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李商隱訪隱者不遇成二絕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記得曾經(jīng)做過的古詩詞鑒賞,古詩詞鑒賞主要是根據(jù)古詩詞的時代背景與表達感情,深入的體會賞析其中的含義。大家知道古詩詞鑒賞的方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李商隱訪隱者不遇成二絕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訪隱者不遇成二絕
秋水悠悠浸墅扉,夢中來數(shù)覺來稀。
玄蟬去盡葉黃落,一樹冬青人未歸。
城郭休過識者稀,哀猿啼處有柴扉。
滄江白日樵漁路,日暮歸來雨滿衣。
翻譯
根本不需要到城郭去尋找,因為那里認識他的人很少;在那猿猴哀啼的地方,他那所茅舍柴扉緊閉。
白天他去砍柴打漁,傍晚沿著滄江邊的小路歸來時,雨水早已淋滿了蓑衣。
注釋
、偈:別墅的門戶。墅,全詩校:“一作野!
、谌:全詩校:“一作脫。”
、鄱:女貞樹別種,經(jīng)霜不凋。
賞析
這首不是一首律詩,而是兩首絕句。之所以擺在一起,是因為筆者不舍得漏掉其中任何一首。
尋訪隱者不遇,在這樣一個秋天里,愁緒叢生,作者對于這樣的“憾事”是非常在意的。中間有“夢”,“白日”“日暮”等字眼,說明作者有一直在等,等著與隱者見面。所以,找尋的不易,不遇的滋味,等待的惆悵糅合在一起,讓人讀來也頗有失落之感。
“秋水悠悠浸墅扉”先勾畫出隱者居處的外圍環(huán)境!坝朴啤,漫長悠遠。墅,別墅,又叫別業(yè)、別壄,指在本宅之外另建的園林住宅,這里指隱者的居處。扉,門。首句點出過訪的時節(jié)是秋季,秋水浸扉顯示出隱者居處環(huán)境之清幽、人跡之罕至,也側(cè)面映出隱者的超塵脫俗,與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相仿佛。次句“夢中來數(shù)覺來稀”。數(shù),屢次、多次。覺,醒。稀,依稀,模糊。句謂這個地方在夢中來過很多次,但醒來后卻印象模糊。一者寫出詩人對隱者向往之深:夢中已來過多次。二者寫出詩人與隱者意趣之投合:初次看到隱者居處的景象竟似曾相識。三者寫出終于一睹真容的欣喜:夢中雖多次見到,但醒來后卻模糊不清,現(xiàn)在終于可以真切地觀覽觸摸了。筆法極其委婉精細。三、四兩句著重描寫隱者居處的院內(nèi)之景:玄蟬聲盡葉黃落,一樹冬青人未歸。玄蟬:黑色的知了,指秋蟬,寒蟬。這兩句描寫也極富韻味。一者“人未歸”點出題意“不遇”。二者“蟬盡葉黃”照應(yīng)首句“秋水”,進一步渲染隱者居處的幽僻冷寂,遠離塵俗。三者見出景物有情:主人離去已很久(蟬盡葉落有似今天網(wǎng)絡(luò)流行語“我等得花都謝了”),而一樹冬青依然苦苦守候,等待主人歸來。四者冬青也隱隱象征了隱者的高節(jié),而蟬盡葉黃正好構(gòu)成對冬青的反襯。五者玄蟬、葉黃、冬青與首句的白水,巧妙點染色彩,構(gòu)成一幅空寂凄冷的圖畫。這一首只有第二句是寫向往之情,其余都是描寫隱者居處的景象,意蘊卻豐富雋永。
第二首。如果說第一首側(cè)重寫景,第二首則側(cè)重寫人,但又主要通過景物來烘托。首句“城郭休過識者稀”。休,不!逗鬂h書·龐公傳》:“龐公者,南郡襄陽人也,居峴山之南,未嘗入城府。”此句用漢代著名隱者龐公類比所訪隱者,說他不入城府,認識他的人很少,突出了隱者絕意仕進、棲隱山林的心志,與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飲酒》)、皎然“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尋陸鴻漸不遇》)同一機杼。次句“哀猿啼處有柴扉”點出隱者居處在猿猴出沒的山林中,與第一首相映照,補足首句之意;同時“柴扉”與第一首“墅扉”相照應(yīng),說明其居處的簡陋。后兩句“滄江白石漁樵路,日暮歸來雨滿衣”是想象隱者日暮歸來情景。“滄江白石”既暗示其隱者身份,又象征其品節(jié)清白!冻o·漁父》中漁父曾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后世遂以“滄浪”“滄江”“滄洲”等指稱隱者居處。“漁樵”是說隱者過著漁釣樵采的生活!叭漳簹w來”寫其歸來之晚,側(cè)面表現(xiàn)出隱者生活的自由灑脫,性情的散淡疏放。與皎然《尋陸鴻漸不遇》“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異曲同工。此句中最能體現(xiàn)李詩特色處是“雨滿衣”。這兩首絕句前文都沒有提到下雨,何來“雨滿衣”呢?原來這是對隱者飄逸瀟灑的世外生活、出塵脫俗的高潔志趣的曲折反映。古人常以入處云中表現(xiàn)隱者的高遠出塵。如李白《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薄顿浢虾迫弧罚骸凹t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賈島《尋隱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彪[者滿衣之雨所從何來?正是入云深處所留也。王維《山中》:“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睆埿瘛渡街辛艨汀罚骸翱v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此句妙在只點出“歸來雨滿衣”,而把山中景色之奇麗、陶然忘歸之意興、飄逸出塵之心性等等都隱于背后,留給讀者去想像,真正是言有盡而意無窮。
作者介紹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市),祖輩遷至滎陽(今河南鄭州)。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
【李商隱訪隱者不遇成二絕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李商隱端居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05-10
李商隱菊花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04-19
李商隱錦瑟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07-30
李商隱風雨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04-22
訪隱者原文翻譯及賞析10-12
《老子·二章》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07-19
菊花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