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教學反思(精選6篇)
在日新月異的現(xiàn)代社會中,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反思意為自我反省。那么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飲酒》教學反思(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飲酒》教學反思1
忐忑中,《飲酒(其二)》的錄課終于上完了,這節(jié)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我采取了和以往不一樣的開端,截取了武亦姝在《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上關于“陶淵明”的視頻,里邊有武亦姝的答題情況和評委對陶淵明的評價環(huán)節(jié)。視頻的導入成功地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接著就是誦讀環(huán)節(jié),這里我設計了學生個人讀、學生評價、老師點撥指導、聽錄音范讀、學生齊讀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經(jīng)典,品讀經(jīng)典。這個環(huán)節(jié),覺得自己對學生朗誦的指導還是浮于表面,應該在情感投入及重讀處再加以一定指導。
再就是品讀田園詩環(huán)節(jié)。先是考查學生對詩詞意思的把握,我設計了讓學生從談自己喜歡的詩句入手,說明喜歡某一句的原因,孩子們一般能圍繞所看到的田園風光、詩人等入手,從課堂上孩子們的反應來看,辨析的還是挺不錯的,現(xiàn)場氣氛熱烈。從看到的再上升到感受,讓學生們思考詩歌反映出的詩人的心聲,得出心聲為“詩人厭倦官場的虛偽與腐敗,決心歸隱田園,追求恬靜閑適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懷”。探討陶淵明之所以選擇歸隱田園的原因,這里設置插入了陶淵明的生平經(jīng)歷。
從學一首詩到學一類詩,這是我這節(jié)課的主推。于是我讓學生回顧了陶淵明其他的田園作品,從內容、主題、語言三方面歸納陶詩的風格特點。學生在回答這一部分的時候,雖然不夠全面,但是基本的點能回答到,基本在預想當中。接著,我們探尋記憶中的其他田園詩人,孩子們印象比較深刻的當屬王維和孟浩然,繼而小組進行討論,討論他們歸隱田園的原因,孩子基本能聯(lián)系詩人當時的遭遇談歸隱的原因。
最后,是我們的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配樂中進行“心中的田園”的小練筆,再在課堂上進行分享。
縱觀整節(jié)課堂算是比較流暢,但如何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興趣等,這些都非一日之功,路漫漫其修遠兮,需要我自己不斷地去改進,以獲得更大的進步。
《飲酒》教學反思2
首先,這堂課的切入點比較有新意,從酒導入,并通過打通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積累,不僅有利于調動課堂氣氛,而且新舊知識相結合,溫故而知新。
其次,從詩歌教學角度來說,通過誦讀、圈劃等具體的方法來對文本進行解讀,這樣知識點就比較落實,學生也從中掌握了比較具體可行的詩歌賞析方法。并在教學中貫穿了煉字、意象等詩歌鑒賞中比較重要的因素,從而使得整堂課的內容比較厚實。
此外,在文本的教學上,能夠從酒入手,并結合《飲酒》中的序文來進行拓展閱讀,抓住作者一生之中“仕”與“隱”的矛盾與沖突,從而給學生打開了一個比較廣大的閱讀和思考空間,讓他們能夠在課余進行積極的思考,使他們能夠比較全面地去了解一個的詩人的內心世界和藝術成就,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比較開放的教學空間。
但是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這堂課也留下了一些遺憾,反映出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如:
首先,在問題設置上,我個人灌輸偏多,啟發(fā)性較弱,使得學生的思考比較被動;而且問題的設置上應該有階梯性,這樣師生之間的交流會比較活躍。
其次,從教學次序來看,先解讀文本,再輸入作者生平和時代背景,雖然這樣的設置體現(xiàn)出教學者在構思上的新意,但是弊端是造成了教學的結構倒置,如果能夠進行適當?shù)恼{整,使之符合學生思維常態(tài),整堂課的教學會比較流暢,而且學生的思考也會相應地由淺入深,和老師產(chǎn)生比較積極的互動。
此外,從教學活動來看,也反映出我在教學素質上也需要積極提高。如整堂課時間的把握,如何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興趣等,這些都非一日之功,路漫漫其修遠兮,需要我自己不斷地去改進,以獲得更大的進步。
《飲酒》教學反思3
首先,教師應該樹立大語文觀念。
語文不僅僅是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從語文課的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體味一種人文精神的關懷。教師用美的藝術形象和充滿詩情畫意的語言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所蘊含的審美情操,使學生受到藝術美的熏陶。然后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認識能力、觀察能力、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其次,教學一篇文章要選好突破口或者切入點。
我覺得《飲酒》以陶淵明為什么能成為士大夫的一座精神堡壘作突破口,有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而且也貫穿著一種人文精神。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積極主動探求未知,課堂會詩意盎然的。
這次教學《飲酒》也使我認識到:要讓學生入境學習,教師必須首先入境。這方面我覺得做得還不夠。另外,學生對陶淵明的介紹有些流于形式,這也與教師指導不夠有關。如果能夠結合陶淵明的生平事跡來解讀陶淵明,使詩人形象銘刻學生心中,知人論世,就可以很好的把握詩歌形象極其詩中所蘊含的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
《飲酒》教學反思4
僅僅接觸吟誦幾個月的時間,對其抱有極大的敬畏態(tài)度,雖然明知才疏學淺,卻志不敢已,所以決定試驗。
在兩個多月的教學實驗中,在和同組老師與吟誦專家的不斷交流中,我明確了一個問題:吟誦是一種教學手段,在我看來是必要的教學古詩的手段。也就是說,它不是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達到目的而實行的一種方法。只是在我看來它是必要的方法。
在初中階段,教學古詩的目的,在我看來首先是要讓學生背誦、默寫,這是底線。進而理解詩歌表現(xiàn)的情懷,這是難點。最后,能用準確的形式表現(xiàn)出詩歌的情懷,以此最終達到修身的目的,這是高標準要求。而吟誦,是助于達到這三個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
從背誦這一點上來看。讓學生了解平仄的知識,掌握詩歌的誦讀方法,也就了解了詩歌的基本韻律。長久的在這樣的習慣下誦讀,既是符合了中國古詩的基本誦讀方法,也能夠領會詩歌的基本創(chuàng)作規(guī)律,調理了思維,自然易于記憶和背誦。如果采用吟唱(不等同于唱歌)的方法,加以簡單的旋律,則給背誦帶來了美妙的享受之感,更利于記憶。
在這節(jié)課上,師生一同誦讀,誦讀加吟誦的遍數(shù)達到十幾回,在下課前,全班都可以流暢地背誦出全詩。并且在強調個別字的書寫后,三分之二的學生可以做到當堂默寫準確無誤。這是一首50個字的詩歌,當堂達到這個效果不能算簡單,應該感謝吟誦的保駕護航。
背誦默寫,還僅僅是學習詩歌的第一步。理解詩意才是教學的難點。我們從詩人選取的形象入手分析詩歌,是一種常見的方法。無論是西方的詩歌研究還是中國古代詩話也大都是如此分析的。只是,古人在詩歌教學中確實是使用吟誦的方式的,老先生給學生做吟誦示范(往往三遍),已達到正音識字以及理解的目的。我們今天的古詩教學當然是不能完全復制古代的教學模式的。但是我們該反思一千多年來的教學的科學之處,介入中國的方式來教中國的文學。這里面一個很重要的科學之處就在于:詩人創(chuàng)作的時候是用吟誦的方式創(chuàng)作的,所以我們不用吟誦的方式來講解只怕會謬之千里。
那么如何讓吟誦來有助于理解呢?我想的是,介入音韻學的知識。詩歌借助形象表現(xiàn)情感當然是沒錯的,只是我們只看內容而不管音韻的形式,總會在理解上有所偏差。正如我曾經(jīng)在一節(jié)課上,問學生王昌齡的《出塞》表達了詩人一種怎樣的情懷,幾個學生起立回答的都是“悲涼”。學生的答案是有證據(jù)支撐的:比如冰冷的關隘,“人未還”的現(xiàn)狀,沒有“飛將”的遺憾,以及“胡馬度陰山”的失敗。如此看來,王昌齡自然是帶著怨氣的。可是,唐人稱其為壓卷之作,難道就僅僅是因為它寫出了大唐的沒落與失敗?王昌齡生活的年代并不是如此的。其實王昌齡要表達的意思絕不是凄涼,他與范仲淹在《漁家傲》中傳遞出的無奈與失落是完全不同的。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是大唐國運昌盛之時,與邊關的戰(zhàn)士也是勝多敗少,唐人的豪邁在邊塞詩歌中表現(xiàn)得最為精彩,這樣一首能成為壓卷之作的詩歌自然也在表達著保衛(wèi)國土,寸土不讓的豪邁之情,而戰(zhàn)爭畢竟是無情的,詩人也在其中發(fā)表著感慨。但是感情基調依然是昂揚的。正是因為在短短的詩歌當中詩人將各種情感交織,給我們盡量展現(xiàn)了邊塞戰(zhàn)爭的全貌,才讓人稱其為壓卷之作的吧。而我們如何更為準確更為通暢的將這一層意思講給學生呢?借助音韻學的知識是一個好方法。我們可以看看詩人用了什么字來做韻,“關”、“還”、“山”。在平水韻中,這屬于“十五刪韻”。這個韻的韻腹是“an”,發(fā)這個音需要經(jīng)歷從開口到閉口的過程,拉長了來發(fā)這個音的時候,便會有從疏朗、開闊到感慨、嘆息的感覺。這是不是暗合了王昌齡本首詩歌所要表達的感情呢?再看,是個前兩句使用閉口音較多,后兩句使用開口音較多,詩歌是否在聲韻上也做了一次很好的起承轉合呢?詩人的感嘆與豪邁是不也借助聲音表現(xiàn)得很好呢?如果教會學生去如此理解,是不是很好的把握了詩歌的主旨?再用吟誦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這樣的詩歌課是不是才會不失偏頗?
其實不僅僅有開閉口音的問題,還有入聲字的使用,聲調的運用等等。把這些內容引進講解詩歌的課堂,與內容的分析相結合,兩條腿走路,才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詩歌的內涵。所以我說,吟誦是打開古詩理解大門的一把鑰匙。
讓我們再回到《飲酒》,用吟誦的方法解讀一遍。詩歌使用an這個韻腳(魏晉時期還沒有平水韻,古體詩歌中所謂的韻腳多是詩人自發(fā)的行為所至),有悠遠開闊又抒情的感覺,這個韻在發(fā)音的時候經(jīng)歷從開口到閉口的過程,最后用鼻音抒發(fā)感情。詩歌中有很多字都用了這個韻腹。如:喧、遠、偏、然、見、南、山、還、辨、言。這些字奠定了詩歌的情感基調,悠遠開闊,情感綿長。誦讀的時候應夸張一些,努力體會。按照后來誕生的平水韻來看,詩歌的入聲字很少,只有開篇的“結”,結尾的“欲”,中間的“菊”、“日夕”四個字。入聲字少決定了詩歌吟誦時的流暢,而入聲字的出現(xiàn)能給詩歌錯落有致的感覺。詩人在詩歌的一句中第一個字使用入聲字,往往是要強調第二個字,或本句后面的內容。如“結”廬在人境,詩人開篇就要強調,我的屋子是蓋在有人之境的。這樣能更好地引出后面的內容。最后一句的欲辨已忘言。欲字是入聲字,也是為了強調“辨”,但已忘言。灑脫之感自然流露!安删諙|籬下”,因有入聲字,誦讀起來稍有停頓,與后一句對比明顯,后一句則連貫流暢。能令人感覺到詩人采菊的動作很隨意,很簡短,而瞭望南山的動作卻很享受很漫長。詩人陶醉在山景中的感覺也就出來了。“山氣日夕佳”,有兩個入聲字,與后一句“飛鳥相與還”對比明顯,可見詩人強調飛鳥的歸還是山間淡雅美麗的景色,也有暗示自己是“羈鳥”,想回到自己熟識的“舊林”中的意思。從開口音閉口音來看,前四句以閉口音為主,詩歌在“起”的部分,向世人表達自己歸隱的特點,只有在本部分結束時的'“遠”“偏”二字特意用了開口音,可以強調自己心離塵囂,無論何地都會感到偏遠的特點。中間四句是本詩的重點,詩人描述自己所處的山間景色之美,來展示自己的美好生活,來表達自己的志向。所以大量使用開口音,采、東、下、悠、然、見、南、山、佳、鳥、相、還。詩歌的悠遠開闊之感,詩人的享受自然的情懷就都能很好的展現(xiàn)出來了。詩歌結尾的兩句,前一句閉口音為主,后一句開口音為主,對比明顯,又強調了最后的“欲辨已忘言”,讓詩歌的延伸之感和詩人的灑脫之感明顯的現(xiàn)象出來。吟誦時,注意音韻的表現(xiàn),開口音與閉口音的對比,有入聲字與無入聲字詩句的對比,詩歌的感覺就能很好的表現(xiàn)出來了。
我所授課的班級已經(jīng)在這屆公開課前具備了開口音閉口音的基本知識,入聲字的基本知識,了解了古體詩、近體詩的區(qū)別,也學會了幾種吟誦調。所以我能設置“初感知”的環(huán)節(jié)。我們在古詩文課堂上往往設置初讀感知的課堂環(huán)節(jié),而學生往往是初讀過后沒有感知的。因為他并不知道如何感知。當我用《早發(fā)白帝城》和《村居》來作為例子提醒學生的時候,學生都知道我在啟發(fā)他們用什么方法去感知(這兩首詩歌都使用十五刪韻,都是用an作為韻腹)。所以學生很快的說出了詩歌的感情基調。而當我問學生詩歌哪一部分應該是重點,哪一部分最能表現(xiàn)詩人的情懷的時候,他們找到了開口音聚集的部分。這都能說明吟誦教學是可行的,并且是可取的。
最后,當學生理解了詩人的情懷之后,我們該教會學生如何傳達這種情感,如何與詩人盡可能零距離的結合,神交。詩歌賞析是種不錯的做法。用語言文字來表現(xiàn)當然是很好的。而聲音呢?孟子說:“發(fā)于聲,而后喻!蔽覀冊摻虒W生如何用他的聲音來表現(xiàn)他對詩歌的理解。朗誦自然是一直以來的做法。只是這個源自于西方的做法放到中國詩歌上并不能完全表現(xiàn)中國詩歌的味道。因為朗誦的斷句是依據(jù)語義的,往往在聲音上有輕重之分。而中國的吟誦是根據(jù)聲音的節(jié)拍,平仄的變化等有長短區(qū)別,高低區(qū)別的,并且在吟唱的時候可以將開口音閉口音很夸張的表現(xiàn),將感情借助旋律來表達。這樣才能更好的傳達詩人的情感。
我們是從吟唱《歸園田居》開始的,算是一種復習,也算是一番導入。學生通過吟唱再次感悟陶淵明的情懷,在吟唱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的時候努力的吟唱出是人的驕傲與堅定。這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飲酒》。在整節(jié)課上,學生一遍遍的誦讀,一遍遍的吟唱,逐漸將詩歌所要表現(xiàn)的情感很好的傳達出來。這節(jié)課上最后一個男孩子的吟誦將本節(jié)課的氣氛帶到了高潮,他始終閉著眼睛,不由自主的搖頭晃腦,聲音的長短變化,高低變化都表現(xiàn)得非常好。他投入到了詩歌的意境中,并且用吟誦的方式將詩歌的意境很好地傳達了出來。事實上,大多數(shù)孩子在公開課上比較緊張,平時課上,更多的孩子們表現(xiàn)得更好。我們也不定期舉行一些吟誦展示課,學生會設置情境,帶有表演性質地進行吟誦,很努力地去穿越時空,與古人做精神結合。
將吟誦帶入課堂,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是可行的。只不過現(xiàn)在仍處于研究狀態(tài),很多問題還有待于研究。但是,恢復中國的方式來教中國的詩歌,價值與現(xiàn)行教學法結合,達到現(xiàn)代教學所設定的教學目的,總不至于是條錯誤的道路。我想,假以時日,人們會逐漸的發(fā)現(xiàn)這是條必然的道路。
《飲酒》教學反思5
1、 臨場發(fā)揮,教學機智。由于今天是期中考試的第二天,所以,我首先問同學們,“你們認為這次考試考得怎么樣?”大家異口同聲地認為不好。所以,在講解完《行路難》的時候,我對大家說“盡管大家這次考試沒有考好,但是,我相信大家一定‘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
2、感同身受!讹嬀啤分斜磉_的是“寧靜致遠,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這句話原出自諸葛亮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蔽艺f我曾經(jīng)把它作為自己的座右銘。講述的是在大三考研的時候,很多人都在找工作,花前月下,而我,能將考研堅持到底,就是因為心里想著這句話,讓自己有一顆平靜的心,靜下心來學習。
3、情景教學。在背誦這兩首詩的時候,帶領大家一起體悟這首詩的結構,即創(chuàng)作情境。舉例說來,《飲酒》中,我對大家說:“我們一起來背誦這首詩:這首詩的先說生活在人群聚集的地方,但是卻感受不到車馬的喧鬧,為什么會這樣呢?文章提出思考:‘問君何能爾’,接下來作答‘心遠地自偏’,因為的是什么?———————是閑適的心境。接下來文章用一句話具體表達了恬淡閑適的情懷,這句話就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最后,作者說出了體會到人生真諦的一句話,那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w會了文章的情境,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背
4、小組比賽的形式。采取多種方式的小組競賽。如《飲酒》比較簡單,就讓各個小組中的下等生來背誦,為小組贏得更多的分數(shù),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整體成績很高!缎新冯y》比較難背,時間又比較短,就發(fā)揮各個小組組長的優(yōu)勢。從而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鍛煉。(注:分組細則:把全班學生按照小組蛇形排列分為六個小組。1號為各組的組長,采取加分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各個小組的一號回答問題加一分,二號加二分,依次類推,這樣,簡單的問題就可以讓差生來回答;蛘哒f,這個問題由各個小組的6號來回答。這樣,就使得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鍛煉。對于活躍課堂氣氛是個不錯的想法)
《飲酒》教學反思6
《飲酒》組詩共二十首,前有小序,說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時所寫,并無內在聯(lián)系,興至揮毫,獨立成篇。為方便教師更好的教學,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關于飲酒教學反思。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可以盡早發(fā)現(xiàn)一些教學不足,比如說教學設計上出現(xiàn)哪些問題、課堂交流和啟迪是否得當、課后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從而為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累計經(jīng)驗。飲酒教學反思,一起來看下吧!
首先,教師應該樹立大語文觀念。
語文不僅僅是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從語文課的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體味一種人文精神的關懷。教師用美的藝術形象和充滿詩情畫意的語言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所蘊含的審美情操,使學生受到藝術美的熏陶。然后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認識能力、觀察能力、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其次,教學一篇文章要選好突破口或者切入點。
我覺得《飲酒》以陶淵明為什么能成為士大夫的一座精神堡壘作突破口,有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而且也貫穿著一種人文精神。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積極主動探求未知,課堂會詩意盎然的。
這次教學《飲酒》也使我認識到:要讓學生入境學習,教師必須首先入境。這方面我覺得做得還不夠。另外,學生對陶淵明的介紹有些流于形式,這也與教師指導不夠有關。如果能夠結合陶淵明的生平事跡來解讀陶淵明,使詩人形象銘刻學生心中,知人論世,就可以很好的把握詩歌形象極其詩中所蘊含的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
【《飲酒》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飲酒》教學反思06-19
《飲酒》教學反思03-28
《飲酒》教學反思范文12-13
《飲酒》優(yōu)秀教學反思10-29
《飲酒》的教學反思04-04
《飲酒》教學反思13篇11-24
《飲酒》教學反思15篇12-17
《飲酒》教學反思9篇06-02
《飲酒》的教學反思范文05-04
飲酒教師的教學反思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