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教學反思(精選5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錢學森》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錢學森》教學反思1
一、品讀感悟,激發(fā)情感
注重閱讀品味,是本課教學的精髓所在。課上,我讓學生找找錢學森的話語,自由談談感受,體會他的愛國情懷。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個人感悟,著力通過語言的激勵引導學生經(jīng)歷獨特的、多元的體驗,使得課堂呈現(xiàn)出“同閱一卷書,各自領其奧”的生動局面。課中,摒棄繁瑣的分析,緊緊圍繞文中的關鍵句,將靜態(tài)的文字鏈接成動人的畫面,在反復品讀中豐富著語言的內涵,豐富著人物的精神,豐富著學生的人生體驗,使課堂充滿“故事”,充滿藝術的情趣。通過細細地品味,學生受到了思想的啟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鑄煉。整堂課,我的話語一步步地牽引著學生的靈魂沉浮于字里行間,讓學生的心靈浸染著墨韻書香。學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暢讀,獲得的是對生命的感悟,由此昂揚其率真而靈動的生命激情。
二、強化體驗,走進內心
語文教學的過程是一次人性積淀的過程,而這樣一種過程需要閱讀主體真切的感受和體驗。本課教學中,我還能引領學生研讀文本,走進人物內心,體會人物的真情實感。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和朗讀把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示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是把自己放在文本的對立面上,更不是一個冷靜的閱讀者,而是將自己和文本融為一體,用朗讀、用思考、用言語抒發(fā)感受,成為了文本意義的創(chuàng)造者。其中,朗讀也好,想象也好,表達也好,都成了激發(fā)學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內化情感、內化語言的形式,課堂賦予了學生的是豐富的情感體驗。
三、融合信息,生生互動
大量的信息交流,促進生生互動,是本課又一個顯著的特點。教師允許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主張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形成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傾聽、互相評價、互相激勵,縱向和橫向的多元反饋信息網(wǎng)。再者,本課的信息量很大,如:馮卡門的資料補充、錢學森回國的背景資料、頒獎詞的閱讀……學生們無所不談,無所不至。在這樣大的信息交流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思維靈活性、語言表達乃至個性特點都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
四、文以載道,潤物無聲
語文教學中講究文道統(tǒng)一,“道”是語文教學的魂。在教學中,我依據(jù)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時時不忘錘煉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尋“文”線悟“道”線,即悟做人之道。當學生借助課文的重點詞、句、段的品析,理解了人物的高尚品質后,我將話題巧妙地引向學生自己,讓學生對錢學森說說心里話,使學生在他的一片拳拳愛國心的沐浴中,逐漸成熟、成長, 從而達到了精神的恬淡與從容、思維的明晰與開闊。這樣,學生在學語文的同時學做人,于潛移默化中修身化性,于感悟品味中弘揚精神,這一定會使學生終身受益!
《錢學森》教學反思2
《錢學森》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十冊中的一篇課文。本課生動地記敘了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在美國時,一刻也沒有忘記祖國,以及回國后為我國運載火箭和導彈的研制及發(fā)射作出了卓越貢獻,贊揚了他時刻不忘祖國的高尚情懷。
《小學語文教師》20xx年第6期朱華賢老師在他的文章中說到:課堂教學應該有亮點,應該有看頭,但也可以而且應該有平常而實在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枯燥而真實的過程。課堂教學畢竟不是藝術表演,畢竟不只是為了展示教師的風采,畢竟是為了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的著重點是:學生學到了什么?他們是怎么學的。我很認同他說的話。
我把課堂定位在實實在在。由于文章并不是很長,所以我打算用一課時把課文結束掉,只叫學生利用晨讀的時間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導入、檢查朗讀以及課件的制作都盡量做到簡潔有效。
一、由興趣點導入
因為是在自己班上課,所以課堂從初始的“認知”開始,出示了“炸藥之父”“雜交水稻之父”的相關知識,給今天的偉大人物做了一個鋪墊——“導彈之父”錢學森。接著,用一段飽含深情的語言開始了課文的學習:“一個沒有偉大人物的民族是可悲的,一個有了偉大人物而不去景仰的民族更是可悲的。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值得大家景仰的偉大人物——錢學森”。一番擲地有聲的導語將大家的目光聚焦在課題上,也為整堂課的情感埋下了一個伏筆。
二、簡潔樸素的環(huán)節(jié)
《錢學森》這篇課文,原打算從出示第一小節(jié):1955年10月1日清晨,廣闊無垠的太平洋上……而是火箭的艙壁啊!開始教學。因為這一段話寫得很美,運用了很多的成語,而且這樣的開頭又十分地吸引人,覺得應該讓學生好好地體會體會。然后再引入第二小節(jié)對錢學森的介紹,學習錢學森說的話“我是中國人。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能為人民多做點事。”接著用一句過渡語帶到3、4小節(jié)。最后,品味美國海軍將領的話,理解歸國不易……
后來,仔細琢磨,第一小節(jié)并不是文章的重點,不應該花那么多的時間去講授,一些知識點可以巧妙地穿插在課后的填空練習中。文章中很多內容學生讀了也就都懂了,不用一一去點一點。于是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1、結合課前預習情況,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結合課后練習填空。
2,默讀體會。因為在后面的教學中重點是抓住錢學森說的兩次話來教學的,其他地方照顧得就比較少,所以我想設計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有再一次熟悉課文的機會,同時把課文中一些非重點也一帶而過。
學習錢學森的兩句話。
《錢學森》一文是一首凈化學生靈魂的贊美詩,是一曲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的交響樂!在上這篇課文時,我主要是引導學生對錢學森所說的兩段話的反復朗讀,感受他的愛國之心,因此,我抓。骸懊绹硎軆(yōu)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备隈T卡門身邊的前途無量和“錢學森堅決要求回國!弊鲗Ρ,使學生體會錢學森堅決要求回國意志的堅定。
學生自讀自悟,畫出最能表現(xiàn)錢學森的語言描寫的句字,朗讀品味,暢談感悟。根據(jù)學生的交流匯報,相機引導,主要抓住以下幾點進行點撥:
交流語句之一:“我是中國人。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首先通過交流,讓學生從錢學森在美國富裕的生活、優(yōu)越的條件與他話語的聯(lián)系中產生困惑。我巧妙地設計了一組關聯(lián)詞的說話訓練:選取一組關聯(lián)詞,請結合課文內容,體會錢學森是怎樣想的?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想通過交際情境促進角色轉換,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促使學生的情感與錢學森的情感產生共鳴共振。這時,學生再來讀這一段話,使學生更加深切地體會到錢學森的殷殷赤子情。
交流語句之二:“我們日夜盼望著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到了。祖國現(xiàn)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chuàng)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
要求學生用心讀,反復讀,好好感悟。抓住“應當”一詞知道錢學森把回國看成是一種責任一種職責。這里有設計了第二個說話訓練:如果你也是那些留學生中的一員,你會支持錢學森的決定嗎?你認為他回國值不值得?這個問題的創(chuàng)設,不僅是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更能體現(xiàn)出錢學森這一顆拳拳報國之心的強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
在教學時,我努力使錢學森的愛國情結與孩子們生活中的愛國情結融為一體;在討論中使學生了解到錢學森能夠放棄優(yōu)厚的待遇堅決回國的崇高的愛國情結,學生的愛國情結覺醒,愛國熱情迸發(fā)!
課上完了,聽著孩子們一句句因感動而激情的語言,看著孩子們一張張因敬佩而嚴肅的小臉,我的心也久久不能平靜。錢學森離我們的生活很遠遠,但是現(xiàn)在,孩子們一個個被錢學森強烈的愛國情懷所感動。
《錢學森》教學反思3
《錢學森》是一篇記敘人物事跡的文章,課文生動地記敘了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在美國時,一刻也沒有忘記祖國,以及回國后為我國運載火箭和導彈的研制及發(fā)射所作出的卓越貢獻,贊揚了他時刻不忘祖國的高尚情懷。
課文語言簡潔、樸素。通過人物語言,體現(xiàn)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是本文的重要寫作特色。同時,文中還有多處側面描寫,烘托了人物的特點。文章寫作思路較為清晰,作者采取倒敘的寫作順序,設置懸念,引人入勝。
如何用好課文這個例子,根據(jù)課文特點相機安排語言文字的基礎訓練,避免得意而忘言,讓工具性與人文性在課堂上和諧統(tǒng)一?根據(jù)課文特點,我從領悟人文內涵入手,直接以人物語言為切入點,以朗讀訓練為抓手,披文入情,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作者靈犀相通,產生情感共鳴,同時穿插寫作方法感悟這一主線,“語言描繪表達人物特點”、“側面描寫烘托人物特點”、“倒敘”等,研究文本的語文形式,學習表情達意的方式、方法,相機進行言語訓練,設計了“精讀語言,讀出拳拳報國之心”、“ 感受對比,讀出濃濃愛國之情”、“ 表達閱讀感受,深化文本理解”等幾個板塊。
執(zhí)教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感受錢學森那拳拳愛國之心。我緊緊扣住課后的習題“默讀課文,畫出課文中錢學森說的話,體會這些話表達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進行教學,主要安排了以下幾個方面:
1、聯(lián)系上下文,說一說錢學森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并體會他說話時的心理活動。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完成,教師只是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
2、適度拓展,感悟錢學森的愛國情懷。如課文第五節(jié)美國海軍將領的一段話對理解錢學森的拳拳報國心很重要,但考慮事件從時間、空間距離學生的實際都很遠,這樣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就會產生一定的障礙。這時我利用課前搜集的資料——《我寧死也要回國》,補充說明美國運用了一切手段,恐嚇、阻攔、軟禁、坐牢……不讓錢學森回國的這段歷史。適當?shù)臄U展,延伸,突破了教學難點,學生再朗讀錢學森對留學生的話,感受更真切,隨著一次次地讀,心靈也一次次受到猛烈的撞擊提升了對錢學森的情感認識。
3、國內外生活,工作條件的對比,留學生的勸和他堅決的回,美國的威逼利誘和他想盡一切辦法的回,理解錢學森回國的執(zhí)著。
4、讓學生展開想象,寫一寫:當錢學森雙腳踏上祖國土地的那一刻,他會說些什么,做寫什么呢?在寫后交流時,學生們各抒己見,在朗讀時,是那么地有感情,真可謂是聲情并茂?吹綄W生那么的動情,我知道學生們真正地走進了文本,與主人公的愛國之情產生了共鳴,達到了學習這篇文章的目的。
然而,課堂上總是留有遺憾。本節(jié)課對于“優(yōu)等生”與“學困生”之間的學習機會還不是很均等。個別“學困生”在思考、發(fā)言等方面能力有所欠缺,需要老師多點耐心,多點指導。
《錢學森》教學反思4
《錢學森》一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19課。本文主要寫了錢學森身在美國,心系祖國,最后通過努力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為我國運載火箭、導彈的研制和發(fā)射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學習本文,既要讓學生感受愛國報國的赤子深情,又要讓學生們受到愛國主義、人文主義的熏陶。
課文的語言簡潔、樸素。通過語言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xiàn)強烈的愛國情懷,是本篇的重要寫作特色;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找出錢學森說的兩段話,一起品讀感悟。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和抓關鍵字詞來體會錢學森赤誠的愛國精神。
“以人為本”堅持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的原則,結合課外資料,利用多媒體適時補充,適當進行課外拓展,架起學生的“書本知識”與“生活知識”之間的橋梁。讓學生真正感悟到錢學森時刻不忘祖國的高尚情懷。
在整個教學設計上,我力求做到聽說讀寫訓練。注重讓學生從學習課文中習得寫作的方法。
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出現(xiàn)了很多的不足之處。
1、教學內容設計過多,特別是第一部分的復習導入用了將近15分鐘,導致沒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2、引導學生讀文不夠。在教學中雖然抓住了課文的重點,即人物的語言來進行教學,但對全篇課文的朗讀不夠。
3、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沒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講的過多,學生讀與練的很少。
4、缺乏對學生語言能力的訓練與培養(yǎng)。語文教學應該是語言的教學,而我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沒能很好地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訓練。
5、對學生寫的訓練不夠。由于教學內容過多,原計劃在課堂上展開片段練寫沒能進行。
6、沒能進行很好的情景創(chuàng)設。其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穿插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以創(chuàng)設情景,如能做到這一點則可讓學生披文入情,與文本同呼吸、共命運。讓學生的精神與情感得到洗禮。學生就能真切地理解身在海外的游子思念祖國、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
課后我深刻地反思了整個教學過程,發(fā)現(xiàn)了自己身上的很多不足,再今后的 教學中我會虛心地、努力地向其他優(yōu)秀的教師學習,使自己的教學水平 更上一層樓!
《錢學森》教學反思5
蘇教版第19課《錢學森》生動記敘了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赴美留學時,時刻懷念自己的祖國,沖破重重阻擾回到祖國,為我國運載火箭和導彈的發(fā)射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錢學森》一文感情真摯,主線清晰,簡單易懂!跺X學森》一課的重點是文中關于錢學森說的兩句話,也正是從這兩句話中我們深切的體會出他那強烈的愛國之情。
可是問題來了,由于錢學森離學生生活時代久遠,怎樣使學生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不僅深深感受到錢學森一顆拳拳愛國之心,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收到愛國主義的感染,真正從孩子們的內心深處,激發(fā)他們立志報國的感情。
文本內容簡單易懂,學生能通過自己的閱讀體會到錢學森一顆愛國之心?墒,它也是一把雙刃劍,過于簡單學生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愛國”上,不能真正體會到錢學森他那可貴的愛國精神。
對于重點部分的教學,學生抓住重點的詞句談感受和體會,但是經(jīng)過幾個來回以后,孩子們的發(fā)言便只停留在固定的幾點上面,沒有任何新的收獲。
究竟如何做,才能夠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呢。通過今天的試講,我也有了以下幾點思考:
第一、充實文本。
發(fā)動學生,搜集資料。要讓學生動起來,使學生搜集19世紀三四十代時,中國和美國的現(xiàn)狀,通過對比,增加學生對錢學森說這些的難能可貴。了解美國是怎樣阻擾錢學森回國的,錢學森遭受了怎樣的待遇。教師補充錢學森回國后所做的巨大貢獻,以及錢學森為中國航天培養(yǎng)了幾代人。通過介紹《感動中國》、《錢學森傳》等內容,使文章的信息豐富,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第二、讀悟結合,表達情感。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句,談感受。進而讀出自己的感受。使學生通過讀書,就能夠讓然體會到他對文本的理解,對人物的情感。要多讀,對于學生讀的沒有感情的地方,教師要通過自己師范讀,給予學生指導。
第三、寫。
當孩子們認識到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時,他們的心中一定會心潮澎湃,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所思所感寫下來。在交流時,互相聆聽,相互學習。
語文課難就難在對文本的理解和把握,難就難在你對教才得取舍,難就難在教師對學生的感染。希望在第二次的是試講中,能夠有所進步。
【《錢學森》教學反思(精選5篇)】相關文章:
《錢學森》公開課教學設計和反思12-16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錢學森》教學反思12-16
蘇教版六上《錢學森》第二課時教學反思12-16
錢學森的故事02-17
關于錢學森故事10-04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精選03-16
錢學森愛國故事09-03
《離騷》教學反思精選10-30
錢學森的3個故事02-18
科學泰斗錢學森的故事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