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zhì)量高低的關(guān)鍵所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賞析本詩的景、情、理,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2、提高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意境。
3、培養(yǎng)學生在誦讀中感受詩歌的能力。
4、增加古典詩詞積累,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熱愛。
教學重點:賞析詩歌的哲理美和情感美。
教學難點:景、情、理如何過渡與融合
一、導入新課:
有這樣一位詩人,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孤篇橫絕,竟成大家”,聞一多先生把這首詩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知道這個人是誰?這首詩又是哪首詩嗎?(初、盛唐之交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今天,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張若虛筆下春江花月夜的美麗景致吧。
二、聽配樂朗誦,整體感知。
三、賞析詩歌:
。ㄒ唬┬蕾p詩的景物美:
。1)在文中找出題目中融合的五種意象的句子,美美地讀。
。鞔_:開頭十句。)
。2)鼓勵學生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圖景,并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來。
。3)教師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述畫面,將學生帶入情境。
。鞔_:這首詩就是從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筆的,由遠及近,由大及小,描繪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春江的潮水涌動,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伴著潮頭冉冉而升,明月與江潮相互輝映,波光粼粼,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閃著銀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與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此番景致給人的感覺是:空靈、清幽、純凈、博大。)
。ǘ╊I悟詩的哲理美:
。1)師導:詩人在感受無限美景的同時,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對宇宙人生的思索,找出詩句起止,并齊讀。
(2)齊讀第二層中間六句,從“江畔何人初見月——但見長江送流水!
(3)作者對宇宙人生有著怎樣的思考?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相機誘導學生重點理解“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鞔_:在詩人看來,人生是一代一代的無窮無盡,江上的月亮年年看上去總是相像的。于是引起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是永恒的,而生命呢?就個體而言,何其短暫,但就整個人類而言,則又代代相傳,無窮無盡,與日月共存。所以,張若虛在這里,面對明月與江水,也想到了人生的短暫,也有所感慨。但和蘇軾“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流露的更多的是人生失意的惆悵)相比,和“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毕啾,卻并不頹廢和絕望,而是流露出了熱愛人生的積極豁達情感,哀而不傷。)
。ㄈ╄b賞詩的情感美:
。1)師導:從”白云一片去悠悠“開始作者由感嘆人生多愁進而抒寫人間思婦游子的離情別緒。學生自由朗誦剩余的二十句。
。2)學生朗誦。
。3)具體而言,這一部分又可分為三層:先總寫思婦游子的離愁別緒,再分寫思婦懷遠、和游子思歸的情緒。從“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魚龍潛躍水成文”為第二層,寫思婦懷遠。作者是如何寫思婦的無限悲苦的?
。鞔_:“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還拂來。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碧焐瞎录诺拿髟路路鹫业搅藰巧纤紜D這個“同病相憐”人,它踱上樓臺閨閣,徘徊著,不肯離去,也照在了她的梳妝臺。月光照在閨房的門簾上,卷也卷不走;照在曾為丈夫搗過衣服的衣砧上,拂去了卻又回來!熬聿蝗ァ、“拂還來”這兩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細節(jié)描寫,表面上是寫月光,實際上是渲染思婦心中揮遣不去的離愁。鴻雁不停地長飛,仍然飛不出無邊的月光去,水底魚龍泛起陣陣波紋,思婦只好托月華來遙寄相思了。由此我們自然想到一句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從“昨夜閑潭夢落花”到“落月?lián)u情滿江樹”為第三層,寫游子想家。全體男學生誦讀。
(5)男生誦讀。
。6)最后這幾句詩寫閑潭落花,寫春光欲盡,寫江潭落月,除了表現(xiàn)春天將盡,一天將盡的意思之外,你還讀出什么隱含的意思?
。鞔_:人生如此短暫,青春如此美麗,可思婦和游子就在這思念的煎熬中,青春將逝,真是令人感傷之至。)
。7)引導學生分析“盡”、“復”、“沉沉”、“無限路”“搖”等字詞。
。鞔_:人有情而江水絕情,江水滔滔向東流啊,春光快被流“盡”了,一個“盡”字真是痛心極了;人有情,而月絕情。月卻又一次西斜,將要墜下去了,一個“復”字,說明天天相思,夜夜想念。斜月何以“沉沉”,那不是游子的心情折射嗎?!盁o限路”表面是寫路,暗指游子遙遙無歸期。在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幾許游人能乘月而歸。此時明月西下,游子思婦的一腔離情伴隨月影灑在江邊的樹上,兩地相思永恒。)
。ㄋ模百p”月誦詩:
1、這首詩歌主要描繪哪些意象?
(明確:春、江、花、月、夜。)
2、最主要的意象是什么?為什么?
。鞔_:月是整首詩的靈魂,春江美景需要月的朗照才可以發(fā)現(xiàn),詩人對宇宙的感嘆,也是借助月引發(fā)出來,思婦游子的思親懷鄉(xiāng)之情,也是受到月的觸動。所以,月在詩歌中就成為最重要的一個意象了。)
3、詩歌中各處的月有什么不同?怎么讀法?
。鞔_:月初升迷離美妙(高亢)——月中天詩人的遐思冥想(平緩)——月西斜樓上思婦的愁情(低回)——月落游子想家的哀怨(哀傷)。)
4、自由讀這首詩,讀出這種美來。
四、課堂小結(jié):
詩人把游子思婦的離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襯托離別之苦;又以江月與人生對比,顯示人生的短暫,而在短暫的人生里,那離愁就越發(fā)顯得濃郁。這首詩固然帶著些許傷感和凄涼,但總的看來并不低落頹廢,它表現(xiàn)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青春年華的珍惜,以及對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當開闊的。
五、作業(yè):
1、搜集與“月”相關(guān)的詩句。
2、背誦全詩。
附詩的大意:
月亮出來了,從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隨著千萬里春潮蕩漾,千萬里春江漲滿月光.江水彎過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空中流灑著月色如霜,灘上白沙消失在霜里.江水碧澄澄,長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圓月一輪.江畔什幺人最初見到江上月江月又從哪年起默默照著人人生一代代沒有窮盡,江月一年年始終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么人,只見長江送走東流水.一片白云飛去不回頭,留給青楓浦一片離愁.誰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兒在哪座明月樓頭惹人的月影在樓上徘徊,該照見她那梳妝的鏡臺;透進窗簾,卷也卷不去,瀉滿搗衣砧,撣了還來.苦苦眺望,卻聽不著你的聲息,愿化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傳你的音訊,魚躍江心,空皺出滿江的波紋.昨夜夢中,花落進悠悠江水,春要歸去了,你卻還不回家.花已經(jīng)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霧,碣石,瀟湘,望不盡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幾個人能踏著月色歸來落月?lián)u蕩著——愁人的情思滿江的樹。
《春江花月夜》教學反思
《春江花月夜》是高中語文第三冊讀本上的一篇詩歌,其作者是張若虛,他的一生只寫了兩首詩,此詩恰恰成就了他在詩歌史上的千秋美名。后人曾評此詩為“孤篇蓋全唐”。結(jié)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我的教學設計以文本為載體,從文本出發(fā),通過聽、讀、品、寫,把朗讀、美品、探究融為一體,讓學生真正領悟課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從而最終學會鑒賞詩歌。
反思這堂課,有得也有失,感受頗深。
成功之處:
巧妙新穎的導入語。人們都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同樣好的導入語對學生的影響也非同一般。本課我將導入語設成一副畫面,讓學生回顧有關(guān)月的詩句。這樣既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帶動了學生對月的意象的思考,從而為本課月的象征意義做熱身。
寫作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學生兩次閱讀后,對內(nèi)容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此時讓他們選取感興趣的有關(guān)月的詩句進行擴展訓練,無疑為了讓他們通過想像描繪出作者在詩中創(chuàng)設的優(yōu)美意境,進一步把握詩人復雜的內(nèi)心情感。且此環(huán)節(jié)也為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喚起了他們積極思考探討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
不足之處:
詩歌讀的過少。詩歌教學以讀為主,以讀促進學生對文本的解讀。盡管我將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為朗讀教學,可是在實施過程中,我未能采取多種朗讀方法引導學生去品味詩歌,因為讀的較少,學生思考的就過少過淺,師生生生互評的也就少了。
課堂環(huán)節(jié)未能達到“有序與無序”的完美結(jié)合,未能引導好學生吃透文章難點。本文的難點意在理解本詩的景情理如何交融的,盡管學生在課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回答,但課后我問及此詩為何能“蓋全唐”,學生依舊說不清楚,F(xiàn)在想想,我完全可以引導學生將此詩中月的不同象征意義和其他詩進行比較,從而難點解決。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2
首次試上,筆記本上寫滿了文字。值得肯定的是,三維目標明確,有歌鑒賞方法的指導。例如,學完這首詩教師總結(jié)說:“我們收獲了很,除了無盡的美感,還了解了詩歌鑒賞的方法,拿到一首詩,我們知道該如何下手了:
1、讀一一美讀幾遍,初步感知
2、找一一找出詩中的景物與人物,體會意境,了解人物的情感;
3、合一一找到景物與情感的匹配點,整體感知詩歌。
如果長期堅持使用這種切實有效的方法,將有利于學生詩歌鑒賞素養(yǎng)的形成,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的學習的能力。不足之處也很明顯:主線不明,思路不清。
一、一改:設主線,明思路
張若虛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因為《春江花月夜》“孤絕橫篇,竟為大家”。這首詩也被聞一多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全詩圍“春、江、花、月、夜”鋪開,月是詩人震動的脈搏,月光灑輝處,江水、沙灘、桃樹、花林、飛霜、白云、扁舟、鏡臺、詀石、鴻雁、魚龍、思婦、游子組成了一副幽美恬靜、充滿人生哲理的畫卷。
落月?lián)u情,情韻悠悠。既然如此令人心神蕩漾,既然是千古美文,何不美教、美學呢?
別林斯基有句話說得好:“美都是從靈魂深處發(fā)出的”。因此,賞析這種情韻幽雅的美文,應該是一次賞心悅目的心靈之旅。學生是讀景、賞景的主角,教師是導游。美在哪里?這條學習主線,應念而生。
圍繞這條主線,設計了這樣的課堂流程:美聽一美讀一美品。其中,美品是關(guān)鍵,它可以設計以下兩個思考題:
1、你在詩歌中看到了什么?請以月亮的推移為順序找出描寫對象:(1)找景物;(2)找人物(注意體現(xiàn)人物情感的詞)。
2、你最喜歡哪句詩?說說喜歡你的理由。結(jié)合你最欣賞的佳句,用散文化的語言品一品。
再次上課,我們明顯感到,課堂是教師的課堂,學生之間幾乎沒有任何互動,僅有的一次討論也只是流于形式。學生似乎是游離于課堂外的陌生人,課堂冷冷清清,局面尷尬。
傳統(tǒng)教育確實存在忽視學生個性,忽視學生自主意識的弊端,強調(diào)集體意識和絕對服從,用一種僵化、教條的思想禁錮施教者和受教者。其結(jié)果是學生個性品質(zhì)缺失,自主意識缺失,批判精神缺失,人文情懷缺失,公民意識缺失。高中新課程的實踐者應充分意識到以人的發(fā)展為根本點,培養(yǎng)高中學生自覺的社會責任與愛國主義精神、正確的價值判斷力、初步的全球意識與國際視野、終身發(fā)展所必備的科學文化知識與技能、批判思維與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業(yè)意識與敬業(yè)精神以及健全的身體心理素質(zhì)是我們的責任。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尊重個體,尊重生命,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
我們真切地感到,課堂不能靜若止水,需要波瀾起伏,需要激蕩人心,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美的藝術(shù)境界,否則便會枯燥無味、蒼白無力。那么怎樣為教學創(chuàng)造一個藝術(shù)的境界呢?
二、二改:創(chuàng)設藝術(shù)氛圍,營造審美情境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需要創(chuàng)設迷人的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深入詩文的深處。因此,我們可以這樣創(chuàng)設:
1、美導。
一位同行的導語設計值得借鑒:在我國浩瀚的詩海中,有無數(shù)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寫下吟誦月亮的美麗詩句,同學們讀過哪些關(guān)于月亮的詩句?
學生打開了記憶倉庫之后,教師再深情地說:“是啊,月在詩歌中似乎成了詩人生命情懷的寄托,從中我們感受到了‘波心蕩,冷月無聲’的寂靜凄涼,‘明月松間照’的寧靜恬淡;感受到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相思,‘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清苦;感受到了‘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惆悵無奈,還有‘一夜飛渡鏡湖月’的夢幻神奇。在人才輩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詩壇,有這樣一位詩人,因為一輪明月而成就了千秋美名,這位詩人就是張若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他筆下那輪明月的光華吧”。
在潛移默化之中,學生沉浸于超常的審美情境、傾心于審美的情境和把審美的心理集中指向閱讀對象的審美注意。
2.美聽。
教師范讀,學生傾聽潺潺連綿的流水、流利婉轉(zhuǎn)的鳥鳴,他們情不自禁地沉醉于這迷茫朦朧的月色中,沉浸于濃濃的思念、深深的愁緒里,浸入美讀釀成的美境中。有了這種傾聽,那種躍躍欲試的萌動之心,怎能不呼之欲出?
3.美讀。
葉圣陶先生指出:“語文學科,不該只用心與眼來學習,需在心與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誦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3)誦讀可以采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有自由體驗讀、個人表演讀、小組競賽讀、集體體悟讀”。誦讀這首詩要讀出輕重,讀出抑揚頓挫,讀出激情。各種形式的朗讀,能使學生陶醉于自己的體驗之中,選擇、感悟、深思,產(chǎn)生旺盛的求知欲、強烈的參與欲,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經(jīng)過反復朗讀,學生對這首詩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對詩中表現(xiàn)出的月照花林之美,人生滄桑之嘆,天涯相隔之苦,有了一定的體悟,學習的積極性也被激發(fā)出來了。更重要的是:美讀,不但了解作者說了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有了溝通,激起了情感上的共鳴。學生進入了“其言若出己之口,其意若出舌之心”的最佳狀態(tài),在吟誦過程中,語感語氣有了,內(nèi)容有了,思想有了,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通過第三次上課,我們認為,對文本的解讀應該是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是整堂課的主題。匆忙的和不深入的解讀,教學效果只會適得其反。因此,《春江花月夜》課堂教學設計的重點,不在課外延伸了多少,而應該在美品課文。
三、三改:美品美文,突出課堂主旋律
1.品景色。
。1)月出一一壯觀而有活力
。2)月升一一月光朗照,花伴月,月伴花,月光無處不在,江天一色,清純空靈
(3)月落——落花搖情,江水流春,落月藏海霧,迷茫無盡
。4)景: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飛霜、沙汀、白云、青楓、扁舟、高樓、玉戶、閑潭、落花、海霧、江樹等,春江潮動,花草遍地,明月朗照,月伴花,花伴月,江畔白沙與月光融成白茫茫一片。淡淡的感傷美,優(yōu)雅空靈的純凈美,交織構(gòu)成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春江月夜圖。
2、品哲理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浮想聯(lián)翩,思接千載,感慨宇宙的神秘,人生的無奈。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詩人又頓悟,人生是短暫的,而人類則是綿延永久的。一曲《春江花月夜》,讓人讀出了人生短暫的悲劇之美、宇宙無窮的永恒之美。
3.品情感。
月共潮生,蕩滌萬物,充滿生命活力的壯觀美,躍然紙上;江水流春,江樹迷蒙,凄涼感傷之情油然而生。詩中的情感美還指落月藏海霧,月落妝臺,長夜不眠的思婦的依戀惆悵之情;春光將老,人隔天涯,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凄苦寂寞之情。品讀落月?lián)u青滿江樹,那月光之情,思念之情,詩人之情,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學生心中。
4.品佳句。
最后探討問題,要求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這樣設計,可以讓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有選擇的自由,不受約束,大膽想象、聯(lián)想,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并闡述自己的理由,在互相交流中碰撞思維、分享閱讀成果。
詩歌欣賞沒有標準答案,因此,要給學生一個藝術(shù)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雖然學生談出的理由不一定充分,但他們己在教師信任的目光中享受到了濃濃的審美樂趣。這樣設計,不僅滿足了學生的需要,也是對學生價值的認可,它能喚起學生積極探討的活力,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這樣設計,更是從課堂教學的完全預設轉(zhuǎn)向動態(tài)生成,賦予了課堂活力,使課堂異彩紛呈,活力四射。
總之,《春江花月夜》的教學設計是以課文為載體,從課文出發(fā),通過聽、讀、品,把朗讀、美品、探究融為一體,讓學生真正領悟課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從而最終學會鑒賞詩歌。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09-06
《春江花月夜》 教學設計11-18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范文07-04
《春江花月夜》的教學設計11-20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11-19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201711-19
《春江花月夜》優(yōu)秀教學設計11-17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6篇08-25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3篇02-22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4篇11-19