剩把:盡把,盡把。
⑧銀釭:釭(gāng):燈。銀燈。
賞析:
上片回憶當年佳會,用重筆渲染,見初會時情重;過片寫別后思念,憶相逢實則盼重逢,相逢難再,結(jié)想成夢,見離別后情深;結(jié)尾寫久別重逢,竟然將真疑夢,足見重逢時情厚。
作品以時為序,上片回憶當年酒宴時的`觥籌交錯,兩人初次相逢,一見鐘情,盡歡盡興的情景!安市湟笄谂跤耒姟.斈贽諈s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四句是回憶當年的奢靡生活。“彩袖”的歌女“殷勤捧玉鐘”,此情此景,此人不惜“拼卻”為求“醉顏紅”也成了理所當然,足可見當時詞人與歌女的濃情蜜意,與詞人為求美人歡顏的豪情。而后句“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以月亮的升落極寫時間之長,又是以夸張的手法生動地描寫了舞宴歌席的環(huán)境,霓裳歌女舞姿妙曼,直到月兒低沉,歌聲婉轉(zhuǎn),直到桃花扇下回蕩的歌聲都消失了,言極其歌舞盛況!啊捌渲小皸盍、“桃花”、“月”、“樓”都是那時春天夜晚的景色,但是“楊柳”和“月”是實景,“桃花”和“風(fēng)”則是虛寫。對仗精巧,似實卻虛,給人一種如夢如幻的美感。
下闋說道重逢之喜前先講相思之苦。作者以自述的方式,吐露了自從分別之后的思念,初遇的情景時常浮現(xiàn)眼前,“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笔莿e后魂夢相思,其中“從別后,憶相逢”飽含了詞人與那位歌女何等的思念與無限的情愫,故而會產(chǎn)生“幾回魂夢與君同”這樣的夢中之憶,言極相思之深,常;隊繅衾@。詞人這是運用了幾乎白描的手法,與上闋的“彩袖”、“玉鐘”、“楊柳”、“桃花”之著色濃艷成對比,反映了“君龍疾廢臥家,廉叔下世”后詞人心境的變化!敖裣0雁y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笔潜鸂T相對傷心夜談,從杜甫《羌村》詩“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兩句脫化而出,但表達更為輕靈婉折。有多少回自己在睡夢里與戀人歡聚相見。今天真得重逢了,卻又難以相信這是真的,所以點亮銀燈,一次又一次地照看,唯恐還是在睡夢里相見。情思委婉纏綿,辭句清空如話,而其妙處更在于能用聲音配合之美,造成一種迷離惝恍的夢境,有情文相生之妙。而久別重逢,是人類普遍的生活現(xiàn)象之一,也是文學(xué)作品習(xí)見的表現(xiàn)題材。
這首詞的藝術(shù)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當年歡聚情況,似實而卻虛,當前一現(xiàn),倏歸烏有;下片抒寫久別相思不期而遇的驚喜之情,似夢卻真,利用聲韻的配合,宛如一首樂曲,使聽者也仿佛進入夢境。細品全篇,詞情婉麗,曲折深婉,濃情厚韻。尤其是這首作品同傳統(tǒng)的戀情詞大不相同,格調(diào)歡快,意境清新,語言活潑,具有極大的創(chuàng)新性。故成為傳誦千古、膾炙人口的名篇。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9
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朝代:清代
作者:秋瑾
原文:
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
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嗟險阻,嘆飄零。關(guān)山萬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祖國沉淪危亡忍不住感嘆,東渡日本尋找革命同志。國土被列強瓜分需要收復(fù),為國家敢于犧牲自己的身體。
嘆路途之艱險梗塞,感慨自身漂泊無依。雖然遠隔萬里也要赴日留學(xué)。人們休要說女子不能成為英雄,連我那掛在墻上的寶劍,也不甘于雌伏鞘中,而夜夜在鞘中作龍吟。
注釋
1、沉淪:沉沒,危亡的`意思。
2、不禁(jīn):忍不住。
3、海外:指日本。作者曾東渡日本留學(xué)。
4、知音:這里指革命同志。
5、金甌(ōu)已缺:指國土被列強瓜分!赌鲜贰ぶ飚悅鳌罚骸拔覈要q若金甌,無一傷缺!苯甬T:金的盆盂。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于指國土。
6、嗟(jiē)險阻:嘆路途之艱險梗塞。
7、嘆飄零:感慨自身漂泊無依。
8、關(guān)山萬里:指赴日留學(xué)。《木蘭詩》:“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
9、作雄行:指女扮男裝。
10、英物:杰出的人物。
11、龍泉:寶劍名:雷煥于豐城獄基掘得二劍, 一名龍泉,一名太阿。晉王嘉《拾遺記·顓頊(xū)》:“(顓頊)有曳影之劍,騰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劍則飛起指其方,則剋伐,未用之時,常于匣里,如龍虎之吟。”
賞析:
作者:佚名
《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作于1904年,秋瑾赴日不久。清紹興府將此詞稿作為“罪狀”公布,可見此詞革命性之強。
“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道是“閑”字,但有感于祖國沉淪,卻未必有“閑”情。開篇兩句,點明此行日本的緣由,也點出了國內(nèi)的政治局勢。“金甌已缺終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其時列強瓜分中國,堂堂禮儀之邦,卻是衣冠委地,詞人一拍桌案,聲音陡然一揚:“為國犧牲敢惜身?”一句反問,慷慨激昂,擲地有聲。
“嗟險阻,嘆飄零。關(guān)山萬里作雄行!睋Q頭一折,疏疏三筆,將一路多少霜風(fēng)雨雪,輕輕囊括。是蹉跎,是舛磨,陽光寂滅,風(fēng)雨鮮活。她是一個革命者,不能也不會為了這些而放慢腳步。有了這樣的信念,關(guān)山萬里,層云幾重,一名女子,改換上男兒的裝扮,一葉槎枒,飄揚過了大海。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歇拍一韻,似洞天石扉,訇然中開。只恨蒼天,“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只求如今,“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把秋瑾以身許國的決心和敢作雄飛的魄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句豪言的崢嶸風(fēng)骨,撐起的正是詞人颯爽的英姿。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10
鷓鴣天·己酉之秋苕溪記所見 宋朝 姜夔
京洛風(fēng)流絕代人。因何風(fēng)絮落溪津。籠鞋淺出鴉頭襪,知是凌波縹緲身。
紅乍笑,綠長嚬。與誰同度可憐春。鴛鴦獨宿何曾慣,化作西樓一縷云。
《鷓鴣天·己酉之秋苕溪記所見》譯文
她來自南宋的都城臨安,有著高超的品格,又有舉世無雙的美貌。你為何像風(fēng)中的飛絮飄落到苕溪呢?從籠鞋露出的鴉頭襪可以看出她是風(fēng)流絕代佳人。
輕啟朱唇 ,露出淺淺的笑,青黛色的眉毛緊蹙在一起,面對這美好的春景,有誰與她共同度過呢?只剩下孤零零一人怎么會習(xí)慣呢,只能飽受這相思之苦。
《鷓鴣天·己酉之秋苕溪記所見》注釋
京洛:本指河南洛陽,此處借指臨安。
風(fēng)流:品格超逸。
津:碼頭。
籠鞋:指鞋面較寬的鞋子。
鴉頭襪:古代婦女穿的分開足趾的襪子。
紅:此處指朱紅色的嘴唇。
綠:青黛色的眉毛。
乍:表示時間短暫。
《鷓鴣天·己酉之秋苕溪記所見》賞析
姜夔多次舉進士而不第,布衣終身,過著飄泊江湖、寄人籬下的生活,這種十坷的身世使他對遭逢不幸的人有著深刻的理解和同情。宋孝宗淳熙十年(1189),姜夔在苕溪(今浙江湖州)為一位不幸女子的身世所感動,寫下了這首詞。而且,里于他有著一段不同尋常的合肥情事,他不知不覺中將這位不幸女子與其合肥情侶聯(lián)系起來。故通篇皆是對不幸女子的深深憐憫和同情,而毫無輕薄浮浪之語,格調(diào)高雅,意境醇正。
京洛,河南洛陽。周平王開始建都于此,后來東漢的首都也在這里,所以又稱京洛。后人使用此詞包括洛陽或京都兩種含義。此處代指南宋都城臨安,風(fēng)流,指品格超逸。開篇即寫這個婦女出處不凡,她來自南宋的都城臨安;她既有超逸的品格,又有舉世無雙的美貌。首句“京洛風(fēng)流容代人”七個字,包括這樣三用意思。
那么,這位曾風(fēng)光一時的佳人,“因何風(fēng)絮落溪津”?為何像風(fēng)中飛絮似的,飄落到苕溪的渡口來呢?說她的來到苕溪是如柳絮的隨風(fēng)飄落,含意深厚!邦嵖窳蹼S風(fēng)舞”(杜甫《容句漫興》),這風(fēng)中之絮是不里自主,又是無人憐惜的。用風(fēng)中之絮來比喻,暗示人的不幸遭用,一個“落”字雙關(guān)出人與柳絮的同等命運。其中也摻雜著作者的身世之感。這句前面用“因何”這一似問非問的句式,后面用荒僻的“溪津”與繁華的“京洛”作鮮明對比,深刻地寫出了這個“風(fēng)流容代人”的不幸遭用。也表達了作者對其的深深憐憫和同情。
“籠鞋淺出鴉頭襪”;\鞋,鞋面較寬的鞋子。鴉頭襪,古代婦女穿的分出足趾的襪子。這句是說從籠鞋中微微地露出了鴉頭襪。“知是凌波縹緲身”;貌苤病堵迳褓x》典故,曹植形容洛水女神是“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這詞里的女子穿了這樣款式的鞋襪,步態(tài)輕盈,如宓妃洛神一般。這仍是對“風(fēng)流容代人”的贊美:她高潔,飄逸,和一般風(fēng)塵女子迥然不同。
過片,暗示她的辛酸生活,并表達了對她不幸遭用的同情。“紅乍笑,綠長嚬”!凹t”,指她朱紅的嘴唇,說輕啟朱唇,露出淺淺的笑;或說紅指她笑時蓮臉生春;總之是說她笑時的美麗!熬G”,指青黛色的眉毛,說她雙眉緊鎖,隱含憂傷!罢А保硎緯r間短暫,與“長”相對。說明她笑時短,嚬時長。僅用六個字,不僅使人的神態(tài)畢現(xiàn),而且寫出了人酸苦的內(nèi)心世界。這笑,看來是勉為歡笑,而嚬才是真情的流露!凹t乍笑,綠長嚬”六字用得高妙奇容!凹t”與“綠”對,色彩鮮明,讓人頓覺佳人的儀態(tài)萬方:“乍”與“長”對,以時間長短刻畫佳人神態(tài)的流程:“笑”與“嚬”對,揭示出佳人復(fù)雜的心態(tài)。意蘊本融,言簡意賅。描寫女子情態(tài)的詞句本也常見,如“修眉斂黛,遙山橫翠,相對結(jié)春愁”(柳永《少年游》),十三個字只寫出了人的'“春愁”:“嬌香淡染胭脂雪,愁春細畫彎彎月”(晏幾道《菩薩蠻》),十四個字只寫了人在梳妝打扮時而“愁春”。它們都沒有姜詞這樣高度濃縮,韻味悠遠。
“與誰同度可憐春”。春光無限美好,可是面對這樣的良辰美景,有誰與她共同度過呢?與誰,即沒有誰。賀鑄有“錦瑟華年誰與度”(《青玉案》)句,與此境界極相似。這深情的一問,不僅表現(xiàn)出詞人對她的同情,惺惺相惜,而且寫出了她的孤苦寂寞。從整首詞看,所寫是一個歌妓之類的人物。她在繁華的京城也許曾經(jīng)有過“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的美好時光,如今卻淪落溪律,無人與度芳春。對于她的不幸遭受,詞人一個字也沒有寫,女主人公也始終未發(fā)一語,全從詞人之“所見”方面著筆。感慨都在虛處,這樣詞人的同情之感,表達得酣暢淋漓,人物形象也栩栩可見,特別最后兩句更是神來之筆:“鴛鴦獨宿何曾慣,化作西樓一縷云!”
古人傳說鴛鴦雙宿雙飛,常用來作為夫妻間愛情的象征!傍x鴦獨宿”,深一用表明無人與之“同度”,只剩下孤苦一人了!昂卧鴳T”,也深一用地流露出她的憶舊念往,直至此時仍懷著感情上的痛苦。因此接著說:“化作西樓一縷云”。宋玉《高唐賦》載巫山神女與楚王的故事:“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闭f她化作西樓上空一縷飛云,如巫山神女,對過去那“朝朝暮暮,陽臺之下”的歡愉情景,不能忘懷,表現(xiàn)出她對愛情生活的無限回憶和執(zhí)著追求。
白石詞的基本風(fēng)格是“清空”,要“清空”,就要有一種沖冷的胸懷,不讓七情六欲無節(jié)制地發(fā)展,從而達到一種超逸空靈的境界。對情詞來說,就不能熱情過度,因熱情過度容易形成癡迷狀態(tài),要用冷筆處理。此詞就是冷筆寫熱情的作品。此詞用筆,有時從實處落墨,有時虛處著筆(如“籠鞋”以下四句),但它“無窮哀怨,都在虛處”(陳延焯《白雨齋詞話》評姜夔《點絳唇》結(jié)句語),雖有深情,里于用冷筆處理,故顯得氣體高妙,清遠空靈。
《鷓鴣天·己酉之秋苕溪記所見》創(chuàng)作背景
《鷓鴣天·己酉之秋苕溪記所見》這首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詞人在創(chuàng)作這首詞時已近七十高齡,這是他被一位婦女的的身世所感動而寫下這首詞。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11
鷓鴣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云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古詩簡介
《鷓鴣天·西都作》是北宋詞人朱敦儒作于西都(今洛陽)的詞。上片主要寫作者在洛陽時縱情于山水,豪放不羈的生活;下片用巧妙的方法表現(xiàn)作者賽神仙的淡泊胸懷。全詞表達了詞人對權(quán)貴的不屑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理想和志向。
翻譯/譯文
我本是天上管理山水的郎,天性是懶散和疏狂。天帝曾批給我管理風(fēng)露的詔帛,我也多次上呈留住彩云,借走月亮的奏章。
詩一寫就是一萬首,葉捅一飲就是一千杯,不曾正眼看過侯王。就算是在華麗的天宮里做官,我也懶得去,只愿插著梅花醉臥在洛陽中。
注釋
、羸p鴣(zhè gū)天:此調(diào)取名于唐人鄭喁詩句“春游雞鹿寨,家在鷓鴣天”。又名思越人、思佳客等。雙調(diào),五十五字,平韻。
、谖鞫迹褐嘎尻,宋朝時稱洛陽為西京。
、矍宥迹合鄠魈斓鄣母。山水郎:為天帝管理山水的郎官。
④疏狂:狂放不羈。
⑤累(lěi):數(shù)次。章:指上呈天帝的奏章。
、抻x(shāng):古代蠱酒的容器。
⑦玉樓金闕(què):指汴京的宮殿。
賞析/鑒賞
上片的首句以“山水郎”自居,寫自己熱愛山水乃出于天性。直抒自己的生活理想,他不喜塵世,流連山水。接下來“天教分付與疏狂”則聲稱自己懶散的生活方式和狂放的性格特征亦屬天賦,因而無法改變。這兩句充分表現(xiàn)出了詞人的性格特征,坦蕩直爽,豪氣四溢。 “曾批給雨”二句以天意抒懷抱,透露出作者遠避俗世,怡然自得的心理。這二句充滿了浪漫的精神,富于神奇的幻想,不僅對首句進行了絕妙而風(fēng)趣的解釋,而且透露了他對大自然的由衷熱愛和對世俗發(fā)自內(nèi)心的鄙棄。
下片表現(xiàn)作者賽神仙的淡泊胸懷!霸娙f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寫作者詩思的豐富,酒量的很大,隱逸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都表現(xiàn)為對詩與酒的鐘情。面對“侯王”幾曾看過,凸顯詞人對功名富貴的鄙夷,面對王侯的傲骨錚錚。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這二句表現(xiàn)出作者不愿意返回京城官場,只想縱詩飲酒,與山水為伴,隱逸歸老。玉樓金闕,本是人人羨慕向往的榮華富貴,但詞人用一“慵”字,十分準確地表現(xiàn)了自己鄙薄名利的.態(tài)度,相反對于“插梅花醉洛陽”的生活卻十分欣賞留戀,體現(xiàn)名士的清高、名士的風(fēng)流,“梅花”是高潔的象征,這里意在言詞人的品性高潔。將高潔與疏狂的品性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表現(xiàn)出不愿與污濁的社會同流合污的狂放。
全詞清雋婉麗,自然流暢,前后呼應(yīng),章法謹嚴,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蔑視權(quán)貴、傲視王侯、瀟灑狂放的性格特征。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12
原文
掩鼻人間臭腐場,古來惟有酒偏香。自從來住云煙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黃花何處避重陽?要知爛熳開時節(jié),直待西風(fēng)一夜霜。
翻譯
從古到今人間都是“腐臭場”,只有酒是香的。自從隱居在云煙畔,每天都過的閑適瀟灑。
重陽時節(jié),呼朋喚友共享美麗秋色,只這菊花竟還未開放。看來要想菊花開的熱烈絢爛,還得等待刮一陣秋風(fēng),落一夜嚴霜。
注釋
云煙畔:詞人閑居的鉛山鄉(xiāng)間別墅。
黃花:菊花。
重陽:即農(nóng)歷九月初九,古人常在這天登高賞菊。
賞析
辛棄疾的詞,大多借景抒情、詠物言志,他的這首《鷓鴣天》也不例外。自從南歸之后,他本希望能得到南宋政權(quán)的重用,報效國家,恢復(fù)中原,展露才干,但沒想到他的這些志向不僅未能實現(xiàn),反而遭奸臣讒害,落得被迫過上閑居生活。他雖寄情山水,但仍時常流露出一股憤憤不平之氣。此詞雖題為《尋菊花無有,戲作》,但整個上片都未直接接觸題目,只是憤世嫉俗之情的抒發(fā);就是下片,對題目說來,也只是點到而已。
此詞上片開頭兩句:“掩鼻人間臭腐場,古今惟有酒偏香。”仿佛憑空而來,卻又發(fā)自心靈深處,是飽經(jīng)風(fēng)霜,到過了廟堂官場、都會邊疆,目睹了官場丑惡之后的.十分痛苦的總結(jié)和極端厭惡的心態(tài)。在辛棄疾的仕途生涯中,他看慣了當時投降派掌權(quán),正人君子遭受打擊,狗茍蠅營的小人氣焰囂張,故斥官場為“臭腐場”,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把诒恰倍,本于《孟子。離婁下》的“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充分展示了詞人自己品格的高潔和對丑惡的厭惡。正因為面對的是“臭腐場”,所以“惟有酒偏香”!熬啤敝捌恪,不在于它的味,而在于它能“解憂”!拔┯芯破恪,言外之意是說除酒以外,一切都是“臭腐”的!叭碎g”與“古今”連用,即空間與時間結(jié)合,橫與縱交織,意謂不僅眼前的“人間”是“臭腐場”,“惟有酒偏香”,而且從古到今,莫不如此。接著“自從來住云煙畔,直到而今歌舞忙!眱删,情調(diào)一轉(zhuǎn),由對“人間”深深的厭惡,變?yōu)閷ι搅蛛[居生活的由衷的喜悅,前后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云煙畔”,指詞人閑居的鉛山鄉(xiāng)間別墅。這里依山臨水,云煙縹緲,如世外桃源!案栉杳Α,寫詞人閑適瀟灑的生活和志得意滿的情愫。他在閑居鉛山時所作的詞,多有類似語句。
上片敘寫人間是“臭腐場”,詞人欲遠務(wù)之,從而為下片“尋菊花”作了鋪墊。下片“呼老伴,共秋光。黃花何處避重陽?”轉(zhuǎn)入正題。前兩句點“尋菊花”,后一句明“不見”!袄习椤,據(jù)另一闋《鷓鴣天》(翰墨諸公久擅場)的題目可知,當為“吳子似諸友”!肮睬锕狻保蚕砬锕。古人多用“秋光”來表現(xiàn)菊花。如杜甫《課伐木》詩說:“秋光近青岑,季月當泛菊!睆埿⑾椤耳p鴣天》詞說:“一種濃華別樣妝,留連春色到秋光。解將天上千年艷,翻作人間九月黃。”因而“共秋光”,即隱含了“尋菊花”之意!包S花”,即菊花!爸仃枴保崔r(nóng)歷九月初九,古人常在這天登高賞菊。結(jié)尾兩句:“要知爛熳開時節(jié),直待秋風(fēng)一夜霜!笔钦f菊花的開放,還得等待刮一陣秋風(fēng),落一夜嚴霜。這只是字面意思,實際是贊美菊花不趨炎附勢而傲霜凌寒的品格。贊美菊花的這一品格,也是表明作者的品格。
通觀全篇,這首詞雖寫法不合常規(guī),但作者本意不在按題作文,而在借題發(fā)揮,表現(xiàn)他憤世的情懷和如菊的品格。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13
鷓鴣天·東陽道中
撲面征塵去路遙,香篝漸覺水沉銷。山無重數(shù)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嬌。
人歷歷,馬蕭蕭,旌旗又過小紅橋。愁邊剩有相思句,搖斷吟鞭碧玉梢。
翻譯
香籠里燃燒的水沉香的氣息越來越淡薄了。舉目遠望,征塵撲面,去路迢迢。周圍是數(shù)不清的層層山巒,全被碧綠的樹木和野草覆蓋著,路旁山野中長滿了各種各樣不知名的花兒,一朵朵的格外嬌艷動人。
行進在道路上的一行人歷歷在目,駿馬蕭蕭嘶鳴,威武雄壯的儀仗隊已經(jīng)過了前面的小紅橋。滿懷的離愁別恨,此時此刻都化做相思的詩句,于青山綠水之間,一邊吟詩,一邊催馬加鞭地向東陽進發(fā),差點兒沒把馬鞭的碧玉梢頭搖斷。
注釋
征塵:征途上揚起的塵土。
香篝:一種燃香料的籠子。
水沉:即沉香,一種名貴香料。
銷:消退周遭:周圍。
歷歷:形容物體或景象一個個清晰分明。
蕭蕭:馬長聲鳴叫。
愁邊:苦苦思索。
剩有:盡有。
碧玉梢:指馬鞭用碧玉寶石飾成,比喻馬鞭的華貴。
賞析
上闋寫景,描繪出一幅有樹有花,色彩鮮明的山野行軍圖。“撲面征塵去路遙,香篝漸覺水沉銷”,開篇交代作者已經(jīng)離開臨安向東陽出發(fā)!皳涿嬲鲏m”描寫環(huán)境的惡劣,氣候干燥,而且路途遙遙。“香篝”是古代的熏籠,“水沉”即沉香;\里的香料已快燒完,暗指已經(jīng)行路很久,也說明路途之遙遠。同時,“香篝”一句,即“漸覺香篝水沉銷”的倒裝。這樣的表達,顯示出他對于外出行役的不適應(yīng)感受。接韻目光由自我注意轉(zhuǎn)而向外凝視。在無意識的觀望中。那隔斷自己望眼的重重疊疊的青山和不知名的嬌艷山花,都變得愈加觸目。心中難以訴說的惆悵,從對于風(fēng)景的無意識凝視中曲曲透出。上片不直寫離情而離情濃郁可掬。
接下來的兩句,詞人描寫周遭的景象。“山無重數(shù)周遭碧”是仿劉禹錫的“山圍故國周遭在”所作。身邊的山脈層層疊疊地排列。路旁的花兒雖然不是什么高貴的名花,而只是一些山間野花,但是卻盛放得分外妖嬈。一個“碧”字,說明此時行軍人是置身于綠色的海洋里,而山野中那些不知名的花兒格外嬌艷絢麗。充滿生機的大自然使人耳目一新,精神為之一振。詞人置身野外,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情一片大好。
下闋描寫生活畫面。“人歷歷,馬蕭蕭,旌旗又過小紅橋”,行人歷歷在目,這里的人指穿著戎裝的戰(zhàn)士們,因為衣著威風(fēng),氣勢雄偉,所以容易辨別出來。士兵們伴隨著一聲聲駿馬的啼叫聲前進著,飄揚的紅旗已經(jīng)越過小紅橋。這三句寫的是隊列前進的情景。不難想見,此時作者是騎馬走在隊列的后面,所以才能清楚地看到行軍的戰(zhàn)士和隊首“旌旗”的`方位。與和杜甫的“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很像,不過兩者表達的感情則是大不相同。辛棄疾的詞表達他們一路前行的欣喜感,既有對沿途風(fēng)景的欣賞,也有對目的地的暢想,而杜甫的詩則是描繪家人送入伍戰(zhàn)士的場景,顯得很凄涼。
“愁邊剩有相思旬,搖斷吟鞭碧玉梢”,在此之前,整首詞一直呈現(xiàn)的是一種歡快的情調(diào),可以感覺出作者很喜歡這次旅程。雖然辛棄疾無時無刻不在憂國憂民,但寫此詞時,正是辛棄疾“春風(fēng)得意”的時候,有機會為國效命,他的心情是輕松愉快的,因此這個“愁”字應(yīng)理解為他尋覓“相思句”構(gòu)思過程中苦惱的“愁”。正因為這樣,他只顧聚精會神地思索,不知不覺中才“搖斷”了馬鞭的“碧玉梢”,這抑或是用力過猛,抑或是打在什么東西上,寫得極傳神,極形象。正因為詞人認真思考,所以才一味地搖著鞭子前行,以致“搖斷吟鞭碧玉梢”,這一句也形象表達出詞人此刻輕松愉悅的心情。
全篇風(fēng)格委婉,和作者一貫的風(fēng)格有所不同,但描寫的景物卻是相當?shù)厍逍伦匀,生機盎然。碧綠的青山,盛放的野花,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詞題來看,該詞是作者在任京都臨安大理少卿時期,于淳熙五年(1178)因事赴東陽途中所作的。從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調(diào)來看,洋溢著喜悅歡暢的情緒,這在辛詞中是不多見的。由此看來,此詞是寫景抒情之作,富有詩情畫意,五彩繽紛。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14
原文:
鷓鴣天·十里樓臺倚翠微
[宋代]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連綿十里的亭臺樓閣,緊挨著青翠的山色延伸過去,百花叢中傳來一聲聲杜鵑的啼鳴。它們熱切地叫著,仿佛要同行道中人說話。可不像那些黃鶯兒,只管自由自在地來回亂飛。
從睡夢中驚醒時,杜鵑正在晴明的春日賣弄自己的叫聲。“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那聲聲的啼叫聽來愈加分明。作為漂泊天涯的游子,我又何嘗沒有返回家鄉(xiāng)的想法?奈何那歸去的日期啊,卻至今難以確定!
注釋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思越人》《醉梅花》。雙調(diào),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翠微:青翠的山氣,此指青翠掩映的山間幽深處。
杜鵑:又名杜宇、子規(guī),叫聲像“不如歸去”。
行人:離別在外的游子。
流鶯:指黃鶯。取次:隨意、任意。
驚夢覺:從睡夢中驚醒。
弄晴時:弄指賣弄,杜鵑在晴明的春日賣弄自己的叫聲。
不如歸:傳說中杜鵑的叫聲像“不如歸去”。
天涯:指漂泊天涯的游子,即作者。
爭奈:怎奈。未可期:未可肯定的意思。
賞析:
這首詞表現(xiàn)浪跡天涯的游子,急切盼歸卻又歸期難定的苦悶心情。上片初聞杜鵑啼叫,觸動情懷,感覺鳥兒在殷勤地與行人說話。下片寫不斷地聽杜鵑啼叫后,心情變得十分煩躁,埋怨鵑鳥在作弄人,曲折地反映了生活對人的作弄最后用反跌之筆,強化了游子有家難歸、孤獨煩悶的心態(tài)。這首詞構(gòu)思巧妙,情感真摯,語言流麗,有一定的感染力。
上片寫羈旅行人夢中得到杜鵑“殷勤”勸慰:山色青翠、春深花繁之時,流鶯漫不經(jīng)心地隨意飛鳴,唯有杜鵑善解人意,于百花深處向行人殷勤勸慰。“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寫鵑啼的環(huán)境和季節(jié)。青翠的山色,如何遜“《仰贈從兄興寧真南》:“高山郁翠微”;也用以指代青山,如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與客攜壺上翠微”。此處指青山,說在靠著青山的十里樓臺的旁邊,在春天百花盛開的深處,聽見了杜鵑啼叫。
“殷勤白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說杜鵑在花間不斷地叫著,好像對“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起黃鶯的隨意飛動,對人漠不關(guān)心,大不相同。黃庭堅《次韻裴仲謀同年》:“煙沙篁竹江南岸,輸與鸕鶿取次眠。”也是用這個詞來寫鳥!靶腥恕弊咴诖荷k爛的優(yōu)美環(huán)境中,心情本來是會愉悅的,但因為離家作客,所以聽了杜鵑叫聲,不免會引起思家之念,作客之愁。那么,詞中所寫的美麗景色,又正好為杜鵑叫聲的感人作了反襯。
下片寫杜鵑對行人夢醒之后的聲聲規(guī)勸:羈旅之人一夢驚醒,已是陽光明媚,杜鵑仍在喋喋不休,“聲聲只道不如歸”,本是好心規(guī)勸,誰知卻幫了倒忙,反而使得羈旅之人益發(fā)孤寂、更多春愁,惹得他久久蓄積在心的思歸懷人之情傾瀉而出,再也控制不住,因而斥責杜鵑,“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绑@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在晴朗的春日,杜鵑偏又賣弄它的叫聲,“行人”從夢中驚醒,聽到的還是聲聲的“不如歸去”。前面路上初聞鵑啼,感到“殷勤”;聽得太多,睡在床上也被叫得不安,叫的又是一句人所做不到的話,那“行人”心中自然也就變得有點煩躁了。
“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歸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沒有什么辦法。結(jié)句以反詰句收束全詞,突出行客思歸懷人之深切,點明本詞題旨,同時又回答了杜鵑“不如歸去”的聲聲規(guī)勸,句法巧妙,抒情委婉沉郁。這是在煩躁中的思念,說是自言自語行,說是對杜鵑的回答也行。這里表面上有埋怨鵑鳥無知、強聒難耐的意思,但歸根到底,是對真正“作弄”人的生活遭遇的`憤慨。這片詞,話說得比較直致,但內(nèi)容還有曲折。
同樣聽到一種鵑聲,不同的詩人、詞家,可以從各自的處境、各樣的角度寫出不同的感受。杜荀鶴的“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是憤慨文章無用之言;韋應(yīng)物的“鄰家孀婦抱兒泣,我獨展轉(zhuǎn)為何情”,是同情丈夫死在外地的寡婦之言;朱敦儒的“月解重圓星解聚,如何不見人歸?今春還聽杜鵑啼”,是痛心國土淪陷,南北親人不能團聚之言;范仲淹的“春光無限好,猶道不如歸”,是豁達之言;楊萬里的“自出錦江歸未得,至今猶勸別人歸”,是詼諧之言。晏幾道這首詞,則是對浪跡在外、有家難歸的生活的嘆息之言,寫得真切,有一定的感染力;結(jié)尾兩句,用反跌之筆表曲折之情,意境尤深。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15
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陽關(guān)曲,別個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翻譯
你離開鳳城的時候,玉樓是變得那樣的慘白,花朵也開得如此悲愁。就連為你餞行的蓮花樓下,那柳樹也顯得青青悠悠。我舉起酒杯唱一首《陽關(guān)曲》為你送別,伴你過了一程又一程,卻終需分離!
真希望能和你在夢中相會,但是好夢又難尋成。有誰知道我此時的情懷?我只有在枕上默默流淚,而天也在階前暗暗飄雨,隔著窗兒,里外一起滴到天明!
注釋
鷓(zhè)鴣(gū)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等。
玉慘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臉。
鳳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蓮花樓:餞飲之處。
陽關(guān):即《陽關(guān)曲》,古人送別時唱此曲。
人人:那個人,指所愛的人。
程:里程,古人稱一站為一程。
賞析
這是一首根據(jù)在離別時的所感所受而做的詞!肚嗄嗌徎ㄓ洝份d:“李之問儀曹解長安幕,詣京師改秩。都下聶勝瓊,名倡也,質(zhì)性慧黠,公見而喜之。李將行,勝瓊送別,餞欽于蓮花樓,唱一詞,末句曰:‘無計留春住,奈何無計隨君去!顝(fù)留經(jīng)月,為細君督歸甚切,遂飲別。不旬日,聶作一詞以寄李云云,蓋寓調(diào)《鷓鴣天》也。之問在中路得之,藏于篋間,抵家為其妻所得。因問之,具以實告。妻喜其語句清健,遂出妝奩資夫取歸。瓊至,即棄冠櫛,損其妝飾,委曲以事主母,終身和悅,無少間焉!边@一段記載,敘述了聶勝瓊創(chuàng)作這首詞的全過程。聶勝瓊雖然是京師名妓,見到人非常多,但感情卻非常真誠和專一。
詞的上闋寫離別,下闋既寫臨別之情,又寫別后思念之情,實與虛寫結(jié)合,現(xiàn)實與想象融合為一。起句以送別入題,“玉慘花愁出鳳城”,“玉”與“花”喻作者自己,“慘”與“愁”表現(xiàn)送別的愁苦,顯示她凄涼的內(nèi)心世界。鳳城指京都,她送別李之問時,情意綿綿,愁思滿懷,顯示了她不忍分別的真摯情感。蓮花樓是送別的地方,樓下青青的柳色,正與離別宴會上回蕩的《陽關(guān)》曲相應(yīng):“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毖矍暗那嗲嗔c悲哀的離別之曲一起顫動著離人的心弦。何況“一唱《陽關(guān)》后”,心中的人兒馬上就要起程了!皠e個人人”意謂送別那個人,“人人”指李之問,“第五程”極言路程之遠。在唱完一曲《陽關(guān)》之后,就一程又一程地遠遠離開了她。離別是痛苦的,但別后更苦;詞的下闋,敘寫別后思念的心情。
相見時難,別也難,但作者別后希望在夢里依稀可見自己的心上人,更令人悲哀的,是難以成夢!皩ず脡,夢難成”句,寫相戀之深,思念之切。詞人把客觀環(huán)境和主觀感情相結(jié)合,以大自然的`夜雨寄托了離人凄苦,“況誰知我此時情”一句,道出了詞人在雨夜之中那種強烈的孤獨感與痛苦的相思之情。接下去,“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兩句,畫面感人而意境凄靜深沉,顯示了詞人獨特的個性,也突現(xiàn)了詞的獨特的美!昂熐坝辍迸c“枕前淚”相襯,以無情的雨聲烘染相思的淚滴,窗內(nèi)窗外,共同滴到天明。好像大自然也被她的感情所感動,溫庭筠《更漏子》一詞的下闋,曾這樣描寫過雨聲:“梧桐樹,三更下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而萬俟詠的《長相思·雨》也寫到:“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备鷾赝ン拊~相類似,都寫雨聲對內(nèi)心情感的觸動。然相比之下,聶勝瓊這首詞對夜雨中情景交融的描繪,更顯得深刻細膩。它把人的主體活動與雨夜的客體環(huán)境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以“枕前淚”與“簾前雨”這兩幅畫面相聯(lián)相疊,而“隔個窗兒”更見新穎,突出了詞人的獨特之處,也更深化了離別之苦,因為這里所刻畫的“滴到明”,不僅是“簾前雨”,而且也是“枕前淚”。后來李之問的妻子讀到這首詞時,“喜其語句清健”。她欣賞作者的藝術(shù)才華,被作品中的真摯感情所感染,因而作了毅然的決定,“出妝奩資夫取歸”,讓聶勝瓊能遂所愿。
宋時的歌妓得以從良成為士人的小妾,已是相當美滿的歸宿了。能得到這樣結(jié)果的人并不是很多的。聶勝瓊這位“名倡”注重自己的前途。這首詞和它的故事,與樂婉同施酒監(jiān)唱和的《卜算子》詞所反映的感情來比較,結(jié)局的喜劇和悲劇性質(zhì)雖然不同,但對于理解當時歌妓的命運和她們的心理,具有同樣的價值。
【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鷓鴣天·送人原文翻譯及賞析11-23
鷓鴣天·桂花原文賞析及翻譯01-19
鷓鴣天·別情原文翻譯及賞析01-02
鷓鴣天·桂花原文,翻譯,賞析09-23
《鷓鴣天·桂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1-08
鷓鴣天·桂花原文、翻譯及賞析03-23
鷓鴣天·桂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0-12
鷓鴣天·送人原文,翻譯,賞析08-12
鷓鴣天·西都作原文翻譯及賞析11-24
鷓鴣天·桂花原文,翻譯,賞析2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