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知章《詠柳》原文譯文的賞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詠柳》原文譯文及賞析
《詠柳》原文譯文及賞析1
一、原文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二、譯文
雜亂的柳枝條還沒有變黃,在東風的吹動下狂扭亂舞。
把它的飛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間還有秋霜
三、注釋
1、倚:仗恃,依靠。狂:猖狂。這兩句形容柳樹在春天綠得很快:柳條似乎還沒有發(fā)黃,但趁著東風吹暖,一下子便飛快地變綠了。
2、解把:解得,懂得。飛花:柳絮。
3、這兩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飛揚,遮天蔽日,要知道還有清霜臨降、柳葉飄零的時候!
四、全文賞析
這首詩把柳絮飛花的景色寫得十分生動。柳絮在東風相助之下,狂飄亂舞,鋪天蓋地,似乎整個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形象。“未變初黃”,準確地點出了早春季節(jié),此時柳樹枝上剛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淺黃”的新柳。
第一、二句寫凌亂柳枝憑借東風狂飄亂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詞,對柳樹的愚蠻可笑加以嘲諷。詩中把柳樹人格化的寫法,以及詩人對柳樹的明顯的貶抑與嘲諷,使這首詩不是純粹地吟詠大自然中的柳樹。詠柳而諷世,針對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勢利小人。將狀物與哲理交融,含義深長,令人深思。
《詠柳》原文譯文及賞析2
明代夏完淳《一剪梅·詠柳》
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凄涼,剩粉余紅。金溝御水自西東,昨歲陳宮,今歲隋宮。
往事思量一晌空,飛絮無情,依舊煙籠。長條短葉翠濛濛,才過西風,又過東風。
譯文/注釋
譯文
站在高高的石頭城上,放眼望去,蒼天的盡頭與吳、楚兩國連接在一起,一片空曠。昔日六朝勝地的繁華,如今已蕩然無存,只有江河青山依舊。遙想當年,戰(zhàn)火紛飛,硝煙不斷,生靈涂炭,白骨遍野如雪。多少英雄豪杰都已經(jīng)隨著時間的長河席卷而去,只有浩瀚的長江依然奔騰不息,滾滾東流。
孤寂的行宮內(nèi)院,東風吹過,昔日皇帝車架經(jīng)常碾壓的道路,早已是年年歲歲芳草萋萋。每當日落天黑的時候,松樹林里空寂冷落,只見幽幽的冥火時隱時現(xiàn)。可在當年有多少如花似玉的歌妓舞女在這里青絲變成了白發(fā),送走了一世的青春年華。如今淮河上明月依舊,六朝的繁華卻早已消逝,給人留下的只有無限的傷感。
注釋
⑴念奴嬌:詞牌名,因全詞共一百字,又稱百字令。
、剖^城:即金陵城,在今南京清涼山。昔為六朝都城。
⑶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放眼望去,天邊連著吳楚,天地相接,一片空曠。吳楚,今江、浙一帶地區(qū)。
、攘蝿伲褐笘|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地形優(yōu)越壯美。
、杀稳侦浩,連云檣櫓,白骨紛如雪:這三句話寫戰(zhàn)爭的激烈場面。旌旗,泛指旗幟。檣櫓,桅桿和劃船工具,這里代指船只。
、式洪L江。
⑺避暑離宮:在離宮避暑。離宮,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宮室。
、號|風輦路,芳草年年發(fā):東風吹到皇帝車架走的`路,每年都長出青草。輦路,宮殿樓閣間的通道。
、吐淙諢o人松徑冷,鬼火高低明滅:日落以后,松樹林里沒有人,只見鬼火時隱時現(xiàn)。松徑,松林間的小路。明滅,忽隱忽現(xiàn),時隱時現(xiàn)。
⑽尊:同“樽”,酒杯。
、戏比A:鮮花盛開,喻青春美麗。
、邪祿Q青青發(fā):烏黑的頭發(fā)變灰變白。
、褌那Ч牛鼗匆黄髟拢哼@句話用劉禹錫《石頭城》“淮水城頭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說明淮河上明月依舊,六朝的繁華卻早已消逝。秦淮,流過石頭城的秦淮河。
全文賞析
人在時空中本應是尤物之主,然而身際家國破敗之時,面對無動于衷的物象,只覺得空茫無著,無能為力。人不如柳,痛苦可想而知,但是人的崇高、人的靈性,又正在有痛苦。所以,詠柳系借柳之無情以返觀一己癡苦。全篇除首句“傷心”字樣外,純以意象結(jié)撰,詞體小令,容量見大。疊句“昨歲”、“今歲”;“才過”、“又過”,承上是似斷而續(xù),啟下則綿悠深長,余意曲包。
《詠柳》原文譯文及賞析3
《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中描寫了二月的新柳在春風吹拂下,柔嫩的細葉蔥翠裊娜,充分表現(xiàn)出早春的勃勃生機和詩人對春天到來的喜悅之情。詩人別出心裁地將“二月春風”比喻為“剪刀”,再用擬人化的“裁出”動作,使視之無形的春風變成了具體可感的生動形象,不僅立意新奇,而且飽含韻味,一問一答,跳脫有致。
作品原文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⑴,萬條垂下綠絲絳⑵。
不知細葉誰裁出⑶,二月春風似剪刀⑷。
注釋譯文,詞語注釋
、疟逃瘢呵嗑G色的玉。這里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妝:裝飾,打扮。一樹:滿樹。一,滿,全。古文中的數(shù)量詞并不一定表示確切數(shù)量,下一句的“萬”,就是很多的意思。
⑵綠絲絳(tāo):綠色的絲帶。這里比喻輕柔婀娜的柳條。絳,用絲編成的繩帶。
、羌毴~:指柳枝上長出的新葉。裁:裁剪。
、榷拢恨r(nóng)歷二月,正是仲春時節(jié)。似:如同,好像。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高高的柳樹就像用碧玉裝飾而成,萬條低垂的柳枝猶如綠色的絲帶。
不知道這細葉是由誰的巧手裁出,二月的春風好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創(chuàng)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三載(744),賀知章奉詔告老回鄉(xiāng),百官送行。他坐船經(jīng)南京、杭州,順蕭紹官河到達蕭山縣城,越州官員到驛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門外潘水河邊的舊宅。此時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發(fā),春意盎然,微風拂面。賀知章如脫籠之鳥回到家鄉(xiāng),心情自然格外高興,即景寫下了這首詩。
作品鑒賞,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詩人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生動地歌詠了早春嫩柳的迷人風姿,贊頌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碧玉妝成一樹高”,寫柳樹給人的總體印象。柳樹的形象美在于它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tài)。這里的“碧玉”既可指真實的玉,又暗含“碧玉小家女”(《碧玉歌》)中“碧玉”之意,指小戶人家出身的年輕秀美的.女子。古典詩詞常借用柳樹的形象美來形容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肢,但此詩別出新意,翻轉(zhuǎn)過來,將柳樹化身為美人。用“碧玉”來比柳實際上有兩層意思:一是“碧玉”和柳的顏色有關(guān),“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發(fā)、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人在人們頭腦中留下的是年輕的印象,在古代文學作品里,“碧玉”幾乎成了年輕貌美的女子的泛稱。用“碧玉”來比柳,人們就會想象到這美人還未到豐容盛鬋的年華,這柳也還是早春稚柳,沒有到密葉藏鴉的時候,同時和下文的“細葉”“二月春風”又是有聯(lián)系的。
“萬條垂下綠絲絳”,具體描寫那茂密并輕柔下垂的柳枝,它是柳樹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有了上句的鋪墊,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變成了美人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詩中沒有“楊柳”和“腰肢”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赌鲜贰氛f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shù)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這里把柳條說成“綠絲絳”,可能是暗用這個關(guān)于楊柳的典故。但這里的化用,幾乎看不出一點痕跡。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边@兩句進一步細描細繪,刻畫柳樹的嫩葉。每一片樹葉都造型別致,紋理細膩,仿佛都是精心裁剪而出。詩人由于驚嘆不禁發(fā)問:這滿樹的細葉到底出自哪位高明的裁縫之手?接著找到了答案:原來是大自然的杰作,她手持二月春風這把大剪刀裁出了滿樹春色。綠葉好比美人衣裙上的花紋和圖案,至此,那位美人便形神畢現(xiàn)地躍然紙上了!岸麓猴L似剪刀”這一新巧的比喻,把視之無形又不可捉摸的春風形象化地描繪出來。春風和剪刀,本來全不相干,它們的相同處只存在于詩人的想象之中。因此,“二月春風似剪刀”既新奇,又能喚起人們豐富的聯(lián)想。
這首詩立意高遠,比喻巧妙,先從大處著眼,然后分部描述,越寫越細,把柳樹的形神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了出來。題目是詠柳,但又不僅僅是詠柳,更是詠春,歌詠自然造化。全詩由“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絳”,“綠絲絳”引出了“誰裁出”,最后,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制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可以看出詩人一系列藝術(shù)構(gòu)思的過程。詩歌里出現(xiàn)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的。
#記錄春天的古詩# #每日一詩推薦# #語文的浪漫# #分享每日學古詩# #小學語文學習# #小學課文都學啥# #課文背后的故事#
【《詠柳》原文譯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賀知章《詠柳》原文譯文的賞析08-26
《詠柳》原文及譯文09-07
詠柳原文及賞析12-18
《詠柳》原文翻譯及賞析03-28
詠柳原文翻譯及賞析10-20
詠柳原文翻譯及賞析07-01
《詠柳》原文及翻譯賞析08-01
詠柳原文及賞析(薦)12-20
古詩詠柳原文賞析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