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放牧》小學音樂教案范文
教 學 目 標
一、通過聽《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變化
二、在音樂實踐活動中認識三角鐵,探索三角鐵的敲擊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勢。
三、準確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試著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鐵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間奏處加入鑼、鼓、镲的伴奏,感受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學內(nèi)容
聆聽《牧童哪里去了》教學基本要求?
1.聽歌曲前,同學們猜一猜《牧童到哪里去了》。
2.教師完整地播放歌曲錄音,學生初聽。歌中唱出了的牧童到哪里去了?為什么?滲透珍惜學習時光的教育
3.學生可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分小組、分角色編創(chuàng)動作表現(xiàn)歌曲。
聆聽《牧童》教學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聽歌曲《牧童》的錄音
2.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內(nèi)容?復聽歌曲。
3.隨著歌曲錄音輕輕敲擊雙響筒。
編創(chuàng)與活動
1.認識雙響筒
提示:為什么叫雙響筒,你能找出它的名字的由來嗎?
2.探索。分小組敲擊,聽一聽,雙響筒兩邊的聲音有什么不同?能敲出什么樣的聲音?
3.分小組用雙響筒敲擊出節(jié)奏,教師記錄下來,大家把每一小組編創(chuàng)的節(jié)奏連起來敲擊,還可以變換連接方式敲擊,為每一次敲擊,取一個有趣的名字,如:火車開了、小馬跑了等等
雙響筒及演奏方法簡介
雙響筒是打擊樂器(也是兒童節(jié)奏樂器)的一種,竹木體樂器,由空心的竹筒及木柄組成。演奏時,左手持樂器木柄,右手持小木棒敲擊竹筒兩側,會發(fā)出高低兩種聲音。使學生懂得雙響筒一側發(fā)音低,一側發(fā)音高
表演《牧童》教學基本要求
1.啟發(fā)學生看插圖,聽錄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聽著范唱錄音,用手指著圖形譜(羊)輕輕地跟唱。提示學生第三段歌詞分別在哪里?結束句在哪里
3.能跟著老師的手勢、完整準確地演唱歌曲。
編創(chuàng)與活動
教師要指導學生分小組在音樂實踐中探索敲擊三角鐵的方法
提示:怎樣敲擊出長音?怎樣敲擊出短音?答案可有多種,教師應對積極探索的學生給予充分的肯定,如有問題,提出建議,如:這樣是否更好?
三角鐵及演奏方法簡介
三角鐵是打擊樂器的一種,由一根彎成三角形的鋼條制成,用小金屬棒敲擊發(fā)音,音色尖銳、清脆、透明、響亮。不宜弱奏和演奏快速復雜的節(jié)奏,可單敲或滾奏,其音響可穿過整個樂隊而賦于樂曲以特殊的色彩。常用于軍樂隊和管樂隊。演奏時,將三角鐵懸于皮條或繩子上,左手提起,右手用金屬棒敲擊。
表演《放牛歌》教學基本要求
1.提示學生注意聽覺與視覺相結合,即:看著課本中圖形譜對于歌曲高低長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進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輕松、愉快。
2.跟著歌曲錄音,用聽唱法學會歌曲
3.提示學生,沒有歌詞的旋律是間奏部分,用鑼、鼓、镲伴奏
4.編創(chuàng)動作表演《放牛歌》。
編創(chuàng)與活動
1.本課的編創(chuàng)與活動應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用自己學過的樂器,為歌曲《放牛歌》編創(chuàng)鑼、鼓、镲的伴奏。
2.提示學生分組進行鑼、鼓、镲的節(jié)奏編創(chuàng)。
如:前兩處兩間奏可用:
教師盡量使用學生編創(chuàng)的節(jié)奏,加以調(diào)整、使用,以調(diào)動學生編創(chuàng)的積極性
教學建議
一、本課可按兩課時完成
二、學唱歌曲應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應符合學習音樂的規(guī)律。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多聽多感受,學生自然掌握了歌曲的旋律。
獲得對歌曲的完整的體驗,對于理解、表現(xiàn)歌曲益處匪淺。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學唱歌曲的過程,也就是完整體驗感受的過程。
【人音版《放牧》小學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人音版小學一年級音樂課放牧教案02-28
人音版小學音樂小螺號說課稿06-27
人音版小學《音樂家海頓》教案教學設計06-16
小學音樂人音版第六冊教案07-14
小學音樂人音版第六冊教案08-29
人音版小學音樂下冊教學計劃05-26
人音版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11-02
人音版音樂教學計劃03-30
人音版音樂教學計劃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