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論語十則》的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
。薄⒅R目標:
、 能讀會寫“慍、罔、殆、矣、誨、弘、凋、恕”等字詞。
、 積累、理解“溫故知新、見賢思齊、任重道遠、三人行,必有我?gu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詞語。
、 能準確流暢地朗讀并熟練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
、 理解、運用《論語》中關于學習的名言警句。
、 培養(yǎng)文言注釋能力。
。、德育目標:
、 感受孔子光輝人格魅力;開闊胸懷,提高成熟處事的思想修養(yǎng)。
、 聯(lián)系自身學習經歷,體會課文豐富精彩的內蘊,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評點《論語》十則內容。
【教學難點】
深層理解《論語》十則內蘊。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本文所選的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論語》十則,主要是談學習態(tài)度、方法和思想修養(yǎng)的,語言簡練,用意深遠。教師指導學生反復誦讀,營造背誦課文的氣氛,在讀中理解、領會每一則語錄,力爭當堂熟讀成誦。
2、評點、質疑法:
教讀本文采用評點式,就內容、文字、寫法的評點。在教學過程中,啟發(fā)學生探究、質疑,調動學習積極性。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投影儀及膠片、打印好的作業(yè)講義。
【課時安排】
。闭n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認讀《論語》十則,整體感知,析讀十則內容,就其語言材料進行充分有效的分類整理的實踐。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目鬃訉逃呢暙I、對世界文化的深刻影響入手。)
同學們,我們國家古代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僅對我國、也對世界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今天聯(lián)合國還有他的塑像,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多媒體顯示孔子像)(學生回答)對,他就是孔子。今天,讓我們共同來學習他關于學習的一些論述,看看對我們有什么啟發(fā)。
設計二:
提及“朝圣”,我們自然會聯(lián)想到那跪拜、跋涉著的虔誠的伊斯蘭教徒向圣地麥加前行的浩蕩壯觀情景。(多媒體顯示孔府、孔廟、孔林)那么,人們把到山東曲阜去看孔廟叫做“朝圣”,同學們知道它的緣故嗎?(學生回答,教師明確:曲阜是孔子的家鄉(xiāng),人們尊稱他為“圣人”“先師”)(多媒體顯示孔子像)同學們請看:孔子“生而首上圩頂,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長九尺有六寸(注:約合現(xiàn)在6.4尺),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鼻f嚴、高大。作為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板書文題),在我國歷史上影響很大,為儒家的重要經典。相傳,宋朝名相趙普死后,人們在他的書籍里發(fā)現(xiàn)只有半部《論語》,所以世有“半部《論語》冶天下”之說。今天,讓我們走近孔子,走進《論語》。去聆聽先哲的教誨。
二、關于孔子和《論語》資料助讀
投影顯示:
。薄⒖鬃樱ü埃担担薄埃矗罚梗,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他主張仁義,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殘暴統(tǒng)治,反對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開明態(tài)度?鬃訉W說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tǒng),影響極大,被尊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把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在我國歷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業(yè)的第一人,首創(chuàng)私人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相傳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
。、《論語》: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其體式歸納起來有:語錄體(也可稱格言體),僅指明是孔子的話,不寫出說話的環(huán)境(包括說話的對象),內容大多是關于學習、道德修養(yǎng)、為人處事的一般原則,課文中的第1至9則都屬于這種體式;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作的回答,課文中的第10則屬于這種體式,它寫出了提問者的原話,但沒有寫談話的背景;敘事體,其中多少有一點情節(jié),但也往往是以記錄孔子的話為主。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
三、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自讀課文“閱讀提示”,慢讀全文。
。、聽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體會語調:
教師提示:
、 正音:
① 論語(lún)
、 說(yuè):通“悅”,意思是愉快。誨女知之乎:同“汝”,人稱代詞“你”。是知也:通“智”,聰明。(古漢語中,有些字可以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這種語言現(xiàn)象叫“通假”。但由于語言的演變,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間,現(xiàn)在已不同音了,朗讀中要讀本字的音 。)
、 慍(yùn):生氣,發(fā)怒。
、 三。▁ǐng)吾身:察看,檢查。
、 傳(chuán)不習乎:老師傳授的知識。
⑥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殆(dài):有害。
、 弘(hóng)毅:強毅。
⑧ 凋(diāo):凋謝。
、 矣(yǐ):語氣詞。
、 句中停頓是句意層次的表現(xiàn),誦讀中要正確停頓。如“溫故”章用陳述語氣讀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學生分則朗讀,結合課文注釋疏通文義:
教師提示字詞釋義:
、 “學而”章:
時習:按一定的時間復習!皶r”,副詞,相當于“以時”,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時間”或“及時”!傲暋钡谋玖x是“鳥數(shù)飛”,引申為實習、演習。
“朋”,舊注:同門曰朋。跟現(xiàn)在的“同學”“同班”相近。句中是孔子對弟子說的,“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 “吾日”章: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叭薄熬拧敝T字在文言中皆有“多”義,不是確數(shù),下述三事,這是巧合。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真誠,誠實。
⑶ “溫故”章:
溫故而知新“故”,舊的,從前的。
、 “士不”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士”,在《論語》中,多指有抱負或有特殊社會地位的人!昂搿保貞褜拸V!耙恪,意志堅強。
、 “知之”章:
是知也“是”,先秦時代不作判斷詞用,而是指示代詞,相當于“這”,可譯作“這(就是)”。
、 “其恕”章:
其恕乎“其”,大概,也許!八 ,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小組內交流每則文意,領會蘊含:
如有疑難,小組長可向全班同學征求意見,確定答案。
教師抽查學生翻譯難句: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⑵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明確:
⑴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里)來,不也快樂嗎?
⑵ 在溫習舊知識后,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就可以當老師了。
、 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有(陷入邪說的)危險。
⑷ 我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 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學生集體大聲、流利、快速地朗讀全文。
。丁W生跟著錄音輕讀,嘗試背誦。
四、析讀課文,深層體悟
1、學生試作批注,概括、歸類每則內容大意。
2、積累格言警句和成語:
指導學生運用“ 與求知態(tài)度(學習方法、修身做人)有關”句式說話。如“學而時習之”與學習方法、習慣有關,“人不知而不慍”與個人修養(yǎng)有關。
教師點撥,幫助學生完成分類式學習筆記如下:
、 成語類:
溫故知新 見賢思齊 三人行,必有我?guī)?/p>
任重道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⑵ 格言警句類:
、 談學習態(tài)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guī)?/p>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
、 談學習方法的:
學而時習之
溫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③ 談修身做人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三人行,必有我?guī)?/p>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問題研討:
⑴ “學而”章:
此章為儒家壓卷經典《論語》開宗明義第一段。三個“不亦……乎”的反問復迭,盡得一唱三嘆之妙。那么“君子”指的是什么人?一個人在別人不了解他的情況下總是怨天尤人,這樣的人配稱為君子嗎?聯(lián)系孔子經歷,從中感受到孔子怎樣的人格呢?
明確:“君子”,在《論語》中有多個義項:有時指有道德的人;有時指在高位的人。在句中取前義。
孔子一生際遇坎坷,但這位大智者能從理智上保持一種心理平衡,表達出一種坦蕩曠達的氣度,自謂之“不慍”,這種“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的精神足可為百世之師。
、 “溫故”章:
有些老師知道世上許多事情,講起來娓娓動聽,這樣的老師能說是好老師嗎?結合孔子的思想談談。
明確:《禮記·學記》中記錄了孔子這句話:“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边@說明了孔子認為只能記誦一些知識,是不能當別人的老師的;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fā)現(xiàn),才“可以為師”。
、 “誨女”章:
《論語》中這段話非常簡練,也沒有交代說話的背景,而《荀子》書里記子路盛服見孔子的談話背景,就詳細得多,書中說子路穿戴得整整齊齊去見孔子。臉上還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情,經孔子批評后,他挽上了便服,但神情依舊。從這個背景看,孔子說這番話的用意是什么?
明確:孔子說這番話的用意是,言行要謹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用現(xiàn)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謙遜的態(tài)度,不可強不知以為知。
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對此,曾經有過不同看法,聯(lián)系生活體驗,談談該怎樣看待。
明確:曾子曾經說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薄爸摇焙汀八 闭强鬃印叭省钡膶W說的兩個方面?鬃佑眠@句話給“恕”下定義,其中包含了相互體諒的意思。
對這一開放性的題目,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有可取則予肯定,說錯了的(有可能誤解句意)要糾正。
、 “歲寒”章:
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
明確:何晏集解:“喻凡人處治世,亦能自修整,與君子同;在濁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茍容!边@是借松柏后凋比喻社會現(xiàn)象。
。础W生集體背誦全文。
五、課堂小結
《論語》全書今本485章左右,課文所選的十則主要是語錄體,若干章為一篇,每篇從第一句話中抽2至3個字作篇名,題注里提到的《學而》《為政》《里仁》《述而》等,都是篇名。清朝時有個故事:文學家畢沅在陜西當巡撫,一天到廟里住宿,看一位和尚在念經,就問他:“一部《法華經》共有多少個‘阿彌陀佛’?”和尚說:“我是個蠢人,不知道這個。大人是天上文曲星,聰明得很,一定知道一部《論語》有多少個‘子曰’吧?”畢沅也答不出。因為“子曰”實在太多了,誰也沒有統(tǒng)計過。
過去有句俗話“之乎者也矣焉哉,七字安排好秀才”。這七個字都是最常見的文言虛詞,學習中要加以比較、品味。
六、課堂練習
投影顯示:
。、下列句子朗讀中,停頓處理不正確的一項是(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隆⑺级粚W則殆
C、擇其善者/而從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比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順接)、B(轉接)分別歸類,將字母填入括號內。
、 學而時習之( )
⑵ 人不知而不慍( )
、 思而不學則殆( )
、 擇其善者而從之( )
3、在括號中解釋加粗字,在橫線上解釋整個文句:
、 溫故知新( ) 。
、 見賢思齊( ) 。
、 任重道遠( ) 。
、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
、 學而不思則罔( ) 。
、 思而不學則殆( ) 。
。、選出對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
、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A、別人不知道就不惱怒,不也是君子嗎?
。、別人不了解,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谩e人不了解就不惱怒,不也是君子嗎?
D、別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嗎?
、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選擇其中善良的跟隨他,其中不善良的讓他改正。
。、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就學習,選擇他們的'缺點(自己如果也有)就改正。
。、看到他們的優(yōu)點就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就讓他們改正。
。摹⑦x擇他們的優(yōu)點學習,對他們的缺點加以改正。
。、根據提示,用課文原句填空:
、 真正有修養(yǎng)的君子應具有的風格: 。
、 “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是 。
、 作者強調“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囊罁?。
、 子曰:“ ,不亦說乎? ,不亦樂乎? ,不亦君子乎?”(《學而》)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為己任, ?死而后已, ?”(《泰伯》)
。丁ⅰ墩撜Z》中的許多內容,后來逐漸演化固定為成語,如“溫故知新”“不恥下問”等,請看《論語》中的下列語句各是什么成語的原型。
、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 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參考答案
。、B
。、⑴ A ⑵ B ⑶ B ⑷ A
。、⑴ 舊知識 復習舊的知識,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
、 相同 見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一樣。
、 路程 擔子很重,路程又長,比喻責任重大。
⑷ 走 幾個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
、 迷惑 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
、 有害 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有危險。
4、⑴ B ⑵ D
。怠ⅱ 人不知而慍
、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學而時習之 有朋自遠方來 人不知而不慍
、 任重而道遠 不亦重乎不亦遠乎
。、⑴ 見賢思齊
⑵ 盡善盡美
、 舉一反三
⑷ 道聽途說
、 巧言令色
⑹ 誨人不倦
七、布置作業(yè)
。ǚ职l(fā)講義資料)閱讀文段,回答1~8題: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⑴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⑵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⑶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狈蜃樱骸靶∽英茸R之,苛政猛于虎也!”
──《禮記·檀弓》
────────
【注釋】
⑴ “式”同“軾”,車前的橫木。這里理解為“憑著軾”(表敬意)。
、 壹似,很像。
、 舅:公爹。古時女子稱丈夫的父親。
、 小子:長輩對晚輩的稱呼。
。、解釋下列各句中加粗詞的含義:
、 孔子過泰山側( )
⑵ 夫子式而聽之( )
、 然( )
、 昔者吾舅死于虎( )
⑸ 何為不去也( )
、 小子識之( )
。、“小子識之”的“識”應讀為 。
。、“式而聽之”中的“而”表示( )
。、順接 B、轉接
4、文中的“夫子”指的是 。
。怠D人當時在墓前哭的是 。
6、婦人的丈夫與兒子因何而死?
。贰ⅰ岸弧鼻笆÷粤酥髡Z,如果補出來,應該是 。
。、文中哪句話可作為本文主題?翻譯這句話。
〖參考答案
。薄ⅱ 經過 ⑵ 婦人的哭聲 ⑶ 是的
、 從前 ⑸ 離開 ⑹ 這件事
。、zhì
。、A
4、孔子
5、兒子
6、被老虎吃掉。
。贰D人
。、苛政猛于虎?量岬慕y(tǒng)治比老虎還兇猛。
【板書設計】
《論語》十則
《論語》──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
【活動與探究】
1、以小組為單位,舉行學習情況座談會,讓每位同學談談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總結出自己的學習名言。
。、學完課文后,哪一點對自己最有啟發(fā),寫篇隨筆,字數(shù)、形式不限。
。、開放探究:
閱讀文段,請任選一個角度,簡要說說這個故事對你的啟發(fā)。(50字左右)
動筒(人名)嘗于國學(國學:京師官學的通稱)中看博士論難(論難:針對對方的論點進行辯論)云:“孔子弟子達者有七十二人!眲油惨騿栐唬骸斑_者七十二人,幾人已著冠(著冠:成年)?幾人未著冠?”博士曰:“經結無文!眲油苍唬骸跋壬x書,豈合(豈合:怎么能)不解?孔子弟子著冠有三十人,未著冠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據何文以知之?”動筒曰:“《論語》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豈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無以對!
可探究:
、 敢于懷疑。
、 不迷信,不盲從。
、 要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
【課文《論語》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論語》十則教學設計01-16
課文《論語十則》教學設計12-31
小學課文《論語十則》的教學設計12-04
《論語十則》課文優(yōu)秀教學設計12-23
課文《論語十則》優(yōu)秀教學設計01-01
《論語》教學設計06-28
《論語》 教學設計02-24
論語的教學設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