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和蘋果樹》語言教學反思
10曰18日我執(zhí)教了語言活動《母雞和蘋果樹》。下面我來談談執(zhí)教這個活動后的感想。
這個故事是充滿趣味性的。從內容來看,繪本生動幽默地描述了母雞臨危不懼,運用自己的智慧“狼”口脫險的過程。這對幼兒在生活中遇到突發(fā)事件也能沉著冷靜對待,能起到一個很好的啟發(fā)、引導作用。同時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符合《綱要》中“服務于幼兒生活”的精神實質。作品層次明顯,每一層是相同的講述思路,但是逐層深入,層層遞進,采用以教導學的遷移法學習,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故事正文是以一個個色彩豐富、動態(tài)鮮活的畫面來組成,文字不多,簡潔明了,給兒童想象的空間,符合幼兒閱讀的特點。所以,能很好地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這也正符合《綱要》中語言領域中所要求的:培養(yǎng)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fā)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yǎng)前閱讀和前書寫的技能。大班幼兒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但是口語表達能力相對較弱,在集體發(fā)言時態(tài)度拘謹,語言表達不夠流暢。所以,在活動中讓幼兒學習新的講述思路——觀察蘋果樹變化以及講出兩個主要角色之間的對話。
大班的幼兒有一定的對比感知能力,因此活動設計中多次設計了親身感受母雞和“蘋果樹”的情景感受:如學說對話:母雞:真奇怪,我從來都沒見過蘋果樹上長出尖尖的耳朵。蘋果樹:我們蘋果樹有時候是這樣的等。在母雞媽媽想辦法的環(huán)節(jié),孩子們想出了好多,如:可以將蘋果樹取下來,母雞趕緊躲進屋里……接著又總結出了“轉危為安“這個詞語,讓孩子們猜一猜意思,雖然不是預設中的,但是我也問了孩子們你們知道什么意思嗎?孩子們回答的還是很好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于知識的渴求是積極的,在活動中將一知識點進行拓展延伸是很有必要的,既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又能將教育的職能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下面在針對活動中對幼兒回答的回應和差異資源的利用來談談。我覺得要做到很好的回應幼兒必須要預設幼兒的回答,幼兒是有生命的個體他們的回答可能千變萬化,作為老師盡可能多的去預設幼兒的回答。如在活動中我提問到:孩子們,你們覺得母雞媽媽會想什么辦法呢?孩子們答到:可以把蘋果樹取下來,直接拿下山來。當時是我立馬假裝取蘋果樹,然后孩子們發(fā)現蘋果樹取不下來,于是這個問題就這樣過了,后來活動結束后想想其實我處理的不是特別恰當,充分說明活動中還是讓幼兒想象觀察為主,對幼兒的回應還是不足的,需要更多的經驗積累和豐富自己的相關素養(yǎng)。
差異資源在課堂中是最顯性的教育資源,用孩子的`會來教孩子的不會,比如說在學說對話的過程中,我先讓孩子討論你覺得母雞會說些什么?蘋果樹又會怎么回答?在討論時我參與到孩子中,傾聽孩子是怎么說的!接著在回答時我先請了能力一般的孩子來回答這個問題,在肯定他的同時追問:還有誰能說的更好更完整些?于是第二個孩子能力較強的孩子又說了自己的想法,第三第四第五個孩子會在第二個孩子說的基礎上進行學說,然后全班的孩子進行分角色對話。
本次活動效果良好,孩子們的想象很豐富,大多數孩子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想法,學說對話。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全面的解讀教材和孩子,相信孩子、真正的放手孩子,你就能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母雞和蘋果樹》語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母雞》教學設計和反思06-23
母雞和蘋果樹教案02-15
《母雞和蘋果樹》教案10-07
母雞和蘋果樹教案08-24
幼兒園中班語言母雞和蘋果樹教案09-25
《母雞和蘋果樹》中班教案11-27
母雞和蘋果樹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02-02
對《母雞》的教學反思07-18
《母雞》教學反思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