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精選30篇)
身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1
辨認方向這節(jié)課分兩部分:前一部分到操場上,根據生活經驗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培養(yǎng)方向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后一部分回到教室,認識地圖上的四個方向。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了學生喜歡的學習情境,組織了有效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了知識,獲得了體驗,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
1、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受
這節(jié)課我注重了學生的體驗和感受。東南西北對于城市的孩子來說認識有一定的困難,課前我?guī)ьI學生在操場上進行了實踐活動,辨別了操場上的東南西北,做了記錄,回到教室讓學生把記錄展示到黑板上,學生發(fā)現記錄圖中宿舍有在上面,有的在下面,看起來不方便,提出轉一下讓宿舍都向下方,并進行了調整。這樣做,學生體驗了校園的東南西北,感受到統(tǒng)一方向繪制地圖的必要性。讓學生學會在實際生活中辨認方向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在教室里引導學生辨認方向,設計了指一指、認一認、轉一轉等活動,辨認其他方向,并設計了對號入座的游戲,使學生對實際的方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體驗和感受。
2、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學生在認識了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向后,教師讓學生在中國地圖上找一找我國的省份,找一找自己的家鄉(xiāng),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你的家鄉(xiāng)在我國的哪個方向,以及是怎么知道的,學生通過自主觀察、小組交流,進一步認識了地圖上方向。
3、注重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我在教學中注重了知識的應用性。當學生學習了在實際生活中辨認東南西北的.方法后,我設計讓學生看從學校到華潤超市路線圖,說一說向哪個方向走,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
4、善于從學生的經驗出發(fā),開發(fā)課程資源
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大課堂。在教學中善于把學生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轉化成學習材料,有效開發(fā)了課程資源。在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指南針辨認實際的方向后,教師問學生還知道哪些辨認方向的辦法,學生說出了利用北斗星、樹葉、樹的年輪和手表等多種從課外書上了解到的方法,有很強的實用性,豐富了課程資源。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2
學生已經學了用數對表示具體情景中物體的位置,也已經認識了東、南、西、北以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方向,以及有關角的知識,這些都是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的基礎,本節(jié)課主要教學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這堂課,我是使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的,這一堂40分鐘的課,教學內容很多,而教學目標也有點高,但是課后學生的反饋是不錯的,目標能夠基本達成。
一開始,我用威海地圖呈現了學生的家的立體圖和平面圖,又單獨通過描述一個學生的住處來講解知識,這既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興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又為學生自主掌握新的方法提供了較大的空間。
本節(jié)課的難點是測量角度,用角度描述方向。我用展臺展示了學生的操作方法,這同時也就擴大了課堂的容量。然后一步步通過具體活動,認識觀測點、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能用條理清晰地語言描述某一點的具體位置,最后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練習時層層遞進讓學生多說,最后搜集了一些與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相關的圖片讓學生欣賞。
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了課前游戲、自主探究、鞏固提高的教學模式,逐步總結出確定位置的三要素:觀測點、方向角度、距離。從學生對
活動的參與效果上來說,從開始探究,到鞏固提高,一直采用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目的是使學生始終保持注意力和學習興趣。
經過反思,也找了一些不足,本節(jié)課中我側重于讓學生自主探究或師生之間的互動,欠缺的是生生之間的交流碰撞;第二,在量角度的時候處理的不好,可能學生對以前的知識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所以在之前有必要讓學生練習一下,在交流測量角度時,再繼續(xù)放手讓學生說說,今后的工作中會加以改進。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3
。ㄒ唬┱J識東、南、西、北與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
【1】確定方向(或約定方向)的方法:
、、早上太陽升起的方向是東方;
②、傍晚太陽落下的地方是西方;
、、指南針所指的方向是北方;
、堋⒈倍沸撬傅姆较蚴潜狈;
⑤、一般情況下,地圖(或圖紙上)規(guī)定向上為北。
【2】根據確定一個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或南北相對,東西相對”
繪制“十字叉”,確定其它七個方向。
知道:南←→北,西←→東;西北←→東南,東北←→西南這些方向是相對的。
【3】繪制簡單示意圖的方法:先確定好觀察點【觀察點就是我們所站在的位置的地方】,把選好的觀察點畫在平面圖的中心位置,再確定好各物體相對于觀察點的方向。在紙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十字叉”,用箭頭“↑”標出北方(沒有特別說明時,一般向上為北)。
【4】看懂地圖。先要確定好自己所處的位置,以自己所處的位置為中心,再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律來確定目的地和周圍事物所處的方向:誰在誰的.什么方向等。
如①:“甲在乙的方”,是指:以乙為觀察點,也就是以乙所處的位置為中心,再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律繪制出“十字叉”,來確定甲的方向和周圍事物所處的方向。
如②:“甲的方是”,是指:以甲為觀察點,也就是以甲所處的位置為中心,再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律繪制出“十字叉”,來確定甲的什么方向的事物。
。ǘ┛春唵蔚穆肪圖描述行走路線。
【1】看簡單路線圖的方法:先要確定好自己所處的位置,以自己所處的位置為中心,再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律繪制出“十字叉”來確定目的地和周圍事物所處的方向,最后根據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確定所要行走的路線。
【2】描述行走路線的方法:以出發(fā)點為基準,再看哪一條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線描述出來(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時還要說明路程有多遠。
【3】綜合性題目:給出路線圖,說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據信息求出所用時間、應該按什么速度行駛、或幾時能到達、付多少錢買車票等等。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4
本單元要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踐線圖。認識八個方向和敘述路線知識學生掌握輕松、準確,但方向相對性知識出現困難,這與我的備課密不可分。
1、從生活入手。在認識方向教學中,利用太陽初升入手,先認識東,再認識其他方向,在鞏固這一知識時,讓學生到操場上實際走找一找四個方向和都有哪些建筑物。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為生活所用。
2、敘述路線。在描述路線教學中,采用語言描述和圖示兩種方法,但在做題中學生更傾向于圖示。我便問學生為什么?學生理由圖示更快,更準。從中我體會到學習方法的優(yōu)化是學生自己在實際學習中總結出來的`。教學中很多知識要放手讓學生去思考發(fā)現。
3、相對性。這一知識是這一單元知識教學中失敗的教學。備課與上課時對相對性進行口述訓練,感覺學生接受很好。但教學中發(fā)現不會找參照物。反思一下,上課時應重點落在我參照物上,最后經過課后說一說參照物,又做一做練習,才將其知識掌握,這讓我深深感受到備課不備準難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不好,在難點突破上下功夫。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5
《位置與方向》一課是人教版數學第六冊的新增內容,日常生活中學生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線路圖。
本單元的教材編排有兩大特點:
1、依照兒童空間方位認知順序進行編排。兒童只有在牢固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這幾個基本空間方位之后,才能夠掌握按水平方向分出來的東、南、西、北等方向概念。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技能,然后,再讓學生學習辨認地圖上的東、南、西、北等方向。
2、教材提供了豐富的生活和活動情境,幫助學生辨認方向。教學中,我們也遵循了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同時也遵循編者的意圖,本單元的教學,我們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
我們知道,新課程倡導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教材不過是師生對話的一個“話題”,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情況,用活教材,使教材更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本課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顒觾热菖c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不僅要求學生能在平面圖上認方向,還要求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而本課的活動主題圖是一幅學生很熟悉的生活場景圖,一些比如圖書館、少年宮、動物園等,這對于小欖的學生來說都不陌生。
所以本節(jié)課利用學生最熟悉的校園環(huán)境與建筑,讓學生看“校園影片”當小導游介紹自己校園建筑的各個方向,親身體驗生活中東西南北,為下面制平面圖做好準備,呈現了知識從具體到抽象的完整過程,符合中年級的認知特征。因為兒童學會辨認地圖上的東西南北方位和他們掌握空間方位知覺是有聯系的。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出發(fā),使他們有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二、關注學生的探究和合作能力,在“做數學”中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對于地圖上方向,以前我們小時候知道這部分知識,要么從書上得知,要么是老師直接告訴我們這個結論。我們從未想過為什么要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也常常拿到地圖,不能把地圖上的方向與實際方向掛上鉤。而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知識不應該是通過教師單純的傳授得到的,而是由每個學生依據自己以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在這段教學中教師注重學生對知識形成過程的.體驗,讓他們在充分的體驗中有所感悟和發(fā)現,再通過交流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怎么認識地圖上的方向,而是要學生根據熟悉的校園環(huán)境去拼平面圖,在拼之前強調合作要求,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學生必須思考:怎么定平面圖上方向?怎樣和實際方向統(tǒng)一?于是有的學生把“北”定在上方,有的學生把“南”定在上方等,出現了各種不同的平面圖。通過整理、分類,歸納了四種方法,這四種方法拼地圖都是對的,但學生很快就發(fā)現不能統(tǒng)一,給實際生活帶來了麻煩,引發(fā)了認知矛盾。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引導學生解決本節(jié)課重點:統(tǒng)一地圖方向。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動手操作和探究學習沒有流于形式,是實實在在通過“做數學”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經歷數學,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在“做數學”中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產生深刻的體驗,使學習更加有效,真正做到了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尊重他們的需要,使學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學習情感
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與生活。在解決問題中出示五岳的平面圖,根據它們的位置和方向給它們命名,并在練習填寫五岳名后讓學生欣賞了一組五岳風光影片,優(yōu)美的音樂、簡練的解說,各具特色的風景,把數學和美育有效整合,增加了數學課的文化內涵,給學生以美的感受,同時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最后解決問題結合學校、家庭的位置和方向,讓學生動手操作課件,說一說上學的路線,體驗數學和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價值與作用,增強學生的興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信心,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四、關注過程評價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教師都注意和學生進行互動,進行問題的反饋,及時給予評價,真正做到了關注學生的情感。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6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今天的這節(jié)課我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因為小孩們對空間的方位不是很明確,自己也想不清楚,所以老師必須在這個時候做出適當地引導。
在上課的剛開始,全班學生跟著我一起一邊說一邊指,動口說和動手指,回憶了前幾節(jié)課的前后左右,初步形成復習了簡單的方位知識。接著我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前后上下分別是什么或者是是誰?通過不斷的說,強化學生的方位感。然后我隨意的站在學生座位的中間問:某某同學在老師的哪一面?
這節(jié)課難點是正確區(qū)分左右,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雖然平時學生們能夠分清楚左手和右手,但是身臨其境地在書本上要分清左右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還要確定參照物的時候,參照物不同說出的左右也不同。這就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
著手準備這節(jié)課時,我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放在了首位,通過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來作為判斷方向的依據,再通過動口說、用手指,建立方向感。然后用學生熟悉的教室、同學的位置來強化學生的方向感。這時學生的方向是局限在教室里,于是我想著往外延伸,我們教室的左邊是哪個班?右邊是哪個班?于是同學們七嘴八舌,爭論不休,最后實際去操場看一看,從而達成共識。這節(jié)課總體來說學生掌握的還可以,學生的學習氛圍也很高,配合配合也到位。(蓮)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7
“方向與位置”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學生在一年級時已認識了生活中的東南西北和左右等方位。本課教學結合現實生活,力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學會根據給定東南西北中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通過實際情境,使學生學會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在生活中發(fā)現、提出和解決有關方向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對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受到愛學校、愛家鄉(xiāng)的教育。教學重點會看簡單的路線圖。
一、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從認知中解決問題
課前我?guī)ьI學生在操場上進行了實踐活動,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中午太陽在南邊;太陽從西邊落下”等,辨別了操場上的東南西北,并做了記錄,回到教室讓學生把記錄展示到黑板上,學生發(fā)現記錄圖中學校大門有的在上面,有的在下面,看起來不方便,提出轉一下讓學校大門都向上方,并進行了調整。這樣做,學生體驗了校園的東南西北,感受到統(tǒng)一方向繪制地圖的必要性。讓學生學會在實際生活中辨認方向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在教室里引導學生辨認方向,設計了“指一指”、“認一認”、“轉一轉”等活動,辨認其他方向,并設計了“對號入座”的游戲,使學生對實際的方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體驗和感受。我把教材中的例題僅作為練習來用。
二、讓學生在喜愛的游戲中加深對方向的記憶
方向的認識不能完全靠學生死記硬背,在充分借助現實情境讓學生辨認方向后,我加入了一個小游戲“搶椅子”,讓沒有搶到椅子的'同學說出他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是誰,這樣不僅激發(fā)了興趣,加深了學生對方向的認識,而且也讓學生體會到了前與后、左與右的對立性和前、后、左、右的相聯性,豐富了教學內容。
三、注重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我在教學中注重了知識的應用性。當學生學習了在實際生活中辨認東南西北的方法后,我設計讓學生看從學校到中心廣場路線圖,說一說向哪個方向走,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8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確定位置的感性經驗,并通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并描述簡單的路線圖。使學生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體驗周圍的事物,發(fā)展空間觀念。
成功之處:
1.學生通過課前了解有關定向運動方面的知識,知道定向運動是根據地圖指示,選擇最佳路線,達到目的地的一項運動。參加比賽的運動員要具備借助地圖的.指示和識別方向的能力,也是一項智力和體力并存的一項運動。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拓展知識面,了解數學課本之外的一些知識,學生非常感興趣。
2.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不僅知道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還知道要確定物體的位置所要具備的四個要素:觀測點、方向、角度、距離。這對于后面學習在平面圖上標出校園內各建筑物的位置打下良好的基礎。
不足之處:
1.習題的處理上,個別學生出現不會用量角器量角度的現象,不知道0刻度線與哪條坐標軸對齊。
再教設計:
1.要側重于對量角器放置問題的解決,真正讓學生明白東偏北就是把量角器的0刻度線與東對齊,從東向北數30°,也就是從0刻度線向北數出30°。
2.不僅要注重對路線的描述,還要注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描述簡單路線圖應具備的四要素:觀測點、方向、角度和距離。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9
低年級的學生盡管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他們對于周圍的各種事物、現象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并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雖然對于“方向”這個詞語學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經常提到、用到。如:太陽從東方升起、喝西北風等等,這里只是對方向詞語的理解,而對方向的具體內涵與認識則比較表面、膚淺。同時,這個內容比較抽象,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具有一定的難度。我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1、通過前幾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已經會用東南西北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所以學習用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的難度不會太大,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發(fā)現,教師適時點撥。最后,師生一起總結四個方向的辨別方法,形成正確的認識。
2、由動物園圖認識全部八個方向后,為了幫助學生區(qū)別和認識其他4個方位,我將八個方位寫成米字型,以米字型中間的.一豎區(qū)分左邊為西,所以分別是西南、西北。右邊是東南、東北。并且告訴學生由于西和東,北和南相對,所以西北對東南,西南對東北,再以米字一橫劃分,上方是北,即西北、東北;下方是南,即西南、東南。
3、由于在日常生活中辨認方向和在地圖上辨認方向有所不同,需要一定的轉化,有的同學在生活中認得很清楚,到了地圖上卻容易出錯。因此本節(jié)課,我注意設置了生活情境中辨認方向和地圖上辨認方向幾個環(huán)節(jié),這樣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的方向和地圖上的方向有所不同,并能進行一定的轉化。
學生在課堂上能正確辨認方向,但在實際的作業(yè)中,情況卻不盡人意,學生還是相對缺少自主獨立辨別方向的能力和根據題目信息尋找辨別方向的能力,還需要通過練習鍛煉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對于學困生,我應該指導他們把自己辨認出來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先寫在相應的地點,然后再去辨認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這四個方向。這樣對于初步接觸8個方向的學生來說相對容易一些。在確定某一建筑物的方位時,以某一建筑物為標準,它是一個方位,而以另一個建筑物為標準,它又是另一個方位。所以,確定標準是關鍵。
總之這節(jié)課的內容不多,但要讓學生真正把握住其中的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還需要我們教師多動腦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能學到真正的知識。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10
這學期的教學時間很緊張,16周就得結束功課,沒有時間做練習,那就不能靠練習來實現扎實掌握知識。這對我倒是不小的考驗。這就意味著你必須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學生更好的方法。教學如期進行到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到了空間想象和動手的單元。一到空間和動手操作,就到了重點中的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將方法運用于手上,這本身就是重點訓練項目,其次知識點的瑣碎,地圖與實際生活的轉化更是學生要突破的地方,更是能力培養(yǎng)的`難點。不僅是我有肯骨頭的教學感受,很多老師也覺得這部分的教學是事倍功半的。就拿“哪偏哪”來說,讓孩子很有效的區(qū)分“東偏北”,還是“北偏東”就不容易。很多老師給我介紹了好方法,最常用的是運動法,就是要動態(tài)的想象角是如何移動形成的。我是很喜歡拿來主義的,隨即就運用到教學中,但是實踐出真知,真正在教學中運用起這個方法卻發(fā)現差強人意,利用這種方法學生倒是很容易理解“哪偏哪”的意義,但是做起題來,卻頻頻出錯,并沒有收到期望的效果。為什么這樣的方法我覺得已經很科學了,可學生就是老出錯呢?我覺得這和學生做題的意志品質有關系,他們不愿意每道題都要想象一邊。也和學生對角的認識是有關系。小學階段認識的角是一個靜態(tài)認識,就是兩條邊一個頂點,而不是由一條線段繞段點旋轉形成的,學生對于角的認識本身就沒有和移動掛鉤,那么用這種東移動到希,來解釋東偏北,是否有認知上的障礙呢?理解到學生可能出現的障礙,我改變了一下方法。
既然學生認識的角是靜態(tài)的,那么我就試著給這兩條邊配上不同的名稱,用來區(qū)分不同的“角色”,判斷好每條邊不同的角色再來描述。在兩物體間形成的角度,無非就是兩物體間的連線和正方向形成的夾角的角度。形成這個角的兩條邊我給它固定上不同的名稱,那條正方向的邊叫做“主邊”,而另一條邊就叫“次邊”。描述角度時就要從這個角的主邊偏向另一邊,另一邊偏向哪就是哪,這樣“哪偏哪”就是主邊偏向次邊。方法就是在名稱上做了細化。這個孩子叫小紅,那個孩子叫小明,無非就是給兩條邊起了名字而已。學生反而接受了這樣的方法,這樣的規(guī)定,做題時不容易出錯。因為這樣的特征很明顯,文字上以“偏”字為標志,主邊在前,次邊再后,在圖上,以十字坐標為標志,主邊永遠在十字坐標上,這樣建立起的一一對應學生好接受,也好操作。出錯就少了。教學時我越來越發(fā)現,有時候的概念和名稱是該給學生細化的,這樣的細化不會使知識難理解,反而使知識更明確更規(guī)范。數學不就是一個很規(guī)范的科學嗎?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在細化概念上繼續(xù)走下去。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11
三下《位置與方向》這個單元是在學生認識了上、下、前、后、左、右這幾個基本空間方位后,再來學習東、南、西、北等八個方位的。在這個單元,學生要知道生活中的方向和地圖上的方向,還要會看路線圖,根據方向來指路。對空間觀念差的孩子來說,這個單元的學習簡直是在云里霧里走,分不清方向。為了幫助孩子們認識這么多方位,會辨認方向并指路,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生活常識的基礎上認識方向
學生對太陽東升西落、北極星、指南針、夏天南風、冬天北風等現象都有一定的認識,上課時把他們的已知經驗引發(fā)出來進行復習,自然聯系到四個方向的認識上。然后通過變換位置指認方向,學生明白了位置的改變使我們面對的方向不一樣,畫下的方位圖也不一樣,為了方便看圖,統(tǒng)一了“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畫圖方法。
2、利用各種途徑來記憶方向
學生即使知道了方向,但指認起來依然困難重重,極易混淆東西、南北,更不用說八個方位一起記了。我首先讓學生在每一幅圖中標明方向再來辨認,減低難度。然后以自己的'身體為中心,用固定的手勢來表示固定的方向,如指右上為東北,右下為東南等。再通過游戲練習來鞏固記憶,在練習中不斷地指認多次鞏固。
為了和抽象的題目建立更緊密的聯系,我又想出了箭頭記憶法幫助學生來記方向,把手勢化為紙上的箭頭,來記憶八個方向。在做題時可以直接用箭頭來幫忙,從哪兒到哪兒,畫箭頭,然后認箭頭方向就比較容易了。
3、同桌合作,多說多練多運用
學生總以為自己方向都認識,覺得這個單元根本不用老師教,自己完全可以解決,所以上課時注意力不太集中,老喜歡做后面的題目。為了讓學生能夠利用好上課的時間,我在一個內容的學習后都會讓他們及時鞏固,特別注意讓他們互相說說,考考,指指。有時在學習之前就讓他們自己先表現下自己會的。這樣做,使他們上課時更投入,而且互相之間互相考察,也可以讓會的教不會的。常常用游戲的形式,也讓他們愿意主動聽清規(guī)則和要求。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12
學生早已積累了有關位置知識的感性經驗,能通過一些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本節(jié)課是這個單元的第一課,喜歡并學好這節(jié)課知識十分重要。在學生對定向運動有了了解之后,再進行例1的教學就非常輕松了。在解決確定物體的位置這個問題的過程中,當出現學生在描述物體位置時只根據方向或距離其中一個條件時,我及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怎樣說才能更準確呢?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發(fā)現、探索,進行實際操作,才能掌握這方面知識。 我認為為學生創(chuàng)設實際活動的情境,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經歷認識方向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
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也就是說,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給學生創(chuàng)設實踐的機會。三年級的學生,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化的關鍵時期,此時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而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又是那樣的抽象。因此,在教學時,我創(chuàng)設了大量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掌握所學知識。例如:例1的'教學,我先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在的位置說一說自己面對的是哪個方向?(因為我們的教室是東、西向的,學生背面剛好是東面。又剛好是早上,學生很容易聯系生活經驗想起自己后面是“東”。)“你的后面、左面、右面又是什么方向呢?”我還來不及介紹,孩子們已不由自主地想起兒歌“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贝藭r的我已無需多言??隨后組織孩子們改變面對的方向,確定其余方向。整堂課學生是在的活動中理解、掌握所學知識。同時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例5的教學,我組織學生“當導游”,讓學生在“導游”的角色中學會看有八個方向的路線圖,能夠根據路線圖向自己的“游客”描述行走的路線。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習,學生興趣盎然,學習效果極佳。
要實現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別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他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結合上述教學目標,反思如下:
1、個人覺得本單元難點是在實際情境中辨別八個方位,至少應讓學生掌握校園內部、學校與周圍建筑物的位置關系。為了攻克難點,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豐富的表象積累。在課上,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敘述,如:學校在我家的??,我家在學校的??;飯?zhí)迷趯W校的??、教師辦公室在學校的??
2、在描述行走路線的教學中,一開始,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吃力。不能很快辨別出方向,并加以描述,為了實現順利過渡,我讓學生在路線題的八個方向上先標出方向,再用語言描述,這樣學生的學習難度降低了很多,比較容易接受和過渡。
3、教學中的不足:①對課本8頁做一做重視不夠。這題目提到生活中什么時候用到方位知識?舉例中的知識點一帶而過,沒有講解,學生沒注意,也不理解。所以在單元測試中,失分很多。
另外,怎么樣在現實情境中辨認方向,我沒有準備實物教具,比如“指南針”,結果后來發(fā)現學生糊里糊涂,后來又用了一節(jié)課去補習,這樣教學失去了實效性。 以上,就是我對第一單元教學的反思,總體來說,就是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對教材教參的鉆研,實物教具的準備等等方向。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13
本單元的內容是屬于“圖形與幾何”領域中有關位置的內容。它是在學生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相對位置之后進行教學的。
前面的知識與觀察者和參照物有關,而本單元內容不受觀察者影響,只與參照物有關,因此找準參照物也成為了這個單元的重點。
在學習完整個單元和進行單元檢測之后我發(fā)現學生的難點為:在現實生活中,給定一個方向,如何準確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兩種方法,一種是總結出規(guī)律:面東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東,左南右北;面南背北,左東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東。(教學時就發(fā)現容易混淆,不易記憶,就是進行了知識的總結,也沒讓學生死記硬背)。另一種是根據“東南西北”這種按順時針的排列方法進行記憶的?墒窃诰毩暫蜏y驗中發(fā)現學生還是沒有掌握這些方法。
通過與學生交流發(fā)現不會的原因有二:一是學生還沒有利用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識,分別與東南西北建立起聯系。因為沒有給與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活動熟練掌握這四個方向。二是有的學生缺乏現實生活經驗,雖然學習了時間,但還是對順時針了解不清晰。
為此,在反思完整個單元的教學后,因為受到學生們的啟發(fā),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小方法來解決這個難題。以后再遇到這種類型的'題,首先讓學生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在紙上標出這四個方向。然后根據題意把先判斷出的那個方向與旋轉后的紙張進行方向上的對接,對接之后就很容易判斷出其余的四個方向了。
其實學習并不是老師教,學生聽。而是學生和老師協同研究,共同學習進步的過程。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把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交還給學生,相信他們,讓學生主動的真實的發(fā)生。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14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些確定位置的感性經驗,已經能用東、西、南、北等八個方向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并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本單元僅以四個例題來呈現出來,例1: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例2: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繪出物體的位置。例3: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例4:描述并繪制簡單的路線圖。本單元教學中采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究、鞏固提高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理解分析、歸納總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等學習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一、繪出物體的位置要細心
學生能夠確定物體的位置,比如說出北偏東30度,但是在畫圖時北偏東30度卻畫成東偏北30度。因此,我教給學生一個簡單的方法,0刻度線要對準北這個方向,而90刻度線要和偏的方向重合。所以在繪圖時要細心,要不一不留神就該出錯了。
二、圖上方位要確定標準
如在教“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約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边@一內容時,關鍵教師要讓學生把握好以什么為觀測點!吧虾T诒本┑哪掀珫|約30°的方向上!彼且员本橛^測點。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它是以上海為觀測點。如果學生把握好了觀測點,就比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約30°的方向上。
三、表格式描述路線簡單又明了
練習中采用完成表格來描述路線,聰明的學生在下面的練習中也采用這種方法,果然一目了然非常清楚,而且也不易出錯。
本單元內容雖少但并不簡單,學生在繪圖時角度易出錯,雖然知道怎么確定觀察點,可是往往稍不留意就出錯。我們在指導學生練習時要善于觀察和總結,讓學生真正成為方向的主人,更好地在生活中應用。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15
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之一是: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在教學時候,我先讓學生回憶了三年紀關于方向的知識和四年級上學期學習怎么樣量角的知識,因為這兩個知識點都要靈活掌握,學生才能比較熟練進行方向的確定。因此本課時,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比較高。
接著,進行小組探討確定物體具體位置的方法:
1.找到大方向。
2.確定角的偏向。
3.量準距離。
學生像這樣慢慢的說,基本上能掌握方法。
在練習做一做的時候,學生存在的問題普遍是:角的偏向判斷或者度量不準;個別學生大方向掌握不到位,后來在張書記的知道之下,我意識到主要是課前關于學生的已有知識的復習不夠到位,導致影響他們對新知識的接受速度和效果。
《位置與方向》根據方向和距離繪出物體位置這一課時的難點是:在準確把握方向的基礎上,量出方向所偏離的角度,然后確定單位長度,再標出距離。為此,我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創(chuàng)設大量的活動情景,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探究空間,多次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合作交流,從中觀察、分析,然后獨立思考完成物體具體位置的繪制。同時,我及時抓住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勵學生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大膽主動地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合作、思考、討論,拓展學習思維。
本節(jié)課不夠理想的地方就是:學生對方向還不是很明確,容易找錯大方向;角度度量不是很準確;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夠好,繪圖不清晰、書寫不干凈。這些都是在教學中要多多強調的地方。
《位置與方向》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今天學習的是體會并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書本以“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約30°的方向上,距離1067千米。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這一內容為例題。首先,我?guī)ьI學生一起回顧了東、南、西、北以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幾個方向的.相對位置,然后讓學僧兩人小組相互說一說北京和上海的相對位置。最后總結規(guī)律:相對物體的相對位置是:方向相反、角度一樣、距離不變。這個知識點的掌握關鍵性就是:教師要讓學生把握好以什么為觀察點(即參照物)!吧虾T诒本┑哪掀珫|約30°的方向上!彼且员本橛^察點。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彼且陨虾橛^察點。如果學生把握好了觀察點(要求他們在觀察點畫好坐標軸),就比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約30°的方向上。
《位置與方向》描述并繪制簡單的線路圖描述簡單的線路圖,是在三年級學習的基礎之上,加上前幾個課時的用具體的方向和距離表示位置的方法來進行描述。通過“兩人小組說個人說集體說后進生說”大量訓練,基本上都會叫準確的描述線路圖。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16
位置與方向是在學生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線路圖,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所以在教學的開始,先從“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钡膬焊枰鲂轮R的學習。讓生記住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以后,再引導學生發(fā)現:東西是相對的,南北也是相對的,而且東南西北是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的。學生認識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后,教師再利用多種活動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如:課后讓學生畫一畫自己房間的示意圖,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教學反思《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學會了辨認東南西北以后,再學習認識平面圖上的東南西北,我也同樣教學生用兒歌和手勢幫助記憶,學生很快掌握了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同時還畫出坐標圖,有了坐標圖,學生就能很快辨認出平面圖上的東南西北。之后師生一起搜集有關位置與方向的資料,交流 “如果在大自然中迷路了,如何辨別方向,”生能通過給出的一個方向,找出其他的三個方向。能看懂公交車上的路線圖。通過這些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了解數學的.價值感覺學生掌握得還是比較好。
總之通過教學,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17
《位置與方向》是學生第二次接觸,前一次是在三年級.當時,學生掌握得特別不好,特別是確定物體的相對位置有許多學生似懂非懂,短短四課時的內容,教學了近八課時,效果還是不夠理想。在復習階段,反復的炒冷飯,在放棄了幾個差生后,情況才有所好轉。
教學前幾天,我一直都在擔心,原有的知識儲備經過一年的淡忘,很多學生也許已經沒有印象,因此腦中一直在盤算,是不是利用一兩節(jié)課的時間復習前面的知識點,為學生重建必要的知識儲備,盡可能降低新知學習的難度。不巧的是,前面的計算教學每節(jié)課都是滿滿當當,沒有留下丁點的時間復習,可新課總不能停著,還得按計劃進行。
懷揣著打持久戰(zhàn)的心情走進了課堂,利用課前短短的五分鐘進行課前預熱,情況出乎意料,不少孩子都還記著知識點,特別是當有學生提出1號點在起點的東北方向時,馬上有學生提出起點在1號點的什么方向?在這些學生的帶動下,過去的各種知識點都被一一整理出來,更為可貴的是,通過復習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出了矛盾:同樣是在東北方向,可物體的位置卻不一樣,如何描述呢?我將問題又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解決。孩子們的想法也不賴,有的指出:其中有一個點偏東,另一個點偏北,可又有孩子想到,偏北的點有很多,這種表述方法還是不夠完善。這樣,學生在一次一次追問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最后終于想出了可以用一個角度來表示?蓡栴}接著又出現了,如:東偏北30度,又有學生認為是北偏東60度,兩種方法,哪一種表述更準確呢?孩子們的思維是活躍的,有學生馬上就想到:離哪個方向近,就選哪個;又有學生指出,哪個角小就選哪個……
這是《位置與方向》單元的第一課時,教學的重點是:一、讓學生意識到表達一個物體具體位置的重要性;二、如何引導學生發(fā)現表達物體具體位置的方法。通過學生課堂上的表現,這兩個方面的問題解決的還不錯,特別值得讓我高興的是確定物體具體位置方法的得出,主要依靠學生個人和集體的智慧,教師只是為他們學習的引導者。
不過,這一節(jié)課結束后,我沒有走進所有學生,了解他們每個人的學習情況,這是因為我不敢走近他們,我害怕發(fā)現問題,因為我知道,雖然今天的'課堂教學效果不錯,但并不表示所有的學生都能掌握新知,特別是后面的內容越來越難,學生學習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會越來越多,到那時我只有面對,別無選擇。
相對于第一學段學習的《位置與方向》,四年級內容的學習難度更大,可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后,我發(fā)現學生無論是新知學習階段還是復習階段,掌握的情況要好的多,特別是第一學段學生掌握不夠牢固的知識點,現在學生的認識要深刻的多,這是什么原因呢?我的想法是;在第一學段,雖然也有部分學生能熟練掌握有關知識點,但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他們的認識還沒有達到能接受這一知識的程度,以致于事倍功半,孩子們學得特別吃力,教師教得辛苦?傻搅怂哪昙,雖然只相隔一學年,但隨著學生閱歷的增長,接受能力的增強,已經達到可以接受這一知識的,因此可以用事半功倍。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18
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這一章看起來很簡單,讓學生認識八個方向(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并且知道其中的一個方向,能夠判斷出其他七個方向。
由于小學生空間觀念比較差,所以上課伊始,我盡可能的給學生以體驗的機會,讓學生獲得親身感受,我把學生帶到操場上,告訴學生學校的四個方向后,讓學生說說學校的八個方向都有什么?學生說得很好?墒牵搅苏n堂上,我告訴學生一般方位圖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向繪制的,知道其中的一個方向,讓學生判斷其他幾個方向時,同學們往往把圖上的方向與實際的方向混淆,這是我倍感困惑,本來認為很簡單的問題,沒想到會出現如此效果。
三年級人數偏多,學生認知能力、知識層次差異很大,學習興趣本來就不濃,如果課堂教學思路模糊、知識點含混,必然會使學生學習興趣索然,出現學風不振的局面。
經過反思,我把判斷方向的方法歸納為三種:
一是:截取小學課文里的“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這段話,把已知的方向與截取的話吻合,其他幾個方向就顯而易見了。
二是: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這句話,把已知的方向與截取的話吻合,從而判斷其他方向。
三是:制作一個簡易的.方向標,標明八個方向,把已知的方向與方向標的方向吻合來判斷其他方向。
通過教學,效果良好,學生易記、易掌握,還不會出錯。
在教學“誰在誰的什么方向?”時,學生往往把參照物選錯,出現相反方向。如:小明家在學校的什么方向?學校是觀測點,而一些學生往往把小明家當觀測點,從而出現相反方向。
上課時我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問題出現后我才認識到觀測點的認定是很必要的,所以我開辟了一節(jié)課的時間講解“觀測點”,學生很快的能夠分辨“觀測點”和“被觀測點”,在回過頭來讓學生判斷“誰在誰的什么方向”,學生迎刃而解。
通過這一知識點的教學,使我深深的領悟到:學生學不會,必然有阻擋其認知的羈絆,所以我們要在恰當的位置,為他們鋪設臺階。
在教學認識路線時(一般是上北下南方向),學生對方向掌握的不夠熟練,有時還會出錯,所以我干脆教給學生“從左向右是東*方向,從右向左是西*方向”。具體說“右上東北,右下東南,左上西北,左下西南”。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掌握的比較牢固,不再出現錯誤了。
這是我想到:數學的學習過程實際上是對已有知識的驗證過程,體驗越深,感悟越多,訓練越多,掌握越牢固。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19
1、設問引入,引起學生興趣。
“你知道什么是定向運動嗎”然后講述最近電視中經常播放的一個關于定向運動的節(jié)目:兩個小組要一起出發(fā)到達指定目的地,但沿途必須經過某些站點,而且要從前一站點取得到下一站點的指示,直到終點,看那個小組的行動快,最先到達目的地,就是勝利者!從這個講述中引出定向運動的概念:定向運動是一種借助地圖和指北針按規(guī)定方向行進的體育活動。這項體育活動和我軍*兵非常熟悉的軍事訓練科目“利用地圖按方位角行進”非常相似。
。1)了解定向運動的產生。定向運動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誕生于北歐。早年在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廣闊而崎嶇不平的土地上覆蓋著一望無際的森林,其中還散布著無數的湖泊,城鎮(zhèn)和村莊稀疏地點綴在其中,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常常需要穿越人跡罕到的森林,行走在時隱時現彎彎曲曲的小道上,地圖和指南針就成了他們的“生活必需品”。沒有地圖和指南針,稍不留神,就可能迷失在茫茫的`林海中。
(2)定向運動的發(fā)展不少國家的軍隊發(fā)現,如果他們不具備在山林中辨別方向、選擇道路和越野行進的能力,就不能很好地完成軍事任務,因此,軍人不知不覺中成為開展定向運動的先驅。定向運動能迅速普及和發(fā)展起來,與定向運動自身的特點有關。它不僅對提高野外判定方向的能力及學習使用地圖有好處,還能培養(yǎng)和鍛煉人的勇敢、頑強的精神,提高人的智力和體能水平。平民百姓也發(fā)現,這項運動不像其他體育項目那樣需要在經費、器材等方面進行很大的投入有一個指南針和一張地圖就可以開展此項運動。
2、觀察主題圖,結合定向運動的知識,描述這個圖中的場景,并想象自己在參加這場公園定向越野賽。小組內描述一下比賽路線,從而感受到這項運動中確定位置的重要性,并且思考如何確定個檢查點的位置?
投影出示例1,確定八個方向,讓學生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首先用自己的語言描敘1號檢查站的位置,經過討論,使學生明確:想確定一個物體的準確位置,只知道方向或距離是不行的,必須同時知道這兩個條件才行。小組經過討論,得出兩個答案:①東偏北30。②被偏東60。那么哪一種說法更合適呢?最后明確:兩種結果都正確,在生活中一般先說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夾角較。┑姆轿。這樣,1號檢查點的方向說成“東偏北30!北容^合適。接著我一起講解了例2,處理了課后的練習,在練習中使學生發(fā)現還要用到量角器,來量腳的度數。
經過講解和聯系后,我感覺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如果只是把學習位置與方向限制在課堂上,還是缺乏實踐,不利于加深記憶。所以經過考慮,我決定把這個綜合練習放到操場上進行,同學們一聽到操場上做練習,立刻高興得跳了起來。開始之前先要強調紀律,把學生帶到操場上后,拿出準備好的兩個小紅燈籠,
我把學生分成兩大組,講解游戲規(guī)則:一組負責藏燈籠,并在起始位置說出燈籠的方向與距離,二組按一組說出的方向和距離去尋找,找到之后一組再說出下一處隱藏點的位置,二組全部找到以后,還要說出回到起始點的方向與距離;然后輪換再做,其中我認為也比較重要的是,每組的組長要安排組員輪流說一次。經過這一次的練習,我發(fā)現在以后的學習里,只要是有“位置與方向”一類的題目,學生都特別有興趣,而且掌握得很牢固。
經過這一單元內容的學習,我感覺學習不能只局限于書本和課堂,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還是要實踐于生活,學生是生動的個體,在合作活動中更能體現和發(fā)揮自己的潛力,通過互相補充,最后達到共同提高!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20
位置與方向,在三年級學生掌握八個方位后進行學習的,能根據方向與距離能準確的確定位置,教學之后,方向感的培訓需要一定的時間階段,并不能單單四課時就可以培養(yǎng)成功,可這樣的事在平時生活中也很少運用,一說迷路了,現在的'學生立即反應就是“打的”,根據不需要去看地圖,對于教材中提供的定向運動情境,離四年級的學生偏遠沒有實踐體驗,也是在空中談方向的。教學中我們需要的是細化,再細化的指導。對于距離,可以說還是容易理解的,以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而最易犯錯的是在于方向的描述,對于一個角度是東偏北30度,還是北偏東30度,學生時而模糊,讓他們改又會改對的,那是他知道自己這個錯了就會去改另一個,但當他獨立重新面對這樣判斷還是無法確定的。我當時讓學生標出這個角度,自認為他們會說出正確的方向,可部分學生還是那樣的陌生,所以在起初教學中我覺得需要讓學生標出度數,更需要寫上詳細的方向描述,并不是單單角的度數,如東偏北30度。這樣只要標出了方向,那他們在描述時就有相當高的正確性。還可以讓學生給十字方向標分別寫上四個方向,然后根據角度來描術方向。在學習了位置相對性與路線圖之后,教學中要突出觀測點的不同,在描述位置的不同,這樣之后出現的錯誤會更多,我們同樣需要細化的指導,單突出觀測點還不夠,需要為每個觀測點添上十字方向標,才有利于學生確定方向。這些的指導就分別在第一課時學習中加以細化,在以后強化練習中去細化,得到的效果是一半的。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21
“位置與方向”屬于空間與圖形知識,是本冊教材的一個重點教學內容,是最難被學生理解和掌握的一個知識點之一。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
要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要讓學生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還要能讓學生學會看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此階段的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正處在由形象向抽象邏輯思維發(fā)展的過渡階段,而且,此年齡段的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要借助形象為主。所以教學本單元時,應注意以下兩方面:
一、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不過是師生對話的一個“話題”,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情況,用活教材,使教材更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本課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顒觾热菖c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不僅要求學生能在平面圖上認方向,還要求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例如學生在圖上認方向已經基本學會了,但是當老師要求他們說說自己回家的路線,并把這條路線畫出來的時候,只有少數幾個能畫出來,這就說明學生不能把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因此在教學中應更多的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出發(fā),通過讓學生觀察教室內外的景物,借助自身的前后左右、周圍的建筑物或其他景物的的辨別,了解東南西北四個基本方向,使學生知道位置隨著參照物(即標準位置)的變化而不同,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是不會變化的。使學生了解生活中的位置和平面圖上方向之間的轉化關系。使他們有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二、以有效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的目的.在于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并逐步形成技能,進而發(fā)展數學思維,形成數學思想。練習的數量不在多,而在有效。
本單元應依據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將數學問題轉化為適合學生獨立思考的生活情境和問題情境,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活動中能自主探索,獨立思考,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能與同伴交流的自己想法,豐富對方位知識的體驗。通過活動,使學生切切實實感受到方向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同時,學生用多種策略解題,既掌握了數學知識,又解決了簡單的實際問題,既可以滿足不同學生各自的學習差異,又可看到學生們的思維差異,從而發(fā)展學生個性,有效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22
《位置與方向》這一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上、下、左、右”這些相對位置概念的基礎上進行的。三年級的學生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化的關鍵期,此時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與感謝性經驗相聯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學生的數學學習是一個現實的體驗、理解和反思的過程,學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有用的數學,就必然用發(fā)自內心的喜好和創(chuàng)造來體驗數學。因此,在設計本單元的教學時,要重視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加深理解的重要性,盡可能地讓學生體驗,分清“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在教學中,如果先讓學生到操場上去辯認方向,分小組體驗實景中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使學生有一個充分的感性認識,并且知道這些方向不會隨觀察者位置的變化而改變。再回到教室,集體交流,分清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正確地辨認方向。在學生熟知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后,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四個方向之間聯系與相對性,使學生能夠用給定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然后,引導學生根據所知道的位置與方向,繪制一張示意圖。繪制時,學生一定會遇到困難:學生所觀察到的東、南、西、北,是水平方向的,怎樣在黑板或紙上畫(表示)出來呢?這時,要向學生介紹:在繪制平面圖時,一般情況下,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
在學生能夠清晰地辨認東、南、西、北等方向后,要求學生描述某一物體所在位置,一定要讓學生理解是在某一“標志物”(參照物)的'哪個方向。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因為“標志物”(參照物)不同,所描述的方向也隨之發(fā)生變化。
在描述行車線路時,學生可能會說出“向上、向下、向左、向右”這樣的方向,這時一定提醒學生:上、下、左、右等,都是相對方向,不是固定位置,在描述時,一定要讓學生說“向東、向北、向南或向西”等詞語,這樣才能準確地說出具體方向。
總之,嘗試著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入生活、走向探究,使孩子們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主動參與,自由地表達思想、表露情感、表達觀點、表現創(chuàng)造,體驗和經歷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感受到數學的神秘和魅力,感覺到數學的實用和價值;試圖使封閉的書本式文化積累過程轉變?yōu)殚_放的、活生生的與社會緊密相連的自主創(chuàng)新過程,這也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23
“做數學”是目前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理念,它強調同學的數學學習是一個實際的體驗、理解和反思的過程,強調了以同學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對理解的重要性,認為同學的實踐、探索與考慮數學是同學理解數學的重要條件。同學要想牢固地掌握有用的數學,就必定用發(fā)自內心的喜好和發(fā)明來體驗數學。為此,我結合教學內容,從“讓同學學實際、有用的數學”動身,在教學中,我讓同學到操場上去辯認方向,分小組體驗實景中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在教室里集體交流時,引導同學要按地圖所使用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式繪制示意圖。我教學完《位置與方向》后,設計了這樣一題供同學研究:明明的爸爸是一位建筑設計師,他想在自身的房子的`東、南、西、北重新改造一下,假如請你幫助,你能設計出哪些方案?在這些方案中,你認為哪種比較合理美觀?(請把設計的方案和想法寫下來)同學拿到題目后,好像有了用武之地,個個信心十足、躍躍欲試。第二天,我驚喜地收到了很多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方案。通過這樣的開放性練習,同學對東南西北有更深的了解。
這樣嘗試著讓同學走出教室、走入生活、走向探究,目的是使小朋友們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能夠主動參與,自由地表達思想、流露情感、表達觀點、表示發(fā)明,充沛體驗和經歷知識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感受到數學的神秘和魅力,感覺到數學的實用和價值;也試圖使封閉的書本式文化積累過程轉變?yōu)殚_放的、活生生的與社會緊密相連的自主創(chuàng)新過程,這也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24
第一單元的《位置與方向》已經按照進度用一周的時間上完了。
這個單元有四個例題,四個知識點:
1,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會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
2,學習看簡單的平面圖,了解平面圖是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繪制的;
3,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4,運用知識描繪路線圖。難點就在于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運用著這四個方向判定兩個物體之間的位置。
學生根據語言的描述繪制示意圖,或者根據實際方位繪制示意圖,基本都沒有問題。唯獨運用八個方位詞描繪兩個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非常容易出錯。
在對練習的處理上,也做得不是很好。練習的基本要求是,精講多練?墒,實際的情況卻是一節(jié)課僅能處理兩至三道練習題,同等類型的練習題也沒能得到充分的練習。
在講解習題時,怎樣才能讓學生也能真正的`參與進來呢?老師講、學生聽,這樣的效果差強人意。如何才能提高練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25
一年級第一單元中的方向與位置的關系,都是學生生活中常常遇見的問題。對上、下、前、后學生分的較清楚,方向感明確,但在區(qū)分左、右時,特別是找對面人的左右是一個難點,學生特別易混淆。課標中指出如果指出了圖中人或參照物的'左右,以圖上人或物為標準,如果沒有明確指出時,以觀察者為標準。所以我總結的口訣是:對面的左右交叉分,學生相對分得還較清,在位置中說橫行豎列,學生不易理解,我把它生活化,改為橫排,豎組,橫排學生很快就知道是從前向后數,第幾個從左向右數;豎看第幾組是從左向右數,而第幾個又應從前向后數。位置的教學不在于簡單說教,而應讓學生置身于環(huán)境中,找自己在班里的位置。實實在在理解著學、理解著記。本我在上完后根據自己的教學所得編了一個兒歌作為知識總結,學生學得有興趣,也很適合一年級同學。兒歌具體內容如下:
頭在上,腳在下,面向前,背對后。
右手寫字最靈巧,左手是我的好幫手。
上下樓梯靠右行,對面的左右交叉分。
橫為行(排),從前數。豎為列(行),從左數。
位置方向分得請,人人夸我最聰明!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26
平時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西南北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驗,并通過以往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但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抽象的,學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豐富的表象積累。因此,這堂課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使學生一方面親身體驗方位的知識,另一面又體會到方位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本節(jié)課教學時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在操場上進行實際生活中的辨別東南西北,第二部分在教室內進行學校示意圖的繪制。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東南西北方位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抽象的,學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持和豐富的表象積累。
通過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的教學,從作業(yè)和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看,不少學生在認識和理解上還存在著不少問題。
一、方向感沒有形成
這部分學生不是很多,但是他們確實存在著。比如:生活中的方向的界定他們一清二楚,他們知道早晨太陽從東邊升起,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但是如果讓他們利用這一點辨別身邊的方向,可能一時還弄不清,但又不是完全不清楚,只要你稍稍提醒,他們能慢慢說出來。圖上的方向也是出現了相同的問題,會說不會辨別,完成作業(yè)只能胡亂猜測。從以上問題不難發(fā)現,他們雖然能說出一些相關的規(guī)定,但是不能完全理解,也不能靈活運用,總之一句話他們還沒有形成一定的方向感。如果要想讓這部分學生基本掌握這部分知識,只能是一個一個手把手的教。仔細分析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他們自身的接受能力就比較差,抽象的知識不易被他們掌握(位置與方向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內容)。另一方面,教師設計課堂教學時,考慮比較多的還是大部分學生的利益,即符合大部分認知水平,不能面向全體學生。雖然我們的教育一直都在強調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其實在多少的`教學實踐上,至少我發(fā)現這一點我做不到,如果面向全體學生,就得浪費其他學生的學習時間。表面上看是尊重了學生,其實這是以犧牲大部分學生的利益為前提的,這是不值得的。通常遇到這種情況,在課堂上我只能放棄一部分學生,但并不是完全放棄,而是將這部分學生留到課外,以個別輔導的形式完成。
二、理解不到位
教學中,我發(fā)現不少學生都有這方面的問題。比如:小明的家在學校的東南方向,學生卻認為小明的家在學校的西北方向;從圖上可以明確看出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西邊,學生卻說成是東邊。學生的答案與正確的答案正好相反,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仔細觀察學生的結果,不難發(fā)現造成錯誤的原因就是學生沒有正確理解題目的意思。如果要深入一步理解的話:出錯的原因是學生沒有弄清楚到底誰是參照物。如何讓學生明白這一點,教學中我確實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學生只能靠自己的悟性去發(fā)現,這確實難為學生了,這可是教學中的一個不小的失誤。不過,現在能及時發(fā)現這一點,還是有辦法補救的。要想學的快就要培養(yǎng)孩子們的興趣。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27
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從“讓學生學現實、有用的數學”出發(fā),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到操場上去辯認方向,分小組體驗實景中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在教室里集體交流時,引導學生要按地圖所使用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式繪制示意圖。
這樣嘗試著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入生活、走向探究,目的是使孩子們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能夠主動參與,自由地表達思想、表露情感、表達觀點、表現創(chuàng)造,充分體驗和經歷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感受到數學的神秘和魅力,感覺到數學的實用和價值;也試圖使封閉的書本式文化積累過程轉變?yōu)殚_放的、活生生的與社會緊密相連的自主創(chuàng)新過程,這也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其中根據所給的條件畫平面示意圖是這個單元的教學難點,因為學生的作圖能力普遍比較薄弱。從學生的作業(yè)來看,學生畫示意圖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方向沒有找準,不能熟練地區(qū)分東偏北和北偏東的不同;中心點的位置沒有找準,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響;物體的具體位置沒有明顯的表示出來,或者沒有標出名字,讓人看不清楚;也有學生方向找錯了。根據這些情況,我認為教師在教學時更應該注重畫示意圖的細節(jié),注重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如果要補救也只能個別輔導了,集體輔導多了容易讓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學產生厭煩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學也不一定馬上改正過來。這一單元的另一個難點就是關于位置的`相對性,給定兩個位置,個別學生不能很好的區(qū)分以誰為標準,所以說出來的方向剛好相反。這一點跟學生的空間觀念強弱有關,需要多加訓練。
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從“讓學生學現實、有用的數學”出發(fā),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到操場上去辯認方向,分小組體驗實景中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在教室里集體交流時,引導學生要按地圖所使用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式繪制示意圖。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28
在設計本課教案時,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實踐出發(fā),選擇了校園建筑及學校周邊建筑為素材,并將這些素材加入到了課件中。既起到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同時還將學生的學習與實際相聯系,讓孩子能更好的理解相關的知識。
在課堂上,我借助課件引發(fā)矛盾沖突,充分放手讓學生去探究,將課堂變?yōu)閷W生的學堂,既讓學生們學會了相關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此外我還為學生合理的安排了口頭練習與書面練習,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但是,盡管課前進行了精心的準備,但課后仍然感覺有很多不足,梳理之后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在復習東南西北,并介紹校園環(huán)境的環(huán)節(jié)。學生說出“校門在教學樓的北面”,這時如果能提問:教學樓又在校門的什么方向呢?則既鞏固了位置具有相對性這一知識點,同時也是為后面的'教學進行了鋪墊。
2、在描述正興德茶莊所在方向時,可以考慮進一步強調東偏南和南偏東的區(qū)別,應該會更利于學生理解兩種說法的不同。同時關于南偏東的夾角60°是如何得來的,也應該讓學生簡要做一說明。
3、在小結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時,雖然強調了方向和距離的重要性,但到底是先確定方向,還是先描述距離沒有點透,估計會給個別學生造成一定的疑惑,此外,觀測點作為重要的參照物,應該反復進行強調。
4、在描述建民里小學位置的練習中,可以考慮引導學生說出“西北45°方向”、“西偏北45°方向”、“北偏西45°方向”及“西北”等4種描述方法,當時我只是引導學生將答案確定為西北方向,至于原因沒有進行深入剖析,事后想想錯過了一個良好的教學契機。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29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具有了從方位角度認識事物的基礎上學習的。因此,在教學時應充分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大量的活動情境,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學生已經學習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體位置,知道了東西南北等八個方向,能識別簡單的線路圖。對于這部分內容,學生并不陌生,但是因為本節(jié)課要通過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具體位置,涉及到角度,因而學生學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我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森林公園”情境復習鋪墊,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通過學生非常喜歡的游戲方式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并讓學生意識到在現實生活中確定物體位置的必要性和必需條件,在課的一開始,就緊緊地吸引住學生,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體驗。
本節(jié)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生長點,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建構。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fā)揮。
。2)教師適時引領,學生自主探索。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關注學生在數學生活中的表現,能夠隨著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地引導。
。3)聯系實際,應用數學。利用創(chuàng)造情小結,并把數學問題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的價值和作用。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篇30
本節(jié)課的內容學生已經掌握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并描述簡單的路線圖。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根據物體的具體位置的描述進行繪制平面圖。
成功之處:
1.自主探索繪制方法。課上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的基礎上,明確要繪制簡單的路線圖,也必須具備確定物體位置的四要素:確定觀測點(校門)——坐標,方向(正北)、角度、距離(150米)。注意提醒學生用一條注有數量的線段表示地面上相對應的距離。
2.小步子逐步規(guī)范繪制簡單路線圖的方法。學生在繪制的'過程中往往容易出現:一是不畫出1厘米表示多長的距離或不寫單位名稱;二是忘記標出角度;三是畫出的距離不準確;四是對于方向學生容易出現畫錯或相反方向的現象。這樣通過小步子規(guī)范繪制讓學生明確繪制路線圖的方法和步驟。
不足之處:
1.由于學生在繪制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因此在時間的把握上明顯感到前松后緊。
2.在同步學習練習題中,第5題出錯較多,由于學生在方向的辨別上出現錯誤,角度度量上出現了誤差,導致出錯較多。
再教設計:
1.每一道習題教師都要注意引領學生,出現錯誤及時糾正。
2.學生在選擇量角器時注意不能買中間沒有刻度線的量角器,保證學習的順利進行。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方向與位置》教學反思08-28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03-17
《方向與位置》教學反思08-28
《方向位置》教學反思08-18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03-09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04-02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04-20
數學《位置與方向》的教學反思08-18
位置和方向教學反思08-18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