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4-11-07 11:10:49 偲穎 教案 我要投稿

最新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8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最新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8篇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

  教學內容:

  求稍微復雜的“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百分之幾”的應用題(課本第90頁的例2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問題的發(fā)展,是在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分之幾的基礎上教學的。這種問題實際上還是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問題,只是有一個條件題目中沒有直接給出,需要根據(jù)條件先算出來。解答求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的問題,可以加深學生對百分數(shù)的認識,提高用百分數(shù)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稍復雜的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的解答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利用已有的基礎知識,來探索解決新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提高學生遷移類推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導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把下面各數(shù)化成百分數(shù)。

  0.63 1.08 7 0.044

  2、說說下面每個百分數(shù)的具體含義,是怎么求出來的?(哪兩個數(shù)相比,把誰看作單位“1”)

  (1)某種菜籽的出油率是36%。

  (2)實際用電量占計劃用電量的80%。

  (3)李家今年荔枝產(chǎn)量是去年的120%。

  二、授新課

  1、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提出問題:

  出示例2的情境圖,讓學生根據(jù)圖中提供的條件提出用百分數(shù)解決的問題。

  (1)計劃造林是實際造林的百分之幾?

  (2)實際造林是計劃造林的百分之幾?

  (3)實際造林比計劃造林增加百分之幾?

  (4)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

  2、讓學生先解決前兩個問提。

  解決這類問題要先弄清楚哪兩個數(shù)相比,哪個數(shù)是單位“1”,哪一個數(shù)與單位“1”相比。

  3、學生自主解決“實際造林比計劃增加了百分之幾”的.問題。

  (1)分析數(shù)量關系,讓學生自己嘗試著用線段圖表示出來。

  (2)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理解“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百分之幾”的?(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百分之幾,就是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的公頃數(shù)與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shù)相比的百分率,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shù)是單位“1”。)

  (3)明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根據(jù)分析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列式計算出結果。

  方法一:(14-12)÷12=2÷12≈0.167=16.7%

  提問:14-12表示什么?再除以12表示什么?

  方法二:14÷12≈1.167=116.7%

  116.7%-100%=16.7%

  提問:14÷12表示什么?再減去100%表示什么?

  (4)小結解題方法:

  像這樣的百分數(shù)問題有什么特點?解決它時要注意什么?(這是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增加百分之幾的問題,它的解題思路和直接求一個數(shù)是另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問題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兩個量在比較,誰是單位“1”,但是這里比較的兩個量中有一個條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必須先求出。)

  (5)改變問題:問題如果是“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該怎么解決呢?

  學生列出算式:(14-12)÷14

  (再次強調兩個問題中誰和誰比,誰是單位“1”。使學生體會到,用百分數(shù)解決問題和用分數(shù)解決問題一樣要注意找準單位“1”。)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課本第90頁“做一做”的題目。

  2、練習二十二第1、2題。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二第3、4題。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2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各種目標物影子長度的實踐活動,使學生主動探索掌握影子長度與目標物實際高度之間的比例關系,并能學以致用,解決大樹、旗桿、高樓等物體有多高的問題。

  2、通過分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

  3、通過活動,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并在活動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同一地點,同時測量長度不同的竿,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教學難點:運用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解決“大樹有多高”之類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前測量數(shù)據(jù),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預習導學

  1、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來看段小視頻。

  2、師:同學們,物體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呢?

  3、師:所形成的影子的長短是由什么決定的呢?(班班通出示圖片,學生觀察、交流、匯報。)

  4、師:那么物體的影子長度和物體的高度之間有著什么樣的聯(lián)系呢?你們想知道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一起研究一下。(板書課題)

  二、新課探究

  1、探究兩根長度相同的竿的影長。

 。ǔ鍪疽曨l)學生記錄數(shù)據(jù)。

  師:通過同學的測量,同時同一地點測量兩根長度相同的'竿,影長有什么關系?

 。ㄉ治鰯(shù)據(jù),匯報)結論: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測量相同長度的竿,影長是相同的。

  2、探究兩根長度不同的竿的影長。

 。ǔ鍪疽曨l)學生記錄數(shù)據(jù)

  師:通過測量,同時同一地點測量兩根長度不同的竿,影長有什么關系?(生分析數(shù)據(jù),匯報)

  結論: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測量不同長度的竿,影長是不相同的。

  3、探究竿長度與影長之間的關系。

 。ǔ鍪颈砀瘢1號2號3號4號竿長/cm

  影長/cm竿長與影長的比值

  要求:竹竿長與影長的比值保留兩位小數(shù)。(小組合作完成)觀察比較:比較每次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思考,交流,匯報)結論:在同一地點,同時測量不同長度的竿,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是相同的。

  4、驗證結論師:剛才發(fā)現(xiàn)的結論正確么?如果是正確的,老師課前還準備了5號竿,同學們運用所發(fā)現(xiàn)的結論,計算一下5號竿的竿長。

 。ǔ鍪疽曨l,學生記錄數(shù)據(jù),計算)

  三、當堂練習

  1、在上海中心大廈測得其影長為158米,同時測得一根竹竿的長為180厘米,影長為45cm,那么長海中心大廈的高為多少米?

  2、早晨在校園里測得一棵梧桐樹的影長為37.5米,同時測得一根竹竿長2米,其影長為3米,這棵梧桐樹高()米?

  3、在學校的操場上,有一棵大樹和一根旗桿,若此時大樹的影長6m,旗桿高4m,影長5m,求大樹的高度?

  四、你知道么?約公元前600年,泰勒斯從遙遠的希臘來到了埃及。在此之前,他已經(jīng)到過很多東方國家,學習了各國的數(shù)學和天文知識。到埃及后,他學會了土地丈量的方法和規(guī)則。他學到的這些知識能夠幫助他解決這個千古難題嗎?他苦苦思索著。有一天,當他看到金字塔在陽光下的影子時,他突然想到辦法了。泰勒斯仔細地觀察著影子的變化,找出金字塔地面正方形的一邊的中點(這個點到邊的兩邊的距離相等),并作了標記。然后他筆直地站立在沙地上,并請人不斷測量他的影子的長度。當影子的長度和他的身高相等時,他立即跑過去測量金字塔影子的頂點到做標記的中點的距離。他稍做計算,就得出了這座金字塔的高度。

  五、課堂總結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3

  教學目標

  1.在操作和探究中理解并掌握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

  2.引導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歸納等能力。

  3.在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興趣,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圓錐體積計算公式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情景鋪墊,引入課題

  教師出示畫面,畫面中兩個小孩正在商店里買蛋糕,蛋糕有圓柱形和圓錐形兩種。圓柱形蛋糕的標簽上寫著底面積16cm2,高20cm,單價:40元/個;圓錐形的蛋糕標簽上寫著底面積16 cm2,高60 cm,單價:40元/個。

  出示問題:到底選哪種蛋糕劃算呢?

  教師:圖上的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遇到什么困難了?他們應該選哪種蛋糕劃算呢?誰能幫他們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明白首先要求出圓錐形蛋糕的體積。

  教師:怎樣計算圓錐的體積?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研究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圓錐的體積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提出猜想,大膽質疑

  教師:誰來猜猜圓錐的體積怎么算?

  2.分組合作,動手實驗

  教師:圓錐的體積和圓柱的體積之間究竟有沒有關系呢?如果有關系的話,它們之間又是一種什么關系?通過什么辦法才能找到它們之間的'關系呢?帶著這些問題,請同學們分組研究,通過實驗尋找答案。

  教師布置任務并提出要求。

  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有準備好的器材:等底等高空心的或實心的圓柱和圓錐、河沙或水、水槽等不同的器材,以及一張可供選用的實驗報告單。四人小組的成員分工合作,利用提供的器材共同想辦法解決問題,找出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并可根據(jù)小組研究方法填寫實驗報告單。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參與學生的活動。

  3.教師用展示實驗報告單

  教師:你們采用了哪些方法研究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之間的關系?通過實驗,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方案一:用空心的圓錐裝滿水,再把水倒在與這個圓錐等底等高的空心圓柱形容器中,倒了三次,剛好裝滿圓柱形容器,因為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所以圓錐的體積=1/3×圓柱的體積。

  方案二:方法與一小組的方法基本一樣,只不過裝的是河沙。我們的結論和一小組一樣,圓錐的體積也是這個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教師:二個小組采用的實驗方法不一樣,得出的結論都一樣。老師為你們的探索精神感到驕傲。

  教師把學生們的實驗過程演示一遍,讓學生再經(jīng)歷一次圓錐體積的探究過程。

  4.公式推導

  教師: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圓錐的體積又怎樣計算?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只要求出與這個圓錐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再乘以三分之一,就得到圓錐的體積。

  板書: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V=S×h

  ↓〖4↓〖6↓

  圓錐的體積=1/3×底面積×高

  V=1/3×S×h

  教師:圓柱的體積用字母V表示,圓錐的體積也用字母V表示。怎樣用字母表示圓錐的體積公式?

  抽學生回答,教師板書:V=1/3Sh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公式,弄清公式中的S表示什么,h表示什么。

  要求學生閱讀教科書第39頁和第40頁例1前的內容。勾畫出你認為重要的語句,并說說理由。

  5.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例1.

  一個鉛錘高6 cm,底面半徑4 cm。這個鉛錘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學生讀題,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引導學生弄清鉛錘的形狀是圓錐形。

  學生獨立解答。抽學生上臺展示解答情況并說出思考過程。

  三、拓展應用,鞏固新知

  1.教科書第42頁第1題

  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2.填一填

 。1)圓柱的體積字母表達式是(),圓錐的體積字母表達式是()。

 。2)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倍。

  抽生回答,熟悉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

  3.把下列表格補充完整

  形狀 底面積S(m2) 高h(m) 體積V(m3)

  圓錐 15 9

  圓柱 16 0.6

  學生在解答時,教師巡視指導。

  4.教科書第42頁練習九第2題

  分組解答,抽生板算。教師帶領學生集體訂正。

  5.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師:現(xiàn)在我們再來幫助這兩個同學解決他們的難題。

  要求學生獨立解答新課前買蛋糕的問題。

  抽學生說出計算的結果。明白兩個蛋糕的體積一樣大,因此買兩種形狀的蛋糕都可以。

  四、課堂總結

  教師: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你都有哪些收獲?有關圓錐體積的知識還有哪些不清楚的?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4

  教學目標:

  1、認識圓錐,掌握圓錐的特征。

  2、認識圓錐的高,能用工具測量圓錐的高。

  3、學會看圓錐的平面圖。

  4、能根據(jù)實驗材料正確制作圓錐。

  5、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分析和一定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圓錐的特征和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

  圓錐高的測量方法。

  教具準備:

  ppt課件、圓錐、做圓錐的材料、直角三角形,粘膠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圓柱的特征課件出示圓柱圖,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圓柱的特征,誰來說說圓柱的特征。(同時課件出示圓柱的特征)。(為了進一步加深對圓柱的特征的認識,為探究圓錐的特征做鋪墊)

  二、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陀螺圖片。

  師:你們都認識這個玩具嗎?

  生:認識。

  師:是什么玩具?

  生:陀螺。

  師:喜歡玩嗎?

  生:喜歡。

  2.師:老師小時候也喜歡玩,玩具好玩,盡量不玩,學習重要,前途更重要。今天我們以數(shù)學的眼光來對待陀螺形狀的物體也許會有更大的發(fā)現(xiàn)。

  3.師:課件出示課本圖片。我們觀察圖片上的這些物體有像陀螺形狀的嗎?生:有。

  4.師:誰來說說看。請同學上來指出來。好,你的慧眼真厲害,一眼就看出來了。(掌聲送給他。)

  5.師:課件出示,這些物體的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點擊語音播放任務這些物體的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6.生:都是圓錐體。(點擊語音播放這些物體都是圓錐體)

  7.師:好,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容“圓錐的認識”同時出示課件,板書課題。(在認識圓錐前,通過陀螺引入圓錐,讓學生的思維產(chǎn)生遷移新知,為了讓學生思考)。

  8.師: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圓錐形的物體?同時出示課件和語音播放。

  9.師:我們對圓錐有了初步的認識。大家都知道,認識一個圖形,我們得先研究它的'特征。你覺得要研究圓錐的哪些特征?圓柱體研究的是底面、側面、高、還有側面的展開圖。圓錐體你認為要研究它的什么呢?高、側面、展開圖。我們用什么樣的方法去研究它的特征呢?(觀察、操作、交流)

  10.師:好,大家就拿出準備好的圓錐,看一看、摸一摸、交流一下圓錐有哪些特征。同時課件出示研究的任務語音同時播放。

  11.師:好,同學們有發(fā)現(xiàn)嗎?有發(fā)現(xiàn),那我們來交流一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12.師:誰愿意上來交流一下你的發(fā)現(xiàn)。請同學上來交流。

  13.師:說得好嗎?說得非常非常的好。

  14.師:那老師順便問一下,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可能學生會說,預習的)預習也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掌聲再次送給他。

  15.出示圓錐課件語音播放。圓錐有一個頂點,來摸摸看。一個底面,一個曲面是側面。(教師在課件上指,學生集體拿圓錐摸)(積極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交流來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又使得學生把知識學的活學得牢。這樣可以培養(yǎng)實踐和探索的能力)。

  16.師:我們對圓錐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能判斷下面的圖形是圓錐嗎?為什么?

  17.師:好,我們認識了圓錐的特征,你能找找圓錐的特征嗎?

  18.師:我們對圓錐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圓錐的高是定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圓錐的高我們從表面上看得出來嗎?那你能量出圓錐的高嗎?試試看。

  19.師:課件出示播放語音。(讓我們一起測量圓錐的高)

  20.師:測量好了嗎?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測量的?高度是多少?看老師的測量方法,檢驗一下我們剛才的測量方法是否正確?同時語音播放測量方法。

  21.經(jīng)過剛才交流發(fā)現(xiàn),你可知道圓錐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底面半徑和高。)(在測量圓錐的高時,只向學生提出要解決的任務,讓學生學會真正的探索,恰當?shù)牡慕o學生檢查驗證自己的對錯,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22.師:老師再來考考你,你能用老師準備好的材料做一個圓錐嗎?(語音播放)

  23.師:做好了嗎?誰來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24.師:你有想法嗎?(用扇形做圓錐的側面,用數(shù)學的語言來說把圓錐的側面展開得到一個扇形)(通過讓學生做圓錐,從而進一步認識圓錐的特征。)

  25.師:還想繼續(xù)挑戰(zhàn)嗎?

  26.師:長方形以長或寬為軸旋轉一周得到一個圓柱。

  27.師:假如老師給你一個直角三角形硬紙,你能用這張直角三角形硬紙做運動,轉出一個什么圖形呢?試試看,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28.師:旋轉出來的圓錐與直角三角形有什么關系呢?

  29.師:還可以怎么運動?(課件演示)

  30.你做直角三角形旋轉運動時,你有什么要注意的嗎?

  31.師:只能用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為軸旋轉一周,才能轉出一個圓錐。不能以斜邊為軸。(通過動手轉動直角三角形產(chǎn)生新的圖形,從而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2.師:還想繼續(xù)挑戰(zhàn)嗎?

  三、練習

  1、找一找,哪些是圓錐。

  2、判斷(考考你(對的打√錯的打×)

 。1)圓柱有無數(shù)條高,圓錐只有一條高。()

  (2)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任意一點的距離叫做圓錐的高。()

 。3)圓錐從正面或側面看,都是一個等腰三角形。()

  3、下面圖形以紅色線為軸快速旋轉后會形成什么圖形?連一連四、師:親愛的同學們,這節(jié)課的收獲一定不小吧?請說說你的收獲。(出示課件同時語音播放)板書設計圓錐的認識圓錐的特征一個頂點側面:是一個曲面?zhèn)让嬲归_是一個扇形高: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底面:是一個圓五、教學反思:

  1.這節(jié)課,我從常見常玩的陀螺引入到圓錐的認識,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生活中并且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

  2.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舞臺。課堂上讓學生主動探索,大膽發(fā)表見解,在互相交流中激發(fā)思維。

  3.整個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時間是學生參與,個個動手。研究圓錐的特征和測量圓錐的高的方法是多樣的,認知的結果是鮮活的。讓學生感受到應該用發(fā)散思維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5

  教學內容

  第2~4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shù),能正確地讀、寫正數(shù)和負數(shù);知道0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shù)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結合負數(shù)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shù)學情感和數(shù)學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負數(shù)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

  談話:同學們,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數(shù)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中都存在著相反的'情況,請看屏幕:(課件播放圖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激烈的賽場上有輸也有贏……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xiàn)象嗎?

  二、教學新知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實例。

 、 六年級上學期轉來6人,本學期轉走6人。

 、 張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虧損200元。

 、 與標準體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華輕了 1.8千克。

 、 一個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shù)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嘗試。

  2.認識正、負數(shù)。

 。1)引入正、負數(shù)。

  談話:剛才,有同學在6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6人,添上“-”表示轉走6人(板書:+6 -6),這種表示方法和數(shù)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6”這樣的數(shù)叫負數(shù)(板書:負數(shù));這個數(shù)讀作:負六。

  “-”,在這里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埃笔钦枴

  像“+6”是一個正數(shù),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6)。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shù)都是正數(shù)。

 。2)試一試。

  3.聯(lián)系實際,加深認識。

 。1)說一說存折上的數(shù)各表示什么?(教學例2。)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出一組相反意義的量,并用正、負數(shù)來表示。

  ① 同桌交流。

 、 全班交流。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板書。

  強調指出:像過去我們熟悉的這些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等都是正數(shù),也叫正整數(shù)、正小數(shù)、正分數(shù);在它們的前面添上負號,就成了負整數(shù)、負小數(shù)、負分數(shù),統(tǒng)稱負數(shù)。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6

  教學內容:教材第68頁例2,練習十一第2題。

  教學目標

  綜合運用統(tǒng)計知識學會從折線統(tǒng)計圖中準確提取統(tǒng)計信息,并作出正確的判斷和簡單的預測。

  理解折線統(tǒng)計圖中各個數(shù)據(jù)的具體含義,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從折線統(tǒng)計圖中獲信息,并能作出決策。

  教學過程

  一、引入:回憶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

  二、探究交流、總結規(guī)律

  1.小組探討、交流。

  出示教科書第68頁兩幅折線統(tǒng)計圖,提問:根據(jù)這兩幅統(tǒng)計圖,你們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據(jù)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談感受。

  學生可能會談到:

  A和B兩人繪制的是同一個公司員工的月薪統(tǒng)計圖,為什么看起來不一樣呢?第一幅圖看起來工資增長很快,第二幅圖看起來工資增長較慢。

  引導釋疑。

  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兩幅圖看起來雖然不同,但它們所描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卻是完全一致的,之所以兩圖不同,原因在于繪圖時采用的單位不同:左圖1格代表50元,右圖2代表100元。

  小結。

  引導學生認識到:在利用統(tǒng)計圖進行比較和判斷時,一定要注意統(tǒng)一標準,才不致發(fā)生誤會。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69頁練習十一2.

  2.補充練習。

  四、總結概括

  學習了這節(jié)課,你知道在利用統(tǒng)計圖作分析判斷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嗎?

  2.談你的收獲。

 。ū菊n注意事項:從折線統(tǒng)計圖中準確提取統(tǒng)計信息時,特別要注意標準是否統(tǒng)一,以免影響到正確的判斷和預測。)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3頁例二和相關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圓錐與圓柱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思想。

  重點:

  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利用公式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難點:

  理解圓錐和圓柱之間的聯(lián)系。

  學生準備:

  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形容器各一個、水。

  一、復習

  圓柱和圓錐各有什么特征?生:底面,側面,高和頂點。

  2.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生:圓柱的體積=底面積X高

  二、問題情境導入

  1.出示圓錐形小麥堆的圖片

  師:只學過圓柱的體積計算,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還沒學過怎么辦呢?你有辦法知道圓錐的體積嗎(即:板書圓錐的體積)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提出猜測。

  老師:你們覺得圓錐的體積可能與哪種圖形的體積有關呢?

  學生:圓柱的體積。

  老師:圓錐的體積和圓柱的體積之間會有什么樣的關系呢?(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可能是圓錐的3倍,4倍或其他)

  三、動手操作(四人一小組)

  1.讓學生分小組先議一議,如何實驗,再動手。

  老師:用等底等高的圓錐往圓柱里倒水,看幾次能倒?jié)M?

  學生:每次都倒?jié)M,正好倒了三次。

  老師:說明了什么?

  學生:說明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1/3(圓錐的體積=圓柱的體積x1/3)

  老師:圓柱的體積等于什么?

  學生:底面積x高

  老師:圓錐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學生:圓錐的體積=圓柱的體積x1/3=底面積x高x1/3字母公式:V圓錐=1/3V圓柱=1/3Sh2.

  總結結論。

  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等于圓錐體積的3倍,也可以說圓錐的體積等于圓柱體積的1/3。

  2..圓錐體積計算公式

  師:圓錐的體積V=1/3sh

  四、鞏固練習

  1.課本34頁做一做的第一題

  2.解決情景問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集體糾正。

  五、擴展延伸有一根底面直徑是6厘米,長是15厘米的圓柱形鋼材,要把它削成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形零件,要削去鋼材多少立方厘米?

  六、談談收獲

  1.圓錐的體積二圓柱體積X1/3二1/3X底面積X高

  2.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1/3。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數(shù)的整除有關概念,明確概念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2、能力目標結合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判斷推理、概括、歸納等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養(yǎng)成合作學習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明確概念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學難點:

  在整理中構建數(shù)的整除的知識網(wǎng)絡。

  教學過程:

  一、結合情境,搜集概念。

  師:今天一共有多少位同學來這里和老師一起學習?

  生:40位同學。

  師:40位同學又分5個學習小組,哪位同學能用數(shù)的整除的知識說說40與5的關系?

  生:40能被5整除。

  生:5是40的約數(shù)。

  生:40和5的最小公位數(shù)是40,最大公約數(shù)是5。

  師:剛才大家說的很好,說到了整除、倍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同學們再想一想,在數(shù)的整除里,除了這幾個概念外,我們還學習了哪些知識呢?

  生:整除能被2、3、5整除的特征,倍數(shù)、公倍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約數(shù)、公約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質數(shù)、合數(shù)、質因數(shù)、分解質因數(shù)、變質數(shù)、奇數(shù)、偶數(shù)。

  二、敘述概念意義,梳理知識網(wǎng)絡。

  (1)學生在小組內通過相敘述,質疑問難等方式回憶概念的意義。

  (2)學習復習完后各組互派代表相查概念的掌握情況,并向老師匯報抽查結果。

  2、梳理知識網(wǎng)絡。

  (1)小組活動。

  師:從同學們反饋情況來看,各小組這些復習概念較好,但數(shù)的整除里知識之間存在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呢?請同學們動手整理一下。

  (2)對比交流。

  抽一小組在黑板上整理,然后各小組表示。

  師:通過展示,你們認為哪種觀點有道理呢?

  各小組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后,都說出了道理。

  下面看到老師這里也有一個網(wǎng)絡圖。

  師:通過網(wǎng)絡圖更清楚地知道,在整除的前提下產(chǎn)生了一對概念倍數(shù)、約數(shù)、倍數(shù)下面又產(chǎn)生了公倍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的概念,約數(shù)下面又產(chǎn)生了公約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的概念;從分析自然數(shù)的個數(shù)又引入了質數(shù)合數(shù)的概念;能被2、3、5整除的數(shù)一定是2、3、5的倍數(shù),從能被2整除的這個角度,出現(xiàn)了奇數(shù)偶數(shù)概念。公約數(shù)只有1的.兩個數(shù)叫互質數(shù),所以互質數(shù)與公約數(shù)有聯(lián)系。

  三、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在56□的□里填上一個數(shù)字,使它能被3整除,又能被2整除。

  2、填空。

  (1)在1~20中是偶數(shù)的有()是奇數(shù)的有(),是質數(shù)的有(),合數(shù)的有()

  (2)如果a、b兩數(shù)互質,那么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最小公倍數(shù)是()。

  如果a是b的倍數(shù),那么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最小公倍數(shù)是()。

  (3)18和24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最小公倍數(shù)是()。

  四、全課總結,交流收獲。

  1、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哪些概念?

  2、這節(jié)課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9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聽說過“杠桿原理”嗎?知道它在生活中的應用嗎?可能大家都沒有想到,杠桿原理的背后隱藏著數(shù)學原理,那就是反比例關系。下面就讓我們通過實驗來體驗它的奧秘吧。

  實踐與操作

  1.明確提出活動要求。

  “有趣的平衡”活動由三部分組成。

  (1)制作實驗用具。

  (2)探索規(guī)律,體驗“杠桿原理”。

  (3)應用規(guī)律,體會反比例關系。

  2.小組合作,自主活動。(教師巡視,適當點撥)

  3.展示制作實驗用具情況。

  4.匯報探索到的規(guī)律。

  觀察實驗二、實驗三的操作過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預設

  生1:如果左右兩個塑料袋放入同樣多的棋子,只有把它們移動到與中點距離相同的位置才能保證平衡。

  生2:若滿足“左邊所放棋子數(shù)×左邊的刻度數(shù)=右邊所放棋子數(shù)×右邊的刻度數(shù)”,則竹竿一定平衡。

  生3:在“左邊所放棋子數(shù)×左邊的刻度數(shù)”的積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右邊的刻度數(shù)增大,所放棋子數(shù)反而減少;右邊的刻度數(shù)減小,所放棋子數(shù)反而增多。

  生4:在“左邊所放棋子數(shù)×左邊的刻度數(shù)”的積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右邊所放棋子數(shù)和所在的刻度數(shù)成反比例關系。

  5.活動小結。

  “左邊所放棋子數(shù)×左邊的刻度數(shù)=右邊所放棋子數(shù)×右邊的刻度數(shù)”,在物理學上,這個規(guī)律叫做“杠桿原理”,拴繩的`那個點就是杠桿的支點。

  典型例題解析

  你能利用杠桿原理算出左邊物體的質量嗎?

  分析 根據(jù)杠桿原理“左邊物體的質量×左邊物體與支點的距離=右邊物體的質量×右邊物體與支點的距離”進行解答。

  解答 500×5÷2=1250(g)

  探究活動

  1.課件出示探究內容。

  星期日,爸爸帶小明和妹妹到公園去玩蹺蹺板,小明體重44 kg,妹妹體重35 kg。如果要讓蹺蹺板兩邊平衡,至少可以想出幾種辦法?

  2.小組討論、分析、解答。

  3.交流、匯報。

  (答案不唯一)

  全課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布置作業(yè)

  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應用了杠桿原理。

  板書設計

  有趣的平衡

  有趣的平衡:左邊所放棋子數(shù)×左邊的刻度數(shù)=右邊所放棋子數(shù)×右邊的刻度數(shù)。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對稱圖形,明白對稱的含義,能找出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多種能力,滲透美的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對稱圖形的概念及性質,會找對稱軸。

  教學難點

  準確找全對稱軸。

  教學準備

  1、教具:投影片、圖片、剪刀、彩紙。

  2、學具:蝴蝶幾何圖片、剪刀、白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你們看這些圖形好看嗎?觀察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

 。▓D形的左邊和右邊相同。)

  你能舉出一些特點和上圖一樣的物體圖形嗎?(人體、昆蟲、房屋、衣服……)

  這些圖形從哪兒可以分為左邊和右邊?請同學到前邊來指一指。(指出中間的那條線。)

  你怎么知道圖形的左邊和右邊相同?(看出來的……)

  還有別的辦法嗎?用手中蝴蝶圖形動手試一試,互相討論。(對折,圖形左右兩邊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

  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個圖形,使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可以討論,也可以看一看其他同學是怎么剪的。(把紙對折起來,再剪。)

  (二)講授新課

  1、對稱圖形的概念。

 。1)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定義。

  以剪出的圖形為例,貼在黑板上。

  問:你們剪出的這些圖形都有什么特點?

 。ㄑ刂粭l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

  師:像這樣的圖形就是對稱圖形。(板書課題)

  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畫在圖上)。

  問:現(xiàn)在誰能準確說出什么是對稱圖形?什么是對稱軸。

  板書: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2)加深理解概念。

  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你剛才剪的圖形叫做什么圖形?為什么?畫出自己剪的圖形的對稱軸。注意對稱軸是一條直線,兩端可以無限的延長。

  (3)鞏固概念。(投影)

 、倥袛嘞旅娴膱D形是不是對稱圖形?為什么?用小棒擺出對稱軸。

  生:天安門、獎杯、汽車圖是對稱圖形,金魚圖不是對稱圖形,無論怎樣折,兩側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也就沒有對稱軸。

  ②拿出從方格紙上剪下來的幾何圖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對稱圖形,畫出它們的對稱軸。個人完成后,按順序擺放在桌子上,同桌互查,再指名按順序說。

  投影出示,折一折,說明是否是對稱圖形,并在xx里寫明有幾條對稱軸。

  生邊回答老師邊填在投影片上,并用小棒擺出對稱軸。

  回答:

  1°任意三角形不是對稱圖形。

  2°等腰三角形是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

  3°任意梯形不是對稱圖形。

  4°正方形是對稱圖形,有四條對稱軸。(學生再折一折,老師示范。)

  5°平行四邊形不是對稱圖形。(再折一折,沿任何一條直線折都不重合。)

  6°長方形是對稱圖形。有兩條對稱軸。(有四條對不對,折一折。)

  7°圓是對稱圖形。有無數(shù)條對稱軸。(在你那個圓上至少畫出三條對稱軸。)

  8°等腰梯形是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

 、坌〗Y。

  問:決定一個圖形是不是對稱圖形,具備什么條件?有幾條對稱軸由誰來決定?

 、芫氁痪

  打開書第125頁“做一做”,讀題后做在書上,一名學生做在投影片上,投影訂正。

  第2個圖和第4個圖較難,要引導學生用對折的思想思考,關鍵找準第一條對稱軸,其它就好找了。

  2、對稱圖形的性質。

 。1)結合實例思考:對稱圖形在沿著對稱軸折疊時,為什么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投影對稱圖形,邊觀察邊思考邊討論。

 。2)測量并歸納性質。

  打開書第125頁,看下半部分的對稱圖形,用尺子量一量圖中的A,B,C,D點到對稱軸的距離分別是多少厘米?(保留一位小數(shù))

  認真度量,結果填在書上,你發(fā)現(xiàn)什么?

  投影訂正。填后的.結果:

  A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0.6厘米。

  B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1.2厘米。

  C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0.6厘米。

  D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1.2厘米。

  問:根據(jù)測量的結果你發(fā)現(xiàn)什么?

 。ˋ,D兩點及B,C兩點都分別在對稱軸兩側。A,D兩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都是0.6厘米;B,C兩點到對稱軸的距離也相等,都是1.2厘米。)

  問:根據(jù)度量結果,你們能總結出對稱圖形的性質嗎?

  板書:在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3)驗證性質。

  量一量五角星對稱軸兩側到相對應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否相等。

  看126頁上面三幅圖,同桌指著圖形說出誰和誰是相對的點,相對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多少。反過來,如果圖形兩側相對應的兩點到圖形中線距離都相等,那么這個圖形就是對稱圖形,中線就是對稱軸。

 。ㄈ┱n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什么樣的圖形叫對稱圖形?什么是對稱軸?對稱圖形具有什么性質?為什么有很多建筑、生活用品都是對稱圖形?

 。ㄋ模╈柟叹毩

  1、第127頁1題,畫出對稱軸。

  2、在你周圍的物體上找出三個對稱圖形。

  3、讓學生把一張紙對折,用筆畫出圖形一半,然后剪出來,打開看一看是什么圖形。也可按第127頁第3題先畫、再剪。

  4、你能否應用對稱圖特點,剪出美麗的窗花或五角星。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鞏固線段、射線和直線的概念,使學生鞏固角的概念,進一步認識角的分類及各類角的特征,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垂線和平行線的概念。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學過的四邊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能正確地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征,能正確地畫圃;鞏固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能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并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能夠掌握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征,并且理解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難點

  根據(jù)平面的基本特征,能夠理解平面圖形的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線段、射線和直線。

  1、復習特征!狙菔菊n件“平面幾何圖形的認識”】

 。1)請你在本上分別畫出5條不同的線,然后同桌互相說說你畫的是什么線,有什么特點?他們之間又有什么不同?

 。2)全班匯報。

  指出:線段、射線和直線都是直的,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線段有兩個端點,是有限長的;射線只有一個端點,直線沒有端點,射線和直線都是無限長的。

  2、判斷反饋。

 。1)一條射線長5厘米。()

 。2)通過一點可以畫無數(shù)條直線。()

 。3)通過兩點可以畫一條直線。()

 。4)通過一點可以畫一條射線。()

  二、復習角!纠^續(xù)演示課件“平面幾何圖形的認識”】

  1、什么叫做角?請你自己畫一個任意角。

  提問:根據(jù)你畫的角說—說,怎樣的圖形是角?(板書:角)

  2、復習各部分名稱。

  學生填寫各部分名稱。

  教師提問:

  (1)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ń堑拇笮∨c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畫的長短無關)

 。2)角的大小的計量單位是什么?

  3、復習角的分類。

  教師說明:根據(jù)角的度數(shù),可以把角分類。

  教師提問:我們學習過哪幾類角?每種角的特征是什么嗎?

 。ò鍟轰J角直角鈍角平角)

  三、復習垂線和平行線。【繼續(xù)演示課件“平面幾何圖形的認識”】

  1、教師提問: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說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你能舉出日常生活里的例子嗎?

  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說兩條直線平行?

  誰來舉出平行線的例子?

  2、畫圖。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畫一組垂線和一組平行線。

  四、復習了平面圖形。

  (一)復習三角形的概念。【繼續(xù)演示課件“平面幾何圖形的認識”】

  1、提問:什么叫做三角形?你能夠畫出幾種不同的三角形?

  老師板書分類:a.按照邊分類;b.按照角分類

  2、教師口述,學生作圖。

 。1)等腰三角形

 。2)等腰直角三角形

  3、判斷。

  出示一組三角形,讓學生說說各是什么三角形。

  4、復習三角形的內角和。

  提問: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和是多少度?我們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

 。ǘ⿵土曀倪呅!纠^續(xù)演示課件“平面幾何圖形的認識”】

  教師提問:四邊形是怎樣的圖形?我們曾經(jīng)學習過哪些四邊形?

  1、復習圖形特征。

  出示:

  請你說說圖里學過的四邊形的名稱、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義。

  小組共同回憶:

 。1)長方形有什么特征?

 。2)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3)平行四邊形有什么特征?

 。4)梯形有什么特征?

  2、從圖上看,我們學過的四邊形可以分為哪幾類?正方形,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之間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教師小結:由于長方形、正方形兩組對邊都分別平行,所以長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長方形。

  板書:(完善四邊形的關系)

  (三)復習圓。【繼續(xù)演示課件“平面幾何圖形的認識”】

  1、復習圓的.特征。

  (1)畫圓,并用字母表示圓心、半徑和直徑。

 。2)提問:圓是怎樣的一個圖形?

  同一個圓中直徑和半徑有什么關系?

  2、復習軸對稱圖形。

 。1)請同學們把圓對折。

  提問:你發(fā)現(xiàn)圓對折后有什么特點?

  再把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對折,使折痕兩邊完全重合。

 。2)提問:你認為剛才對折的圖形都有什么特點,是什么圖形?

 。ò鍟狠S對稱圖形)

  這里對折的折痕就是什么?

 。ò鍟簩ΨQ軸)

  怎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什么叫對稱軸?

  等邊三角形有幾條對稱軸?圓有多少條對稱軸?

  我們學過的其他圖形里,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你還能說出哪些見過的軸對稱圖形?

  五、綜合練習。

  1、判斷。

 。1)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鈍角。()

 。2)平角是一條直線。()

 。3)兩條直線相交組成的四個角中,如果有一個角是直角,那么其他的三個角也是直角。()

 。4)不相交的兩條線叫做平行線。()

 。5)等邊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6)任何兩個等底等高的梯形都能夠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選擇題。

 。1)直角的兩條邊是()

 、僦本②射線③線段

 。2)等邊三角形是()

 、黉J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鈍角三角形

  3、下面這個圖中有多少個長方形?多少個三角形?多少個梯形?

  六、小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能夠說出哪些包含關系的圖形?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2

  教學內容:

  冀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第23~24頁。

  教學目標:

  1、在觀察、交流、操作等活動中,經(jīng)歷認識圓柱和圓柱側面展開圖的過程。

  2、認識圓柱和圓柱側面展開圖,會計算圓柱的側面積。

  3、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獲得學習的愉快體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一個帶商標紙的罐頭盒,一個圓柱圖,小鼓、衛(wèi)生紙、小木頭段、圓臺形物品。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圓柱體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讓學生交流自己帶來的物品,說出它的名字和形狀。

  2、提出:想一想,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哪些形狀是圓柱的物體?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并引出今天的課題。

  二、認識圓柱

  1、讓學生先觀察自己帶來的圓柱體物品,再閉著眼睛摸一摸表面。然后交流摸的感受。

  2、討論:圓柱有幾個面?各有什么特點?重點使學生了解圓柱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3、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介紹圓柱的各部分名稱并在圖上標出來。

  4、讓學生拿一個圓柱形實物,指出它的底面、側面和高。

  5、提出:有什么方法可以驗證圓柱上下兩個圓的大小相等呢?給學生充分發(fā)表不同意見的機會。

  6、分別拿出圓柱體小木棒、衛(wèi)生紙卷、瓶子、小鼓等物品,讓學生判斷是不是圓柱體。

  三、圓柱側面積

  1、拿出一個帶包裝紙的罐頭盒,讓學生想象一下:如果沿著側面的一條高把包裝紙剪開,再展開,會是什么形狀?

  2、教師照教材的'樣子,把罐頭盒的商標紙沿著它的一條高剪開,然后展示并把商標紙貼在黑板上。

  3、分別提出教材中說一說的兩個問題,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

  4、提出“議一議”的問題,讓學生討論,由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推導出圓柱的側面積等于底面周長乘高。

  四、嘗試應用

  1、師生共同測量出罐頭盒的周長和高。

  2、讓學生根據(jù)測量的數(shù)據(jù)嘗試計算出它的側面積,并全班交流計算方法和結果。

  五、課堂練習

  1、練一練第1題。先讓學生讀題,并判斷用哪張紙比較合適。交流時,重點說一說是怎樣判斷的。

  2、練一練第2題。讓學生自己計算罐頭盒包裝紙的面積,然后交流學生的計算方法和結果。

  3、第3題,用字母給出圓柱的半徑或直徑和高,求圓柱的側面積。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訂正。

  六、布置作業(yè):

  練一練

  板書設計:

  圓柱的側面積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3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節(jié)數(shù)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課,是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新增加的一個內容。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義務教育階段數(shù)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解決問題教學在數(shù)學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既是發(fā)展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過程,又是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要途徑。本冊教材設計了確定起跑線這個數(shù)學綜合運用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性活動,綜合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如:圓的知識),動手實踐解決問題,體會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分析:

  在教學本課之前,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掌握圓的概念、圓的畫法還有圓周長的計算方法等知識。學生具備一定的小組自我探究的能力,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

  學生對體育活動也很喜歡,相當一部分學生去過體育場,對體育場的跑道和起跑線并不陌生。通過電視節(jié)目學生對起跑時運動員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線的現(xiàn)象也有一定的認識,但具體這樣做是為什么、相鄰兩跑道起跑線該相差多遠呢?學生可能很少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認真的思考。也很難通過經(jīng)驗和觀察得到,需要學生收集相關的數(shù)據(jù),具體分析起跑線的位子與什么有關。所以在教學中學生可能會在相鄰跑道相差多遠這一點上有些困難。

  教學目標:

  1、通過該活動讓學生了解橢圓式田徑場跑道的結構,學會確定起跑線的方法。

  2、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利用小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活動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數(shù)學在體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

  運用圓的有關知識計算。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提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關鍵:體會數(shù)學知識在體育中的應用。

  教學過程:

  一、匯報調查,引入課題(8分鐘)

  1、匯報調查情況

  課前,我讓大家調查運動場的情況,你們得到了哪些信息?

  2、課件顯示如下情境圖:

  師:圖上畫的是什么?指名學生回答,并引導得出:運動員進行跑步比賽。

  師:在一些短跑比賽中,運動員所在的起跑位置是不一樣的,你知道為什么嗎?引導學生回答:彎道處外圈比內圈長一些。

  3、揭示課題,下面我們就用幾個具體的例子來驗證同學們想法是否正確。

  二、結合實例、探究問題(24分鐘)

  實例一:

  課件顯示:

  淘氣和笑笑分別從A,B處出發(fā),沿半圓走到C,D。他們兩人走過的路程一樣長嗎?

  (1)笑笑所走路線的半徑為10米,她走過的路程是()米。

  (2)淘氣所走的路線半徑為()米,他走過的路程為()米。

  (3)兩人走過的.路相差()米。

  1、理解題意

  根據(jù)這幅情境圖,你能獲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2、小組討論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待大多數(shù)學生基本解決上面3個小題后,在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抽生匯報,教師板書。

  實例2:

  課件顯示: (一)了解跑道結構:出示完整跑道圖(跑道最內圈為400米)

  1、觀察跑道由哪幾部分組成?

  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長度可以看成是哪幾部分的和?

  (板書:跑道一圈長度=圓周長+2個直道長度)

  (二)簡化研究問題:

  1、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長度?一條直道嗎?

  2、討論:運動員沿跑道跑一圈,各跑道之間的差距會在跑道的哪一部分呢?

  3、小結:既然與直道無關,為了便于我們更好的觀察,暫時將直道拿走看看差距在那里,好嗎?(課件: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兩個彎道。)

  (三)尋求解決方法:

  1、左右兩個半圓形的彎道合起來是一個什么?

  2、討論:你怎樣找出相鄰彎道的差距?相鄰彎道差距其實就是誰的長度之差?

  3、交流小結:只要計算出各圓的周長,算出相鄰兩圓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鄰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鄰起跑線相差多少米。

  (四)、動手解決問題:

  1、計算圓的周長要知道什么?(直徑)

  2、課件出示:第一道的直徑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3、教師帶領學生填寫表格的前兩道,注意計算第1道和第2道相差米數(shù),應指導學生完成。

  引導學生將3.14159換成進行計算

  匯報結論:相鄰起跑線相差都是2.5,也就是道寬2。說明起跑線的確定與道寬最有關系。

  4、計算相鄰起跑線相差的具體長度:2.5=2.53.14=7.85米

  師:同學們通過努力找到了起跑線的秘密,運動員們的比賽應該把起跑線依次提前7.85米才公平。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3分鐘)

  400米的跑步比賽,道寬為1.5米,起跑線該依次提前多少米?

  四、拓展延伸、自我評價(5分鐘)

  1、解決問題:在運動場上還有200米的比賽,道寬為1.25米,起跑線又該依次提前多少米?

  2、課后自學課本第45頁你知道嗎?

  五、全課小結:

  談一談,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布置作業(yè)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4

  教材分析

  現(xiàn)實世界中存在著許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種量的增大和減小,也可用這種量的某一狀態(tài)為標準,把它們看作是向兩個方向變化的量。要確切地表示這種具有相反方向的量,僅僅運用原有數(shù)(自然數(shù)和分數(shù))是不夠的,還必須把這兩個互為相反的方向表示出來,于是產(chǎn)生了正數(shù)和負數(shù)。數(shù)從表示數(shù)量的多少到不但表示數(shù)量的多少,還表示相反方向的量,是數(shù)的一個飛躍發(fā)展。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學習過去安排在中學有理數(shù)中學習,本課教材所處的位置,是算術數(shù)到有理數(shù)的銜接與過渡,并且是以后學習數(shù)軸、相反數(shù)、絕對值以及有理數(shù)運算的基礎。通過負數(shù)的認識,使學生明白“數(shù)”不僅包括正的,還有負的,從而使學生對數(shù)的概念形成一個完善、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為今后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所以說,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自然數(shù),并初步認識了分數(shù)、小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負數(shù)的引入是數(shù)系的一次擴展,為今后學習實數(shù)奠定了基礎。通過學習,可以適當拓寬學生對數(shù)學的認識,并對學生進一步理解有理數(shù)的意義以及進行有理數(shù)的'運算打下了基礎。因此,本單元的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要使學生切實地學好。

  學情分析

  負數(shù)切實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天氣預報”和存折上的“支出存入”情況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經(jīng)驗儲備比較豐富,為本單元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同時,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自然數(shù)、分數(shù)和小數(shù),對于理解正、負數(shù)和0之間的關系做了準備。

  教學要求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經(jīng)歷認識負數(shù)的過程,了解負數(shù)的意義,會用負數(shù)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2、能對現(xiàn)實生活中有關負數(shù)的數(shù)學信息作出合理解釋。

  3、能用負數(shù)描述并解決一些現(xiàn)實世界中的簡單問題,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

  4、對現(xiàn)實生活中與負數(shù)有關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負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認識到生活中許多實際問題都可以借助負數(shù)來表達和交流。

  教學建議

  1、通過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學生對負數(shù)的認識。要通過豐富多彩的生活實例,激發(fā)學習興趣,感受負數(shù)存在的必要性。通過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對比,初步建立負數(shù)概念。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眼光觀察生活,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把握好教學要求。作為過渡,小學階段只要求小學生初步認識負數(shù),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負數(shù),初步建立負數(shù)的概念。教學中,不出現(xiàn)正、負數(shù)的數(shù)學定義,而只是描述什么樣的數(shù)是正數(shù),什么樣的數(shù)是負數(shù),只要求學生能辨認正、負數(shù)。關于數(shù)軸的認識,沒有出現(xiàn)嚴格的定義。

  課時安排

  1負數(shù)的初步認識及讀、寫1課時2用數(shù)軸表示正、負數(shù)1課時

  1、負數(shù)的初步認識及讀、寫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負數(shù)的初步認識及讀、寫教材第2~4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shù),了解負數(shù)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shù)的必要和方便。知道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正數(shù)都大于0,負數(shù)都小于0.

  2、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

  3、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負數(shù)的意義,認識負數(shù)。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教具學具課件。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我們首先一起來做一個小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截然相反”。要求

  根據(jù)老師的語言,說一句相反的話。有興趣嗎?

  師生開始做游戲,如“上——下”;“向前走2步——向后退2步”;“運進2噸——運出2噸”,等等。

  師:如果你是管理員,需要記錄物品的進出情況,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運進2噸——運出2噸”嗎?比比誰記錄得既簡潔又準確。

  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有:

 。坑梅枴皒”“?”或相反方向的箭頭表示。?用笑臉和哭臉表示。?用正、負數(shù)表示。 ……

  只要學生選取的表示方法合理,能正確表示意義相反的量,教師就要給予肯定。如果學生答案出現(xiàn)正、負數(shù)表示的情況,可以借此直接引入新課:“同學們,這就是負數(shù)。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負數(shù)。”如果學生的答案中沒有出現(xiàn)正、負數(shù)情況,教師就要談話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人們一般用什么方法簡潔而準確地表示這樣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嗎?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活中的例子。

  【設計意圖:借助游戲熱身,導入新課,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又與所學的負數(shù)有直接的聯(lián)系,能迅速地把學生帶入到“相反”的意義中,為負數(shù)的學習做好鋪墊】

  1、教學例1.

  師:下面是中央氣象臺2012年1月21日下午發(fā)布的六個城市的氣溫預報,仔細觀察并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課件出示:教材第2頁例1圖)

  生:我發(fā)現(xiàn)同一時刻這些地方的氣溫是不同的。

  師:你知道這些數(shù)據(jù)表示什么嗎?跟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后,組織學生交流匯報。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零下的溫度數(shù)字前面有“—”,零上的溫度數(shù)字前面有的有“+”,有的沒有。

  師:同學們發(fā)現(xiàn)“0℃”是一個特殊的溫度,那么0℃表示什么意思呢?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5

  【教材分析】

  正比例是刻畫某一現(xiàn)實背景中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的變化規(guī)律的數(shù)學模型,從常量到變量,是學生認識過程的一次重大飛躍。通過學習,學生可以進一步加深對過去學過的數(shù)量關系的理解,初步學會從變量的角度來認識兩種量之間的關系,感受函數(shù)的思想方法。同時這部分知識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學號這一內容,既可以鍛煉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現(xiàn)實生活的意識,通過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可以為進一步學習函數(shù)知識奠定扎實的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比、比例的意義,掌握了一些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雖然學生在過去學習用字母表示數(shù)和運算律的過程中,對變量的思想有一些感知,但真正用函數(shù)的觀念探索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的變化規(guī)律是從本課開始的。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結合生活實例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等學習方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設計理念】

  數(shù)學學習應從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體驗、探索!痹谡J真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的基礎上,本節(jié)課的設計,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將數(shù)學學習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

  2.讓學生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注重積累數(shù)學學習經(jīng)驗,滲透數(shù)學思想方法。

  4.注重學生過程的評價,讓學生在評價中不斷認識、調整自我,建立自信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實例認識正比例的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學生在認識正比例的量的過程中,初步體會變量的特點,感受用數(shù)學模型表示特定數(shù)量關系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過程和方法,獲得從生活現(xiàn)象中抽象出數(shù)學知識和規(guī)律的意識,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獲得一些學習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特征,學會根據(jù)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設疑,鋪墊銜接。

  1.談話:看到“正比例的意義”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2.結合現(xiàn)實情境回憶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

  【設計說明:數(shù)學課堂教學應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fā)學生思考。正比例的意義建立在對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間變化規(guī)律探索的基礎之上,適當?shù)幕仡櫦扔欣诩せ顚W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又為探究新知做好準備,有效溝通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

  二、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教學例1

  出示例1的'表格,讓學生說一說表中列出的是哪兩種量。并聯(lián)系這輛汽車的行駛過程,體會表中行駛時間和路程之間有什么關系。

  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和比較表中數(shù)據(jù),說一說這兩種量分別是怎樣變化的。

  組織反饋,并通過交流,使學生認識到這里的路程和時間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汽車的行駛時間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

  談話:請大家進一步觀察表中數(shù)據(jù),這輛汽車行駛的時間喝路程的變化是否有一定的規(guī)律?

  預設:

 。1)一種量擴大到到原來的幾倍,另一種量也隨著擴大到原來的幾倍;一種量縮小到到原來的幾分之幾,另一種量也隨著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幾。

  (2)路程除以對應時間的商都是一樣的,也就是相對應的路程和時間的比值都是80.

  根據(jù)學生的交流的實際情況,如果學生不能主動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及時引導學生寫出機組相對應的路程和時間的比,并求出比值。

  提問:這個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一個式子來表示上面幾個量之間的關系嗎?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提問:括號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結合這個式子說一說上面的例子中汽車行駛路程和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嗎?

  小結:路程和時間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時間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當路程和對應時間的比的比值總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時,我們就說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關系,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是成正比例的量。

  請學生完整地說一說表中的路程和時間成什么關系。

  【設計說明:正比例的意義比較抽象,建立正比例的概念,首先要對變量有比較充分的感知。為此,在呈現(xiàn)表格后,先引導學生聯(lián)系汽車行駛的過程體會到汽車行駛的時間和路程是在不斷變化的,再通過觀察和比較進一步體會到時間和路程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時間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這既有利于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感知變量的特點,又滲透了變量和自變量的含義,有利于學生初步體會變量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表格,討論時間和路程的變化規(guī)律,并對學生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作充分預設,既為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具體活動中經(jīng)歷學習過程,獲得對正比例意義的充分感知。在揭示文字表達式后,讓學生交流這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并結合文字表達式說一說兩種量的變化規(guī)律,促使學生對已經(jīng)積累的感性認識進行抽象和概括,為進一步揭示正比例的意義做好準備。】

  2.教學“試一試”。

  讓學生自主讀題,根據(jù)表中已經(jīng)給出的數(shù)據(jù)把表格填寫完整。

  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表格,先想一想購買鉛筆的數(shù)量和總價是怎樣變化的,再寫出幾組對應的總價和數(shù)量的比,并比較比值的大小,看這兩種量是按什么樣的規(guī)律變化的。

  提問:這里總價好數(shù)量的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讓學生結合上面的關系式,判斷鉛筆的總價和數(shù)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說明理由。

  【設計說明讓學生繼續(xù)結合具體的實例進一步感知成正比例的量的特點,積累對成正比例的量的感性經(jīng)驗,為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提供更豐富的感性認識。】

  3.抽象概括

  請大家回顧一下,例1和“試一試”中分別是什么樣的兩種量?成正比例的兩種量有什么共同特點?

  啟發(fā):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別表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正比例關系可以用什么樣的式子來表示?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并揭示課題。

  請大家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回顧例1和“試一試”的學習過程,說一說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共同特點,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通過抽象和概括得到正比例關系的字母表達式,既可以促使學生主動把已經(jīng)積累的的感性經(jīng)驗上升的理性認識,獲得對正比例意義的準確把握,又有利于學生初步感悟數(shù)學抽象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符號化的思想,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三、分層練習,豐富體驗

  1.“練一練”第1題。

  出示題目后讓學生說一說表中列出了哪兩種量,這兩種量是怎樣變化的。

  討論:這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按什么規(guī)律變化的的呢?請大家先寫幾組相對應的的生產(chǎn)零件的數(shù)量和所用時間的比,并比較比值的大小,再想一想這個比值表示什么,可以用什么樣的式子表示題中幾種量之間的關系。

  學生按要求活動,并組織反饋。

  提問:張師傅生產(chǎn)零件的數(shù)量和時間成正比例嗎?為什么?

  2.“練一練”第2題。

  出示題目后,請學生說一說表中列出的是哪兩種量,它們是怎樣變化的,在獨立進行判斷,并交流判斷時的思考過程。

  3.練習十第1題。

  先請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發(fā)現(xiàn)訂閱數(shù)量與總價的變化規(guī)律的,可以用什么樣的式子表示它們的關系,為什么說訂閱的總價和數(shù)量成正比例關系?

  4.練習十第2題。

  出示題目后,讓學生按要求在方格紙上把正方形放大,并演示放大后的正方形,并說說是怎樣畫出放大后的正方形的,放大后的正方形的邊長各是多少厘米。

  出示題中的表格,讓學生獨立填表并比較填出的數(shù)據(jù),說一說正方形的周長和邊長是按什么規(guī)律變化的,它們是否成正比例;正方形的面積和邊長是按什么規(guī)律變化的,它們是否成正比例。

  結合學生的回答小結。

  追問: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關鍵看什么?

  【設計說明:緊緊圍繞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有層次、有針對地設計練習,既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掌握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的過程和方法,又有利于學生初步體會變量的特點,感悟函數(shù)的思想,發(fā)展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的能力!

  四、反思回顧,提升認識

  談話交流: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怎樣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關系?你還有哪些收獲和體會?

  【板書設計】

  正比例的意義

  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6

  教學內容:

  比較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大小。

  教學目的:

  1、借助數(shù)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shù)、0和負數(shù)之間的大小。

  2、初步體會數(shù)軸上數(shù)的順序,完成對數(shù)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教學重、難點:

  負數(shù)與負數(shù)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數(shù),指出哪些是正數(shù),哪些是負數(shù)?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二、新授:

 。ㄒ唬┙虒W例3:

  1、怎樣在數(shù)軸上表示數(shù)?(1、2、3、4、5、6、7)

  2、出示例3:

 。1)提問你能在一條直線上表示他們運動后的情況嗎?

 。2)讓學生確定好起點(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學生畫完交流。

 。3)教師在黑板上話好直線,在相應的點上用小圖片代表大樹和學生,在問怎樣用數(shù)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系?(讓學生把直線上的點和正負數(shù)對應起來。

 。4)學生回答,教師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shù),再讓學生說說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shù),讓學生對數(shù)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shù)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5)總結: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shù)、0和負數(shù),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shù)軸。

 。6)引導學生觀察:

  A、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依次是?你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B、在數(shù)軸上除了可以表示整數(shù)外,還可以表示分數(shù)和小數(shù)。請學生在數(shù)軸上分別找到1.5和-1.5對應的點。如果從起點分別到1.5和-1.5處,應如何運動?

  (7)練習:做一做的第1、2題。

 。ǘ┙虒W例4:

  1、出示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把未來一周每天的最低氣溫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并比較他們的大小。

  2、學生交流比較的'方法。

  3、通過小精靈的話,引出利用數(shù)軸比較數(shù)的大小規(guī)定:在數(shù)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shù)從小到大的順序。

  4、再讓學生進行比較,利用學生的具體比較來說明“-8在-6的左邊,所以-8〈-6”

  5、再通過讓另一學生比較“8〉6,但是-8〈-6”,使學生初步體會兩負數(shù)比較大小時,絕對值大的負數(shù)反而小。

  6、總結:負數(shù)比0小,所有的負數(shù)都在0的左邊,也就是負數(shù)都比0小,而正數(shù)比0大,負數(shù)比正數(shù)小。

  7、練習:做一做第3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4、5題。

  2、練習一第6題。

  3、某日傍晚,黃山的氣溫由上午的零上2攝氏度下降了7攝氏度,這天傍晚黃山的氣溫是 攝氏度。

  四、全課總結

  (1)在數(shù)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shù)從小到大的順序。

 。2)負數(shù)比0小,正數(shù)比0大,負數(shù)比正數(shù)小。

  第二課教學反思:

  許多教師認為“負數(shù)”這個單元的內容很簡單,不需要花過多精力學生就能基本能掌握?扇绻钊脬@研教材,其實會發(fā)現(xiàn)還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內容可以向學生補充介紹。

  例3——兩個不同層面的拓展:

  1、在數(shù)軸上表示數(shù)要求的拓展。

  數(shù)軸除了可以表示整數(shù),還可以表示小數(shù)和分數(shù)。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負整數(shù),最后一個自然段要求學生表示出—1.5。建議此處教師補充要求學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為這樣便于對比發(fā)現(xiàn)兩個數(shù)離原點的距離相等,只不過分別在0的左右兩端,滲透+1.5和—1.5絕對值相等。

  同時,還應補充在數(shù)軸上表示分數(shù),如—1/3、—3/2等,提升學生數(shù)形結合能力,為例4的教學打下夯實的基礎。

  2、滲透負數(shù)加減法

  教材中所呈現(xiàn)的數(shù)軸可以充分加以應用,如可補充提問:在“—2”位置的同學如果接著向西走1米,將會到達數(shù)軸什么位置?如果是向東走1米呢?如果他從“—2”的位置要走到“—4”,應該如何運動?如果他想從“—2”的位置到達“+3”,又該如何運動?其實,這些問題就是解決—2—1;2+1;—4—(—2);3—(—2)等于幾,這樣的設計對于學生初中進一步學習代數(shù)知識是極為有利的。

  例4——薄書讀厚、厚書讀薄。

  薄書讀厚——負數(shù)大小比較的三種類型(正數(shù)和負數(shù)、0和負數(shù)、負數(shù)和負數(shù))

  例4教材只提出一個大的問題“比較它們的大小”,這些數(shù)的大小比較可以分為幾類?每類比較又有什么方法,教材則沒有明確標明。所以教學中,當學生明確數(shù)軸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shù)從小到大的順序基礎上,我還挖掘了三種不同類型,一一請學生介紹比較方法,將薄書讀厚。

  將厚書讀薄——無論哪種類型,比較方法萬變不離其宗。

  無論哪種比較方法,最終都可回歸到“數(shù)軸上左邊的數(shù)比右邊的數(shù)小!奔词褂袑W生在比較—8和—6大小時是用“8>6,所以—8。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7

  學情分析

  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應用,將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

  學習目標

  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導學策略

  練習、反思、總結。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基本訓練:

  男女職工人數(shù)比是5∶4根據(jù)這句話你想到了什么?

  二、按比例分配練習:

 。ㄒ唬┮粋鄉(xiāng)共有拖拉機180臺,其中大型拖拉機和手扶拖拉機臺數(shù)的比是2∶7.這兩種拖拉機各有多少臺?

 。ǘ┙ㄖと擞2份水泥、3份沙子和5份石子配置一種混凝土.配置6000千克這種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

 。ㄈ┮环N藥水是把藥粉和水按照1∶100的比例配成的.要配成這種藥水4040千克,需要藥粉多少千克?

 。ㄋ模┯84厘米長的鐵絲圍成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三條邊長度的比是3∶4∶5.這個三角形三條邊各是多少厘米?

  1.還是按比例分配問題嗎?

  2.如果是四個數(shù)的連比你還會解答嗎?

  三、判斷

  一個長方形周長是20厘米,長與寬的比是7∶3,求長與寬各是多少厘米?

  7+3=1020=14(厘米)20=6(厘米)【錯,要分的不是20厘米】

  四、思考:平均分是不是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按照幾比幾分配的

  五、課堂練習:《伴你成長》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18

  一、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第九冊第二單元《倒數(shù)的認識》

  二、 教材分析:

  倒數(shù)的認識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shù)乘法、分數(shù)加法和減法計算、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倒數(shù)的認識是分數(shù)的基本知識,學好倒數(shù)不僅可以解決有關實際問題,而且還是后面學習分數(shù)除法、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的重要基礎。

  三、 教學目標:

  1.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掌握求倒數(shù)的方法。

  2.能熟練地寫出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

  3.結合教學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 教學重點:

  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掌握求倒數(shù)的方法。

  五、 教學難點:

  熟練寫出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

  六、 教學過程:

 。ㄒ唬 談話

  1.交流

  師: 我們的黑板是什么顏色?

  生:黑色。

  師:教室的墻面又是什么顏色?

  生:黑色。

  師:黑與白在語文上是什么關系?

  生:黑是白的.反義詞。

  生:白是黑的反義詞。

  師:能說黑是反義詞或白是反義詞嗎?

  生:不能,因為黑與白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必須說清楚誰是誰的反義詞。

  師:那么,數(shù)學上有沒有相互依存關系的現(xiàn)象呢?

  生:約數(shù)和倍數(shù)。

  師:你能舉例說明約數(shù)和倍數(shù)的相互依存關系嗎?

  生:例如8是4的倍數(shù),4是8的約數(shù)。不能說成8是倍數(shù)或4是約數(shù)。因為8和4是相互依存的。

 。.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xù)來研究數(shù)學中具有相互依存關系的現(xiàn)象的有關知識。

 。ǘW習新知

  對數(shù)游戲

  1.學習倒數(shù)的意義

  我們六年級辦公室里有7人,男教師4人,女教師3人,下面我和同學們做個對數(shù)游戲,就是我先根據(jù)3和4 說一個數(shù),同學們跟著根據(jù)3和4說一個數(shù) 。

  師:4是3的4/3,

  生:3是4的 3/4

  師:7是15的7/15; 生:15是7的15/7。

  提問;看我們做游戲的結果,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

【最新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人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15

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3-07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02-24

最新人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7篇11-15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6-04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0-22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學教案01-06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最新02-28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