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學反思(通用8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短歌行》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短歌行》教學反思 篇1
由于古今有著千百年的時空距離,古代語言及其表達方式均與現代漢語存在著明顯差異;再加上對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況缺乏了解,對文章中涉及的典故、制度、名物等不大熟悉,這些都會使我們的學生感到閱讀文言文要比閱讀現代文難一些,甚至因畏難望而卻步。
而傳統的古詩文教學又強調“字字落實,句句清楚”,再加上我們語文老師“保姆式”的教學思想——生怕學生讀不懂,采用“字字講解,句句對譯”的教法,一篇血肉豐滿的文章就這樣被“肢解”成一堆“古漢語知識材料”,我們的學生則深陷字、詞、句的泥沼中,以致“生氣全無”,更談不上去思考、去感悟了。
新課標要求我們從傳統的字詁句訓的束縛中解脫,尋找一種全新的互動式教與學的模式。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師生互動起來,學生必須要有興趣。因為,有了興趣,學生自然就有了學習的內驅力,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所以,每位語文老師都應該去思考,如何改變學生學習古詩文畏難、無奈、倦怠的情緒,并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剛剛跨出大學校園,走上三尺講臺,我上了從教生涯中的第一堂公開課——《短歌行》。具體到我的這一節(jié)課,也進行了認真的反思,現在把自己的想法梳理一下,和大家共享。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教。
這一單元是高中生學習古典詩歌的第一個階段,雖然之前已經學過《詩經》、《離騷》、《孔雀東,不知道一首詩應從哪里入手去鑒賞,也就是詩歌鑒賞的方法和能力需要訓練和提高。因此我想把曹操的《短歌行》作為一個突破點,讓學生從課文學習中掌握一定的詩歌鑒賞方法,為學生以后鑒賞詩歌打下良好的基礎。從基礎知識的掌握上升到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上,使學生形成初步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這是一個整體的考慮。
那么詩歌鑒賞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從a題目入手,挖掘重要信息;可以從作者入手,知人論世;也還可以從意象入手,抓住意象特點,揣摩詩歌情感……到底哪種方法結合本課更好呢?
我認真的鉆研文本,參閱大量資料,梳理思路,在反復誦讀中我發(fā)現其實本詩抓住“憂”這個關鍵字,就可以理出一個思路: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憂之根源──歸心解憂。于是我想到抓住關鍵詞句進行點撥,以點帶面,通過點撥法,設置問題,當然問題的設置要由淺入深,學生能夠比較順利完成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同時通過小組討論,合作探究,也體現了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掌握這種詩歌鑒賞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僅“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于是這節(jié)課在學生基本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上,希望能達到這個目標。這是一個思路。
另一方面,閱讀鑒賞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主題,尤其對于古詩更是這樣。新課標對這部分的要求是學生能在反復誦讀中不斷充實精神世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因此應加強吟誦,在反復吟詠中體會詩中感情,讓學生吸取詩歌的積極的精神營養(yǎng),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但是課堂上在這一塊的處理上,我顯得有些倉促,因為要顧及到后面詩歌鑒賞方法和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花的時間不夠充分。這也顯示出在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上把握的不是很好。以后需要注意。
開頭導入部分使用多媒體播放《短歌行》吟唱片段,通過視覺和聽覺的沖擊,能讓學生盡快地走入我為本篇課文創(chuàng)設的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詩歌的興趣,調動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為詩歌鑒賞作好情感鋪墊。
結尾部分的個別學生背誦詩歌和全班同學試背詩歌是對本節(jié)課學生是否掌握詩歌朗誦、理解能力的檢測,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詩文,才能更好地形成自己的能力。
由于這次的課準備的很倉促,從構思到完成只用了五天時間,再加上自己作公開課還是第一次,所以經驗寥寥。但通過這次說課、上課,尤其聽評課,受益匪淺。上公開課可以讓人得到很大的鍛煉和提高,讓我更加知道了應該努力的方向,只有更深刻的認識自己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快的成長起來。
《短歌行》教學反思 篇2
《短歌行》是最能體現曹操詩歌思想藝術風格的名篇之一,其成功的教法很多,但總的說來,大體上都是按照朗讀、講解、分析等教法來授課,而我希望能在這些教法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下面,我對《短歌行》的教學作以下反思:
一、激起心靈共鳴,走入歷史情境
課堂上,我特別注重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將學生引入特定的歷史情境,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迅速地走入我精心營造的歷史氛圍中,感受曹操復雜而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對時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感嘆,他的求賢若渴的急迫心情,他的想要建功立業(yè)的大志以及他的欲統一天下的政治抱負。
課前三分鐘,我為學生們播放了電視連續(xù)劇《三國演義》中曹操歌詠《短歌行》的片段,伴著強大震撼力的音樂,蒼涼、悲壯的歌聲使曹操跨越了歷史長河,仿佛走到了學生們的身邊,整個課堂的氣氛肅穆而悲壯。學生們聚精會神地聽著,似乎若有所思的樣子,有的同學還在小聲地跟著哼唱,我感覺到學生們已經慢慢地走入了三國,走入了那個群雄逐鹿、諸侯激戰(zhàn)的時代,走入了那個“亂世出英雄”的動亂歲月,也走近了我們這節(jié)課的主人公——曹操。
曹操的思想情感細膩、深沉且復雜,簡要的分析之后,我又為學生們播放了《短歌行》的配樂詩朗誦,朗誦者把曹操內心深處復雜、豐富的情感以及全詩感傷、蒼涼的基調表現得淋漓盡致。
整個堂課成功地將學生引入了特定的歷史情境和氛圍當中,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反復誦讀,環(huán)環(huán)相扣
古文重在累積,而最好的方法便是熟讀以及背誦,“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貫穿整堂課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是朗誦(朗讀和背誦)。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之一就是通過反復誦讀,逐步加深對詩意的理解,把握詩歌的意境,以達到牢記和背誦的目的。通過教師朗誦和學生誦讀,由淺入深,由內到外,由點到面,一步一步地使學生從學習到接受,到領悟,再到吸收,循序漸進地掌握了這首詩。
課后在和一些老教師溝通的過程中,回想起課堂上每一個細節(jié),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細節(jié)一:“行”是一種古代特殊的詩歌體裁,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我講到:“《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于《相和歌平調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樂府《相和歌平調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和曹丕《燕歌行》的詩句中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我們現在也就只能根據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
細節(jié)二:在指導學生如何朗誦時,我為大家朗誦了《短歌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為整堂課營造了很好的氛圍。
三、調動知識儲備,挖掘文本內容
語文課雖然很注重課堂上形式的創(chuàng)新,講究新穎的教學方式,但在我看來,最重要的還是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語文,所以,我把我教學的重點放在對文本的挖掘上。我希望能通過對文本進行深入、細致地開掘,讓學生在全面把握文本內容的同時,學會用探究的思維去學習語文。
在對《短歌行》層次的劃分上,我把全詩四句作為一個層次,注重分析各個層次之間的層遞關系;在對課文內容進行解析時,我?guī)椭鷮W生理順全詩的線索,這首詩有明、暗兩條線索,明線以憂和思貫穿其中,暗線則是詩人對人才的層層遞進的暗示與召喚。尤其是對憂和思分開進行分析,使全詩具有了一唱三嘆,反復吟誦的效果。
要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關鍵是觀察他們是否懂得學以致用,能不能觸類旁通。這是一種技能,教師在教學時就必須自覺引導之。我認為最大限度地對文本進行開掘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思維。而在此基礎上給予相關的擴展,就可以讓學生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都能有所取,有所得。
四、課堂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
在教學中,我一直相信,只要心中時時刻刻都裝著學生,你就會有無窮的智慧。整堂課中,我的設計思路是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讓學生完成,教師做適當的點評與指導,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也鍛煉了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體現了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后對自己的教案、教學設計思路及實際教學進行全面反思,才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活動,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我想,教學反思,不僅僅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設計的再次查缺補漏、吸收和內化的過程,更是教師關注學生,體現教學“以學生為本”這一理念的過程。
通過此次授課,自己在對課的設計和思考中成長。同時也發(fā)現自己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人說得好“上得最好的課永遠是下一課”,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加努力,上好每一節(jié)課。
《短歌行》教學反思 篇3
一首《短歌行》讓我讀懂了曹操,人生雖然短暫,但是人的思想和事業(yè)可以穿越時空,在時間的原野上奔跑。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那激蕩于胸中的壯志之憂,但是我怎樣才能更好的把這種感受讓學生體會到呢?于是我決定讓學生通過讀真正的去感受,去領會。
《短歌行》這首詩流露出詩人對生命短促的濃濃感傷,不過詩人并沒有陷在消沉的情緒中不能自拔,而在對統一天下大業(yè)的追求中獲得了超越,以至于有了賢才難求之憂。我把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放在體會作者的情感上,指導學生在讀的基礎上抓住“詩眼”,再通過讀找出詩人的三種憂,并讓學生自己試著欣賞三種憂,在學生賞析時,我適當點撥,指導方法,給學生以鼓勵。在教學中我注重了讀,有,學生的齊讀,學生的自讀,個別學生的美讀,共5次,讓每次讀都帶有目的性。使學生在反復讀中理解、賞析詩歌,最終背誦全詩。
在設計中,我注重了學生的參與,使課堂教學更有效,讓學生試著來賞析。為了使學生的欣賞有的放矢,我引導學生找出詩眼“憂”,并圍繞著這幾種憂進行賞析。在賞析中給學生以學法上的指導,如:怎樣找詩眼這類問題。
《短歌行》這首詩的理解上有兩大難點。一是用了大量的典故。在學生賞析的時候我進行了適當的點撥,使學生知道典故的含義,更準確的把握全詩的情感。二是詩人變化起伏的情感不易把握。在這方面我引導學生分析詩中三種憂的內在關系,這樣對詩人情感的脈搏就可以準確的把握,并理解它的變化。
《短歌行》教學反思 篇4
這一單元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學習,是高中學生的第一個古典詩歌單元,所以,雖然已經講讀了三首古詩《詩經》、《離騷》,但是學生對于怎樣讀詩歌,還是沒有清晰的思路,所以備課時,我就把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了學生詩歌鑒賞方法的掌握上。
詩歌的鑒賞方法有很多,有的可以從題目入手,如《歸園田居》。有的可以知人論世,如王維的詩歌,有的可以從意象入手,如王安石的《孤桐》。但具體到這一課似乎都不是很合適,,從題目入手,只能分析到文體知識,知人論世倒可以,但有先入為主的嫌疑,意象似乎也不是很突出。想了很久,覺得還是用一般文章的鑒賞方法:寫了什么、怎么寫的、為什么寫,這樣幾個方面去帶著學生鑒賞。教學過程中主要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
1、詩眼?
2、“憂”從何來?
3、如何表現出“憂”?
這樣來指導學生抓關鍵詞提綱挈領的把握詩歌內容和情感、手法。效果還不錯,學生為了理解這幾個問題,自己讀通全詩,自己去查找典故的原文,理解意義,討論用法,比老師逐句的翻譯好很多。同時在教學中時時指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讀懂新詩歌,如對照詩歌中的“酒文化”理解“對酒當歌”,對照詩歌中對人生短暫的吟詠以及曹操的其他詩歌理解曹操的感情基調是否低沉。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得學生對方法有了比較清楚的概念。
同時,詩歌教學中一定要注重誦讀,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六次誦讀,開始的聽讀正音,齊讀初識,到分層的齊讀把握感情,再到分層個別學生讀點評,然后是學生比賽誦讀,最后齊讀成誦,應該說在誦讀中鞏固了對詩歌的理解。學生在反復誦讀中不斷充實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
本節(jié)課唯一不滿意的是,教師的示范作用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教育資源,但本課中學生的活動不少,但是遺忘了教師的適時展示,如誦讀。時間把握也還要更嚴格一點,課外拓展沒有完成。以后要注意這一點。
《短歌行》教學反思 篇5
《短歌行》是最能體現曹操詩歌思想藝術風格的名篇之一。我按照詩歌的傳統教法來講授,主要從朗讀、品賞、分析等方面入手解讀本詩,并且在此基礎上請教組內多位老師,力爭做到嚴謹。
一、激起學生興趣,帶入詩歌情境
在課堂上,我特別注重導入環(huán)節(jié)。為了營造歷史氛圍,使學生迅速進入詩歌情境,在課前三分鐘,我通過多媒體手段,為學生播放了電視連續(xù)劇《三國演義》的片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在這慷慨、雄壯、悲涼的歌聲中,學生們聽得很認真,甚至有的同學還小聲地跟著哼唱,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迅速的進入了情境。接下來我便根據一代偉人毛澤東《沁園春·雪》里的詩句,回首歷史,縱覽古今,引出課題,引出曹操,用導語激發(fā)學生興趣,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較為具體的介紹曹操其人其事,讓學生更全面和具體的了解曹操,正確看待曹操,同時積累文學常識,并介紹《短歌行》的創(chuàng)作背景,引導學生走入了那個群雄逐鹿、諸侯激戰(zhàn)的時代,走入了那個“亂世出英雄”的xxx歲月,也走近了我們這節(jié)課的主題《短歌行》。
二、多次誦讀,環(huán)環(huán)相扣
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之一就是通過反復誦讀,逐步加深對詩意的理解,把握詩歌的意境,以達到牢記和背誦的目的。一節(jié)課,多次朗誦,次次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讀,老師范讀,學生正音正字,并注意體會詩中情感和詩人當時的情懷。二讀,學生自由朗讀,在自讀中自主體會詩歌情感。三讀,請個別學生感情飽滿、抑揚頓挫地朗讀全詩,朗讀時盡可能地展現詩人曹操的胸襟、情懷和魅力。四讀,全班同學齊讀。五讀,劃分了詩文層次,分析了各層次所表達的詩人的不同的思想感情之后,全班同學再次齊讀,目的主要是體會和理解詩人真實、細膩、復雜的內心世界和情感。六誦,請個別學生站起來背誦全詩。
六次誦讀,由淺入深,由內到外,由點到面,一步一步地使學生從學習到接受,到領悟,再到吸收,循序漸進地掌握了這首詩。
三、品讀賞析全詩,挖掘文本內容
語文課上,講授知識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語文,所以,我把我教學的重點放在對文本的挖掘上。我希望能通過對文本進行深入、細致地開掘,讓學生在全面把握文本內容的同時,學會用探究的思維去學習語文。在對《短歌行》層次的劃分上,我把每八句詩劃分為一節(jié),全詩共分為四節(jié),注重分析各個層次之間的層遞關系;在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時,我按節(jié)講解,幫助學生理順全詩的線索,全詩前三節(jié)詩人一直在抒發(fā)自身的憂思,最后一節(jié)中方才吐露他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詩歌內容及情感層層遞進,使全詩具有了一唱三嘆,反復吟詠的效果。在課堂上,我采用問答式交流,逐步引導,讓學生有方向的思考,使思想活躍,思維發(fā)散,能力提高。在最后,情感升華,勸勉學生自主努力拼搏。
四、缺點不足之反思總結
古文重在累積,而最好的方法便是熟讀以及背誦,“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課堂上,雖多次誦讀了全詩,但具體操作上,還是有欠缺和不足,應以學生為主體,可是上課時自己唱主角的時間太長,沒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消化吸收的時間;蛟S,我的分析如果點到為止,那么,學生在這堂課上可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思考,既能活躍課堂,又能體現其主體性。在這一點上,我還需努力改進。
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教學,在時間上我沒有做好整體安排,在前面環(huán)節(jié)中,有些趕,導致在授課結束時,還有一些剩余時間,在預設時沒有想到時間會有剩余,所以這時有些慌亂,沒有處理好這一節(jié)環(huán)節(jié),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會注意這一方面的問題。
通過這次匯報課,我深刻的認識到,單純的“預設”不應該是我們教師備課和應對課堂所出現情況的全部,新課程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按教學的進程,教學反思應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三個階段。在實際教學中,只有通過這三個不同階段對教材的理解、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方法的設計等多方面進行不斷的思考和更新,才能使教師在理論和實踐經驗方面都有很大提高。教育的藝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表現在教師能否敏銳地捕捉到教學細節(jié),并科學地處理這些教學細節(jié)上。
我的第一堂公開課就這么結束了,鍛煉了自身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如何敏銳地捕捉教學細節(jié),巧妙地把握教學契機,適度地開拓教學范圍,都是我應該繼續(xù)下大力氣鉆研的問題!皩W生要有一碗水,教師應先有一桶水!币源俗悦恪
《短歌行》教學反思 篇6
語文課堂應該是人文性和工具性高度統一的一門藝術科目,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文字中所蘊含的大量隱形信息做出自我分析和結論,如文學手法、文體特點、文學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都要形成準確生動的認識。學生對于人文性往往能夠產生興趣點,比如文章的情節(jié),詩歌的情感,文言文的構思等都能樂于理解。但是對于這門學科的工具性,他們往往存在疑問。我曾問過多個我班的學生,他們對語文課堂是一個怎樣的認識,他們的回答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語文課不如數學科目等理科科目具有挑戰(zhàn)性。換句話說,他們能夠從理科科目的大量解題中找到自我突破的樂趣,但是在語文科目上,往往課堂聽懂了,考試卻不會做。
的確,無法有效實現語文課堂教學工具性,不能積累一定的語言素材積累和解題思路,這是擺在我們語文老師面前一個真實和急需解決的問題。具體來說,如何讓學生形成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如何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如何真正去理解語文課堂,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好了,學生就能樂于學習語文,能夠主動學習語文,能夠形成解題思路,就能夠有效的提升語文只是分析能力,這對于學生的整個知識體系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以我剛上過的高中語文第二冊詩歌單元《赤壁賦》課堂教學為例,談談我需要將理論與實際聯系緊密的反思。
這篇課文在周六6班的第一節(jié)先上。首先我介紹了曹操的生平以及他的詩歌藝術特色,然后就是引導學生進行詩歌朗讀,正音釋字。設計了幾個問題。1.曹操憂什么?2.曹操憂之中又盼什么,如何盼?在文中怎么表現?3.詩歌情感是怎樣的?4.通過此詩,反映曹操詩歌的什么特點?學生對于第1個問題理解得比較淺顯,多答到因為歲月易老,人生易逝所以憂,沒有認識到曹操作為一個政治家對于江山的渴望、對于建功立業(yè)的渴望而對于渴望的憂,這是一個問題。在我的引導下,他們知道了曹操對人才的憂,但是如何在憂中盼,他們多半不能認識答,沒有認識到用典的具體作用,所以第2個問題的用典的設計基本失敗。最后,他們不能形成對于一首詩歌的一個整體把握,只看到“憂”,對于曹操心中的抱負能夠從“憂”中體現認識不夠,而這點恰恰是理解這首詩歌的重點,也就是這首詩是曹操將政治內容和意義完全熔鑄在濃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詩充分發(fā)揮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長,準確而巧妙地運用了比興手法,寓理于情,以情感人。抒發(fā)了詩人渴望招納賢才、建功立業(yè)的宏圖大愿。言志的同時也抒發(fā)了詩人的感情:有人生苦短的憂嘆之情,有對賢才的渴求之情,有既得賢才的欣喜之情,有對猶豫徘徊的賢才的勸慰之情,有堅信自己禮賢下士,天下賢才定會歸附自己的自信之情。詩人把這些復雜的感情,通過似斷似續(xù),低沉沉郁的筆調通過比興、用典等手法表現了出來。 學生只看到“憂”的一面,不能理解曹操在憂中的積極一面,不能認識到藝術手法的實際作用。最后我只得把詩中運用這些修辭手法表達出曹操雖然充滿了深沉的憂嘆,但是其中洋溢著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激蕩著一股慷慨激昂的感情,給人以鼓舞和力量這些結論給學生擺出來。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學生雖然有主動思考,但是得出的結論不樂觀。
首先談曹操的理想與抱負,花3分鐘時間,讓學生理解這樣一個英雄人物對于建功立業(yè)的渴望。此時,沒有先將曹操詩歌的整體藝術特色說出。然后,介紹曹操的“人才令”這些政治性的法令,讓他們首先在心目中形成一個認識,那就是馬上要學的詩歌《短歌行》與法令肯定存在不同,不同在哪里,我沒有馬上點出,而是讓他們帶著疑問朗讀詩歌。問題1.相對于一般人的“憂”,曹操的“憂”有哪些不同?很快又學生因為先前的背景引導答道了曹操對人才不足的“憂”,對實現政治理想的“憂”。我心里一陣安慰,果然這樣設計有效,學生已經初步走上了對于詩歌內容的全面理解來了。問題2.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詩人,那么,這首詩與法律不同在哪里?經過短暫的思索,又學生提到了曹操運用了比興和用典的手法,甚至有同學主動提到這些手法對于主題是一個有意遮掩,在情感上追求詩歌的抒情與政治結合的目的。在此時,我恰當的將比興的具體內容引出,比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實際上曹操是要突出隱去的后兩句話,表達對人才主動投懷的一種期望。此時,學生已經完全深入到典故中,能夠主動去探究課本的課下注釋。在這個基礎上,我繼續(xù)讓同學們談第二節(jié)的“明月”“烏鵲”“山”“!薄爸芄钡染唧w意象的作用,學生能主動看到“憂”中積極的一面,然后自然而然,對于這首詩歌的藝術情感就能有效得出了,學生能夠認識到這首詩歌的感情充沛,慷慨激昂這些核心的價值觀。最后,我還是提問,讓他們自己去找藝術手法,對“比興”、“用典”他們能夠答出,對抒情和議論和敘事相結合我稍微點撥了一下。這期間花的時間不多,完全在一個課堂課堂完成了。
下了課堂,我真的心情激動,因為我的改變收到了成效。我回到寢室,敲打這些文字,內心不免還激動著。我覺得,第二節(jié)課之所以比第一節(jié)課課堂氣氛活躍和有效,主要歸功于以下幾點:
1.作家人物背景介紹。有的作家的氣質和風骨,其實是多變的。一定要抓住要教學的具體篇目的情感指向去重點介紹作家的某一種人生觀,這樣能夠讓學生集中地形成一個認識,不至于太大太散。
2.問題設計。一定要根據具體詩歌的難點去形成問題。問題要為教學中心服務。比如我重新設計的曹操的“憂”與常人的感時傷神的“憂”有何不同與簡單提出曹操“憂”什么相比,帶有一定的比較性和目的性,這樣學生就能主動去找切入點。問題的設計相當重要,一定要有難度,有深度,還要具體。
3.讓學生自己去找為什么《短歌行》是詩而不是法令?這樣形成文體對比,能使學生去從形式上和內容上去把握詩歌語言的藝術,比簡單發(fā)問詩歌有什么藝術特色好得多。
一堂語文課,時間有限,但是內容含量可以說是很大的。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形成積極有效的思考,并且形成一個解題思路,將語文科的工具性展現出來,是需要我在備課上必須大下功夫的。
其實,有的老師已經去解決了我所遇到的問題,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經驗,我相信,許多從事多年語文教學的老師有很多方法去具體指導。但是,我想,這一個“簡單”的問題和一個“簡單”的反思,是我真正去理解了的,是我真正去感受了的,我正在形成我自己的寶貴的“經驗”,如果這也算是“經驗”的話,我想,我已經開始努力了。
《短歌行》教學反思 篇7
古典詩歌由于歷史的久遠性,詞句的凝練性,往往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難點,在古典詩歌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為了讓學生理解詩歌內容,往往帶領學生逐字逐句“串講”詩歌內容,以期完成詩歌的教學目標。這種教學方法往往費時費力,收效甚微。那如何才能有效地進行古典詩歌教學呢?筆者認為,化繁為簡,品味鑒賞不失為古典詩歌教學好的方法。下面,我以執(zhí)教的《短歌行》為例,談談我的做法。
一、抓朗讀,感知詩歌內容
朗讀是詩歌重要的教學方法,有效的朗讀往往會使學生較快地把握詩人的情感,更為準確地理解文本內涵。
在《短歌行》教學中,可以設置四次朗讀環(huán)節(jié)。第一次朗讀,學生出聲自由地朗讀詩歌,重在讓學生發(fā)現詩歌中自己不會讀或讀不準確的字音;第二次朗讀,學生結合課后注釋,對詩歌字詞大體理解之后齊讀,重在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讀出節(jié)奏;第三次朗讀,設置在教學之末,此時學生對詩歌內容、詩人情感都有了較為準確的體悟,這個時候朗讀,學生自會讀出人生短暫的傷悲,讀出求賢若渴的急切,讀出渴望天下一統的博大胸懷。
二、抓詩眼,體悟憂傷之情
詩眼指詩中最能表現情感意味、精神內涵的字、詞或句子。或者說,詩眼,就是指在詩歌中起畫龍點睛作用的關鍵的字、詞、句。抓住了一首古典詩歌的詩眼,不僅可以準確地抓住文本內容的核心,而且可以快速地抓住詩人的情感。抓住詩歌的詩眼,往往在教學中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短歌行》中,學生不難發(fā)現“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憂從中來,不可斷絕”這些直接表達情感的句子,發(fā)現了這些句子,也就找到了本詩的詩眼——憂。繼而緊扣詩眼,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詩人因何而憂,最終從憂人生短暫,憂人才難得,憂天下未統三個層面準確理解詩人的憂不是消極與頹廢,而是抓緊時間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壯志。
三、抓關鍵,把握愛才之心
曹操大力提倡“唯才是舉”,曾發(fā)布了“求賢令”,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千載動人的“求賢歌”。因此,詩人所憂人才難得,是“三憂”中學生理解的重點。教師可引導學生把握詩歌中的關鍵字詞,體悟曹操對四類人才的反復致意。比如巧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子衿”的借代手法,理解曹操對有識之才的思慕之情;抓住“呦呦鹿鳴,食野之蘋”中“鹿”和“野”的隱喻手法,理解曹操對隱居之才的渴望之情;抓住“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中的“枉”“存”,把握曹操對歸順之才的感激之情;抓住“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中“烏鵲”“繞樹”的比喻,體悟曹操對觀望之才深深地召喚。
這樣抓住文本的關鍵點實施教學,最終學生會準確地把握曹操的形象:在短暫的有生之年,招募更多的人才,建功立業(yè),完成統一的大任。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讓人耳聾。去蕪存菁,刪繁就簡,方能讓詩意之花絢爛開放。優(yōu)秀的教師,還會力求課堂簡單純凈,撥云見日,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心靈感悟,悟出詩歌味道。
《短歌行》教學反思 篇8
1.余映潮先生曾說:朗讀,是充滿詩意的課堂活動。文學評論家曾說:《短歌行》這首詩講不如讀。本節(jié)課便是用朗讀這一詩意的手法引領了豐富而又生動的課堂。以讀為線,貫穿始終,課堂意趣盎然。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應將這一方法發(fā)揚光大,不斷探索新的、更好的誦讀方式。
2.在解讀文本時,“一字立骨”貫穿賞析始終,這樣的教學方法適合于詩歌教學,但在賞析過程中,講解有些流于表面,沒有深入,有些遺憾。
3.學生活動時,活動的方式有些死板,不靈活,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多探究更多的有意義的課堂活動的方式。
4.詩詞教學的方法很多,解讀角度也很多,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多探究更多詩詞教學方法,在“守正”的基礎上努力做到“創(chuàng)新”。
5.本課教學設計參考了寶雞金臺高級中學朱慧穎老師關于《短歌行》的誦讀指導的方法,給予筆者頗多的靈感,讓誦讀教學落在了實處,指明了方向,在設計之前應多學習優(yōu)秀教師教學案例,給予啟發(fā)。
【《短歌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短歌行教學反思11-23
《短歌行》教學反思11-11
短歌行的教學反思12-07
《短歌行》的教學反思12-15
短歌行教學反思06-25
《短歌行》教學反思09-02
短歌行教學反思09-09
短歌行教學反思10-28
《短歌行》教學反思11-23
《短歌行》教學反思范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