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數學樂園》教學反思(精選12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么你有了解過反思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數學樂園》教學反思(精選12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數學《數學樂園》教學反思 篇1
在這次的校數學組教研活動中,我執(zhí)教的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82頁《數學樂園》。我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是通過豐富多彩數學活動加深學生對10以內數的認識,進一步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充分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
通過走迷宮、對口令、投擲游戲、送信游戲四個數學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機會,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思維去觀察事物的能力。
滿意之處:
教學設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形象生動,寓知識于有趣的數學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且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更活躍。
不足之處:
1、語言的表達上有所欠缺,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語言引導得不夠到位。如:在設計幫助迷路的兔子回家時沒有交待清楚,讓人覺得好像是空降了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前后教學環(huán)節(jié)聯系不上。
2、對口令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對的數只有8的組成,數的組成太單一,形式過于簡單,不能進一步拓展與練習。應多出幾個不同的數的組成,分成和組成相結合。
一年級數學《數學樂園》教學反思 篇2
《去游樂園》這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米,建立“1米”的空間表象,了解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能夠估測和測量周圍物體的長度,能選擇合適的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通過教學自認為有以下幾方面是值得借鑒的:
1、創(chuàng)設實際生活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標》中指出:在教學中,要加強現實生活與課堂教學的聯系。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新課伊始,我首先創(chuàng)設了學生熟悉的“坐公交車,超過1米要買票”的情景,設置了“1米到底有多高呢?”這一懸念,激起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2、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為了讓學生體會學習“米”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舉例說一說在生活中你還在哪兒見過“米”,學生說出了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體育課中的跑步距離,學校跑道長等,引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體會“米”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安排大量的測量和實踐活動,讓學生多方面地理解和體驗長度單位。
當學生建立了“米”的概念后,為了讓學生多方面地理解和體驗1米的長度,我安排了大量的測量活動,讓學生測量講桌的高,測量教室門的高度(學校教室的門高是2米)等,來加深學生對1米長度的印象。
一年級數學《數學樂園》教學反思 篇3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乘法。這節(jié)課上得比較成功,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突出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課程理念。
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發(fā)練習本”的情境,讓學生體會到用連加算式解決這類問題相對煩瑣,激起學生學習乘法的愿望,進而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學生初步認識了乘法運算的意義之后,讓他們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表示,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把解決問題與學習乘法運算意義的過程結合起來
利用學生已有的用連加算式解決問題的經驗,進一步抽象,建立乘法算式,從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在列乘法算式時,“4個2”中的4,“6個4”中的6和“3個3”中的第一個3是教學的關鍵,而對此學生往往容易疏忽。教師請學生說說自己列式過程中的想法,特別是從哪兒找到“4”“6”和“3”的,由學生講給學生聽,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另外,引發(fā)對“1+2+3=6(人)”為何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的討論,進一步強化對乘法運算意義的體驗。
3、自評表現,總結全課。
學生學會自評是“課標”在評價建議中提出的一項重要內容。讓學生對自己本節(jié)課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目的是鼓勵學生樹立自信,不斷進步。對于那些認為自己表現不好的學生,應肯定其優(yōu)點,并提出希望。對那位本節(jié)課自評表現欠佳的學生,老師要求他課后給同學們講講他在兒童公園發(fā)現的乘法問題,以彌補其在課內的損失。
總之,本節(jié)課的設計,能自始至終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大量的生活情境中去體會、感悟和發(fā)現,真正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學習數學的愿望。
一年級數學《數學樂園》教學反思 篇4
李華老師執(zhí)教的游戲課《數學樂園》,是以鞏固、應用、拓展數學知識為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學會數學的思維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學生學不好數學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數學太枯燥無味,與學生的生活沒有很好的聯系起來。本節(jié)課學生走出教室,通過游戲的形式,在玩中學、玩中悟,體會到數學的奇妙和有趣。主要體現以下幾點:
1、感受有趣的課堂教學活動。
本節(jié)活動課涉及的內容大多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如10以內數的基數、序數含義,數的組成、比較大;20以內數的加減法;簡單的統計思想等。根據本節(jié)活動的內容和一年級學生的認知心理特征,采用了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開展各項實踐活動——“走迷宮”、“送信”“投球比賽”……獲得了較大的成功。強調學生參與現實、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學好數學的信心,體現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發(fā)展數學意識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李老師所設計的各項游戲活動,均為學生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提供了平臺,為學生的相互交流、表現自我創(chuàng)造了機會,使學生能夠用自己所喜歡的方式方法去解決問題,體驗成功所帶來的樂趣。
2、 在實際體驗中激發(fā)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的內因的最好激發(fā)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主要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也就是說當學生有積極的態(tài)度和情感時,才能使大腦的活動得到促進,使各種智力因素得到有效的激活,興趣是思維的原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教學中,李老師依據實際情況用游戲形式將教材提供的內容活動化,如“走迷宮”,使學生個體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實的數學活動中,切身感受數學的奇妙和無所不在,體會做數學的快樂。上課伊始,隨著李華老師親切的話語“同學們你想進數學樂園嗎?”,學生一蹦三尺高“想”!袄蠋熞獛斆鲃幽X的小朋友進數學樂園,如果你們能走過這個迷宮就可以進數學樂園,不過老師要提醒大家的是:最好不要和前面的小朋友走的路線一樣,你們有沒有信心?”。學生在蹦蹦跳跳中走出迷宮,鞏固數的順序1、2、3、4、5、6、7、8、9。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仿佛真的走進了數學的大樂園。在走迷宮中學生初步感受到同一問題有多種不同的答案,學會有序地思考一些問題。把教學任務融于數學活動體驗中,既能完成教學用書上所有的教學目的,又能滲透數學思想。
3、嘗試嶄新的教學組織形式。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說,要體現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不但要從觀念和方法上進行變革,還需要組織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實現教學形式上的多樣化。在本節(jié)課中,李老師讓學生離開課桌,走進教師為他們設計的游戲活動中,原本枯燥的口算練習,老師采取送信的形式將各個口片分發(fā)在學生的手中,讓學生將得數是5、6、7、8、9的“信”,分別到信箱“5”、“6”、“7”、“8”、“9”中。學生在操場上像小天使穿梭送信,笑聲、吹呼聲感染了聽課的每個老師,我們聽課的老師也仿佛走進了數學的樂園。李老師將學習內容搬出教室,使學生走出教室在有趣的活動中學數學、用數學、體會數學的美。為學生的探索學習和技能訓練創(chuàng)設了一種愉悅、和諧、自主的氛圍,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構建和鞏固知識,整節(jié)課在和諧愉悅情境完成。
如果說這節(jié)課有瑕庇的話,那就是在室外上課,操場上人多,學生有時聽不清要求盲目行動的情況較多,室外課組織教學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從而真正做到玩與學,學中悟。
一年級數學《數學樂園》教學反思 篇5
今天很高興給孩子們上了一節(jié)有趣的數學實踐活動課《數學樂園》。上完課后我有很深的感受,想和各位老師分享一下。
新課程不再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不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不再偏重書本知識,加強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發(fā)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注重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更為關注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等全面發(fā)展。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數學活動課是集知識性、趣味性和娛樂性于一體的課程,它重在學生參與,重在學生實踐,旨在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在這里,數學得到了升華。數學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體現。課程標準指出:“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終身學習’和‘持續(xù)、和諧發(fā)展’等教育理念進一步得到人們的認同,數學教育觀面臨著重大變革,作為教育內容的數學,有著自身的特點與規(guī)律,它的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此,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而且更應當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關注每一個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思維能力,自我意識等多方面的進步和發(fā)展!蔽蚁,這篇教學設計,對課程標準中的基本理念作了很好的解讀。課堂教學從只注重學生知識結構的培養(yǎng)和認知圖式的建構,到關注學生的具體生活和直接經驗,并真正地深入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而使教學活動的基礎性,發(fā)展性和創(chuàng)造性達到了統一,體現了“學習不是為了‘占有’別人的知識,而是為了‘生長’自己的知識”這種現代教育觀。由此我們也看到了新課程強大的生命力,它正在促進學生有意義的學習方式和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促進學生和教師共同成長。
本節(jié)課我就結合了上述新課程的理念,在教材原有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了重組和加工。將課本上枯燥、生硬的平面游戲變成了動態(tài)、活潑的趣味游戲,使課堂教學更加充實、充滿趣味性。
在上課之前,我還精心地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對課堂上學生們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預設,并對學生們可能生成的結果進行了動態(tài)的分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就對本節(jié)課的優(yōu)缺點做簡要反思。
一、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整節(jié)課,同學們始終沉寂在游“數學樂園”這一情境中,在米老鼠的帶領下,學生們的精力更加集中了,思考問題更加主動了,心情也更加愉悅了。這樣有意識地學習,當然也會收到不錯的效果。
二、為孩子創(chuàng)設了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空間和時間,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在走迷宮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給了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在想一想、說一說中體會走迷宮的路線的多樣性,并教給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多途徑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三、注重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使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身邊
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又為生活服務。本節(jié)課中無論是走迷宮、對口令、送信、坐火車還是投球都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這些游戲其實就是學生們經常會做的,可是平時在玩這些游戲時,學生們根本沒有想到這些數學問題,而今天他們不但玩得高興,同時也解決了許多的數學問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在這點點滴滴中,同學們一定會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四、關注細節(jié),注重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數學知識的學習不是讓學生做會一道題或是明白一個算理,而是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學會如何學習,如何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如在走迷宮環(huán)節(jié),我在各小組匯報了合作探究取得的結果后,還讓學生對一些數據進行比較,既對各小組探究的情況做到了心中有數,又很自然的復習了這一部分教材中沒有安排的比較大小的內容,這樣做也鼓勵了在合作探究中表現較好的小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還補充了怎樣走才能既不移漏,也不重復?為學生今后的有序思考指明了方向,教給了學生正確的思考問題的方法。
又如在坐火車游戲中,我不但設計了簡單的幾和第幾的知識,還相應地補充了求總數的環(huán)節(jié)。我先請一名同學站起來讓他說說自己前后各有幾個人,再求這一豎排一共有幾個人。這樣的設計目的是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對基數的問題有了更加深入物認識。
還有在投球游戲后,我讓同學們看黑板上的投球結果,目的是在學生們看圖提問題的同時,滲透給學生一些統計思想,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五、巧妙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
新課程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應該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彼栽谒托怒h(huán)節(jié)中我創(chuàng)設了兩個小插曲,一個是有一個同學投不出去信,一個是有一個小動物沒有信。目的是教育學生做事要認真、實事求是,同時也要關注身邊有困難的同學,幫助他們共同進步,促進了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
六、多種評價方式的運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心
在這節(jié)課中我運用了互評、教師評、多媒體評等多種評價方式,評價比較有針對性,同時還關注不同學生所表現出的情感。從他們臉中的表情就能看出他們心中那一份成功感和一份滿足感。這樣使學生認清了自己,增強了他們學習的信心。
當然在看到本節(jié)課成功一面的同時,也會看到一些不足之處,請各們老批評指正。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精心設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仔細思考同學們可能出現的問題,提高應變能力,使我的教學更上一層樓。
一年級數學《數學樂園》教學反思 篇6
中班末期,為了鞏固幼兒對10以內數的認讀、點數、書寫以及數的比較,我設計了一節(jié)名為《動物樂園》的多媒體數學綜合課。 根據教學意圖,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活動流程:
首先,在背景幻燈,兒歌《我愛我的小動物》音樂以及老師的語言引導下,激發(fā)起幼兒活動的興趣和期望。然后進入教學主題階段——逐步出示動物由少到多的牧場(每張幻燈片至少兩種動物)幻燈片,每張幻燈片教學模式——幼兒認識小動物,說出小動物名稱,然后幻燈出示小動物名稱;幼兒點數小動物數量,大家一起點數,幼兒在本子上寫數字,幻燈出示數字,表揚數對、寫對的幼兒。比較畫面兩種小動物的多少,體會數字誰比誰多多少,誰比誰少多少;模仿《我愛我的小動物》創(chuàng)編歌曲,如:我愛我的小貓,小貓有幾只,有xx只,有xx只,小貓有xx只。最后,幼兒念數字兒歌“1像鉛筆能寫字”結束活動。 進入課堂,初始如我所愿,教學效果非常好,幼兒對活動很感興趣,雙邊活動很活躍,但是隨著教學內容的推進,活動已經進行了25分鐘左右,所有幼兒雖然興趣很濃,但我發(fā)現課堂紀律已有些難以掌控,而我的幻燈教學內容安排還有近一半沒有實施。我知道,我不得不臨時減少教學內容和活動程序,結果,這堂我精心準備了一個多月的多媒體活動課以我的不盡人意而結束。
中班幼兒活動不能超過30分鐘,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節(jié)課不算是一節(jié)完整、成功的課。而這一切都源于我的難以取舍和經驗缺失。 根據我的目的,我用了大量的時間到好友的qq牧場去追蹤、挑選圖片(沒有幼崽、背景漂亮、成年動物、有排列隊形等),動物名稱、數量全部編輯成動畫方案展示。主體部分我弄了16張幻燈片,上面的動物各不相同,我想把它作為引起幼兒學習興趣的一種手段,我也曾懷疑內容的過多,但面對每一張精心挑選、制作的圖片,真的舍不得去掉那一張,測試了幾次,覺得差不多能完成。而事實證明,幼兒的興趣的確很濃,但由于幻燈片的過多而導致了整體教學活動的失敗。如果幻燈片在8個左右,只要全面覆蓋1-10數字的教學,個別數稍有側重,完全能按意圖進行,那一定是一節(jié)完美的多媒體嘗試課。
初次嘗試多媒體教學課,雖然失敗了,但我收獲的卻很多,尤其是:取舍是一種智慧,善于取舍,才會成功。
一年級數學《數學樂園》教學反思 篇7
這學期學校加大了小組合作課堂模式的探究,要求各個教研組長必須上一節(jié)小組合作探究的課,我選擇的是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二課《去游樂園》。
《去游樂園》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實際上是一位數乘多位數的進位乘法的教學,按照以往的做法,教師把這節(jié)教學當作展示自己的舞臺,教師總是竭盡所能地幫助學生鋪路搭橋,逐字逐句地分析過程,認真細致地歸納方法。但是,這樣包辦代替的最終結果卻是以犧牲學生獨特的個性、自主探索的能力換來的。對于學生來說,他們通過自我調控、感悟方法、比較分析、內化吸收,最終所獲得的比教師教給的方法和機械的模仿要有意義得多。
整節(jié)課我以故事為線索,創(chuàng)設了“去游樂園”這一活動情境,同學們能在游樂場里邊學邊玩,邊玩邊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在具體地情境中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孩子們都表現出相當高的熱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例如,計算12×5=,教材并列呈現了三種計算方法,充分體現了對不同計算策略的尊重與肯定,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但我在課堂上是這樣對學生要求的,先嘗試用豎式計算,然后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驗算,這樣既學習了豎式的計算,又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理解了豎式的計算道理和過程。
孩子們在課堂上的表現也特別的棒,爭先恐后的想上臺展示自己怕想法,愿意上臺展示,并表達自己的想法,每一個計算,孩子們都能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看來這節(jié)課的知識孩子們掌握的不錯。這也是我這個學期對孩子們訓練的重點。
一年級數學《數學樂園》教學反思 篇8
在學校每人上一節(jié)研究課活動中,我選擇了《探索了樂園》第一課時,通過觀察、操作和歸納等數學活動,經歷自主探索圖形中隱含的數學規(guī)律并建立模型的過程。發(fā)現并了解多邊形的邊數與分割成的三角形的個數和內角和之間的數學規(guī)律,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zhàn)性,培養(yǎng)歸納、推理等數學思維能力。課上進行兩個探索活動,第一個活動是探索多邊形的邊數與從一個頂點畫線段的條數以及分割成三角形個數之間的關系,第二個活動是探索多邊形的邊數與多邊形內角和的關系。先有多邊形的意義引入,了解了有幾條線段首尾順次連接組成的圖形成為多邊形,就進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將每個多邊形從一個頂點用虛線分割成幾個三角形,找學生說一說是怎么分的,就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分割的不對,我又進一步引導孩子們理解要求,照樣子去分割,這地方耽擱了會時間,課下同同科的老師交流,怎樣處理會更好,同課老師說如果把孩子們分割錯誤的展示出來,加以引導就會節(jié)省一些時間,說的有道理,我欣然接受。整個教學我著眼于學生的認知實際,注重過程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生“好奇,敏銳,活躍,敢想,敢試”的心理特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在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致力啟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以便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加強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我倡導學生自主參與數學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通過動手探索,參與實踐,密切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掌握數學知識的發(fā)生、形成過程和數學建模方法,形成用數學的意識。學生在實驗中,不再被動接受知識。引導學生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實現從“看得見摸得著”到“抽象理論”的飛躍,促進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充分開發(fā)。
人的認識能力的形成,在時間上經歷了一個從動作思維、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建構過程,而在成熟的思維中,這三種思維形式同時存在并相互發(fā)生作用,“抽象的道理是重要的,但要用一切辦法使它們能看得見摸得著”。實驗探究法就是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從實驗中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探索規(guī)律,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及動手能力;使抽象晦澀的數學學習變成生動活潑的游戲過程,通過實踐,使問題在實驗觀察中自然而然地被揭示出來,并引向深入。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活動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像問題解決、數學游戲、數學實驗。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增進師生、同伴之間的情感交流,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形成用數學的意識。我覺得這樣有利于學生積極思維,有助于學生合作學習。
我對學習內容通過問題串形式開展討論,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通過討論,交流思想,探究結論,掌握知識和技能。養(yǎng)成積極思維的習慣,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培養(yǎng)數學交流的能力和協作能力。
一年級數學《數學樂園》教學反思 篇9
1、在操作體驗中經歷建模。
有意義的學習是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活動體驗而自主建構模型。體驗和建構是學生活動化學習的關鍵。體驗是建構的基礎,沒有體驗,建構就失去意義。體驗是學生從舊知識向隱含的新知識遷移的過程。本節(jié)課在提示課題理解完間隔的含義以后,通過三次種樹的數學活動,并輔助與多媒體,讓學生充分感知到了“間隔數”與“棵數”之間的一一對應的關系,使學生清楚地理解兩頭種樹棵樹為什么要+1,兩頭都不種棵數為什么-1,以及一頭種為什么棵數與間隔數是相等的,達到建構學習主題的水平,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數形結合——促進方法滲透。
如果說生活經驗是學習的基礎,生生間的合作交流是學習的推動力,那么借助圖形幫助理解是學生建構知識的一個拐杖。有了這根拐杖,學生們才能走得更穩(wěn)、更好。
一年級數學《數學樂園》教學反思 篇10
1.突出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課程理念。
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的情境,讓學生體會到用連加算式解決這類問題相對煩瑣,激起學生學習乘法的愿望,進而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學生初步認識了乘法運算的意義之后,讓他們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表示,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把解決問題與學習乘法運算意義的過程結合起來,利用學生已有的用連加算式解決問題的經驗,進一步抽象,建立乘法算式,從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
在列乘法算式時,“4個2”中的4,“6個4”中的6和“3個3”中的第一個3是教學的關鍵,而對此學生往往容易疏忽。教師請學生說說自己列式過程中的想法,特別是從哪兒找到“4”“6”和“3”的,由學生講給學生聽,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另外,引發(fā)對“1+2+3=6(人)”為何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的討論,進一步強化對乘法運算意義的體驗。
總之,這節(jié)課,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評價”的循環(huán)過程中,通過相互交流、啟發(fā),取長補短,實現由不會到會、由模糊到清晰。在討論、交流中,學生處于一種寬松的氣氛中。這種放松的狀態(tài)是學生思維最活躍、最便于學生再創(chuàng)造的狀態(tài),更能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讓學生獲得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情感體驗。讓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一年級數學《數學樂園》教學反思 篇11
《動物樂園》是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的最后一課,它是在《快樂午餐》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比較的方法。
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能夠通過數一數,比一比等活動正確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能正確運用“>”、“<”和“=”來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在教學過程中,首先以動物聚會這一情境導入,學生比較積極,很快融入課堂。接著通過比較情境圖中各種動物的數量的多和少引入這三個數學符號。最后在認識完這三個數學符號并指導學生正確書寫之后,引導學生總結三個符號的記憶方法,并編成順口溜:“大口朝大數,尖尖對小數。”
不足之處:
1、 準備不充分,教具沒有派上用場,直觀性不夠。
2、 隨機應變能力還有待加強,在沒有教具的情況下可以拿身邊的物品進行比較,比口頭表達更形象具體。
3、 板書不夠規(guī)范。
4、 教學語言不夠貼切,師生互動較少,課堂練習也較少涉及。
基于這么多的不足,我更應該努力完善自己,多向老師學習,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一年級數學《數學樂園》教學反思 篇12
這兩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乘法的初步認識。
有二個知識點:
1、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一條主線。
2、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教學難點是識別相同加數,理解乘號前后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通過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確定以開放式的課堂教學。
乘法的初步認識它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jié)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于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我從生活經驗出發(fā),層層深入地逐步完成對乘法意義的體驗教學過程,從學生喜愛的謎語為切入點,抓住學生的心理年齡的特點及心理需求,因此從課堂一開始孩子們就產生了極大的熱情和興趣,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不足之處:
學生的觀察不夠仔細,表述上感覺也有些欠缺;有個別學生不能列出正確的乘法算式,影響了教學效果。
【一年級數學《數學樂園》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樂園的教學反思11-24
《數學樂園》教學反思03-15
小學數學“數學樂園”教學反思01-07
《數學樂園》教學設計與反思01-07
《數學樂園》教學反思范文02-07
關于《數學樂園》的教學反思11-19
中班數學《動物樂園》教學反思07-07
《去游樂園》數學教學反思07-29
數學樂園教學設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