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范文3篇
引導語: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
6月17和18日,我參加了在xx舉辦的國基教育大講堂《數的認識》教學操作指南研討會。2天時間由各地優(yōu)秀數學教師:幾位大師展示高水平數學課,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針對這次活動,談談自己的感受。
總體感覺,教師們共同的優(yōu)點就是:聲音有親和力,甜美,語言精煉,教師無論是教學反思,還是回答當場提出的問題,大多都能很淡定、很全面的給予解釋,有條不紊。對課標吃得透,具有很高的數學素養(yǎng)。這都是很值得我學習的。
一、教學收獲
1、課件制作精美,動態(tài)的較多,更形象、直觀的看出是平移還是旋轉。鼓勵孩子,只要你好好學習,你也可以完成這種任務,引起學生對研究數學的學習的一種責任感。
2、張老師的《百分數的認識》這節(jié)課:整節(jié)課氣氛比較活躍,老師情緒高漲,說話幽默,能感染學生,她特別享受教的過程,投入,和孩子們融為一體,讓學生很放松,孩子們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楊老師《生活中的負數》倡導的課前預習、師生互動、自主性學習、講了如何處理課堂生成與課程目標的關系〈每一環(huán)設計目的性要強,充分理解教材、預設要充分、你要放得開、收得攏〉。
4、許老師《認識分數》圍繞“先分后數”這一分數實質巧妙的建立起整數、分數以及小數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把各種數有機的串聯(lián)起來,打通了各數之間的聯(lián)系。短短的一節(jié)課,拋開了一般教學對分數的淺層的認識。從數,起源于數。出發(fā),有落腳到分數也是用來數的。
5、吳老師《分數的初步認識》,為了達成數的概念的建立,理解數的意義,整個過程,她不惜時間,充分讓孩子操作,試一試,想一想,折一折,說一說,幫助學生出不見分數的概念,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整節(jié)課,學生的學習室快樂的,接納新知是不知不覺的,概念的建立是學生獨立操作獲取的,概念意義的`裂解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是幫助學生有形象到抽象架起橋梁的工程師。
二、自我反思
聽了兩天的課,確實收獲不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被他們上課的那種激情所感染,在課中老師要先有情感,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他們不只是授課,更是與學生心靈與心靈的溝通,以自己的那份熱情喚起學生的求知欲。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學會反思,學人之長,補已之短;在反思時要上升到理論高度,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反過來深入理解理論,再指導教學。在教學時要學會質疑,在質疑中成長,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2
一、設計內容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第三冊教材第xx2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的
1、經歷從復雜的現(xiàn)實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并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學過程:
1、整體感知畫面。
出示田園風光圖。
提問:這幅圖的是什么地方的情景?畫面中有哪些景物?你認為畫面可以分成哪幾個場景?
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小組代表匯報:有蘋果園、養(yǎng)蜂場、養(yǎng)兔場、養(yǎng)豬場、耕地和學生過河6個場景。
提問:你看到圖中的方向標了嗎?根據方向標你能說出6個場景的位置關系嗎?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在班內匯報。
提問:如果把田園分成兩部分,你能按自北向南的方向,說一說田園的西半部分和東半部分各有什么關系嗎?
指名回答。
2、分塊解決問題。
(1)蘋果園。
提問:觀察蘋果園的畫面和文字,說一說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你能解答小番茄提出的問題嗎?
各自列式解答,指名說說解題的方法。
提問:根據蘋果園每行有8棵蘋果樹這一事實,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一人提問題,全班學生解答。
(2)養(yǎng)蜂場
談話:在離蘋果園不遠的地方,蜜蜂們正在不停地忙碌,你能從圖上看出什么?小蘑菇提出了什么問題?你會解答嗎?
人人在小組內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談話:根據從圖上看到的蜂箱,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后,讓同組的學生列式解答。
(3)養(yǎng)兔場
談話:美麗的田園里生活著很多可愛的兔子,你從圖上看到養(yǎng)了哪些兔子?
小組內合作交流,提出并解決問題,看哪一組提出并解決的問題多。
小組代表在班內匯報提出的問題,其他組的學生回答如何解決。
(4)養(yǎng)豬場
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場景,提問:從養(yǎng)豬場的場景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一人提問題,本組內其他學生回答。
小組代表說出本組計算的.結果,指定其他組的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的。
(5)耕地
提問:觀察耕地圖,說說小蘑菇提出了什么問題。
在小組內討論這個問題如何解答。例如,學生可以這樣想:耕一塊地用了8分鐘,耕7塊地用了56分鐘,56分鐘不滿一小時,所以1小時能把7塊地耕完。
向本班匯報本組的解決方法。
(6)學生過河
談話:觀察圖畫,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在小組內交流。
猜一猜:他們會遇到什么問題?
在小組內說一說要幾次才能全部過河,要說出是怎樣想的。
你能說一說怎樣乘坐最合適嗎?讓學生各抒己見,也可用圖表示。
3、總結。
。1)提問:你還能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嗎?讓學生聯(lián)系學過的知識思考。
(2)講述:同學們在游覽田園風光中,解決了很多的實際問題,以后只要留心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四、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中,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綜合運用了多方面的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認知能力,為今后能解決實際問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3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按照新課程標準,在教學中大膽創(chuàng)新,采用反常規(guī)教學法,設計課堂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以下是我閱讀后的幾點心得:
一、教學方法靈活多樣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無論多么好,長期使用學生都會產生單調厭倦之感,因此,教師要從學生和教材的實際出發(fā),在課堂上精當選擇。《新課程理念下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在課堂設計上就根據不同的內容來采用了多種多樣的、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不是讓教師以灌輸式的方式把所有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讓學生真正融入了課堂,做了課堂的主人。
二、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
任務型教學是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力或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的過程,以展示成果的方式來體現(xiàn)教學的'成就。通過閱讀,我明白了任務型教學是雙邊或多邊的交互式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將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盡量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新知識,完成學習任務。
三、鼓勵學生發(fā)表意見
“鼓勵學生個性發(fā)展,讓學生自由表達意見”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新理念,也是我們每個教師追求的目標。讀了《新課程理念下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讓我知道了自己教學設計的優(yōu)點和不足。書中的教學設計重視了學生的差異性,照顧了全體學生。鼓勵每個學生發(fā)言了我們才有可能更好的因材施教,關注每個學生。因此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將更加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敢想、敢問、敢爭論,讓學生在爭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
四、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力
此學習內容在教學設計時切實做到了以人為本,把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放在了首位,而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這一特點在教學設計中首先體現(xiàn)在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設計上,然后落實在教學過程中,最后在作業(yè)設計時再加以鞏固。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每一位教師來說既是挑戰(zhàn),又是機遇。我一定會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前進。讀一本好書,如同飲一泓清泉,甘之若飴;讀一本好書,如同飲一杯醇酒,聞之欲醉;讀一本好書,如同與一個多年未見的好友傾心交談,快意平生;讀一本好書,如同聆聽一個長者的教誨,受益匪淺。在這本書中,我收獲的是累累碩果,我相信在自己以后的教學工作中一定會有借鑒的。
總之,面對新課改,我們教師應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識的更新與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具備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及時的反思和改進的能力,不斷研究、創(chuàng)造、發(fā)展、豐富數學教學方法,以期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1、本科以貼近學生實際的游樂園情景導入,里面蘊含著豐富的“相同加數”的因素,為引入乘法做準備。然后通過動手操作,引導觀察,體會乘法的意義,鞏固對乘法的理解與運用。
2.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聯(lián)系。
學情分析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學生興趣濃。
2.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兒童認知規(guī)律,抓住學生心理,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新知。學生學習欲望強,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探索。大部分學生很容易掌握所學內容。
3.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個別學生反應慢。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深入體會乘法的意義。
。2) 通過比較讓學生感知乘法是相同加數相加的簡便算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探究完成教學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比較簡便。
難點: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關系,感悟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下列加法算式哪些可以改成乘法算式
2+2+2 3+3+3+3 7+3+4+7 6+6+3+3
2.看圖列式
相同加數是( ),有( )個相同加數,是( )個( )相加。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是:
3.引入新課
我們對乘法有了一定的認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多個相同加數相加的寫法。
二、 探究新知
1、 出示例三
2、 小組討論:有幾種不同的列法?
a.4+4+4+4+4+4+4+4+4=36
b.4×9=36
3.引導觀察、比較哪種計算方法簡便?
4.鞏固練習:47頁做一做
5.小結:怎樣直接寫出乘法算式
a. 學生發(fā)言
b.教師總結(先觀察每一份的數是不是同樣多,再數一數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左后寫出乘法算式.)
三.積累運用
1.看圖寫算式,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稱。
⊿⊿⊿⊿⊿⊿ ⊿⊿⊿⊿⊿⊿ ⊿⊿⊿⊿⊿⊿
( )×( )= ( ) ( )×( )=( )
2.自由做練習九第9、11題,集體糾錯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乘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類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感受數學探索活動本身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
掌握小數乘小數的方法,會熟練的進行筆算,并能解決實際問題。掌握小數末尾的0的處理方法。
三.教學過程 :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進入了二十一世紀,每位同學家里的生活條件都很好,,住進了這樣風景優(yōu)美的住宅小區(qū).(課件)陶老師想采訪一下,你家的住房面積有多大?你的小房間面積又有多大呢?我們看,這是小明同學房間的平面圖。(課件出示)
1、從圖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2、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下面我們先解決第一個問題,求房間的面積有多大?
、欧块g是什么形狀的?要求房間的面積,就是求什么圖形的面積?
、菩枰夷男l件?你認為算式怎么樣列?打開隨堂本列出算式。(出示算式:3.6×2.8=)
(二).引導探究
1.根據算式,請你估計一下房間的面積大約是多少?(指名口答,課件出示)你是怎樣估計的?有和他不一樣的嗎?誰來說說。房間的面積在什么范圍內?
2.如果每平方米房子要付5000元,你認為這樣估計分別要付多少錢?(指名口答)4萬5千元和6萬元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差多少?給少了開發(fā)商不愿意,給多了我們又不愿意。要想雙方都不吃虧,怎么辦?(準確的計算出它的面積)
3.同學們看,這道題是兩個什么數相乘?(小數乘小數)(板書課題)它和前面學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樣?(前面學的是小數乘整數)回想小數乘整數你是怎樣計算的?(先轉化成整數乘法,再點上小數點)那么,這道小數乘小數的題你想怎樣算?指名回答。打開隨堂本,指名一人板演。寫好的小組內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僦该诖,你是怎樣算的?(先擺豎式,把3.6擴大10倍看作36,把2.8擴大10看作28)生說,師依次出示課件。
、谡l能再說一說,第一個箭頭上的×10表示什么意思?第二個,第三個呢?小組里先說一說。
、弁ㄟ^計算,我們得出3.6×2.8的積是多少?指名口答。
、苄〗Y:大家剛才說的真好,在計算小數乘法時,我們可以先看作整數乘,一個因數擴大10倍,另一個因數擴大10倍,積就擴大了100倍,右邊藍色方框里看作整數乘的過程我們一般放在心里,不寫出來。方法你掌握了嗎?
(三).自主發(fā)現(xiàn)
1.剛才我們計算出了小明房間的面積,小明還有一個漂亮的小陽臺,它的面積又是多少平方米呢?老師相信你們肯定能算出來。打開書完成填空。指名一人板演。寫好的同學小組里交流,你是怎樣做的。
、賲R報,你是怎樣做的?
、诮Y果是3.220,為什么等號后面寫3.22?怎樣化簡?為什么可以這樣化簡?指名說,誰能再來說一遍給老師聽。
、坌〗Y:老師明白了,他是先看一個因數擴大100倍,另一個因數擴大10倍,積就擴大100倍,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三位,點上小數點。是3.220。再把小數末尾的0舍去。這樣比較簡便,我說的對嗎?
2.師:例1的結果是兩位小數,試一試的結果是三位小數,老師有困惑了,小數乘小數,積的小數位數是怎樣確定的呢?想不想幫老師解決這個難題?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出示討論題)指名讀題。
、爬}中的兩個因數分別是幾位小數?積是幾位小數?
、啤霸囈辉嚒敝械膬蓚因數分別是幾位小數?積是幾位小數?
⑶通過比較,你發(fā)現(xiàn)積的小數位數與因數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
、傩〗M討論,依次回答.你的發(fā)現(xiàn)和他一樣嗎?
②通過這三道討論題,我們能不能總結一下,這類小數乘小數的題應該怎樣計算?在小組里概括一下方法。先怎么做的,再怎么做的。
、壑该f,依次出示結論。注意老師用紅色標出的字是最重要的.地方。同學們把方法默記一遍.
。ㄋ模⿲W法討論
引導討論:理解了一個數乘小數的意義,下面我們研究怎樣計算,同學們可以聯(lián)系小
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及復習過的因、積變化規(guī)律進行嘗試、討論.
1.出示討論題:
(1)你能把兩個因數轉化成整數進行計算嗎?
。2)轉化成整數乘法后,兩個因數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3)要得到原來的積,應該怎么辦?
2.學生獨立完成.
3.練習:67×0.3 2.14×6.2
4.歸納法則
以上幾題因數和積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
計算法則: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計算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ㄎ澹╈柟叹毩
1.你能給下面各題的積點上小數點嗎?打開書,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2.過渡: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小數乘小數的方法了,下面請大家來當一回小老師,批改一下這位同學的作業(yè)。先看對不對? 錯在哪里呢?請你在旁邊幫他改正過來?磿系谌}。
重點第二題,7.38是兩位小數啊?哪里錯了呢?讓學生說出:先點上積的小數點,再把0劃去。
3.下面請同學們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一種西服面料,每米的售價58.5米,買這樣的面料5.2米,應付多少元?(先估計得數,再計算)
。┤n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購物情境,認識小面額人民幣,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經歷購物過程,感受1元的實際價值,并會進行簡單的計算,積累購物經驗。
3.了解人民幣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人民幣的.實用價值,懂得要愛護人民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小面額的人民幣,了解并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人民幣及準確進行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人民幣的模型(課本附頁1)、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問題。
1.創(chuàng)設情境:買文具,需要人民幣。
(1)觀察人民幣,交流辨認方法。
紙幣:根據小寫數字和“圓”、“角”字可以分別辨認“5元”、“2元”、“1元”、“5角”、“2角”、“1角”。注意大寫數字“伍”“貳”“壹”的寫法。
硬幣:找出數字,看清元、角還是分,就能確定面值。
(2)師生小結:元、角、分是人民幣的三個單位。
。3)兌換人民幣,掌握單位關系。
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和兌換人民幣、數一數的操作活動,知道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1元=10角
1角=10分
。4)引出問題:
買1支鋼筆可以怎樣付錢?
用1元買1把尺子,應找回多少錢?
1元正好可以買哪些物品呢?
二、解決問題,探索新知。
問題一:買1支鋼筆可以怎樣付錢?
1.獨立思考,尋找方法。
2.組織交流,多種付法。
根據1元=10角,得到各種不同的付錢方法。
(1)付10張1角。
。2)付2張5角。
。3)付1張5角、1張2角、3張1角。
。4)付1張5角、2張2角、1張1角。
(5)付5張2角。
問題二:用1元買1把尺子,應找回多少錢?
1.理解題意,交流思路。
1把尺子8角,要求從1元中減去8角,還剩下多少錢。
2.應用換算,簡潔表達。
1元=10角
10-8=2(角)
答:應找回2角。
問題三:1元正好可以買哪些物品呢?
1.理解題意,交流思路。
“正好”的意思是物品的價格加起來剛好是1元,不多也不少。
2.鞏固換算,交流買法。
根據1元=10角,得到各種不同的買法。
(1)買2支鉛筆:5+5=10(角)
。2)買1把尺子和1本練習本:8+2=10(角)
。3)買1把尺子和2個橡皮擦:8+1+1=10(角)
。4)買5本練習本:2+2+2+2+2=10(角)
3.教師小結:人民幣上有國徽和祖國的秀麗山水,我們都要愛護人民幣。
三、練習應用,鞏固提升。
1.換一換。
2.填一填。
注意:可以先把元和角分開算,再合起來。比如第3小題,3個1元是3元,5角+5角=1元,5角+1角=6角,所以3元+1元+6角=4元6角。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元、角、分之間有什么關系呢?你能在生活中正確地使用人民幣去購物嗎?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2.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通過換位置觀察等活動,經歷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
4.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體驗到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
辨認從不同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游戲:猜一猜
《盲人摸象》的動畫片,邊看邊想,有什么啟發(fā)?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結:對,我們在觀察物體的時候,千萬不能象盲人一樣,只看到一部分就作出判斷,得出結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觀察物體》。
(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觀察照片,激活經驗。
1.觀察教室照片。
。1)談話引入,觀察照片。小朋友,你們喜歡拍照嗎?老師這兒有兩張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兒嗎?(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兩張分別從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讓學生進行辨認。
。2)拍的是同一個教室(板書:相同的物體)
為什么拍出來的`樣子會不一樣呢?(板書:不同的樣子)
。▎l(fā)學生想象拍攝者的位置。)
。3)下面的兩張照片哪張是在教室前面拍攝的,另一張是在哪里拍攝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4)得出結論:同一個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從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樣的。
2.“想想做做”第1題。
下面的兩張照片,哪一張是在學校外面拍攝的,哪一張是在學校里面拍攝的?
你是根據什么做出判斷的?
3.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已經學會從兩個相對的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
三、觀察實物,親身體驗。
師:請把小熊放在桌子中間,熊的臉對著1號座位的同學。
(學生分前、后、左、右四個方位坐好)
師:你坐在這個位置,請問看到的小熊是什么樣子的?
生1:我看到了熊的正面
生2:我看到了熊的膀子和身子
生3:我看到了熊的后面
師:咱們換個位置觀察一下好嗎?請1號座位的同學到2號座位,2號座位的同學到3號座位,依次換位。
你現(xiàn)在看到的小熊又是什么樣子的?(學生紛紛發(fā)言)。
師:我們繼續(xù)換位置觀察,2號座位的同學到3號座位,3號座位的同學到4號座位,??你在這個位置上看到的小熊又是什么樣子的?小組內相互說一說。
。ㄐ〗M內交流完畢后,學生再次換位置觀察并交流。最后讓學生回到原位。)
師:剛才我們在不同的位置對小熊進行了觀察,下面老師就來考考你。幾號座位的同學看到的小熊是這個樣子的?請站起來。
教師邊說邊出示:
師:××同學,你為什么站起來?
生:因為我在我這個位置上看到了熊的膀子和身子,而圖片上畫的也是這個樣子。
師:答得真好。大家剛才都換位置觀察了,請想一想,是不是這樣?
生:(齊答)是。出示:
。ㄗ龇ㄍ希
繼續(xù)出示:
師:幾號座位的同學看到的小熊是這個樣子的?(2號座位和4號座位的同學都站了起來。)
師:他們都站對了嗎?(立即有幾個學生坐下)
師:你們幾位同學為什么又坐下了?
生1:我看到的小熊膀子在左邊,而圖片上是在左邊。
生2:我看到的小熊膀子在右邊,而圖片上是在左邊。
生3重復生2的說法。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此時判錯了的學生相繼坐下)出示:
。ㄗ寣W生辨認,做法同上。)
師:通過從不同位置對小熊的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什么問題?
。◣熒餐隙ǎ赫镜奈恢貌煌吹降男⌒艿臉幼邮遣煌。)
四、應用拓展
。ㄒ唬┚毩
1.“想想做做”第2題。右邊的圖分別是誰看到的?連一連。
學生在書上完成,指名反饋,集體校對。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板書:不同的角度)
教師小結: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到的是不一樣的。我們今后在觀察物體時要注意從不同位置去觀察,在思考問題時也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會更加全面、更加準確。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分數的開始,為后續(xù)學習分數的除法,真分數和假分數以及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四則運算、分數應用題等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歸納,明確單位“1”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單位的含義。
2.通過分一分,涂一涂等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動和小組內的交流活動,明確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3.在探究分數的意義過程中,培養(yǎng)分析綜合與抽象概括能力;感受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掌握單位“1”概念的建立。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具】
實物投影,課件,作業(yè)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新知
課件出示數學書46頁情境圖,從圖中你能知道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匯報預設:
學生1:在進行測量時,有時不能正好測量出整數的線段。
學生2:兩個學生平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
教師小結:是啊,像這樣的測量、計算、分物的時候不能正好用整數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經常出現(xiàn),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古代人們就引出了新的計數方法——分數。關于分數,我們在三年級就已經初步接觸過,今天我們進一步研究分數。(板書:分數的意義)
【設計意圖】簡潔談話,自然引入,學生能夠認識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體會數學就在身邊,隨時應用于生活中。
二、自主概括,理解意義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幾幅圖,請大家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并說出每個分數各表示什么,先寫出來,再同桌交流一下。
1.我們來匯報一下所填寫的分數。
2.說說這些分數各表示什么?(學生說)
板書: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表示這樣的3份,就是3/4。
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表示這樣的5份,就是5/8。
把1米平均分成5份,涂色部分表示這樣的3份,就是3/5。
把6個圓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表示這樣的1份,就是1/3。
3.圖上這四個分數分別是把什么平均分得到的?(一個餅、一個長方形、1米、6個圓平均分得到的。)
教師說明:一個餅可以稱為一個物體,一個長方形是一個圖形,1米是一個計量單位,6個圓就是一個整體。
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看屏幕,自己讀一讀。
問:單位“1”可以是什么?
4.那么,剛才這幾幅圖中我們分別是把什么看作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了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
5.揭示概念。從這些例子中看,怎樣的數叫做分數?你能用一句話概括嗎?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自己寫一個分數,說說表示的意義。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6.試一試:說出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這個分數里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課件及學生動手操作等活動,引導學生從平均分一個物體過渡到平均分多個物體,培養(yǎng)觀察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從而更好的理解單位“1”與分數單位的概念。
三、闖關練習,深化認識
1.練一練:
出示:練一練,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并說說每個分數表示的意義。說出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這個分數里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怎樣用分數表示圖中的未涂色部分?
2.涂一涂:練習十一第2題。在圖中涂色表示2/3。
3.說一說:練習十一的第3題。說出每個分數表示的意義。
4.找一找:練習十一第4題。在直線上畫出表示下面各分數的點。
5.議一議:練習十一第5題。有12枝鉛筆,平均分給2個同學。
每支鉛筆是鉛筆總數的幾分之幾?每人分得的鉛筆數是總數的幾分之幾?
【設計意圖】通過鞏固練習,加深學生對單位“1”的理解,促進知識的形成,最大限度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總結梳理,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剛才我們一起又一次認識了分數,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分數無處不在。比如說,我們班級有多少名同學?男同學,女同學,第一組,第二組各有多少人?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想到哪些分數?同學們課后去說一說吧!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五、板書設計
分數的意義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表示這樣的3份,就是3/4。
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表示這樣的5份,就是5/8。
把1米平均分成5份,涂色部分表示這樣的3份,就是3/5。
把6個圓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表示這樣的1份,就是1/3。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進一步學平面圖形周長的計算的基礎。本節(jié)課在小學數學“空間圖形”的學習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學情分析:
“周長”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比較抽象,這是由于在實際生活體驗中,學生見到、摸到、用到的圖形的形狀、大小比較多,而感受和關注周長的時候比較少。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這樣的設計很符合學生的接受心理。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景和具體圖形和物體,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理解周長的意義。并能測量和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
數學思考:經歷觀察、測量等數學活動過程,讓學生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解決問題:在學習活動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策略,體現(xiàn)問題解決方法的多樣性。
情感與態(tài)度: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周長,理解周長的含義,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設計:
(一)看一看,描一描。
1.同學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是樹葉飄落的季節(ji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些美麗的葉子圖片!多漂亮的葉子呀!可愛的螞蟻看到它,高興極了!它說它會畫樹葉,一筆就能畫成美麗的樹葉!看。ǔ鍪菊n件)仔細觀察兩只小螞蟻是怎么畫的?誰畫的好?
師:這樣由一點開始,再回到起點的一圈,在數學中叫做一周。這外面的邊叫做邊線。
師:沿著樹葉的邊線畫一圈,一個美麗的葉片圖案就出現(xiàn)了,F(xiàn)在誰再來說說,螞蟻是怎么畫的?
生:小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線畫一周,最后又回到起點。
師:小螞蟻也能做老師,它教我們畫出漂亮的葉子,你們學會了嗎?
請你拿出一張紙,選擇一片最喜歡的樹葉,用彩筆沿著樹葉的邊線一筆描出它的輪廓來。開始吧!
2.好!誰愿意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請用筆指著,說清楚是從哪里開始的,又到哪里結束。)
3.小結:看來,不管從哪里開始,大家都是沿著樹葉的邊線描了一周,請看(動態(tài)演示)。你們知道樹葉邊線的一周的長度在數學上叫什么嗎?這一周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做樹葉的周長。(板書課題:周長)
4.再來看(出示圖),你能描出下面圖形的邊線嗎?
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用一筆描出來。
剛才同學們沿著圖形的邊線描了一周,這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
(二)找一找,摸一摸。
1.你能從我們身邊找一個例子說說什么是周長嗎?下面請你們同桌合作找一找,并且摸一摸它的周長,也可以下位找。(指導:課桌面的周長、課本封面的周長、黑板面的周長、地面周長、水池池口周長。)
2.誰來說一說你們找的結果?你可以邊說邊指一指。
(三)量一量。
1.大家找到了很多,看來周長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而且周長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比如,我們去做褲子時,裁縫都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長,也就是平時所說的腰圍。
2.現(xiàn)在請大家估計一下老師的腰圍大約是多少厘米?
估計的準不準呢?誰來量一量?(注重測量方法的指導:腰圍怎么測量?)告訴大家測量結果。
3.根據這個結果,請你估計一下自己的腰圍是多少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
誰來說說自己的腰圍?看來同學們的腰圍大約在60cm左右。
4.小結。
通過前面的學習,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善于觀察、愛動腦筋,所以想邀請你們參加下面的闖關比賽。有興趣嗎?
這里共有3關,每闖過一關都會得到相應的分值。最后得分最多的就是今天的勝利者!有信心嗎?讓我們充滿自信迎接挑戰(zhàn)!
(四)闖關練習。
1.先看第一關,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圖形的周長。
這里有3個圖形,請你選擇其中1個圖形。看課本45頁第2題,做在書上即可。
選擇長方形的能說說是怎么測量和計算的嗎?有不同方法嗎?大家真聰明,關于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后面我們還要研究。
第一關誰成功了?請為自己加上100分!
2.下面我們來繼續(xù)闖第二關。怎樣量出樹葉的周長?誰闖過了這關加上200分。
3.第三關。(課本45頁第3題)
課件出示圖:他們的周長一樣嗎?(指名說說)
我們來看看演示移動的方法。誰闖過了這一關?祝賀你們!每人加300分!
回想一下,剛才大家是用什么方法比較圖形周長的?
這一關哪組闖過去了?請加上200分!
現(xiàn)在算算自己得了多少分?祝賀你們!其他同學不要灰心,有信心趕上他們嗎?希望你們找出自己的不足,下一次迎頭趕上!
(五)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有什么收獲,你能談談自己還有什么困惑嗎?
(六)課后作業(yè):
量出紅領巾的周長。
板書:周長
樹葉邊線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
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分析: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圖形很多。教材通過飛機、蝴蝶和_的實物圖讓學生觀察、分析它們共同的特征,再做剪紙實驗,然后揭示軸對稱圖形并畫出對稱軸,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實際操作內容,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圖形的特征,理解有關概念的含義。
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已認識了一些基本圖形特征。學生學習這些知識,一方面可以加深對一些已學過的圖形特征的認識,另一方面,可以認識自然界和日常生活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一些事物,并為以后進一步學習數學研究一些問題的基本性質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通過生活中的實例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探索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能用折疊重合這樣的詞語準確地描述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2、能識別軸對稱圖形,并能確定它的對稱軸。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豐富的現(xiàn)實情境中,讓學生經歷觀察分析、欣賞想象、操作發(fā)現(xiàn)等數學活動過程,來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發(fā)展其空間觀念和審美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主動參與畫圖形的活動,感受圖形的對稱美。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教學課件,剪好的樹葉、大樹、葫蘆、愛心和小衣服等。學生:彩紙3張、剪刀1把,直尺1把,學習材料1份。
教學重點:
(1)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建立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2)準確判斷生活中哪些物體是軸對稱圖形,并能找出簡單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
判斷對稱圖形,做出軸對稱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1、老師在眼鏡店看到這樣一副眼鏡,請你檢驗一下它是否合格,為什么?(出示課件:不對稱的眼鏡)
生回答。師揭示”對稱”,并板書。
2、請看這幅眼鏡合格嗎,為什么?(出示課件:對稱的眼鏡)
生回答。
3、這是一只美麗的蜻蜓,你看它對稱嗎?如果是哪里對稱?
生回答。
4、在生活中哪里還見過這樣的對稱現(xiàn)象?
生回答。
5、老師也搜集了一些生活的對稱現(xiàn)象,請你欣賞一下。
(課件出示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并配有音樂。)
6、它們美不美?這只蝴蝶美不美,美在哪里?
生回答。
7、蝴蝶的家人和朋友帶來一個問題想考考大家,請你仔細觀察:
(出示課件:對折之后兩邊完全重合)
8、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回答。師揭示“完全重合”,并板書。
9、你能用雙手表示“完全重合”嗎?你能用一張卡紙表示“完全重合”嗎?生做,師評價。
二、動手操作,理解新知
1、就是這張簡單的紙,老師可以把它變成很多漂亮的對稱圖形,你信嗎?請
看老師手中的作品。(展示已經準備好的大樹、葫蘆、小衣服等簡單的對稱圖形。)
2、你們想做嗎?小手背后向前看,豎起耳朵仔細聽,我們一起做一個愛心。(課件演示,教師用紙演示過程)
第一步:將紙對折,做到完全重合。
第二步:在合適的位置畫出愛心的一半。
第三步:沿著剛才的畫痕剪下來。
第四步:打開便是愛心。
3、請同學們準備好你的學具剪一個愛心。
生操作,師巡視。
4、展示學生的作品,并貼黑板上。
5、你們真是了不起的藝術家,能剪出這么漂亮的作品。我們把這樣的兩邊一
樣的對稱叫做對稱圖形。
6、你還能剪出其他的對稱圖形嗎?
生操作,師巡視。
7、展示學生的作品,并貼在黑板上。
8、打開你手中的對稱圖形,請你仔細觀察,你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生:一條折痕。
師:揭示“對稱軸”,并出示課件解釋對稱軸:它通常是一條直直的虛線,并能向兩端延長。請畫出你手中的對稱軸。
9、仔細觀察老師黑板的對稱軸和你畫出的對稱軸,有什么區(qū)別嗎?
生回答,師指導:當對稱軸在真實物體上時是畫不出延長部分的,只能再作品的本身畫。而老師的作品是在紙上,所以能畫出延長的部分。
10、像這樣沿著對稱軸對折,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
并板書。
三、鞏固練習,運用新知
1、下面圖形哪些是軸對稱圖形?(課件出示)
生回答。
2、判斷:下面的圖形是對稱的嗎?如果是請畫出對稱軸。(課件出示)生拿出練習紙做題。
3、連線。
生回答。
四、回顧新知,總結提升
1、這節(jié)課的學習之旅即將結束,請回顧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首先觀察了什么?生回答。
2、通過剪一剪的活動我們發(fā)現(xiàn)軸對稱圖形有個顯著特點:對折后兩邊都能完全重合,并且能留下一條很明顯的對稱軸。
3、同學們感受到了生活中對稱的美,在課堂上也剪出了美麗的軸對稱圖形,此時你們的心情美不美?讓我們帶著這份美麗的心情來欣賞美麗的圖片。(課件出示,并配有音樂。)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對稱軸
對折→完全重合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我是按照“知識引入——概念教學——知識應用”的順序逐步展開的,體現(xiàn)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首先通過不對稱的眼鏡和對稱的眼鏡對比,讓學生初步感知對稱的現(xiàn)象,再引入蜻蜓的實物圖,讓學生觀察、分析它們共同的特點,引出“對稱”的概念。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對稱的等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軸對稱在生活中的應用。接下來讓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的活動發(fā)現(xiàn)對稱軸,由此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
一、創(chuàng)設生動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探究的欲望。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問才能思考和探究。課堂上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只有精心設計貼近學生生活、有意義和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心里產生一種懸念,進而達到以疑激學的目的。本節(jié)課一開始,用生活中的眼鏡來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既熟悉又不熟悉的現(xiàn)象使孩子初步感知對稱的美和價值。
二、搭建體驗探索的平臺,開展有序、有效的實踐活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本節(jié)課我在課堂上展開了觀察對稱圖形——發(fā)現(xiàn)特點——動手剪對稱圖形——欣賞與應用等一系列有序的學習活動。例如:活動一:觀察對稱現(xiàn)象,感知對稱圖形;顒佣簞邮旨魧ΨQ圖形,在活動中加深體驗!凹粢患簟钡幕顒樱寣W生先自己探索剪對稱圖形的方法,并嘗試著剪一剪。這一活動的開展,激起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和欲望。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數學樂趣。
數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教學中,要讓學生帶著數學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數學,去體驗數學的價值。因此根據對稱的物體給人一種勻稱、均衡的感覺,一種美感。我抓住對稱圖形的特點,精心設計:大紅的中國剪紙、美麗的蝴蝶、蜻蜓、中國的京劇臉譜、各種建筑等圖片,師生一起欣賞生活中一幅副精美的對稱圖片,給學生帶來美的感受。接著,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對稱圖形,講述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對稱的,判斷生活中的具體事物是否是對稱圖形,從而感受身邊的對稱圖形。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內容包括直線、線段、射線和角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線段、角和直角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幾何形體知識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認識三角形等圖形的知識以及進一步學習幾何形體知識的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長度單位和角的初步認識時,已會直觀描述它們的特點。本課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有限到無限,引導學生認識直線和射線,掌握角的概念。
一、教學內容:蘇教版小數教材第七冊P109—110線段、射線、直線和角。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直線、線段;認識射線;知道直線、線段、射線的區(qū)別;認識角和角的符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比較角的大小。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對比、綜合、記憶及動手協(xié)作能力。
3、情感目標:教學生用科學的眼光觀察事物,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射線,知道射線與直線、線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在射線概念的基礎上說明角的概念,滲透運動的`觀點。
2、難點:角的形成。
學生準備:每人準備:兩根吸管、一個圖釘、一副三角尺。
四、教學過程:
(一)線段、射線與直線的認識:
1、出示一條線段:
問:
a、這是什么?(板書:線段)
b、你覺得線段有什么特點?(有兩個端點)板書,又問:有兩個端點的線就是線段?(畫曲線)引導:直的(板書)
c、你也畫一條線段吧?(用一句話向大家介紹)(用尺量)誰來重新認識老師的線段?和老師的比比看?(小結:能量出長度——數學專用語—有限長)
d、你周圍有線段嗎?找一找。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2
一、教學內容分析
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學生認識了長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積單位、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學生第一次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學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不僅是今后學習其它圖形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空間觀念。
二、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在屬小學中年級學段,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本課學習內容安排與呈現(xiàn)都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學生在發(fā)展上也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學生善于形象思維,有的善于邏輯推理,有的善于動手操作,分組活動、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總愛把自己當成探索者、研究者、發(fā)現(xiàn)者,所以本課以實驗探究的形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符合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密切關系,理解面積公式的由來,掌握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公式的推導,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與人合作協(xié)調,及遷移、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分組實驗這一探究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認識。并經過啟發(fā)、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從中得到了培養(yǎng)。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實驗、實際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并通過實際應用的練習,將課內外的知識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并掌握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在操作中探究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五、課前準備:長6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紙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實驗記錄表,實物投影。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師:學習面積單位有什么用?
生:測量面積
出示長方形紙板
師:要測量它的面積,你認為用哪個面積單位比較合適?如何測量它的面積呢?
學生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長方形的面積。
師:用面積單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如測量操場的面積,教室的面積;草地的面積;等等,也用面積單位一個一個去量,那可就麻煩了,所以我們要尋找一種更好、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面積。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設計意圖:復習舊知的目的,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把握好教學的起點,抓住生活中的幾個場景,引起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師:請同學們大膽的猜測,長方形的面積和什么有關系?
(學情預設:根據學生對長方形的認識和理解,可能會出現(xiàn)這幾種情況:和長有關、和寬有關,和長、寬都有關,和周長有關)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知識的欲望,也培養(yǎng)了學生大膽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實踐探究,合作交流
師: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帶上老師溫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導學提示:
1、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搭建3個長方形,完成實驗記錄表。
2、 仔細觀察記錄表,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 嘗試用比較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表達實驗過程及實驗結論。
(學情預設:學生在組長的組織下,合理分工,有序地開展實驗)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動中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借助導學提示經過啟發(fā),獨立思考,討論,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叢冢提高認知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到臺前展示實驗記錄,并發(fā)言
(學情預設:各小組介紹搭建的3個長方形的長、寬、面積各是多少,通過三次實驗,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對表達流暢,思路清晰的小組給予表揚)
如:我們組共搭建了3個長方形,第一個長方形的長是3厘米,寬為2厘米,面積是6平方厘米;第二個長方形的長是4厘米,寬是3厘米,面積是12平方厘米;第三個……通過三次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
(五)、解決問題
1、實踐活動
在我們這間教室里,有很多物體的表面是長方形的,請大家任選一個,先估計它的面積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面積,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計的和算出的面積是不是較接近。(學生操作活動,并利用長方形面積公式正確計算出它們的面積)
2、前幾天,老師新?lián)Q了一個辦公桌,它的長是14分米,寬是8分米,我想給這張辦公桌配一塊玻璃,需要買多大的玻璃板呢?
3、思考題:
這是一塊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來的面積是多少嗎?說說你的想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鞏固新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數學的價值,既豐富了敘述的生活經驗,同時又提高另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表面并不是長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積怎樣求呢?它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呢?再如三角形,我們怎樣可以知道它的面積呢?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在課后研究)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探究,培養(yǎng)探究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
七、教學反思
1、方法比知識更重要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在數學新教學價值觀中要求:"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本節(jié)課教師改變了傳統(tǒng)的“傳遞——接受”式模式,嘗試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貫穿“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思路,整節(jié)課教學過程注重了學習方法,思維方法,探索方法的獲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同時也讓學生知道這些知識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結論是如何獲得的,體現(xiàn)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新的教學價值觀,這也就是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充分體現(xiàn)!皩嶒--發(fā)現(xiàn)--驗證”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來說非常重要。
2、學會與人分工合作
本節(jié)課通過小組合作,運用不同的實驗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開放了獲取新知的整個教學過程。小組合作學習是指根據學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將學生異質分組,以學生學習小組為教學組織手段,通過指導小組成員開展合作學習,發(fā)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學習的動力和能力,并達成團體目標。由于小組成員各有其職,且職責分明,因此學生都主動投入;學生的全面互動,也可以彌補教師一個人不能面向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不足。小組合作學習又是以個體學習為基礎的,讓不同個性、不同學力的學生都能自主地、自發(fā)地參加學習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個學生的學習效率,真正實現(xiàn)“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3、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
通過自主探究,獲得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后,教者設計了一些應用性練習,如計算學校操場的面積等,引導學生將獲得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個實際生活問題得以解決,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同時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在探究、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感性認識。并經過啟發(fā)、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了培養(yǎng)。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第29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七第1-3題。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能在實物和平面圖形中識別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作出軸對稱圖形。
2、通過觀察、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探索與動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學生在認識和制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對稱的美。教學重點:
認識對稱現(xiàn)象和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能識別軸對稱圖形
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彩紙、剪刀。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現(xiàn)象引入教學
師:談話引入:同學們,我昨天到眼鏡店看到了一副眼鏡,請大家?guī)臀铱匆豢,我要不要買呢?(用課件出示一副不對稱的眼鏡圖片)
學生匯報:不買,因為兩邊不一樣,不對稱??
師:大家都說眼鏡不對稱,到底怎樣才是對稱的呢?可以用手比劃一下。
生:比劃兩邊大小一樣就是對稱的了。師板書:兩邊一樣
師:這兩幅中買一個可以嗎?看來眼鏡我得選一個對稱的才行。感謝同學們,真會出主意。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對稱”的數學知識。板書:對稱
二、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
欣賞一下生活中的一些對稱現(xiàn)象(課件出示圖片:外國國旗、臉譜、飛機??)
師:春天來了,同學們都喜歡外出放風箏,看這兩只風箏圖,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呢?生:左右一樣,都有翅膀。追問:左右兩邊的翅膀長得怎樣?
師:再看下面幾張圖,它們有著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對稱的',兩邊都一樣。
師:說一說生活中還有這樣的的對稱現(xiàn)象嗎?教師里有嗎?
生:舉例??
師:生活中的這些對稱現(xiàn)象,把它的形狀以圖片的形式出現(xiàn),就是圖形。我這里請來了幾個圖形,認一認,(衣服、樹、葫蘆、箭頭、醫(yī)院十字形符號。)
師:請問這些圖形是對稱的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追問:你能用什么方法,動手證明它們是對稱的?可以動手折一折。
師:衣服這個圖形,誰來證明?(請生操作)
提問:你用的什么方法?(生:對折。)
怎樣對折的?(生:左右對折)
然后你看到了圖形的兩邊怎樣了?
(生:重合了,一樣,不多不少。)
是一部分重合還是完全重合?(生:完全重合)
師:我用這四個字表示你們對折后看到的。板書:完全重合
示范表演:申出左手,右手對折完全重合。(感受完全重合)
師:下面再請4個同學用對折法,折一折這4個圖形。依次說一說??。
如:生1:我把
生2:我把
邊完全重合,所以它是對稱的。
小結:同學們真棒!像這些對折后,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數學上叫:“軸對稱圖形”,F(xiàn)在你知道什么是軸對稱圖形圖形嗎?(生:對折后,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
師:我這兒還有一個圖形,紫金花形圖片它是對稱的嗎?用對折法試一試。(生:示范對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他不是對稱的)
三、認識“對稱軸”
師:剛才同學們把這些圖形對折后,中間都留下了一條直直的折痕,這條折痕剛好
把這個圖形怎樣了!(生:分成兩邊一樣了)
師:可以把它分成左右兩邊,上下兩邊,斜著的兩邊一樣了。我們也給這條折痕取一個數學名字:“對稱軸”
師:衣服的對稱軸,我們用虛線把它畫出來,畫的時候,要超出圖形的兩端,這樣就更容易看到折痕所在的位置了。師依次畫出每個圖形的對稱軸。指出紫金花圖沒有對稱軸。--板書“對稱軸”。
四、練習鞏固
1、找出這些圖形的對稱軸,指一指
2、找出軸對稱圖形,對的打“√”,錯的打“×”。
3、數字、字母、漢字也可以寫成對稱的。
4、生活中的一些汽車,銀行標志也是對稱的。
小結提問: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生:略)
五、實踐操作
我們已經認識了軸對稱圖形,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一張白紙,你們能運用對稱的知識用這張紙剪一件衣服嗎?請大家跟老師一起來完成,好嗎?
(1)、折一折: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對折。
(2)、畫一畫:在對折的紙上畫線。
(3)、剪一剪:沿著剛才畫的線剪一剪,會剪出一件上衣的圖案。(出示課件)(用剪刀時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的小手。)
2、你能剪其他圖形嗎?如:松樹、桃心、葫蘆等。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剪一剪,選擇松樹、桃心、葫蘆三種圖形中的一種,看誰既會動腦又會動手。
(2)展示學生剪的作品。(把優(yōu)秀作品貼黑板)
四、課堂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從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我們生活的周圍處處可以看見軸對稱圖形,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圖形,我們的生活才會裝扮得這么美麗。
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對折后兩邊能完全重合張貼學生及及教師的剪紙作品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4
讀了《小學數學教學設計》這本書,深有感觸。這本書既有理論意義,又有實用價值。書中不僅談了課堂教學設計的詳細過程、反思等,而且還談了數學教學的“情景設計”,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了數學教學的來龍去脈。原本以為教學設計僅僅是每一位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做的一項功課,沒想到這項功課卻包含著許多的藝術。教學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對該門課的喜愛程度。試想一下,一位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僅僅是圍繞讓學生知曉一個個的問題的現(xiàn)成答案,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任何的鍛煉,久而久之,定會兩手空空,無所收獲。而另一位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主要是圍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效果必定和前者大不相同。而要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應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發(fā)展學生的智力,而智力的發(fā)展又取決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有一定的學習動機,就談不上對知識的探索,更談不上對知識的創(chuàng)新。
學生作為能動的學習主體,既可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也可能有意、無意地拒絕教學的影響。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么,怎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呢?我認為:
一、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使學生明白只有自己親自參與新知識的發(fā)現(xiàn),獨立解決問題,善于思變,習慣于歸納整理,才能真正鍛煉自己的思維、開發(fā)自己的智力、發(fā)展自己的能力。運用恰當的方法,巧設懸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
二、進行情感交流,增強學習興趣。
教師應加強與學生感情的'交流,增進與學生的友誼,關心他們、愛護他們,熱情地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使學生對老師有較強的信任感、友好感、親近感,那么學生自然而然地度過到喜愛你所教的數學學科上,達到“尊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另一個方面是:教師通過教學或數學家的故事等,來讓學生了解數學的發(fā)展、演變及其作用,了解數學家們是如何發(fā)現(xiàn)數學原理及他們的自學態(tài)度等。比如:可以給學生講“數學之王——高斯”、“幾何學之父——歐兒里德”、“代數學之父——韋達”、“數學之神——阿基米德”等數學家的故事。ZK168
三、適當開展競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適當開展競賽,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爭取優(yōu)異成績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競賽,學生的好勝心和求知欲更加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會大大加強。
總之,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首先是使學生對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是學習動力的源泉。然后,是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一句話,抓住學生的興趣特點,培養(yǎng)學習興趣為核心,全方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版本、章、節(jié)
【教材分析】:
1.課標中對本節(jié)內容的要求;本節(jié)內容的知識體系;本節(jié)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內容的邏輯關系。
2.本節(jié)核心內容的功能和價值(為什么學本節(jié)內容),
【學情分析】:
1.教師主觀分析、師生訪談、學生作業(yè)或試題分析反饋、問卷調查等是比較有效的學習者分析的測量手段。
2.學生認知發(fā)展分析:主要分析學生現(xiàn)在的.認知基礎(包括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要形成本節(jié)內容應該要走的認知發(fā)展線。
3.學生認知障礙點:學生形成本節(jié)課知識時最主要的障礙點。
【設計思路】:
現(xiàn)本節(jié)課的教法學法及體現(xiàn)的理念支撐。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應注意按照新課程的三維目標體系進行分析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很清楚地再現(xiàn)。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設計評價方案,向學生展示他們將被如何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另外,也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自我評價表,這樣學生可以用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內容、教學理論、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2.反思教學設計的落實情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決等,避免空談出現(xiàn)的問題而不思考出現(xiàn)的原因,也不思考解決方案。
3.對教學設計中精心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對以前教學方式進行的改進,通過設計教學反饋,實際的改進效果如何。
4.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jié)課,你會怎樣上?有什么新想法嗎?或當時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對你這節(jié)課有什么評價?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6
教學目的:
1、結合課本提供的具體情境,探索發(fā)現(xiàn)余數和商的特點,知道什么是循環(huán)小數。
2、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過程,初步了解循環(huán)小數的意義,循環(huán)小數的讀寫方法,通過生活實例、實踐、觀察、分析達到認識理解并能應用相關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理解、概括能力和自主合作學習能力。
4、創(chuàng)設綜合的現(xiàn)實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與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正確理解循環(huán)小數的意義。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課題
請同學們集中精神聽錄音,想一想火車行進時車輪滾動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特點?
生:咔嚓,咔嚓……重復的出現(xiàn)。
同學們,請觀察這是什么圖片?(出示自然界水循環(huán)的動態(tài)圖片)
在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像水一樣的不斷出現(xiàn)的循環(huán)現(xiàn)象?
生舉例
師:講的好,同學說的都對,你們的知識可真豐富!其實我們數學中也存在著這種有趣的循環(huán)現(xiàn)象,大家想不想理解數學中的循環(huán)問題?
二.自學探究,發(fā)現(xiàn)新知
(一)、認識循環(huán)小數
1.出示算式,揭示矛盾
現(xiàn)在我們來一組有趣的做題比賽(電腦出示)每組完成一題,看哪個組的同學先完成,每組選一名代表黑板來做
2. 44÷4 1÷3 58.6÷11 3.45÷5
盡量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計算。在算中讓他們去感知去體會“無限”與“有限”,“循環(huán)”與“不循環(huán)”的數學現(xiàn)象。
教師評出冠軍組,待學生發(fā)現(xiàn)不公平后請同學說出其中的道理。
2.討論:
、俚冢2)(3)最難在哪兒?如果繼續(xù)除下去,會是什么樣子的?
②商為什么會重復出現(xiàn)?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教師隨著學生的匯報課件演示導致除不盡的原因是余數重復出現(xiàn),商也依次不斷出現(xiàn)。那你怎么表示這種情況的商,省略號又表示什么意思?
你能寫出幾個像這樣的小數嗎?
像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huán)小數。(板書課題)
3.總結循環(huán)小數的定義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幾個循環(huán)小數的小數部分看看他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不同點?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把你的想法可以和同桌或小組人商量一下
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不斷”,“重復出現(xiàn)”,“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從某一位起”引導學生概括出以上特點。
由學生概括出循環(huán)小數定義: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xiàn),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huán)小數4.小結:同學們真不簡單,老師把你們總結的感念整理了一下,給大家一分鐘時間把這個概念默記在心里。
5.現(xiàn)在我們利用這個定義判斷下面的小數哪些是循環(huán)小數?
1.5353…… 0.19292 8.4666….. 5.314162….. 5.745547…..
。ǘ.循環(huán)小數的簡便寫法
剛才我們認識了循環(huán)小數,循環(huán)小數有自己的寫法,請同學把書打到27頁,自己看一看,你都知道了什么?第二種寫法比第一種簡便
寫出板書中的循環(huán)小數的簡便寫法。
(三).認識無限小數和有限小數
看板書中的循環(huán)小數,他們小數的位數是怎么樣的?
像這樣小數部分是無限的小數,你能給他起個名字嗎?那么黑板上(1)和(4)中他們的小數位數怎么樣? 誰愿意到黑板寫出什么是有限小數
。ㄋ模┬〗Y
剛才我們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原來數學王國也有循環(huán)現(xiàn)象,那就是循環(huán)小數,接下來我們繼續(xù)開動腦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下面的問題好嗎?
四.強化練習,促進內化
1.比較大小
2.把下面的`三個數按從大到小順序排列
3.判斷正誤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循環(huán)小數,從你們的姿態(tài)、眼神及課堂反應中,老師感覺到這節(jié)課同學們聽得非常專心,那么誰來說說,你有什么收獲和感想?
課后反思
循環(huán)小數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上期教學內容,是一個新知識,這部分內容概念較多,又比較抽象,是教學的一個難點,本節(jié)課通過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學生對“循環(huán)”、“無限”等過去沒有抽象的認識。我就采用學生熟悉的火車聲音、自然界水循環(huán)這一現(xiàn)象,讓學生直觀地感知“依次不斷、重復出現(xiàn)”。這使學生一下子就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并對這幾個難懂的詞有了初步的認識。通過比賽誰先求出商,讓學生在不公平的“除盡”與“除不盡”的比賽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初步感知有限小數,無限小數,循環(huán)小數這種數學現(xiàn)象,激發(fā)起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數學知識只有通過學生親身主動的參與,自主探索,才能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本節(jié)課通過讓學生算一算、想一想、觀察、比較、討論中獲得循環(huán)小數的概念。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思考與合作交流,創(chuàng)新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動腦、動眼、動口研究問題,獲取新知。再通過讓學生自學課本,了解和循環(huán)小數的簡便寫法以及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概念,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新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數學書的習慣和自學的能力。
三、教學手段和練習設計配套。用多媒體出示循環(huán)小數的相關知識點和不同層次的練習設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能根據小學生直觀━半直觀━抽象━概括的認知規(guī)律組織教學。運用新知,解決問題。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再通過討論、師解、生自評,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fā)展,享受了不同的成功。
四、通過回顧,思考,弄清本節(jié)課所獲得的新知識,在大腦里留下深刻的印象,進一步明確學習重點,掌握知識要點對所學知識得到了及時的鞏固、提高、升華。
附 :板書設計
循環(huán)小數
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著幾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xiàn),這樣的數叫做循環(huán)小數。
2.44÷4=0.61 例7. 1÷3=0.33……=0.3
例8. 58.6÷11=5.32727……=5.327
有限小數 無限小數
,循環(huán)小數教學設計1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7
一、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在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詳細分析,周密思考的思維品質。
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列舉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來找出并體會田忌贏齊王的策略方法。
難點:學生能夠把所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三、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興趣]
1、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
2、游戲:
師:老師這有兩組撲克牌,分別是紅桃10、7、5和黑桃9、6、3。(左右兩手分別出示)我們來做比大小的游戲,老師先說一下游戲規(guī)則,課件出示:你和老師各選一組牌,每次只出一張跟老師比大小,要求:三局兩勝。 師:誰愿意和老師做游戲?你選擇哪一組牌和老師比大小? 師:你為什么選這一組呢?生:試說。
師:好,我們要開始比賽了,其他同學當評委。 師:你先出吧! 生:師:6 生:師:9
生:3
師:你選大的還輸了,你有什么想法?想不想再比一次了?這次你要哪一組牌?(3、6、9這組) 師:你出吧。
3、怎么老師又贏了呢?你有什么想法?(為了確保自己一定取勝,無論是你選擇大的還是小的.,你要保證讓對方先出你才能贏。)
4、“比賽中,注意研究雙方的情況,運用策略,找到能夠取勝的方法非常重要,今天我們要學的《田忌賽馬》,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板書:田忌賽馬)
[組織活動、引導探索]
過渡:下面聽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邊講邊放課件)
1、 老師講故事:田忌賽馬
師:戰(zhàn)國時,齊王和大將田忌喜歡賽馬,他們把馬分成三等,按照3局兩勝制論輸贏,第一次比賽,齊王的一等馬對田忌的一等馬,齊王的二等馬對田忌的二等馬,齊王的三等馬對田忌的三等馬,比賽結果3:0。第一次比賽田忌輸了。
在這次比賽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說出:齊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一些。)
2、田忌很不服氣,要與齊王再比一次,齊王認為自己勝券在握,還是排出了原來的出戰(zhàn)順序。你來幫田忌想一想,可以怎么安排三匹馬的比賽順序,才能戰(zhàn)勝齊王。
師:同學們真能干,只是改變了三匹馬的出場順序,就幫田忌贏下了比賽。田忌用的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贏齊王的方法呢?我們來驗證一下。
接下來,我們要一起來研究田忌究竟一共有多少種應對齊王的策略呢?其中哪些方法是能夠贏得齊王的呢?
3、同桌兩人合作研究,填好表格。并思考:
。1)田忌一共有多少種可采用的應對策略。
(2)田忌還有其它贏齊王的方法嗎?
友情提示:運用可能性的學習方法,采用有序的原則,才能做到田忌派馬策略的不重復不遺漏。
4、匯報研究分析結果。
(1)實物投影展示方法。談一談你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找的。
反饋:A、有遺漏的。 B、無序排列。 C、有序排列,思路清楚。
(2)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田忌只有一種可以取勝齊王的方法。)
。3)分析:這種方法為什么能夠取勝齊王?
小結:像同學們剛才這樣,把解決問題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找出來,并從中找到最好的方法,這是數學中的一種很重要的方法。我們可以把它叫做對策論。(板書課題)
5、舉生活中應對策略的例子。
田忌的這種策略可以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使學生體會對策論方法在生活中的應用。)集體討論交流,并說出自己的想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重點讓學生多說一說體會到的“策略”的重要性。
[組織活動、引導探索]
1、想自己當一回田忌嗎?機會來了。
下面是上學期四年級兩個班級乒乓球比賽情況統(tǒng)計表。
如果下學期學校舉行四(1)班和四(3)班乒乓球比賽,積分制每人打一場,你能妥善地安排,使四(3)班獲勝希望最大嗎?
剛才,我們運用了田忌的策略,幫助四(3)班獲勝,生活中許多地方同樣要運用策略來解決問題。
[交流評價,課堂小結]
你在本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和感受,把你的收獲和感受和同桌說一說。
面對一次機會,一場競技,我們光水平高是不夠的,我們還要知己知彼,凡是講究策略,才會取得勝利。
希望“策略”意識走進我們的生活,融入我們的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游戲:報數游戲。
想辦法找到自己必勝的對策
匯報方法:學生試說,師做最后小結。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8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驗除法算式與生活實際的密切練習。
2、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分一分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查漏補缺,反饋出現(xiàn)的問題,進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
圖片、題卡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我們從身邊找一找數學,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數學,能否舉出例子來?
2、學生舉例。
3、自己能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從身邊去發(fā)現(xiàn)除法問題,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展開學習
1、引導學生完成第22頁練習四第10題。
。1)、請學生仔細觀察圖,了解到哪些信息?說給同桌聽一聽。
。2)、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3)、指名回答,教師板書算式。說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2、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8題。
。1)、教師巡視
。2)、學生交流匯報算式的意義。
【設計意圖】:
通過讓學生看圖,進一步理解圖意,正確寫出除法算式,重點區(qū)別兩種不同的分法和得數后面單位名稱的寫法。
三、拓展應用,加深理解
1、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9題。
。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2)、指名匯報是怎樣計算的?
2、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的思考題。
(1)、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義。
。2)、全班交流匯報。
3、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7題。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獨立思考完成。
【設計意圖】:
讓學生用圈一圈物品的方法進行平均分。分后填寫算式。讓學生在獨立寫除法算式中熟悉除法算式的讀法、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加深對除法意義的認識。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9
一、導入新課。
1.談話:今天老師請大家?guī)砹艘恍┥钪谐R姷娜萜,誰來說說你所帶容器的容量是多少?
。ㄖ该涣鳎
2.談話:像這些計量比較少的液體,常用毫升做單位,毫升可以用符號“ml”表示。(板書)
二、學習新課。
1.談話:飲料瓶的容量是500毫升,鈣奶瓶的容量是100毫升。那么1毫升是多少呢?
。ㄗ寣W生來簡單描述,或上來倒出認為是1毫升的水。)
2.認識1毫升。
出示:25毫升量筒。
談話:這是一個25毫升的量筒,里面盛的`水是1毫升。
(出示實物,讓學生觀察,感受1毫升有多少。)
我們再用這個滴管來滴1毫升的水,數數有這樣的幾滴。
3.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數數。
4.談話:你覺得1毫升的水怎么樣?
。ㄗ寣W生體會1毫升是很小的計量單位)
5.談話: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升和毫升都是容量的計量單位,那么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可進行猜測,可能有學生已經知道其中進率。)
6.出示:圖片
談話:你能看著刻度說出每個容器里有多少毫升水嗎?(指名交流)
7.出示1升水,與500毫升的水比較,估計1升水有多少毫升?
。1)學生估計交流。
。2)實驗證明。
板書:1升=1000毫升。
8.練習,“想想做做”第4題。
4升=()毫升20xx毫升=()升
9升=()毫升5000毫升=()升
。1)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交流,并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全班校對,及時糾正錯誤。
三、鞏固應用,完成“想想做做”。
1.第1題。
。1)學生審題后估計各容器里有多少毫升。
(2)出示數值,全班讀一讀。
2.第3題。
。1)學生審題,指名說出每種飲料的容量。
(2)學生獨立思考。
(3)指名交流,并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4.閱讀“你知道嗎?”
四、課堂小結。
1.談話: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2.布置作業(yè):補充習題第9頁。
3.課外作業(yè):到超市看看,哪些物品是用升作單位的,各是多少升?哪些是用毫升作單位的,各是多少毫升?
4.有時間介紹一下節(jié)課量器的做法,并允許學生在家里試做。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20
一、教材分析
學習內容與任務說明
1。學習內容:
、偈裁词瞧矫鎴D形的周長與面積?比較周長和面積的區(qū)別。
、谟镁W絡圖形構建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推導公式體系圖,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 ③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任務說明:通過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的復習,使學生能應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完成任務的過程:
、俑餍〗M同學明確學習目標,利用網絡自主學習,組內協(xié)作,共同完成任務。
、诮M長巡視,組織本組同學完成學習目標,匯總本組觀點。
、劾蠋熝不刂笇,答疑解惑,匯總本組的觀點。
、芾蠋煾鶕䦟W生的匯報結果總結、評價、提升。
二、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年齡特征與身心發(fā)展來看,本課的復習對象是即將畢業(yè)的六年級學生。雖然,這一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但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已獲得了一定的發(fā)展。他們已具備了主動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對于老師提出的學習任務,他們有主動回憶,主動復習的內驅力。他們能對具體要求有序地進行思考、討論,獲得豐富的知識再現(xiàn)。并且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渴望與他人進行網上交流和合作學習。網絡環(huán)境下的課程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應用,學生興趣很濃,但對信息的分析能力欠缺,基于以上思考,我擬采用情景教學法和自主學習法為主,利用情境、合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主動探究、主動發(fā)現(xiàn),主動建構知識意義,完成學習目標。
三、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僖龑W生回憶、整理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意義及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并能熟練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谝龑W生探究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構建知識網絡,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從中學習整理知識,領會學習方法。
2。能力目標:
、僮寣W生在設計的網頁上瀏覽復習內容,初步培養(yǎng)他們獲取信息、分析信息、比較信息的.能力。
、谂囵B(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從貼近學生實際的身邊出發(fā),通過形象的動畫演示,豐富的網絡資源,使學生體驗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過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思想。
、跐B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引導學生探尋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的數學意識。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習重點:
引導學生探究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根據它們間的聯(lián)系構建知識網絡,并應用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對策:
、俳o學生提供相關資料,提出學習目標,讓學生自己上網學習,獲取信息,分析歸納形成結論。
、谠诶蠋熞龑,通過交流協(xié)作,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難點:
、僭诰W絡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差異,完成自主協(xié)作學習。
、诮處熢鯓影缪莺谜n堂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的角色。
對策:
、傺惨暳私猓^察學生的反饋狀況,及時輔導、調整。
、诩畲胧,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在線測試。
、蹖W習內容與學習任務的具體化。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6-12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6-13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4-28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6-27
關于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06-12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07-23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模板07-24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1-24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推薦】02-08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熱】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