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的立足點名師助教論文
那是一節(jié)語文教學改革研討課,課題是《小壁虎借尾巴》
課前,授課教師讓學生通過自己聽錄音、、問長輩等方法去預習。一上課,戴著小魚、小燕子、老黃牛頭飾的3位小朋友上臺,當他們正在炫耀自己的尾巴的時候,垂頭喪氣沒了尾巴的小壁虎上來了,說自己的尾巴被蛇咬斷了。小壁虎沒了尾巴,該怎么辦呢?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研讀課文,要求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訴別人。學生們很認真地研讀課文后,人人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爭著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大家。一時間,有站起來的,有把雙手舉起來的,全班學生情緒十分高漲。在把答案告訴別人的同時,文章的大意也就明白了。接著,教師要求學生選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或詞語讀給大家聽,可以加上動作用表演的形式讀,也可以單純表情朗讀。不過,要把為什么這樣讀的原因告訴大家。學生們小聲自讀了一陣之后,紛紛搶著在全班表演朗讀。他讀得好,我會讀得比他更好。我認為這一句應該這樣讀!因為是老黃牛,所以讀的時候聲音要粗一點,沉一點。這是小朋友們的聲音。你讀得真好!你的表演動作真棒!這是教師鼓勵的話語。這些聲音伴隨著聲情并茂的朗讀不斷把課堂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通過學生反復的表情朗讀(其中也有教師適當?shù)?指導),生字會讀了,詞義理解了,文中各種動物尾巴的功能也了解了(對文中的生字,教師有意識地抽出來,讓學生討論記字的方法)。在表情朗讀過程中,小魚細柔的聲音、燕子清脆而略帶尖聲的語調(diào)、老黃牛蒼老剛勁的話語,被小朋友學得惟妙惟肖。再加上小朋友們情不自禁表演的自創(chuàng)動作,使整個課堂充滿了童趣。課堂上,學生還向教師提出了很多種動物尾巴的功能問題,直到下課,學生們?nèi)砸猹q未盡,還在討論蛇為什么沒有腳、它的尾巴到身體的哪一部分?如果小魚的尾巴斷了,會不會再長出來?等問題。
在研討這節(jié)課時,大部分教師認為課上得好,摒棄了過去呆板的教法,學生學習興趣濃。學生在一系列自主學習活動中學到了應學的知識,同時,這節(jié)課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挖掘了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持不同意見,認為像這樣上語文課,豈不是亂套?教師沒有解題,沒有反復教生字,也沒有專門解詞,知識點如何落實?課文段落的知識、段落大意的概括也沒有提出來,學生將來怎懂得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此外,課堂上教師都是跟著學生轉(zhuǎn),很難按照事先設計好的程序上課,教師豈不是很辛苦?兩種評價,反映了兩種教育理念。前者著眼于學生,是為學生而設計的教育理念生本教育理念;后者著眼于教師,是為教者而設計的教育理念師本教育理念。
為教者而設計,它一切都是為了教師好教,以教師為中心。教育過程中,教師把知識和行為變成一個個細密的目標,對學生提出十分細密的要求。如一年級語文閱讀課,就分教學生生字詞、解詞、用詞語說話、了解句子大意、懂得自然段的一些知識、會流利讀課文等知識點。認為只要落實了這些細密的要求,就會達到我們對學生獲得知識的期望。然而,好好的一篇文章被專門識字解詞、解句、劃分段落、概括大意等搞得支離破碎,讀起來如同嚼蠟,學生學習興趣提不起來,厭學情緒跟著就產(chǎn)生了。更而甚之,學生的思維活動被局限,一切由教師安排好,他們沒有必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最后是懶得去想。所以,師本教育壓抑了兒童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生本教育是為學生設計的教育。像上述那節(jié)研討課,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讓兒童自主學習,主動發(fā)現(xiàn)探究;課堂上,學生可以朗讀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可以表演,可以發(fā)表議論,可以和別人討論,它適合兒童的天性,使兒童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于是,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空前提高了,潛能得到激發(fā),天性得到發(fā)展。
師本教育是一種短視行為。從短期來看,教師好教,能有效地高效率地傳授人類既有的結論性知識。但從中長期來看,在人類對知識的本質(zhì)有了新認識,人的自身能力與心理素質(zhì)對人的發(fā)展的決定性作用被發(fā)掘出來的今天,這種教師好教的教育限制人的發(fā)展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因為知識的過度條文化、分析化,使知識賴以產(chǎn)生、存在及發(fā)展的整體事物被拆解了,學生的思維變成了若干部分的拼裝,而不是胚胎式的生命發(fā)展;學生和教師都被局限在小方框里,不能進行有效的自主思維。而著眼于學生的設計,強調(diào)對學生自我、自主、自動的尊重,注意留給學生、教師的自主空間和活動余地。在教學內(nèi)容上,依據(jù)學生的學習效率,以綜合整體和分析相結合、感情與訓練相結合,旨在保持領悟,沿著整體→意義→自主→創(chuàng)新的路線前進。它符合人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能激發(fā)人的學習與發(fā)展的能量,充分發(fā)掘兒童的潛力。
在教師作為唯一的知識信息源的時代,教師的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學生。在傳授間接知識和書本知識中,師本模式對教師來說,具有步驟明顯、易于展示、方便評價、方便操作的優(yōu)點,但它壓抑了人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在今天的信息時代里,學生從各種渠道獲得過去所不能比擬的極其豐富的信息,教師作為惟一信息源的地位已經(jīng)被改變。況且知識經(jīng)濟社會需要人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社會的迫切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教育只有真正為了兒童,為兒童而設計,才會找到自己正確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才能通過激發(fā)學生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的能量,使教育質(zhì)量和效率出現(xiàn)新的飛躍。所以,我們應把為教者的設計轉(zhuǎn)變?yōu)闉閷W生而設計。
【教學設計的立足點名師助教論文】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的立足點名師助教08-02
教學設計的立足點名師助教05-30
名師的《白楊》教學設計12-17
匆匆名師教學設計08-18
《墨梅》名師教學設計07-20
《掌聲》名師教學設計02-04
《識字》名師教學設計02-04
詠柳名師教學設計03-29
《白樺》名師教學設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