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讀后感1
牛頓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打開《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有效教學》這本書,初讀前言就獲益匪淺,其中寫道:“在對教育評頭論足時,人們還是擅長找它的不是,而恰恰忽略了‘發(fā)現(xiàn)它的長處’其實比‘看穿它的缺點’更難的道理”。認識到好的行為,學習并堅持去做,將有利于我們前行,尤其對我們年輕教師來說,這是成長進步的有效階梯。
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允許孩子質疑是發(fā)展獨立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敢于鼓勵學生問難、質疑,前提是教師應該首先能把握數(shù)學的本質!書中的一則案例給我印象十分深刻。
這是一節(jié)一年級學習減法的課,在理解了例題并得到“5-2=3”之后,教師請學生自己動手“創(chuàng)作”一個用“減法”解決的問題,這個時候出現(xiàn)了一個意外的“生成”事件。一個小女孩介紹:“我本來有5個水果,送給同桌2個,問我還剩幾個水果?我列的算式是5-2=3。”立刻有小男孩反對:“怎么還是5-2=3,重復了,不能寫到黑板上。”小女孩不服氣:“我沒重復,老師的是汽車,我的是水果,水果不等于汽車!毙∧泻⑷苑瘩g:“反正你的算式是5-2=3,還說不重復!庇谑侨嗪芤苫。
面對這樣的“生成”,可能有的教師會簡單的以一句“是同一個算式,我們就不寫在黑板上了”來結束學生的疑問。但我們認真想想,減法的本質是什么?減法是解決一類問題的一個模型。因此這位教師是這樣處理的!澳銈冞能想一個事情,也用5-2=3來表示嗎?”“為什么有的事情是發(fā)生在停車場里,有的事情發(fā)生在教師里,而且有的說是摘花,有的說是鉛筆,完全都不一樣的事,卻能都用5-2=3來表示?”孩子們終于發(fā)現(xiàn)了“雖然事件是不一樣的,但他們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樣的”,也感悟出了“算式真神奇”。
學生能有如此的感悟,這是教學最成功之處,因此我們可以說:教師能夠有效地處理“生成”,關鍵在于教師對數(shù)學本質的理解。
讀到書中的案例我也想到了自己執(zhí)教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在這節(jié)課中,我設計了剪一剪、拼一拼等學習活動,逐步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長方形的面積與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有什么關系?課前預設學生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頂點作高剪開,通過平移,拼出長方形。第二種是沿著平行四邊形中間任意一條高剪開,第三種是沿平行四邊形兩端的兩個頂點做的高剪開,把剪下來的兩個小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再和剪后得出的長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這節(jié)課學生大部分都拼出第一種,由于經(jīng)驗不足沒有很好的引導學生思考出后兩種,而采取了一種簡單的告知——“請大家來看大屏幕上的這兩種情況!痹诖藭r我應該引導孩子把握平行四邊形有無數(shù)條這一數(shù)學本質,然后發(fā)揮學生想象,我想學生是能夠找出后面的兩種方法的'。
“把握數(shù)學本質+研究學生=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我們堅定的信念。小學數(shù)學教學應該給孩子留下什么?毋庸質疑,留下的是數(shù)學的思考方式、數(shù)學的思想方法,浸潤的是對數(shù)學學習的熱愛以及對數(shù)學的積極態(tài)度。數(shù)學教師需要怎樣的底蘊才能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有效教學》以發(fā)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真實故事為載體,闡述了數(shù)學的核心概念與基本技能有哪些、怎么教?每個故事都有其特定的主題、細節(jié),還有多角度的分析和詮釋。它們都是真實的,都是對當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本質思考。它們可能不是靈丹妙藥,但給予我們思考問題的視角,給予我們對“問題”深入追問下去的勇氣和方法。
教學讀后感2
教育包含培養(yǎng)一個嬰孩成為一個智慧成人的所有步驟和過程。其首要目的是要傳授那些有益于獲得其他認識的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學習的習慣。主要包括能力的培養(yǎng)與知識的傳遞。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習者和思考者,學會學習。
在教學七律中,主要從教導者、學習者、教學過程及后續(xù)來分析了七大定律:教學定律、教師定律、學習者定律、語言使用定律、課程定律、教學過程定律、學習過程定律以及復習定律。
這一切的定律都是為了幫助教導者如何更好的明白學生的需求,教學的目的。通過遵行這些定律將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內(nèi)容,幫助教導者更多的享受教學過程。
教學定律中主要闡明了教學的本質,即:知識的交流。通過將教導者頭腦中的圖像描繪在另一個人的腦海中,讓學生明白教師所知道且渴望交流的.真理,并隨后形成自己的思想和理解。
不是傳送,而是幫助學生的頭腦中再生出同樣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導者要在各個要素皆已具備的條件下進行教學。而每個因素都有其獨特的規(guī)律和特征,了解并熟練掌握這些規(guī)律將給我們帶來許多益處。
在教師定律中,教師理應熟知他所傳授的知識并能夠通過各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舉例、解釋和說明。這需要教師能夠切身感受并清晰理解教學內(nèi)容。才能夠游刃有余的在課堂中帶領孩子去享受知識。
但是這一切的基礎源于教師看到異象并發(fā)現(xiàn)真理而火熱的心,這將迫使我們?nèi)ブv述和教導。內(nèi)心的渴望和異象的催逼將調(diào)動教導者的全人全心,使祂愿意并樂意投注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遵行這些教學規(guī)律,并為異象中的人群作出許多的改變。這也是一個教導者最基本的素養(yǎng)。
學習者定律告訴我們?nèi)绾巫寣W習者成為真正的學習者,最重要的是調(diào)動他們的興趣,引起他們的注意,并讓他們學會自我思考。
有人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何學生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感到如此枯燥無味,痛苦不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導者所傳授的內(nèi)容太過乏味,使人味如嚼蠟無法下咽。
此外加上強迫式的注意集中,只能夠導致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而這種狀態(tài)之下的學生不適合教學,因為他們并未預備好受教的心。所以,教導者應當使用各種方式來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點,幫助他們對所學內(nèi)容產(chǎn)生期待和渴求,并集中一切注意力做好受教的預備。
語言使用定律告訴我們,教導者與學習者的共同語言才能夠成為讓思想進行交流的媒介。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學生所熟知的語言,才能讓孩子理解教導者所要表達的信息。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有其獨特的語言結構和思維方式,教學主體是學習者,所以教導者的任務就是幫助孩子盡可能清晰完整地表達出他不完全了解的東西,并將模糊的、碎片化的思想和觀念組織成恰當?shù)谋磉_。
在課程定律中,告訴教導者在課程內(nèi)容的選擇和教授中,要用已知的真理來解釋未知的真理,幫助學生建立整體與聯(lián)系的觀念。
一切未知事物必然包含在已知事實之中,聯(lián)系的存在能夠在未知與已知之前筑起能夠讓學生通往的橋梁。
教學過程定律和學習過程定律要求教師當以喚醒并啟動學習者的思想,喚醒他的自發(fā)活動為目標。即讓學生自發(fā)并主動的去思考和尋找新的發(fā)現(xiàn),通過問題不斷的刺激思維的運轉,在思考中去享受知識的樂趣和奧秘。熱情的推理和思考,是成熟的頭腦所具備的。
最后的復習定律講到檢驗知識的目的是為要完善知識、證實知識并讓知識學以致用。
復習是一種回顧,但又不是簡單的重復,更多的是對知識的重新思考,其中包含新的概念與新的聯(lián)系,并提升能力和熟練程度。
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程度理應采用不同的方式,來更好的幫助學生回顧、鞏固并掌握。
將每個定律,落實到教學的每個細節(jié)和每個操作,才能使教導者與學習者同時受益。
【教學讀后感】相關文章:
教育教學的讀后感06-11
《有效教學》讀后感03-22
教學書籍的讀后感05-08
《教學勇氣》讀后感04-28
有效教學讀后感04-28
《教學的勇氣》讀后感01-01
教學勇氣讀后感10-27
教學的藝術讀后感04-15
《教學勇氣》的讀后感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