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精選5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一學年很快過去了,回顧一下自己在三年級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現就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幾個問題和現象反思一下:
1、學生厭學情緒比較嚴重:
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教學,最令我煩心的是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原因較多,也是比較復雜的,我個人認為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任課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及教學基本功是否扎實也是很關鍵的。于是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學水平,同時我還積極的通過其他途徑來完善自己的'每一節(jié)課堂教學。
三年級數學教材采用的是青島版,沒有可以用來借鑒的現成的教案,課后我就認真鉆研教材,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選定具體的教學情景,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些現實的情境,學生們頓時興趣盎然。這樣不僅縮短了導入新課的時間而且使學生比較容易的獲得知識,從而簡化了學習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自身的厭學情緒,我通過與學生聊天來獲得具體學生的信息,對癥下藥,效果比較明顯。
2、學困生比較多:
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我所任教的三年級學生,學習上困難比較大的學生特別多,我接過這個級部以后就針對這個現象做了大量的工作,然后就具體問題具體解決。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實行幫教活動,每一個學困生都找到一個學習優(yōu)秀的好朋友來每天對所學的知識進行輔導和考試,教師定期進行抽查。
(2)我作為數學教師每天的工作計劃中就有關于學困生的輔導工作。
。3)學困生自己制定出具體的學習計劃、學習目標,定期在數學活動課上交流總結。
3、學生家庭作業(yè)質量不夠好:
三年級的學生開始模仿高年級學生的寫字風格和寫字速度,課堂上有老師監(jiān)督字寫的還比較正規(guī),但是家庭作業(yè)在沒有家長和老師的情況下,字跡比較潦草。這與學生自身的控制能力有關,同時與監(jiān)督力度不夠有很大關系,于是采取家庭作業(yè)上交化,這樣有效的控制了學生字跡潦草的現象。
4、學生不喜歡演算的現象較為嚴重:
對于一步的計算題,教師要求用豎式計算,學生就用計算,可是對于教師沒有要求的計算題學生不習慣在演算紙上計算,而喜歡口算,這樣既浪費時間又容易出錯,想了許多的辦法都不能很好的糾正這個問題,沒辦法只好采取了每節(jié)課、每次測試檢查演算紙的措施。
總之,我覺得,數學教學是一個最具創(chuàng)造性和靈活性的活動,只有從實際出發(fā),才會收到實效,避免誤區(qū)。對于我所遇到的上述問題不知哪位老師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我們經常見到這樣一些數學課:有的教師講得井井有條,知識分析透徹,算理演繹清晰,學生聽得輕輕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變式和實際問題卻往往束手無策;有的教師設計了許多細碎的問題,師生之間一問一答,頻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暢,但結果檢測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卻并不理想;有的教師注重精講知識,留出大量的時間練習各式各樣的習題,雖然學生解題能力尚可,但卻抑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潛能;有的教師讓少數優(yōu)等生在課堂上唱主角,操作、演示、活動、匯報??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際上多數學生作陪客旁觀,個別學困生更如霧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這些課在平時的聽課活動和觀摩教學中并不少見,其中有些課甚至還被評為好課。眾所周知,評價具有很強的導向功能。筆者以為,如果不對好課的標準進行重新認識,勢必會影響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本文擬從以下四個方面探討一堂小學數學好課的評價標準。
“一個都不少”——面向全體學生
班級授課制的課堂教學,以統一化的集體教學為特點,強調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檢測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設的全班學生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的一致性為前提,教學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課,首先應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可能的發(fā)展。面向全體學生,就意味著承認差異,因材施教。學生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制約著學習的結果,由此而產生的差異將導致不同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數學學習傾向。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并不意味著搞“填平補齊”,而是在致力于絕大多數中等水平學生發(fā)展的同時,還要使那些在數學方面學有余力的優(yōu)生脫穎而出,學有困難的學生學有所得,達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應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師與學生個體或教師與學生群體的單一課堂交往模式,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交流、多邊互動的立體結構;應有效地采用活動化、探索性的學習方式,通過合作、討論、交流,發(fā)揮“學習共同體”的作用;應在練習層次上“上不封頂,下要保底”;應對某些特殊學生(特優(yōu)或學困)給予特殊政策;應使課堂成為每一位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能力的舞臺。
“在活動中學數學”——關注學習過程
“數學是人們在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的基礎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應用的過程,這一過程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引自《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只是接受現成的數學知識,而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的過程。許多東西是教師難以教會的,要靠學生在活動中去領會。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是有效的學習。一堂好的數學課,教師應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向學生展示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引導學生參與概念、法則的形成過程,暴露學生學習知識的思維過程。具體說,教學時應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幫助學生獲得新知學習的必要經驗和預備知識(奧蘇貝爾稱之為“先行組織者”),從而為新知學習提供認知固定點,提高學習者認知結構中適當觀念的可利用性;應啟發(fā)學生從原有認知結構中找準新知的'生長點,不僅要考慮學生學習新知識所需要的基礎,而且充分考慮學生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已了解多少,從而確定新知學習的起點(維果茨基稱之為“最近發(fā)展區(qū)”);應突出新舊知識的不同點,在比較中發(fā)現矛盾,引發(fā)認知沖突,使學生達到“憤悱”的狀態(tài),為學習新知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保持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應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讓學生去親自體驗,決不去教;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讓學生親自動手,決不替他做;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說的,讓學生自己動口,決不代他講。為學生多創(chuàng)造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點體嘗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的生命在于應用”——注重學用結合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數學的應用業(yè)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不少專家指出,數學教學不能“掐頭去尾燒中段”,要重視數學模型的建立和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一堂好課,不僅要讓學生建構知識的意義,還應使他們懂得知識的來源和實際應用,“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引自《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一方面,數學課本中有許多知識的教學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特別是幾何初步知識、統計知識及一些應用題的學習,都是從實際出發(fā),經過分析整理編成數學問題的;另一方面,由于課本的容量有限,使得許多學生熟悉的喜聞樂見的生活事例未能進入課本。因此,教師應處理好數學的學與用的關系,注重學用結合,進一步認識和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
從事數學教學已二十多年,在不斷的摸索、學習中,我發(fā)現自己已經逐漸適應了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并且深深喜歡上了數學教學這項工作,不敢說自己在教學上多么的有經驗,下面僅談一些感受。
一、我覺得數學教學是一項非常有趣而有研究意義的工作。
在數學課上,有思維深化,也有正誤辯論,有積極的合作。如今的教學和我們小時接受的教學方式真的是千差萬別,我們機械的模仿和固定的思維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學生的要求,他們個個使勁渾身解數,在展示自己的個性思維和奇妙方法,像是在演繹精彩而又真實的數學童話故事。不知不覺,挑戰(zhàn)成了孩子們喜歡的學習方式,已經開始要求我坐到他們中間去聽發(fā)言的學生講課。樂在其中,我努力改變教學方法方式。
二、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對。
很多時候學生只是一味地接受老師的教授,習慣現成的接受問題,缺少自己去研究,自己去發(fā)現問題,然后自己去解決的,還有很多題目,尤其是那些比較多的,看起來比較負責的,很多學生第一反映就是不會做, 不會自己動筆去算, 思考,試著去解決問題的。不太喜歡動腦筋,怕算。還有就是在做題時,有些同學對于錯的題,錯了也就錯了,并沒有在課后去針對錯題分析自己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這也可能會導致他再次出現這個錯誤,還有老師講過的題目,沒有好好的理解,下次出現相類似的或者是變的稍微復雜了一些,就不會做的。課后缺少去反思,把里面的原理搞清楚的。
三、學生目的性不明確。
我為什么要學這個數學知識點,學了這個知識你有什么用,貌似生活中不怎么用得上的?學生還找不到學習的目標。從而覺得學習數學沒意思,作用不大。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這個問題,我講解了很多現實數學作用的例子,慢慢的覺得他們對學習數學比較感興趣了,也認識到了現實生活中數學的'重要性。
四、學生學習過程的問題。
學生在學習中會出現課堂注意力不集中,開小差,說小話的情況,這也就會導致對學習內容會學得不徹底,理解不完善。在上某些貌似簡單的內容,就不怎么認真聽,感覺會的,其實考試的時候稍微換下題目就不會做了,或者是做錯了。平時在教學中,尤其是在講考試的試卷, 針對他們會出現的問題都經常強調的, 慢慢的有點好轉的。
五、學生學習心理問題。
學生對于自己有些盲目自信,對知識點聽了一點就認為全懂,可到真正做題的時候就出現了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是理解的不夠透徹的緣故,學生不會一直認真的聽,不夠謙虛,容易半途而廢的。
六、學生學習基礎問題。
學生的學習基礎,尤其是計算能力,碰到一些計算難度比較大一點的題目,就不會做,或者是算錯的, 這就是他們普遍的毛病。還有些同學以這個為借口說自己基礎差,聽不進去的, 從而一直不愿意學習數學的,久而久之, 數學越來越差了,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針對這類學生,我經常找他們單獨談話的,讓他們知道數學的重要性, 重塑學好數學的興趣。
總的說來,自己懂得數學教學方面的知識還太少,不足以滿足教學的需要,以后的工作中還應多學習專業(yè)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多研讀教材,深入把握教學核心,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大腦,使自己成為一個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合格教師。
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4
秋去春來,短短的一學期教學工作又結束了,在這繁忙而充實的一學期中,我感觸較多,現將本期自己在教學中的點滴得失作一個反思。
本期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級,教材用的是西師版的新教材,還沒有上課之前就聽別的老師說,西師版教材較難,不好把握,這對于缺乏教學經驗又第一次接觸西師版教材的我來說,還真是一個較大的挑戰(zhàn),本期的教學任務較繁重,其中知識點包括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旋轉與平移、方向與位置、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年、月、日的認識,分數的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以及統計初步與不確定現象。其中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是本冊的重點,年、月、日的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又是本期的又一難點。
教學之前,我充分的備好課,同時我深知備好課是上好課的關鍵,而備好課重要的一點是要備學生,由于接手本班了解到學生的整體成績較差,而且不平衡,因此,我把基礎知識的傳授作為我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同時,也為優(yōu)秀的學生作好“能量”的儲備。
教學之中,我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去吸引學生,用多種教學方法去感染學生,促使他們喜愛數學,愿意學習數學,比如,在進行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中,我利用多種自制教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動手折,畫等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對待優(yōu)生,我充分讓他們吸飽、吃夠;對待中等生,我讓他們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特別是對待差生學習積極性不較高,我更加的重視他們,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信心。
教學之后,我基本做到每課教學后立即反思,每單元反思,及時總結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得失,以便在后面的教學中發(fā)揮優(yōu)點,克服不足,同時,積極學習其他有經驗的教師的'優(yōu)秀經驗,聽他們的課,有什么教學中的困惑去請教他們。經過我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學生的學習氛圍有所加強,學習興趣有所提高,基本會積極主動的學習。
由于經驗的缺乏,在教學工作中仍會有許多不足,感覺時間“少”、任務重,對待差生的輔導仍有待加深,課堂40分鐘的效率不夠高,小組合作仍有待加強,沒有發(fā)揮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個別差生缺乏與他人的合作的意識等。
在下期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克服我的不足,關心每一位學生,努力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讓學生在集體中積極參與,主動學習數學,感受成功的喜悅。
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5
半個學期很快過去了,回顧一下自己的課堂教學,有許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現就自己面對幾種現實反思如下:
1、對學生厭學現象的反思
任小學低年級數學,最撓頭的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這里的原因是多樣的,也是復雜的,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數學學科特殊性之外,教師授課方式、水平、內容安排等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教學一些課時,用不同的方法就取得了不同的效果。本學期在設計一些課時,我拋開了書中的例課,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些現實的情境,學生們頓時興趣盎然。這樣處理的好處不僅解決了課的重點而且節(jié)約了教學時間。大家又一次進入了學習的高潮之中。盡管要通過多個情境解決幾個知識點,這么大的容量,由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熟悉和感興趣往往能達到非常好的效果。這些讓我反思,在平日的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太少了,常常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教學,圍繞書本講書本,圍繞例題解例題,所以缺乏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長此以往,學生感到厭煩在所難免,厭學的癥結所在。
2、對學生的兩極化現象的反思
新課改的理念中倡導突出教學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而在學生的實際是隨著年級的增高,兩極分化現象日益嚴重,以所在任教的三年級一班為例,數學的各項成績在歷次抽測和考核中均在兩班前列,但從口算到應用題,每一項都有幾個待及的學生。我就想,為什么待及的學生越教越多呢?于此同時,我也發(fā)現部分學生在大多數同學熱火朝天的學習過程中,扮演的只是鴨子叫雷的角色,不僅提不出問題,甚至記不住常見的計算公式,而對于這部分學生,常規(guī)的處理方法是忽略不計的,日積月累,錯過的東西越來越多,與大家的距離也越來越遠,對數學的興趣也越來越淡,所以我覺得,我們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但也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更要因人而宜,我們也不能用公開課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學生,我認為我們可以吸取公開課的思想,但不能照搬公開課的方法。
總之,我覺得,教學活動是一個最具創(chuàng)造性和靈活性的活動,只有從實際出發(fā),才會收到實效,避免誤區(qū)。
【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總結反思數學教學的反思12-05
教學數學教學反思06-02
數學的教學反思10-25
數學教學反思06-13
數學教學反思10-28
數學的教學反思04-20
數學教學反思03-19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數學初三12-05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 初三數學教學反思12-22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