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繞口令—打醋買布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語言活動繞口令—打醋買布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繞口令《打醋買布》,理解繞口令的主要內容。
2、練習發(fā)準易混淆的字音:顧(gu)、醋(cu)、布(bu)、兔(tu)。
3、在游戲表演中體驗繞口令的趣味性。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繞口令《打醋買布》的圖夾文、教師使用的圖夾文一份。
2、圖片道具:老爺爺、鷹、兔;實物道具:醋、布。
3、字卡:顧、醋、布、兔。
4、小鼓一只;幼兒已會做“百家姓”的游戲。
活動過程:
一、游戲“百家姓”。
1、老師問:“喂喂喂!儂姓啥?”幼兒回答:“喂喂喂!我姓×!
2、老師說:“喂喂喂!姓張的在哪里?”所有姓張的幼兒起立回答:“喂喂喂!姓張的在這里!
。ㄓ螒蛑校變旱淖笫址旁诙呑龃螂娫拕幼。)
二、出示圖片“老爺爺”、字卡“顧”,學習朗誦繞口令的第一、二、三句。
1、師:小朋友,百家姓的游戲玩得開心嗎?(開心)你們的笑聲引來了一位老爺爺,大家看一看、猜一猜,老爺爺姓什么呢?(顧爺爺)
2、展示第一句的字卡,幼兒跟念“有位爺爺他姓顧。”
3、師:顧爺爺今天要上街去買些東西,如果你是顧爺爺,會買些什么呢?(表演游戲:幼兒扮作老爺爺,教師扮作小朋友,兩人在路上相遇,互相說對話,)
4、(出示實物道具:醋、布)師:看!顧爺爺到底買了什么?(引導幼兒通過“聞、看”,說出物品的名稱,并與相應的字卡對上號。)
5、(出示繞口令的第二、三句以及第四句的前半部分。)引導幼兒采用多種形式學習,并在第四句的末尾加上“思考”的動作。
三、猜想活動:老爺爺回頭看見了什么?看見的是開心的事情還是危險的事情呢?
1、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2、(出示圖片“鷹、兔”以及相應的'字卡)揭示繞口令中顧爺爺看見的事情,并朗誦第四句。
3、討論:如果你是顧爺爺,回頭看見“鷹抓兔”,你會怎么做呢?
4、出示第五、第六句,集體完整朗誦。
四、辯論活動:你認為顧爺爺能抓到鷹和兔嗎?為什么?
五、出示繞口令第七句,以此宣布最后的結果。
1、師:飛了鷹,跑了兔,顧爺爺什么也沒有抓到,反而還發(fā)生了一件倒霉的事,是什么倒霉的事呢?(老師用手指向放在地上的醋和布,再無聲地演示“鷹飛、兔跑”的動作,引導幼兒猜想“醋瓶子倒了、破了,瓶子里的醋流了出來,把布給弄濕了。)
2、出示繞口令最后一句“打翻醋、醋濕布!
六、小結“什么叫繞口令?”
1、師:這幾句話真好聽!猜猜看,你覺得今天我們學的本領是故事、謎語還是繞口令呢?(繞口令)對了,這個本領就是繞口令《打醋買布》。繞口令就是把一些差不多發(fā)音的字放在一起,考考你念得是不是清楚、準確。
2、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做評委,老師先來念一遍,如果你覺得老師念得還不錯,就給點掌聲好不好?(好)
3、傾聽老師朗誦一遍繞口令。
七、多種形式完整地朗誦繞口令《打醋買布》。
1、集體朗誦一遍。
2、聽爸爸媽媽朗誦一遍。(或聽客人老師朗誦一遍。)
3、對白輪流朗誦——老師念前半句,幼兒念后半句。
4、快速念、慢速念。(老師使用小鼓打節(jié)奏。)
5、競爭活動“我是繞口令大王!惫膭钣變鹤约簡为毨收b這首繞口令,對自己要充滿自信。
。ㄑ由旎顒樱簽橛變禾峁┘垙埡筒噬P,引導幼兒為繞口令配上好看的圖畫。)
附文:
打醋買布
有位爺爺他姓顧,
上街打醋又買布,
打了醋、買了布,
回頭看見鷹抓兔。
放下醋,擱下布,
上前去抓鷹和兔。
飛了鷹、跑了兔,
打翻醋、醋濕布。
活動反思:
《打醋買布》是一首具有故事情節(jié)的繞口令。繞口令也是一種文學題材,它是有意識地將一些聲、韻、調極易混同的字交叉重疊編成句子加以組合,形成一種讀起來很繞口但又妙趣橫生的語言形式。繞口令又是一種具有挑戰(zhàn)性的兒歌,需要幼兒咬字吐字的清醒和靈敏的反應,不僅從內容上對文字理解和記憶,還要在語言和速度上有所要求,這無疑對幼兒是一種挑戰(zhàn)。還感受到了把握循序漸進教學原則的重要性,活動中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讓幼兒懷著濃厚的興趣學習繞口令,鍛煉了他們的口才和反應能力
【大班語言活動繞口令—打醋買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教案08-22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教案08-31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四篇01-22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三篇01-26
大班語言活動散文—聽雨教案04-10
【精品】大班語言活動教案3篇02-02
【實用】大班語言活動教案三篇01-30
【推薦】大班語言活動教案4篇01-23
【精華】大班語言活動教案三篇01-23
關于大班語言活動教案3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