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xiàn)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
今天上午第三節(jié)課,我講語文課《一去二三里》。主任,威校和組內(nèi)老師來聽課。
課應該說講的很有趣,僅僅吸引著孩子們的眼球,四十分鐘的課雖然沒有課間休息,但是因為創(chuàng)設(shè)的各個情境很符合小孩子的性格特點,孩子們聽課并沒有覺得累。自我感覺講的還是不錯的。從課的設(shè)計,到實施。從我的引導,到孩子們參與和表現(xiàn)都是很棒的!特別是識字后拓展,孩子們剛剛結(jié)束拼音學習生字,在掌握的詞匯不是很多的情況下我出示了一道拓展題,也是積累題:()帆風順()龍戲珠()陽開泰()面八方()湖()海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仙過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然后填數(shù)字。我說()帆風順就有同學說出一帆風順,因為這首詩中就是學習一到十的文字。這個同學就是嚴書搏!他詞匯量很大,知道的很多,填上來好多次,當我說道什么龍騰飛的時候,就有好多同學知道后邊填什么了,這也是一種類推!我當時很高興,不是因為我課講的怎么樣,而是因為這些孩子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diào)動,思維也都在發(fā)散,真的很好,一點就透。
接著看課文的古詩,再讀文時有個小朋友出了點狀況,這個同學是田**!我叫同學們讀課文,他把手舉的高高的,我就叫他,他是背下來的,不過有聽認真的同學舉手說他讀錯了一個地方,我一定要評價!就說找出錯誤的同學聽得認真,田津赫同學幾乎是背下來了,這點很好,不過他沒有認真聽老師的要求,我說要照著課文讀,希望你下次要認真傾聽!”他馬上問我:“老師什么是認真傾聽?”我一聽,這孩子怎么回事?之前我很早就在讀課文的時候說過認真傾聽這件事,而且不止一次,怎么現(xiàn)在還問我這個問題,但是我還是細心說:“認真傾聽就是在別人讀的時候,你要聽著讀得是哪個字,眼睛就看到哪個字,耳朵就聽到哪個字,心就想到哪個字,你讀的時候要是指讀就好了?墒撬麤]有說啊,恩之類,而是接著揚起幼稚的天真的小臉問我:“老師什么是指讀?”我有耐心的告訴他什么是指讀,在解釋指讀的時候又說到一個詞,他又問我哪個詞什么意思,總之是沒完沒了。因為有老師和領(lǐng)導聽課,我有些生氣了,覺得他這個時候有些故意搗亂。就放下臉子生氣委婉的批評了他。他坐下之后心情很不好,后半節(jié)課沒有再舉手。也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小插曲,所以這節(jié)課聽起來還是很不同,至少給人的印象深刻。
課后我們老師們在一起討論這節(jié)課,也提到了這個小男孩的表現(xiàn),鄒老師說他當時一定是下不了臺了,因為他以為一定會得到老師的表揚,結(jié)果還被人挑出了錯誤,老師還批評了自己,沒面子就一個勁的問一些問題。我覺得這樣的想法也很有可能,如果當時我能換另一種做法,或者溫柔的說:你這么聰明會自己想到答案的,或者再說:你現(xiàn)在聽老師講話,不說話,聽老師講話就叫傾聽,你能做到嗎?會更好,也不至于打消他積極性,其實他思維很好,我很欣賞!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2
第一課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饒有趣味的童謠,它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美麗的山村風景,巧妙地把一到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在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孩子們觀察課本插圖,說說插圖里都畫了些什么,然后引出課題《一去二三里》,接著請他們讀一讀童謠,用鉛筆圈出本課的生字。因為一到十這十個數(shù)字大部分孩子都已經(jīng)認識了,因此教起來沒有耗費太多的時間,比較順利。而就童謠本身來說,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都已經(jīng)能背誦,但存在朗讀拖沓的現(xiàn)象。針對這一問題,我及時進行了糾正,不過效果不是很好。看來,這是一項需要時間慢慢來的工作。就整篇課文來說,我認為難點在于字的書寫。孩子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書寫是從這節(jié)課開始的。在認識了田字格之后,我指導孩子們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怎么樣的,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并告訴他們字不要寫得“頂天立地”。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孩子對寫字還是很有興趣的,一筆一劃寫得可認真的。有的孩子認為自己字寫得不夠好,就一直擦,直到寫得自己滿意了為止。對這樣的孩子,我及時進行了表揚,同時告訴他們一筆一劃看清楚,找準位置再寫,這樣就不會不停地返工了,《一去二三里》這節(jié)識字課就這樣上完了。從整體來所,條理比較明晰,結(jié)構(gòu)也相對較為完整,但是我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學過程中情景的引入做得還是不到位,比如在介紹課文時,可以講一個小故事,讓孩子們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課文中,而不是單純地為識字而識字!袄L聲繪色”地上好一堂課,是我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3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受童謠中表現(xiàn)出來的景色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
難點: 分辨“八”和“入”,“九”和“幾”等容易混淆的字。
教學準備:PPT課件 、簡筆畫 、生字卡
教學設(shè)計: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
1、今天老師帶了十個字娃娃,他們想和一年級九班的孩子做朋友,瞧瞧,他們找誰呢?(師邊發(fā)卡片邊說:字娃娃選xx,因為他準備得最好;字娃娃找xx和xx,他們倆顯得特別的高興;字娃娃看準了xx、xx和xx,他們正耐心地等待著字娃娃……)
2、介紹十個字娃娃給學生認識。
3、學生把字娃娃送回家——把字貼在相對應的簡筆畫旁邊。
4、字娃娃還想找你們玩,請你親切地呼喚他們的名字,老師請出他們。(師依次貼在黑板上,并板書課題,讀課題。)
二、識字——和字娃娃一起去郊游
。ㄒ唬度ギ嬛杏瓮妗
1、觀察畫面,你看到了什么?快來告訴我們吧!(師隨機完善板書,呈現(xiàn)一首歡快的童謠。)
2、請出字娃娃“去”和“里”,回頭再瞧瞧圖中有趣的數(shù)字。
(二)《識字大闖關(guān)》
闖關(guān)前的準備:1、自由把這首童謠讀一讀,用筆圈出黑板上老師貼的字娃娃。
2、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請學生認一認,不認識的拼一拼他頭上的拼音。
3、檢查識字情況——“闖三關(guān)”。
a、第一關(guān):除去拼音我會認(成功后得一個笑臉娃娃)
b、第二關(guān):火眼金睛辨生字(成功后得一個笑臉娃娃)
c、第三關(guān):我去提籃摘蘋果(成功后得一個笑臉娃娃)
。ㄔ诖谁h(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加以指導“三、四、十”音,辨認“八、六”等字的字形?偨Y(jié)學習方法。)
(三)、愉快的比賽
1、師范讀課文,教給學生讀的方法。
2、生先跟老師讀再自己讀。
3、比賽讀。(強調(diào)數(shù)詞讀重些,突出山村雖小,景色卻很美。)
三、課外拓展——數(shù)字兒歌
游玩結(jié)束,字娃娃永遠和聰明勇敢的你們在一起。
1、結(jié)合簡筆畫出示兒歌,跟老師學一學。
《量詞歌》
一頭牛,兩匹馬;
三條魚,四只鴨;
五本書,六支筆;
七棵果樹,八朵花;
九架飛機,十輛車;
用錯量詞出笑話。
2、欣賞《紅葉飄飄》。
3、鼓勵學生自編數(shù)字兒歌,送出美麗的畫兒。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
《一去二三里》是一年級識字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新教材重視識字教學,采用多種方法使低年級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在識字的編排上,注重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shè),深入淺出,意境優(yōu)美,饒有情趣,符合兒童學習漢字的規(guī)律和特點。所以,我在教學時主要采用了兩大教學手段:一是以“游”為主線,精心設(shè)計,思路清晰。二是巧妙突破難點,寓教于樂,富于情趣。具體過程分析如下:
這篇課文是一首童謠,從“一”到“十”這十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貫串其中,勾勒出一幅清新淡雅,樸素別致的山村圖,可謂是妙趣橫生,意境幽遠。我把這堂低年級的語文識字課設(shè)計得豐富多彩,趣味盎然。整個課堂從游玩開始,以游完結(jié)束。課文十個字加上“去”和“里”就是本課要求會認的12個生字,是教學的重點。
既然識字是重點,那就讓這粘有生字的“娃娃”擔當主角,引領(lǐng)全文吧!于是“字娃娃找朋友”的情景成了課堂的第一幕!白滞尥拚襵x,因為他課前準備得最好;字娃娃找xx和xx,他們倆顯得特別的高興;字娃娃看準了xx、xx和xx,他們正耐心地等待著字娃娃……”這樣“一找一揚”,很快就控制了課堂的秩序,讓小朋友們進入了角色。隨后把手中的字娃娃送回家(課前貼在黑板下方的漂亮簡筆畫:三條魚,四只鴨等),在“一送一夸“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就讓孩子們和字娃娃一起去游玩。先走進一幅畫(課文插圖),在此鼓勵學生看到什么請說一說,教師隨機完善板書,使之逐步成為一首完整的童謠。出其不意,又在情理之中,既欣賞了美景,又初步熟悉了課文內(nèi)容。這便是課堂第二幕。
“識字闖關(guān)”和“賽童謠”是課堂的第三幕和第四幕。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意在提高孩子學習興趣,落實識字和正確朗讀這兩個目標。以游戲闖關(guān)和比賽的形式開展教學,不僅調(diào)動了孩子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鼓勵了孩子敢于面對困難,學會勇敢。
最后游玩呼應開頭,重新回到畫中。教師一邊翻開簡筆畫,一邊教孩子讀《量詞歌》——“一頭牛,兩匹馬;三條魚,四只鴨;五本書,六支筆;七棵果樹,八朵花;九架飛機,十輛車”用錯量詞出笑話!闭n堂接近尾聲時鼓勵孩子用所學的十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編兒歌,編得好就獎勵一幅畫,領(lǐng)著字娃娃回家。課堂從形象開始,以抽象結(jié)束。
在收獲成功的同時,老師們給我提出了寶貴的指導性意見,他們經(jīng)驗豐富,一語中的。經(jīng)過深刻反思,我發(fā)現(xiàn)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點不突出,有虛無實。教學設(shè)計形式多樣,趣味性強,但吵吵鬧鬧,嘰嘰喳喳之后,學生到底記住這12個看似簡單的字了嗎?對字音,字形掌握準確嗎?不盡然!用老師們的話說——沒有明確課標的要求。可我不能讓“沒有教過一年級的語文”成為給自己開脫的理由啊,這和“沒吃過肉,還沒看見別人吃過肉”是一樣的。
二、語言慷慨激昂,缺乏親和力。課堂上我倒是神采飛揚,眉飛色舞,活脫脫一個“主持人”,甚至“話劇演員”,壓根兒沒思考到臺下的不是觀眾,而是學習的主人 ——一群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一年級小朋友。這樣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年齡特點,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難以收到實效。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決定從以下方面加以改進:
一、送一本《課程標準》給自己。只有認真閱讀各年級的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標,才能為上好每一堂課做好準備,把每一堂課落到實處。各年級教學既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相連,又循序漸進,得心應手。
二、在不斷豐富課堂教學藝術(shù)的同時,更要注重教學的實用性和有效性。要深入分析學生的實際能力和認識水平,一年級學生由于從幼兒園或者學前班上來,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好玩好動。有一定的自我表現(xiàn)欲,需要被肯定和鼓勵。但同時也要考慮課堂教學的本質(zhì)功能,不能為追求表面的熱鬧而忽視知識目標的完成。這需要教師深入思考和巧妙布局。
三、不斷加強學習,做好“四個學習”。向書本學習,尤其要向?qū)I(yè)書刊學習,提升自己的教學理論水平;向他人學習,豐富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向自己學習,錘煉自身的教學技能;向?qū)W生學習,拓展自身的應變能力。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4
也許是出于我的喜好,喜歡富于濃郁感情和唯美意境的文學、藝術(shù)作品,喜歡感受它們并體驗它們。于是,不論什么課、什么教學內(nèi)容,總也要從中滲透對學生體驗性的訓練,希望他們擁有一雙敏銳的雙眼和一顆善感的心靈。
在教學古童謠《一去二三里》的過程中,我又找到了一次很好的機會,與學生共體驗。當學生能對詞語進行解釋并理解之后,我讓他們認真看插圖,并要求學生:“找一找文中的句子在圖中的什么地方體現(xiàn)?”這是相當簡單的問題,學生個個能講。趁他們講得正歡時,我馬上把思維角度一轉(zhuǎn),說:“原來,這篇文章就是一幅畫呀!這畫美嗎?美在哪里?”因為有過美術(shù)欣賞的基礎(chǔ),學生的回答體現(xiàn)了一定的美術(shù)功底。
清清說:“色彩很美,有綠的樹,紅的花,五顏六色的!”聽到這里,還有人補充道:“五彩繽紛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大樹和小草小花。”許可說:“擺得很好看,有的亭子高,有的亭子矮,房子也是這兒一家,那兒一家,還到處開滿了鮮花!”還有的學生甚至講到了如果圖中再畫幾座小橋,天空畫上飛翔的小鳥就更美了。我小結(jié)道:“。∪绱嗣利惖漠,你喜歡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我:“喜歡!”從學生的回答來看,我成功地引導他們站在畫外人的角度欣賞了童謠所描繪的美麗地方,實現(xiàn)了感官上的初步體驗。這一客觀存在的形象概念,為下一環(huán)節(jié)抽象的想象體驗做下了鋪墊。
在此基礎(chǔ)上我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看到的畫面意思讀出相應的句子,這樣畫與詩充分聯(lián)系起來,在朗朗的讀書聲中體會意境美。然后教學生書寫生字一二三,因為是第一次寫字,我著重和學生進一步認識田字格的各部分名稱及位置,寫字姿勢、橫的寫法及位置,并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姿勢。
這節(jié)課傳授知識較多,方法設(shè)計還不夠完美、紀律等方面也不是很理想,以后還應多加反思和學習。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5
課堂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首先要借助課文中的插圖來引導學生進入意境。通過利用課文插圖,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由近及遠)觀察、了解畫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景物?在此基礎(chǔ)上讓學生憑借形象的畫面展開想象,說說看到這么美的景物,你想說些什么?
其次我再一次出示古詩,請學生借助拼音讀一讀古詩,再讀課后生字三遍。然后請他們在詩中找出生字劃圈,讀三遍,再全詩讀兩遍。這個設(shè)計,首先學生能整體感知全詩,再通過讀準字音認讀生字,就著將生字放回具體語境中,既可以幫助學生讀準全詩,同時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認讀和理解。然后指名讀,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其他孩子進行評價,評價的內(nèi)容為一讀得是否準確,二你覺得哪句詩句讀得最好?哪句詩句還讀得不夠的,你來試試看。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孩子認真傾聽的習慣。對整首詩的意思我并沒做多大的解釋,個人認為看圖說話時孩子已大體對詩句的意思有所了解,在此環(huán)節(jié)就不必重復了。
第三,本篇課文的教學是字教學第一課,是學生由拼音拼讀過程進入漢字讀寫的第一課,重要的培養(yǎng)兒童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因此,我從田字格的結(jié)構(gòu)教起,引導學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各方位小格。寫字時,先讓學生獨立觀察字形引入筆畫:“一”。出示課件“一”在田字格的方位,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并指導書寫。再引入“二”的書寫,這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而“三”的寫法讓學生自己觀察體會,上臺演示,教師相機指導,讓學生體會漢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體會漢字的形體美,并了解“從上到下”的筆順規(guī)則。
最后,配樂詩朗誦。學生伴隨音樂自由朗誦,強化印象,學生再次感受古詩所表現(xiàn)的意境美!古詩的教學并不是一蹴就成的,誦讀、理解詩意還需要多次的教學才能很好地落實下去,尤其是朗讀,怎樣讀出韻味,還需要深究探討的。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6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郊外的美境: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也掌握一到十的數(shù)字的寫法。
本課配上了兩幅插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xiàn)了童謠的意境。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助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
在進行《一去二三里》的教學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值得反思,我這樣設(shè)計的:讓學生看書上的圖來認識1至10的漢字寫法,我問學生:“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在學生的回答中,認識了十個字,此時已經(jīng)基本上完成了預先的任務(wù),我正準備過渡到另一環(huán)節(jié)時,張真禎說:“老師,我還有,我還想說!”看著她那急著想說話的樣子,我就讓她說了,“我還看到天藍藍的,云白白的,很美麗。”聽著她奶聲奶氣的話,好像自己也被一種童真童趣所感染,經(jīng)常能看到的藍天白云似乎也變得更美了,我表揚了她“嗯,雖然今天天陰沉沉的,可聽你這么一說,就像看到了藍天白云一樣,真美,你說得真好,看得很仔細!逼渌∨笥岩娢冶頁P她,也刷刷地舉起了小小的手,魯燦同學說:“籃球場后面有一片樹林。”她把前面學過的“一片樹林”給用了起來,我就忍不住又表揚了她,沒想到她聽到我的表揚,歪著腦袋笑了一下說:“老師,我可以不可以再說一次啊!”我點點頭,她就開始說了,“籃球場后面有一片樹林,那里有很多綠油油的小樹,還有許多小動物住在里面。”真不愧為我班語文成績很棒的孩子!學生們越說越起勁,說到后面,他們就說到了十個小朋友的表情,不同的姿勢,還說到了他們衣服和鞋子的不同。特別是當他們說到十個小朋友不同的姿勢時,我很意外,沒想到他們觀察得這么仔細,說實在的,當我看圖時,我沒去注意圖上小朋友的表情和不同的姿勢。
由于同學們說得轟轟烈烈,我不忍心打斷他們,這堂課沒有完成預先設(shè)計的教學內(nèi)容,但是我認為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wù)未完成并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素質(zhì)。我忽然意識到自己過去的課堂教學過分強調(diào)預設(shè),實在太機械、沉悶,缺乏生氣和樂趣,課堂教學的過程也是按照預先設(shè)計好的一步步地進行教學,過于程式化。四十分鐘的課,不拖堂,把需要完成的教學內(nèi)容講完,這堂課就算完成了任務(wù),這樣的課堂不是太過封閉了呢?新課程不是要求我們開放課堂嗎?
我不敢肯定這節(jié)需要延時的課,一節(jié)從表面看忽視了學生讀和寫的課,是開放的課堂,但我知道教育不應該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這樣會限定和束縛人的自由發(fā)展。這堂課我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熱情、思考、靈感改變了原先的教學設(shè)計,自認為效果不錯。
教小學一年級,雖然我是第一次,教學方法也不太懂,今天邁出了第一步,以后我會繼續(xù)這樣。因為今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教學過程其實就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也不應拘泥于預先設(shè)定的程式。以前只聽說了這些理論,應用起來并沒懂。今天算作初步嘗試吧!讓我們用一顆寬容的心允許學生打破我們的預設(shè),讓我們在師生互動中多一些即興的創(chuàng)造,使我們的課堂更充滿生命力吧!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7
現(xiàn)行人教版一年級語文配套閱讀教材《小熊過橋》是一本可讀性極強的拼音讀物,孩子們非常喜歡,常常捧著它有滋有味地讀著。
一天,我在批改學生的拼音日記時,發(fā)現(xiàn)一個學生的題目十分吸引人:老師,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問題!于是,我饒有興趣地讀了起來。他在日記中寫道:老師,今天,我在讀《小熊過橋》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問題。編書的叔叔阿姨真是太粗心了,竟然把《登鸛雀樓》的詩人寫成李白了,應該是王之渙才對呀!讀完王境的日記后,我忙不迭地翻開《小熊過橋》一查,確實如此。這是我們老師、甚至編委都忽視的問題,竟然被一個7歲的小男孩發(fā)現(xiàn)了!除了表揚孩子的觀察細致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平時對優(yōu)秀古詩文的積累,這是多好的學習習慣呀!于是,我以此為契機,在班上極力鼓勵表揚,而且還動員王境小朋友寫信給編委的叔叔阿姨。在這一股“東風”的勁吹之下,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更濃了,讀書也更細心了,從課外遷移到課內(nèi),學生質(zhì)疑的能力、辨別的能力、反駁同學錯誤答案的能力也有所增強?芍^一舉多得。
如在教學《一去二三里》時,學生才讀了一遍課文,就有同學高舉著小手:“老師,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一二’的‘一’讀第一聲,這里的‘一’怎么讀第二聲?”瞧,多好的發(fā)現(xiàn)!為了引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我出示幾組帶有‘一’的詞,如“一個、一位、一輛”等詞,讓學生自己感悟體會。緊接著,學生又有新的發(fā)現(xiàn):“老師,‘家里’的‘里’讀輕聲,課文里讀第三聲!睂W生通過比較,知道了它們的不同含義。課堂上,常常有這樣、那樣不同尋常的發(fā)現(xiàn),有時都讓你招架不住,不讓他們說,看著孩子們失望的眼神,真是于心不忍,如果一味地學生暢所欲言,又怕時間來不及,真是挺矛盾。
學生真是一個個寶藏,里面的能源取之不盡,就待老師怎樣去開發(fā)、挖掘,激發(fā)他們求知的欲望、探究的興趣。多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多解決一些問題,甚至開發(fā)一些新課題。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8
新課標一年級上冊《識字一》這個單元,是繼學習漢語拼音之后,第一個識字單元。本課《一去二三里》是這個識字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新教材重視識字教學,采用多種方法使低年級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在識字的編排上,又注意采取韻語這種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在有滋有味的誦讀中認字,受到美的熏陶。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郊外的美竟: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飲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
本課還配上兩幅插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xiàn)了童謠的意境。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助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
我們過去的課堂教學過分強調(diào)預設(shè),顯得機械、沉悶,缺乏生氣和樂趣,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按照預先設(shè)計好的一步步地進行教學,有些程式化。四十分鐘的課,不拖堂,把需要完成的教學內(nèi)容講完,這堂課就算完成了任務(wù)。這樣的課堂顯得生命力不夠強,太過封閉了。
新課程要求我們開放課堂。開放從過程角度來講,人是開放性的、創(chuàng)造性的存在,教育不應該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這樣會限定和束縛了人的自由發(fā)展。在進行《一去二三里》的教學中,我設(shè)計了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看書上的圖來認識1至10的漢字寫法,我問學生:“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在學生的回答中,認識了十個字,此時已經(jīng)基本上完成了預先的任務(wù),我正準備過渡到另一環(huán)節(jié)時,聽到有一個學生說:“老師,我還有,我還想說!”看著他那急著想說話的樣子,我就讓他說了,“我還看到天藍藍的,云白白的,很美麗。”聽著他的話,好像自己也被一種童真童趣所感染,經(jīng)常能看到的藍天白云似乎也變得更美了,我表揚了他“嗯,雖然今天天陰沉沉的,可聽你這么一說,就像看到了藍天白云一樣,真美,你說得可真好,看得很仔細。”其它小朋友見我表揚他,也刷刷地舉起了小小的手,有的說:“籃球場后面有一片樹林!彼亚懊鎸W過的“一片樹林”給用了起來,我就忍不住又表揚了她,沒想到她聽到我的表揚,歪著腦袋笑了一下說:“老師,我可以不可以再說一次啊!”我點點頭,她就開始說了,“籃球場后面有一片樹林,那里有很多綠油油的小樹,還有許多小動物住在里面!
學生們越說越起勁,說到后面,他們就說到了十個小朋友的表情,不同的姿勢,還說到了他們衣服和鞋子的不同。特別是當他們說到十個小朋友不同的姿勢時,我很意外,沒想到他們觀察得這么仔細,說實在的,當我看圖時,我沒去注意圖上小朋友的表情和不同的姿勢。
因為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的延長,這堂課沒有完成預先設(shè)計的教學內(nèi)容,但是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wù)未完成并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素質(zhì)。這堂課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熱情、思考、靈感改變了原先的教學設(shè)計,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教師也不應拘泥于預先設(shè)定的程式。開放課堂,尊重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熱情,讓我們用一顆寬容的心允許學生打破我們的預設(shè),讓我們在師生互動中多一些即興的創(chuàng)造,使我們的課堂更充滿生命力!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9
【教學內(nèi)容】
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一
【設(shè)計思路】
指導思想
從文本出發(fā),以學生為主體,服務(wù)全體學生,在平等、合作、探討中國共產(chǎn)黨同進步。在看、聽、說、讀、練中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重視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把握母語學習規(guī)律,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力求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文道結(jié)合,培養(yǎng)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課程內(nèi)容的推進、練習設(shè)計的提高都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讓不同層面學生的思維活起來,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
教材簡析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中的“識字1”。本課是一首古詩,這首古詩將從一到十表示數(shù)目的10個漢字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巧妙地編織在一起構(gòu)成一幅美麗、恬靜的山村風景畫。這首小詩描繪景物錯落有致,10個數(shù)字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自然和諧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兒童學習這首古詩不僅可以激發(fā)其熱愛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發(fā)識字的興趣。學情分析
本課是學生進入漢字世界的起始篇目。學生剛剛結(jié)束拼音的學習,剛好能夠利用拼音識字學文,學有用武之地,美麗的畫面、優(yōu)美的文字激起了他們的學習欲望,釋放了他們的好勝潛質(zhì),因此學生是興奮的、踴躍的。所以,利用情境、結(jié)合拼音識字、誦讀是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的。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創(chuàng)設(shè)一種和諧、平等、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薄伴喿x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變“逐字逐句地說文解詞”為“以情激情,情中導學的自主學習”。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步人詩境。低年級古詩誦讀的教學要照顧學生的年齡特點,力求做到人情人境,激發(fā)興趣,把學生引人一個如詩如畫般的世界,突破學生思維從形象到抽象過渡時情景與思維脫節(jié)的難題。
2自讀自悟,了解詩意。讓學生不斷地在自主朗讀、合作交流中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懂詩意。在多種形式的誦讀中加深對古詩的了解,享受審美的樂趣。
【預設(shè)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十二個生字。(一至十及去和里)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觀察圖畫,圖文結(jié)合,初步感受課文的意境。
過程與方法:在情境中讀讀、認認、說說。
情感與態(tài)度:學生初步感受童謠所表現(xiàn)的意境美,熱愛祖國文字,受到語文素養(yǎng)的熏陶。
【教學重點】
結(jié)合情境隨文識字,讀通古詩是本課時重點。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古詩,感受童謠意境,積累語言是本課時難點。
【學前準備】
教師:課件、拼音卡片、生字卡片。
學生:預習課文。
【預設(shè)流程】
一、復習拼音,揭示課題
1、出示數(shù)字拼音卡片,認讀,復習拼音拼讀。
指名拼讀,點評,讀對了將卡片獎給學生。
2、走進漢字世界,說明漢字的作用。
3、板書課題:一去二三里。講解“里”的知識。
4、指名讀課題,齊讀。
二、指導看圖,初識課文
1、出示圖畫,按一定順序觀察。
2、指導看圖(從右到左,從遠到近)說說圖上畫的有什么?
隨機出示圖片認識亭臺。認識花、煙村。
3、小結(jié)圖畫內(nèi)容。
三、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我們宋代詩人邵康節(jié)看到這幅圖就寫了一首詩《一去二三里》,我們一起分享一下。
2、出示要求,然后讀書。圈畫生字詞。
3、學生自由讀詩。
4、師范讀,生認真聽,特別注意不會讀的字
四、學習生字,理解詩文
1、出示12個生字,請學生一邊圈畫一邊試著讀一讀。
2、出示圖片,圈得對不對。
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學生認讀。重點指導“三、四”聲母都是平舌音,“十”聲母是翹舌音,對比讀,讀準“四”和“十”。
3、單獨出示數(shù)字生字,認一認,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4、去掉拼音,出示籃球運動員的圖片。看運動員身上的這些數(shù)字是什么?認識籃球隊員身上的生字,按順序讀,倒著讀,學各種聲音讀。
5、游戲一:學生把兩手攤開放在桌子上,出示那個數(shù)字,學生趕緊做出該數(shù)字的手勢。
6、游戲二:看圖填數(shù)字,把一到十的數(shù)字發(fā)給學生,老師出示圖片,說:“我的朋友在哪里?”學生拿著數(shù)字上臺,說:“你的朋友這這里。”全班一起讀圖片下的詞組“一頭!薄
五、步步推進,背誦古詩
1、出示圖片,把生字寶寶送回到古詩中。大聲朗讀。
出示帶拼音的古詩,指名讀,男女生比賽。
2、出示去拼音的古詩,懷著美美的心情讀一讀。
3、引導背誦:填空背——接下句背——背全詩——指名背。
4、小結(jié)。
六、欣賞《對數(shù)歌》,拓展提高
【板書設(shè)計】: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四
五六七八九十
【教學反思】:
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輕松的學習氛圍,鼓勵他們大膽地學習新知識。一是通過插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圖習慣,培養(yǎng)學生自由表達的習慣。二是利用游戲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學得輕松、用得愉悅。三是充分利用課件識字、多種形式記住生字的音、行,通過運用,體會學生字的價值。
2、注意了知識的層次性,由淺入深,教學的展開順勢而為,拓展生成水到渠成。
3、注意了組織教學,教學活動收放自如,因此課堂自始至終和諧有序。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0
《識字一》這個單元,是繼學習拼音之后,第一個識字單元。本課《一去二三里》是這個識字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新教材重視識字教學,采用多種方法使低年級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在識字的編排上,又注意采取韻語這種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在有滋有味的誦讀中認字,受到美的熏陶。體現(xiàn)兒童學習漢字的規(guī)律,本課是一首意境優(yōu)美的古詩,課文內(nèi)容大多學生在學齡前已經(jīng)接觸甚至已經(jīng)會背誦,重在學習最簡單的十個漢字,和“去”和“里”這兩個漢字。
由于新教材對認字、寫字的要求不同,識寫分開、多認少寫,減輕學生學習寫字的負擔,又盡可能讓學生多識字,盡早地進行閱讀。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與原教材相比,識字量明顯加大。為了幫助學生識字和鞏固識字,我在教學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識字欲望。
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大興趣,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奔偃缱R字教學只是單純?yōu)樽R字而進行教學,會使識字教學變成枯燥無味的苦差使,讓學生望而生畏,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我設(shè)計一個情境,秋天的景色真美啊,一個星期天的早晨,丁丁和明明他們約好要到郊外去旅游,從而引出今天的教學內(nèi)容?s短學生與學習內(nèi)容的距離,并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欲望與熱情。讓學生盡快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去。
2、在語言發(fā)展中識字。
新課程要求我們,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在一定的語境中學習生字,所以在這堂課中,我利用本課的插圖,請學生看圖說話,結(jié)合學生的說話內(nèi)容,隨機教學字,這樣使學生的識字教學與語言的學習同步。即發(fā)展了語言又認識了生字。
3、活動中學習鞏固識字。
低年級孩子年齡小,自制力弱,學習以無意注意為主,他們天性好動,活動則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教學時我設(shè)計了“找朋友”的活動及時復習鞏固本堂課所學的十個數(shù)字生字。通過有趣的游戲激發(fā)孩子們識字的興趣,使學習氣氛活躍起來;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采用新字復習舊字,舊字鞏固新字的方法擴大識字量,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記得牢固、扎實。
存在的不足之處:
鞏固生字應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語境,激發(fā)學生的識字欲望。我在本課時的生字鞏固中,教學設(shè)計得比較呆板。局限于本堂課的“語言場”,只是請學生認一認本課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先請學生認一認帶拼音的生字,接著拼音朋友回家了你還能認識它們嗎?繼而分小組比賽認讀,開小火車認讀。從形式上來看是比較多的,但與其它語境的聯(lián)系就沒有了。所以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應更加注重在不同的語境中鞏固識字,并在識字中不斷強化語境。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1
識字教學的第一課《一去二三里》!耙蝗ザ,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边@首詩是北宋理學家邵雍所寫。一首短短20個字小詩中,竟然用了10個依次排列的數(shù)字,而且一點也不生硬,讀來又是那么瑯瑯上口。這首詩是兒童學習一到十這幾個數(shù)字,熟悉它們的排列順序,練習書寫漢字基本筆畫的好課文。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認字寫字,難點是辨認八、入;九、幾;四、十。在設(shè)計教學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一到十的數(shù)字學生在生活中一定已經(jīng)見過了,而且一些學生在幼兒園已經(jīng)掌握了。那么,如果我還把他們當成生字來教的話,部分學生肯定會失去興趣。要考慮已經(jīng)學會的學生,讓他們有新鮮感,又要照顧還不會的學生,讓他們學會并掌握這些生字。于是,我將我的第一課時教學設(shè)計為三大板塊:第一板塊設(shè)計為:故事導入,展示生活中已經(jīng)認識的語文數(shù)字,并請他們當小老師教一教,學習生字一——十,然后游戲鞏固,拓展數(shù)字成語。第二板塊設(shè)計為:用數(shù)字看圖說話引出古詩,初讀感悟詩的意境,并在讀詩中進一步鞏固生字。第三板塊設(shè)計是寫字指導,任務(wù)有認識田字格,指導書寫姿勢和學寫“一、二”。課后要求讀數(shù)字詩《詠雪詩》。
課堂上我導入的故事是講一個姓萬的人去讀書,只認了一二三就覺得什么都會了。別人讓他寫個“萬”字,他一個上午都沒寫好。我想通過故事教育孩子們,做事學習都不能想當然,自以為是,學到一點就驕傲了。同時也自然地過渡到展示識字。在識字展示中,學生興趣盎然,學得不亦樂乎。作為識字教學的第一課,我認為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非常重要。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要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才是真理!弊R字也是如此。在展示中,學生就會體會到自己的成功和課外識字的樂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想他們就會更加留心地去識字,去學習。當小老師更是對那些識字大王們的極力肯定和贊揚
在教學中,我很注重對學生進行識字方法的指導。識字第一課,我想教給他們識字的方法,這會讓他們在以后的識字學習中事半功倍。有意識幫助學生積累一定的識字方法;善于調(diào)動學生的識字積累,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識字!痹诮虒W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是很強的,他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一個個漢字在他們的眼里都是美麗的圖畫。那么在本課中,一二十七,跟我們的數(shù)學符號、拼音符號非常像,完全可以用這樣的聯(lián)想想象的方法記憶。聽故事,猜謎語是學生們最喜歡的方式,盡管學生編的字謎還很幼稚,但在編字謎的過程中學生記住了生字,在活動中高漲起了對識字的熱情,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則更是學習中常用的識字方法,這是因為漢字的構(gòu)字特點所決定的。
現(xiàn)在的識字不像過去那樣孤立地一個個學習生字,而是將識字教學與閱讀教學相結(jié)合,在識字過程中閱讀,在閱讀過程中識字。我們往往把生字放到課文中去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初讀課文時找出生字,誦讀課文時把這些字的字音讀準,在課文結(jié)束之前把字,詞再次提出來強化記憶,最后再把字放回到課文中去記憶。當生字與生動有趣的課文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時,識字的難度就大大降低了,這不是抽象的識記,而是一種有意義,有趣味的識記,孩子們通過反復閱讀,不知不覺間就把生字記住了。在教學《一去二三里》時,數(shù)字已經(jīng)在之前學習了,我就讓學生先觀察圖畫,用上剛學的數(shù)字看圖說話。這樣,生字就有了一個實踐運用的機會。要認的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去、里”都比較簡單,而這首古代童謠又深受學生喜愛,我們就可以用注音多讀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認字。多次反復的讀,學生自然將生字熟記于心,而且字詞的理解也在文本的誦讀中認識并掌握。讀后再讀幾首有趣的數(shù)字詩,比如鄭板橋的《詠雪詩》“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shù)片,飛入蘆花總不見!边@些生字又進一步得到鞏固
平時,我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這也是一種最有效的教學途徑,意味著識字從生活中來,也一定要回到生活中去。告訴孩子們:我們生活處處皆學問。要從一點一滴中積累,在一筆一畫中識字。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2
今天我們學了《一去二三里》這首古詩,在這次的古詩教學中我運用多種辦法讓幼兒在誦讀古詩同時,領(lǐng)略詩的意境!在對本班幼兒進行這首詩的教學時,我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讓幼兒在聽故事的同時感受優(yōu)美意境!兑蝗ザ铩肥且皇坠糯{,它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飲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上課時還特意配上兩幅插圖。圖一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xiàn)了童謠的意境。讓幼兒更好的從視覺上感受古詩的意境。 在幼兒了解、感受古詩的意境后,我先念了數(shù)遍古詩,讓幼兒初步感受,再讓幼兒輕聲的跟誦,緊接著再讓幼兒跟著老師的后面開始大聲誦讀這首古詩,最后我們?yōu)檫@首古詩配上動作,和幼兒一邊讀古詩一邊做動作,這樣便與幼兒記憶。幼兒念得很起勁也很開心,似乎融入了古詩那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之中。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3
修訂后的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材中的《一去二三里》是首流傳非常廣的古詩。“一去二三里”使人想到詩人郊游或因事外出,一走就是兩三里路;“煙村四五家”則是詩人看見沿途炊煙裊裊,幾戶人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仿佛讓人看到數(shù)座亭臺聳立,路邊的野花昂首怒放。
根據(jù)修訂后的大綱精神及新教材編者的意圖,要著重抓識字教學和朗讀、背誦指導,對詩句內(nèi)容的理解不作要求。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區(qū)分兩類字的不同要求,指導學生識字、寫字
本課要求學會的生字有10個。對這些字要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要求會認的有5個字,只要求讀準字音。同時還要求掌握9種基本筆畫。這9種基本筆畫和10個要求學會的生字,都將為學生今后大量識記和書寫漢字奠定基礎(chǔ),作用不可忽視,教學中要將識字作為重點,還要注意兩類字的處理方法有所不同。
初讀課文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借助拼音讀準每個字的字音,并且讓學生用不同符號畫出要求“學會”和“會認”的字,對這些字要多讀幾遍,然后出示生字卡片,采取多種形式反饋兩類字字音的掌握情況。10個要求學會的字,要在學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通過觀察插圖,反復朗讀進一步意會。而5個要求會認的字只要讀準字音即可。在讀完課文后,應集中指導學生認識筆畫、識記字形、書寫漢字,要將三者緊密結(jié)合起來。九個基本筆畫應引導學生了解筆畫名稱、運筆方法。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認識筆畫的同時練習書寫筆畫,通過實踐加深認識。生字的書寫一定要強調(diào)筆畫順序以及如何在田字格內(nèi)寫得端正、勻稱,同時還應十分重視教給孩子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加強朗讀、背誦的指導
這首詩節(jié)奏鮮明,韻律和諧,瑯瑯上口,富有音樂美。教學時要多讀。要力避對古詩的詞句做主動的講解。否則,不但會破壞詩中形象的完整性,損害詩的藝術(shù)感染力,而且會壓抑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更不能旁證博引,探幽發(fā)微,把學生弄得懵懵懂懂。低年級的古詩教學,應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牢記心中,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逐漸理解。
古詩反復吟誦,才能讀出韻味來。要讓學生通過小聲讀、齊讀、分組讀等形式,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消化和吸收。教師可通過范讀,教給學生朗讀古詩的方法。例如:教師可用輕松、舒緩的語調(diào)朗讀本詩,讓學生體味到一種清新、自然的鄉(xiāng)村氣息,利用朗讀的律動感染學生,把學生引入詩的意境。同時根據(jù)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的特點,輔以手勢、動作,學生跟著老師一邊吟誦一邊做動作,陶醉在詩情畫意之中。
讀古詩要強調(diào)背誦,哪怕學生一時不可能完全理解,但熟讀成誦,時間久了,就會逐步理解。因此,在反復朗讀的基礎(chǔ)上練習背誦有助于增強語感、增強記憶,可使兒童在舒緩的讀誦、細細的品味中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接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三、運用各種教學媒體,再現(xiàn)詩中情境
詩句描寫的情景,通過圖畫再現(xiàn)出來,就會變得具體可見,能幫助學生感受形象,進入情境。教學本詩,可出示放大的課文插圖(或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情境,這樣整首詩的內(nèi)容變得形象化了,學生的情感因素也調(diào)動起來了。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教學本詩,還可以讓學生各自讀詩,邊讀邊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然后動筆畫簡筆畫。學生作畫,把詩中描繪的景象形象化了,進入了自由想象的空間,樂在其中。音樂往往給人以豐富的美感,使人心馳神往,所以本課教學如能借助音樂來渲染情境,也是理想的手段。可在教師、學生誦讀詩歌的同時播放節(jié)奏輕快、行云流水的古箏樂曲來渲染氣氛、創(chuàng)設(shè)情境,使孩子們的情感得到升華。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4
新教材對認字、寫字的要求不同,識寫分開、多認少寫,減輕學生學習寫字的負擔,又盡可能讓學生多識字,盡早地進行閱讀。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與原教材相比,識字量明顯加大。為了幫助學生識字和鞏固識字,我在教學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在讀中識字,在游戲中識字,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能夠借助拼音讀通課文。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孩子和文字多次見面。教給孩子識字的方法,放手讓孩子自主識字,暢所欲言,只要是孩子想到的,積極給予鼓勵。利用生字卡片識字,做“小小郵差”、“火眼金睛”、“開火車”等游戲。讓孩子輕松快樂地閱讀識字。教學是實施《課程標準》的主渠道。如何把新課標所體現(xiàn)的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策略轉(zhuǎn)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轉(zhuǎn)化為實際的教學效果,就要求教師應轉(zhuǎn)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使學生真有所獲,確有所得。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5
經(jīng)過一個月的"艱苦奮戰(zhàn)",學生終于學完拼音,開始接觸漢字了.第一篇識字是古詩《一去二三里》, 讀來瑯瑯上口,富有兒童情趣,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課文,課文配有插圖:小橋,流水,煙村,亭臺,桃花……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一幅幽靜美麗的山村田野畫面,這首詩巧妙地把一到十10個數(shù)字隱藏其中.
在教學古詩時,我運用課文的插圖,通過讓學生觀察圖片的方法了解古詩所寫的小山村是一個美麗而寧靜的地方.其中"煙村","亭臺"這些詞語學生可能弄不明白,我也通過圖文結(jié)合的方式讓學生非常直觀地感受到"煙村"是什么,"亭臺"是什么,使學生理解詩句變得簡單化了.再讓學生通過想象,使我們大家和詩人一起都置身于這美麗的小山村中,從而體會詩人的感受,最后通過朗讀將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學生們一個個都讀得興致勃勃,激發(fā)了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
由于這篇課文的教學是識字教學的第一課,是學生由拼音拼讀過程進入漢字讀寫的第一課,重要的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因此,我從田字格的結(jié)構(gòu)教起,引導學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各方位小格.寫字時,先讓學生獨立觀察字形引入筆畫:(橫)"一".板書示范(橫)"—"在田字格當中的位置,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并指導書寫.再引入"二"的書寫,這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而"三" 的寫法讓學生自己觀察體會,上臺演示,教師相機板書,讓學生體會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體會漢字的形體美,并了解"從上到下"的筆順規(guī)則.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5篇)】相關(guān)文章: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04-01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5篇04-01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5篇04-01
《一去二三里》課堂實錄及教學反思12-16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范文(通用3篇03-15
一去二三里試題12-27
一去二三里古詩10-12
一年級《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01-21
大班詩歌活動教案《一望二三里》附反思08-26
《淺水洼里的小魚》教學反思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